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冻治疗可以减轻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论文文献综述)
郭蕊,乔海芹[1](2021)在《骨转移癌姑息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骨骼是易发生癌症转移的转移灶,骨转移癌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来源,引起的骨骼相关事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姑息治疗及治疗后的科学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骨相关事件并促进功能恢复。本文对骨转移癌姑息治疗的常用方法和临床治疗后如何护理进行了综述。
曹杰,陈红,黄颖,王维[2](2021)在《五行音乐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伴抑郁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五行音乐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伴抑郁的疗效及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的骨转移癌痛伴抑郁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维持剂量、滴定达到维持剂量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3、7、14 d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疼痛评分,治疗3、7、14 d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结果治疗组所需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维持剂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的滴定达到维持剂量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3、7、14 d 2组SF-MP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3、7、14 d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7、14 d 2组疼痛缓解率与本组治疗3 d比较均升高(P <0.05),且治疗3、7、14 d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后2组KPS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HAMD-24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93.33%(20/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组抑郁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可以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减轻患者癌痛程度的同时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蔡盈盈[3](2021)在《药饼灸治疗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药饼灸对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使用时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以及减少爆发痛、减轻疼痛影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作用,为中医适宜技术参与骨转移癌痛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泉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例,自愿加入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药饼灸+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两组均按需给予短效阿片制剂。10天为一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主要对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疼痛影响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以及观察期间爆发痛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3例病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60人完成本研究观察,实际脱落率为4.7%。2、疼痛强度及疼痛缓解率: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数字评分量表(numb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6.7%,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7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控制情况比较:滴定后,观察组平均维持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均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爆发痛发生次数及解救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疼痛影响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影响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疼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以及疼痛伴冷感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提高的占53.3%,对照组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事件: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药饼灸的镇痛方式对比单纯口服镇痛药,疼痛缓解率有改善趋势。2、联合药饼灸可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存在协同止痛作用。3、联合药饼灸可减少爆发痛的发生,优化镇痛治疗体验。4、联合药饼灸可减轻疼痛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联合药饼灸可改善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痛的相关症候表现。6、药饼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崔真伟[4](2021)在《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中心、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数据库,搜集关于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时间至2021年01月31日。由2位文献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项RCT,共计骨转移癌患者1240例,其中试验组621例,对照组为619例。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RR=1.71,95%CI(1.40,2.09),Z=5.26,P<0.00001]、生存质量改善的KPS评分变化[MD=11.17,95%CI(9.19,13.14),Z=11.09,P<0.00001]、骨转移疼痛缓解有效率[RR=1.48,95%CI(1.36,1.62),Z=8.75,P<0.00001]、骨转移疼痛缓解的NRS评分变化[MD=-0.88,95%CI(-1.34,-0.42),Z=3.75,P=0.0002]、骨转移病灶有效率[RR=1.56,95%CI(1.24,1.95),Z=3.81,P=0.0001]、骨转移病灶控制率[RR=1.25,95%CI(1.08,1.46),Z=2.96,P=0.003]、中医证候改善率[RR=1.55,95%CI(1.35,1.77),Z=6.39,P<0.00001]、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0.52,95%CI(0.40,0.69),Z=4.66,P<0.00001]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降低高钙血症的血清钙浓度变化[MD=-0.03,95%CI(-0.10,0.03),Z=0.96,P=0.34]、肝功能异常发生率[RR=0.75,95%CI(0.30,1.90),Z=0.61,P=0.54]、肾功能异常发生率[RR=0.86,95%CI(0.30,2.43),Z=0.29,P=0.77]与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相当,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中药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的KPS评分变化[MD=10.21,95%CI(4.38,16.04)]、骨转移疼痛缓解有效率[RR=1.56,95%CI(1.08,2.26)]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但因单纯中药治疗组仅1项研究且样本量较小,解释结论时需谨慎。结论:(1)根据本次研究现有的证据初步表明,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癌在改善生存质量、缓解骨转移疼痛、骨转移病灶疗效、中医证候改善率的临床疗效方面及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不良情况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且未增加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在降低高钙血症的血钙浓度变化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当。(2)但现有的证据尚无法判定单纯中药内服治疗在改善生存质量、缓解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3)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要未来开展试验设计更加严谨、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的RCT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验证。
崔真伟[5](2021)在《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中心、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数据库,搜集关于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时间至2021年01月31日。由2位文献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项RCT,共计骨转移癌患者1240例,其中试验组621例,对照组为619例。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RR=1.71,95%CI(1.40,2.09),Z=5.26,P<0.00001]、生存质量改善的KPS评分变化[MD=11.17,95%CI(9.19,13.14),Z=11.09,P<0.00001]、骨转移疼痛缓解有效率[RR=1.48,95%CI(1.36,1.62),Z=8.75,P<0.00001]、骨转移疼痛缓解的NRS评分变化[MD=-0.88,95%CI(-1.34,-0.42),Z=3.75,P=0.0002]、骨转移病灶有效率[RR=1.56,95%CI(1.24,1.95),Z=3.81,P=0.0001]、骨转移病灶控制率[RR=1.25,95%CI(1.08,1.46),Z=2.96,P=0.003]、中医证候改善率[RR=1.55,95%CI(1.35,1.77),Z=6.39,P<0.00001]、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0.52,95%CI(0.40,0.69),Z=4.66,P<0.00001]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降低高钙血症的血清钙浓度变化[MD=-0.03,95%CI(-0.10,0.03),Z=0.96,P=0.34]、肝功能异常发生率[RR=0.75,95%CI(0.30,1.90),Z=0.61,P=0.54]、肾功能异常发生率[RR=0.86,95%CI(0.30,2.43),Z=0.29,P=0.77]与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相当,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中药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的KPS评分变化[MD=10.21,95%CI(4.38,16.04)]、骨转移疼痛缓解有效率[RR=1.56,95%CI(1.08,2.26)]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但因单纯中药治疗组仅1项研究且样本量较小,解释结论时需谨慎。结论:(1)根据本次研究现有的证据初步表明,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癌在改善生存质量、缓解骨转移疼痛、骨转移病灶疗效、中医证候改善率的临床疗效方面及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不良情况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且未增加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在降低高钙血症的血钙浓度变化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相当。(2)但现有的证据尚无法判定单纯中药内服治疗在改善生存质量、缓解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3)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要未来开展试验设计更加严谨、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的RCT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验证。
王曼[6](2020)在《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癌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NCCN癌痛指南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癌痛的规范化治疗,但治疗带来的副作用难以避免。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中医疗法在治疗癌痛方面也颇有疗效,还可以减轻癌痛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但由于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较低,不利于推广应用,所以设计一个具有较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将有助于改善中医药癌性疼痛的治疗现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癌性疼痛,我院着名肿瘤专家王沛教授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中医论治癌性疼痛八法,即散寒止痛、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化痰止痛、固涩止痛、清热止痛、安神止痛,补虚止痛,同时提出了癌性疼痛的外用治疗三大法则,即温通、行气、活血化瘀,在选药上注重以温通为主。课题组前期对科室既往治疗癌痛相关课题文章进行研究,发现以温阳为主的治疗是癌痛的主要治疗大法,其中以研究丁香止痛膏外用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居多,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疗效较好,但既往研究循证级别较低,仅有2篇RCT研究且仅针对癌性腹痛和骨转移癌痛进行研究,而临床实践发现丁香止痛膏外敷对多种癌痛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相关研究循证级别较低。二交叉试验是临床研究的一级设计方案,循证级别较高,具体实施过程是对两组受试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再经过洗脱期,然后互换两组干预措施,使得每个受试对象都可以接受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只是干预措施的顺序不同,从而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既避免了组间差异,又消除了个体间的差异,且患者自身比较,效果评价更准确。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设计,在温阳理论指导下,以“温通解毒通络,行气活血止痛”为治法,采用科室改良后的经验方“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患者,以探究扩大癌痛范围后丁香止痛膏的疗效。[研究目的]1.评价“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2.评价“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的安全性。[研究方法]1.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同时接受科室外治室负责人全程监察。在多次方案论证后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完成患者招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中心的伦理审查,培训研究者,外治室依据循证医学中心预先设定的盲底准备药品(丁香止痛膏和丁香止痛膏安慰剂)。2.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或B组),试验组方案:三阶梯止痛药+丁香止痛膏贴敷,对照组方案:三阶梯止痛药+安慰剂贴敷。A组第一阶段实施试验组方案,第二阶段实施对照组方案。B组第一阶段实施对照组方案,第二阶段实施试验组方案。两个阶段均连续干预3天。两个阶段之间药物洗脱期为3天。3.收集临床数据资料,《病例报告表》由课题组研究人员填写,《患者日志》由患者在课题组研究人员指导下填写。主要结局指标包括NRS评分和QOL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止痛药剂量、胃肠道功能评分、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和满意度评价;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皮肤不良反应。4.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评价丁香止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疗效。[研究结果]1.本课题严格按照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设计完成丁香止痛膏治疗癌痛的研究,基本符合课题预期的质量控制标准。按照课题要求招募58例癌性疼痛患者入组,历时10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死亡脱落,2例患者因中途要求出院脱落,共计54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基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RS评分、QOL评分、止痛药剂量、胃肠道功能评分、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癌痛患者在入组基线上具有可比性,符合随机设计。2.主要结局指标研究显示:两组NRS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分层统计,两组中度疼痛受试者NRS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两组轻度疼痛受试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QOL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方案(P<0.05);分层统计,两组中度疼痛受试者QOL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方案(P<0.05);两组轻度疼痛受试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次要结局指标研究显示:两组止痛药剂量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止痛药剂量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受试者对试验组方案治疗更满意。4.对于安全性指标,无论组间比较还是组内比较,两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例患者出现瘙痒,均为B组患者且处于第二阶段干预期,停止药物外敷后自行缓解,未经药物处理;1例患者(B组患者)对敷料过敏,外用时仅使膏药与患者皮肤接触,敷料四周卷起,尽量不与皮肤接触;余未发现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6%。[研究结论]1.本课题采用随机交叉对照、双盲、单中心临床课题设计,严格执行并完成本课题,属于循证医学较高级别证据,结论真实可靠。2.根据主要结局指标分析得出,温阳理论指导下的丁香止痛膏外敷能改善中度癌痛受试者NRS评分和生活质量;但对改善轻度癌痛者NRS评分和生活质量,三阶梯止痛药+丁香止痛膏外敷没有明显优势。3.根据次要结局指标分析得出,丁香止痛膏外敷对改善受试者胃肠道功能、降低止痛药剂量和改善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没有明显优势。满意度评价显示,受试者对丁香止痛膏的治疗更满意。4.外敷“丁香止痛膏”治疗癌痛安全可靠,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皮肤过敏反应,不影响“丁香止痛膏”的临床使用。
孙立巧[7](2020)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大的负担之一,癌痛控制不足的现象在我国仍较为普遍,癌痛给病人带来的心身影响极其严重,超过50%的患者遭受过癌痛的折磨。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属带来一种负担。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一方面会加速肿瘤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慢性疼痛不能解决将会发展成顽固性癌痛,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癌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的方案,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临床上大部分的疼痛,但是由于其成瘾、不良反应,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受限。近几年,中药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疗效。尽管华蟾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癌痛的治疗,但是对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潜在机制研究甚少,近几年来β-内啡肽和5羟色胺在癌痛的地位备受关注,本课题将初步观察华蟾素胶囊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对阿片类药物便秘的改善情况以及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二者与华蟾素治疗疼痛的关系,从而对临床癌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价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药物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3粒,3次/日。观察14天,研究结束时评价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及阿片类药物便秘情况、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的水平等。[研究结果]1.疼痛改善方面: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收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轻微缓解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轻微缓解8例,无效5例,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治疗组疼痛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6.66%,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NRS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组为:5.6±1.48分;对照组30例癌痛患者为5.6±1.75分;经t检验,P=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RS评分治疗组为:3.7±2.17分;对照组3.7±2.17分,经t检验,t值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评价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17例,稳定8例,无效5例,显效率83.33%;对照组改善11例,稳定5例,无效14例,显效率53.33%,经秩和检验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依据中医对癌痛的评价标准和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疼痛、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等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治疗下降,其中治疗组的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烦热症状改善不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4.阿片类药物便秘效果的评价:依据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来评价便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经检验P=0.04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疼痛相关因子情况: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β-内啡肽及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39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5-HT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5-HT肽水平,经检验P=0.5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5-HT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价方面:依据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将安全等级分为4级,以1级和2级计算安全率,其中治疗组的1级安全的人数为12例,2级安全的人数14例,3例安全的人数4例,4级安全0例,安全率为86.66%,对照组1级安全的人数为8例,2级安全的人数9例,3例安全的人数13例,4级安全的人数0例,安全率为56.66%,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部分中医症状评分、减轻患者的便秘、安全性好,发挥止痛的机制考虑和提高癌痛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水平,降低5-HT炎症指标水平有关,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晨耀[8](2020)在《“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骨转移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乳腺癌、肺癌、肾癌、胃癌等,常发生于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近端、肋骨等处,可导致顽固疼痛、病理性骨折、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对症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方法以“三阶梯止痛方案”为主,轻度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中度疼痛使用弱阿片类加减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曲马多,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例如奥施康定。然而,阿片类药物可导致恶心、呕吐、瞻望等不良反应,且长期服用须逐渐加量。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等中医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整体调节的优势,疗效在临床研究中已被证实。骨转移患者往往合并局部水肿、筋膜粘连,客观上适合推拿手法,但中医传统推拿手法通常是以痛止痛,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具有引起病理性骨折等隐患,因此既往极少参与骨转移疼痛治疗。“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避开疼痛局部,采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先阳后阴、以不痛解痛的治疗思路,临床实践中对中重度骨转移疼痛具有良好疗效,既能发挥推拿手法疏经通络止痛的治疗作用,又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对标准化三阶梯止痛治疗下的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与单纯使用标准化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观察“指尖易筋”推拿手法在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骨转移疼痛患者,患者自愿选择是否接受“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若接受则纳入试验组,在三阶梯止痛治疗基础上合并手法治疗,不接受则纳入对照组,仅采用三级阶梯止痛治疗。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接受三阶梯止痛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止痛药物,试验组在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的基础上,以课题设计的标准取穴、力度、振幅、频率、频次为患者行手法治疗,每次约操作20-30分钟,每周操作1-2次,以4次治疗为一个观察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疼痛评分、爆发痛次数、止痛药用量、体力状况评分、疼痛影响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试验组在手法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爆发痛次数、体力状况评分、疼痛影响评分。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有差异(试验组63.33%、对照组36.67%),但在本试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30±2.04、对照组4.67±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爆发痛次数、阿片类药物用量、体力状况评分、不良反应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0.37±12.67、对照组34.33±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对情绪影响、疼痛对睡眠影响两个细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日常工作、步行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生活享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试验组手法治疗前后止痛药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由4.77±1.55下降至3.3±2.04(P<0.001),爆发痛次数由1.13±0.21下降至0.77±0.17(P<0.05);⑥试验组在手法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影响评分由35.00±10.63下降至30.37±12.67(P<0.001),细目中,在日常活动、情绪、睡眠和生活享受方面有显着差异(P<0.01),在正常工作与与他人之间关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步行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疼痛,可在阿片类药物镇痛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三阶梯止痛方案未完全止痛下的补充疗法。
赖桂花,袁晶,闫钰婷,程雄涛,曹建雄[9](2019)在《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骨转移癌痛是由晚期恶性肿瘤转移到骨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痛势剧烈,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西医治疗以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为主,疗效肯定且显效迅速,但是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产生多种毒副反应,而中医治疗能够缓解西医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且有一定的止痛、抗肿瘤作用,临床上与西医联合使用则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增效减毒、痛瘤同治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彭为[10](2019)在《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Ⅲ、Ⅳ期前列腺癌(肾阳虚证)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肾阳虚证Ⅲ、Ⅳ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8例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研究过程中由于未规律用药、未按规定行检查、自身原因主动终止试验等,治疗组和对照各脱落2例,最终每组有效例数均为32例。治疗组给予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分泌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疗效性评价:(1)近期疗效: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血清PSA定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PSS评分: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4)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5)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安全性评估: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异常出汗、贫血以及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降低血清PSA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与金匮肾气汤相关的毒副反应,说明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肾阳虚证晚期前列腺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二、冷冻治疗可以减轻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冻治疗可以减轻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1)骨转移癌姑息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法 |
1.1 放射治疗 |
1.2 手术方法 |
1.3 药物治疗 |
2 骨转移癌的姑息治疗护理 |
2.1 基础护理 |
2.2 不良反应护理 |
2.3 疼痛护理 |
2.4 预防感染护理 |
3 结论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2)五行音乐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伴抑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治疗组 |
1.3.3 疗程 |
1.4 观察指标 |
1.4.1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情况 |
1.4.2 疼痛控制效果 |
1.4.3 生活质量评价 |
1.4.4 抑郁程度 |
1.4.5 不良反应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使用情况比较 |
2.2 2组治疗前及治疗3、7、14 d SF-MPQ评分比较 |
2.3 2组治疗3、7、14 d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
2.4 2组治疗前后KPS比较 |
2.5 2组治疗前后HAMD-24评分比较 |
2.6 2组治疗后抑郁临床疗效比较 |
2.7 2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3)药饼灸治疗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入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类型 |
2.2 样本量估计 |
2.3 分组设计 |
2.4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 |
3.2 主要指标 |
3.3 次要指标 |
4 疗效评价 |
5 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处理 |
6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分析 |
3 疗效分析 |
3.1 疼痛强度及疼痛缓解率的比较 |
3.2 疼痛控制情况比较 |
3.3 治疗前后疼痛影响情况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3.5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4 不良事件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骨转移癌痛的认识 |
1.1 骨转移癌痛的机制 |
1.2 西医治疗现况 |
2 中医对骨转移癌痛的研究 |
2.1 病名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证型选择依据 |
2.4 外治选择依据 |
3 药饼灸选择依据 |
3.1 药饼灸的理论依据 |
3.2 药饼灸处方分析 |
4 本研究中“药饼灸”疗效分析 |
4.1 疼痛强度及疼痛缓解率的比较 |
4.2 疼痛控制情况比较 |
4.3 疼痛影响评分比较 |
4.4 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4.5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5 不良事件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探讨骨转移癌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现代医学对骨转移癌的认识 |
1.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诊治现状 |
2 中医药学对骨转移癌的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概况 |
2.4 中药干预骨转移癌的现代机制研究 |
3 循证医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筛选 |
2.3 资料提取 |
2.4 研究的质量评价 |
2.5 统计分析 |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特点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
3.2 骨转移疼痛缓解情况 |
3.3 骨转移病灶疗效情况 |
3.4 中医证候改善率 |
3.5 血清钙浓度变化 |
3.6 不良反应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本研究的Meta分析总结 |
1.1 结局指标 |
1.2 不良反应情况 |
1.3 证据强度及实用性 |
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骨转移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现代医学对骨转移癌的认识 |
1.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诊治现状 |
2 中医药学对骨转移癌的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概况 |
2.4 中药干预骨转移癌的现代机制研究 |
3 循证医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筛选 |
2.3 资料提取 |
2.4 研究的质量评价 |
2.5 统计分析 |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特点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
3.2 骨转移疼痛缓解情况 |
3.3 骨转移病灶疗效情况 |
3.4 中医证候改善率 |
3.5 血清钙浓度变化 |
3.6 不良反应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本研究的Meta分析总结 |
1.1 结局指标 |
1.2 不良反应情况 |
1.3 证据强度及实用性 |
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骨转移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 癌性疼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标准 |
4. 治疗 |
(二) 癌性疼痛的中医文献研究 |
1.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 |
2. 癌性疼痛的治疗 |
3. 文献阅读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试验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试验药物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
3. 研究方法 |
4. 药物疗效判断标准 |
5. 研究程序 |
6. 统计分析 |
7. 研究的伦理问题 |
8. 研究路线图 |
(二) 研究结果 |
1. 入组病人基线分析 |
2. 主要结局指标分析 |
3. 次要结局指标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三) 讨论 |
1. 立法依据 |
2. 丁香止痛膏组方的中医理论探讨 |
3. 本研究相比前期研究的改进 |
4.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研究中心伦理批件 |
附录2.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
附录4. 受试者日记 |
附录5. 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 |
个人简历 |
(7)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及研究现状 |
1. 中医概述 |
2. 癌痛的病因病机 |
3. 中医内治法 |
4. 中医外治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二 癌性疼痛的西医认识 |
前言 |
1. 癌痛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
2. 癌痛的评估 |
3. 癌痛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入组标准 |
1.3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2. 临床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周期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研究内容 |
3. 临床研究结果 |
3.1 病例来源 |
3.2 一般资料 |
3.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华蟾素胶囊镇痛机理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现状 |
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症状 |
2 骨转移疼痛的发病机制 |
3 骨转移疼痛的治疗 |
4 结语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古代记载 |
2 中医学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骨转移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痛的研究进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分析 |
2.3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
2.4 统计结论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研究回顾 |
1.1 样本构成 |
1.2 研究不足 |
1.3 研究展望 |
2 讨论 |
2.1 “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中医机理 |
2.2 “指尖易筋”推拿手法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现代医学机理 |
2.3 疗效特点 |
2.4 验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9)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骨转移癌痛机制 |
1.1 西医机制 |
1.1.1 骨组织的变化 |
1.1.2神经性与炎性成分的参与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2 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 |
2.1 现代医学治疗骨转移癌痛 |
2.2 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 |
2.2.1 辨证论治 |
2.2.2 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
2.2.3 外治法 |
2.2.4 针刺治疗 |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总结和展望 |
(10)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Ⅲ、Ⅳ期前列腺癌(肾阳虚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1.方案设计 |
2.临床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疗效性指标 |
3.安全性指标 |
4.典型病案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 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 |
2.传统医学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2.1 晚期前列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晚期前列腺癌的辨证论治 |
3.金匮肾气汤理论研究及药理分析 |
3.1 金匮肾气汤出处及方解 |
3.2 金匮肾气汤现代药理研究 |
3.3 金匮肾气汤剂型、疗效、经济优势 |
4.导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证心得 |
5.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AJCC第七版前列腺癌分期 |
附表B:KPS评分标准 |
附表C: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
附表D:IPSS评分标准 |
附表E:肾阳虚证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表F:WH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分级标准 |
附表G:知情同意书 |
附表H:临床观察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冷冻治疗可以减轻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论文参考文献)
- [1]骨转移癌姑息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 郭蕊,乔海芹. 癌症, 2021(08)
- [2]五行音乐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伴抑郁临床观察[J]. 曹杰,陈红,黄颖,王维. 河北中医, 2021(06)
- [3]药饼灸治疗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蔡盈盈.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崔真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中药内服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崔真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6]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D]. 王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D]. 孙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指尖易筋”推拿手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D]. 孙晨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赖桂花,袁晶,闫钰婷,程雄涛,曹建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9)
- [10]金匮肾气汤联合内分泌治疗Ⅲ、Ⅳ期前列腺癌(肾阳虚证)临床研究[D]. 彭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骨转移论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论文; 癌性疼痛论文; 羟考酮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