一、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程科[1](2020)在《自组网通信终端硬件研制及改善传输性能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d-hoc网络能够用于无基础设施场景下的组网通信,在军事通信和民用应急通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迄今为止市场上尚没有可供公众使用的成熟的宽带Ad-hoc终端产品。目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或不支持自组网与多跳传输,或不支持带宽视频传输。此外,这些技术都基于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信道访问控制,在大型网络中由于信道访问冲突导致网络性能大大降低。本文对原有Ad-hoc V2.0版硬件设计方案进行调试,解决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功能缺陷。在此基础上完成Ad-hoc V2.1版硬件的设计、调试和小批量制作。同时针对多跳传输、信道访问控制机制等改善传输性能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概括如下:1)V2.0版的电路调试与排故。Ad-hoc V2.0版硬件电路是项目组先行自主设计的电路,PCB制版后未经任何测试。本文的第一项工作是对该版硬件进行各单元电路的测试和调试,排除了电路设计、PCB制作和焊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故障。2)V2.1版的电路设计、调试与小批量制作。在V2.0版电路调试的基础上,修改部分电路设计、PCB设计,以及支持GPS秒脉冲的功能设计,使得V2.1版具有更好的结构和功能支持。完成设计后进行了PCB制版、调试和小批量制作。3)改善传输性能的技术研究,包括BATMAN adv多跳路由协议的移植、SOTDMA与CSMA切换机制实现,提升了系统的多跳传输性能和在不同网络规模下的传输自适应性。
郑文庆[2](2018)在《基于统计优先级接入协议的Ad Hoc网络MAC层研究》文中提出由于Ad Hoc网络具有快速、动态拓扑的特性,其无需基础架构而能自动、灵活组网,因此,Ad Hoc网络在军事行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Ad Hoc网络的MAC层协议实现了网络节点无线信道接入、分组收发、差错控制等功能,因此,MAC协议对Ad Hoc组网技术至关重要。首先,本文对经典MAC协议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且根据经典MAC协议的不足,引出了一种应用于Ad Hoc网络的基于统计优先级的多址接入(SPMA)协议,其具备动态快速组网、支持多节点同时通信、支持多种业务优先级区分、高优先级业务能够立即接入信道等能力。然后,本文针对SPMA协议中各技术方案和算法进行了研究。(1)建立了一种Ad Hoc网络物理层模型,为后续SPMA协议的研究提供了信号层基础;(2)根据现有文献,详细阐述了SPMA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3)分析了SPMA协议现有信道统计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收发脉冲的信道占用统计算法,并提出了一种综合两算法统计结果的方案;(4)根据分组脉冲在信道中发生碰撞的概率以及编码技术的纠错能力给出了各优先级业务的阈值设置方法;(5)在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QoS保障的前提下,为改善低优先级业务的通信质量,提出了一种动态阈值算法;(6)根据现有退避算法的不足以及SPMA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占用及优先级的自适应退避时间算法。最后,本文基于OPNET对以上协议及算法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实验。根据仿真结果可发现本文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算法可有效提高SPMA协议的吞吐量、成功率和时延等性能。
张永平[3](2018)在《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的大量普及,以及视频会议、社交应用和虚拟现实等多媒体移动业务的爆炸式增长,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支持超大用户量、超高吞吐量和极低延迟已成为未来无线网络的主要目标。作为无线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分布式无线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设计高性能的分布式多址接入协议(Multiple Access Control,MAC)提高网络性能已成为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研究重点。为了同时有效解决MAC协议设计所面临的“链路间干扰问题”和“链路不可靠问题”,本文提出了将信道预约机制和协作中继机制有机结合的思想,为构建高性能分布式MAC协议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基于此,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速率自适应的增强信道预约方法,建模分析了其在均匀网络下的网络区域容量,并设计了面向分布式网络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协议。基本信道预约机制通过调整预约范围来抑制干扰,而增强信道预约机制则在基本信道预约机制的基础上引入速率自适应机制,通过联合调整预约范围和传输速率来平衡干扰抑制和空间复用,从而优化网络性能。根据经典的网络容量定义提出网络区域容量的概念,对增强信道预约机制进行建模,分析及优化其网络区域容量。针对实际的分布式无线网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协议。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表明增强信道预约机制能够有效减小预约半径,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和网络区域容量。相比于仅调整载波侦听门限与仅自适应控制传输速率的MAC协议,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协议分别获得了110%和125%的区域吞吐量增益。2.提出了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的联合优化方法,建模分析了其在均匀网络下的网络区域容量,并设计了面向分布式网络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为了同时解决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链路间干扰问题”和“链路不可靠问题”,将基于速率自适应的增强信道预约机制和协作中继机制有机结合,形成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机制的基本思想。基于预约协作链路对分布式无线网络进行建模,分析其网络区域容量,并通过选择最佳协作节点和最佳预约半径来优化网络区域容量。为了验证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机制的有效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LOHA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表明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机制能有效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和网络区域容量。相比于仅采用信道预约和仅采用协作中继的MAC协议,基于ALOHA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分别获得了130%和250%的区域吞吐量增益。3.提出了面向下一代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建立Markov模型并分析了其网络吞吐量。针对下一代WLAN中节点高密部署场景下的高吞吐量需求,改进IEEE 802.11ax标准草案中的基于TF-R(Trigger Frame For Random Access,TF-R)随机接入的上行多用户接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下一代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基于时频资源块建立Markov模型并分析其网络吞吐量与TF-R个数、RU(Resource Unit)个数、节点个数、预约步数和误帧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表明面向下一代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能有效提高边缘用户的网络吞吐量。相比于仅采用信道预约和仅采用协作中继的MAC协议,面向下一代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分别获得了130%和180%的区域吞吐量增益。
钟红艳[4](2014)在《基于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的多用户接入及通信调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多媒体数字集群系统已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基于自组织Ad Hoc网络的集群通信系统因为能提高传统数字集群系统组网的方便灵活性,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基于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的多用户接入及通信调度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TETRA等数字集群系统以及Ad Hoc网络的优缺点,发现数字集群系统组网不够灵活且由于速率低对多业务并发传输的支持很弱。数字集群系统中节点通常只能进行一对一通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基于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中MAC协议研究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应急通信的应用环境和业务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分簇的Ad Hoc网络结构,该结构能增强网络的延伸性。通过在网络中机动部署固定节点的方式,优先使用这些固定节点来担当网络中的主控节点、簇头节点等骨干节点,并依靠这些节点来担当AdHoc网络与以太网相连接的网关。针对Ad Hoc网络的分簇、多跳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基于时隙分配接入和竞争接入相结合的混合接入方式,并设计了合理的复帧结构。本文设计的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多信道MAC协议使用一个控制信道和多个数据信道,节点自组织成分簇网络,且相邻的簇中的节点在不同的数据信道进行通信。普通节点使用一对收发器来收发数据,另一个接收器扫描控制信道,在接收器空闲的时候还要兼顾扫描空闲信道的任务;簇间中继节点由于要为不同簇中的节点转发数据,两个接收机通常工作在两个不同的数据信道上。本文在混合接入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节点开机后网络初始化、节点接入网络、网络结构的维护以及节点通信时隙安排的方案。在完成具体的接入协议方案设计之后,本文对所提出MAC协议的网络初始化方案、吞吐量等指标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多级分簇Ad Hoc网络和MAC协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还对Ad Hoc分簇网络中的协作重传机制做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现存的协作重传方案中存在开销大、不能解决隐藏终端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的协作重传方案并对其做了仿真分析,论述了方案在解决隐藏终端问题以及开销上的可行性。
刘楠[5](2013)在《自组织应急通信场景下接入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无线自组织网络完全由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移动节点组成,具有自组织、临时性、多跳路由、动态拓扑结构、节点对等通信和自愈性等特点。目前,被使用最广泛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是IEEE802.11中定义的Ad Hoc网络。在应急通信场景下,Ad Hoc网络能够弥补公共电信网及其它传统无线网络依赖固定网络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卫星通信网等常用应急通信网络中节点要求高、传播时延大等不足。同时,在应急通信场景下,信道接入协议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Ad Hoc网络的组网效率和节点间的通信质量,进而影响到应急通信网络在紧急救援中的工作能力,因此,对这部分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Ad Hoc网络特点与性能、Ad Hoc网络组网技术、应急通信场景、以及现有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的广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对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802.11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进行了改进与优化,设计了一种适应应急通信场景需求和特点的退避机制DEB (Dynamically Exponential Back-off),从而得出一种新的应急通信场景下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ECS-DC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upported DCF)。在协议设计完成之后,本文在实验室设计的分级Ad Hoc网络组网场景下,使用NS-3网络仿真工具分别对两种信道接入协议进行了仿真与测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将本文中的分级Ad Hoc网络结构及与之对应的组网流程使用在应急通信场景下,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中的广播开销、路径损耗和消息、冲突概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组网效率与更合理的网络资源分配方式。本文根据应急通信场景下,节点接入需求的集中性与紧急事件的可重复性提出的退避机制和信道接入协议,能够为Ad Hoc网络提供更高的组网和节点接入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应急通信场景下的分级Ad Hoc网络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高洪敏[6](2012)在《动态预约同步时分多址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基础设施而能随时随地组建、无中心自组织的临时性多跳网络,具有灵活、快捷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便携式设备在移动性、无线通信能力等方面的迅速发展,Ad Hoc网络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战术通信、船舶AIS系统、无线接入系统和传感器网络等众多领域。空载、车载或船载等Ad Hoc网络,多数已装备地理定位设备(如GPS、北斗等),部分也能够广播导航用的位置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能够满足在近距离、快速度的情况下优先接入信道的实时需求。论文从一般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入手,以船舶为例,对海上移动自组网的信道接入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对Ad Hoc网络、时分多址技术的研究理论回顾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船载自组网的信道接入技术方案及协议。通过对目前信道接入技术的分析,探讨了Ad Hoc网络信道接入技术所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实验分析结果为以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论文首先对Ad Hoc网络进行整体概述,包括Ad Hoc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结构、特点及应用等。然后简单介绍了信道接入协议所面临的困难,并按可靠性将协议分为基于竞争和基于无竞争两大类,分析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信道接入协议及其适用的场合。参考以往的信道接入技术协议和研究经验,论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船载自组网的动态预约协议,即DR-MAC。该协议采用两级时隙预约机制,即控制信道采用虚拟SOTDMA预约机制,并依据控制信息完成对数据时隙的预约。此外,还介绍了时隙复用方法和优先级,探讨了在速度大、密度高场合下,同时考虑速度、距离两个参数的优先级划分方案,以保证紧急信号及时接入。在协议算法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仿真实验系统,对论文提出的协议进行了有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够减少端到端时延,提高实时接入信道的可靠性。
官骏鸣[7](2009)在《Ad Hoc网络MAC协议模型分析及路由协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射频的可移动终端组建的多跳自治系统。由于其具有易部署、自组织、无需借助基础设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军事、灾后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然而网络受带宽资源有限、分布式的竞争接入、动态拓扑特性等影响,使得信道接入协议与路由协议的设计受到极大挑战。论文分别从Ad Hoc网络MAC层DCF协议建模、信道接入协议设计、路由度量、备份路由协议以及适用于多射频多信道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等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主要研究贡献归纳如下:当前,对于802.11的DCF非饱和性能分析大多是采用二维马尔可夫链进行数学建模。根据协议补充版本提出的Post-backoff过程,同时考虑到DCF机制对竞争节点的具有公平服务特征,推导出节点相邻两个包服务的时间间隔,从而求出节点工作在非饱和态下的传输周期,并得到吞吐量的数学表达式,这就大大简化了模型的复杂性。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网络性能。随着网络节点数目的增多,每次传输碰撞的概率随之增大,导致DCF机制的性能下降。在最佳窗口机制OCB(Optimal Constant Backoff)的基础上,为降低传输冲突概率,提出一个新的信道接入协议OCB-VCS。如果多个节点的退避计数器同时递减到0,它们应进入一个包含多个竞争周期的虚拟冲突解决阶段;在每个竞争周期内,各竞争节点通过发送突发分组来声明对信道的占有,如果节点在此期间发现信道繁忙,它将退出竞争;最后,通过对该过程的数学建模,表明OCB-VCS具有较高的接入成功效率,仿真也证实了与DCF和OCB相比,OCB-VCS能够有效降低冲突概率,并提高网络吞吐量。基于802.11协议MAC层重传策略,提出一个衡量节点接入能力的参数CAM,以体现节点周围信道的繁忙程度及其抢占信道能力。在此基础上,联合MAC层和网络层进行跨层设计,提出了一个拥塞感知路由CAOR(Congestion Aware On-demand Routing)协议。仿真表明,该协议能够在降低开销的前提下,显着增加网络吞吐量,并降低平均端到端的时延传统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中,路由回复RREP包的丢失或者已建立路由的失效,都会使源节点再次洪泛RREQ包以重建路由,这在加剧网络负载的同时增加了节点能量、带宽等资源的消耗。在综合采用路由侦听和MAC层缓存技术的基础上,联合网络层和媒介访问控制层进行跨层设计,提出了按需网状路由ODMR(On Demand Mesh Routing)协议。通过路由回复阶段BRREP包的传递,构建多条到达目的节点的旁路路由来增加协议的鲁棒性,从而降低了路由重建频率以提高网络性能。路由维护过程中,通过在节点的MAC层构建邻居节点表来实时监测与周围节点的连通性,能够避免广播HELLO包与有效数据传输的冲突。模拟实验表明,与AODV、AOMDV、AODV-BR相比,该协议能够在不增加网络开销的情况下显着降低网络端到端的时延、路由发现频率以及提高网络吞吐量。Ad Hoc网络的性能受限于节点之间的传输干扰,通过给不同节点分配相互正交的信道,这些节点能够同时在不同的信道上进行传输,这就有效消除了节点之间的干扰。首先提出信道利用率CUP(Channel Utilization Percentage)概念,它能有效地衡量当前节点所在区域各信道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推导出以判断信道是否过载的临界值。然后提出一个信道选择度量CSM(Channel Selection Metric),该度量不仅能够反映信道状态,还能体现相应节点获取该信道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射频多信道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它综合考虑了CSM值和路径上的信道多样性,仿真显示该协议的时延、包投递率、路由开销等性能指标优于WCETT。
刘勇[8](2009)在《移动Ad Hoc网络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文中认为移动自组织网络(Ad Hoc)是一种无需固定基础设施支撑、组网快速、灵活的移动网络,它不同于普通的Mobile IP网络,完全由移动终端构成。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有节点都具有路由和转发数据的能力,随时可以组成一个小区域通信系统。这种网络的建立快捷、灵活、不受有线网络的约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通信、灾难救助、偏远地区等无法得到有线网络支持的情形,或某些只是临时需要通信但建立有线通信网络代价太大的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其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决定了节点接入共享无线信道的方式与所能获得的信道资源,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Ad Hoc网络的整体性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路由和信道接入控制是目前Ad Hoc网络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IETF的MANET工作组对Ad Hoc的路由已经提出了几个草案,并形成了3个正式的RFC文档——AODV、OLSR、TBRPF。在信道接入控制方面,无论是单信道的接入协议还是多信道的接入协议,到目前为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而IEEE802.11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组成Ad Hoc网络的物理层和MAC层技术。针对于此,本文在研究IEEE802.11协议标准的基础上,以如何改善Ad Hoc网络中的MAC协议的性能和提高网络可生存性为目的,查阅了Ad Hoc网络信道接入的相关资料,分析了现有已改进的IEEE802.11信道接入协议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多信道MAC协议的改进思想。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分析,方案能够提高整个无线系统的性能,确保网络的可生存性,为下一步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多信道感知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定义信道的关键数据结构和引入虚拟MAC地址的概念,提出了多信道信息的维护算法,利用排队论对数据流的传输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多信道主动感知和被动感知两种机制分别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不同的感知帧,并且得出了在两种机制下对应的网络开销。(2)对多信道分配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信道感知所获得的各信道的统计特征,提出了基于贪心算法思想的信道分配算法,分两种情况对于信道分配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置业务数据优先级策略,以使重要业务的QoS得到保证。(3)对多信道聚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于高优先级、高实时性、大数据量的业务数据流发送或转发,将多个物理数据信道进行聚合成一个逻辑的高带宽的逻辑信道,并从排队论的角度对于多信道聚合能提高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解决错误资源预留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多信道的通信方式,以确保网络具有较高的可生存性。(4)使用网络仿真器NS2对相关的改进工作进行了模拟仿真,与原有的接入方案相比,改进后的方案满足了可生存性的需要,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性能。本文针对现有的基于IEEE802.11DCF接入协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基于多信道MAC协议改进的分析和设计思想,为Ad Hoc网络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针对现实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闫磊[9](2009)在《移动Ad Hoc网络信道接入与节能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无线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但对于某些特殊的场合,传统固定网络和需要预先部署网络基础设施的无线网络不可能或者很难被有效使用。比如,战场上部队快速展开和推进、地震或水灾后的营救等。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能够临时快速自组织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即Ad Hoc网络通信技术。Ad Hoc网络是一种无线、移动、自组织的网络,它没有中心控制节点,移动节点通过多跳无线链路实现相互通信。由于Ad Hoc网络的上述特性,传统固定网络和蜂窝移动通信网中使用的各种协议和技术无法被直接使用,需要为Ad Hoc网络设计专门的协议和技术。信道接入协议控制节点接入无线信道,是报文在信道上发送和接收的直接控制者,对信道状态的感知是最快的,对AdHoc网络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是Ad Hoc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Ad Hoc网络的移动节点一般是电池供电,而电池的能量有限,关于如何利用Ad Hoc网络节能技术延长节点寿命一直是Ad Hoc网络的中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Ad Hoc网络的多跳性和全向天线的广播性,对接收方主动信道接入协议RIMA-DP进行改进,使得在传播中下一跳节点能够根据监听到的ACK来预测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为了验证新协议RIMA-DPACK有效性,通过NS2仿真结果显示,在多跳传输中比原协议RIMA-DP在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方面有所改善。本文在分析了MAC层节能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可以用于多跳Ad Hoc网络的MAC层节能机制802.11TPS协议。在802.11TPS协议中,时间驱动性来保证在负荷低的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而报文驱动性用来控制在有数据分组传输时,让无关节点处于睡眠状态,一方面为了节省能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数据冲突。为了比较802.11TPS和802.11PSM性能,通过NS2环境进行了仿真实验的验证,在低负荷和高负荷下节能效果进行比较,在低负荷下802.11PSM节能效果略好,在高负荷下802.11TPS的节能效果显着。在丢包率方面,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模拟过程显示802.11TPS更具有鲁棒性。
刘兵伟[10](2009)在《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及QoS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是Ad Hoc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协调节点访问共享信道,MAC协议能否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无线资源对Ad Hoc网络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另外随着各类多媒体业务和实时业务的普及和推广,要求网络在带宽、时延等方面提供保证,Ad Hoc网络的QoS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在Ad Hoc网络中MAC层的功能是控制节点的报文传输,对无线媒体的占用,保证网络的整体性能,MAC子层处在协议栈的下层,是所有数据报文和控制消息在无线信道上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直接控制者,它能否高效地使用无线信道是上层各种协议和机制所提供的QoS能否得到最终保障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Ad Hoc网络的MAC协议入手,分析各种不同的MAC协议在AdHoc网络上的表现,将双信道传输与改进的握手协议相结合,设计实现了一个适用于多跳Ad Hoc网络的双信道MAC协议(DCMAC)。节点根据收到的不同控制包,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中采用三种不同的预留方法,不仅解决了隐藏接收终端在单信道网络中不能同时接收数据的问题,还解决了暴露发送终端不能同时发送数据的问题,实现了数据信道的同时传输。通过性能分析可以看出,DCMAC协议的吞吐量属性比基于RTS/CTS的协议明显提高。本文分析了现有的Ad Hoc网络MAC层的QoS保障机制,针对目前基于区分服务的方法,结合802.11e的EDCF机制和改进的退避方法,利用双信道解决QoS保障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吞吐量和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二、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网通信终端硬件研制及改善传输性能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Ad-hoc通信终端硬件调试与设计改造 |
2.1 Ad-hoc V2.0研究背景 |
2.2 Ad-hoc V2.0设计简介 |
2.3 Ad-hoc V2.0终端问题概述 |
2.4 Ad-hoc V2.0调试 |
2.4.1 显示模块调试 |
2.4.2 定位模块调试 |
2.4.3 PPS调试 |
2.4.4 磁力传感器调试 |
2.4.5 音频模块调试 |
2.4.6 射频模块调试 |
2.4.7 3G模块调试 |
2.4.8 重力传感器调试 |
2.5 Ad-hoc V2.1设计及小批量制作 |
2.5.1 Ad-hoc V2.1设计 |
2.5.2 Ad-hoc V2.1小批量制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d-hoc通信终端多跳传输的研究与实现 |
3.1 无线Ad-hoc路由协议研究概述 |
3.2 多跳传输的先前工作 |
3.2.1 融入AODV协议 |
3.2.2 应用层实现多跳 |
3.3 BATMAN adv路由协议 |
3.3.1 BATMAN adv简介 |
3.3.2 BATMAN adv数据包格式 |
3.3.3 BATMAN adv网络接口 |
3.3.4 BATMAN adv协议算法 |
3.4 BATMAN adv编译 |
3.5 BATMAN adv实验 |
3.5.1 BATMAN adv配置 |
3.5.2 BATMAN adv路由切换实验 |
3.5.3 BATMAN adv多跳传输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MA/SOTDMA信道接入及自适应切换机制 |
4.1 无线Ad-hoc网络MAC协议研究概述 |
4.2 Ad-hoc V2.1终端MAC协议选择 |
4.3 Ad-hoc V2.1信道接入自适应切换机制 |
4.4 Ad-hoc V2.1信道接入切换实现策略 |
4.5 Ad-hoc V2.1终端SOTDMA与CSMA/CA比较实验 |
4.5.1 单节点满载实验 |
4.5.2 多节点固定数据流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PS驱动实验代码 |
附录2 BATMAN adv实验配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
(2)基于统计优先级接入协议的Ad Hoc网络MAC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Ad Hoc网络概述 |
1.2.1 Ad Hoc网络的特点 |
1.2.2 Ad Hoc网络的应用 |
1.2.3 Ad Hoc网络的协议栈结构 |
1.3 MAC层协议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MAC层经典协议及SPMA协议运行机制分析 |
2.1 经典MAC协议分析 |
2.1.1 固定分配MAC协议 |
2.1.2 随机竞争MAC协议 |
2.1.3 预约MAC协议 |
2.1.4 经典MAC协议的比较 |
2.2 SPMA协议运行机制分析 |
2.2.1 SPMA协议接入机制 |
2.2.2 信道状态判断机制 |
2.2.3 多优先级QoS机制 |
2.2.4 网络流量控制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MA协议信道占用率统计和阈值设置研究 |
3.1 Ad Hoc网络物理层分析 |
3.1.1 收发机消息处理机制 |
3.1.2 物理层信号波形分析 |
3.2 SPMA协议信道占用率统计 |
3.2.1 信道占用率概念 |
3.2.2 现有链路层信道占用统计算法 |
3.2.3 基于收发脉冲的信道占用统计算法 |
3.2.4 两种算法的仿真与比较 |
3.2.5 综合物理层和链路层统计的信道占用率计算方案 |
3.3 SPMA协议阈值设置研究 |
3.3.1 固定阈值设置研究 |
3.3.2 动态阈值算法研究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PMA协议退避算法研究 |
4.1 SPMA协议现有退避算法分析 |
4.1.1 SPMA协议退避算法描述 |
4.1.2 SPMA协议现有退避算法研究 |
4.2 A-COP退避算法设计 |
4.2.1 基本思想 |
4.2.2 模型设计 |
4.2.3 模型比较 |
4.3 仿真分析与比较 |
4.3.1 算法公平性分析 |
4.3.2 算法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PMA协议建模仿真分析 |
5.1 SPMA协议模型设计 |
5.1.1 网络场景设计 |
5.1.2 节点协议栈设计 |
5.1.3 节点模型设计 |
5.1.4 进程模型设计 |
5.1.5 无线收发模块 |
5.2 SPMA协议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分布式无线网络和多址接入技术概述 |
1.1.2 分布式MAC协议概述 |
1.1.3 分布式MAC协议研究现状 |
1.2 基于信道预约的分布式MAC协议研究现状 |
1.2.1 已有研究分类及介绍 |
1.2.2 已有研究的问题分析 |
1.3 基于协作中继的分布式MAC协议研究现状 |
1.3.1 已有研究分类及介绍 |
1.3.2 已有研究的问题分析 |
1.4 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的基本思想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增强信道预约机制的建模与分析 |
2.1 问题的提出 |
2.1.1 分布式无线网络的网络容量概述 |
2.1.2 基本信道预约机制概述及其局限性 |
2.2 增强信道预约机制的基本思想 |
2.2.1 增强信道预约机制概述 |
2.2.2 增强信道预约机制的优点 |
2.3 增强信道预约机制的建模与分析 |
2.3.1 系统模型 |
2.3.2 区域容量定义 |
2.3.3 区域容量分析及优化 |
2.3.4 增益分析 |
2.4 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机制建模与分析 |
2.4.1 载波侦听机制与信道预约机制的区别和联系 |
2.4.2 系统模型 |
2.4.3 区域容量分析及优化 |
2.5 仿真验证 |
2.5.1 仿真实验设计 |
2.5.2 仿真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协议 |
3.1 问题的提出 |
3.1.1 载波侦听机制概述及其局限性 |
3.2 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机制基本思想 |
3.2.1 基本思想概述 |
3.3 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建模与分析 |
3.3.1 系统模型 |
3.3.2 区域吞吐量分析与优化 |
3.3.3 基于载波侦听的增强信道预约MAC协议 |
3.4 仿真验证 |
3.4.1 仿真实验设计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预约协作链路的网络建模与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1.1 信道预约机制概述及其局限性 |
4.1.2 协作中继机制概述及其局限性 |
4.2 预约协作链路的基本思想 |
4.2.1 预约协作链路的定义 |
4.2.2 预约协作链路的特点 |
4.3 基于预约协作链路的网络建模与分析 |
4.3.1 系统模型 |
4.3.2 区域容量分析 |
4.3.3 最佳协作节点位置与预约半径的关系 |
4.3.4 区域容量优化 |
4.4 仿真验证 |
4.4.1 仿真实验设计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LOHA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设计 |
5.1 问题的提出 |
5.1.1 ALOHA协议概述及其局限性 |
5.2 基于ALOHA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设计 |
5.2.1 基本思想 |
5.2.2 信道预约机制 |
5.2.3 协作中继机制 |
5.2.4 MAC协议流程 |
5.2.5 帧结构设计 |
5.3 仿真验证 |
5.3.1 仿真实验设计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下一代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设计 |
6.1 问题的提出 |
6.1.1 下一代WLAN标准IEEE802.11ax概述 |
6.1.2 基于触发帧的随机接入技术概述 |
6.1.3 基于触发帧的随机接入技术局限性 |
6.2 面向下一代WLAN的联合预约协作MAC协议设计 |
6.2.1 基本思想 |
6.2.2 信道预约机制和多用户协作中继机制 |
6.2.3 MAC协议流程及帧结构设计 |
6.3 吞吐量分析 |
6.4 仿真验证 |
6.4.1 仿真实验设计 |
6.4.2 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4)基于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的多用户接入及通信调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
1.1.2 Ad Hoc 网络 |
1.1.3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d Hoc 网络 MAC 层技术现状 |
2.1 Ad Hoc 网络 MAC 协议概述 |
2.1.1 MAC 协议研究基础 |
2.1.2 Ad Hoc 网络 MAC 协议分类 |
2.2 Ad Hoc 网络多信道 MAC 协议设计面临的问题 |
2.2.1 多信道隐藏终端问题 |
2.2.2 漏接收问题 |
2.2.3 广播支持 |
2.2.4 信道分配和信道间切换时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用户混合信道接入机制 |
3.1 IEEE 802.11e 混合协调功能 |
3.1.1 IEEE 802.11 MAC 机制 |
3.1.2 IEEE 802.11e 中基于 EDCF 和 HCCA 的 QoS 机制 |
3.2 基于多级分簇网络的混合信道接入机制 |
3.2.1 Ad Hoc 多级分簇网络 |
3.2.2 超帧结构 |
3.3 CFP 时段时隙管理 |
3.3.1 CFP 时段时隙申请 |
3.3.2 节点退出 CFP 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簇网络中基于一发双收的多信道 MAC 协议 |
4.1 多级分簇结构中的节点接入控制 |
4.1.1 帧类型 |
4.1.2 节点信道接入控制及工作状态转移 |
4.1.3 节点 TNI 的分配及簇号的抗重方案 |
4.2 多级分簇结构的形成 |
4.2.1 节点权值的计算 |
4.2.2 主控以及簇头节点的形成 |
4.2.3 节点接入处理及网络结构的维护 |
4.3 多级分簇结构中的节点通信调度 |
4.3.1 簇内节点之间的通信 |
4.3.2 簇间节点之间的通信 |
4.4 性能仿真研究 |
4.4.1 网络初始化仿真 |
4.4.2 网络吞吐量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d hoc 分簇网络中的协作重传 |
5.1 协作重传原理 |
5.2 常见的协作重传方案 |
5.2.1 多协作节点参与的协作重传方案 |
5.2.2 基于最佳协作重传节点选择的协作重传方案 |
5.2.3 现存协作重传方案存在的不足 |
5.3 基于发送顺序检测的协作重传 |
5.3.1 SSDRSS 的工作流程 |
5.3.2 检测帧冲突的判别方法 |
5.3.3 “最佳”协作重传节点的产生 |
5.3.4 “候选”协作重传节点的退避方案 |
5.3.5 “最佳”协作重传节点判断方案的可行性 |
5.3.6 “候选”协作重传节点退避方案性能分析 |
5.3.7 SSDRSS 方案性能分析 |
5.4 基于 OFDMA 的协作重传 |
5.4.1 协作请求/应答帧的设计 |
5.4.2 MCRSO 方案的工作流程 |
5.4.3 “最佳”协作重传节点的选择 |
5.4.4 MCRSO 方案的仿真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自组织应急通信场景下接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应急通信场景描述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Ad Hoc网络关键技术 |
2.1 Ad Hoc网络基础 |
2.1.1 Ad Hoc网络概念 |
2.1.2 Ad Hoc网络特点 |
2.1.3 无线自组织网络与Ad Hoc网络的发展历程 |
2.1.4 Ad Hoc网络的发展前景 |
2.2 Ad Hoc网络结构 |
2.2.1 单级Ad Hoc网络 |
2.2.2 分级Ad Hoc网络 |
2.3 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3.1 基于单信道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3.2 基于双信道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3.3 基于多信道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4 信道接入协议设计基础 |
2.5 退避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持应急通信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设计 |
3.1 IEEE 802.11协议 |
3.2 设计思路与考虑因素 |
3.3 ECS-DCF协议描述 |
3.3.1 协议消息格式 |
3.3.2 协议流程设计 |
3.3.3 退避算法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急通信场景下分级Ad Hoc网络结构与组网流程 |
4.1 分级Ad Hoc网络结构及组网流程 |
4.1.1 分级Ad Hoc网络结构 |
4.1.2 分级Ad Hoc网络节点接入流程 |
4.1.3 分级Ad Hoc网络组网流程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议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接入协议仿真 |
5.1.1 仿真环境与平台 |
5.1.2 仿真平台的搭建 |
5.1.3 仿真网络拓扑结构及配置 |
5.2 仿真场景设定及性能评估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DEB算法中参数k的选取 |
5.3.2 组网过程中的消息冲突次数 |
5.3.3 平均等待时隙 |
5.4 结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动态预约同步时分多址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移动 Ad Hoc 网络概述 |
1.2.1 移动 Ad Hoc 网络简介 |
1.2.2 移动 Ad Hoc 网络发展历程 |
1.2.3 移动 Ad Hoc 网络的网络结构 |
1.2.4 移动 Ad Hoc 网络的特点 |
1.2.5 移动 Ad Hoc 网络的应用 |
1.3 SOTDMA 的发展现状 |
1.4 关键技术的研究 |
1.4.1 移动 Ad Hoc 网络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d Hoc 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1 Ad Hoc 网络信道接入协议面临的主要困难 |
2.1.1 不同的信道共享方式 |
2.1.2 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 |
2.1.3 节点移动的影响 |
2.1.4 QoS 保障 |
2.1.5 节点分离和加入问题 |
2.1.6 安全问题 |
2.2 Ad Hoc 网络信道接入协议概述 |
2.3 Ad Hoc 网络中常见的 MAC 协议 |
2.3.1 IEEE 802.11DCF 协议 |
2.3.2 载波监听多址访问(CSMA)协议 |
2.3.3 CSMA/CA 协议 |
2.3.4 多址访问与冲突避免(MACA)协议 |
2.3.5 MACAW 协议 |
2.3.6 802.11p 协议 |
2.3.7 RR-ALOHA 协议 |
2.3.8 SOTDMA 协议 |
第三章 基于动态预约的同步时分多址信道接入技术方案及协议 |
3.1 当前海上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
3.2 研究重点 |
3.3 DR-MAC 协议设计 |
3.3.1 帧结构 |
3.3.2 时隙预约算法 |
3.3.3 时隙复用 SR(Slot Reuse) |
3.3.4 优先级 |
3.4 控制信道的工作原理 |
3.4.1 信道初始化阶段 |
3.4.2 网络登录阶段 |
3.4.3 第一帧阶段 |
3.4.4 连续操作阶段 |
3.4.5 报告速率改变阶段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信道接入协议仿真 |
4.1 网络协议仿真 |
4.1.1 网络仿真技术介绍 |
4.1.2 NS2 简介 |
4.2 信道接入协议仿真 |
4.2.1 仿真内容 |
4.2.2 仿真环境参数的设置 |
4.2.3 建模及仿真过程 |
4.3 仿真实验数据及分析 |
4.3.1 时隙冲突 |
4.3.2 时延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Ad Hoc网络MAC协议模型分析及路由协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Ad Hoc网络概述 |
1.2.1 Ad Hoc网络概念 |
1.2.2 发展历程 |
1.2.3 特点 |
1.3 Ad Hoc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
1.4 研究意义与方向 |
1.5 论文主要贡献 |
1.6 论文组织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工作 |
2.1 引言 |
2.2 MAC协议概述 |
2.2.1 MAC协议分类 |
2.2.2 IEEE802.11的DCF |
2.3 路由协议概述 |
2.4 多射频多信道Ad Hoc网络信道分配 |
2.4.1 信道分配目标及相关问题 |
2.4.2 MR-MC网络信道分配研究现状 |
2.4.3 典型算法分析 |
2.4.4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802.11 DCF机制非饱和分析模型 |
3.1 引言 |
3.2 DCF性能分析 |
3.2.1 基于Markov链的模型 |
3.2.2 基于更新过程的模型 |
3.3 802.11 DCF机制非饱和分析模型 |
3.3.1 系统模型 |
3.3.2 分析模型 |
3.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最佳窗口的信道接入协议 |
4.1 引言 |
4.2 DCF机制改进 |
4.3 EY-NPMA协议 |
4.4 协议描述 |
4.5 VCS的数学描述与分析 |
4.5.1 单个竞争周期分析 |
4.5.2 多个竞争周期分析 |
4.5.3 吞吐量分析 |
4.6 仿真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节点接入能力的路由度量研究 |
5.1 引言 |
5.2 路由度量研究现状 |
5.3 基于节点接入能力的路由度量 |
5.4 协议实现 |
5.5 协议仿真与分析 |
5.5.1 仿真场景设置 |
5.5.2 性能评价参数 |
5.5.3 α取值仿真分析 |
5.5.4 CAOR与AODV性能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Ad Hoc网络的按需网状路由协议 |
6.1 引言 |
6.2 备份路由协议研究 |
6.2.1 基于中间节点的备份路由协议 |
6.2.2 基于源节点的备份路由协议 |
6.3 ODMR路由协议描述 |
6.3.1 干路路由发现 |
6.3.2 旁路路由发现 |
6.3.3 干路路由出错修复 |
6.3.4 路由替换规则 |
6.3.5 旁路路由维护 |
6.3.6 数据传输规则 |
6.4 ODMR协议无环路说明 |
6.5 协议仿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具有信道分配功能的MR-MC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
7.1 引言 |
7.2 信道利用率分析 |
7.3 信道分配策略中判定信道质量的参数 |
7.4 信道分配路由协议 |
7.4.1 路由度量 |
7.4.2 路由协议 |
7.4.3 信道切换 |
7.5 性能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8)移动Ad Hoc网络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Ad Hoc 网络的特点 |
1.3 Ad Hoc 网络的应用领域 |
1.4 Ad Hoc 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重点 |
1.4.1 Ad Hoc 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2 Ad Hoc 网络的研究重点 |
1.5 Ad Hoc 网络的信道接入协议 |
1.5.1 基于单信道的接入协议 |
1.5.2 基于双信道的接入协议 |
1.5.3 基于多信道的接入协议 |
1.5.4 现有信道接入协议性能的比较 |
1.6 Ad Hoc 网络多信道MAC 协议研究的意义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EEE802.11 标准概述 |
2.1 IEEE802.11 简介 |
2.1.1 IEEE 802.11 标准系列 |
2.1.2 IEEE 802.11 的功能要求和协议体系 |
2.2 物理层 |
2.3 MAC 层 |
2.3.1 握手机制 |
2.3.2 载波侦听 |
2.3.3 帧间间隔 |
2.3.4 随机回退 |
2.4 IEEE802.11 协议的MAC 帧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有IEEE802.11 接入协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
3.1 Ad Hoc 网络中IEEE 802.11 MAC 协议存在的问题 |
3.2 改进IEEE802.11MAC 协议的措施 |
3.2.1 针对单信道MAC 协议的典型改进 |
3.2.2 针对多信道MAC 协议的典型改进 |
3.3 现有MAC 协议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信道的IEEE802.11MAC 的改进 |
4.1 基本思想 |
4.2 多信道感知策略的分析与设计 |
4.2.1 关键数据结构的定义 |
4.2.2 信道链表更新算法 |
4.2.3 数据流发送过程分析 |
4.2.4 多信道感知机制 |
4.3 多信道分配策略的分析与设计 |
4.3.1 多信道选择的算法 |
4.3.2 多信道选择的分配机制 |
4.4 多信道聚合策略的分析与设计 |
4.4.1 多信道聚合的分析 |
4.4.2 多信道聚合的算法 |
4.5 多信道通信过程 |
4.5.1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
4.5.2 针对问题对通信过程的改进 |
4.5.3 改进后通信过程的描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工具与仿真结果 |
5.1 网络仿真工具NS2 简介 |
5.1.1 网络仿真工具NS2 简介 |
5.1.2 NS2 使用的语言 |
5.1.3 NS2 体系结构 |
5.1.4 NS2 下的无线模型 |
5.1.5 用NS2 进行无线网络模拟的一般过程 |
5.2 仿真环境与仿真结果 |
5.2.1 仿真的环境 |
5.2.2 仿真的参数 |
5.2.3 协议的仿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后续研究方向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缩略词 |
(9)移动Ad Hoc网络信道接入与节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AD HOC网络的MAC层接入协议 |
2.1 AD HOC网络概述 |
2.1.1 Ad Hoc网络定义及分类 |
2.1.2 Ad Hoc网络的特点 |
2.1.3 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 |
2.1.4 Ad Hoc网络的关键技术 |
2.2 AD Hoc网络MAC协议概述 |
2.3 AD Hoc网络MAC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不同的信道共享方式 |
2.3.2 隐藏终端问题 |
2.3.3 暴露终端问题 |
2.3.4 节点移动的影响 |
2.4 AD Hoc网络中MAC协议的分类 |
2.5 几种典型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介绍 |
2.5.1 基于单信道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 |
2.5.2 基于双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5.3 基于多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D HOC网络的MAC层节能机制能量研究 |
3.1 AD Hoc网络中的节能技术 |
3.1.1 能量消耗 |
3.1.2 Ad Hoc网络中的节能机制介绍 |
3.2 AD Hoc网络MAC层节能机制 |
3.2.1 报文驱动节能机制 |
3.2.2 时间驱动节能机制 |
3.2.3 MAC节能机制的发展方向 |
3.3 AD Hoc网络MAC层节能机制 |
3.4 802.11TPS仿真与性能分析 |
3.4.1 NS2简介 |
3.4.2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3.4.3 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接收方主动的信道接入协议 |
4.1 接收方主动的信道接入协议介绍 |
4.1.1 MACA-BI(MACA-By invitation)协议 |
4.1.2 RIMA(receiver-initiated multiple-access)协议 |
4.2 MACA协议与MACA-BI协议冲突对比 |
4.3 RIMA-DPACK协议 |
4.3.1 基于“偷听”机制的交互方式 |
4.3.2 RIMA-DPACK协议描述 |
4.4 仿真及性能分析 |
4.4.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4.4.2 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及QoS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移动Ad Hoc网络的MAC接入协议 |
2.1 Ad Hoc网络概述 |
2.1.1 Ad Hoc网络的定义及特点 |
2.1.2 Ad Hoc网络的应用 |
2.1.3 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 |
2.1.4 Ad Hoc网络的关键技术 |
2.2 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基本概念 |
2.3 Ad Hoc网络MAC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MAC相关的无线接收问题 |
2.3.2 不同的信道共享方式 |
2.3.3 隐终端问题 |
2.3.4 暴露终端问题 |
2.3.5 结点移动的影响 |
2.4 MAC协议设计要求 |
2.5 Ad Hoc网络中MAC协议的分类 |
2.5.1 基于发起者的信道接入协议 |
2.5.2 基于信道数目的信道接入协议 |
2.6 几种典型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 |
2.6.1 基于单信道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 |
2.6.2 基于双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6.3 基于多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Ad Hoc网络QoS研究 |
3.1 QoS概述 |
3.1.1 QoS概念 |
3.1.2 传统有线网络的QoS服务模型 |
3.2 移动Ad Hoc网络的QoS相关研究 |
3.2.1 移动Ad Hoc网络的QoS问题 |
3.2.2 移动Ad Hoc网络的QoS服务模型 |
3.2.3 移动Ad Hoc网络的QoS信令 |
3.2.3.1 RSVP |
3.2.3.2 INSIGNIA |
3.2.4 提供QoS的Ad Hoc的路由协议 |
3.3 移动Ad Hoc网络的QoS MAC协议 |
3.3.1 基于业务区分的MAC协议 |
3.3.2 基于资源预留的MAC协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Ad Hoc网络双信道MAC协议 |
4.1 概述 |
4.2 DCMAC协议描述 |
4.3 协议性能分析 |
4.3.1 网络模型和假设 |
4.3.2 吞吐量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双信道的Ad Hoc QoS MAC协议 |
5.1 概述 |
5.2 基于双信道的Ad Hoc QoS MAC协议 |
5.2.1 改进的退避算法 |
5.2.2 机制过程描述 |
5.3 仿真及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网通信终端硬件研制及改善传输性能的技术研究[D]. 程科.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统计优先级接入协议的Ad Hoc网络MAC层研究[D]. 郑文庆.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联合信道预约和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张永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4]基于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的多用户接入及通信调度的研究[D]. 钟红艳.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5]自组织应急通信场景下接入技术的研究[D]. 刘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6]动态预约同步时分多址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D]. 高洪敏. 浙江海洋学院, 2012(10)
- [7]Ad Hoc网络MAC协议模型分析及路由协议问题研究[D]. 官骏鸣.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8]移动Ad Hoc网络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D]. 刘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5)
- [9]移动Ad Hoc网络信道接入与节能机制研究[D]. 闫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10]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及QoS保障机制研究[D]. 刘兵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