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城镇战略繁荣里楼经济

实施小城镇战略繁荣里楼经济

一、实施小城镇战略 繁荣李楼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焦林申[1](2019)在《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空间规划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边缘位置走向了中心位置。县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研究之中,因此亟需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均需县域城乡空间通过转型予以回应。传统农区的城乡空间问题最为突出,但研究却相对较少。再者,我国城镇化中的收缩问题长期被增长掩盖,存量时代已至,增长型规划的单一范式必须改变,且应利用城镇化后发优势,提前防治、规避城镇收缩。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和典型的收缩区域。近年来,其城镇化因乡村居民住房观念转变出现新局面,城乡空间亟需进行相应的转型、调整。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卫星影像、视频影像、大数据、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ArcGIS、ENVI、Excel、SPSS等软件展开县域城乡空间格局和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豫东传统农业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以虞城县为实证案例。首先,分析豫东农区城乡三生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发现城乡生活空间方面存在村庄聚落空废化、乡镇建设过剩化、县城房屋空置化三化问题;城乡生产空间方面存在农田零散破碎规模小、乡镇企业分布零散效益低、产业园区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城乡生态空间方面存在河道污染加重水质较差、林地破碎度高生境单一、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坑塘面积减少生态效能低等问题。其次,从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产业转型、人口流动、公服设施和政策制度共6各方面阐述了影响城乡空间转型的因素。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现代农业的外推力”、“政府市场的调控力”、“空间本底的承载力”和“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5个方面阐述了县域城乡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再次,根据国内外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多种城乡空间转型模式的对比,结合虞城县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提出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模式”。该模式具体包括“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最后,基于前述模式提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其中,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包括“乡村聚落精明收缩”、“乡镇镇区理性发展”、“中心城区精明增长”、“城乡居民点体系优化”、“采用适宜的城镇化模式”;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包括“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包括“设立生态保育专区”、“构建农田防护林网”、“划分生态管制区划”、“区域生态协调规划”、“加强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包括“明确空间规划地位”、“加强国土空间管理”、“构建引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实施和监管机制”和“切实推进公众参与”。第一部分“点题”,为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对象和相关概念: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其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县域城乡空间亟需通过转型回应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新形式。第二部分“联系”,为第2章。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典型案例,明确了国内外城乡空间的变化趋势:人居空间的扩张和收缩与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构成此消彼长的耦合关系;另外,城镇化初期,人居空间收缩主要发生在乡村,城镇化中后期,收缩主要发生在中小城市,空间规划应提前做好应对。第三部分“分析”,包括第3、第4章。首先,对城乡空间进行分类,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按形态要素将其分为基质空间、廊道空间和斑块空间;根据空间主体功能将其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以田野调查、大数据、统计年鉴、高分卫星影像等为研究数据分析不同城乡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活空间中有关精明收缩的研究启示。其次,除从社会宏观影响因素外,重点利用问卷访谈数据,从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乡村居民城镇化行为以及决策逻辑,据此归纳总结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部分“结论”,为第5章。通过分析理想型城乡空间的构成要素,对比不同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提出适宜豫东地区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具体为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然后从三类城乡空间各自的变化趋势、结构调整和县域空间规划的实施保障层面提出虞城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的空间规划应对策略。第五部分“展望”,为第6章。首先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方面归纳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其次,总结本文研究方法、内容、结论与不足,包括1)未能就县域城乡空间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纵向分析;2)因缺少更细粒度的数据,未对三类县域空间进行多维评价;3)实证研究对象未能覆盖更多研究区域。进而指出未来可通过获取更细粒度数据、扩充实证对象等方式优化现有研究。

崔玉玉[2](2017)在《河南省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2005年,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乡村空间与功能迎来了巨变,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景观风貌的地域特色正在丧失。因此,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景观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可以为寻找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转型以及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等方面提供崭新的思路和途径。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而云阳镇更是空间类型丰富,乡村风貌多样的地域。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云阳镇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学习国内外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理论经验的同时,也发掘了当前乡村景观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对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及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可持续发展原理、乡村旅游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取有价值的理论概念,并对浙江石练镇古村落、遂昌、大莫山、余杭民宿、湖南邵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对云阳镇研究范围内的18个行政村进行详细调研,结合云阳镇乡村景观发展现状,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将云阳镇乡村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方面,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解读,总结了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本文在发现问题与详细分析问题之后,找出实际可行的规律方法,提出了针对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策略,并将主动功能区理念应用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因地制宜的营造特色乡村景观。最后,将概念转化为具像,从乡村景观功能分区、道路交通设计、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三个方面对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对云阳镇不同乡村景观类型提出了规划方法,并为未来的乡村景观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

杨柳[3](2016)在《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是现有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的健康发展,是整个省域城镇化的“基层力量”,对构建大中小城镇有机协调、均衡发展的城镇空间网络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城之尾,村之首”的乡镇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地方的乡镇发展动力不足,正在走向衰败,可谓乡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类型也越发多元。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乡镇发展差异较大,如东、中、西部;不同类型乡镇发展差异也较大,如山地地区乡镇、平原乡镇、大城市城郊乡镇。本研究重点关注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指引下,在湖北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建设的趋势下,乡镇在城镇化的深化进程中要起到怎样的作用?山地型乡镇现状如何,其在人口、产业、用地、社会等方面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性?如何精确把握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路径,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分析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特征和问题,探讨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总结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发展路径,并由此探讨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支撑体系。本文设置了“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与问题”、“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及“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与支撑体系”三个板块进行研究。在第一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中,主要通过数据统计、比较研究,分析现阶段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第二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中,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构建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三力”模型和“三力”发展机制。在第三个板块“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与支撑体系”中,针对六种不同类型的山地地区乡镇,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总结山地地区乡镇的发展模式。并从人口引导、产业发展、空间集约、生态保育、交通优化、旅游发展等维度构建了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的支撑体系。

李铭[4](2015)在《洛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旅游扶贫政策的逐渐重视,乡村旅游作为以农村为依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特色旅游发展形式逐渐兴盛起来。洛阳作为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产业。而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逐渐突出,洛阳市也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到了经济发展的范畴之中,积极鼓励农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乡村旅游模式不断丰富,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上升,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洛阳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洛阳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方面期望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期望通过洛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来丰富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通过归纳、总结目前学术界出现的乡村旅游的众多不同概念,提出自己对乡村旅游内涵的理解及概念的理解。然后列出了本文所应用的相关理论。第二,评述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本文分析了发展洛阳乡村旅游优势条件,阐述了洛阳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归纳和总结了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第三,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了洛阳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围绕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政府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焦亚敏[5](2015)在《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沛县朱寨镇为例》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处于粗放利用的态势,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农村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社区化生活的新型组织模式,促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选取沛县朱寨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朱寨镇地处苏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发展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为特色。目前,朱寨镇农村居民点存在人口规模小、数量多、分布不均、人均用地规模大、内部结构功能混乱、空心化现象明显以及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通过对朱寨镇居民点的详细调研分析,朱寨镇劳动力以务农为主,农村居民点发展趋势有着先缓后急的特点。因此,从聚集引导、避免大规模拆并的角度出发,提出朱寨镇应采用渐进集聚的方式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GIS空间分析法和综合因素分析法分别对朱寨镇行政村居民点、自然村居民点进行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合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和耕地半径选址法,从行政村层面选取经济实力强、区位交通条件好、规模较大等优势明显的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从自然村层面选择规模较大、区位交通条件较好等综合发展潜力较高的农村居民点作为聚集村。最后,制定朱寨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从宏观层面构建朱寨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体系,从中观层面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定位,将农村居民点分为三大类,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四种布局优化模式引导不同类型的居民点科学发展,以达到优化朱寨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目的,以期对类似一般镇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起到借鉴作用。

刘凌云[6](2015)在《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中西部城镇化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及县域城镇化发展缓慢是其主因,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特征及规律受到普遍关注。自组织理论是揭示城镇化演化、机制及空间组织的有效工具。首先,本文借助该理论建构城镇化“外部作用一边界作用—内部作用”的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据此考察湖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其次,用单一指标排序和复合指标聚类的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做横向比较与分类。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运用数据统计归纳和空间分形分析的方法对每类县域的自组织表现特征、空间结构作深入剖析和探究,在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范型。研究发现:(1)建国以来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演化过程经历了“萎缩徘徊—补偿增长—差异演化—深度分化”四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逐渐走向开放、竞争、分化、重组。(2)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整体表现为:外部作用弱,边界作用抑制、内部作用极化。(3)湖北县域城镇化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地理条件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大致可分成三种典型:大城市城郊型县域、平原农业地区县域以及山区欠发达县域。(4)大城市城郊型县域是一种大城市功能外溢下快速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特征,并有逐渐向自均衡组织结构(M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综合新城(组群)引领,空间“近-中-远”板块分化,交通双心放射加环路,多元自均衡发展。(5)平原农业地区县域是一种区域交通引领下较快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的雏形特征,并逐渐趋于完整、完善,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副中心城市引领、空间“城-乡”板块分化,交通中心放射加主轴带动,一元多层次自极化发展。(6)山区欠发达县域是一种多力均弱作用下缓慢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分化组织结构(S型)特征,并且有向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城区、中心镇引领、空间“中心一沟域”板块分化、交通由中心向沟域枝状、掌状延生,一元自极化发展。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湖北县域城镇化共性特征和三类典型县域差异,为差异化县域城镇化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对城镇化自组织规律的研究丰富、完善了城镇化演变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的理论认知。

韩秀兰[7](2014)在《“迁村并居”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城市化不可或缺的一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大势所趋。但随着我国建设用地刚性上升,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而农村却存在土地浪费严重,土地经营粗放等问题。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中央出台了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于是“迁村并居”风潮在全国各省纷纷掀起,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针对这场风潮,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这场风潮刮起的真正动因是什么。第二,这场行动的时机是否成熟?第三,这场行动通过何种方式推进才能取得成功。综观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于“迁村并居”的理论关切与实践努力,本文拟以“迁村并居”的主流性问题但没有引起学界重视的动力机制为视角,探讨“迁村并居”动力机制的构成因素及其动力源、动机博弈以及综合驱动力等机理,深入研究上述几个问题的解决路径。以期望理论界对“迁村并居”推进形成“一般认识与认识的一般”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本论文还期望对目前正卷起的这场风潮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任何研究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本研究也不例外。本文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运用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来探讨“迁村并居”动力机制,主要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研究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成果如下:1.“迁村并居”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居住空间发生了变迁。这种变化促使农村民间借贷不断扩张:首先,“迁村并居”形成的农村社区,其经济发展离不开民间借贷的支撑。其次,多村一社区的社会结构可以降低民间借贷的交易费用。再次,扩大的“差序信任”有利于民间金融组织规模和范围的拓展。最后,楼房可作抵押及熟人及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农村民间借贷契约的自履约性。2.“迁村并居”推进的动因在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以及迁村农民都希望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然而在实际中,有些地方政府,违背民意,进行大拆大建的真正动因就是为了将其获得的土地建设指标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以解决其财政危机。3.从动力系统的视角,本论文构建了“迁村并居”的内生和外生动力系统。迁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是内生动力系统的动力源,而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外源驱动力则是外生动力系统的动力源。这两种动力源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驱动力,其大小和方向由以此两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通过对“迁村并居”综合驱动力三种状态的分析得出:(1)当其为正数且较大时,即综合驱动力属于高层次时,“迁村并居”能够顺利推行。(2)当其虽为正但较小时,即综合驱动力属于中等层次时,“迁村并居”不能顺利推行。如若强行推进,就会导致生活方式脱离于生产方式,生活成本增加,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3)当其为负时,即综合驱动力属于低等层次时,“迁村并居”是不具备条件的,应从内生和外生动力系统同时进行提升,才能实现综合驱动力从低层次向中层次进而向高层次的转换。因此,得出,“迁村并居”能否推行,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不能搞“一刀切”,主要取决于迁村地区的综合驱动力层次状态。4.本论文分析了“迁村并居”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的行为目标及方式,采用逆推归纳法求证了政府用政府主导这一模式推行,政府和农民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最后得出,政府主导“迁村并居”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政府只有实现健康有序的市场,通过市场化流转进行公平交易,才能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和收益,使各方的利益达到平衡,从而保证迁村并居的顺利实施。5.在兼顾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的立场上,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得到的相关数据重新设计“迁村并居”中宅基地置换房补贴标准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笔者分四步完成。最终得出宅基地置换补偿合理水平是当地楼房出售价格的3/5。这一测算结果的借鉴意义在于,其他地区在确定迁村居民宅基地置换补偿合理水平时,也应以当地楼房售价的五分之三倍为宜。无须再重复以上复杂的调查和测算。为以后的并居居民和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和借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王晓征[8](2014)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农民享受到更多更方便的公共服务的农村社区作为新的现代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既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问,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场域,其建设和发展过程受到各种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资源有效整合成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存在着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社区组织动员能力不足、农民参与动力不强等问题,导致社区建设进程缓慢、社区居民认同度和融合度较低。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整合效率不高,致使政策设计不能发挥最佳效应,资源利用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无法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到建设中来。为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农村居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和均等的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类资源,通过整合实现资源整体价值的最优化。本文以豫东地区为研究样本,选择三个典型农村社区进行微观观察,对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研究,合理界定农村社区资源的类型,探讨农村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阻滞因素,确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的原则,提出适应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要求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构建路径。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着重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与国内外研究成果,明确界定了相关概念,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国外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阶段、建设模式及特征。第三章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类型进行分析,把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五种类型,详细阐释了每一种资源的具体构成。第四章分析了资源整合的意义,指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五章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豫东地区分别代表了回迁安置型、传统农业型和企业带动型三种社区类型的永城市阳光社区、夏邑县龙河湾社区和虞城县利民镇中心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通过对不同资源整合模式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资源整合新模式。最后一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视角对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展开综合研究,探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整合路径。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归纳总结出直线型整合模式、平面型整合模式和网络型整合模式等三种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对不同资源整合模式的特征分析,指出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是当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应采取的整合模式,提出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的构建路径,即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农民、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各主体参与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把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为建立充满生机的现代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提供持久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理念为指导,对于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何赛萌[9](2013)在《河南省郏县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城镇化的水平往往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城镇化能将资源、技术和产品集中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消费,创造更多的就业,形成聚集效应,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城镇处于我国城镇体系的中心和结合点,上接大中城市、下连广大农村,具有人口转移半径短、发展潜力大等比较优势,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可见,县域城镇化在我国整个城镇化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郏县地处中原,2011年城镇化率为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和河南省平均水平(40.6%)。城镇化发展缓慢,制约着郏县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瓶颈”。鉴于此,论文以郏县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原则,从城镇化一般理论入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郏县城镇化进行了研究,希望对促进郏县城镇化发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首先,论文对小城镇及城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郏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从城镇发展均衡性、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城镇规模等角度对郏县城镇化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郏县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各个城镇职能不健全,城镇的规模较小,县域产业支撑不够,土地等相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通过对郏县发展基础SWOT分析,发现郏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区内各类资源丰富,又有国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和省内外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此外,在理论研究和区域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找出郏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城镇化水平较低、中心城规模小、工业化与城镇化在空间上分离、产业支撑不够、村庄空心现象严重等),并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判断,提出构建“一主、两副、两极、七点、四轴”的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的想法。最后,就推动郏县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包括:一、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城镇化发展:(1)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2)着力推动产城互动,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镇劳动力吸纳能力。二、创新规划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四、创新机制,突破资金筹措瓶颈。五、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六、深化改革,推进消除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等。

李彦林[10](2012)在《襄阳市小城镇建设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襄阳市小城镇建设的历程,总结了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大背景下,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取得的成就。

二、实施小城镇战略 繁荣李楼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小城镇战略 繁荣李楼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经济背景
        1.1.4 区域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地理对象
        1.3.2 内容对象
        1.3.3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6.2 典型案例分析法
        1.6.3 田野调查研究法
        1.6.4 定量定性分析法
        1.6.5 质性研究法
    1.7 相关概念界定
        1.7.1 传统农业地区
        1.7.2 三生空间
        1.7.3 人居空间
        1.7.4 乡村聚落
        1.7.5 乡镇镇区
        1.7.6 小城市
        1.7.7 永久基本农田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
        2.1.2 国内文献
        2.1.3 研究启示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城镇化理论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城乡空间理论
    2.3 典型案例
        2.3.1 苏南:苏南模式
        2.3.2 韩国:新村运动
        2.3.3 德国:土地整治
3 虞城县城乡空间现状及问题
    3.1 基本概况
        3.1.1 城乡社会
        3.1.2 城乡经济
        3.1.3 城乡文化
        3.1.4 城乡生态
    3.2 城乡空间要素
        3.2.1 形态要素
        3.2.2 功能要素
    3.3 生活空间
        3.3.1 乡村聚落生活空间
        3.3.2 乡镇镇区生活空间
        3.3.3 中心城区生活空间
    3.4 生产空间
        3.4.1 农田生产空间
        3.4.2 乡镇企业生产空间
        3.4.3 产业园区生产空间
    3.5 生态空间
        3.5.1 河道生态空间
        3.5.2 林地生态空间
        3.5.3 农田生态空间
        3.5.4 坑塘生态空间
    3.6 本章小结
4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城乡空间转型的必要性
        4.1.1 价值取向
        4.1.2 迫切要求
    4.2 城乡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条件因素
        4.2.2 生产效率因素
        4.2.3 产业转型因素
        4.2.4 人口流动因素
        4.2.5 公服设施因素
        4.2.6 政策制度因素
    4.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
        4.3.1 基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
        4.3.2 基于现代农业的外推力
        4.3.3 基于政府市场的调控力
        4.3.4 基于空间本底的承载力
        4.3.5 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
    4.4 本章小结
5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适宜性模式和空间规划策略
    5.1 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目标及模式对比
        5.1.1 城乡空间转型的理想目标
        5.1.2 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对比
    5.2 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
        5.2.1 精明收缩理论启示
        5.2.2 乡镇新建街道空间品质研究启示
        5.2.3 乡村生活空间收缩解释
        5.2.4 精明收缩与乡村振兴和收缩区域地区公平
    5.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构建
    5.4 县域空间规划策略
        5.4.1 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5.4.2 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
        5.4.3 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5.4.4 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调研概况

(2)河南省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
        1.2.2 城乡统筹规划下的土地整理思路
        1.2.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乡村
        2.1.2 景观
        2.1.3 乡村景观
    2.2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与特征
        2.2.1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2.2.2 乡村景观特征
    2.3 乡村景观分类
        2.3.1 加拿大景观分类
        2.3.2 荷兰景观分类
        2.3.3 金其铭乡村景观分类
        2.3.4 李振鹏乡村景观分类
    2.4 相关理论研究
        2.4.1 景观生态学
        2.4.2 景观美学原理
        2.4.3 可持续发展原理
        2.4.4 乡村旅游学
    2.5 本章小结
3 云阳镇乡村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云阳镇的基本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历史
        3.1.3 经济技术
    3.2 云阳镇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况
        3.2.1 云阳镇乡村行政区划
        3.2.2 乡村景观的发展
    3.3 云阳镇乡村景观类型
        3.3.1 自然景观
        3.3.2 半自然景观
        3.3.3 人工景观
        3.3.4 典型乡村景观案例分析
    3.4 云阳镇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1 自然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2 人为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3 文化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4 主要原因
    3.5 本章小结
4 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
    4.1 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目标和原则
        4.1.1 乡村景观规划目标
        4.1.2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4.2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乡村景观发展策略
        4.2.1 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建立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4.2.2 优化乡村功能性景观,建立产、住、游一体化的景观系统
        4.2.3 创新人工景观,形成田、村交融的田园风光
    4.3 云阳镇乡村景观整体规划
        4.3.1 规划定位
        4.3.2 功能分区规划
        4.3.3 道路交通规划
        4.3.4 绿化系统规划
    4.4 云阳镇乡村景观详细规划
        4.4.1 云阳镇乡村自然景观规划
        4.4.2 云阳镇乡村半自然景观规划
        4.4.3 云阳镇乡村人工景观规划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1.9 研究框架
2 山地地区乡镇现状特征与问题
    2.1 人口分布特征
    2.2 产业发展特征
    2.3 空间格局特征
    2.4 设施支撑特征
    2.5 景观风貌特征
    2.6 山地地区乡镇现状问题
    2.7 本章小结
3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
    3.1 相关理论研究
    3.2 研究方法
    3.3 动力模型构建
    3.4 动力机制解释
    3.5 本章小结
4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类型、模式与路径
    4.1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职能类型
    4.2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模式
    4.3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山地地区乡镇发展支撑体系
    5.1 人口引导:输入输出,有序引导的人口集聚路径
    5.2 产业发展:依托政策资源,链接农工商,互为支撑、互为关联
    5.3 空间发展:点轴带动、板块联动、中心集聚,沟域整合
    5.4 交通优化:拒绝隔离、告别离散、有机生长、主动迎击
    5.5 生态保育:保山护水、退耕还林、低碳产业、安全防灾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课题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表

(4)洛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旅游发展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
        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特点
        二、乡村旅游的功能
        三、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理论
        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特点
        二、体验经济理论
        三、旅游扶贫理论
第三章 洛阳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洛阳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三、交通区位条件
        四、乡村旅游资源条件
    第二节 洛阳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乡村旅游的萌芽阶段
        二、乡村旅游起步后的稳定发展阶段
    第三节 洛阳现有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模式
        一、“栾川县”农家乐旅游模式
        二、“孟津”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三、“李楼”田园生态旅游模式
第四章 洛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不够合理、完善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性
    第三节 旅游产品开发品种单一
    第四节 旅游产品营销手段落后
    第五节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六节 缺少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洛阳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一、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洛阳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第一节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
    第二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第三节 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
    第四节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第五节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第六节 培养更多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第七节 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法、建设旅游品牌
    第八节 着眼未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沛县朱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
2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的选取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确定
3 朱寨镇农村居民点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综合概况
    3.2 农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3.3 农村居民点现状问题及成因
    3.4 本章小结
4 朱寨镇行政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
    4.1 评价思路
    4.2 评价单元的确定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4.5 行政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朱寨镇自然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
    5.1.指标的选取及体系构建
    5.2 权重的确定
    5.3 指标量化处理
    5.4 自然村居民点综合发展潜力评价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朱寨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6.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
    6.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思路
    6.3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6.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2.1 城镇化自组织研究
    2.2 县域城镇化的研究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城镇化的自组织规律
    3.1 自组织系统与城镇化的自组织性
    3.2 城镇化自组织外部作用与动态演化
    3.3 城镇化自组织边界作用与开放形式
    3.4 城镇化自组织内部作用与结构适应
    3.5 小结
4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与特征
    4.1 1949年-1978年:徘徊萎缩阶段
    4.2 1979年-1985年:补偿增长阶段
    4.3 1986年-2000年:差异演化阶段
    4.4 2001年至今:深度分化阶段
    4.5 城镇化自组织现状特征
    4.6 小结
5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
    5.1 外部作用:政府“抽”、市场“吸”、自然“弱”
    5.2 边界作用:地理交通束缚、制度政策抑制
    5.3 内部作用:等级、职能、空间结构三极化
    5.4 小结
6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类型分析
    6.1 单一指标的排序分析
    6.2 复合指标的聚类分析
    6.3 自组织类型分析
    6.4 小结
7 大城市城郊型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黄陂、大冶等为例
    7.1 表现特征
    7.2 结构分析
    7.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7.4 小结
8 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仙桃、汉川等为例
    8.1 表现特征
    8.2 结构分析
    8.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8.4 小结
9 山区欠发达县域城镇化自组织空间范型——以英山、麻城等为例
    9.1 表现特征
    9.2 结构分析
    9.3 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9.4 小结
10 研究结论、创新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湖北省城镇人口规模
    附录二 湖北省县域人口、经济、社会基础数据
    附录三 样本县域相关数据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迁村并居”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迁村并居”的一般理论逻辑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迁村并居”
        2.1.2 动力
        2.1.3 机制
        2.1.4 动力机制
    2.2 潜在收益—“迁村并居”的动力源
        2.2.1 制度相关概念及潜在收益含义
        2.2.2 制度环境变化和制度创新产生潜在收益
        2.2.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面临的环境变化
        2.2.4 “迁村并居”与潜在收益
    2.3 利益相关者均衡博弈---“迁村并居”的动机博弈
        2.3.1 内涵
        2.3.2 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
        2.3.3 利益相关者博弈与“迁村并居”
    2.4 动力系统因素的耦合程度—“迁村并居”的综合驱动力
        2.4.1 内源性发展理论
        2.4.2 外源性发展理论
        2.4.3 动力系统要素耦合与“迁村并居”
    2.5 小结
第三章 “迁村并居”的动力源分析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迁村并居”
        3.1.1 供给短缺的城市建设用地
        3.1.2 岌岌可危的耕地红线
        3.1.3“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
    3.2 “迁村并居”的社会收益分析
        3.2.1 促进农村现代民间借贷扩张
        3.2.2 普及现代化基础设施
        3.2.3 新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政治
        3.2.4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3.3 “迁村并居”的土地增值收益
        3.3.1 土地增值收益的研究范围
        3.3.2 利益相关者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动因分析
        3.3.3 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
        3.3.4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农民权益的缺失
        3.3.5 农民权益受损的制度根源
    3.4 小结
第四章 “迁村并居”中利益相关者动机博弈分析
    4.1“迁村并居”中利益相关者分类
        4.1.1 中央政府
        4.1.2 地方政府
        4.1.3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4.1.4 个体农民
    4.2 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4.2.1 中央政府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4.2.2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4.2.3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4.2.4 个体农民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4.3 政府推行“迁村并居”的博弈
        4.3.1 基本要素
        4.3.2 博弈过程
        4.3.3 市场主导模式下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4.3.4 结论及思考
    4.4 小结
第五章 “迁村并居”的综合驱动力分析
    5.1 动力要素及其分类
        5.1.1 动力要素
        5.1.2 分类
    5.2 迁村并居的内、外生动力系统分析
        5.2.1 内源动力
        5.2.2 内源动力聚合的几点思考
        5.2.3 外源动力
    5.3 综合驱动力的层次性
        5.3.1 综合驱动力的构建
        5.3.2 综合驱动力的三种层次
        5.3.3 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的实现条件
    5.4 小结
第六章 “迁村并居”试点动力机制案例分析
    6.1 案例介绍:邵庄寺社区和万紫园社区
        6.1.1 个案一:邵庄寺社区
        6.1.2 个案二:万紫园社区
    6.2 获取潜在收益:迁村并居的动因
        6.2.1 农村建设政策的变化
        6.2.2 相似的潜在收益:获取土地增值收益
    6.3 推进“迁村并居”的不同条件:综合驱动力的不同层次
        6.3.1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综合驱动力
        6.3.2 市场主导模式下的综合驱动力
    6.4 利益相关者博弃的过程:“迁村并居”方式选择的机理
        6.4.1 博弈的均衡
        6.4.2 推进方式的比较
        6.4.3 推进方式的启示
    6.5 影响迁村居民意愿的社会因素
    6.6 小结
第七章 激活“迁村并居”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7.1 潜在收益内部化
        7.1.1 切实开展确权登记
        7.1.2 规范农地转用市场机制
        7.1.3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7.1.4 完善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制度
    7.2 激活综合驱动力
        7.2.1 激活自我发展能力
        7.2.2 加强外部推动力
    7.3 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推进方式
        7.3.1 构建服务型政府
        7.3.2 迁村农民组织化
    7.4 拓展迁村并居社区的人际网络
    7.5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重要观点的进一步强调
    8.3 研究的不足
    8.4 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社区研究
        (二) 社区资源整合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概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
        (二) 相关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样本选择和样本分析
第二章 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现状
    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历程
        (一)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
        (二)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基本特征
        (一)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二) 我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三、社区建设和发展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一) 对农民身份的影响
        (二) 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 对农村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
        (四) 对农村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构成要素
    一、自然资源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二、经济资源
        (一) 村庄集体经济
        (二) 农户经济收入
        (三) 公共财政资金
        (四) 社会资金
    三、政治资源
        (一) 政党资源
        (二) 政府资源
        (三) 自治组织
    四、社会资源
        (一) 人力资源
        (二) 社会资本
        (三) 社会组织
    五、文化资源
第四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意义和原则
    一、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意义
        (一)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序进行
        (二) 丰富社区发展内涵
        (三) 形成资源利用整体效应
    二、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原则
        (一) 依法整合原则
        (二) 公平正义原则
        (三) 以人为本原则
        (四) 合理利用原则
        (五) 有限政府原则
        (六) 系统整合原则
第五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现状
    一、当前农村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 依靠行政手段推动
        (二) 资金整合能力不足
        (三) 社区组织发展缓慢
        (四) 农民参与度低
    二、影响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原因
        (一)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二) 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三) 农民收入增速趋缓
        (四) 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五) 多方利益协调不够
第六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实证研究
    一、样本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一) 自然状况
        (二) 河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二、回迁安置型社区:永城市城厢乡阳光社区资源整合
        (一) 阳光社区基本情况
        (二) 阳光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三、传统农业型社区:夏邑县太平镇龙河湾社区资源整合
        (一) 龙河湾社区基本情况
        (二) 龙河湾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四、企业带动型社区:虞城县利民镇中心社区资源整合
        (一) 利民镇中心社区基本情况
        (二) 利民镇中心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五、豫东地区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经验及不足
        (一) 豫东地区社区建设中资源整合的经验
        (二) 豫东地区社区建设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模式及其构建
    一、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模式
        (一) 直线型整合模式
        (二) 平面型整合模式
        (三) 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
    二、构建网络型资源整合新模式
        (一) 合理集约利用土地
        (二) 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三)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五) 建立社区认同机制
    三、尊重农民在资源整合中的主体地位
    四、实现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内在价值
        (一) 成立连接政府和农民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 加快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三) 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事业和科技服务
        (四) 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 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形式
        (六) 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可接近性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9)河南省郏县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化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1.1.2 县域城镇化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城镇与城镇化
        2.1.1 小城镇内涵的演进
        2.1.2 城镇化概念界定
    2.2 城镇化发展“S”形曲线
    2.3 区位理论
    2.4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2.5 人口迁移理论
    2.6 极化理论
    2.7 城乡关系理论
第三章 郏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郏县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及历史沿革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郏县城镇化发展与现状
        3.2.1 郏县城镇化概况与发展
        3.2.2 郏县城镇化现状特征
    3.3 郏县城镇化发展基础的SWOT分析
        3.3.1 郏县城镇化发展优势(Strengths)
        3.3.2 郏县城镇化发展劣势(Weaknesses)
        3.3.3 郏县城镇化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3.3.4 郏县城镇化发展挑战(Threats)
第四章 郏县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城镇体系构建
    4.1 郏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城镇化水平较低
        4.1.2 中心城规模小
        4.1.3 工业化与城镇化在空间上分离
        4.1.4 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
        4.1.5 产业支撑不够
        4.1.6 建设用地矛盾尖锐
        4.1.7 村庄空心现象严重
    4.2 郏县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及目标预测
        4.2.1 指导思想与战略思路
        4.2.2 郏县城镇化水平目标预测
    4.3 郏县城镇空间布局与体系构建
        4.3.1 基本思路与主要原则
        4.3.2 城镇体系规模层次结构构建
        4.3.3 城镇体系功能结构构建
        4.3.4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构建
第五章 推进郏县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5.1 发展特色经济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5.1.1 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
        5.1.2 着力推动产城互动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5.1.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镇劳动力吸纳能力
    5.2 创新规划理念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5.4 创新机制突破资金筹措瓶颈
    5.5 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5.6 深化改革推进消除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襄阳市小城镇建设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变迁
    1.1 兴起阶段 (上世纪80年代)
    1.2 快速发展阶段 (上世纪90年代)
    1.3 自主发展阶段 (2000年以后)
2 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成就
    2.1 城区面积和常住人口不断增加
    2.2 工商企业和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增加
    2.3 外出务工经商和招商引资增成效显着
    2.4 创业就业人员增加情况

四、实施小城镇战略 繁荣李楼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D]. 焦林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河南省云阳镇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崔玉玉.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3)
  • [3]湖北省山地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 杨柳.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4]洛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 李铭.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 [5]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沛县朱寨镇为例[D]. 焦亚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6]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D]. 刘凌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迁村并居”动力机制研究[D]. 韩秀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8]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D]. 王晓征.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9]河南省郏县城镇化研究[D]. 何赛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6)
  • [10]襄阳市小城镇建设综述[J]. 李彦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06)

标签:;  ;  ;  ;  ;  

实施小城镇战略繁荣里楼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