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汗·丹心·丰碑(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古丽奴尔·米吉提[2](2021)在《近十年兵团红色文学研究 ——以兵团出版社红色主题文学类图书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王星星[4](2020)在《维汉复合词的转喻模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比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随着语言的接触、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语言的自身发展等诸多原因,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复合构词的方式非常普遍,为两种语言复合词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复合词背后的认知动因,而转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选取汉语和维吾尔语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也是试图在跨语言的对比中尽可能的去寻求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探究其运作的机制和原理。文章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主要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维汉大词典》中搜集到的3038例(其中汉语1643例,维吾尔语1395例)维汉具有转喻义的复合词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维汉复合词的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第二章对基于转喻产生的复合词的结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四种类型,只是内部的丰富程度不同;第三章根据复合词内部的两个词根语素是否都具有转喻义,将复合词转喻的基本模式分为C1转喻的复合词、C2转喻的复合词、C1和C2同时转喻的复合词、C1和C2整体转喻的复合词以及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词五类;第四章作为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对维汉复合词的转喻义类型进行分析,包括整体与部分、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具体事物与动作方式、属性、质料等十余类;第五章主要对文章进行简要总结,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通过对两种语言复合词的转喻模式的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丰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又可以反过来指导汉维语词汇对比研究的实践,推动汉维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总之,文章力图对维汉复合词的转喻模式作一个全面并且透彻的研究,希望不仅在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在实践方面也能够有所帮助,比如在促进双语教学、翻译理论研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而为汉族和维吾尔族这两个兄弟民族互学语言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法。
陈杰[5](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曾维刚[6](2018)在《时代的强音: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群体研究》文中指出南宋中兴时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激进官宦诗人群体,其政治活动突出表现为:励精图治、恢复中原的主张与践履,与主和保守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发出时代的强音。他们以其对于时势的群体自觉,在政治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多有交往,相互砥砺,又游于艺途,往来唱酬,具有密切联系。以王十朋为核心的楚东诗社堪称其群体开始形成的标志,而尤、杨、范、陆等为其中坚,还形成了更为广泛、错综多元的其他关系网络。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如以阳刚之气为核心的审美观念、爱国忧时的共同主题、慷慨激越的艺术世界。他们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与诗歌书写,传递了一个时代的心声,推动了诗学演进,堪称历史与文学史上的典范。
马硕[7](2018)在《新时期小说仪式叙事研究 ——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中心》文中指出仪式,是人类社会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创造、保持的具有例行化的程序过程和行为方式。学术界关于仪式的具体定义和表述见仁见智,其基本的含义是,仪式展现了人类丰富的社会行为,诸如习惯性的行为,形式化的行为和涉及价值观的行为。应该说,仪式既可以成为人类学研究社会关系、生产生活的一条通道,也可以成为文学作品述的对象。它早已浸透于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如日常起居、节日盛典等。在文学作品的叙事之中,仪式更是随处可见,它可以凝结为一句礼貌用语,也可以通过一碗饭、一杯茶进行呈现。另外,作家通过象征的表现方式,将仪式的主题与特征融入叙事,构成仪式化书写,并通过对人物的情感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把握,营造出具有仪式感的氛围。这说明,仪式的内涵在不同层面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它与作品存在互文的关系。在戏剧、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当中,仪式经常成为叙事表现的对象,而它在叙事中可能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却受到了忽视。特别是在长篇小说中,仪式过程在满足叙事逻辑、内容等方面需要的同时,其本身的独特内涵也使它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与文本叙事融合。如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剖析叙事线索;从边界划分的角度衡量人物的归属;从冲突、转化的角度探索叙事指向;从表演、象征的角度解释人物行为;从神秘、迷狂的角度思考民间文化;从强制、反叛的角度揭示叙事中的矛盾等。这些被炼出的仪式主题在叙事中搭建起了一个仪式化的平台,使叙事内容在仪式因素的参与下有着更为清晰的脉络。然而,这些仪式主题的文本表现,却并不都通过仪式过程的形式进行展现,更多是通过象征性的写,表现出独特的叙事目的,即仪式化书写。进一步来说,仪式素与仪式化书写表现的是文本透露出的直接意义,而其内在含义则需要通过更为深入的刻画,使文本精神与文本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外现。这不仅需要作者以虔诚、严肃的态度对待创作,也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最终透过文本形成一种作者与读者的“共感”,即仪式感。其中,叙事引发的情感问题是作家感情在文本中的发露,道德问题则涉及作家的责任感,通过给予读者以“真、善、美”的指引,使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到神圣、庄严、严肃的仪式感,文本价值从而能够在最高层级实现。仪式感的形成不仅能体现出作者叙事技巧的成熟,也能表现出作者叙事态度的真诚,因此仪式感可以作为评价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叙事学研究逐渐从经典走向后经典,这意味着仪式叙事在借鉴经典叙事学的同时,也应该受到后经典叙事的启示,找寻并总结仪式作为一种叙事模式的特点。仪式叙事的重点在于对叙事点、面、体的分层,仪式素是文本叙事聚焦的点,仪式化属于叙事的面,仪式感则是从立体的空间范畴把握作家与读者的情绪。此外,仪式化与仪式感叙事还表现出叙事学与人类学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叙事学概念能否与仪式内涵相融合的一种尝试。当把仪式作为文本叙事研究的一种方法时,特别是在对现实主义作品的分析中,其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仪式视域下,文本不是对概念的简单演绎,也不是对西方文学批评范式的直接挪移,而是在叙事人物、情节、环境的表现中,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透彻洞悉。正因为文本的仪式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它也成为了一种需要不断挖掘、不断深入的方法,从而为读者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阅读视野。本文基于对仪式与文学叙事关系新的理论探索,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对象,研究新时期小说的仪式叙事问题。导言部分阐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背景与现状,以及本论文的整体框架、创新之处。第一章出仪式是一种在时间维度中展开的过程,这种特点使其与叙事有了相似性。仪式与戏剧、诗歌、小说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仪式是广义的叙事,叙事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仪式。与一般叙事比较,仪式叙事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二章指出小说的仪式叙事建立在由浅到深的三个层面之上,即客观写仪式过程的仪式素、蕴含仪式特征的仪式化书写、抒发文本情愫的仪式感。仪式叙事的三个层面赋予了小说可供衡量、评价的客观标准。第三章认为仪式叙事的意义不仅在文本之内,更在文本之外,它结合了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从六种功能上分别体现了叙事深层结构。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仪式叙事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对象,进一步阐明了仪式叙事对于优化作品分析的积极意义。第四章阐释了《白鹿原》与《湖光山色》中仪式素构成的主要叙事背景,展现出传统文化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关键作用。仪式化书写强化了文本的时代主题,表现出伦理秩序与人性欲望在历史与时代主题相融合的文学作品中的碰撞。第五章通过解读《平凡的世界》与《生命册》中的仪式化书写,追溯人物在文本叙事中的成长历程。文本表现出乡土社会对人物成长及其性格养成的影响,而乡土文化中特有的仪式恰好成为对其观察和理解的契机。从文本的仪式叙事中可以看出,仪式对烘托人的力量与精神高度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六章通过《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大量民族仪式写,展现出民族文化背景中鲜明的标识与印记。在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宗教仪式与民俗仪式充分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荣光。第七章通过《金瓯缺》及《白门柳》中庄严及厚重的仪式书写,还原出封建王朝历史面目的沉重与沧桑。文本所呈现的仪式感,使读者感受到岁月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印迹,展现出历史的厚重,以及仪式书写对表现华夏文明传承的影响与作用。结语:仪式叙事分别汲取了文学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养分,是研究方法的有效综合,因此能够在整体意义上关照文本。仪式叙事的主要内容,是在文本叙事的过程中,揭示对人物仪式行为的仪式素展现,叙事情节的仪式化书写,以及文本背后所表达的情感功能,这三者建构出仪式书写的基本结构。然而,仪式书写还存在着理论适用的局限性。在对纯粹的仪式行为绘之外,仪式素有更多延伸性意义,如从广义上来看,文本中的叙事行为本身即是一种仪式行为,那么,小说叙事即可以看作仪式行为的“元仪式叙事”。因此,打破对人物仪式行为进行单独叙事分析的藩篱,有利于深入仪式叙事的研究。在狭义的仪式叙事中,本论文通过阐释仪式叙事理论,从仪式批评的三个不同层次入手,对八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做出分析批评,通过细部的批评,探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当代文学创作阶段的典型性意义,以及对其他类型小说创作的启示。作为一种叙事的方式,仪式书写的叙事研究无疑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更契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化背景与创作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向内转”与“向外转”的批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对仪式理论的研究仍处于开放的状态,它允许研究者以各种方式介入,这正是笔者最终确定以仪式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并对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中心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进行分析、再阐释的初衷。
朱一帆[8](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杨柳[9](2016)在《四川阆中回族抗战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河流中共同创造了悠久光辉的中华文化,建设了一个统一的、伟大的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之战,与当时世界其他战场共同组成了相互支撑的战略格局,共同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其民族凝聚力与民族精神是关键,也与独立自主的抗战路线与政策、正确的战争策略分不开。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共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领导和推动下,全国各民族被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轰轰烈烈的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们精诚团结,荣辱与共,不畏牺牲,与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贡献出应有的力量,最终取得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本文以抗战时期为大背景,以当时世居于四川省阆中县(现阆中市)的回族人作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的阐述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四川阆中回族这一族群的历史活动,通过重建“阆中回民救国协会”、“阆中回民自卫队”等社团活动的历史事实,归纳阆中回族这一族群在中华民族伟大抗战中的活动规律,凸显其代表人物唐梦吉(1912?1948)等人的历史活动,总结其历史地位,表彰其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在牢记历史、居安思危、保卫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篇章的现今中国,本文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张瑜[10](2015)在《阮元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指出阮元——清代乾嘉学派强有力的殿军和总结者,他通经能文,着述宏富,又是扬州学派的中坚,故此历代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重点多在于其经学贡献。但作为文人,他不仅主持纂刻了一大批诗文集,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文献,还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政事之余不废吟咏,风雅之什颇多佳篇。关于他的文学创作研究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本文主要从历史时代的纵向坐标出发,结合学术氛围、文学活动的横向坐标,参酌以清代学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分析阮元的诗歌、骈文、散文的思想意蕴和创作特色,给予阮元文学创作及其价值在文学史上的合适定位。本文的结构由绪论和正文五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申论了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点和方法。第一章,考察阮元文学创作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文化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属性,又随着道光中叶的鸦片战争起在政治经济领域,开始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阮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见证了清代社会的由盛而衰,体会到了社会文化的深层变动。清代是各种文体的集大成时期,前后流派的递嬗以及同时代各流派的相互影响,都使个体学者以群体的存在形式各有归属,也造成清代热闹繁复的文化景观。清代文化政策的严苛也造就了学术氛围的浓郁,阮元生活在乾嘉汉学的鼎盛时代,他的学术思想、文学思想都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影响。阮元的父亲和母亲家族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学养,父母的教导以及育儿理念对他的人格及创作产生过深刻影响。阮元的妻妾都出身名门,家族中的女性共出了八位才女,良好的读书传统使家族文风繁盛。清代地域文化个性的差异则是文化普及与繁荣的象征,清代的江南地区有很多文学世家,而阮元出生和成长的扬州是学术文化发达、精英阶层萃集的地方,士负宏才硕学者无数,地域环境的熏陶使他肩负振兴乡学、组建家乡文化生态圈的宏志重任,着书立说、编刻诗集,为扬州地域文学的发展和民间创作的整理纂集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业师耿介脱俗,学行高尚。阮元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中成长,先祖、父母、业师对他一生的为人、治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阮元的文学活动及其创作历程。第一节,探讨阮元的诗歌活动。阮元的履职经历颇为丰富,其在为政的同时奖掖后进,促进学术交流,组织起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幕府。在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不拘泥于清代八股文标准,力推即兴的诗歌创作,灵活的学风产生了优秀的士子学人。在优游唱和的过程中,同辈的学人和晚生都有大量佳作产生。他不但积极刊刻、编录诗集,还曾积极响应同仁商议,并热心金石书画的搜集。他每至一地即拜谒先贤,搜访诗集,编撰了大量的诗文总集,为学人提供可资了解先哲与研究的文本,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典籍。第二节,以编年的形式详细考察了阮元1768—1841年的学术经历。第三节中,主要指出阮元宦迹所至,以“兴学教士”为先,极为关注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改变当地的民风学风。在浙江,他创办了诂经精舍;在广东,兴建了学海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仅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文学创作书籍整理,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影响也至为深远。第四节主要探讨和阮元有文学创作活动交往的友人以及作品的交流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阮元的文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阮元治学有广博的胸襟和眼光,他所主张的兼容并包的通儒观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其论诗能不囿于门户、派系之见,加之阮元本人学识渊博,其论诗也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倾向。其文学观“体物披文、不袭时俗”;其诗学观体现了“真厚和雅”的儒家诗教观。他认为,诗歌应以“雅正为宗”,摒弃门户之见。他坚持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其“文笔论”注重提升骈文的地位,强调写文章要讲求辞藻、韵律、对偶、典故的用法,注重艺术精神的体现。在特定的学术氛围中,他为了摒弃当时桐城派作文的弊端,为骈文争正统,强调骈散的区别,促进骈文创作繁荣发展,推动了骈文在清代的复兴。在最后一节中,论述了阮元在诗歌、骈文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阮元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及评价。由阮元《揅经室集》、阮家仁《阮元诗集》及阮元留存下来的书画扇面的题跋,可参知其诗歌数量约为1200首。阮元一生游历大江南北,经历世事无数,其足迹遍于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两广、云贵等地。他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用诗歌表现了他对世事和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切肤感悟,表现造就了他诗歌丰富的思想意蕴。其诗集中,有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诗篇,对士子寒士的关怀和同情的诗篇;有抒情言志的诗篇,主要可从济世豪情、诗书礼乐、“一日茶隐”、乡思忧情等方面表现他的人格思想;有传神言意咏物托志的咏物诗,主要描写植物和具体事物的诗歌;有以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或历史人物为咏写对象的诗作;有纪游写景、寄情林泉的闲适诗篇;有借诗以资考据的学问诗,在经学、史学、金石考据、科技、艺术诸方面皆有涉及;有诗绘并工、附丽成观的题画诗;还有包括如应制、馆课、联句、酬唱、赠答、拟古等杂咏之作。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是从清华雅正,温柔敦厚;清丽纯净,闲雅风致;平淡舒朗,娴静幽远等方面进行赏析。阮元广泛吸取前人诗歌的精华和长处,含英咀华,自成一家,在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他不仅于后世赢得了“才学兼美、卓然正声”的赞誉,即使在当下,他的诗歌也是广受诗坛耆宿和后世学者的赞誉。第五章主要详述阮元的骈文、散文创作。之前很多学者关心较多的是他的“文笔论”,而没有详细涉及他的散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阮元的《揅经室集》中有很多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有释经诠文之着,关心世事,经世致用的论辩文;有记、传、序、跋、寿序、墓志铭等序跋文;有以石碑为载体记述文字的碑志文;有以亭台楼阁记、山水游记为主的杂记文;也有史传、人物传为主的传状文。阮元的文章理论多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得以体现,艺术特色也主要以古懋奇奥、沈博绝丽为主,注重修辞对偶和押韵。阮元为骈文争文章正统,这对于反对桐城派及其所标榜的“文统”具有一定意义。但他对于古文进行全盘否定,同样也失之武断。然而阮元对丰富清代骈文批评理论所做的巨大贡献,仍然不容忽略,我们要予以充分肯定。结语部分总结阮元文学创作的成就和贡献,附录主要为阮元一生的学术传略,也就是综述阮元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着重在其学术贡献、整理和编刻书籍、文化传播、振兴文教、培养人才方面加以梳理。
二、血汗·丹心·丰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汗·丹心·丰碑(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维汉复合词的转喻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维汉复合词研究 |
(二)转喻认知框架下的维汉复合词研究 |
二、研究对象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 |
(二)维汉复合词界定 |
第二章 维汉基于转喻产生的复合词的结构类型 |
一、汉语基于转喻产生的复合词的结构类型 |
(一)联合型 |
(二)偏正型 |
(三)动宾型 |
(四)主谓型 |
二、维吾尔语基于转喻产生的复合词的结构类型 |
(一)联合型 |
(二)偏正型 |
(三)动宾型 |
(四)主谓型 |
三、小结 |
第三章 维汉复合词转喻的基本模式 |
一、C_1转喻的复合词 |
二、C_2转喻的复合词 |
三、C_1和C_2同时转喻的复合词 |
四、C_1和C_2整体转喻的复合词 |
五、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词 |
六、小结 |
第四章 维汉复合词转喻的语义类型 |
一、维汉复合词相同的转喻义类型 |
(一)整体—部分转喻 |
(二)具体事物—动作方式转喻 |
(三)具体事物—抽象概念转喻 |
(四)属性转喻 |
(五)质料转喻 |
(六)功能转喻 |
(七)处所转喻 |
(八)工具转喻 |
(九)方位转喻 |
(十)其他 |
二、汉语复合词特有的转喻义类型 |
(一)所有物转喻领属者 |
(二)地理面貌转喻 |
(三)典故转喻 |
(四)汉字转喻 |
三、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一: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维吾尔语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三:基于转喻产生的汉语复合词 |
附录四:基于转喻产生的维吾尔语复合词 |
致谢 |
(5)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
一、歌谣的缘起 |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
二、文化宣传干部 |
三、普通工农群众 |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
一、对工农的形塑 |
二、对妇女的形塑 |
三、对干部的形塑 |
四、对士兵的形塑 |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时代的强音: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宋中兴时期恢复中原的时代旋律 |
1. 励精图治、恢复中原的主张与践履 |
2. 与主和保守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 |
二、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群体的形成 |
1. 激进官宦诗人对于时势的群体自觉 |
2. 游于艺途的文学交往与诗人群体的形成 |
三、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的群体特征 |
1. 以阳刚之气为核心的审美观念 |
2. 爱国忧时的共同主题 |
3. 慷慨激越的艺术世界 |
结语 |
(7)新时期小说仪式叙事研究 ——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仪式与仪式叙事 |
第一节 仪式理论 |
一、人类学视域下的仪式 |
二、小说仪式叙事 |
第二节 仪式与文学的关系 |
一、仪式与戏剧 |
二、仪式与诗歌 |
三、小说与仪式 |
第三节 小说仪式叙事方法 |
一、小说仪式叙事结构 |
二、小说仪式叙事视角 |
三、小说仪式叙事时间 |
四、小说仪式叙事空间 |
第二章 仪式叙事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小说中的仪式素 |
一、大型仪式素 |
二、中型仪式素 |
三、小型仪式素 |
第二节 小说中的仪式化书写 |
一、仪式化定义 |
二、小说中的仪式化书写 |
三、仪式化书写的目的 |
第三节 小说中的仪式感 |
一、仪式感的概念 |
二、小说中的仪式感 |
三、仪式感中的“真”、“善”、“美” |
第三章 仪式叙事的表现及功能 |
第一节 仪式叙事方法的独特表现 |
一、仪式素叙事的独特性 |
二、仪式化叙事的关键词 |
三、仪式感的叙事表达 |
第二节 小说中仪式叙事的功能 |
一、社会关系的表现功能 |
三、小说与仪式 |
三、仪式书写的叙事功能 |
第三节 新时期小说仪式书写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
一、新时期小说的仪式叙事书写 |
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仪式书写表现 |
三、选择八部典型作品的依据 |
第四章 仪式视域下的时代与个人 |
第一节 《白鹿原》:被宗法仪式制约的家族 |
一、缠绕着真实与虚诞的仪式素 |
二、仪式化的白鹿与白、鹿家族 |
三、弥散在白鹿原上的仪式感 |
第二节 《湖光山色》: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表演仪式 |
一、被仪式打破的宁静与质朴 |
二、仪式化的转化和象征 |
三、亦真亦幻的仪式感 |
第五章 仪式书写中的乡土世界 |
第一节 《平凡的世界》:生长于黄土地上的民间仪式 |
一、富含乡村风貌的仪式素 |
二、仪式化书写中的贫瘠与富足 |
三、于苦难中重生的仪式感 |
第二节 《生命册》:生命仪式中的众生百态 |
一、喧嚣背后的仪式素 |
二、被仪式化的“变形”与“迷狂” |
三、赋予生命以尊严的仪式感 |
第六章 仪式书写中的民族精神 |
第一节 《穆斯林的葬礼》:仪式中的痛苦和希望 |
一、寄托生死轮回的仪式 |
二、仪式化的玉与月 |
三、以“执着”、“牺牲”为主题的仪式感 |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山林里回荡的仪式之歌 |
一、生命在仪式中起舞 |
二、被仪式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
三、在信仰中生长出的仪式感 |
第七章 仪式书写中的历史演绎 |
第一节 《金瓯缺》:铁马金戈岁月中的仪式 |
一、仪式在金戈铁马中的困顿与荣耀 |
二、铮铮铁骨与绕骨柔情相交织的仪式化书写 |
三、在悲欢离合中满溢的家国情怀 |
第二节 《白门柳》:最后一个汉家王朝中的仪式 |
一、见证在彷徨中举步维艰的仪式素 |
二、仪式化书写中压抑的社会情绪 |
三、回响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曲悲歌 |
结语:批评范式的转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四川阆中回族抗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全国抗战研究 |
1.2.2 相关研究资料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的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四川抗战及在少数民族中的回响 |
1.1 四川·阆中抗战背景 |
1.1.1 阆中群众的救亡运动 |
1.1.2 阆中地下党与统战工作 |
1.1.3 同心抗战驰赴国难 |
1.2 四川少数民族积极投身抗战 |
1.2.1 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
1.2.2 走上抗战第一线 |
1.2.3 积极参加后方建设 |
第2章 四川阆中回族各抗敌救国组织的成立 |
2.1 阆中回民的由来及其发展 |
2.1.1 阆中回民探源 |
2.1.2 阆中伊斯兰教文化 |
2.2 阆中回族各抗敌救国组织的成立背景 |
2.2.1 阆中回民抗日救亡意识的觉醒 |
2.2.2 四川各地回族抗敌组织的相继成立 |
2.2.3 中共阆中党组织的动员和组织 |
2.3 阆中回族各抗敌救国组织的成立 |
2.3.1 阆中回民救国协会 |
2.3.2 阆中回民自卫队 |
第3章 阆中回族各抗敌救国组织的主要活动 |
3.1 唐家大院“大公书报社” |
3.2 组织回民抗日救亡 |
3.3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
3.3.1 宣传内容 |
3.3.2 宣传形式 |
3.4 征募各种抗战物资 |
3.4.1 征募衣物 |
3.4.2 捐款献金 |
第4章 四川阆中回民抗战历史人物的个案研究 |
4.1 视死如归唐梦吉 |
4.1.1 出身豪门富户 |
4.1.2 革命思想的萌芽和抗日思想的发展 |
4.1.3 光荣入党 |
4.1.4 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
4.1.5 唐梦吉牺牲 |
4.2 其他代表人物及其言行 |
4.2.1 马文玉(1911-1944) |
4.2.2 马文远(1911-不详) |
4.2.3 马腾九(生卒年不详) |
第5章 对阆中回族抗战的评价 |
5.1 阆中回族抗战的特点 |
5.1.1 全民参与的广泛性 |
5.1.2 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
5.1.3 爱国爱教的一致性 |
5.1.4 支援抗战的坚定性 |
5.1.5 回汉民族一致抗战的团结性 |
5.2 阆中回族抗战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四川阆中回族抗战大事记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阮元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重点及方法 |
第一章 阮元的生活时代、家世、师承及地域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生活时代 |
一、时代环境 |
二、创作趋向 |
第二节 文学家世 |
一、父亲家族的文学传承 |
二、母亲家族的文学传承 |
三、家族文学创作群体 |
第三节 师道传承 |
一、启蒙之师胡廷森 |
二、业师李道南、乔椿龄 |
第四节 地域文化背景 |
一、扬州独特的人文环境 |
二、构建家乡文化生态圈 |
第二章 阮元的文学活动及创作历程 |
第一节 阮元的诗歌活动 |
一、以诗拔士 |
二、以诗课士 |
三、宦游唱和 |
四、编刻诗集 |
第二节 阮元的文学编集轨迹 |
第三节 阮元的学术幕府与文学活动 |
一、诂经精舍与浙江文风 |
二、学海堂与岭南文风 |
第四节 阮元与学界友人的文学交往 |
一、阮元与凌廷堪 |
二、阮元与焦循 |
三、阮元与汪中 |
四、阮元与孙星衍 |
五、阮元与桂馥 |
六、阮元与王昶 |
七、阮元与张监 |
八、阮元与段玉裁 |
九、阮元与龚自珍 |
第三章 阮元文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
第一节 “体物披文,不袭时俗”的文学观 |
第二节 “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教观 |
第三节 “沉思翰藻,纪事直达”的文笔论 |
一、清代中期“文笔说”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二、“文笔说”的内旨 |
第四节 阮元人文精神的内质及其体现 |
一、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内质 |
二、阮元人文精神的体现 |
第四章 阮元诗歌研究 |
第一节 阮元诗歌的思想意蕴 |
一、关心民瘼,体恤乡情 |
二、抒情言志,气韵达观 |
三、传神言意,咏物托志 |
四、咏史怀古,悼咏史志 |
五、纪游写景,寄情林泉 |
六、借诗以资,考据学问 |
七、诗绘并工,附丽成观 |
八、应景馆课,拟古杂咏 |
第二节 阮元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清华雅正,温柔敦厚 |
二、清丽纯净,闲雅风致 |
三、平淡舒朗,娴静幽远 |
第三节 诗歌地位及评价 |
第五章 阮元的骈文、散文研究 |
第一节 阮元骈文、散文思想意蕴 |
一、论辩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记体文 |
五、传状文 |
第二节 阮元文章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阮元文章的贡献和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血汗·丹心·丰碑(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近十年兵团红色文学研究 ——以兵团出版社红色主题文学类图书为视角[D]. 古丽奴尔·米吉提. 新疆大学, 2021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维汉复合词的转喻模式对比研究[D]. 王星星.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6]时代的强音:南宋中兴激进官宦诗人群体研究[J]. 曾维刚. 社会科学战线, 2018(11)
- [7]新时期小说仪式叙事研究 ——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中心[D]. 马硕. 兰州大学, 2018(10)
- [8]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四川阆中回族抗战研究(1937-1945)[D]. 杨柳.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10]阮元文学创作研究[D]. 张瑜.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