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实验动物信息网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郭习松[3](2015)在《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革命年代的萌芽与兴起,我国涉农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组织化大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国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涉农媒体集体遭遇“寒冬”,直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此后又连续11年下发“一号文件”,由此引发一股涉农媒体复兴热。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涉农新媒体大量涌现,涉农媒体分化融合趋势明显。为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不少涉农媒体开始了艰苦的转型探索。其中,《南方农村报》开始了南农实验和媒体群整合,湖北涉农品牌电视频道——《垄上行》频道探索与涉农资本合作模式,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河北对农宣传协作体等涉农媒体以联盟形式展开探索,分化融合趋势明显。美国、新西兰、韩日等国家发展涉农媒体实践也呈现这一特点。只不过,这其中,既有硬件设施建设的问题,更有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软性建设问题;涉农媒体是独立发展,还是借力官媒重新回归,都需要相关利益方作出博弈与让步。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智能手机有望成市场新宠的同时,怎样打造一套适合我国涉农媒体发展和涉农传播的有效机制,成为未来涉农媒体发展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发展传播学视角展开研究,选取当前最前沿的媒介探索为样本,从调查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农村受众的使用状况入手,以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政策性事件为逻辑起点,重点关注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在农村区域的发展,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与业界观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一手资料揭示新媒体背景下涉农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转型逻辑,探究农村社会转型与涉农媒体发展的互动与关联,提炼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因子与机制,进而采用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以媒体融合视角对涉农媒体的发展提出评估与预测,为业内和政府主管部门把握涉农传播新动向新趋势,更有效地把握新时期涉农传播的主要特点,以帮助改进新时期的涉农传播,打造更有效的涉农传播机制和更适合当前中国“三农”发展现状的传播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范佳佳[4](2014)在《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我国相继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科技网站,形成了各具特点与优势的信息资源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保障。但由于资源建设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重复建设在所难免。这些网站信息或新闻大多相互转载,网站信息质量难以判断。它们共同面临用户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网站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专门研究科技主题网站学术资源,构建其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为科技研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作为评价实例,涉及生物技术、医学、药学等学科。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研究成果能够为产业研发提供资源保障服务。将“全评价”体系框架首次运用于科技网站的评价研究,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结合顾客满意理论构建“全评价”模型,使网站评价不再拘泥于易获取的定量指标,同时又解决了单纯问卷调查过于主观的问题。运用效用评价方法检验网站的历史效用,使评价更为科学。从用户角度评价的创新点不仅在于选择了从信息内容感知和信息效用感知两个维度评价,还设计并论证运用了科技前沿性、科技创新效用、知识或技能效用三个创新性评价指标。在总体的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上,力求评价指标明了和全面,达到简化评价体系的目的。文章的科技网站“全评价”运算界面实现了评价模型自动化,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模型拟合指标验证了构建的“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的科学性,模型阐述了“全评价”中内容评价与效用评价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科技网站利用“全评价”体系框架方法的可能性,运用模型深化并丰富了“全评价”的内容和应用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根据科技网站的特点,依据顾客满意理论,利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方程内容评价指标为评价标准,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将两个模型综合,同样利用层次法确定权重,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此模型包括两个部分:从内容与效用角度建立基于用户的结构方程评价模型和从形式角度构建的评价模型。实证部分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为例,对精选出的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的信息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筛选所学专业或从事领域为医学、药学和生物技术的样本对8家网站进行内容与效用评价。按照形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8家网站文献计量学指标数据,完成形式评价。将两项评价结果加权综合,得到最终8家网站的“全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模型设计“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并尝试使用,达到了评价直观化和简化评价流程的目的。利用权威网站评价排名验证评价结果,并分析了8家网站排名的缘由,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全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模型深化和丰富了“全评价”这一准理论。丰富了网站评价研究的理论支撑。构建了特色化与普适性并存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利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引入顾客满意理论,从用户角度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最终模型综合,建立一个基于全评价体系框架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文章简化了评价指标层次,降低了指标获取难度,同时保障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提高提供策略与建议。为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所需科技信息提供参考。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使网站评价更加简单。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张永斌,梁晓庆[6](2012)在《高校实验动物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材料,为更好发挥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支撑作用和服务水平,本文对建立"高校实验动物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验动物信息管理软件设计的初步设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市场预测。
徐增年,邹莉,刘福英,冯旭,李兴琴,张运凯[7](2012)在《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暨实验动物信息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服务于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2005年批准建设"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其中"实验动物科研与供应信息网"是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体网络平台的一部分和反映
李雪[8](2008)在《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全省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各省如何根据当地情况构建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研究主要运用发展经济学和信息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式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对于黑龙江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及其理论基础,梳理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时间日历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探讨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起步基础和背景、发展动力、主要战略模式、战略重点、投入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在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整理和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典型模式。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生产特点,对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性探索:1.提出了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实行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农垦与地方区域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小城镇建设密切结合,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战略选择上要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符合省情基础,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政府引导、需求主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出了战略选择的重点领域为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提出了战略实施的五项保障措施。2.提出了构建有效组织和配置、整合集成、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一是组织模式,包括五种组织类型;二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包括四种资源配置方式;三是省、市、县、乡四级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四是技术集成模式,包括四种集成技术;五是信息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模式。3.提出了构建多方参与和多方联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一是投入模式,包括三种投入方式;二是组织模式,包括四种组织类型;三是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包括两种信息传播服务途径。本文首次从全省层面对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过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深入调查访问和多种形式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对于黑龙江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和构建得到了多数交流者的认同。研究结果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洪刚[9](2008)在《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信息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进行经济分析入手,研究提出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以河北省安平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案例的研究,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对策,该方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县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典型调研法,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提炼出发展县域经济信息化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典型性的共性模块,形成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县域经济信息化将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为全国提供一个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对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示范作用。全文共分七章,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如下: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经济学分析。本章为全文的撰写做了理论铺垫,包括实现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和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第三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针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信息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信息技术普及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借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和做法,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第四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经济效益、社会主体、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制度、政府,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依据和框架。第五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本章分析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建设思路、目标,从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和建设各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框架结构,提出了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六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用案例分析法,从安平县经济发展状况、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化发展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战略和目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印证了行文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其他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第七章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对策建议。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壮大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提高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加大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创建特色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信息沟通,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整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通过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大量的信息,引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有利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的能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广泛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孔琪[10](2008)在《全国实验动物行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掌握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现状,有效地整合实验动物资源,促进其有效保护、共享和开发利用,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为实验动物管理和科学研究服务。我们对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本次调查方式包括发放资源调查表、访问国内外相关网站,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使用关键词检索中英文信息,使用万方、CNKI和PubMed数据库查询中英文文献,分析了各部委历次调查数据和一些内部资料,并通过电话咨询专家核对信息等方式综合采集海量信息,研究分析后汇成这篇论文。论文分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实验动物管理体系、法规体系、资源现状、质量保障、机构设施和教育培训。1985-1986年中国农业大学连续招收了两期实验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班,开启了我国实验动物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序幕。中日政府在1992年开展的人才交流培训活动(JICA),为我国培训了大量实验动物专业人员,大大促进了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在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下,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市逐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学会(20个)、管理委员会(29个)等专业组织,350多个大专院校、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动物中心(室),实验动物的生产使用规模大幅增长。随着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受到各级政府及各领域专家的重视。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模式是科技部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各省市科技厅(委)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除西藏地区外,有29个省市科技厅(委)组建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通过推行许可证和年检制度加强了行政管理工作,规范了实验动物市场,促进了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和产业化进程。自1988年以来,科技部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颁布了10条配套法规,重点规范了实验动物管理、许可证制度、种质中心、质量检测网络和动物福利五个方面。各省市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目前有北京、湖北、云南三个省市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通过了地方人大立法。还有黑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启动了立法进程。作为法律法规的辅助,国家标准在提高实验动物质量,规范实验动物检测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有92项国家标准,包括微生物、寄生虫、遗传、营养、环境五个方面。农业部制定了SPF鸡微生物等级和检测技术。计划制定的国家标准包括小型猪、犬、兔、猴等大型动物和笼架具、饮水机、饲料等实验动物相关产品。卫生部、农业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制定了地方标准。实验动物和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制定了企业标准以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验动物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成为实验动物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科技部除推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外,资助建立了2个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7个种源基地,成立了国家省市两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29个省市开展了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发放率达到70%以上。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建立的目的是保存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品系涉及到啮齿类动物、基因工程小鼠、兔、小型猪、禽类、犬、灵长类动物,今后还将增加水生生物、野生动物、低等动物和家用动物等,基本覆盖了常见实验动物资源品系。国家建立了6个国家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23个省市建立了26个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实验动物生产量达到1900万只的规模,使用量也高达1600万只,高于欧盟25国的总和1210万只。环境设施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高端设备不断引进,这对于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提供了硬件保障。近年来我国实验动物的进出口越来越频繁,不断引进新品系,同时我国科学家也在培育一些特色品系,如小型猪、水生实验动物、犬、猫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等,使得我国实验动物资源日趋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我国成为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大国,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不断扩大。低等级小动物使用量不断减少,SPF级、基因工程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使用量不断增加,这个发展趋势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似。欧美国家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实验动物使用量趋于稳定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尚处在高速发展期,实验动物生产使用量、设施设备、人员和机构数量等在今后几年还会增加。国内外研发人员或机构不断将生物医药研发动物试验外包给国内的动物试验机构,推动了实验动物行业发展。中国、印度成为国际生物外包最热门的市场,生物技术中心也逐渐东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兴起AAALAC认证和GLP认证热潮,并将催生中国实验动物机构认证和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等级培训工作,为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科技部同时还推动了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设和促进了动物福利水平的提高。在科技部的带动下,13个省市建立了省级实验动物信息网,提高了信息透明度。超过2/3的实验动物机构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宣传网页,这些机构的信息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简单快捷的检索到。目前有5家单位着手开展实验动物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建设。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加强了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今后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宣传力度将继续扩大,吸引更多的行业部门、科学家认识实验动物的重要性,关注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北京、上海等省市也注重了实验动物福利的研究和推广,如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通过省人大立法的北京、湖北、云南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也加入了动物福利和生物安全的内容。动物福利是实验动物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诠释,欧美国家将动物福利融入到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生产和使用的各个方面并颁布了动物福利法,以提高动物福利为核心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我国法制化管理以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为核心,近年来除注重普及动物福利思想外,还建立了许多慰灵石、纪念碑或举办纪念仪式等方式来纪念为生命科学献身的实验动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等机构加强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扩展了国际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实验动物学历教育逐渐升温,全国有73所医学院、药学院,15所兽医学院和生物技术学院开设了研究生层次课程,其中13所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课程,17所实力较强的院校开展了动物学专业下实验动物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只有8所院校开展了本、专科生层次专业教育,对实验动物行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实验动物从业队伍,普及了基本知识,提高了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实验动物学在我国学科设置中还属于三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验动物学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等级技能培训还存在缺口,科技部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已经开始计划开展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等级培训,等级培训考试大纲和培训教材已经编制完毕。随着经济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也随之快速发展。中国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路程。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验动物整体水跟他们十年前大致相似。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实验动物质量参差不齐、品种较少、产业化社会化水平不高、学科地位低、学历教育不发达、技能培训和认证制度不完善等。我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欧美国家的精华,同时也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如科技部主管的管理体系、许可证制度、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分类、各省市建设的省级实验动物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慰灵碑等。政府还需要继续增加对实验动物行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加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完善许可证制度、质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建设,推广和普及应用高质量实验动物,提高实验动物学的学科地位,在高等院校设立专业教育培训,积极培育实验动物兽医师,加快产业化进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是我国的实验动物学术机构,有必要对国内实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全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对策,为国家各级政府制定实验动物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广泛的综合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们的“家底”。本课题调查是第一对全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做的最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可以作为学科发展报告和各级管理部门决策依据。
二、河北实验动物信息网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实验动物信息网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1.1.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基本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理论基点及相关理论支撑 |
2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及角色演进 |
2.1 我国涉农媒体的基本发展历程 |
2.1.1 萌芽与兴起 |
2.1.2 建国后组织化大发展 |
2.1.3 改革开放后兴衰三步走 |
2.1.4 近十年分化融合明显 |
2.2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与内容走向 |
2.2.1 涉农媒体的角色演进 |
2.2.2 涉农媒体报道内容的主要走向 |
2.3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
2.3.1 涉农媒体的功能体现 |
2.3.2 涉农媒体传播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特殊影响 |
3 我国涉农媒体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
3.1 我国涉农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现状 |
3.1.1 农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以中部三县市为例 |
3.1.2 农民工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调查 |
3.2 当前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发展困境 |
3.2.1 涉农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局限性 |
3.2.2 涉农媒体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4 我国涉农媒体破解困境的发展探索 |
4.1 涉农报媒的探索 |
4.1.1 新闻回归与分众传播 |
4.1.2 经营管理上,走出政策襁褓 |
4.2 涉农广播电视的探索 |
4.2.1 广播探索协作体运作 |
4.2.2 涉农电视的探索 |
4.3 涉农网络媒体的探索 |
4.3.1 传统涉农媒体网站与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共融发展 |
4.3.2 手机报(APP)为涉农移媒体动传播探路 |
5 媒体融合趋势下,我国涉农媒体未来走向 |
5.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
5.1.1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相关理论 |
5.1.2 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 |
5.2 涉农媒体融合及全媒体传播实践 |
5.2.1 国外涉农媒体传播全媒体特点明显 |
5.2.2 国外涉农媒体发展带来的启示 |
5.2.3 我国涉农媒体全媒体传播现状与探索 |
结语 |
附表1 全国主要涉农报媒一览 |
附表2 涉农期刊 |
附表3 全国主要涉农电视台节目(频道)一览 |
附表4 中国农业网站ALEXA综合排名(数据更新时间:2015-3-22 09:41) |
附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一号文件”内容一览 |
附表6 新西兰农业新闻集团有限公司(Rural Press Limited)的9大农业报刊杂志 |
附表7 默多克在新西兰开办的主要涉农报刊 |
附表8 中部农民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
附表9 武汉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现状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站评价研究成果总量不断攀升,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
1.1.2 网站评价的社会功能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
1.1.3 全评价体系框架为评价研究与实践另辟蹊径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网站评价相关研究 |
1.2.1.1 网站评价主体 |
1.2.1.2 网站评价客体 |
1.2.1.3 网站评价目的 |
1.2.1.4 网站评价方法 |
1.2.1.5 网站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
1.2.1.6 网站评价制度 |
1.2.1.7 研究述评 |
1.2.2 “全评价”相关研究 |
1.2.2.1 文献综述 |
1.2.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1.8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评价体系框架 |
2.1.1 全评价体系框架形成概述 |
2.1.2 全评价体系框架用于科技网站评价的可能性分析 |
2.2 顾客满意理论 |
2.2.1 顾客满意理论概述 |
2.2.2 顾客满意度模型 |
2.2.3 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应用 |
2.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1 文献计量学主要定律 |
2.3.1.1 文献指数增长规律 |
2.3.1.2 文献老化定律 |
2.3.1.3 三大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 |
2.3.1.4 文献的引用定律 |
2.3.2 文献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关系 |
2.3.3 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在网络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2.4 价值评价理论 |
2.5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6 系统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1 利用相关网页量确定“探索性访谈”的备选网站 |
3.1.1 作为评价对象单位的相关网页 |
3.1.2 搜索工具的选择 |
3.1.3 主题相关网页检索过程 |
3.1.4 备选网站的选择结果 |
3.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2.1.1 理论基础 |
3.2.1.2 研究假设 |
3.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2.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 |
3.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3.1 文献计量学是网站形式评价的理论根基 |
3.3.2 形式评价标准的来源 |
3.3.3 形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1 形式评价指标选取的注意事项 |
3.3.3.2 形式评价备选指标讨论 |
3.3.4 形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 |
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体系 |
3.4.1 “全评价”实为内容、效用评价与形式评价的综合 |
3.4.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 |
4.1 评价对象名录 |
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实证 |
4.2.1 问卷设计 |
4.2.1.1 问卷设计流程 |
4.2.1.2 问卷结构 |
4.2.1.3 初始测度项 |
4.2.1.4 测度项的初步调整 |
4.2.2 预调查 |
4.2.2.1 数据收集 |
4.2.2.2 信度 |
4.2.2.3 效度 |
4.2.3 问卷调整 |
4.2.4 正式调查 |
4.2.4.1 研究样本 |
4.2.4.2 模型的检验 |
4.2.5 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4.2.5.1 模型构建 |
4.2.5.2 模型拟合与评价 |
4.2.5.3 模型修正 |
4.2.6 模型分析 |
4.2.7 评价模型权重的确定 |
4.2.8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 |
4.2.9 评价结果 |
4.2.10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实证 |
4.3.1 明确形式评价指标 |
4.3.2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主题相关网页数据抓取过程 |
4.3.2.1 获取主题特征词 |
4.3.2.2 获取热词 |
4.3.2.3 批量获取主题相关网页数据 |
4.3.3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形式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
4.3.3.1 主题特征度 |
4.3.3.2 权威度 |
4.3.3.3 准确度 |
4.3.3.4 新颖度 |
4.3.3.5 热度 |
4.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 |
4.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3.5.1 形式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 |
4.3.5.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4.3.5.3 评价指标数据的分析与形式评价结果 |
4.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4.1 权重计算 |
4.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 |
4.4.3 “全评价”结果 |
4.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搭建 |
4.5.1 “运算界面”设计思路 |
4.5.2 界面效果与运行结果 |
4.5.3 “运算界面”的特点、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评价的检验、分析与网站建设对策建议 |
5.1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六要素 |
5.2 模型验证 |
5.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5.3.1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各评价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
5.3.2 用户角度评价指标权重与专业角度评价指标权重的比较 |
5.3.3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4 目前我国主要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信息质量状况和用户满意情况分析 |
5.4 网站排名分析 |
5.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对策与建议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主要贡献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索性访谈 |
附录B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1 |
附录C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 |
附录D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权重测度调查表 |
附录E 中英文主题特征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F 中英文热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G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索引 |
致谢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1.6 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章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 |
2.1.1 信息化的内涵 |
2.1.2 信息化的特征 |
2.1.3 信息化的意义 |
2.2 农村信息化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村信息化理论 |
2.2.2 相关基础理论 |
2.3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及经验 |
2.3.1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时间日历 |
2.3.2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时期划分 |
2.3.3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
2.3.4 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2.3.5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的比较分析 |
3.1 国外一些主要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
3.1.1 发达国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
3.1.2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
3.2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
3.2.1 发展特点 |
3.2.2 发展趋势 |
3.3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
3.3.2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投入 |
3.3.3 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
3.3.4 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
3.3.5 打造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体系 |
3.3.6 注重科研、教育和推广三结合 |
3.4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比较与分析 |
3.4.1 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比较 |
3.4.2 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渠道比较 |
3.4.3 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方式比较 |
3.5 国内不同类型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典型模式 |
3.5.1 发达地区典型模式 |
3.5.2 中等发达地区典型模式 |
3.5.3 欠发达地区的典型模式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4.1 黑龙江省农村概况 |
4.1.1 农村基本情况 |
4.1.2 农业生产特点 |
4.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
4.2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
4.2.1 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水平 |
4.2.2 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效 |
4.2.3 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 |
4.3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
4.3.1 各地区农村基本情况分析 |
4.3.2 各地市农村信息化基础情况 |
4.4 发展水平区域分类 |
4.4.1 发达地区 |
4.4.2 比较发达地区 |
4.4.3 中等发达地区 |
4.4.4 欠发达地区 |
4.5 黑龙江省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
4.5.1 主要的信息服务模式 |
4.5.2 不同模式的比较 |
4.6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6.1 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 |
4.6.2 覆盖地域广,农村信息化难度大 |
4.6.3 组织体系建设尚流于形式 |
4.6.4 缺乏与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的紧密结合 |
4.6.5 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力度 |
4.6.6 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
4.6.7 网络建设和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 |
5.1 战略模式构建的原则 |
5.1.1 符合省情基础原则 |
5.1.2 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
5.1.3 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的原则 |
5.1.4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
5.1.5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 |
5.2.1 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战略 |
5.2.2 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战略 |
5.2.3 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战略模式 |
5.2.4 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 |
5.2.5 多元化发展战略 |
5.2.6 跨越式发展战略 |
5.3 战略重点 |
5.3.1 信息资源建设重点 |
5.3.2 农村信息服务重点 |
5.4 战略保障 |
5.4.1 确保资金投入 |
5.4.2 加强组织协调 |
5.4.3 推动队伍建设 |
5.4.4 创造政策环境 |
5.4.5 健全制度规范 |
第六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 |
6.1 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构建的目的 |
6.1.1 解决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问题 |
6.1.2 提高信息资源的市场经济价值 |
6.2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组织模式 |
6.2.1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主体 |
6.2.2 现阶段的主要组织类型 |
6.2.3 政学研产相结合的组织类型 |
6.3 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
6.3.1 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构建的目的 |
6.3.2 按照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特色农业的资源配置方式 |
6.3.3 依据农民信息需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
6.3.4 依据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均衡的资源配置方式 |
6.3.5 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市场”协调互动配置方式 |
6.4 省、市、县、乡四级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
6.4.1 省级信息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
6.4.2 市级信息资源整合——信息一体化平台 |
6.4.3 县乡级信息资源整合——县乡一体化平台 |
6.5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技术模式 |
6.5.1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集成 |
6.5.2 农业信息发布技术集成 |
6.5.3 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 |
6.5.4 农业信息技术的扩散与传播 |
6.6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共建共享模式 |
6.6.1 信息资源的共建 |
6.6.2 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
第七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
7.1 投入模式 |
7.1.1 政府性、自助式、商业性投入方式 |
7.1.2 “政府性+自助式+商业性”投入方式 |
7.1.3 “政府性+科研院所+自助式+商业性”联动投入方式 |
7.2 组织模式 |
7.2.1 政府主导型 |
7.2.2 社会参与型 |
7.2.3 政企协合作型 |
7.2.4 多方联动型 |
7.2.5 基层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7.3 信息传播服务模式 |
7.3.1 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分析 |
7.3.2 “‘三电一机’+多方资源”的信息传播服务途径 |
7.3.3 “‘三电一网两机一报’一体化”信息传播服务途径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信息化相关理论综述 |
1.2.2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
1.2.3 县域经济研究综述 |
1.2.4 县域经济信息化理论综述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县域经济信息化经济学分析 |
2.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 |
2.1.1 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
2.1.2 以信息化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 |
2.1.3 以农业信息化加速农村城镇化 |
2.1.4 以信息化增强县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
2.2 县域经济信息化需求分析 |
2.2.1 提高生产要素贡献率的需要 |
2.2.2 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 |
2.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
2.2.4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需要 |
2.2.5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2.3 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 |
2.3.1 县域经济信息化改变了产品的供需结构 |
2.3.2 县域经济信息化优化投资结构 |
2.3.3 县域经济信息化降低物流成本 |
2.4 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 |
2.4.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成本分析 |
2.4.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效益分析 |
2.4.3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益评价 |
2.5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 |
2.5.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生产成本和风险降低效应 |
2.5.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物流成本降低效应 |
2.5.3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竞争力提升效应 |
2.5.4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社会经济促进效应 |
3 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
3.1 国际现状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韩国 |
3.1.4 印度 |
3.2 国内现状 |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2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3.2.3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情况 |
3.3 主要问题 |
3.3.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
3.3.3 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低 |
3.3.4 信息化政策环境不健全 |
3.4 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3.4.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
3.4.2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形成有效管理体系 |
3.4.3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一站式”服务 |
3.4.4 重视人才培养,缩小“数字鸿沟” |
3.4.5 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
3.4.6 注重先行试点示范、不断提高完善 |
4 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2 社会主体素质的影响 |
4.1.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1.4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 |
4.1.5 制度因素的影响 |
4.1.6 政府在信息化中的影响作用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目标 |
4.2.2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2.3 县域经济信息化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建立的依据 |
4.2.4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4.3 实证分析 |
5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战略定位 |
5.3 县域经济信息化总体框架构成 |
5.3.1 服务主体 |
5.3.2 应用平台 |
5.3.3 应用及服务系统 |
5.3.4 信息资源 |
5.3.5 信息基础设施 |
5.3.6 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 |
5.4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5.4.1 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 |
5.4.2 建设各产业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 |
5.5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与选择 |
5.5.1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类 |
5.5.2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5.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任务 |
5.6.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6.2 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5.6.3 加快应用系统建设 |
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 |
6.1 安平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6.1.1 经济基础 |
6.1.2 特色产业 |
6.2 安平县信息化发展现状 |
6.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
6.2.2 涉农信息服务初步展开 |
6.2.3 企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
6.2.4 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
6.2.5 社会服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
6.2.6 组织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
6.3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需求调查分析 |
6.3.1 农村用户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2 企业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3 城镇居民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4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
6.4 主要问题分析 |
6.4.1 基础设施薄弱 |
6.4.2 信息资源的开发严重不足,资源不能共享 |
6.4.3 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 |
6.4.4 接受信息的人员素质较差 |
6.4.5 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
6.4.6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别大 |
6.5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目标 |
6.5.1 发展战略 |
6.5.2 基本原则 |
6.5.3 发展目标 |
6.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
6.6.1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6.6.2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6.6.3 通过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6.6.4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6.6.5 提高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 |
6.6.6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7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策措施 |
7.1 构建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
7.1.1 组织保障体系构成 |
7.1.2 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 |
7.1.3 协调组织机构及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7.2 实施多元化投融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7.2.1 借鉴加拿大资金解决途径 |
7.2.2 科学合理运用有限资金 |
7.2.3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7.2.4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
7.3 克服各级信息意识缺位现象,提高信息化水平 |
7.3.1 加强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技能 |
7.3.2 县域经济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和途径 |
7.4 实施品牌战略,拉动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 |
7.4.1 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
7.4.2 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径和内容 |
7.4.3 建立县域特色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 |
7.5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7.5.1 推进农村信息网络的整合和延伸 |
7.5.2 加快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7.5.3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
7.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其它配套措施 |
7.6.1 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指标体系 |
7.6.2 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
7.6.3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综合采集体系 |
7.6.4 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体系 |
7.6.5 加强安全防范,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全国实验动物行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动物管理体系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动物法规体系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动物资源现状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第四部分 实验动物质量保障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第五部分 实验动物机构设施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第六部分 实验动物教育培训 |
前言 |
一、方法 |
二、结果 |
三、国外现状 |
四、发展对策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四、河北实验动物信息网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从分化到融合中国涉农媒体发展研究[D]. 郭习松. 武汉大学, 2015(07)
- [4]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D]. 范佳佳. 南京大学, 2014(05)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高校实验动物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A]. 张永斌,梁晓庆. 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 2012
- [7]河北省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暨实验动物信息网建设及运行情况[J]. 徐增年,邹莉,刘福英,冯旭,李兴琴,张运凯. 实验动物科学, 2012(02)
- [8]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 李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张洪刚.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10]全国实验动物行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 孔琪.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4)
标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三农论文; 防护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