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公路出省煤炭火爆(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窦岩平[2](2017)在《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太行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坚韧不拔、战天斗地的“愚公移山”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抗击日寇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敢于胜利的“亮剑”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新时期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太行精神,既是地域的又是民族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处在国内和国际形势都深刻而广泛的变动时期,对于日渐崛起的中国,西方敌对势力抱有敌意,在经济上军事上限制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对中国搞意识形态渗透,妄图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腐败现象已经到了危及执政党生存的危险时期。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社会上存在不少追求功利、贪图享乐、精神懈怠、富裕即安、戾气暴走等精神问题,消极的、模糊的、懒庸的、低俗的甚至非常错误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使山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经济领域也受到影响,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困难增加,形势复杂。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中国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如何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使得太行精神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研究和弘扬太行精神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社会思潮的冲击、适应时代潮流、提振山西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精气神的动力源泉。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研究太行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太行精神的继承性和现实性,在分析太行精神理论基础上,确定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探讨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凝聚共同理想信念,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结合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省情,说明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和弘扬的时代需要和重大意义,从而对选题的缘起、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章,通过对民族精神的界定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出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第三章,论述了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具体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分析了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以及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确定了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从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七章,探讨了结合新的形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太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的路径。具体从坚定中国道路、结合山西实际,汇集党政军民合力等路径,进行大力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从而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初步构建太行精神的概念、内容、特征和理论核心体系。本文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省情,从总体上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作了全面分析;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太行山地区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文化等方面获取丰富营养,对太行精神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确定了新时期所要弘扬的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精神品质和主要特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太行精神的理论体系。二是结合当代实践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把太行精神中与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升华,以此来说明太行精神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并由此证明太行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的,是历久弥新的,永远不会过时的。研究为了实践,太行精神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古已有之。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度发展需要有新变化,面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面对党内和山西省内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和弘扬培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当今政治、经济形势,借助社会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找准太行精神的实践需求,持续不断对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促进山西的能源经济转型、实现山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三是提出不断增强太行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本文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国防科技干部、大学生、青少年、广大群众、新兴阶层等不同人群,探索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太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具体对策研究。太行精神的研究是我们应对国际挑战和现实危机的一种必然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激发创业创新动力,激励昂扬奋进气质、汇集党政军民合力,形成实效长效机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培育和弘扬太行精神具有独特的实践应用价值。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当前实践来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研究,丰富发展它的当代价值,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太行精神的大力弘扬,使太行精神真正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成为巩固山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新时期太行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文化道德氛围,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着力推进山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牛超[3](2017)在《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雪体育旅游兴起于19世纪工业时期的欧洲,20世纪中叶逐步发展成熟,冰雪环境的改善与产业组织的专业化促进了欧洲冰雪旅游市场的发展,(如)法国冬季的冰雪旅游收入就高达50亿美元。冰雪体育旅游集娱乐、观光、健身、度假于一体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旅游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旅游业仍主要停留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观赏的层面,尚未形成全产业链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体育旅游产业成为我国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及转变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在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下,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冰雪运动虽然在我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冰雪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却较为滞后,早期多以民间游戏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存在巨大的市场真空。随着北京申冬奥的成功,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将走上发展快车道。山西省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均在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构建旅游产业格局是当务之急。目前山西省的旅游市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区分,在长达4个月的冬季,缺乏有力的旅游产品支撑。而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地填补这一空缺,也成为完善山西整个旅游全产业链条的关键一环。此外,山西省紧邻京津冀地区,同时也是距离南方地区最近的北方山地地区,交通条件便利,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储备。与此同时,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且冬季结冰期长,非常适合发展冰雪旅游运动。本研究尝试探讨在经济新常态,尤其是山西省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从体育产业发展的视角入手,探讨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从山西省自身发展条件入手,通过多方位考察,综合分析了山西省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各项基础条件以及综合环境评价,从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等四个方面对山西省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综合条件进行了全方位审视与评估,总结得出山西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SWOT要素。(1)优势:资源条件、区位交通条件、已开展的体育旅游基础条件等。(2)劣势:政府政策缺失、场地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足、大众认知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等。(3)机遇: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省内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政府重视程度增加等。(4)威胁:人均GDP和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周边省市地区形成竞争等。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AHP-SWOT分析法,就山西省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山西省应采用劣势与机遇(WO)相结合的争取型战略组合,完善内部环境劣势条件,抓住外部机遇大力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
崔光耀[4](2016)在《走进贵阳——从数博会看贵州转型发展脉络》文中认为数博会贵州拥有一张新名片在中国版图上相对偏远的西南重镇贵阳,因为这样一个大型国际会议而成为媒体追逐和各界关注的焦点:2016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即将在这里召开,届时来自国内外的各路嘉宾将聚会贵阳,这些嘉宾不仅包括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也包括各地区、行业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代表,资深大数据专家学者,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预计参会的国内外机构超过3000家,除主会场中国
陈亚威[5](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构想,其东部维系着新兴的亚太经济圈,西部连接着繁荣的欧洲经济圈,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和重要节点,青海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文明传递、技术传播、商贸流通产生过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如今,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立足自身,准确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之中,是青海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意义非凡。本文立足青海,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握区域发展优势,提出“把青海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点”的发展定位,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青海“支点体系”,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框架,即两个面向、三个开放支点、三个区域支点和五大战略支点。两个面向指向西沿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西亚,向南沿青藏铁路面向南亚,构建南亚大陆桥。三个开放支点指青海应依托“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地毯展交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三个开放平台,积极面向中亚、南亚等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推动青海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使青海抢抓发展先机,牢固确立战略支点的地位。三个区域支点即青海应将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列为青海战略支点的区域依托,为战略支点的构建搭建良好的空间载体。五大战略支点,即将交通基础设施、双核城市、产业、民族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无论是两个面向、三个开放支点还是三个区域支点,都需要具体的战略支点作为发展依托,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五大战略支点。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集中体现在理论观点、战略支点模式构建以及对策建议之上,其现实意义是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提出有见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及建议,为青海顺利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提供理论支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王峰[6](201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神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资源日渐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国内外资源环境及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使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加,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而走向衰败的困境。为避免矿竭城衰,转型成唯一的选择,这直接关系到城市本身乃至区域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大局。神木经济的发展步伐虽然很快,但在2013年以来由于煤碳价格下跌的冲击,使得经济出现很大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神木过分依赖当地的煤炭资源,目前神木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非煤产业,转型之路还相当长。因此,接续产业的选择无疑是神木经济转型可持续的关键。本文围绕这个话题,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以陕西神木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就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以及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征作了论述,概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有关理论。对神木进行了现状分析,并且应用SWOT详细分析介绍了神木,和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启示,从而确立神木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最后对神木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黄震[7](2014)在《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是在齐文化、鲁文化和儒家思想、兵家智慧以及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是山东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山东沿海地区商贸经济的迅猛发展,关于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经济发展史以及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研究日益为学界与商界所关注。本文充分吸纳了当前史学界关于山东沿海商业经济、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搜集了清末民初时期山东沿海大量的经济、文化资料,在拥有详实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史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化视野透视法对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基于此,从深层次文化的角度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侧重于精神、文化层面。从公共精神、包容创新精神、道德伦理精神、智者与重视教育精神以及对山东、.全国的影响等五个角度阐述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则是从微观角度结合具体实例全面系统地分析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从具体层次而言,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探讨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本章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清末民初山东沿海近代新式商人崛起与工商业发展”、“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清末民初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这一内容的研究将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清末民初社会巨变和转型与山东沿海商人在内忧外患下奋发图强”、“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于“清末民初山东沿海企业家崛起和工商业迅猛发展及其影响”的研究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清末民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组成”、“清末民初山东沿海的工商业迅猛发展和商人经营活动范围扩张”、“传统山东沿海商人经营和近代山东商人沿海经营的区别”。对于“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这—内容的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清末转型期、民初发展期。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顾客至上、诚信为本、勤奋务实、义利结合、科学管理、灵活经营、注重宣传、等级森严和家长制、眷恋故土与小富即安、贾而好儒和崇尚入仕”。第二部分(第二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本章将从“服务社会精神”、“支持公益慈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三个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山东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第三部分(第三章)探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包容创新精神。本章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地区商业包容创新文化:包容精神、新儒商文化、创新精神。第四部分(第四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本章将从仁爱精神、道义文化、礼仪文化、诚信文化四个角度阐述清末民初山东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第五部分(第五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重智精神。本章将从智者文化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智者精神。第六部分(第六章)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影响。本章首先研究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地区商业文化对山东的建筑、饮食、神祗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然后研究清末民初山东商业的道德伦理精神和新儒商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张彦台[8](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向碧华[9](2011)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经济现象,是经济规律和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全球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日德、亚洲“四小龙”和我国沿海地区也因此先后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飞跃。实践证明:产业转移既对产业移出地和移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逐渐成为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却面临严重的挑战。一方面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继续扩大、产业结构发展滞后和产业结构雷同等社会和经济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向发展中国家产业外迁的势头;在国内,近几年由于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和产业发展环境的日益紧缩,使通过承接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而获得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为提升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丧失了部分产业发展的优势,成为世界范围内第四次产业转移的主动力源。在此背景下,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成为了实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产业转移的机理是什么?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如何促进产业转移?承接地与移出地如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互动互促的机制?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这些都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论文共分为导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三个部分,其中理论研究部分包括前三章,实证分析部分为后五章。导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陈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给出了本文写作难点和拟创新点。第一章,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该章对国外比较成熟的产业转移理论和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回顾和整理。在陈述国外产业转移理论过程中,对理论的发展和缺陷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和归纳。虽然国内还没有形成对产业转移研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以及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第二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与效应分析。该章首先界定了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然后对产业转移的类别和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移入地产业结构、就业、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实践。本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特点、动因以及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特征和动力机制。第四章,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湖北省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论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了湖北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梯度,这为湖北省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依据。论文接着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湖北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湖北省只有在产业转移提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能在产业转移浪潮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第五章,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评价。本章介绍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对湖北省经济的影响,最后指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第六章,产业转移与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论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整体和三次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找出当前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前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最后着重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七章,湖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制定科学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选择和培育出与本区域相适应的主导产业,这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围绕湖北省如何选择主导产业,收集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湖北省应该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对于主导产业的准确判断和选择有利于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第八章,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本章分别从制度环境、载体建设、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应对策和措施。结语。该部分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
王庆慧,王恒[10](2010)在《山西省乡村游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可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多功能、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山西省也不例外,旅游业可以促进山西省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2006年中国提倡的是乡村游,山西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也积极配合了国家的号召.但是山西省和其他省市相比,在乡村游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从山西省乡村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山西省乡村游目前的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基础设施较差;开发具有盲目性;旅游规划尚未整合;经济效益低,旅行社不热衷;专业乡村游开发人才缺乏等,这都成为山西省乡村游发展的障碍.为了与全国旅游业相关政策达到和谐、统一,并进一步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有极佳的对策与之相适应.
二、我省公路出省煤炭火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公路出省煤炭火爆(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分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文献分析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3.2.2 生态产品价值 |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
4.1 三江源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生态地位 |
4.1.5 生态保护 |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
5.1.2 问卷基本情况 |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1.4 描述性统计 |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
5.2.1 问卷基本情况 |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空间交叉分析 |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
6.1.1 生态农畜产品 |
6.1.2 淡水资源产品 |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
6.2.3 绿电交易现状 |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太行精神概念的界定 |
2.1 民族精神的界说 |
2.1.1 康有为的“国魂”论 |
2.1.2 梁启超的“新民”论 |
2.1.3 李大钊的民族精神观 |
2.1.4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 |
2.1.5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精神 |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2.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2.2.2 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
2.3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3.1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精神的基本内涵 |
2.3.2 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4 太行精神的精神风貌 |
2.4.1 爱国主义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核心精神 |
2.4.2 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2.4.3 革故鼎新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
2.4.4 太行精神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精神 |
2.5 太行精神的具体体现 |
2.5.1 申纪兰精神 |
2.5.2 大寨精神 |
2.5.3 红旗渠精神 |
2.5.4 锡崖沟精神 |
2.5.5 右玉精神 |
2.5.6 太旧精神 |
3 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 |
3.1.1 民族精神是凝聚民族团结、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基础 |
3.1.2 民族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
3.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3.2.1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3.2.2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立场的生动体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
3.3.1 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营养 |
3.3.2 文化自信是实现太行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 |
3.4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 |
3.4.1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
3.4.2 中国共产党精神是太行精神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 |
3.5.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前提 |
3.5.2 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基础 |
4 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 |
4.1 太行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4.1.1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 |
4.1.2 山西抗战战略地位确立的艰难过程 |
4.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
4.2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 |
4.2.1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 |
4.2.2 朱德的精神风范是太行精神的生动诠释 |
4.2.3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 |
4.3.1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4.3.2 毛泽东思想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理论基础 |
4.3.3 太行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
4.4 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 |
4.4.1 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
4.4.2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太行精神的历史文化基础 |
4.4.3 太行精神是执政为民、厚生爱民的人文精神 |
4.4.4 太行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孕育了厚重的太行精神 |
4.5 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 |
4.5.1 太行山的地域生态环境 |
4.5.2 太行山的雄奇险峻赋予太行人民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
4.5.3 太行山的坚实厚重造就太行人民坚强勇敢的地域性格 |
5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5.1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 |
5.1.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
5.1.2 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5.1.3 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
5.1.4 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
5.2 太行精神的精神品质 |
5.2.1 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魂魄 |
5.2.2 执政为民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基石 |
5.2.3 奋发有为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气质 |
5.2.4 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传统 |
5.3 太行精神的主要特征 |
5.3.1 中国共产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
5.3.2 理想信念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
5.3.3 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 |
5.3.4 革命实践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
5.4 太行精神的人本分析 |
5.4.1 太行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
5.4.2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尊严 |
5.4.3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力量 |
5.5 太行精神的价值取向 |
5.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太行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 |
5.5.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太行精神的主导价值取向 |
5.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是太行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 |
5.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太行精神的目标价值取向 |
6 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
6.1 太行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6.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样价值观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太行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
6.2 太行精神与提升公民道德建设 |
6.2.1 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6.2.2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6.2.3 把太行精神融入公民道德建设 |
6.3 太行精神与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 |
6.3.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政治灵魂 |
6.3.2 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强大基础 |
6.3.3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优秀品格 |
6.3.4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特质 |
6.4 太行精神与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 |
6.4.1 地方政府治理的内涵 |
6.4.2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的偏失 |
6.4.3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四种危险”的化解路径 |
6.5 太行精神与加快山西能源经济转型 |
6.5.1 加快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
6.5.2 加快山西经济方式全面创新 |
6.5.3 加快山西经济模式合作开放 |
6.6 太行精神与贯彻山西绿色发展 |
6.6.1 太行精神对山西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实践推动 |
6.6.2 建设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厚重、生态文明的山西新城镇 |
7 弘扬和传承太行精神的主要途径 |
7.1 坚持中国道路,凝聚共同理想信念 |
7.1.1 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7.1.2 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
7.1.3 太行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实现 |
7.2 结合山西发展,激发创业创新动力 |
7.2.1 创新发展农业新产业 |
7.2.2 创新发展工业新型化 |
7.2.3 创新发展服务新商贸 |
7.2.4 创新发展文化新形象 |
7.3 抓好群体教育,汇集党政军民合力 |
7.3.1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
7.3.2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7.3.3 提升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幸福感 |
7.4 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 |
7.4.1 典型时期社会心理状况分析 |
7.4.2 倡导三严三实、昂扬奋进的社会心理 |
7.4.3 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家风 |
7.5 多种措施并举,形成实效长效机制 |
7.5.1 拓展太行抗战革命历史展览 |
7.5.2 丰富传统媒体和加强现代网络宣传太行精神 |
7.5.3 将太行精神融入各级党校教育 |
7.5.4 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
7.5.5 开展太行精神主题公益实践活动 |
7.5.6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活力 |
7.5.7 深化太行精神理论研究,打造山西学术精品工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比较分析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AHP-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关于体育旅游与冰雪体育旅游的概念 |
3.2 关于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 |
3.3 关于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 |
3.4 北京冬奥会对冰雪体育旅游的影响 |
3.5 关于AHP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与理论探讨 |
4.1.1 体育旅游与冰雪体育旅游的概念 |
4.1.2 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环境条件 |
4.2 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
4.2.1 气候条件 |
4.2.2 区位交通条件 |
4.2.3 场地条件 |
4.2.4 旅游资源条件 |
4.2.5 其他保障条件 |
4.3 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环境比较分析 |
4.3.1 冰雪体育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
4.3.2 场地设施比较分析 |
4.3.3 区位交通条件对比分析 |
4.3.4 经济条件对比分析 |
4.3.5 赛事推广比较分析 |
4.3.6 冰雪相关人群分析 |
4.3.7 政府政策支持分析 |
4.4 影响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总结 |
4.4.1 山西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优势(S) |
4.4.2 山西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劣势(W) |
4.4.3 山西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机遇(O) |
4.4.4 山西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的挑战(T) |
4.5 基于AHP-SWOT分析法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 |
4.5.1 冰雪体育旅游AHP-SWOT分析法概述 |
4.5.2 冰雪体育旅游SWOT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方法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点轴开发理论 |
2.1.3 网络开发理论 |
2.1.4 后发优势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综述 |
2.2.2 青海战略支点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理论框架 |
3.1 青海面临的历史机遇及丝绸之路中凸显的重要地位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的依据 |
3.2.1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
3.2.2 青海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交通枢纽 |
3.2.3 青海是我国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 |
3.2.4 青海是我国资源开发的战略基地 |
3.2.5 青海具有“民心相通”的天然文化基因 |
3.2.6 青海生态关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稳定发展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及其构成体系 |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定位 |
3.3.2 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的构成体系 |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任务 |
4.1 青海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
4.1.1 青海省铁路发展状况 |
4.1.2 青海省公路发展状况 |
4.1.3 青海省民航发展状况 |
4.2 青海交通基础设施联动发展 |
4.2.1 青海铁路联动发展 |
4.2.2 青海公路联动发展 |
4.2.3 青海民航联动发展 |
4.2.4 青海管道联动发展 |
第五章 双核城市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依托 |
5.1 格尔木市——中国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
5.1.1 格尔木市的战略定位 |
5.1.2 格尔木市战略目标取向 |
5.2 西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基地 |
5.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
5.2.2 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
5.2.3 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
5.2.4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5.2.5 西部对外经贸的中心 |
第六章 产业发展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 |
6.1 打造“世界藏毯之都” |
6.2 建设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清真食品产业和穆斯林用品产业 |
6.3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能源战略基地 |
6.4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能源矿产加工转化基地 |
6.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原旅游名省 |
6.6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文交流基地 |
第七章 生态环境是打造青海战略支点的重要保障 |
7.1 筑牢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7.1.1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水塔 |
7.1.2 三江源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屏障 |
7.1.3 三江源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宝库 |
7.1.4 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可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
7.2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
7.2.1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 |
7.2.2 推动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对策建议 |
8.1 构建交通联动发展新格局,使青海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
8.2 加快双核建设,推动西宁市、格尔木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
8.3 提升产业优势,推动“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8.4 重视民族文化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人文交流基地 |
8.5 重视生态文明,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
8.6 加强区域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自由贸易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6)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神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1. 比较分析法 |
2.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
3. 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4. SWOT 战略分析方法 |
5.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一、 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理论依据 |
(一) 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1.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
(二) 基本的理论依据 |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循环经济理论 |
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二、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以神木为例 |
(一) 神木现状 |
1.神木概况 |
2.神木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
3.神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
4.神木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
(二) 神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
1.神木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S) |
2.神木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因素分析(W) |
3.神木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素分析(O) |
4.神木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因素分析(T) |
(三) 神木经济转型的 SWOT 方案 |
三、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国外转型实践 |
1.德国鲁尔区 |
2.法国洛林地区 |
3.英国伯明翰和利物浦 |
4.美国匹兹堡 |
5.日本九州 |
(二) 国内转型实践 |
1.辽宁阜新 |
2.河北唐山 |
3.江苏徐州 |
4.河南焦作 |
(三) 国内外转型对神木的启示 |
四、 神木县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一) 坚持科学开发与管理,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
(二) 借助政策环境支持,推进产业多元化 |
(三) 抢抓经济转型机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
(四) 依托科技进步,促进后续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资料的来源 |
第四节 本文基本结构及创新之处 |
一、文章的基本结构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本文的时间、地域以及文化概念界定 |
一、时间、地域的界定 |
二、文化概念的界定 |
三、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定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 |
一、社会巨变与山东沿海商人的奋发图强 |
二、山东沿海地域文化特色和影响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经营活动发展和影响 |
一、近代山东沿海新式商人的定义 |
二、近代初山东沿海新式商人崛起及其向“近代企业家”嬗变 |
三、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商业的大发展 |
四、传统和近代山东沿海商人经营的区别 |
第三节 历史大变局中的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嬗变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
一、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历程 |
二、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公共精神 |
第一节 服务社会精神 |
一、成立商会,发挥其公共管理、协调职能 |
二、制定章程良性地处理商业纠纷 |
三、保障商户正当利益和维护金融正常秩序 |
四、参与地方公共管理和为地方的发展出谋划策 |
第二节 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
第三节 爱国主义精神 |
一、维护和争取国家和民族权益 |
二、抵制外来经济侵略、保持民族气节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包容创新精神 |
第一节 包容精神 |
第二节 新儒商文化 |
第三节 创新精神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道德伦理精神 |
第一节 仁爱精神 |
一、以人为本 |
二、以“情”为根 |
第二节 道义文化 |
一、个人道义与经营赢利的融合 |
二、民族大义高于一切 |
第三节 礼仪文化 |
一、经营活动和为人处世中注重礼仪 |
二、通过思想教育和培训员工的礼仪,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四节 诚信文化 |
一、诚信为本、信守承诺 |
二、质量为先、信誉至上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重智精神 |
第一节 智者文化 |
一、经营活动中的智慧 |
二、学习、教育中的智商 |
第二节 重视教育精神 |
第六章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之影响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对山东的影响 |
一、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
二、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三、对神祗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
一、道德伦理精神的影响 |
二、新儒商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由来、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
小结 |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
一、 资本组织形式 |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
三、 人员素质 |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
一、 栈房职能 |
二、 中介代理职能 |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
四、 金融职能 |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
七、 批发职能 |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
一、 牙商的总收入 |
二、 正常收入项目 |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
一、 支出项目 |
二、 牙行的资金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
一、 向上流动 |
二、 向下流动 |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
一、 向企业家流动 |
二、 向银行家流动 |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
一、 牙税盈余制度 |
二、 牙税等则制度 |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
小结 |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
一、 牙帖继承制 |
二、 牙帖连任制 |
三、 帮帖替代制 |
四、 商民申请制 |
五、 官府招募制 |
六、 牙帖租用制 |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
三、 铺保制度 |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
五、 牙帖的有效期 |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
一、 牙、商经营纠纷 |
二、 牙、牙经营纠纷 |
三、 其他类型纠纷 |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
一、 牙、牙经营纠纷 |
二、 牙、商经营纠纷 |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
小结 |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自拟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
二、中心外围理论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雁行理论 |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六、垄断优势理论 |
七、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
一、对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 |
二、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 |
三、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
四、对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和对策研究 |
五、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
六、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七、技术转移的梯度和“反梯度”理论 |
第二章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内涵 |
一、产业转移的概念 |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
三、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
一、生产要素的差异性 |
二、区位因素 |
三、产业集群 |
四、产业政策 |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
一、成本导向型转移 |
二、市场开拓型转移 |
三、竞争跟进型转移 |
四、供应链衔接型转移 |
五、追求规模经济型转移 |
六、政策导向型转移 |
第四节 产业转移的效应 |
一、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 |
三、产业转移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
四、产业转移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
第三章 国际与国内产业转移的实践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 |
一、20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 |
二、现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
三、新一轮跨国产业转移的动因 |
四、世界产业向中国的转移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 |
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 |
四、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
一、经济地位巨大反差的压力 |
二、充分发挥湖北省的比较优势的需要 |
三、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湖北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
一、湖北省在全国经济梯度中地位的实证分析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评价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
一、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即将进入规模化阶段 |
二、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步伐日益加快 |
三、国务院对“产业西移”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
四、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湖北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之一 |
二、湖北省省内承接产业转移一市独大的局面逐渐改观 |
三、三次产业引资持续全面增长,促进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 |
四、湖北承接的产业转移以沿海等地内资为主 |
五、湖北承接的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体 |
六、开发区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
七、与其他中部省份相比,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式多样化 |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集群化 |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高级化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划滞后 |
二、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三、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四、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
五、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落后 |
六、投资软环境仍有待改善 |
第六章 产业转移与湖北省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一节 湖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
一、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评价 |
二、湖北省农业的内部结构 |
三、湖北省工业的内部结构 |
四、湖北省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分布 |
一、产业转移资本在湖北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特征 |
二、产业转移在第一产业内部的特征 |
三、产业转移在第二产业内部的特征 |
四、产业转移在第三产业内部的特征 |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对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一、承接产业转移对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正面影响 |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负面影响 |
第七章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一节 主导产业的概述 |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 |
二、主导产业的特征 |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综述 |
四、主导产业基准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一、湖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的定位 |
二、基于主成分法的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
三、当前湖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 |
第一节 产业转移承接的制度环境建设策略 |
一、产业承接规划建设 |
二、区域经济协作机制建设 |
三、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 |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
第二节 产业转移承接的载体建设策略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 |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承接主体的培育 |
三、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 |
四、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市场开放 |
第三节 产业转移承接的产业发展策略 |
一、以壮大主导产业为目标的产业承接策略 |
二、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的产业承接策略 |
三、以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的产业承接策略 |
四、以建设产业集群为目标的产业承接策略 |
第四节 产业转移承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一、可持续发展观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
二、在承接转移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山西省乡村游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乡村游发展现状 |
2 山西乡村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 基础设施较差 |
2.2 开发具有盲目性 |
2.3 旅游规划尚未整合 |
2.4 经济效益不佳, 旅行社不热衷 |
2.5 乡村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
3 山西乡村游发展对策 |
3.1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3.2 乡村游可以尝试走差异化、特色游的路子 |
3.3 做出合理的旅游规划 |
3.4 尽快调动起旅行社积极性 |
3.5 紧抓人才培养 |
四、我省公路出省煤炭火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窦岩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3]山西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 牛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1)
- [4]走进贵阳——从数博会看贵州转型发展脉络[J]. 崔光耀. 中国信息安全, 2016(05)
- [5]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D]. 陈亚威.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6)
- [6]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陕西神木为例[D]. 王峰. 长安大学, 2014(04)
- [7]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D]. 黄震.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9]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为例[D]. 向碧华. 武汉大学, 2011(04)
- [10]山西省乡村游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 王庆慧,王恒.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