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云[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导师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用药特点、临床四诊情况、病证治法规律,总结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本研究通过对于湖北省中医院巴元明教授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期间诊断为肾结石的患者病案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出常见的证候及核心药对、药组配伍规律,总结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经验。结果:本研究纳入100个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共有235个处方,涉及113味中药,总频数达1712次,其中频次最高的11味药物是:茯苓,黄芪,黄柏,党参,乌药,瞿麦,萹蓄,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滑石;所有的药物中,使用最多的是利尿通淋药,其次是行气止痛药,活血通经药,利水渗湿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消肿药,生津养血药,行滞通痹药等;药性上以寒最多,其次是平、温、微寒、微温;五味中以甘、苦多见,其次为辛、淡、咸;四气雷达图显示以寒为主是肾结石的主要治疗特点,清热药、利湿药大多属于寒性药,寒性药多用于治疗热证、湿热证,而补虚药很多属于温性药;五味雷达图显示以甘、苦为主是肾结石的治疗特点,苦味药能泄、能燥,主要用于治疗热证、湿证,清热药多属于苦味药,甘味药能补,能治疗正虚证,故通过四气五味统计结果可看出肾结石治法以清热、利湿、补虚为主,在四气五味方面的用药特点与所治疗疾病的病机及证候分布有关。药物归经以肺、肾、肝、膀胱、脾、胃多见,其后按照心、小肠、大肠、胆、心包、三焦顺序频次递减;对纳入的100例病历的性别、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男性患者共58例,女性共42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龄区间为50-59岁。对100例患者症状体征、舌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频数出现在前11位的症状是夜尿增多,腰痛,睡眠欠佳,疲倦乏力,大便粘滞,尿频,精神欠佳,尿急,口干咽燥,小便涩痛不利,皮肤瘙痒。舌质以淡红舌、绛舌为主,舌苔以苔厚和黄厚为主。对中医病证诊断进行分析,前5位分别为:石淋病,慢性肾衰病,腰痛病,慢肾风,肾系病类。对所用方剂进行分析,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排石2号,排石1号,泌感康1号,护肾7号,肾康6号。结论:巴元明教授认为肾结石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湿热贯穿疾病始末,多因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正虚水停等而发病,病位在肾、膀胱,多涉及肝脾。故治疗上,巴元明教授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化瘀等为其常法,临床上着重辨病、辨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
刘田[2](2021)在《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客观评价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现有临床研究在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为今后更加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计算机检索词、检索式,检索各个数据库,同时合并手工检索,全面检索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1日。所有检索到的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中,先进行查重,剔除掉重复的文献,再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用Excel表格记录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及数据,并绘制成三线表格资料,同时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并绘制图形。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结局指标主要有:有效率、Scr、BUN、血清Cys C、炎症指标(TNF-α、IL-2、IL-6)、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排石时间、复发率,对其结果用森林图表示,对于纳入文献在10个以上时,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最后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行分析,共包含2308例患者,治疗组有1156例,对照组有1152例。对22篇文献的8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ESWL后加用中药复方的总体疗效优于无中药的对照组。(1)有效率:RR=1.2,95%CI[1.16,1.24],Z=10.2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Scr:MD=-12.48,95%CI[-13.07,-11.88],Z=41.0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BUN:MD=-1.06,95%CI[-1.19,-0.93],Z=16.0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Cys C:SMD=-0.81,95%CI[-1.30,-0.32],Z=3.26,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TNF-α:MD=-0.66,95%CI[-0.75,-0.61],Z=18.4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MD=-1.76,95%CI[-1.87,-1.66],Z=31.8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MD=-1.97,95%CI[-2.44,-1.49],Z=8.1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CD3+:MD=5.11,95%CI[3.92,6.30],Z=8.4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MD=3.81,95%CI[2.76,4.86],Z=7.1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MD=0.18,95%CI[0.12,0.24],Z=5.4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MD=-0.19,95%CI[-0.88,0.50],Z=0.54,P(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排石时间:SMD=-3.21,95%CI[-4.10,-2.32],Z=7.0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复发率:RR=0.33,95%CI[0.13,0.88],Z=2.22,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对22篇文献的中药复方分析,用药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中药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牛膝、甘草、石韦、车前子、黄芪、滑石。对中药类别进行统计,主要由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等几类组成,中药用药与临床上肾结石的中医治疗原则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相对于ESWL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促进肾功能恢复(Scr、BUN、Cys C)、改善炎症(TNF-α、IL-2、IL-6)、保护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缩短排石时间、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疗效更加显着。但考虑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导致本次Meta结果的有所偏倚,望日后能有更多高质量的RCT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提供更准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刘雨婷[3](2021)在《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国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Cochrane和Pub Med数据库,从这些数据库的建库之时开始检索,至2020年12月。通过检索筛选得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来判断评价出文献的质量情况,对获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则利用Revman5.3软件来完成,同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应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漏斗图呈现发表偏倚结果。结果:⑴本研究共纳入18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语种均为中文,纳入研究对象共3262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包括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针灸联合体外碎石治疗,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体外碎石治疗。⑵Meta分析结果表明:(1)共有15项研究报道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5,95%Cl(3.40,6.0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2.32,95%Cl(1.85,2.9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共有4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完全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OR=2.99,95%Cl(1.84,4.88),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结石排出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天数短于对照组[MD=-3.73,95%CI(-4.74,-1.92),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共有3项研究报道了疼痛缓解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3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共有5项研究报道了止痛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5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止痛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7)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复碎率,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复碎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27,95%Cl(0.14,0.5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应降低复发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40,95%Cl(0.20,0.7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结果显示针灸疗法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高,同时在缓解疼痛,快速止痛,促进排石,降低复发风险方面也有较好疗效,但本次纳入的文献大多质量不高,整体样本量偏小,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认证。
石曼倩[4](2021)在《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湿热质转化分的影响,客观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特点,进而探索其可能的机制,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单盲法,按随机分组、同期对照原则,将符合标准的72例体质辨识为湿热质,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兼阴虚血瘀证的尿石症病患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金石汤,对照组加用排石颗粒。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在进行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湿热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肾系B超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选取72例湿热质、湿热蕴结兼阴虚血瘀证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在研究期间经剔除、脱落后,共63例入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湿热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71.8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临床总有效分别是87.10%和78.13%。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经治疗,两组患者组间体质转化分,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经治疗,治疗组排石率为64.52%,对照组为37.5%,两组排石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2<0.05),治疗组排石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石大小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0.05),说明治疗组结石最大直径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6.经治疗,两组患者尿红细胞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P=0.007<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尿程度轻于对照组。7.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金石汤在促进泌尿系结石排出的基础上,也能较好改善中医体质转化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程度,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努尔比耶·麦麦提敏[5](2021)在《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照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联合ESWL与单纯ESWL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治疗效,从而进一步系统性分析及观察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的利尿、溶石、排石等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采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普外科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即用ESWL联合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进行诊治;对照组,即引用ESWL诊疗,治疗后的第7日、第14日进行泌尿系B超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入院及诊疗后的体征、症状、排石时间、碎石次数等观察指标开展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经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诊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性别、年龄、结石停滞部位、结石直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经诊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结果可见: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诊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排石率为86.7%,对照组排石率为80%,两组间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碎石治疗的次数对比:治疗组当中首次碎石排净人数19例,二次碎石排净人数7例,无效者4例。对照组当中首次碎石排净人数15例,二次碎石治疗排净人数9例,无效者6例。根据上述结果可知,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诊疗后排石时间比较:治疗组19例患者治疗后1-7日内排石,7例患者8-14日内排石,对照组15例患者1-7日内排石,9例患者8-14天内排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联合ESWL能改善患者由泌尿系结石所引起的相关症状,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减少碎石次数及排石时间,经实际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证明其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孙吉顺[6](2021)在《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150例患者,男性患者纳入的病例数为79例,女性患者纳入的病例数为71例,两者比例为1.11:1;年龄平均值为47.26±13.0岁,患者的平均结石大小为8.76±0.8mm。所有患者皆经过CT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且6mm<结石直径<10mm。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间苯三酚组给予200mg间苯三酚,多沙唑嗪组给予4mg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组给予200mg间苯三酚和4mg多沙唑嗪。三组药物一共应用三天,用药后每三天复查泌尿系B超,2周后复查泌尿系CT,观察、对比各组疗效。结果:间苯三酚组、多沙唑嗪组以及联合组的排石率依次为:62%、84%、98%;三组净石率依次为:40%、70%、90%;三组结石排出时间依次为:8.6±0.7 6.7±0.5 3.5±0.3;三组石街形成率依次为:16%、6%、2%;三组肾绞痛发生率依次为:26%、20%、6%;三组镇痛药使用率依次为:26%、18%、4%;患者接受完治疗,对结石排出率、净石率、平均排出时间以及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进行统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用药组具有最高的结石排出率、净石率和最少的排出时间;联合用药组的石街形成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7);此外,联合用药组的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间苯三酚组(P<0.017)。结论:针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多沙唑嗪、间苯三酚的治疗方式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路鑫[7](2021)在《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临床泌尿外科当中,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便是泌尿系结石,其中感染性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风险较大的结石类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单纯的手术治疗虽然结石的清除率较高,但术后存在容易复发的风险,而现有的术后预防治疗措施均有着一定的弊端。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基于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特点,组成了此次用于泌尿系感染性结石方剂排石清,在临床一段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反馈出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进一步系统评价排石清在防治感染性结石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排石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60只大鼠按12只一组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A、对照组B、动物饮用水组C、排石清低剂量组D和排石清高剂量组E。通过手术将带菌异物置入大鼠膀胱内引发感染,复制感染性结石模型,在给予排石清方剂灌胃20天之后,对大鼠进行解剖,留取血液、尿液以及膀胱组织的标本,测量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膀胱内壁粘膜形态,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从而评估排石清药物对感染性结石的防治效果,并根据测量指标的变化,对排石清药物的作用机制做出一个初步的推论。结果:五组大鼠尿液中尿隐血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隐血++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隐血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E组尿隐血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E组尿隐血阳性程度的降低较C组和D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白细胞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白细胞++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白细胞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尿白细胞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蛋白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从尿蛋白+++和++++两项之和的占比率(即尿蛋白阳性程度)来看,C组、D组尿蛋白阳性程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D组尿蛋白阳性程度的降低较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亚硝酸盐的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PH值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尿PH值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尿比重的差异具有显着的意义(p<0.05),D组尿比重的降低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E组尿比重的升高较B组和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Mg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尿Mg离子浓度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Ca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尿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尿液中P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E组尿P离子浓度的升高较B组、C组、D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Ca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血清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D组血清Ca离子浓度的降低较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Mg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E组血清Mg离子浓度的差异较B组无显着意义(p>0.05)。五组大鼠血清P离子浓度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D组血清P离子浓度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五组大鼠血清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C组、D组血清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较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排石清方剂的治疗可以降低大鼠尿隐血和尿白细胞的阳性程度,进而降低大鼠泌尿系感染的程度。2.排石清方剂的治疗亦可降低尿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血清中钙离子、磷离子浓度和血清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而降低大鼠感染性结石的发生概率。3.低剂量排石清方剂治疗还可降低大鼠尿蛋白阳性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肾脏的损伤。
张海涛[8](2020)在《结合实时手术视频的术中医患交流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结合实时手术视频的术中医患交流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1.对手术时间的影响;2.对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3.对患者术后对健康教育理解的影响;4.对术后结石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结石的特征。术前知情同意时告知患者手术时可能会让其本人观看手术实时视频,同时会配合有手术助手的讲解,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中观看实时手术视频;对照组患者术中不予观看实时手术视频。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及出院时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自评所得焦虑、抑郁评分、出院宣教时间、术后复查结石清除情况。采用IBM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分布及结石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试验组患者焦虑得分(46.40±8.087)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得分(46.94±7.9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试验组患者抑郁得分(49.29±8.498)分,对照组患者抑郁得分(49.48±8.2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3.术后:试验组患者焦虑得分(40.23±7.072)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得分(43.75±7.100)分,试验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试验组患者抑郁得分(41.33±8.012)分,对照组患者抑郁得分(44.81±7.715)分,试验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术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抑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59.23±22.549)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60.06±23.209)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933);试验组平均出院宣教时间(11.69±2.380)min,对照组平均出院宣教时间(13.27±2.151)min,出院宣教时间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试验组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60.42%,对照组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5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结合实时手术视频的术中医患交流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提高术后健康教育的效率,降低医患矛盾的风险,但对结石清除率无影响。
汪政[9](2020)在《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为优化尿路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泌尿外科收治住院的9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体外碎石组)、B组(体外碎石后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周)、C组(体外碎石前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0天,碎石后口服排石汤Ⅲ号方1周),三组均予以一般治疗(包括嘱每位患者每日饮水2000ml,运动及自行拍击结石区以辅助结石排出),记录三组病例在碎石后1周、2周、4周结石排净率、结石未净率、排石时间及排净时间、VAS评分、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血尿发生率、尿白细胞阳性率、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采用SPS S23.0分析处理。结果:1.结石排净率: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10.71%、21.43%、28.57%)、B组(20.00%、30.00%、60.00%)、C组(50.00%、62.50%、71.88%)。2.结石未排净率: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25.0%、32.1%、57.1%)、B组(56.7%、53.3%、26.7%)、C组(28.1%、25.0%、21.9%)。3.排石时间:三组分别为A组(10.33±5.39)d、B组(6.73±4.65)d、C组(4.28±4.01)d。4.排净时间:三组分别为A组(12.88±6.01)d、B组(12.44±5.53)d、C组(8.26±4.21)d。5.VAS评分: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4.32±2.84、3.75±2.62、3.25±2.17)分、B组(3.33±2.57、3.00±2.26、2.33±1.95)、C组(2.62±2.15、2.28±1.80、1.97±1.61)分。6.血尿发生率:三组SWL后3天、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96.4、92.9、85.7、64.3)、B组(93.3%、90.0%、76.7%、63.3%)、C组(93.8%、81.3%、68.8%、31.2%)。7.尿白细胞阳性率:三组SWL后3天、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96.4%、92.9%、96.4%、64.3%)、B组(93.3%、93.3%、93.3%、66.7%)、C组(93.8%、93.8%、84.4%、28.1%)。8.症状及体征评分:三组SWL后1周、2周、4周分别为A组(10.75±2.85、6.50±2.60、3.36±1.81)分、B组(9.33±2.07、5.90±2.28、2.83±1.21)分、C组(8.03±2.21、6.34±2.02、2.63±1.24)分。9.不良反应率:三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A组(7.14%)、B组(6.67%)、C组(10%)。结论:1.结石排净率:SWL后1周、2周时,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尤其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提高结石排净率。2.结石未排净率:SWL后1周时B组优于A组(P<O.05),SWL后2周时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L后4周,C组低于A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促进排石。3.排石时间及排净时间: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可显着缩短病程。4.VAS评分:C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症状。5.血尿发生率及尿白细胞阳性率:C组优于A组及B组(P<O.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4周时血尿发生率及尿白细胞阳性率显着降低。6.症状及体征评分:SWL术后1周,C组优于A组及B组(P<O.05),SWL术后2周、4周时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L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治疗,尤其术前用药,1周时在缓解患者整体症状方面效果最佳。7.三组不良反应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石汤Ⅲ号方无明显毒副作用。综上,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联合应用排石汤Ⅲ号方,尤其是术前用药,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结石排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阮厚鑫[10](2020)在《CRYAB通过PI3K/AKT和ERK途径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膀胱癌(BC)是—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高侵袭性和转移性是导致肿瘤复发和化疗耐药,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大量关于膀胱癌的临床基础研究,但如何有效的抑制膀胱癌转移复发仍是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之—,因此,探索膀胱癌侵袭和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十分必要。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膀胱癌组织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探究膀胱癌治疗新靶点和进—步研究深入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公开可用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TCGA)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筛选出人类膀胱癌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并进—步鉴定出关键核心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使用膀胱癌组织微阵列芯片验证所鉴定的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表型变化,并探索影响这些表型变化的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分析表明,α-晶状体蛋白B链(CRYAB)的表达受抑制是所有分析数据集中的共同特征。使用膀胱癌组织微阵列芯片在蛋白水平进—步证实了 CRYAB表达的降低。CRYAB在T24和J82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过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发现CRYAB可抑制PI3K/AKT和ERK 信号通路的激活。此外,CRYAB过表达增加了 E-钙黏着蛋白的表达,降低了 N-钙黏着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降低了膀胱癌细胞的侵袭性。结论本研究表明CRYAB可能是膀胱癌中—种重要的抑癌因子,CRYAB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MT和ERK 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EMT效应发挥降低膀胱癌细胞侵袭的作用。
二、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案资料纳入标准 |
1.4 病案资料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1.1 建立结构化电子病例模板 |
2.1.2 录入纳入病例 |
2.1.3 数据提取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规范临床症状 |
2.2.2 中药名称规范 |
2.2.3 药物剂量规范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2.3.1 频数分析 |
2.3.2 关联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性别统计 |
3.2 患者年龄统计 |
3.3 症状统计结果分析 |
3.4 舌诊分析结果 |
3.5 处方统计分析结果 |
3.6 四诊与处方关系统计 |
3.7 中药分布情况 |
3.8 药性统计分析 |
3.9 药物功效统计分析 |
4.关联规则分析 |
4.1 处方药物关联频次结果 |
4.2 证候-治法关联频次结果 |
5.层次聚类分析 |
讨论 |
1.导师治疗肾结石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1.1 基本信息分析 |
1.2 药性频数结果分析 |
1.3 药味频数结果分析 |
1.4 药物归经结果分析 |
1.5 核心药物分析 |
1.6 核心药对分析 |
1.7 核心处方分析 |
2.导师用药规律总结 |
2.1 辨治特色 |
2.2 预防复发 |
3.不足与展望 |
4.病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1.西医传统治疗 |
2.中医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 |
2.1 肾结石的概念 |
2.2 肾结石的分类 |
2.3 肾结石的病因病机 |
2.4 肾结石的治疗 |
3.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3.1 数据挖掘简介 |
3.2 数据挖据技术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学对肾结石的认识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肾结石的认识 |
2.1 肾结石的流行病学 |
2.2 西医治疗 |
3 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3.1 ESWL后的并发症分析 |
3.2 肾损伤的生化指标 |
3.3 疗效性分析 |
3.4 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
3.5 异质性来源分析 |
3.6 发表偏倚分析 |
3.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文献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干预措施 |
1.5 结局指标 |
2.排除标准 |
2.1 文献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干预措施 |
3.检索策略 |
3.1 中文检索策略 |
3.2 英文检索策略 |
4.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5.方法质量学评价 |
6.统计分析 |
7.敏感性分析 |
8.发表偏倚 |
9.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结果 |
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 |
2.3 结局指标 |
3.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
4.Meta分析结果 |
4.1 总有效率的比较 |
4.1.1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1.2 总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
4.2 治愈率的比较 |
4.2.1 治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2.2 治愈率的敏感性分析 |
4.3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比较 |
4.3.1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3.2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敏感性分析 |
4.4 结石排出天数的比较 |
4.4.1 结石排出天数的Meta分析结果 |
4.4.2 结石排出天数的敏感性分析 |
4.5 疼痛缓解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4.6 止痛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4.7 结石复碎率的比较 |
4.7.1 结石复碎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7.2 结石复碎率的敏感性分析 |
4.8 复发率的比较 |
4.8.1 复发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8.2 结石复发率的敏感性分析 |
5.发表性偏倚 |
6.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西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2.对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2.1 随机化方案的实施 |
2.2 盲法的实施 |
3.治疗有效性分析 |
4.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
5.针刺穴位分析 |
6.针灸疗法机理 |
6.1 针灸治疗方法分析 |
6.2 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机制研究 |
7.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8.对今后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 |
4.2 安全性观察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5.3 中医体质改善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最终纳入情况 |
2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3 临床观察指标 |
4 临床疗效对比 |
5 安全性指标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2 西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3 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
4 导师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5 方中药物现代药理分析 |
6 疗效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2 中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3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药治疗 |
4 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观察病例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器械 |
3.2 治疗过程 |
4 药物来源 |
5 观测指标 |
5.1 一般资料 |
5.2 疗效性指标 |
5.3 安全性指标 |
6 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处理 |
8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溶石排石类维药的用药规律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6)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临床资料 |
2.1 体外冲击波碎石参数资料 |
2.2 试验药物参数资料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学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泌尿系结石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
2.泌尿系结石的分类 |
2.1 按病因分类 |
2.2 按晶体成分分类 |
2.3 按部位分类 |
2.4 按x线是否显影分类 |
3.泌尿系结石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
3.1 代谢的异常 |
3.2 尿路的梗阻、感染及异物的影响 |
3.3 易成石药物的服用 |
4.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
4.1 影像学检查 |
4.2 实验室检查 |
5.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
5.1 一般治疗 |
5.2 止痛解痉治疗 |
5.3 药物排石溶石治疗 |
5.4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
5.5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 |
5.6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NL) |
5.7 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 |
6.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认知 |
6.1 淋证的历史发展 |
6.2 淋证的病因病机 |
6.3 淋证的分证论治 |
7.泌尿系结石防治中排石清的研究思路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耗材 |
2.3 实验器械 |
3.实验方法 |
3.1 菌液及异物制备 |
3.2 分组 |
3.3 造模 |
3.4 给药 |
3.5 收集 |
3.6 检测指标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技术路线图 |
4.实验结果 |
4.1 五组大鼠的成石情况及结石成分分析 |
4.2 五组大鼠的膀胱组织结构的观察 |
4.3 五组大鼠尿液的尿常规分析 |
4.4 五组大鼠尿液的尿Mg、尿Ca、尿P离子浓度分析 |
4.5 五组大鼠血清的Ca、Mg、P离子浓度和血清二氧化碳含量分析 |
5.实验小结 |
讨论 |
1.研究思路来源 |
2.研究讨论 |
3.实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英文符号缩略表 |
2.文献综述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结合实时手术视频的术中医患交流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人口学特征 |
2.2 结石特征 |
2.3 术前焦虑、抑郁情况 |
2.4 术后焦虑、抑郁情况 |
2.5 术前、术后焦虑抑郁变化 |
2.6 手术时间、出院宣教时间 |
2.7 术后复查结石清除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流程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疗效性指标 |
2.3.2 安全性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西医对尿路结石的认识及治疗 |
4.2 中医对尿路结石的认识 |
4.3 从“湿热”“郁结”“瘀结”论治结石 |
4.4 排石汤Ⅲ号方组方依据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CRYAB通过PI3K/AKT和ERK途径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人膀胱癌组织芯片 |
2.1.2 人膀胱癌细胞株 |
2.1.3 研究相关主要试验试剂与耗材 |
2.1.4 研究相关主要抗体 |
2.1.5 质粒 |
2.1.6 研究相关试剂配制 |
2.1.6.1 完全培养基 |
2.1.6.2 细胞完全裂解液配置 |
2.1.6.3 Western Blot电泳缓冲液配置 |
2.1.6.4 Western Blot转膜缓冲液配置 |
2.1.6.5 Western Blot中TBS缓冲液配置 |
2.1.6.6 Western Blot转膜后封闭液配制 |
2.1.6.7 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溶液配置 |
2.1.6.8 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溶液配置 |
2.1.6.9 浓度为1.5mol/L的Tris-HCl溶液配置 |
2.1.6.10 浓度为1.0mol/L的Tris-HCl溶液配置 |
2.1.6.11 Western Blot电泳分离胶配制 |
2.1.6.12 Western Blot电泳浓缩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数据库选择 |
2.2.2 差异性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分析 |
2.2.3 生物信息学方法验证关键DEGs表达差异 |
2.2.4 人膀胱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
2.2.5 人膀胱癌细胞株培养技术操作 |
2.2.6 CRYAB过表达质粒的抽提方法 |
2.2.7 CRYAB过表达质粒转染操作 |
2.2.8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方法 |
2.2.9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10 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2.2.11 Transwell细胞侵袭及迁移实验操作 |
2.2.12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2.2.1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CRYAB基因在膀胱癌细胞中差异表达 |
3.2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膀胱癌芯片中CRYAB的表达水平 |
3.3 CRYAB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 |
3.3.1 CRYAB在膀胱癌细胞中的异常表达 |
3.3.2 发现CRYAB表达上调仅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有轻微影响 |
3.3.3 细胞周期分析表明CRYAB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细胞周期阻滞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 |
3.3.4 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评价CRYAB过度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 CRYAB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
3.4.1 评估CRYAB在膀胱癌中表达减少的功能性后果 |
3.4.2 CRYAB通过PI3K/AKT和ERK途径抑制EMT |
4 讨论 |
4.1 膀胱恶性肿瘤治疗 |
4.1.1 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的治疗 |
4.1.2 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的治疗 |
4.1.2.1 保留膀胱术在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
4.1.2.2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
4.1.2.3 淋巴结清扫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
4.1.2.4 新辅助治疗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意义 |
4.1.2.5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
4.2 膀胱肿瘤发生机制及其抑制因素的探讨 |
4.2.1 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在膀胱癌发展中的作用 |
4.2.2 CRYAB对膀胱癌细胞的调控作用 |
4.2.2.1 CRYAB基因 |
4.2.2.2 CRYAB与EMT(上皮间质转化)间的关系 |
5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肠道微生态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四、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巴元明教授治疗肾结石的核心用药规律研究[D]. 朱晓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D]. 刘雨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金石汤治疗湿热质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D]. 石曼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5]复方吉多果化石蜜膏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D]. 努尔比耶·麦麦提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D]. 孙吉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排石清对大鼠泌尿系感染性结石防治效果的实验研究[D]. 路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结合实时手术视频的术中医患交流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张海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9]排石汤Ⅲ号方在SWL治疗下焦湿热兼瘀滞型输尿管上段结石围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汪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CRYAB通过PI3K/AKT和ERK途径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D]. 阮厚鑫.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