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时服务 样式越来越多(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佳[1](2021)在《基于《明史·食货志》的明代商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畅[3](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指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陈明敏[4](2021)在《北京马拉松赛近几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第一届北京马拉松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国际马拉松赛,迄今为止共成功举办了三十九届比赛。北京马拉松是国际田联认证的金牌赛事,是世界着名马拉松赛事之一。北京马拉松从第一届仅有72人参赛发展至今上万人参赛,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第一届的无人问津到迄今为止的一票难求。北京马拉松在三十九年的发展中,对其他城市的马拉松赛事的开展具有领导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近几年来北京马拉松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有:1)北京马拉松的发展概况及北马的竞赛项目的变化、北京马拉松比赛线路和时间的变化,以及计时技术变化情况;2)北京马拉松参赛选手的情况分析,包括参赛选手的报名情况、参赛选手的资格情况、参赛选手的年龄段情况以及完赛情况;3)北京马拉松赛事外延情况,具体包括比赛奖金、志愿者服务、奖牌设计、医疗、移动厕所、运营历史等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北京马拉松赛各项目经历变化,最终保留了全马赛制,北马成为了全国首个全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路线设置体现了城市的景观特色,赛事举办一般为九月份中下旬;“净计时”规则的引入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北京马拉松赛制发展至今其参赛人数固定为3万人,其中A类选手和C类选手最多,精英选手相对最少,年龄多分布在25至44岁,其中男性30至39岁为主,女性25至39岁为主,且仅几年来比赛成绩屡创新高,年龄段55岁左右人群成绩最好,且有逐步年轻化趋势。北京马拉松已然成为“国马”,赛事的运作在逐渐的完善,但是在近几年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中签率太低导致大多数报名群众无缘马拉松赛,只能隔墙相望。在马拉松赛的保障中,公共厕所的不足导致“尿红墙”事件的不良影响。在马拉松的举办之日,常遇到雾霾等不良的天气,环境污染问题兹待改善。北京马拉松成功的举办对北京市的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社会公益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良好的促进和发扬作用。
夏禹[5](2021)在《基于树莓派和头部姿态估计的注意力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线下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对注意力的观测又是一个难点。发展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场景,在研究头部姿态估计相关算法的基础上,融合边缘计算思想,基于开源硬件和软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注意力监测系统。系统由采集端、服务端和监测端构成。单个采集端以树莓派作为硬件,基于Python语言开发了图像采集、头部姿态估计、注意力状态判定等核心程序,实现了对学生注意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服务端作为系统的数据汇集和服务中心,既接收和管理来自多个采集端的注意力数据,也通过基于JavaEE的服务器为监测者提供注意力监测服务,采集端和服务端之间基于WiFi,并利用Netty和Protobuf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通信;监测端是监测者的访问入口,通过浏览器即可对学生的注意力状态进行可视化的实时监测与视频监控。头部姿态估计作为系统的核心分为两步实现:首先基于ERT算法完成人脸关键点检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EPnP算法实现位姿求解。同时,针对实际测试中位姿估计平均误差较大的问题,建立了融合卡尔曼滤波的评估与校正模型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在保证采集端流畅运行的前提下提升了监测的准确度。本文以工程化应用为目标,研究、设计并实现的注意力监测系统,具有结构清晰、部署简便、实时性强、可视化程度高等特点,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场景下对学生注意力的监测需求,对类似系统的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高善兵[6](2021)在《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铁路货车运用各级管理人员也无法实时掌握列检技术作业进度以及一列作业相关数据。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无法直观观察到故障现象,以至不能准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的给出具体的施修方案,导致设备无法及时修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工作流理论运用到列检一列作业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共享、Web service首位号共享、车轮传感器信息采集、架构技术、关联数据库等技术,在对管理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构建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和用例设计,并对平台数据架构、信息采集分别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列检作业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本文对应用和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从平台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架构、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现研究,同时从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作业流程优化、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论文研究实现了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从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系统、微机控制列车制动机试验系统、列车尾部风压监测系统、现在车系统中获取列检一列作业数据和数据自动传输共享,解决了列检值班员重复录入作业信息问题,列车技术作业计划图表铺画,降低了列检值班员工作强度。同时,各级货车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掌握列检作业进度,为货车运用专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显示列检设备故障,准确的传递故障信息,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
刘萌[7](2021)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复杂产品装配指南的问答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应用重要基础资源,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的智能制造领域也逐渐成为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核心发展方向。高价值的复杂产品因其复杂性,导致装配困难易错,装配指南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利用知识图谱这种图结构的数据格式来储存装配信息数据,更便于这类复杂知识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与检索,以实现装配的快速问答与时效性强的指导,将装配环节也推进到智能制造。本文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工具,结合交互设计方法,以AGV智能车这一复杂产品的装配知识为知识库,设计了一款直观、高效、易学的装配指南问答系统。首先是根据企业的项目需求,将AGV智能车内部的核心工作装置——移载装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并将所涉及的专用零件以及标准件分类命名,梳理成结构化的数据库以便导入到知识图谱图数据中;接着将结构化数据中的元素与图数据库Neo4j中的节点和边进行关系对应匹配,并根据零件的分组给不同组不同性质的零部件设置不同颜色与连接方式,然后按照既定规则将数据逐条手动输入到Neo4j中形成图形数据,并为之后检索作数据支持;紧接着根据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法则设计装配指南的智能问答系统,从心理模型的建立开始,探索用户需求、用户使用流程,并定下交互逻辑与流程,再到界面视觉的设计,整体设计符合工业风格以给人专业的感觉,并加入场景化的设计以减轻用户对界面的认知负担;设计制作好界面后,根据其界面设计规范进行前端开发,后端是知识图谱和可视化素材的结合,并采用前后端分离框架开发出整个系统;开发后进行对照实验验证其可用性,实验证明该系统确实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并降低了学习成本。经具体案例的验证本文成功开发了一款界面简洁、直观,使用起来方便、效率,结果信息提供快捷、准确的装配指南智能问答系统,是知识图谱可视化领域实体信息录入使用的一种探索,为智能制造贯彻整个研发设计流程提供了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知识存储、知识再利用的良好方式,也为简化装配工作及其售后维修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张俊[8](2021)在《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中彝族传统民居是一种饱含智慧建造的经典民居类型,其本身具有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及建筑创作价值。当下滇中彝族传统居民的建构形制存在诸多缺陷,已经满足不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导致传统民居逐渐消失。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轻钢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也是当下最适合于乡村的建造方式。本研究借助轻钢装配式体系的优势,对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进行建构策略的研究和构件部品的设计。本研究以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和轻钢装配式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民居的类型特点、建构逻辑以及轻钢装配式的体系特点,从而确定新民居的需求层级。本研究主要对新民居的建构策略(包括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集成设计及模数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及对各系统构件部品(包括结构系统部品、围护系统部品、装饰系统部品)进行了设计,并得出了两个新类型民居的模块化设计应用。本研究最终解决了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的难题,实现了传统建筑语汇与新型材料体系的结合。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不仅能为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条可发展路线,甚至能为滇中彝族新民居的工业化建造提供建设性参考。
侯志业[9](2021)在《志愿者服务机制对马拉松赛事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赛事举办的各个环节也越发复杂,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志愿者的有关工作就成为整个赛事的重要一环,并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和社会价值,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在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的某些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志愿者服务机制中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质量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合理性改进建议,为促使马拉松赛事顺利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意义。对此,论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桂林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服务过程作为调查与分析对象。分析志愿者服务机制对马拉松赛事产生的影响,找出服务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环节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优化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建设性建议。经研究认为:(1)志愿者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以报酬为目的,从事公益活动,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马拉松赛事志愿者与其他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区别之处,在于其他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对赛事起到辅助作用,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质量对赛事的组织管理、形象、比赛成绩产生直接影响。(2)体育赛事志愿者有专业与非专业志愿者之分,马拉松赛事志愿者除医疗救护志愿者为有医疗知识的专业志愿者外,其余多数志愿者为非专业的业余志愿者。分为赛前马拉松博览会志愿者、赛道起点志愿者、赛道终点志愿者及医疗急救志愿者五大类,志愿者人数多、工作量大、上岗时间早、连续服务时间长的特点。(3)在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中,志愿者招募渠道单一,上岗服务培训时间短,组织管理的不科学,志愿者激励保障不足,以及志愿者工作责任心及服务质量优劣都是影响赛事组织管理、赛事形象、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
崔晓龙[10](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二、计时服务 样式越来越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时服务 样式越来越多(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北京马拉松赛近几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文全称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马拉松的历史 |
1.3.2 城市马拉松开展现状研究 |
1.3.3 城市马拉松的开展对城市的综合影响 |
1.3.4 城市马拉松“热”的因素 |
1.3.5 城市马拉松的冷思考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研究的结果和分析 |
3.1 北京马拉松开展情况分析 |
3.1.1 全国马拉松发展历程概况 |
3.1.2 北京马拉松竞赛项目的发展概况 |
3.1.3 北京马拉松赛路线和时间的发展概况 |
3.1.4 北京马拉松计时变化情况 |
3.2 北京马拉松参赛选手情况分析 |
3.2.1 北京马拉松参赛选手报名和参赛情况 |
3.2.2 北京马拉松参赛选手资格分类情况 |
3.2.3 北京马拉松高水平选手情况 |
3.2.4 北京马拉松参赛选手年龄段情况 |
3.2.5 北京马拉松选手各年龄段平均速度情况 |
3.2.6 北京马拉松各时间段完赛人数情况 |
3.3 北京马拉松赛事外延情况 |
3.3.1 北京马拉松奖金情况 |
3.3.2 北京马拉松赛医疗情况分析 |
3.3.3 北京志愿者情况分析 |
3.3.4 北京马拉松赛奖牌情况 |
3.3.5 移动厕所设置 |
3.3.6 北京马拉松营运历史 |
第四章 北京马拉松的影响 |
4.1 北京马拉松的经济效益 |
4.1.1 马拉松赛的赞助收入以及报名收入情况 |
4.1.2 北京马拉松赛衍生收入情况 |
4.2 北京马拉松社会效益 |
4.2.1 北京马拉松赛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
4.2.2 北京马拉松赛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树莓派和头部姿态估计的注意力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注意力监测场景分析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2.1.3 性能需求分析 |
2.1.4 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 |
2.2 总体架构设计 |
2.3 采集端结构设计 |
2.4 服务端结构设计 |
2.5 监测端结构设计 |
2.6 算法方案设计 |
2.6.1 人脸关键点检测 |
2.6.2 摄像机位姿求解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构造与组件设计 |
3.1 树莓派概述 |
3.2 系统总体构成 |
3.3 采集端构造 |
3.3.1 硬件构成 |
3.3.2 支撑环境 |
3.3.3 软件结构 |
3.4 服务端组成 |
3.4.1 整体框架 |
3.4.2 功能组件 |
3.4.3 数据可视化 |
3.5 监测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意力监测算法研究 |
4.1 基于ERT算法的人脸关键点检测 |
4.1.1 ERT算法概述 |
4.1.2 ERT算法原理 |
4.1.3 ERT算法实现 |
4.2 基于EPnP算法的位姿求解 |
4.2.1 位姿求解基础理论概述 |
4.2.2 EPnP算法原理 |
4.2.3 EPnP算法实现 |
4.3 注意力状态判别模型 |
4.4 模型效果优化与改进 |
4.4.1 模型检测问题分析 |
4.4.2 模型优化与改进 |
4.4.3 模型测试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功能测试 |
5.1 基于树莓派的注意力数据采集 |
5.2 采集端与服务端的数据通信 |
5.3 注意力监测可视化的实现 |
5.4 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展示 |
5.5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平台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
2.1 工作流理论基础 |
2.1.1 工作流的定义 |
2.1.2 工作流主要相关概念 |
2.1.3 工作流模式定义 |
2.1.4 Workflow引擎 |
2.1.5 工作流管理系统定义 |
2.1.6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2.1.7 工作流管理系统结构 |
2.1.8 图解工作流结构 |
2.2 信息采集技术 |
2.2.1 数据采集技术应用 |
2.2.2 车轮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
2.3 架构技术 |
2.3.1 开发语言选择 |
2.3.2 平台框架技术 |
2.3.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台需求分析 |
3.1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1.1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分析 |
3.1.2 列检一列作业信息项点分析 |
3.1.3 列检值班室设备生产信息分析 |
3.1.4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
3.1.5 平台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 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
3.2.1 列检值班员需求分析 |
3.2.2 检车员需求分析 |
3.2.3 车辆段调度员需求分析 |
3.2.4 动态检车组长需求分析 |
3.2.5 动态检测人员需求分析 |
3.2.6 管理者需求分析 |
3.3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3.2 货车运用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3 货车设备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4 货车运用技术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台设计 |
4.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4.2 平台功能架构和用例设计 |
4.2.1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
4.2.2 平台总体用例设计 |
4.3 平台数据架构 |
4.3.1 数据库设计 |
4.3.2 平台各实体以及E-R图 |
4.3.3 基于工作流理论的数据流设计 |
4.3.4 数据接口设计 |
4.4 信息采集设计 |
4.4.1 平台数据传输流程 |
4.4.2 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及车轮检测仪通讯规约设计 |
4.4.3 首、尾号共享设计 |
4.4.4 控制柜的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台应用实现和实践 |
5.1 平台应用实现 |
5.1.1 平台构建实践 |
5.1.2 车辆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实现 |
5.1.3 C/S结构平台实现 |
5.1.4 B/S结构平台实现 |
5.1.5 数据共享的实现 |
5.2 平台应用实践 |
5.2.1 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调整 |
5.2.2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优化 |
5.2.3 列检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 |
5.2.4 建立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
5.2.5 建立列检值班室设备管理规范 |
5.2.6 值班室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 |
5.3 平台应用分析 |
5.3.1 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
5.3.2 平台应用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知识图谱的复杂产品装配指南的问答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GV智能车研究现状 |
1.2.2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2.3 装配指南的问答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AGV智能车建模及零件信息设计 |
2.1 AGV智能车模型设计与三维建模 |
2.1.1 需求分析 |
2.1.2 功能结构设计 |
2.1.3 国标零件选型 |
2.1.4 三维数字建模 |
2.2 AGV智能车零件数据信息整合 |
2.2.1 装配零件分类及命名研究 |
2.2.2 零件分类与命名 |
2.2.3 装配关系知识库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图谱的设计构建 |
3.1 面向复杂产品装配的知识图谱研究 |
3.1.1 复杂产品装配知识图谱建立路线制定 |
3.1.2 图数据库概述 |
3.2 知识图谱设计构建 |
3.2.1 AGV智能车装配关系知识图谱构建规则 |
3.2.2 装配关系知识对应关系建立 |
3.2.3 基于neo4j图数据库的装配关系数据库建立 |
3.3 复杂产品装配知识图谱结构特征分析 |
3.3.1 装配关系在知识图谱中的形状 |
3.3.2 装配关系知识图谱可视化探究 |
3.3.3 可视化素材收集制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问答系统交互设计及其实现 |
4.1 用户需求分析 |
4.1.1 用户体验设计方法 |
4.1.2 用户心理模型研究 |
4.1.3 用户需求总结分析 |
4.2 系统交互设计 |
4.2.1 交互系统功能与内容 |
4.2.2 交互流程设计 |
4.2.3 信息结构设计 |
4.3 界面视觉设计 |
4.3.1 界面视觉风格设计 |
4.3.2 界面信息设计 |
4.3.3 界面规范制定 |
4.3.4 界面成品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V智能车装配智能问答系统应用与验证 |
5.1 智能问答系统开发 |
5.1.1 前端开发 |
5.1.2 后台与数据库 |
5.2 对照实验验证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过程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零件命名及装配信息结构化数据 |
附录 B 纸质版移载光轴说明书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家战略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5.1 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研究 |
1.5.2 国内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5.3 国外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及发展探析 |
2.1 滇中背景概况 |
2.2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类型 |
2.3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 |
2.3.1 建筑结构及平面形式 |
2.3.2 功能空间 |
2.3.3 建造材料 |
2.3.4 细部装饰及文化符号 |
2.4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发展探析 |
2.4.1 材料建造辨析 |
2.4.2 民居建造现状适宜性评价 |
2.5 传统民居价值探究 |
2.5.1 历史研究价值 |
2.5.2 文化传承价值 |
2.5.3 建筑创作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3.1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适宜性探究 |
3.1.1 轻钢装配式与传统建造 |
3.1.2 滇中乡村建设适用装配式体系 |
3.1.3 轻钢装配式推行政策 |
3.1.4 新冠疫情催化 |
3.1.5 轻钢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问题 |
3.2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建设需求 |
3.2.1 风貌导控建设需求 |
3.2.2 人居环境提升需求 |
3.2.3 绿色建筑技术提升需求 |
3.2.4 新民居推广需求 |
3.3 当下轻钢装配式住宅的技术制约 |
3.3.1 结构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2 围护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3 内装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4 管线与设备系统的技术制约 |
3.4 乡村轻钢装配式实践案例分析 |
3.4.1 案例一:飞茑集·松阳陈家铺 |
3.4.2 案例二:安徽长丰吴山轻钢装配式农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4.1.新民居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 |
4.1.1 建构体系的内容 |
4.1.2 建构体系的原则 |
4.2 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法 |
4.2.1 集成设计 |
4.2.2 新民居模数化协调设计 |
4.2.3 新民居平面与空间设计 |
4.3.新民居结构体系部品预制装配设计 |
4.3.1 钢材的选用 |
4.3.2 柱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3 梁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4 屋架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5 楼梯部品预制设计 |
4.4.新民居围护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4.1 围护系统性能要求 |
4.4.2 墙体构造选型 |
4.4.3 墙体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4.4 屋顶部品预制设计 |
4.4.5 楼板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5 新民居装饰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5.1 外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5.2 内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探索 |
5.1 “新合院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1.3 新民居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1.4 新合院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1.5 新民居装配式建造过程 |
5.1.6 天井空间营造 |
5.2 “新土掌房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2.1 项目概况 |
5.2.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2.3 新民居建构及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2.4 新土掌房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1.1 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 |
6.1.2 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6.1.3 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6.2 创新点 |
6.2.1 定义创新 |
6.2.2 技术探索及尝试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滇中传统民居测绘图纸 |
(9)志愿者服务机制对马拉松赛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 |
2.1.1 志愿者 |
2.1.2 体育赛事志愿者 |
2.1.3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 |
2.1.4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和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区别 |
2.1.5 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实践法 |
4.2.3 访谈法 |
4.2.4 问卷调查法 |
4.2.5 逻辑分析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情况分析 |
5.1.1 马拉松赛道的设置介绍 |
5.1.2 志愿者数量和规模 |
5.2 志愿者服务机制分析 |
5.2.1 成立领导小组 |
5.2.2 志愿者的招募和选拔 |
5.2.3 志愿者的组织和培训 |
5.2.4 志愿者的岗位种类及分配 |
5.2.5 志愿者的激励与保障 |
5.3 志愿者服务对赛事的影响 |
5.3.1 博览会志愿者服务的影响 |
5.3.2 赛道起点志愿者服务的影响 |
5.3.3 赛中志愿者服务的影响 |
5.3.4 赛道终点志愿者服务的影响 |
5.3.5 医疗志愿者服务的影响 |
5.4 马拉松志愿者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4.1 基于志愿者自身的原因 |
5.4.2 基于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 |
5.5 马拉松志愿者服务机制的优化策略 |
5.5.1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价值导向 |
5.5.2 拓宽招募渠道,打好志愿者队伍质量基础 |
5.5.3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培训质量 |
5.5.4 合理分配志愿者岗位,完善管理体制 |
5.5.5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满足志愿者需求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计时服务 样式越来越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明史·食货志》的明代商品设计研究[D]. 李丽佳.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4]北京马拉松赛近几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研究[D]. 陈明敏. 山西大学, 2021
- [5]基于树莓派和头部姿态估计的注意力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 夏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D]. 高善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7]基于知识图谱的复杂产品装配指南的问答系统设计研究[D]. 刘萌. 东华大学, 2021(01)
- [8]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D]. 张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志愿者服务机制对马拉松赛事影响的研究[D]. 侯志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