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演艺术:创新VS传统——第1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表演艺术新思维”理论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邢志[1](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潘彦竹[2](2021)在《郑怀兴剧作研究》文中指出郑怀兴是当代中国戏曲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自1980年从事戏曲创作以来,郑怀兴进入戏曲界已有四十一载。在这四十一年间,郑怀兴先后创作了《新亭泪》《傅山进京》《赵武灵王》《鸭子丑小传》等四十余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戏曲编剧中的佼佼者,郑怀兴以一曲《新亭泪》成功叩开了国内戏曲市场的大门,并凭借着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彩绘和丰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戏曲编剧界的翘楚。他的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往往崇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气节和尊严,以嬉笑怒骂的方式痛斥小人的卑鄙和无耻,具有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尽管个别作品与普通观众的观剧心理有些“隔膜”,但却征服了戏曲业内人士。国内对于郑怀兴作品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主题思想、审美倾向的层面。对郑怀兴剧作手法层面的研究却远远不够。个别学者对郑怀兴的剧作虽有青睐,但却大多以剧评的形式对其进行肢解式分析,并未从整体上、从叙事手法上把握郑怀兴剧作的艺术特色。在研究成果尚且有限、未形成系统的前提下,对郑怀兴的剧作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本文拟从郑怀兴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熏陶和家庭背景出发,了解其创作倾向与创作理念的形成。其次,从郑怀兴的叙事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重点研究其作品的情节内容划分、情节叙事安排,总结其笔下的人物类型。最后则对郑怀兴所表达的独特的叙事空间、叙事时间以及舞台叙事方法进行重点论述。笔者通过细读郑怀兴作品的文本、观摩其舞台演出,运用戏剧叙事学、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把握郑怀兴作品内在的叙事逻辑和哲学内涵。通过对郑怀兴剧作的分析,笔者发现郑怀兴戏曲在叙事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个较为固定的共性模式,即“人物从不利的初始状态挣脱,经历波折,最后以乐观结局告终,或者即使结局是悲剧,也是正义战胜邪恶、智慧战胜愚钝为结局的升华”,这一模式呈现出郑怀兴戏曲敢于直面生活黑暗面,并善于用智慧去战胜困难的主题色彩。在叙事时空方面,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速度往往随着创作时间的后移而减速,从开始着重叙事到后来着重于抒发强烈的情感。在空间上,郑怀兴的戏曲善于打破空间界限,其所创造的情境富有流动性和想象空间的延展性。在舞台叙事层面,郑怀兴注重发挥剧种特长,因人设戏,并时常活跃于排练现场与导演、舞美等工种进行交流切磋,共同努力将剧本更完美地立在舞台上。另外,郑怀兴善于发现观众的兴趣点,关注观众与剧场相互依存的观演规律,与观众始终保持审美交流。总而言之,郑怀兴的戏曲作品善用充满神秘、象征色彩的叙事手段来切入哲学层面的思考,使其作品更高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综上,对郑怀兴作品的研究不仅能让观众更进一步理解郑怀兴其人独特的想象世界和生命智慧,也能够总结出郑怀兴在戏曲文学方面的创作规律。毋庸置疑,郑怀兴是一名兼具想象力、创造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反思精神的当代戏曲作家。郑怀兴戏剧的精彩之处,便是对当下的戏曲表达手段进行了实验性的创新与改良,以此对戏剧人物内心的隐秘开展透视和捕捉。在他的个性化创作中,当代戏曲的叙事方式得到了丰富,其剧作也可谓是融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
邓雷[3](2021)在《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表演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和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上海涌现出一批多元化的新型演艺空间。它们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为上海剧场业注入了新活力。2017年末,随着《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50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新演艺空间”概念被正式提出,开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热切关注。然而,实践往往走在理论前面,目前国内对于新演艺空间的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成果还十分稀少。因此,亟待对“新演艺空间”这一剧场界和演艺产业界的前沿热点议题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从而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为研究框架,以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背景、概念内涵、类型和场所特征、市场运营模式及发展价值五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论文分析了新演艺空间生成发展的宏观社会背景和驱动因素。本文认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的诉求;居民艺术消费的升级以及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及当代“特殊场地剧场”的表演实践等因素共同促使了新演艺空间在上海地区的诞生与发展。其次,本文讨论并界定了新演艺空间的概念,在将其与国际上类似现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演艺空间是一个于中国社会语境中产生的新概念,其“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场所的物理属性、使用功能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继而分析了都市演艺空间的哲学基础,指出演艺空间不仅是演出与观演行为所占据的物质实体空间,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空间及具有象征性和特殊语义的符号化空间,并由此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重点剖析了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逻辑。再次,本文基于场所空间的营构方式对已形成的新演艺空间进行分类,按照改造历史建筑、融入商业空间、融合公共文化空间和依托户外公共空间四种类型,结合优秀案例对每一类演艺空间的营造方法、可操作度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将新演艺空间的场所特征归纳为空间样式的复杂性和观演关系的多元化、与生活空间的融合性及使用功能的复合性。从次,本文以上海六十余家新演艺空间作为调研样本,从剧场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选址布局、剧场规模、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等相关问题考察新演艺空间的现行运营模式,并总结其与传统演艺空间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从发展价值的层面对新演艺空间做出评述。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的场地特色打破了传统剧场空间的封闭性,为表演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和交流载体。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有助于快速补充剧场缺口、完善城市演艺空间结构,加快实现“场团合一”的运作机制,从而助力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从社会公共效益的角度来看,新演艺空间具有“第三地”和“城市客厅”场所的典型特质,能够为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释放自我,减缓压力,栖息心灵之地。
王琸[4](2020)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上海芭蕾奠基者 ——胡蓉蓉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芭蕾作为一门西方舞蹈艺术是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的,具体传播过程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外舞蹈交流这个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胡蓉蓉作为芭蕾从传入上海至扎根上海,再到走出国门这一重要过程的亲身经历和鼎力推动者,更是中外舞蹈交流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重要人物。儿时的胡蓉蓉凭借着对舞蹈的喜爱和家人的支持,得以跟随俄罗斯着名芭蕾艺术家尼古拉·索科尔斯基学习芭蕾长达13年,并由此开启了她与芭蕾相伴的一生。作为上海市舞蹈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上海芭蕾舞团的首任团长,她在培养芭蕾人才和编创芭蕾舞剧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而通过人才培养与艺术实践这两种途径,她更为中国芭蕾奠基并将其带向世界舞台。笔者以胡蓉蓉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口述历史、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其在中外舞蹈交流背景下所形成的跨文化身份,并聚焦其对上海芭蕾教育及创作所起到的奠基作用,以期为当代芭蕾教育与芭蕾舞剧创作提供有效经验。本论文共有三章:第一章论述胡蓉蓉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尤其是她儿时的童星经历和学舞历程,由此揭示她跨文化身份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章以历时性的方式梳理胡蓉蓉在芭蕾的普及教育、专业教育,以及中国风格芭蕾舞剧创作方面的理念和方法,而正是她对芭蕾教学的细心钻研以及对外国芭蕾的仔细观察和学习,才有可能培养出了一批能够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并为国争光的芭蕾人才。第三章将胡蓉蓉的芭蕾成就还原于中外舞蹈交流的大环境下,分析她在其中所发挥的、非她莫属的重要作用。
黄建华[5](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提出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吴戈[6](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云南戏剧的芳华》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戏剧剧种多、生态杂、民族特色鲜明,在全国戏剧文化格局中特点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滇剧、话剧、京剧、花灯剧和少数民族剧种白剧、彝剧、傣剧、云南壮剧的艺术生产水准总体提高很快,成就斐然,戏剧理论与批评获得了奠基性发展,戏剧产品结构日趋丰富和多重,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出现了"庭院戏剧运动"动向,这对城市文化秩序和艺术生产资源都具有重组和拓展的深刻意义。总体说来,昆明的戏剧文化市场慢热回暖,观众稳步增多,戏剧院团发展条件仍需努力提供。
唐雅雯[7](2019)在《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社区营造是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命题。城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这种矛盾尤为突出。社区营造契合了当前城市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解决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机遇。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的特定类型,其门槛低且容易操作,易促进跨域合作。社区营造可以运用艺术介入的方法,完成重建社区感、反思社区环境及发展社区主体意识的目标,最终实现社区的永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和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和理论研究综述的出现与传播、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研究总结,提出了社区营造的基础理论、行动模式和具体方法。在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综述中,主要从艺术“介入”的发展脉络、主要策略、模式类型、方法路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第二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参与观察式的实地调查方法,从核心矛盾、触发因素、主体(社群)、操作模式和空间效应五个层面出发,对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展开实证分析与总结。(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内坜里的艺术“切入”:从介入到合作,参与式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一个“做中学”,在“尝试”中推进,不断摸索的过程。从社区里长给元智大学校长的一封信开始,目前元智大学艺设系和内坜里已经有了多年的合作基础,经过了近十年的“培力”,过程中有许多的反省、转变和发现,如今慢慢变为一种“大学”与“社区”参与式的合作机制,渐渐产生“改变”的影响力。(第三章)竹围的艺术“沁入”:建构“跨领域”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由在地艺术家发起并与在地机构合作,从环境艺术议题出发,透过和社群的合作以及与不同专业的创意对话,最终的愿景是“一起重新勾勒一个理想的生活系统/蓝图”,是涵盖艺术创作、教育、剧场、生活美学、都市计划等面向的“跨领域”行动。《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正是以水联结破碎的土地,以行动建立起社区居民与树梅坑溪的关系,并以艺术的开放性联合各专业人员以及在地的人,尝试让环境艺术行动成为改变的力量。(第四章)竹丝岗的艺术“渗入”:构建“艺术+生活/生态/教育”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在地机构对艺术家的邀约,以“艺术与生活本无界”为营造主题,从“无界的墙”单个公共艺术作品的呈现到“无界艺术季”大型艺术策展,不断增加的新议题、吸引愈来愈多元的参与者。虽然其社区营造的培育期较短,且目前尚无政府资金补助。但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社会效益来看,其在短期内所产生的“社区认同感及结社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透过一系列艺术营造行动在竹丝岗持续进行发酵,慢慢产生“改变”社区的能量。(第五章)然后,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进行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经验诠释,并总结不同案例差异性背后共同的价值理念。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大致分成两大类:人际关系矛盾和人地关系矛盾;触发因素可以大概分为应对“危机”而生和为“改善环境”而动员起来;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有:资源提供者、策划者、专业者、协力者、社区居民五个角色,行动的完成仰赖角色间的合作与沟通;操作模式差异较大,但总体上都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具体可分为外部支援推进型、专案计划推进型和在地机构推进型三种类型;纵观内坜里、竹围和竹丝岗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背后,其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主要聚焦在公共活动中心再造、闲置空间改造利用、社区空间美化行动和社区重要资源重塑四个方面。(第六章)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结论:“艺术介入”与“社区营造”关系、“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特定类型的优势、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介入方法、主要原则、策略模式、具体流程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的问题,同时反思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未来完善。(第七章)
虹菱[8](2018)在《“上海之春”“白玉兰”的青春秘诀与品牌打造》文中认为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大自然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而上海的文艺舞台也是花团锦簇风光无限: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等文化活动纷纷拉开帷幕,带来的艺术美景让观众们目不暇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舞蹈节,至今已近60年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舞蹈家,近千部(首)作
周南[9](2018)在《上海“昆大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昆大班”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华东戏曲研究院招生开办的第一届“昆曲演员训练班”。班上学员接受全新的公办戏校模式的教育,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由国家培养的昆剧专业演员。该班先后培养出蔡正仁、岳美缇、华文漪、梁谷音、张洵澎、王芝泉、蔡瑶铣、计镇华、方洋、刘异龙、张铭荣、成志雄、杨春霞等一批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的京昆表演艺术家,被全国戏曲教育界公认为“成材率最高的班级”。上海“昆大班”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昆剧表演艺术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接续力量,是继苏州“传”字辈科班之后行当最齐、能戏最多、表现能力与创作能力最强、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最高、国内外影响最大、艺术生命最长的专业昆剧表演群体。他们在新中国昆剧演出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昆剧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出人出戏、高效成才的艺术传承经验更是为当代昆剧人才培养工程树立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成功范本,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昆大班”艺术生涯的系统梳理,归纳其艺术特色和成就地位,同时以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作为例证,围绕昆剧演员的培养与成才、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这两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史带论,深入考察研究,为昆剧艺术的当代传承总结出一些可资参考的规律要素。论文大致以上海“昆大班”的成长过程为线索,加以历时性的论述。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昆大班”的创建背景,在回溯新中国成立前后昆剧在上海地区的生存状态,包括当时的演出情况以及演员境况的基础上,论述在戏改政策背景下成立的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于昆剧的挽救与促新促变;第二部分详述“昆大班”的创建情况,包括招生考试的具体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源特色,从而对招生遴选这一关乎昆剧人才培养的源头环节进行经验总结;第三部分集中论述“昆大班”在上海戏校的教学培养和初步成果,并通过与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学堂式科班教育模式以及江苏“继”字辈、浙江“世”字辈等同辈昆剧演员的“团带班”培养模式的深入比较,分析戏校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进而探讨“昆大班”高成才率的原因;第四部分综述“昆大班”在上海昆剧团初创的20年间对于昆曲剧目和昆剧表演的继承、发展和革新,由此概括其艺术成就及当代影响,并举代表性剧目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归纳“昆大班”的艺术特色;第五部分阐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昆大班”从舞台演出为主到以教学传承为主的角色转型,检阅其教学成果与施教特色,并结合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新时代语境,反思当代昆剧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发表个人的几点思考,提供讨论。
张娣[10](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表演艺术:创新VS传统——第1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表演艺术新思维”理论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演艺术:创新VS传统——第1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表演艺术新思维”理论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郑怀兴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郑怀兴戏曲作品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曲背景下的郑怀兴创作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发展钩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社会格局下的郑怀兴创作 |
第三节 民族集体记忆建构 |
一、同时期创作者的本土化创作 |
二、郑怀兴叙事理念的形成 |
第二章 郑怀兴戏曲创作的叙事内容 |
第一节 “虚”与“实”的事件铺陈方式 |
一、叙事题材的选择——“出之贵实” |
二、叙事手法的选择——“用之贵虚” |
第二节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三章 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结构 |
一、戏曲中“结构”的词源辨析 |
二、郑怀兴戏曲作品结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郑怀兴戏曲的叙事媒介——舞台叙事 |
一、表演叙事 |
二、观众的叙事接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郑怀兴创作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及创作成果 |
致谢 |
(3)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演艺空间的生成背景和动因 |
第一节 上海演艺产业的新态势 |
一、表演艺术概念的厘清 |
二、演艺产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三、多元业态催生了“演艺+”新模式 |
第二节 城市更新背景下空间的重塑 |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 |
二、城市更新重塑演艺空间 |
第三节 新时代居民艺术消费的升级 |
一、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增长 |
二、艺术消费需求及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 |
三、艺术消费新趋势对演艺空间提出新要求 |
第四节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政策引导 |
一、政府出台促进演艺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
二、扶植新演艺空间是优化产业载体的重要举措 |
第五节 “特殊场地剧场”的表演实践 |
一、“二战”后(1945-1980)西方先锋戏剧家们对演出空间的探索 |
二、“特殊场地演出”推动了“非剧场”演艺空间的发展 |
第二章 “新演艺空间”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新演艺空间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
一、表演艺术空间的演变脉络 |
二、为什么是“新演艺空间” |
三、“新演艺空间”相似概念及现象辨析 |
四、新演艺空间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都市新演艺空间的理论基础 |
一、演艺空间的哲学基础 |
二、上海新演艺空间的生成逻辑 |
第三章 新演艺空间的类型和场所特征 |
第一节 新演艺空间的分类 |
一、改造历史建筑 |
二、融入商业空间 |
三、融合公共文化空间 |
四、依托户外公共空间 |
第二节 新演艺空间的特征 |
一、空间样式的复杂性和观演关系的多元化 |
二、与生活空间的融合性 |
三、使用功能的复合性 |
第四章 新演艺空间的运营模式 |
第一节 演艺空间的功能结构 |
一、演艺市场的核心主体——演艺空间 |
二、上海演艺空间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 |
第二节 新演艺空间的运行现状 |
一、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 |
二、剧场规模与主营艺术门类 |
三、经营业态 |
四、经营方式 |
五、经营策略 |
第三节 与传统演艺空间运营模式的异同 |
一、经营内容和演出类型 |
二、经营方式与利益攸关方 |
三、市场监管主体 |
第五章 新演艺空间的发展价值 |
第一节 为本土演艺创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载体 |
一、新演艺空间为民营表演艺术团体提供了固定的演出场地 |
二、新演艺空间充当本土演艺产品的孵化器 |
第二节 快速补充剧场数量缺口,优化演艺空间的功能结构 |
第三节 打造“第三地”,实现城市客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
一、“第三地”的理念构想 |
二、将演艺空间打造为城市客厅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上海芭蕾奠基者 ——胡蓉蓉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外舞蹈交流背景下的从艺历程 |
第一节 艺术氛围:开阔多元的生活环境 |
一、社会背景——开阔的“大上海” |
二、家庭环境——多元的“小家园” |
第二节 艺术启蒙:与“明星”相伴的童年 |
一、童星时光——东方的“秀兰·邓波儿” |
二、习舞经历——索科尔斯基的得意门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舞蹈交流背景下的艺术实践 |
第一节 奠基上海芭蕾教育 |
一、普及教育积累丰富经验 |
二、专业教育培养芭蕾人才 |
第二节 创作经典芭蕾舞剧 |
一、理念:创作中国风格的芭蕾作品 |
二、实践:创作历程及代表作品 |
三、舞剧中的芭蕾在地化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外舞蹈交流背景下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带领学生走向国际舞台 |
一、担任国际芭蕾大赛评委 |
二、担当国际芭蕾比赛集训教练 |
第二节 芭蕾舞剧出访国外 |
一、舞剧《白毛女》的多重身份 |
二、舞剧《雷雨》的对外交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胡蓉蓉生平年表 |
附录2:采访专家的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章节大纲 |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
一、政局环境 |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
一、政治社会环境 |
二、文化建设政策 |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
一、剧团的脉络 |
二、活动情况 |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
小结 |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
一、大鹏国剧队 |
二、海光国剧队 |
三、陆光国剧队 |
四、明驼国剧队 |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
一、大宛国剧队 |
二、龙吟国剧队 |
三、干城国剧队 |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
一、劳军戏演出 |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
一、国光剧团 |
二、台湾京崑剧团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
二、「京剧改革」论争 |
三、京剧演出活动 |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
小结 |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
四、复兴国剧特刊 |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
一、中国文化大学 |
二、台湾戏曲学院 |
三、台湾艺术大学 |
小结 |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
(6)改革开放40年云南戏剧的芳华(论文提纲范文)
一、获奖名目:似锦的繁花 |
(一) 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奖项的云南剧目① |
(二) 获得文化部各类重要活动荣誉和奖项的云南剧目 |
(三) 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的一系列奖项② |
(四) 全国戏剧理论与批评奖 (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中国文联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奖、“田汉戏剧奖/理论奖”、中国文艺评论“啄木鸟”杯) ③ |
(五) 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表演奖① (主办:中国文联、中国剧协) |
(六) 其他与戏剧有关的获奖 |
二、地域戏剧:次第的芳华 |
三、民族剧种:各异的风景 |
四、景观变化:重整的格局 |
(一) 市场的探索 |
(二) 买剧目的“试水” |
(三) 资源的聚合 |
(四) 格局的重组 |
(五) 空间的拓展 |
五、理论批评:学说的奠基 |
六、现实焦灼:发展的余论 |
(一) 国有院团要在当下的戏剧文化版图中找准位置, 积极创造, 显现力量。 |
(二) 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 用院团生存活力和艺术创造力去检验改革成效。 |
(三) 切实解决戏剧文化的“滇军”建设问题。 |
(7)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由来 |
1.1.1 从“社区发展”到“社区营造” |
1.1.2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及其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述评 |
2.1 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 |
2.1.1 社区营造的出现与传播 |
2.1.2 社区营造在国外地区的发展状况 |
2.1.3 社区营造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状况 |
2.1.4 社区营造在大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
2.2 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 |
2.2.1 社区营造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2 社区营造的研究现状 |
2.3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 |
2.3.1 艺术“介入”的发展脉络 |
2.3.2 艺术“介入”的主要策略 |
2.3.3 艺术“介入”的模式类型 |
2.3.4 艺术“介入”的方法路径 |
2.3.5 艺术“介入”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湾桃园内坜里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
3.1 没落“军眷住宅”的再生——内坜里社区 |
3.1.1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背景 |
3.1.2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开端 |
3.1.3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
3.2 实践过程——《内坜里社区艺术行动》 |
3.2.1 类型一:社区闲置空间改造 |
3.2.2 类型二:公共艺术与环境改善设计创作 |
3.2.3 类型三:社区性的服务 |
3.2.4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实践流程 |
3.2.5 实践总结及后续发展 |
3.3 内坜里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
3.3.1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核心矛盾分析 |
3.3.2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
3.3.3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
3.3.4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
3.3.5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湾淡水竹围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
4.1 “生态危机”下的社区自救——竹围地区 |
4.1.1 竹围社区营造的背景 |
4.1.2 竹围社区营造的开端 |
4.1.3 竹围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
4.2 实践过程——《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 |
4.2.1 《树梅坑溪早餐会》 |
4.2.2 子计划一:《村落的形状》—流动博物馆 |
4.2.3 子计划二:《未来的教室》—我校门前有条溪 |
4.2.4 子计划三:《未来的教室》—在地绿生活:与植物有染 |
4.2.5 子计划四:《未来的教室》—社区剧场 |
4.2.6 实践总结及后续发展 |
4.3 竹围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
4.3.1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核心矛盾分析 |
4.3.2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
4.3.3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
4.3.4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
4.3.5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竹丝岗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
5.1 “模范社区”的艺术活化——竹丝岗社区 |
5.1.1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背景 |
5.1.2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开端 |
5.1.3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
5.2 实践过程——竹丝岗社区艺术营造的系列行动 |
5.2.1 《无界博物馆》 |
5.2.2 《农林之路竹丝之岗》 |
5.2.3 《无界艺术季》 |
5.2.4 延伸行动及实践总结 |
5.3 竹丝岗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
5.3.1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分析 |
5.3.2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
5.3.3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
5.3.4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
5.3.5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经验诠释 |
6.1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比较研究 |
6.1.1 内坜里社区:没落“眷村”环境恶劣、矛盾重重 |
6.1.2 竹围地区:“生态危机”、“卧房城市” |
6.1.3 竹丝岗社区:“模范社区”失去光辉 |
6.1.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层面对比分析 |
6.2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比较研究 |
6.2.1 内坜里社区:“社区里长向元智大学求助” |
6.2.2 竹围地区:“在地艺术家的提案申请” |
6.2.3 竹丝岗社区:“在地机构对艺术家的邀约” |
6.2.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层面对比分析 |
6.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比较研究 |
6.3.1 内坜里社区:大学与社区的社群连结 |
6.3.2 竹围地区:跨领域的多专业社群联合 |
6.3.3 竹丝岗社区:在地机构主导下的多元社群合作 |
6.3.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层面对比分析 |
6.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比较研究 |
6.4.1 “切入”——内坜里从介入到合作,参与式的操作模式 |
6.4.2 “沁入”——竹围建构“跨领域”的操作模式 |
6.4.3 “渗入”——竹丝岗构建“艺术+生活/生态/教育”的操作模式 |
6.4.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层面对比分析 |
6.5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比较研究 |
6.5.1 内坜里社区:公共活动中心再造+社区空间美化行动(街巷空间)+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对内) |
6.5.2 竹围地区:社区重要资源重塑(自然资源) |
6.5.3 竹丝岗社区: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对内+对外)+社区空间美化行动(绿化) |
6.5.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层面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思考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艺术介入”与“社区营造”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
7.1.2 “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特定类型的优势:门槛低且容易操作+易促进跨域合作 |
7.1.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介入方法:参与式社区工作坊+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行动计划 |
7.1.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要原则:空间计划为表,社会计划为里+从社区居民的期望出发,才能“自下而上”+由生活议题切入,才能启动和延伸 |
7.1.5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策略模式:外部支援推进型+专案计划推进型+在地机构推进型 |
7.1.6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具体流程:启动阶段+行动阶段+维系阶段 |
7.1.7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案例中学习+在实践现场中学习 |
7.2 研究建议 |
7.2.1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媒体化、政治化(政策导向) |
7.2.2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短线操作,要坚持永续经营与规划 |
7.2.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拓展社区营造的资金来源 |
7.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7.3.1 社区营造的法制化 |
7.3.2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中“民众参与”机制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二 :内坜里志工队名单 |
附录三 :叶敏《无界博物馆》公开演讲文字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上海“昆大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昆大班”的成立背景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前中叶昆剧艺术在上海的生存状态 |
一 民国时期上海昆剧舞台的短暂复兴与重归沉沦 |
二 建国前后“传”字辈在沪演出余势及舞台谢幕 |
第二节 戏改政策背景下华东戏曲研究院对昆剧的挽救与促变 |
一 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成立及其对“传”字辈的聘任重用 |
二 筹建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 |
第二章 “昆大班”的招生举措与学员构成 |
第一节 百里挑一的招生考试 |
第二节 “昆大班”生源特色 |
一 家庭条件与成分出身 |
二 考学动机与入行基础 |
第三章 上海戏校对“昆大班”的教学培养 |
第一节 上海戏校的办学条件 |
一 师资配备 |
二 校舍条件 |
三 助学待遇 |
第二节 上海戏校的教学特色 |
一 新式学制 |
二 课程设置 |
三 教学开展 |
四 毕业分配 |
第三节 “昆大班”的学习成果 |
一 剧目学习成果 |
二 人才初步成果 |
第四章 “昆大班”的昆剧艺术新典范 |
第一节 从“末代子孙”到承前启后的新人 |
一 昆剧禁演时期“昆大班”的艺术境遇 |
二 上海昆剧团成立与“昆大班”的出人出戏 |
第二节 昆剧表演的“昆大班”特色 |
一 演出文本精炼化 |
二 舞台表演风格化 |
三 舞美应用多元化 |
第三节 “昆大班”的成就地位与当代影响 |
第五章 “昆大班”的教学传承 |
第一节 教学成果 |
第二节 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昆剧传承的当代困境与几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昆大班”学员表 |
附录二 张洵澎老师访谈记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 作者简历 |
二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表演艺术:创新VS传统——第1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表演艺术新思维”理论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郑怀兴剧作研究[D]. 潘彦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上海新演艺空间研究[D]. 邓雷. 上海大学, 2021
- [4]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上海芭蕾奠基者 ——胡蓉蓉的个案研究[D]. 王琸.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5]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6]改革开放40年云南戏剧的芳华[J]. 吴戈.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3)
- [7]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D]. 唐雅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上海之春”“白玉兰”的青春秘诀与品牌打造[J]. 虹菱. 上海采风, 2018(03)
- [9]上海“昆大班”研究[D]. 周南. 上海戏剧学院, 2018(12)
-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