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郴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杭太升[1](2021)在《夯实农技推广基础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位居五大振兴目标之首。产业振兴短板在人才,乡村人才缺乏是乡村产业振兴的薄弱环节,既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也不利于乡村产业振兴。因此,需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江苏省东台市连续多年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五有"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夯实了农技推广基础,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凸显了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图景。
赵怀瑾[2](2021)在《滁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成效与主要做法》文中研究表明滁州市以基层农技推广星级服务创建为抓手,积极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提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能力水平,全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魏广成[3](2020)在《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在浙江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和"三位一体"建设的大背景下,瑞安市充分发挥了供销社的原有优势,形成了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农合联综合服务体系。本文以浙江省瑞安市农合联作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农合联改革和"三位一体"的大背景切入,通过梳理浙江省和瑞安市对发展当地农合联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瑞安市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购销展示、品牌创建、信用服务、政策支撑五大平台体系。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瑞安市农合联的五个典型案例,以上五大平台体系表现了瑞安市农合联在农业中所发挥的良好作用。另外,通过综合改革,浙江省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了其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周媛也[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腐协秘书处[5](2018)在《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是我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为了纪念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走过的60年,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并向全行业同仁广泛征集相关素材,归纳、汇总了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60年的大事记,共286项(包括重要事件215项,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23项,腐植酸类图书/专辑38项,腐植酸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10项)。现按各类型的时间顺序编排于后。
陈永林[6](2015)在《新时期青海省海南州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技推广工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根据青海省海南州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今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黄玉玺[7](2014)在《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兵团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是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转化,而近年来在全国发展壮大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则在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制度,有效的促进了兵团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响应国家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兵团从2002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十年,此项制度在兵团正逐步发展完善。因此,希望通过对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来挖掘导致其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指导,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其效率的政策,提升兵团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能力。本文在具体分析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对兵团科技特派员现状、特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兵团386项科技特派员农业推广项目的推广经费、推广人员数、推广时间为投入变量,以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为产出变量,运用DEA-BCC模型对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进行测定,发现综合技术效率偏低,投入变量配比不合理,未得到充分利用,测量结果还给出来合理的投入指标配比。为寻求其效率差异的具体因素,本文以各决策单元的综合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技术受众平均受教育年限、项目级别、是否立项推广、立项类型、成果类型、所属产业、推广载体、推广模式等八个指标为自变量,应用Tobit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得出影响程度大小为:是否立项推广>立项类型>推广载体>推广模式>技术受众平均受教育年限>项目级别>成果类型>所属产业,并具体分析了原因。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提高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有助于兵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DEA-Tobit法可测算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值并发现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效率提升空间很大;市场需求是影响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推广载体各有优缺点等五个结论。并提出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创新体系;增加对兵团科技特派员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兵团科技特派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高兵团科技特派员人才的各项自身素养;加强兵团与省外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各种合作;发挥全兵团各种社会力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等七项对策建议,并作出了研究展望。
程勇[8](2014)在《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文中指出针对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混乱、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等,并从规范管理、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及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开辟农技推广新局面的有效措施及建议。
胡扬名[9](2013)在《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农村信息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新途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公共管理学、信息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信息社会理论、信息资源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主成分分析和逻辑推理分析对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众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筛选并判断出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五大基本问题,即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及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然后对这五大基本问题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其基本情况、分析其具体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从整体上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揭示其规律,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政府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事业单位是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关企业要积极参与和主动布局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合作组织要积极融入农村信息化进程及要明确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要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充分认识,以“三网融合”统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投入机制及促进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的研发与普及;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和多途径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管理、逐步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及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提高各方的信息化意识,促进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政府-农户交流渠道,加强双向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具有探索性。本文通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分析,结合逻辑推理分析法比较科学地筛选和判断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突破了单纯依靠主观判断确定研究内容的范式,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笼统研究的范式。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DEA-TOBIT模型计量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科研究经验基础上,在农村信息化领域对研究方法的有益尝试。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郴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郴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夯实农技推广基础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渠道推进科技入户,农技推广成效硕果累累 |
1.1 遴选示范主体,让农户学有榜样 |
1.2 组建服务团队,让技术下沉入户 |
1.3 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眼见为实 |
2 多形式培育实用人才,农技传播使者足迹遍地 |
2.1 实施农民培育工程,提高乡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 |
2.2 推进农业科技入户,提升乡村实用人才服务能力 |
2.3 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改善乡村实用人才成长环境 |
2.4 出台倾斜扶持政策,拓展乡村实用人才发展空间 |
3 多途径促进成果转化,农业农村发展亮点凸显 |
3.1 调整结构扎实推进 |
3.2 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 |
3.3 园区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
3.4 农业招商成果丰硕 |
3.5 品牌兴农构筑高地 |
3.6 新业态发展不断加速 |
3.7 强村富民行动强劲 |
3.8 乡村治理卓有成效 |
(2)滁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成效与主要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抓星级创建,细谋划循次而进 |
1.1 主动作为推创建 |
1.2 争取支持促创建 |
1.3 提升效果保创建 |
2 抓体系运行,聚合力同频共振 |
2.1 加强体系协同,建好“主力军” |
2.2 加强科研协作,联好“后备军” |
2.3 加强主体培育,用好“生力军” |
3 抓技术服务,推专题守正创新 |
3.1 以绿色生态为目标,提升重大农业技术覆盖面 |
3.2 以特色农业为引领,加快示范推广提质增效 |
3.3以智慧农业为平台,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
4 抓基础工作,强能力躬行实践 |
4.1 抓实监测工作 |
4.2 夯实基地建设 |
4.3 扎实调查调研 |
(3)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瑞安市概况 |
三瑞安市农合联发展过程 |
(一)瑞安市农合联发展的历程 |
1. 起步探索阶段(2005—2014年) |
2. 逐步完善阶段(2014年以后) |
(二)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特点 |
1. 推动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本地政策 |
2. 助力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发展的省级政策 |
(三)瑞安市供销社与农合联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纲要 |
1.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 |
2. 实施城乡新供销服务覆盖工程 |
3. 实施丰收农合通服务协同工程 |
4. 实施垃圾资源化服务创建工程 |
5. 大力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 积极推进新型合作经济发展壮大 |
7. 切实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 |
四浙江瑞安农合联和供销社改革的效果 |
(一)综合服务平台 |
(二)购销展示平台 |
(三)品牌创建平台 |
(四)信用服务平台 |
(五)政策支撑平台 |
五典型案例 |
(一)上绿蔬果专业合作社 |
1. 生产经营规模 |
2. 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 |
(二)瑞安市马屿镇汇民农村资金互助社 |
(三)瑞安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
(四)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 |
(五)瑞安市融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 |
六不足及建议 |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 顶层框架突破难 |
2. 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难 |
3. 政府职能调整难 |
(二)建议 |
1. 把“三位一体”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 |
2. 以“三位一体”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
3. 以“三位一体”改革作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新热点”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5)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事件 (215项) |
二、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 (23项) |
(一) 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 |
(二)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三) 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四) 第一至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
三、腐植酸类图书/专辑 (38项) |
(一) 腐植酸类图书 |
(二) 腐植酸类专辑 |
四、腐植酸产业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 (10项) |
(6)新时期青海省海南州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形势 |
2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推广理念陈旧 |
2.2 人员配备不合理, 知识断层和知识老化严重 |
2.3 缺乏必要的推广力度 |
2.4 农技推广服务的主体单一 |
3 做好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3.1 转变农技推广观念 |
3.2 建立农技推广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
3.3 加大保障力度 |
3.4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
4 结论 |
(7)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 |
1.1.2 科技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
1.1.3 科技特派员是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制度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研究 |
1.3.3 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研究 |
1.3.4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绩效评价的研究 |
1.3.5 关于兵团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 |
1.3.6 相关研究简评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推广 |
2.1.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2.1.3 科技特派员制度 |
2.1.4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科技成果供求理论 |
2.2.2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2.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理论 |
2.2.4 绩效评价理论 |
第三章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状况分析 |
3.1 兵团农业发展概况 |
3.2 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
3.2.1 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 |
3.2.2 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3.2.3 兵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 |
3.3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分析 |
3.3.1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 |
3.3.2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 |
3.3.3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模式分析 |
3.3.4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 |
3.3.5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成效 |
第四章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研究 |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1 DEA-Tobit 两阶段法 |
4.1.2 指标选择 |
4.1.3 科技特派员服务效率界定 |
4.1.4 DEA-BCC 模型构建 |
4.2 数据处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统计性描述 |
4.2.3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 DEA 效率测算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4.3.1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结果评价 |
4.3.2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差异分析 |
第五章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 |
5.1.2 变量设定 |
5.1.3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5.2 数据处理 |
5.2.1 数据收集和整理 |
5.2.2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影响因素的 Tobit 回归 |
5.3 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Tobit 模型结果分析 |
5.4 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 |
5.4.1 有偿与无偿服务类型 |
5.4.2 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 |
5.4.3 政策支持因素 |
5.5 兵团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创新体系 |
6.2.2 增加对兵团科技特派员项目的支持力度 |
6.2.3 完善兵团科技特派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2.4 创新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
6.2.5 提高兵团科技特派员人才的各项自身素养 |
6.2.6 加强兵团与省外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各种合作 |
6.2.7 发挥全兵团各种社会力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
6.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词 |
导师评阅表 |
(8)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 |
2 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
2.1 重视不够, 管理混乱 |
2.2 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
2.3 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
2.4 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愿望不高 |
2.5 基层农技人员专业知识老化 |
3 开辟农技推广新局面的有效措施 |
3.1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
3.2 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素质 |
3.3 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投入 |
3.4 多方面调动群众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
3.5 做好农技人员再教育工作 |
4 结语 |
(9)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3 选题的目的与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3.3 主要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基本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与信息化 |
2.1.2 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
2.2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
2.2.1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2.2.2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2.2.3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
2.2.4 促进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
2.3 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
2.3.1 信息社会理论 |
2.3.2 信息资源理论 |
2.3.3 信息传播理论 |
2.3.4 信息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筛选判定 |
3.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筛选与判定方法 |
3.1.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筛选与判定思路 |
3.1.2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3.1.3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成分分析 |
3.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
3.2.2 实证分析过程 |
3.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的确定 |
3.3.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
3.3.2 基于逻辑推理分析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问题研究 |
4.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基本构成 |
4.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的作用分析 |
4.2.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各级政府的作用 |
4.2.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事业单位的作用 |
4.2.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相关企业的作用 |
4.2.4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合作组织的作用 |
4.2.5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农民个人的作用 |
4.3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政府部门主导作用不强 |
4.3.2 事业单位作用发挥有限 |
4.3.3 相关企业潜力有待挖掘 |
4.3.4 合作组织建设服务缺位 |
4.3.5 农民信息化应用程度低 |
4.4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对策 |
4.4.1 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4.4.2 大力推动事业单位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 |
4.4.3 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动布局农村信息化建设 |
4.4.4 农民合作组织要积极融入农村信息化进程 |
4.4.5 明确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五章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
5.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
5.1.1 农村信息传输网络通道建设成效显着 |
5.1.2 农村信息化终端设施拥有量增长迅猛 |
5.1.3 农村信息化基层服务场所逐步完善 |
5.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1 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到位 |
5.2.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
5.2.3 “三网融合”实施难度大 |
5.2.4 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不足 |
5.3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
5.3.1 要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充分认识 |
5.3.2 以“三网融合”统筹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5.3.3 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
5.3.4 促进适农信息化终端设备的研发及其普及推广 |
第六章 农村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
6.1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6.1.1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稳步推进 |
6.1.2 农村信息资源数量日渐丰富 |
6.1.3 农村信息采集渠道逐步完善 |
6.1.4 涉农信息数据库逐渐成体系 |
6.1.5 涉农信息网站建设健康发展 |
6.2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6.2.1 农村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共享程度低 |
6.2.2 农村信息资源供给不足与供求失衡并存 |
6.2.3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比较低 |
6.3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对策 |
6.3.1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
6.3.2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力度 |
6.3.3 多途径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
第七章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7.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
7.1.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
7.1.2 队伍建设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 |
7.1.3 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逐步推进 |
7.2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2.1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缺失 |
7.2.2 从事农村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不足 |
7.2.3 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结构很不合理 |
7.2.4 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 |
7.2.5 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管理培训水平低 |
7.3 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的对策 |
7.3.1 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管理 |
7.3.2 逐步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 |
7.3.3 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 |
7.3.4 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
第八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研究 |
8.1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概述 |
8.1.1 效率的概念界定 |
8.1.2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评价 |
8.1.3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评价目标 |
8.2 DEA-Tobit理论模型及其基本原理 |
8.2.1 DEA方法 |
8.2.2 Tobit模型 |
8.2.3 DEA-Tobit 两步法 |
8.3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问题实证研究 |
8.3.1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
8.3.2 农村信息化建设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8.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1.1 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力促进 |
9.1.2 扎实的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支撑 |
9.1.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活的灵魂 |
9.1.4 队伍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化推进的关键 |
9.1.5 紧抓效率以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快好省发展 |
9.2 研究展望 |
9.2.1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方法创新 |
9.2.2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视角突破 |
9.2.3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精细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郴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夯实农技推广基础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J]. 杭太升. 基层农技推广, 2021(12)
- [2]滁州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成效与主要做法[J]. 赵怀瑾.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7)
- [3]瑞安市农合联改革的五大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J]. 魏广成. 中国合作经济评论, 2020(01)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J]. 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18(01)
- [6]新时期青海省海南州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之我见[J]. 陈永林. 北京农业, 2015(15)
- [7]兵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玉玺.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程勇. 农业灾害研究, 2014(02)
- [9]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 胡扬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