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合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

急性阑尾炎合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

一、急性阑尾炎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管卫星[1](2020)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5例,参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腹痛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间显着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肠梗阻0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脓肿0例,化脓性门静脉炎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参照组发生肠梗阻12例,切口感染13例,腹腔脓肿12例,化脓性门静脉炎2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5%,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方法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郜鑫燕[2](2020)在《结肠冗长、体质指数与慢性阑尾炎病因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慢性阑尾炎与结肠冗长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为结肠冗长及BMI是小儿慢性阑尾炎发病原因之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7年9月-2019年4月100例疑似慢性阑尾炎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下消化道造影X线片,记录患者结肠是否冗长以及阑尾有无充盈缺损。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将所有病例按慢性阑尾炎患儿结肠正常、慢性阑尾炎患儿结肠冗长、非慢性阑尾炎患儿结肠正常、非慢性阑尾炎患儿结肠冗长分组;将所有病例按年龄、性别、BMI分组。根据体质指数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计算所有对象的BMI。结果:1.根据结肠是否冗长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10.630,P=0.001,P<0.05),结肠冗长者慢性阑尾炎发病率更高。2.根据BMI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896,P=0.019,P<0.05),BMI越高慢性阑尾炎发病率越高,肥胖儿患慢性阑尾炎的风险更高。结论:1.结肠冗长症儿童较正常儿童更易患慢性阑尾炎;2.体质指数与慢性阑尾炎发病率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患慢性阑尾炎的风险更高。

张强[3](2020)在《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究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就诊于榆阳区中医院外科,选择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6例,随机分到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以丹皮汤加减+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式,对照组以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1人因未按规定服药被剔除本研究,对照组1人在治疗过程中继发其他疾病更改治疗方案,1人未完成一个疗程,因此试验组最终包括32名患者,对照组最终包括31名患者。(1)基本特征比较:试验组入组男性为17例;对照组入组男性为16例;试验组年龄为(36.43±6.84)岁,对照组年龄为(35.54±6.51)岁;试验组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4.15±1.37)天,对照组为(4.61±1.72)天;试验组就诊时体温为(38.38±0.94)℃,对照组为(38.59±0.7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就诊时体温等均可比(P>0.05);(2)体温恢复时长比较: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较试验组长(P=0.01);(3)脓肿最大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脓肿最大径可比(P>0.05),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脓肿最大径比较(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白细胞计数比较:治疗前,试验组白细胞数为(13.51±2.89)×109/L,对照组细胞计数为(13.62±2.99)×109/L,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治疗3天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为(8.18±2.18)×109/L,对照组细胞计数为(10.00±1.23)×109/L,P<0.05,试验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5)CRP计数:治疗前,试验组CRP为(13.30±2.72)mg/L,对照组CRP为(12.41±2.09)mg/L,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3天后,试验组CRP为(4.78±1.80)mg/L,对照组CRP为(7.22±2.24)mg/L,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CRP相比,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6)疼痛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为(7.12±1.07),对照组疼痛评分(6.90±1.22),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4小时后,试验组为(3.62±1.50),对照组为(5.29±1.21),P<0.05,疼痛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48小时后,试验组为(1.15±1.13),对照组为(2.45±1.26),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7)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0.34±2.08)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2.45±2.14)天,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8)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71.0%,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发热病人体温的恢复,促进脓肿的消退,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白细胞及CRP的降低,间接说明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能够减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说明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症状。

郭彪[4](2020)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而再次入院的相关因素,为患儿的在院治疗、出院标准的制定及出院后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按照出院后是否因腹腔残余感染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治愈组。首先分析各因素在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再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有差异性的因素,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去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将差异性显着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获得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其预测性能高低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将1605例的临床病例纳入统计范畴,其中再入院组40例,治愈组1565例。分析患儿从入院至出院期间的各个临床数据,最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下述三个因素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1.入院时C-反应蛋白值(C-reactive protein,CRP),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4.1%,阳性似然比为3.38,阴性似然比为0.17,比值比(Odds ratio,OR)为 1.00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 1.001~1.01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9;2.出院时白细胞值(White blood cell,WBC),(OR=1.224,95%CI:1.020~1.469),AUC为0.748,阳性似然比为4.67,阴性似然比为0.56,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50.0%和89.3%;3.腹膜炎,(OR=2.943,95%CI:1.319~6.566),AUC为0.75,阳性似然比为4.30,阴性似然比为0.4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65.0%和84.9%。结论:1.入院时CRP值、出院时WBC值及存在腹膜炎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独立相关因素。2.腹膜炎对于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马金旺[5](2020)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对于普通外科医师或腹部外科医师而言,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终身发病率可达7%-9%。最早是在1894年由Mc Burney医师首先提出了阑尾切除术,且在随后的近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麦氏阑尾切除手术被认为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外科医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对阑尾残端的处理是整个手术的重点和难点。自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以来,阑尾残端的处理在不同的医疗单位中有着各异的处理方法,到底哪种处理方法更好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目的评价不同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劣。方法通过到病案室检索、查阅病例资料的方法,收集自2017年07月01日—2018年06月30日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残端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阑尾残端用Hem-o-lok夹闭者为Hem-o-lok夹闭组,共30例;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加荷包缝合包埋者为丝线结扎包埋组,共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腹腔引流管留置情况、切口感染率、阑尾残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等数据指标,采用SPSS统计软件19.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手术时间:Hem-o-lok夹闭组=73.83±22.15min;丝线结扎包埋组=108.54±34.97min,P=0.000;2.术中出血量:Hem-o-lok夹闭组=11.17±8.68ml;丝线结扎包埋组=12.92±6.43ml,P=0.272;3.切口感染:Hem-o-lok夹闭组无切口感染者27例有切口感染者3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切口感染者63例有切口感染者2例,P=0.160;4.阑尾残端瘘:Hem-o-lok夹闭组=无阑尾残端瘘29例有阑尾残端瘘1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阑尾残端瘘65例有阑尾残端瘘0例,P=0.690;5.阑尾残株炎:Hem-o-lok夹闭组=无阑尾残株炎30例有阑尾残株炎0例;丝线结扎包埋组=无阑尾残株炎65例有阑尾残株炎0例,P值为常量;6.住院时间:Hem-o-lok夹闭组=7.93±2.98d;丝线结扎包埋组=6.38±2.45d,P=0.147;7.住院费用:Hem-o-lok夹闭组=10318.77±2596.09元;丝线结扎包埋组=8982.02±2172.76元,P=0.010。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过程中用Hem-o-lok夹闭阑尾残端比丝线结扎+荷包包埋手术时间缩短,但住院费用高;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阑尾残端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方面无明显优劣。

黄丹[6](2019)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6%,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5.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着3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临床疗效显着15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3.83%,由此可知,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外科临床中运用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临床疗效。

刘斌,郭利辉,周小松,张晓颖[7](2019)在《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移位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16例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21~68岁,平均37.2岁,根据X线片及3DC7分型,16例患者均为后外侧柱单纯关节面塌陷骨折。A0分型4B2.2.4型。手术经后外侧"L"型切口。复位骨折,必要时值骨,应用"T"或"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骨折处。术后随访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定患肢功能,同时应用术后X线及CT片评估关节面复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愈合,无感染,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个周,平均9.3周。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89~98分(平均分为92.4分)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内固定物意外。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为112°~145°(平均131°)结论后外侧"L"型切口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外侧骨移位性骨折安全,有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刘佳丽[8](2019)在《雷火灸联合大黄牡丹汤合剂保留灌肠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雷火灸联合大黄牡丹汤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对雷火灸联合灌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一综合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观察,选择本院作为临床试验中心,统一纳入观察标准,住院符合标准的12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组、雷火灸联合保留灌肠、灌肠组、空白组各30例,四组患者均于术后8h给予治疗,观察四组治疗后的患者实验室检查(WBC、NEU%、CRP)水平变化、胃肠功能恢复,包括腹痛、腹胀、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变化。结果:(1)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及病理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下降,经方差分析,四组组内治疗前、后WBC及NEU%变化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四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四组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3)急性阑尾炎术后肠鸣音恢复四组肠鸣音恢复情况比较中,术后第一天雷火灸联合灌肠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术后组内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四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相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判定四组患者术后疗效相比,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空白组与雷火灸组、雷火灸联合灌肠组、灌肠组相比,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组与雷火灸联合灌肠组相比,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联合灌肠组与灌肠组相比,P<0.05,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组与灌肠组相比,P>0.05,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雷火灸联合大黄牡丹汤合剂灌肠在急性阑尾炎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显着意义,优于单纯雷火灸或单纯大黄牡丹汤合剂保留灌肠。(2)临床常见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C-反应蛋白(CRP)生化指标在急性阑尾炎术后缺乏特异性。

胡存存[9](2019)在《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与改良Alvarado评分和病理类型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传统观念认为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发现阑尾具有自己的功能,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越来越多地被我们选择,非手术治疗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发展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以免延误最佳手术时机,同时也可以减少阑尾炎非必要手术治疗的发生率,减少阑尾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Alvarado评分、术后病理类型的调查统计,分析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与Alvarado评分和阑尾术后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研究其证型、Alvarado评分和术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对应性,从而为医生术前评估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提供一种可靠的、易行的方法,此方法对指导阑尾炎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1例,记录相关临床数据,术后收集统计病理结果,制作Excel工作表,参照阑尾炎中医证型判定表,对所搜集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热与否参照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并分组,采用两两对比的方式对中医证型、Alvarado评分分组、术后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搜集病例151例纳入调查对象,按照证型来统计,样本中淤滞型、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分别为29例、92例、30例;按照改良Alvarado评分分组法来统计,其低危组(0-4分)、中危组(5-6分)、高危组(7-10分)分别为30例、81例、40例;按照病理类型来统计,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分别为28例、88例、34例。2、所统计的病例中,其证型分布占比是湿热型(60.93%)>热毒型(19.87%)>淤滞型(19.21%),其改良Alvarado评分分组的分布占比是中危组(53.64%)>高危组(26.50%)>低危组(19.87%),术后病理类型分布为化脓性(58.28%)>坏疽穿孔性(22.52%)>单纯性(19.21%)。3、28例单纯性阑尾炎中,从证型来看淤滞型占比最多为20例,从Alvarado评分来看,低危评分患者占比最大为20例;8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湿热型患者占比最多为73例,其中危评分者分布亦最多为67例;3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中分别按照证型和Alvarado评分来统计其分布情况,则热毒型、高危评分病人分布最多,分别占21例、24例。4、将中医证型、Alvarado评分分组、病理类型样本量统计情况行两两分析对比,统计资料行卡方检验,其P值均小于0.01,显提示两两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结论:1、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与Alvarado评分分组及阑尾术后病理类型之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存在一定的对应分布关系:即阑尾炎的发病中,以湿热型阑尾炎患者分布最多,对应着分布规律相似的是中危评分患者、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布最多;其次是热毒型阑尾炎,对应相似的分布为高危评分、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而淤滞型阑尾炎则对应分布的为低危评分、单纯性阑尾炎。2、中医证型、改良Alvarado评分、术后病理类型之间分布、占比有相似规律,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故中医证型结合改良Alvarado评分法可以作为主观与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暂未施行手术切除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病理初步病理分期评估。

刘峰,陈振宙,薛立峰[10](2018)在《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证型临床诊疗标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提出急性阑尾炎的中医临床证型诊疗标准。方法:查阅近50年以来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或自编的外科教材,以及临床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急性阑尾炎的辨证分型和用药规律。结果:共识是中医将急性阑尾炎分为四型:瘀滞型、蕴热型、毒热型、脓肿型,并提出各型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和方药。结论:西医急性阑尾炎病理演变规律是: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瘀滞型→蕴热型→毒热型→脓肿型相对应,这是一个典型的中西医临床结合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二、急性阑尾炎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阑尾炎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腹痛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长对比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2)结肠冗长、体质指数与慢性阑尾炎病因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药物来源
        2.4 疗程
        2.5 观测指标及计量方法
        2.6 观测指标方法
        2.7 安全性指标观察
        2.8 不良反应安全评估
        2.9 疗效评价
        2.10 统计方法
        2.11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3 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
        3.4 两组患者就诊时体温比较
        3.5 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3.6 两组脓肿大小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3天前后血常规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天后CRP的比较
        3.9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3.10 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3.1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12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急性阑尾炎的国外研究概述
        2 现代医学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3 中医学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4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意义
        5 丹皮汤的临床组方分析及单药现代研究
        6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6.1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6.2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6.3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影响
        6.4 中医药对阑尾周围脓肿西医诊断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研究进展
    1.阑尾周围脓肿简述
        1.1 阑尾的解剖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发病机制
        1.2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2.阑尾周围脓肿的西医治疗
        2.1 抗生素治疗
        2.2 超声或CT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
        2.3 开腹阑尾切除术
        2.4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3.中医对阑尾脓肿的认识与治疗
        3.1 中医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认识
        3.2 中医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
        3.2.1 中药内服法
        3.2.2 中药外敷法
        3.2.3 中药灌肠法
        3.2.4 针灸治疗法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治疗情况及预后
    3. 再入院组和治愈组差异性分析
    4. 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分析
    5. 再入院相关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术前各因素分析
    3. 术中各因素分析
    4. 术后各因素分析
    5.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致谢

(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观察项目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7)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手术方法:
    1.4 疗效评估:
2 结果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3.2 手术入路的选择:
    3.3 锁定钢板的选择:

(8)雷火灸联合大黄牡丹汤合剂保留灌肠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急性阑尾炎的认知
        1.1 阑尾解剖生理
        1.2 阑尾炎的发病机制
        1.3 阑尾炎的病理类型
        1.4 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5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1.6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2.中医对阑尾炎认识
        2.1 肠痈病因病机
        2.2 肠痈治疗
    3.现代医学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3.1 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病因
        3.2 现代医学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4.中医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及治疗
        4.1 中医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4.2 中医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
    5.现代医学对雷火灸的认识及研究
    6.中医对雷火灸的认识及研究
    7.现代医学对大黄牡丹汤加减的认识及研究
    8.中医对大黄牡丹汤加减的认识及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1.5 受试者权益保护
    2 分组方法
        2.1 分组
        2.2 随机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一般准备
        3.2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5 疗效与判定标准
        5.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基线比较
        7.2 临床疗效比较
        7.3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大黄牡丹汤合剂的组成配伍分析
        1.1 大黄牡丹汤合剂各味药物的药性、功用
        1.2 大黄牡丹汤合剂现代药理研究
        1.3 大黄牡丹汤合剂组方分析
    2.雷火灸作用分析
    3.中药保留灌肠作用分析
    4 本研究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5 四组急性阑尾炎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6 四组患者急性阑尾炎术后肠鸣音恢复情况比较
    7 四组患者急性阑尾炎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8 四组急性阑尾炎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9 四组急性阑尾炎术后第三天腹胀程度的比较
    10 四组急性阑尾炎术后疗效的比较
    11 结论
    10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与改良Alvarado评分和病理类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肠痈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现代中医学对肠痈的新认识
        1.1.2 肠痈的辨证分型
    1.2 西医学对急性阑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梗阻学说
        1.2.2 粘膜下淋巴组织增大
        1.2.3 神经反射学说
        1.2.4 其他因素
    1.3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1.3.1 症状
        1.3.2 体征
        1.3.3 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1.3.4 腹腔镜探查
    1.4 西医学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的认识
    1.5 血清标志物与急性阑尾炎的关系
    1.6 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上的运用
    1.7 现代医学对阑尾免疫功能的认识
    1.8 阑尾切除可能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1.9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1.9.1 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
        1.9.2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
        1.9.3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的时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的判定标准
    2.7 改良ALVARADO评分标准
    2.8 患者病理结果统计
    2.9 调查方法
    2.10 数据处理及统计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般资料统计
    3.2 对病例进行ALVARADO评分分组的统计
    3.3 病理类型统计
    3.4 不同分组综合统计
        3.4.1 中医证型中不同分组、病理类型的统计量
        3.4.2 Alvarado评分分组中不同证型、病理类型的统计量
        3.4.3 病理类型中不同证型、Alvarado评分分组的统计量
    3.5 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的分布关系
    3.6 改良ALVARADO评分分组与病理类型的分布关系
    3.7 中医证型与改良ALVARADO评分分组的分布关系
第四部分 讨论
    4.1 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的判定
    4.2 对急性阑尾炎改良ALVARADO评分法的探讨
    4.3 可量化指标在分析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中的运用
    4.4 急性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分布及其干预
    4.5 术前病理类型评估的重要意义
结语
    5.1 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证型临床诊疗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病”“证”的特点
    2.1 急性阑尾炎“病”的特点
        2.1.1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2.1.2 胃肠道症状
        2.1.3 全身症状
        2.1.4 主要体征
        2.1.5 下列检查方法可协助阑尾炎的定性、定位的诊断
    2.2 急性阑尾炎“证”的特点
3 治疗
    3.1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
    3.2 适应证
    3.3 治疗方法
        3.3.1 中医辨证治疗
        3.3.2 外敷中药
        3.3.3 腹腔穿刺抽脓及穿刺置管引流
        3.3.4 抗生素
        3.3.5 中药灌肠
临床经验:

四、急性阑尾炎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J]. 管卫星. 当代医学, 2020(19)
  • [2]结肠冗长、体质指数与慢性阑尾炎病因的关系探讨[D]. 郜鑫燕.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3]丹皮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D]. 张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4]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因腹腔残余感染再入院的相关因素[D]. 郭彪. 苏州大学, 2020(02)
  • [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对比研究[D]. 马金旺.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探究[J]. 黄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6)
  • [7]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分析[J]. 刘斌,郭利辉,周小松,张晓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6)
  • [8]雷火灸联合大黄牡丹汤合剂保留灌肠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刘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
  • [9]急性阑尾炎中医证型与改良Alvarado评分和病理类型相关性分析[D]. 胡存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证型临床诊疗标准[J]. 刘峰,陈振宙,薛立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5)

标签:;  ;  ;  ;  ;  

急性阑尾炎合并门静脉炎的早期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