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骚与商品社会——文怀沙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讲座(论文文献综述)
周爱华[1](2018)在《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它们中有大家熟知的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较大剧种,更有各具特色而流布却相对较小的剧种,它们遍布齐鲁大地不同的角落,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研究它们,保护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代生活方式,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思想,为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寻找可以借鉴的规律。本论文聚焦于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在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依据,结合戏曲发展史、文学艺术理论的相关学术积累,厘清相关概念,分析小剧种的发展渊源、美学特征、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同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系统、活态地呈现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发展全景。论文《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是一个比较大的论题,里面设计了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七个部分。说它们相互关联,是因为这七个部分是“小剧种研究”这个大论题下面的七个小论题,从本体研究到应用性研究,都是围绕着小剧种研究展开的;说它们相对独立,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一般论文那种层层推进的关系。绪论。本部分首先界定概念,包括“地方戏曲”与“山东地方戏曲”、“大剧种”与“小剧种”等。“地方戏曲”的概念是相对于京剧、昆曲等全国性剧种而言的,“山东地方戏曲”又排除了目前仍流行在山东的京剧、豫剧、评剧、河北梆子等跨省剧种。本文把除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之外的其他剧种都归入小剧种范畴。根据剧团数量多少和影响力的大小,按照惯例,吕剧、山东梆子和柳子戏在山东都不属于小剧种。大剧种和小剧种的概念是相对的,动态的,其划分依据是就该剧种目前的生存状态来界定的,因为任何剧种的流播地域和影响力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的小剧种可能发展成大剧种,而有的大剧种也可能萎缩成小剧种。其次,从戏曲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小剧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与鲜明的地域特色、小剧种面临的生存困境等方面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再次,综述前期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并确定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等三个方面具体而详细地分析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山东是华夏民族早期生存的主要地区,自古就是物产富庶之地,各朝代建都更促进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因此成为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追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产生的时间,大都是在明末清初,当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小剧种的丰富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路交通更促进了省际之间戏曲剧种的交流与互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戏曲剧种前来驻足或长留,同时也使得山东地方戏曲的省内外推广与传播成为可能。山东地大物博,在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区,分布在各文化生态区的小剧种分别呈现出与当地文化生态相契合的艺术特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缤纷多样,各具特点。第二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类别特征。对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进行类别研究,并不是为分类而分类,而是通过分类来揭示每个类别中各剧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艺术特征。现行分类方法中,实际是有两个分类标准在起作用。一个是按照声腔标准,把山东境内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剧种归为三个不同的声腔种类,即弦索腔系统、梆子腔系统、肘鼓子腔系统。另一个分类标准则被明确标示为“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成的剧种”,这显然是按照剧种形成之前的具体艺术形态来分类的,而按照这一分类标准还应该分出“由民间舞蹈形式发展成的剧种”才算完整。本文在充分认可和尊重现行分类方法的前提下,也是在对现存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发展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分类方法做了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以剧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艺术特征为标准,将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分为肘鼓子系统、梆子系统、弦索系统、道情系统等四类和其他。前四类按照声腔特征进行分类,由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多个剧种组成,“其他”一类不具亲缘关系,无共同特征。在完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对小剧种进行类别研究,关注各个系统内剧种的共性特征,同时考察每个小剧种的地域分布、剧种特色等。第三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审美特征。饱受儒释道思想浸淫的小剧种艺术,在形式上有着大致相同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特征,在内容上也大都注重高台教化的社会功用。本文在对小剧种和京、昆类大剧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语言通俗诙谐”、“表演形式独特”、“思想内涵特色鲜明”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以俗为尚”的审美特征,强调其灵活性、民间性、俚俗性。小剧种很少使用典故、象征、比喻或者借景言情,多用口语白话直说明言,充满民间奇思妙想,使用“飞白”制造插科打诨的艺术效果,大量的方言、俚语、歇后语、双关语、谚语等更使作品带有鲜明的山东地域色彩。小剧种中常用的“水词”,可以延长演出时间,对观众有说教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典型的艺人集体创作的特征。在表演形式方面,山东小剧种喜用大红大绿的色彩,看似张扬,实则透着淳厚和朴素。这与基层广场舞台吸引观众的需要有关,也与当地民众的审美趣味有关。和昆曲、京剧等大剧种严格的程式化表演不同,小剧种的舞台表演自由灵活,随意性较大。小剧种的音乐伴奏多适合于空旷野外的舞台,有的剧种还使用尖子号和四大扇,能够展现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烘托热闹的演出气氛,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小剧种题材涉猎广泛,不管是历史剧、生活小戏还是神仙道化剧,虽然题材不同,但是都按照老百姓的思想愿望去写,历史人物民间化,神仙道化剧世俗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第四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化生态与小剧种”的关系入手,分析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山东省戏曲资源丰富,剧种各有特点,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小剧种基本以当地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农闲和节假日义务演出,以类似于自娱自乐的形式活跃着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在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其他娱乐形式较匮乏的广大农村地区,发挥过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地区而言,小剧种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朝历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小剧种是可贵而重要的的民族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语言学价值,各地民俗活动都离不了小剧种的参与,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又促使和推动小剧种的发展。小剧种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人类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身需要,有助于观众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保持淳朴善良的民风以及提升历史文化底蕴,解除现实与精神的困惑与迷茫等方面。第五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生存现状。根据作者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普查统计数据,分析山东省小剧种演出团体概况,从现有演出团体数量来看,国营院团和转企院团只占到全省戏曲院团的13%,民营院团和民间班社占比达到87%,山东地方戏曲的命运和民间戏曲班社的存续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临清市田庄吹腔剧团、蛤喇屯小调子剧团、潘庄响会(乱弹)等民间班社调研情况为例,分析山东民间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以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临沂市柳琴剧团、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等省内国营戏曲院团调研情况为例,分析国营小剧种院团传承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发现,传承人年纪偏大、后备力量不足、行当不齐、缺少名角儿等问题在国营院团和民间班社中都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需要借助于当下良好的戏曲发展环境逐渐加以解决,一是有针对性地培养演员、编剧、导演等创作人员,二是下大力气培养戏曲观众群,这是小剧种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第六章是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从小剧种的多样性与“同质化”、加强小剧种创作、传承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小剧种的保护措施,向经典传统戏曲剧目学习,力求戏曲剧目经典化,有自己的保留剧目、经典唱段和代表演员,这是解决当下剧种趋同化的有效办法;向优秀新编戏曲剧目学习,坚守戏曲传统,也不排斥现代元素的合理运用,这是一种融合,也是一种碰撞,它给当前的小剧种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带来了广泛的思考。保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小剧种多样性,对小剧种传承人实行政策性保护,加强文献研究,梳理地方戏曲变迁史,呼吁全民参与,推动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加大戏曲宣传力度。大体概括以上七个部分的内容,如果说绪论和前四章是侧重于对小剧种的本体理论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则侧重于对小剧种的实践应用研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对小剧种的本体研究正是为其采取传承保护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本体理论研究,传承保护措施就失去了依据;没有传承保护措施的实施,本体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将无法实现。结语是融媒体环境下的戏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超传播的时代,融媒体环境下的小剧种传播同样需要营销策略,需要借助于融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品牌效应,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它,喜欢它。长期以来,我们只单方面强调强化演员内功、打造精品剧目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注重包装和宣传,从商品营销策略中寻找可以借鉴的方法,对于提振小剧种影响力同样重要。因为消费时代,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随时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新媒体的网络环境又提供了二次传播以及传播连动化的机会,这都是之前的传统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认识目前小剧种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认清新时代观众群体的分化以及审美选择,积极利用融媒体环境的传播优势,拓宽小剧种的生存路径,保护小剧种的可持续发展。
张颖[2](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焦敬华[3](2014)在《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论》文中研究说明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通过对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剖析与考察可以洞悉在社会文化生态变革中各种文化力量的博弈、对话与共谋。论文将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置于90年代以来的现实社会语境中,简要梳理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得以产生的文化生态背景以及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内在特性、畅销机制,剖析社会多种文化力量与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关联,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对这一中国当代重要的出版文化现象和大众畅销书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了解当代消费社会的图书市场、出版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变迁,不仅为当下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化提供些许新的解读方法,也可探析当下电视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素养。论文以90年代以来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消费文化、大众媒介文化与畅销书出版文化为研究背景和言说语境,结合权力理论、话语理论和符号理论,对其进行共时与历时的分析。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研究对象的确立。首先梳理了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形成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文化风尚的原因:电视媒介的平台、出版产业的造势、消费大众的认同、多元文化的推动等。其次明确本文的言说语境,以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为核心提出相关拟解决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的思考:电视主持人所拥有的电视节目平台及其独特的媒介角色、媒介话语权;电视主持人图书作为畅销书的一个类型,它的选题、策划与营销机制研究;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社会文化生态、本质内涵和社会大众复杂的消费文化心理;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是文化场域中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出版文化与电视文化、明星文化与粉丝文化等合力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阐释这一现象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象征性文化符号的意义与价值;电视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素养。最后对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整合与梳理,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二是对电视主持人图书与明星图书、电视主持人图书与电视图书两对相关概念的辨析。身为传媒明星的电视主持人,其图书属于明星图书的范畴,但电视主持人图书作为明星图书的一个类型,有着明星图书的一般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是由电视主持人独特的功能与角色决定的。电视主持人集采编播于一体,有着极大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而影视明星则多按剧本、导演的意图去诠释剧中人物形象,虽有个性演绎,但能动性范围十分有限;作为媒介实践者,电视主持人的名人效应的广度与强度也是文艺明星无可比拟的;电视主持人与栏目共存亡,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影视剧常有多个不同的明星版本;电视主持人在节目中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文艺明星在剧中则是一个艺术化的演员;主持人共时性地集个人角色、媒体角色、公共角色于一体,而文艺明星则多是历时性地在不同剧作中表现多个角色;电视的主持人中心制与影视的导演中心制使得主持人的主持体验迥异于文艺明星的演出体验。电视主持人与影视业、体育界等明星处于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中,其书写内容多与电视节目或节目背后的故事相关,独特的媒介人物身份、媒介话语语境以及媒介实践者深刻的社会参与度是其他明星图书所缺乏的。因此,电视主持人图书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独特吸引力与出版图书市场中的不可替代性。电视图书与电视主持人图书既有重合也有差异。电视资源向图书的流动产生了电视图书,实现了电视文化资源的跨媒体转换。但电视主持人图书是从创作主体的视角而言的,电视主持人与栏目共存亡的不可替代性、作为传播者的名人效应以及深度化的媒介实践使其图书有别于一般的电视图书: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电视主持人的创作越来越多元化,部分电视主持人图书与电视资源无关。第一章,90年代以来的文化生态。90年代以来,文化生态的改变为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出现提供了现实语境,大众传媒文化的多元化有力推动着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长劲发展。电视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电视成为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且属于国家媒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成为头号媒介霸主。主持人逐步成为舞台、节目的中心,掌控着节目甚或电视媒介的话语权,主持人中心制越来越成为打造品牌节目、提升收视率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时代,出版产业化体制的变革使图书真正走向市场化,自负盈亏的出版社为追逐利润而热衷于出版大众畅销书,出版业与大众传媒业开始构筑新的文化产业链。消费主义时代,电视实现了电子革命与图像革命的合谋,电视所催生的大众造星机制与视觉文化、流行文化相得益彰,也迎合了消费大众的世俗审美。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制造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来左右人们的意识,支配人们的生活,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思想使人们丧失了否定与批判的能力而与现存秩序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人。第二章,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内在特性。本章主要阐释电视主持人图书的类型特征、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本质特征及社会表征。主持人创作最常触及的题材就是自身的日常生活、人生游历与感悟,这既是他们自身最熟悉的,也是观众粉丝最为关注的。根据内容指向和话语形态,电视主持人图书主要有自传回忆录、个人随笔、节目实录、实用写作四种类型。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为文学性、消遣性与符号化的有机统一。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社会表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省式的理性精神、自炫式的娱乐精神、媒介话语权与公共话语权。基于新闻主持人自省式的理性精神与综艺娱乐主持人自炫式的娱乐精神,对电视主持人的媒介话语权与公共话语权进行分析。电视主持人之所以拥有话语权,是因为在拥有各式符号的电视媒介当中,主持人集图象、声音符号的双重功能于一身;而且,主持人是以“发言者”的角色,全程参与媒介实践并代表所有节目制作人员进行信息的传播,代表并整合了媒介组织、工作团队以及新闻事件自身的观点与立场。第三章,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畅销机制。本章基于主体和名人效应、传播和品牌策略、受众和内窥驱动三个方面探讨电视主持人图书得以畅销的运作机制。电视主持人与畅销书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主持人的媒介身份、主持经验、荧屏智慧、个人情感、幕后佚事等,莫不吸引着观众的窥视欲。作为媒介人物,主持人本身就是图书文本可资利用的最重要的一种符号资源,主持人本身所具有的号召力与话语权使其图书存在着庞大的潜在读者群,潜在读者越多,出版社的利润就越可观,这就激发了出版社对主持人的包装意识。主持人的媒介地位、媒介角色、个人资历、幕后生活等都成为出版社不遗余力进行策划、炒作、宣传的传播符号,联合电视的宣传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造势,并组织作者各大城市图书卖场的巡回讲演、签名售书和读者见面会等实体活动,扩大作者及其图书的知名度,再加上主持人作为媒介实践者的名人效应,图书得以畅销。幕后真相、内心驱动、隐私爆料也使受众的好奇心与窥探欲得以无限制的扩张,为图书的畅销提供持续而长久存在的阅读群体。第四章,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文化符号分析。本章从符号的互释:影像和文字,权力的互馈:明星和粉丝,消费的互动:媒介与大众三个方面,分析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涉及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出版文化与电视文化、明星文化与粉丝文化等多种文化力量,是社会文化场中多重文化力量的对抗与合谋的结果。电视主持人图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媒介符号的平面文字书写符号的转换,丰富和延展了电视文化的内涵;影像与文字融合的通俗化内容迎合着消费大众的休闲愉悦式阅读取向,一个又一个的畅销神话为出版社带来巨额的利润,也促使出版社进一步探索电视主持人图斗书的畅销机制。知名主持人不仅是传媒明星中最为耀眼的一员,还与文艺界、体育界明星有着互利共生的关系,他们借助最大众化的电视媒介平台、传播者的名人效应、媒介话语权与媒介威力,吸引着众多的观众粉丝参与节目互动,甚或与主持人相关的所有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参与性文化组合,粉丝在粉丝社群中重塑大众文化符号及其意义,明星文化与粉丝文化在消费时代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特质。媒介与大众颇为复杂的互动合作关系,使电视主持人图书的畅销成为媒介事件,并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娱乐大众的认同式消费、符号化消费和欲望化消费。当代社会对于电视主持人出书的媒介聚焦与大量阐释渐渐意味着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已成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中颇具文化象征意义的符号。结语,电视主持人的素养。全文通过对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外部文化生态和内部文化逻辑的分析,从文本感性材料中归纳总结出电视主持人所应具有的素养。电视主持人既要精通主持专业,又要有丰富的阅历和人格魅力,有浓郁的文学情结、扎实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既要有学者的睿智、记者的敏锐,也要勇于承担责任,有自省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有很好的性格以及极好的悟性。
张高峰[4](2012)在《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文中提出张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新时期以来,各类文体创作兼善,而尤以长篇小说实绩突出的大家之一。他始终决绝地以不妥协的道德人文理想救赎姿态,介入具体历史生存场景,反身采集萃取经验与记忆的历史想象力,并能极为可贵地于工业物欲文明侵凌下,还原民间的生命本真;诗性消解的集体消费主义顺役思潮之下,一再拒绝新的规训与迷思,反向以心灵殉道般的民族苦难担当精神,深入历史地脉叙述的褶皱,不断发掘且如化石般不无悲剧性地容留了日渐消泯的野地歧见。而跨越二十二年心灵天路记忆的长河小说《你在高原》更是以城乡游牧的边缘视角,自我放逐的解域化动向,行走在汉语文学的高原,且自觉尝试并创新了多种文体变革,营造出“清明上河图”式庞大的人物画廊,被盛赞为汉语文学的“奇迹”。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在延续作者“融入野地”叙事一脉的同时,“生命温度”的烛照里依然珍贵地保留着鲜明而独特的“诗性关怀”,并自觉地于历史个人化的向度上,沿着“在的地形学”一路反思,聚拢起文化人类学宏阔辽深的超越视角。第一章,在的地形学:归复历史的生命游牧。随着社会世俗化的“祛魅”征程,信仰式微内在危机显形的投影日益蔓延开来,文化河床上不无凄凉的干涸着经散纬脱的家园,现代性视域内小说作为生命价值方位确认的对应结构,交集着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交锋乃至冲突的历史隐衷。“在的地形学”可以说恰当地概括并呈现出了历史时空变衍的思想探索轨迹,一种勘探生命存在的精神地形学,既是现实生活中现代性体验的结果,也是文化人类学层面的地质学观察,与生存世界的变迁经验相合。本章结合作家张炜长篇小说《曙光与暮色》与《海客谈瀛洲》两部作品的文体实验修辞效能进入历史文化场域来阐释小说写作可能性变构延伸的文体自觉。第一节,遗忘荒寒的褶皱:断层位移的空间时间化;通过分析张炜长河小说《曙色与暮光》独特的叙述时空观念,考量作者修辞转换生命境遇的“空间形式经营”,可以说空间方位一体的碎落的时间流呈现出拼贴式状态,这样的结构安排并非作者的败笔之处,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通过形式的“错简”之美,以求穿透生命的雕凿之力。可以说也正是张炜这种从历史混沌中抽取出来的错位形式,拼贴时空体成为了历史结构的有意味的表征,确保了思想探索的意度回旋空间。第二节此情可待的追忆:拒绝受役的历史想象力。“追忆”的叙述视角作为有别于观念性择取场景化、在场性的宏大叙事意识形态有效遁逸,成为现代派先锋自觉的文体实验,可见进入历史理解思想的观念嬗变引发了文化修辞方式的变构,张炜竭力接通的正是从叙述实体到历史经验的个人化地质手记书写。《曙光与暮色》叙述方式上借助游移视点,三条线索间合理置换内外聚焦视角,又不断通过不定内聚焦的人物视点,限知视角营造故事空白,自觉流露人物心理空间世界,真实再现历史原景,增强阅读的现实临场感。第三节无往不复的放逐:物哀的游与返。从文体叙述结构分析《曙光与暮色》来看最为突出的,是作者祈望于远游的距离中观照生命。“游观”意识较充分地体现在南方楚文化与山东齐文化之中,而其意正是志在渺远的超越,视点游动之间,执着的也恰是屈原庄子“将往观乎四荒”、“荒乎兮远望”的求索远观精神。“游观”从更本质的内理来看,最终投入的是“返赎”归程。第四节,齐夷镜像的游动悬崖:异体混响的反讽和弦;社会文化危机的“游动悬崖”——自古至今,这反复重蹈而临的“游动的悬崖”,成为张炜展开具体历史语境现实危机批判的出发点和忧患所在。反讽修辞随着历史演变进入当下文学叙事的过程中由观照生命世界的视角进而提升为人类拒斥、否定及颠覆压抑性力量的审美感知思维方式,凸显出语言解构的锋刃。第五节恣与累间的历史肖像:多声辩难的复调修辞;为追寻一份“道德”的谱系,我们看到张炜经验世界内东夷文化意象符号的诱惑浮动,来自传统文化价值观巨大参照系的观照,越发反衬出当下知识分子内部藏污纳垢,严重不洁的弊病,张炜凭借深邃的目光书写了一份知识分子心灵萎缩的精神退化史,一份思想备忘录。正是借助张炜小说思想叙事的迷宫,我们看到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借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反思去整合历史碎片镜像,进而粘合文化精神的衰败的时代裂隙,所负载起的历史批判。第二章,可逆的对话: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嬗变。《家族》与《忆阿雅》中张炜兴发感动的“诗可以兴”更多地走入了孤绝怨诽的“诗可以怨”,生命诗意的另一种纯粹,道德紧张感激烈、劲哀地沉浸在清醇家园不在的申诉和反抗之中。就张炜不惑之年的小说创作而言,内在经验世界与情感体验的交互影响,意象性抒情的过程饱含着哀痛不可承受的志思蓄愤,情感呈现的同时,也恰是给予存在定位的意义生成过程。第一节,抒情的史诗:无根化的文体救赎;双体小说的新文体长篇《家族》式实验为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张炜小说中抒情性参与叙事策略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势必成为张炜小说研究继续拓展的有效理论激发点,“抒情”的“史诗”自觉地成为张炜历史回声的思想企及高地。第二节,冰封的火种:大地行吟的诗与真;“诗与真”合成的力量才能抵达人性的深处,张炜许多小说自觉锤炼运用拟于自然风物的“诗性写作”,抒情性的辞赋体片段与叙事有机结合,不是彼此可以割裂的并置,而是经由“象意”指向“内观”的“自省”,在“外构”化的家族历史庞大叙述中,形成“抒情”与“叙事”的辩证对锁关系。第三节,象意的畛域:寓言化的历史视界;作家写意性的对具象的抽象内化,常常为人所不察和忽略不究,浅显层面的理解也许就是以象传意为介质来达到乃至生成抒情的传移效用,这其间所裹挟的情绪流是较为隐蔽的,而以意象的断续时空接引来完成历史沉痛和现实隐忧的荒寒之情是张炜《忆阿雅》的一大特质。第三章,风化的神话:野地血脉盘诘的隐喻意象。文学借用乃至回返神话当中汲取再度使被干涸的消费生活袭卷的小说复魅的元素,重新聚合转化的叙述视角揳入当下的历史语境,进而获取新的意义洞察。第一节,苦难的皈依:城堡后撤的驱魔仪式;关于人类生存苦难的叙述成为张炜小说始终难以离弃的主题之一,《橡树路》中犹如天方夜谭般被神话笼罩的“橡树路”无疑是异化生存的原欲现场,逃离心灵巨妖袭扰的“纨绔子弟”,罪感与忏悔的道德赎救促使他们投入流浪漂泊的生命游荡之中,“融入野地”成为“被逐灵魂的最后庇护所”。第二节,未逝的火诫:物欲顺驯的信仰;《荒原纪事》神话寓言缝缀其碎片化的文明表象,通过生命伦理的角度看取现代化工业肆意戕害大地,致使疮痍遍布的后果,成为一种观察形象世界的思想资源,透视当下乡土文明进程的异质力量,来破译诸多荒谬不堪的时代合法化潮流。第三节,无望的救赎:浴火重生的高原;从东部半岛平原撤离毅然走向西部高原的行程,成为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中众多人物的向往与选择,“高原”作为地域态势的特征更多地倾斜于寄托着人文精神信仰的纯洁高地理想气质,以“高原”般的地质肌理榫入“狂欢时代”的现代性焦虑核心,聚合起与虚无对抗的生存关联域。第四章历史的中间物:后象征世界的源始生态遗民。引入“历史中间物”的概念来看待张炜小说风物形态、精神特质并作微观文化分析,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众多人物画廊系列,凝聚了张炜众多历史矛盾的“中间物”意识。第一节反向的返乡:逆行归程式流浪汉;“流浪”成为张炜作品显在的表征,“流浪汉”人物形象成为“互文性”因素的关键所在,血脉的断续成为他们的内在症喉。“逆行归程式流浪汉”,始终朝向抵达自然的内核,另一反观的中心,行吟的返乡式流浪汉的自我放逐,方才可能地展开精神家园的守望,与现时否定性的批判相观照,汇聚起野地精神漫游者的群像。第二节去昧的祛魅:欲望表征的理性危机;可以说张炜的现代性体验与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辨识是声息相通的,而张炜更多的将这种灼裂的生命体验悉数融人对现代化的批评之中,张炜小说中有着野地话语与现代文明话语的激烈“交锋”。第五章游牧高原:走向解域化的生命诗学。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景观,试图恢复并记录历史面貌的叙述冲动,促使张炜熔铸了更为艰难的复杂性的非文学材料,不断胀破旧有小说体制的范式束缚,极力拓展深化了小说探索生命质地的存在境域。游牧思想成为扞卫日益边缘化的生命存在的反拨力量,拒绝“独断思想形象”妄加之名,拔出骨肉沉痛的尖刺,重新唤起审判罪孽的控诉。第一节,无边的异乡:思想的孤儿线;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家园陷落,亟待救赎的危急时刻,陷入无边的异乡,城市何以安慰灵魂的现代性战栗,以同样的家族相似性,已然在发现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那一刻,与后期印象派高更、法国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俄国存在主义舍斯托夫、法国诺贝尔奖克莱齐奥、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汇入了同一思想“家族血脉”。第二节,规训的逃逸:澄明生命喑哑之地的“差异互辩”涩声;长河小说《你在高原》极为成功的萃取了历史复杂性的色泽,语言形式的独特结构劲道而坚实地渗出与生存对称的文化张力,氏族变迁的确认,时代蓝色败坏病带来酒质的衰落,杂志遭受致命的逆折,异质混生的文体形成对娱乐圈套等等社会弊病的艰难批判。张炜对现实生存环境的批驳,显露出基于生命意识的对“差异”的尊重和理解,可以说张炜小说“生命诗学”道德伦理的范畴内有着至深的让喑哑之地“差异”元素发声的吁求。第三节,爱力的生成:单向度化生命抗辩性语境的神性复魅;张炜对于“爱欲”的深情投入,在小说中表现为超越于情欲的、兼具浓浓道德清洁性的生命灵犀的飞翼,成为记录苦难,拒绝遗忘,走出消极,摆脱生命寂寥的声韵寻找、历史对接的正是“爱力”,延续了精神家族血脉,支撑张炜苍茫的野地寻思,不停的跋涉,并且走的很远很远。结语。张炜唱出了这个时代对于生命的由衷歌赞,护持住了不息的心火,一个时代的“芳心”,不至于燃烧殆尽,他引领人们重新正视深渊的内在,而抵近深渊的内核。当新世纪在现代性驰骋逐兀,温良的土地开始去根化的欲望裸露之际,张炜通过反复行走、推敲河山的酝酿和沉潜,从二十二年的历史光阴侵蚀的精神历险中走来,恭呈了饱含心血、忧患的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历史书写和哲学人类学眼光的存在变迁考量,使得他关注生命差异的游牧思想,极为触人心弦地发出了一个来自边缘化的“迟滞之音”,如同“冲积期的化石”,凝重地镌刻了来自一个个村庄里的大地哀歌。长河小说《你在高原》地质记忆里仍“在路上”重写着个体历史寻根的心灵盘旋,“父亲阴影”下个体所表征的人类“我从哪里来?”、“情归何处去?”的终极生命关怀问题成为张炜一再重复探问的不断重临的起点。也许哈姆雷特那忧郁的迟疑徘徊与堂吉诃德天真执着的浪漫理想主义始终并未远去,成为我们人类本身普遍的一种宿命,正因此个人有时往往正以它巨大的历史生存弧度投影向我们昭示出生命即将来临的某些可能性和更加险峻的危机存在,也许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会成为张炜家族血脉书写的最终完成,而有关荷尔德林“神性之夜我走遍大地”的存在敞开真义寻求却永未完成,还会萦绕着张炜那颗敏感而流浪不止的心。
沈杏培[5](2011)在《小说中的“文革” ——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抓住文革题材小说的叙事演进与流变这一中心论题,考察文革题材小说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历时性的发展及其特点,首先,归纳总结出每一阶段文革叙事的叙述内容、叙述方法和叙述重心所呈现出的特点;其次,分析文革叙事在不同阶段间发生流变的影响因素,除了分析每一阶段文革题材小说及其叙事的特点与叙事演进的原因,同时注重从宏观上分析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这些文革叙事类型与叙事特点的形成原因。具体来说,考察这些不同叙事形态的文革题材小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作家的历史观念,文学审美观念,意识形态,市场与读者),在不同因素制约下这些文革叙事是否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代际化、意识形态化)。同时,以西方奥斯维辛叙事作为参照,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分析文革叙事发展和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得失,即这种小说现象从叙述形态、历史观念、文学观念、思想价值等方面给新时期文学带来哪些新的因素和重要价值。同时,以此坐标,通过文学信仰、价值诉求、叙事策略的不同来反思中国文革叙事的限度、困境与可能性拓展维度。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论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及本论文的突破和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抓住政治文化这一影响新时期初期文革叙事的主导性因素,分析了新时期之初(1977-1985年前后)的文革题材小说的叙事形态和叙事特征。主流话语通过决议、文件对文革进行历史定性与政治定位形成对文革认识和讲述的规范,从而影响着作家文革叙事的限度和深度。本章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新时期伊始的文革叙事,分析具有高度意识形态性的政治文化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如何规定文革叙事的限度、叙事特征和审美风格。第二章,抓住新时期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转型以及作家主体意识觉醒这两个重要因素,分析在这个背景之下的文革叙事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重心。认为以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为代表的文学颠覆了此前与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的文革革书写,主题层面不再是去印证、附和主流话语规范,不再以揭露和批判为价值旨归,淡化主题并呈现出高度的象征化、寓言化;在文学表现和手法上,作为大历史和故事主要情节的文革,逐步过渡为小说的背景、碎片化的痕迹、荒诞变形的历史,作为历史、写实的文革逐步转向心理化、感观化以及寓言化和象征化的文革。第三章,梳理了90年代中期以来多元文化语境下作家多样化的文革叙事的形态和特征。分析这一时期文革题材小说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以及叙述重心和价值诉求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的变化。第四章,主要从代际文化差异角度考察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和70年代三个时期的作家在文革叙事上呈现出的不同特征,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遭遇、文化教育和知识系统,形成了具有代际意义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并进而影响到文学叙事上具有代际差异的审美趋向和叙事范式,本章围绕代际文化差异与文革叙事分野的关系,分析不同代际间文革叙事的方式与特征,试图通过代际文化的比较视角昭示不同文学世代处理文革叙事的差异以及各自优长与得失。第五章,从作家历史观的角度综合考察作家文革叙事的差异性。人们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演变规律、历史起源的看法所形成的历史观影响了很多作家对文革的理解以及文学表现方式。本章梳理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观,并分析这些历史观对作家文学话语方式的表达(“人民话语的历史变迁”)和对历史起源认知(“对文革历史起源认识和归咎方式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第六章,从文革叙事的功能和意义来看,它起着见证历史真相与社会劫难的重要作用,体现着文学的见证功能和叙事传统。本章主要讨论了作为虚构艺术的小说能否见证历史,为什么要见证历史,以及如何见证历史。第七章,“文革”与二战时的“奥斯维辛”作为社会性灾难,都属于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作“极端年代”的二十世纪重要的社会事件,西方知识界和文学对奥斯维辛的思考与叙述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传统和维度。本章将中国的文革叙事放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以奥斯维辛叙事作为参照系来观照中国文革叙事的特点、困境与限度,并探讨文革叙事的可能性拓展维度。结语,从宏观上俯瞰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分析当代作家与知识界叙述文革呈现出的方式、角度,进一步分析文革叙事的困境与局限,通过西方文学的启示探讨中国作家如何想像和叙述文革。
宋彦[6](2009)在《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理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是一门至今仍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论辩、争论不休的“显学”。西学东渐,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大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国门洞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陆续译介到我国,并渐次引发争论的热潮。之所以选择“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该理论具有的强劲的反思、阐释力量,能给当代学术研究一个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俯瞰各个学科(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透析真伪,思辨优劣。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它就像高超的CT透析机和立体扫描仪,超强的穿透力和立体扫描功能,不仅能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学术领域,而且还可以揭示出其中的多元性和多维度,为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讨论依然热潮不退的原因之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极大的包容性和阐释力,使它成为研究、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利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肇始,赓续起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迈进却又屡遭阻遏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新时期文化的“现代性”方兴未艾,“后现代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行于整个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一时间,中国成为了多元杂陈、多维并生的文化语义场。传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于此互相杂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于此融会扭结,在竞相角力的博弈过程中各自占领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中国电影文化呈现出姚黄魏紫,混杂交融的极其复杂时代风貌和审美格局。加之这两大理论话语本身就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土壤而产生的,移植到中国后必然产生有一个适应、改造、创新的本土化变异,橘南枳北,必然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异质文化形态。本课题的特点在于,运用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视角切入新时期的部分电影文本,进行审美文化的研究与勘探,而那些与现代性、后现代性较少关涉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像作品,不在本课题的研究视野之内。绪论部分“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对“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并辨析、廓清了与之密切相关而又在使用中相当混乱的一组组的“家族相似概念”——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等。现代/后现代主要是一个时代分期的历史概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用来指代在西方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场社会文化思潮;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现代性/后现代性则指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发生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属性。这些概念内涵丰富、歧义丛生,使用中又相当随意,但为了论文写作的明晰,对概念进行梳理、廓清是必要的。以此理论框架,然后梳理了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基本状况,在肯定了前人开拓性功绩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不足、缺失和理应努力的路径。第一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从纵向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电影现代性、后现代性嬗变的历史分期,并分别就其基本精神内涵与外部表征进行了综括与勾勒,力求以史带论,为下面两个章节的详尽论述作一铺垫和引领。现代性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轫期(1977—1982)、(2)激变期(1983—1987)、(3)定型期(1987—至今)。其基本精神内涵包括:(1)真善美的追求;(2)人性的复归。后现代转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2)、第二个阶段(1993-2001)、第三个阶段(2002—至今)。其文化表征体现在:电影体制的产业化、电影商品性的肯定、电影娱乐化的追逐、电影市场的后殖民性。第二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分为四个部分: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第一部分从对于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理想建构的角度,分为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改革与守旧、反思与寻根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则力求从现代性理论的内核——“人”的角度,分为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人质的赎救、“父”与“子”的博弈、女性主体的找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层的剖析。第三部分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包括:都市中的迷失、金钱的挤压、传媒的异变三个主题。第四部分,从美学形态的角度分析了纪实美学、写意美学、影像美学的发展与表征。第三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包括五个部分。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从调侃、反讽、游戏三个角度落笔,揭示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解构的特点;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中心。包括崇尚感性文化、解构中心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三个方面;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对“主体”在后现代社会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它包括主体的退隐、英雄的消失、欲望的膨胀三个方面;四,后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从成长叙事、同性恋叙事、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四个角度分析边缘文化现象;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分析了后现代电影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元叙事的解构、碎片化与拼贴、互文性与戏仿等后现代性电影的修辞策略。第四章“新时期电影文化的错综性”。现代性文化与后现代性文化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语境中共时并生、穿插交错,而非截然线性的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由此形成了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杂糅混合、兼容并包的艺术表现格局和风貌。这种交叉共融的状态体现为:一,导演创作时,他经常游走、穿行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也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二者兼具,并时有转换。二,在单一文本当中也呈现了现代性、后现代性杂糅一体的艺术形态,并以张艺谋、黄建新等“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剖析其具体表现。结语部分“坚守与超越”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问题。后现代性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现代性的完成与终结,相反,现代性在本时期仍旧具有进步的价值内涵,人类远未实现现代性的目标。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和省思,具有某些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其中的负面因素、消极的一面又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新时期中国电影应当坚守住现代性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积极因素和精神关注,又要在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校正、纠偏中建设新时期电影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先进文化。
朱怡芳[7](2009)在《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形成了自己的玉石文化及其传统,其后的数千年及今,玉石文化绵延不绝,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内容和特征之一。本研究将整个中国玉石文化的历史传统分为远古传统、古典传统和现代传统,并运用社会学、文化学以及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玉石文化诸传统的演变、承续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论文围绕玉石文化传统的永恒性(神性)、价值性、社会文化身份与权力形式展开讨论,提出远古传统以神人结体与宗法结构为基础,而古典传统则以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作为特质,所谓现代传统则是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产物。本文运用多重证据法,论述了远古传统从“神人结体”到“宗法玉制”转变的路径。通过图像学的分析,结合实物及史前神话传说等各类文本资料,推论出“神徽”是无文字时代的先民采用原初艺术表现方式所作的历史记录,而且“神徽”的主题纹饰具有由神灵崇拜向祖宗崇拜过渡的性质。基于对《周礼》的分析,应用分形理论,提出“宗法玉制”是中国传统社会以及现当代玉石文化形成惟“宗”传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传统社会玉石文化权势话语的分析,揭示了作为赠与或保存的玉石物品在相对稳定的等级社会中,对于人们巩固社会地位、维系社会关系、增强话语权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了“玺印为权”、“冠服以仪”的玉石物品是权势阶层权力意志合法化的符号。传统社会的“比德理念”是对西周“惟德是辅”的继承。作为教化人性的“比德”不仅针对传统意义上的“君子”而谈,即“君子”的概念因科层制的出现和“三纲五常”的儒化扩展到士绅官僚、文人雅士等更广的社会群体范围,而不同历史时期价值观念的转变亦使玉石文化传统中“比德符号”的意义发生衍变。基于对近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讨论,指出现代传统中玉石制品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时尚消费品,它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甚至社会资本结合的商品。通过对当代玉石文化现况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提出大众消费消解了传统玉石文化的神圣性、经典性、少数阶层的占有性,弱化了传统玉石符号的尊贵属性,但在新的社会情境中,玉石文化的神性得到延伸、经典性也得到重新诠释。
王丽娟[8](2006)在《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 ——论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的流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生了深刻的现代转型。这种现代转型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电影作为艺术,其本质内涵较80年代前有了质的区别。一方面摆脱了极“左”政治造成的异化,由“政治工具”回到了审美艺术,焕发出现代启蒙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影戏本体的传统观念被建立在现代科学与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影像本体论所取代。因而中国电影艺术由内到外都呈现出崭新的现代风貌。其二,中国电影在80年代,获得了完整意义上的本质确认,即电影既是艺术,又是文化和商品。这种“三位一体”的认识,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电影本质狭隘和片面的把握,而且为中国电影在80年代以后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围绕这一现代转型,论文从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艺术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具体特征及其多重动因。论文首先从纵横两个层面概括了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格局及轨迹,在分析各种思潮流变关系的过程中,揭示了8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现代追寻的历史走向。其次,论文从电影美学、电影创作和电影体制等不同角度,考察了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中呈现出的种种现代特征。论文指出,就电影观念而言,实现了由“政治批判”到审美观照的转型;就电影美学而言,完成了“影戏论”到“影像论”的转变;就电影创作来说,呈现出“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从电影体制来看,达成了从“计划型”到“市场化”的飞跃。与此同时,论文还对潜藏在这些转型症候之间的历史性关联及其价值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最后,论文立足80年代广阔的背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入手,深入挖掘中国电影艺术现代转型的种种动因、根源,揭示出繁复多变的电影思潮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历史规律,并由此出发,对8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转型作出了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 总之,论文力图通过对大量历史现象的实证考察,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为80年代电影研究提供某种视野、方法的同时,给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富有理性色彩的历史启示。
孟凡东[9](2006)在《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文中提出本文是以学术史研究方法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历史考察。论文在分析韦伯理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的合理内核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建设作进一步的探讨。 论文由三编组成。 第一编梳理韦伯理论及其发展。本编分二章。其中第一章分析韦伯理论和“韦伯命题”。文章认为,尽管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但其对中国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考察却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色彩。第二章分析韦伯理论的东亚“变形”——贝拉理论。因为贝拉通过对日本现代化精神气质的研究在理论上突破了“韦伯命题”,贝拉对日本德川宗教的研究实际上是对韦伯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对其后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二编是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的学术考察。文章根据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各家学说同韦伯理论的关系,将其分梳为应用、批判和自觉三派并展开分析。其中第一章考察以金耀基、森岛通夫、山本七平、金日坤等学者为代表的“应用派”;第二章以余英时、杜恂诚等学者为代表的“批判派”作为考察对象;第三章考察以杜维明、黄俊杰、冯天瑜等学者为代表的“自觉派”。此处旨在通过探析上述三派学术思想中有关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从其学术发展理路寻求经济文化史观建构的核心内容与方法。 第三编围绕如何重构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而展开。本编分三章。第一章探讨如何走出“韦伯命题”的困境;第二章探讨东亚区域现代化的可能性;第三章为笔者建构“东亚经济文化史观”的一些设想。
陈叙[10](2004)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下编、读、写三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二、风骚与商品社会——文怀沙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讲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骚与商品社会——文怀沙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讲座(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缘起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
一、戏曲在山东的起源与发展 |
二、戏曲在山东的成熟与繁荣 |
第二节 优越的地理位置 |
一、水路交通便利 |
二、内陆省际接壤 |
第三节 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 |
一、鲁中文化生态区 |
二、胶东文化生态区 |
三、沂蒙文化生态区 |
四、运河文化生态区 |
五、黄河三角洲文化生态区 |
第二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类别特征 |
第一节 分类方法 |
一、现行分类方法 |
二、新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类别研究 |
一、肘鼓子腔系统 |
二、梆子腔系统 |
三、弦索腔系统 |
四、道情系统 |
五、其他 |
第三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语言通俗诙谐 |
一、语言直白 |
二、大量使用方言俚语 |
三、语言充满民间奇思妙想 |
四、使用“飞白”制造插科打诨的效果 |
五、“水词”的运用 |
六、声韵之美 |
第二节 表演形式独特 |
一、色彩大红大绿 |
二、表演自由灵活 |
三、伴奏大敲大打 |
四、品格以俗为尚 |
第三节 思想内涵特色鲜明 |
一、按民间想象编写历史故事和人物 |
二、按百姓意愿化悲剧为喜剧 |
三、写民间生活和民众情趣 |
四、写民间神话和民间传说 |
五、神仙道化剧的民间色彩 |
第四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文化生态与小剧种 |
一、小剧种是当地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小剧种的教化作用 |
三、小剧种的娱乐作用 |
四、小剧种的审美作用 |
第二节 小剧种的文化价值 |
一、小剧种是可贵而重要的民族文化财富 |
二、小剧种的文献学、语言学价值 |
三、小剧种是民俗活动丰富性的一种感性表征 |
第三节 小剧种的现实意义 |
一、满足人类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身需要 |
二、提升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准 |
三、保持淳朴善良的民风 |
四、丰富历史文化知识 |
五、解除现实与精神的困惑与迷茫 |
第五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生存现状 |
第一节 演出团体概况 |
一、山东省戏曲院团数据统计 |
二、山东省戏曲院团图表示例 |
第二节 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调研 |
一、民间班社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 |
二、国有院团小剧种传承人生存状态 |
第六章 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当下小剧种的“同质化”倾向 |
一、“同质化”的概念界定 |
二、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表现 |
三、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成因 |
四、小剧种“同质化”倾向的应对之策 |
第二节 加强小剧种创作 |
一、为观众写戏 |
二、向经典传统戏曲剧目取经 |
三、向优秀新编戏曲剧目学习 |
第三节 加强小剧种保护与传承 |
一、维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 |
二、保护小剧种的多样性 |
三、改善老艺人生存环境 |
四、加强小剧种文献研究 |
五、呼吁全民参与 |
六、做好自我宣传 |
结语:融媒体环境下的戏曲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1:山东地方戏曲剧种表 |
附录2:部分调研活动图片 |
(2)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
二、西方“经典”流变 |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
二、“文学大师”之争 |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
一、信息网络化 |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
一、文学经典“危机” |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研究对象的确立 |
0.1.1 问题缘起与个案选择 |
0.1.2 言说语境与问题提出 |
0.1.3 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0.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0.2.1 电视主持人图书与明星图书 |
0.2.2 电视主持人图书与电视图书 |
1 90年代以来的文化生态 |
1.1 电视体制的变革与电视霸权 |
1.1.1 主持人中心制 |
1.1.2 收视率与节目品牌 |
1.1.3 电视的隐性霸权 |
1.2 出版体制的变革与畅销书 |
1.2.1 出版产业化 |
1.2.2 大众畅销书 |
1.3 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流行文化 |
1.3.1 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 |
1.3.2 造星机制与流行文化 |
1.3.3 文化工业与“单向度的人” |
本章小结 |
2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内在特性 |
2.1 电视主持人图书的类型特征 |
2.1.1 自传回忆录 |
2.1.2 个人随笔 |
2.1.3 节目实录 |
2.1.4 实用写作 |
2.2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本质特征 |
2.2.1 文学性 |
2.2.2 消遣性 |
2.2.3 符号化 |
2.3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社会表征 |
2.3.1 自省式的理性精神 |
2.3.2 自炫式的娱乐精神 |
2.3.3 媒介话语权与公共话语空间 |
本章小结 |
3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畅销机制 |
3.1 主体和名人效应: 媒体实践者与媒体权威性 |
3.1.1 媒体实践者 |
3.1.2 媒体权威性 |
3.2 传播和品牌策略: 出版社、电视台与新媒体 |
3.2.1 出版社的策划 |
3.2.2 电视台的宣传 |
3.2.3 多媒体的造势 |
3.3 受众和内窥驱动: 幕后、内心和隐私 |
3.3.1 幕后真相 |
3.3.2 内心驱动 |
3.3.3 隐私爆料 |
本章小结 |
4 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的文化符号分析 |
4.1 符号的互释: 影像和文字 |
4.1.1 媒介符号与书写符号的互释 |
4.1.2 影像与文字的雅俗共赏 |
4.2 权力的互馈: 明星和粉丝 |
4.2.1 主持人话语权 |
4.2.2 粉丝参与权 |
4.2.3 媒介权力与身份认同 |
4.3 消费的互动: 媒介与大众 |
4.3.1 媒介事件 |
4.3.2 媒介大众认同性消费 |
4.3.3 符号消费与欲望消费 |
本章小结 |
结语电视主持人的素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电视主持人作品 |
(4)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行藏只此验天心:张炜小说研究历程综述梳理 |
第二节 覆水而生的鱼化石或石中剖玉: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研究构想 |
第三节 敞向争议的历史文本:《你在高原》悬而未决的聚讼 |
第四节 说吧,岁月心焰的火光:张炜小说创作思想历变 |
第五节 记忆的心愿之乡: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精神向度 |
第一章 在的地形学:归复历史的生命游牧 |
第一节 遗忘荒寒的褶皱:断层位移的空间时间化 |
第二节 此情可待的追忆:拒绝受役的历史想象力 |
第三节 无往不复的放逐:物哀的游与返 |
第四节 齐夷镜像的游动悬崖:异体混生的反讽和弦 |
第五节 恣与累间的历史肖像:多声辩难的复调修辞 |
第二章 可逆的对话: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嬗变 |
第一节 抒情的史诗:无根化的文体救赎 |
第二节 冰封的火种:大地行吟的诗与真 |
第三节 象意的畛域:寓言化的历史视界 |
第三章 风化的神话:野地血脉盘诘的隐喻意象 |
第一节 苦难的皈依:城堡后撤的驱魔仪式 |
第二节 未逝的火诫:物欲顺驯的信仰 |
第三节 无望的救赎:浴火重生的高原 |
第四章 历史的中间物:后象征世界的源始生态遗民 |
第一节 反向的返乡:逆行归程式流浪汉 |
第二节 去昧的祛魅:欲望表征的理性危机 |
第五章 游牧高原:走向解域化的生命诗学 |
第一节 无边的异乡:思想的孤儿线 |
第二节 规训的逃逸:澄明生命喑哑之地的“差异互辩”涩声 |
第三节 爱力的生成:单向度化生命抗辩性语境的神性复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小说中的“文革” ——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释义:叙事、文革题材小说、文革叙事 |
二、研究文革叙事及其演进的意义和价值 |
三、三十年来文革叙事的研究历史与学术增长点 |
四、本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之初政治文化规约下的文革叙事(1977-1985年) |
第一节 新时期之初政治文化与文革叙事的关系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规约下的小说内部构置 |
第二章 文学转型与作家主体意识觉醒时期的文革叙事(1985-1990年代中) |
第一节 文学转型与文革叙述重心的迁移 |
第二节 文革叙事与文化寻根 |
第三节 文革叙事与先锋小说 |
第三章 走向多元与开放时期的文革叙事(1990年代中-2009年) |
第一节 文化语境的多元共生与文革叙事的多元化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文革叙事的两种重要叙事结构 |
第三节 文革叙事的多样化的叙述视角 |
第四节 文革叙事的叙述意图与叙述重心的迁移 |
第四章 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异与文革叙事分野 |
第一节 从代际差异角度考察文革叙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第二节 历史经验、审美方式和叙事内容的代际分野 |
第三节 局限与困境:代际差异视野下的文革叙事反思 |
第五章 作家历史观的差异与文革叙事的分野 |
第一节 新时期作家的几种典型历史观及其对文革叙事的影响 |
第二节 文革叙事中"群众"话语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文革的历史起源寻踪与历史责任的归咎方式 |
第六章 文革叙事与见证叙事传统 |
第一节 能不能见证:小说能否见证历史 |
第二节 见证叙事的意义:抵制遗忘与建构公共记忆 |
第三节 见证对象:见证社会文明的非常态 |
第七章 文革叙事的限度、困境与可能性维度 |
第一节 有限的言说:被挟持的叙事话语 |
第二节 空疏的叙事:主体缺席的忏悔与不及物的宽恕 |
第三节 必要的进路:文革叙事的信仰维度和神性维度 |
结束语 作家如何"读史"——刍议文革叙事的困境与未来 |
一、文革叙事的历史性与多样性 |
二、文革叙事的困境与出路 |
附录:文革题材小说编目(1977-2009)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6)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与研究 |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探析 |
1、现代性概念 |
2、后现代性概念 |
二、“家族相似”概念辨析 |
1、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 |
2、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后现代性 |
3、现代性/后现代性 |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时期电影文化研究 |
1、研究现状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转型 |
一、新时期电影的现代性转型 |
1、现代性转型的历程勾勒 |
2、电影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
二、新时期电影的后现代性转型 |
1、后现代性转型的历程扫描 |
2、后现代性转型的文化表征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
一、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上) |
1、传统与现代 |
2、文明与愚昧 |
3、改革与守旧 |
4、反思与寻根 |
二、新时期电影现代性的文化特征(下) |
1、主体意识的觉醒 |
2、历史人质的赎救 |
3、“父”与“子”的博弈 |
4、女性主体的找寻 |
三、审美现代性的反思:迷失与异化 |
1 、都市中的迷失 |
2、金钱的挤压 |
3、传媒的异变 |
四、现代性电影镜像的美学风格 |
1、纪实美学的求真 |
2、写意美学的诗情 |
3、影像美学的崛起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特征 |
一、后现代性电影的文化策略 |
1、调侃 |
2、反讽 |
3、游戏 |
二、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上):解构权威 |
1、崇尚感性文化 |
2、解构中心权威 |
3、反叛宏大叙事 |
三、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中):消解主体 |
1、主体的退隐 |
2、英雄的消失 |
3、欲望的膨胀 |
四、后现代性电影的精神内涵(下):多元叙事 |
1、成长叙事 |
2、同性恋叙事 |
3、底层叙事 |
4、女性叙事 |
五、后现代主义镜像风格 |
1、元叙事的解构 |
2、碎片化与拼贴 |
3、互文性与戏仿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的错综性 |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的错综关系 |
1、两者关系的不同论点解析 |
2、现代性的双重属性 |
3、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 |
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复合态 |
1、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 |
2、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 |
3、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共时状态 |
三、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的文本呈现 |
1、现代性、后现代性两大纠结点的辨析 |
2、文本呈现的错综性: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例 |
结语:坚守与超越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转型期中国电影文化大事编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思路与章节重点 |
1.3.1 玉石文化传统的划分 |
1.3.2 本文分析的出发点 |
1.3.3 本文分析的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 |
1.4.1 相关文化研究理论 |
1.4.2 田野考察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神人结体与宗法结构的远古传统 |
2.1 从石器到玉器 |
2.1.1 神灵之石与玉石分化 |
2.1.2 鬼斧神工 |
2.2 混沌至清晰:原始宗教到宗法的视觉角色转变 |
2.2.1 生产与生活中的角色混同 |
2.2.2 宗法制度下的被视者 |
2.3 神人结体与原始宗法的产物 |
2.3.1 神人结体与原始宗法之间的关联 |
2.3.2 惟玉为葬 |
2.3.3 神徽与威权 |
2.3.4 宗法玉制 |
第3章 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的古典传统 |
3.1 权势话语:权力意志的结构形式 |
3.1.1 权势话语的构成基础 |
3.1.2 权势话语的转移 |
3.1.3 权势话语的表达 |
3.2 比德符号:价值观念的诠释 |
3.2.1 比德价值观念的历史发展及意义 |
3.2.2 比德符号的意义衍化 |
3.3 透镜观看:时空与社会场域中的阅读 |
3.3.1 时空维度下的装饰 |
3.3.2 社会场域中的身体与身份 |
第4章 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现代传统 |
4.1 分散-合作化-集散:玉石经济的民主化进程 |
4.1.1 动荡时期的分散模式:传统的稳定存在 |
4.1.2 特殊时期的合作化模式:历史任务与传统的转变 |
4.1.3 改革时期的集散模式:大众意向的传统方向 |
4.2 时尚的符号:玉石文化的民主化发展 |
4.2.1 工艺技术与商人的策略:生产为主的现代时尚 |
4.2.2 从精英到大众:时尚消费者的身份与地位 |
4.2.3 从匿名到署名:设计身份的凸现与职业身份的多重化 |
4.3 从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当代玉石文化的权势话语 |
4.3.1 田黄之金:当代玉石经济资本 |
4.3.2 无价之玉:文化资本及其投入 |
4.4 传统玉德观念的转变:德符之辨 |
4.4.1 “符”与审美观念的变化 |
4.4.2 “德”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
4.4.3 德符之辨 |
第5章 结论 |
5.1 远古传统:神性的开端 |
5.2 古典传统:君权德威的符号 |
5.3 现代传统:强“利”“欲”而弱“德”“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五代后唐之后有关赝玺、疑玺历史记载 |
附录B 《长物志》与《闲情偶寄》关于玉石物品的品评 |
附录C 扬州玉雕行业历史沿革及相关政策(1956年以来) |
附录D 人物访谈及评述 |
附录E 特色产业基地的资源开采、利用和保护等状况 |
附录F 国内主要玉石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状况 |
附录G 观察记录 |
附录H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艺雕刻(玉石)类名单 |
附录I 1984年与2005年传统工艺美术玉石雕刻类省市分布情况以及2006年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玉石雕技艺项目 |
附录J 近年主要的玉石特色产业基地文化战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 ——论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中国电影艺术本质体认溯源 |
二、电影艺术的转型与电影思潮的流变 |
三、八十年代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 |
第一章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格局 |
一、电影美学的多元共存 |
二、电影形态的多样并举 |
三、电影本质的现代追寻 |
第二章 八十年代电影思潮流变的轨迹 |
一、反思:中国电影艺术现代转型的起点 |
二、断裂:中国电影艺术现代性的质变 |
三、重构:中国电影艺术现代性的建设 |
第三章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特征 |
一、电影美学:从“影戏论”到“影像论” |
二、电影创作:由“单一化”到“多元化” |
三、电影体制:从“计划型”到“市场化” |
第四章 八十年代电影思潮流变的动因 |
一、思想解放运动与电影的艺术回归 |
二、文化批判热潮与电影的文化革新 |
三、市场化、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与电影商品属性的确认 |
结语: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反思 |
一、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历史成就 |
二、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思潮流变的历史省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外文书目 |
二、中文书目 |
后记 |
(9)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上编:韦伯理论及其发展 |
第一章 韦伯理论:文化东亚研究的“左膀” |
第一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第二节 儒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
第三节 宗教文化的合理性比较 |
第四节 文化东亚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贝拉理论:文化东亚研究的“右臂” |
第一节 贝拉的着作与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日本现代化的精神基础与结构 |
第三节 贝拉理论的意义 |
小结 |
中编:韦伯理论在东亚的回响 |
第一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应用派” |
第一节 金耀基的“现代儒学论” |
一、互动论 |
二、东亚现代性与韦伯命题 |
三、工具性的理性传统主义 |
四、社会性儒学 |
第二节 森岛通夫的“日本的民族精神论” |
一、“忠”的儒教 |
二、世俗化的儒教 |
三、日本式的宗教:三种伦理体系的“弹性结合” |
第三节 山本七平的“日本资本主义精神论” |
一、二重结构论 |
二、庶民思想 |
三、无形原则:资本的逻辑与藩的逻辑 |
第四节 金日坤的“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论” |
一、佛教的大众化与世俗化 |
二、集权化的儒教秩序 |
三、家族集团主义的行为模式 |
四、秩序文化 |
第二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批判派” |
第一节 余英时的“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之辩 |
一、新禅宗与新道教的“入世转向” |
二、儒教伦理 |
三、商人精神 |
第二节 杜恂诚的韦伯命题的评判 |
一、疑问的提出——韦伯命题的解读 |
二、融合与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
三、形式理性问题 |
四、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 |
第三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自觉派” |
第一节 杜维明的“儒家论说” |
一、新轴心文明论与多元现代性 |
二、东亚现代性 |
三、儒学的创造性转化 |
四、新儒家伦理 |
第二节 黄俊杰的“儒学建设论” |
一、战后台湾的社会文化变迁 |
二、儒家传统与21世纪台湾新文化 |
三、儒家经典的现代诠释 |
第三节 冯天瑜的“中华元典精神”与“文化转型论” |
一、人文精神(天道观与人道观) |
二、伦理观 |
三、文化重演律 |
四、文化转型论 |
小结 |
下编:融入与建构:经济文化史观 |
第一章 走出“韦伯命题”的困境 |
第一节 “合理性理论”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交往合理性与东亚现代化理论建构 |
第二章 东亚区域现代化的可行性 |
第一节 现代化与东亚现代化 |
第二节 东亚区域整体发展 |
第三章 东亚经济文化史观的探讨 |
第一节 经济文化史观的建立意义 |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与东亚现代化 |
第三节 东亚的“精神伦理转型”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文化视野中的副刊变迁 |
一、文化的变迁与副刊的发展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变迁研究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副刊:文化与报业结合的独特形态 |
一、副刊的界定 |
二、副刊研究的两个维度 |
三、论文的资料来源、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
第一章 90年代报纸副刊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时代的喧嚣与转型的深入 |
一、大众文化全面登堂入室 |
二、全球化语境下消费主义的盛行 |
三、社会心理及受众审美文化诉求的转变 |
第二节 多层媒介环境制约下的报纸副刊 |
一、社会变迁对大众传媒体系的影响 |
二、极速化传媒时代报纸及副刊的生存空间 |
三、报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与人文环境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趋向 |
一、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化副刊转变 |
二、新闻的文学化与副刊的新闻化 |
三、媒介生态环境制约下副刊位置的寻找 |
第二章 传统文艺副刊式微 |
第一节 副刊的文学传统 |
一、近代报纸副刊的文学传播意义 |
二、作为现代文学生产场中的枢纽 |
三、副刊在当代文学生产场中作用的减弱 |
第二节 文艺副刊式微的文化透视 |
一、90年代文学的边缘化 |
二、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对副刊的冲击 |
三、市场化与文艺副刊的局限 |
第三节 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消长 |
一、文学性的泛化与文艺副刊式微 |
二、从沉默的文学载体到话语权力膨胀的大众传媒 |
三、对副刊文学性与新闻性的思考 |
四、文艺副刊的坚守与分化 |
第三章 由一元到多元的副刊形态 |
第一节 报业格局的变迁与副刊形态的多元化 |
第二节 作为主流文化阵地的机关报副刊 |
一、机关报副刊的历史传统及其功能定位 |
二、走向市场的机关报及其副刊的发展 |
第三节 晚报副刊的闲和趣 |
一、晚报特色及其副刊个性 |
二、“以不变应万变”的晚报副刊老字号 |
第四节 都市报副刊的大众化品格 |
一、快炙人口的大众文化快餐 |
二、怀旧情调与市井幽默 |
三、世纪之交都市报副刊的新走向 |
第五节 行业报副刊的专业化特色 |
第四章 副刊的生产与接受 |
第一节 副刊生产机制的转型 |
一、副刊生产的市场化转换 |
二、策划性:从来稿加工向大众话题拓展 |
三、副刊的经营与运作 |
四、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控: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的设立 |
第二节 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身份的变迁 |
一、报纸副刊的作者群:从文学青年到职业写手 |
二、副刊编辑:由传统文人到新媒体知识分子 |
三、究竟谁在阅读今天的报纸副刊 |
第三节 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选择与创造 |
一、副刊文体的特点 |
二、生产机制转换下副刊文体的发展 |
三、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副刊文体 |
第五章 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90年代以来副刊发展的文化反思 |
一、副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思考 |
二、副刊在报纸中的存在及其必要性思考 |
三、副刊的媚俗化与消费意识形态的入侵 |
第二节 “解读”时代报纸副刊的走向与思考 |
一、“解读”时代的来临及副刊的发展趋向 |
二、由单向解读到多元沟通——建构作为公共论坛的报纸副刊 |
附录: |
1、副刊的应变与超越——访四川日报副刊部主任伍松乔 |
2、对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副刊主编的访谈 |
3、1998—2002年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奖获奖项目 |
4、对四川报纸副刊编辑的问卷调查 |
5、港台报纸副刊的发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风骚与商品社会——文怀沙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讲座(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D]. 周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2]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3]电视主持人出书现象论[D]. 焦敬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4]修远的天路 ——论张炜长河小说《你在高原》的经验修辞及其文化功能[D]. 张高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4)
- [5]小说中的“文革” ——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D]. 沈杏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6]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D]. 宋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7]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 朱怡芳. 清华大学, 2009(02)
- [8]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 ——论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的流变[D]. 王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 孟凡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 陈叙.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