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援助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援助

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辅助(论文文献综述)

谢喜英,张果,赵新培[1](2021)在《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负性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唐良[2](2021)在《STEMI患者血管自通后急诊与择期PCI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血管自通后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与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混合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STEMI患者于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自通且出院前行PCI成功并置入DES的STEMI患者。根据PCI时机分为急诊与择期两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基线、检验、检查和手术治疗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再按血栓负荷进行亚组分析,分为高负荷血栓组及低负荷血栓两组。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再次住院及血运重建,次要替代终点为心肌坏死标志物、ST段回落、心脏彩超、TIMI血流分级、安全事件。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来计算2年无事件生存率,并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是否有差异。结果:(1)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院共筛选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988例,排除2986例非STEMI和未做手术患者,有5002例均行急诊造影,出院前均进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其中共4587例不符合纳入标准、非再通、资料收集不全等条件,最终自发再通者415例,在回顾性研究过程中,总共随访到273例目标人群。(2)急诊PCI组(n=97)与择期PCI组(n=176)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入院时血压、Killip分级、住院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发现患者心梗部位、TIMI血流分级、血管病变部位及支数、高血栓负荷发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中,急诊组的血流分级低于择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2聚体、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血脂、肌酐、超敏肌钙蛋白峰值、肌酸激酶峰值、BNP峰值、及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ST段回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淋巴有统计学差异(P<0.05);(5)出院后总随访时间10年,中位随访49个月,随访期间共记录全因死亡42例,心源性死亡31例。其中急诊组总死亡13例,心源性死亡有8例;择期组死亡共29例,心源性死亡有23例。急诊组总事件发生32例,总事件发生率为33%;择期组则为59例,总事件发生率为34%(P=0.49)。对比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现心源性死亡、心衰、再发心梗、脑卒中、消化道出血、非计划内靶血管血运重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6)绘制Kaplan-Meier曲线,接受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后的患者,10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3.5%,Log Rank检验结果P=0.92,认为两种手术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7)亚组分析:急诊组高血栓负荷12例,择期组为20例,两组患者的高血栓负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85);急诊组全因死亡2例,择期组全因死亡1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54)。其中急诊组的心源性死亡占1例,择期组为1例,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1);急诊组心衰1例,择期组心衰1例,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3);急诊组再发心梗2例,择期组1例,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急诊组消化道出血1例,择期组2例,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8)生存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中性/淋巴、低密度脂蛋白、住院天数可能与患者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STEMI患者血管自发再通后行急诊或择期PCI两种方式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故建议STEMI患者自通后可以行急诊PCI。

杨荣荣[3](2020)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分叉嵴无法做出精确测量及判断,可能会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血管内超声能够补其不足,精确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及长度、斑块负荷及分叉病变血运重建术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然而,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分叉病变是否优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尚存临床争议。因此,本研究假设使用血管内超声可以优化分叉病变患者血管介入疗效,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并采用荟萃分析的研究方法予以验证。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10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中,比较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患者的研究。以术后随访1年区分早期和晚期终点事件。早期终点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或靶病变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晚期终点事件仅包括心脏性死亡。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或(和)观察性研究实施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比较各终点事件效应量的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涉及7830例比较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分叉病变患者的5项观察性研究被纳入本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分叉病变患者血运重建后早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的患者(OR=0.55,95%CI 0.42-0.70,P<0.00001);而两组间心脏性死亡、靶血管或靶病变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 0.34-1.35,P=0.27;OR=0.78,95%CI 0.59-1.05,P=0.10;OR=0.36,95%CI 0.12-1.04,P=0.06)。同时,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分叉病变患者晚期心脏性死亡发生率低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的患者(OR=0.36,95%CI 0.23-0.57,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早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潜在异质性来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策略相比,血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策略能够显着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分叉病变患者早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晚期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该策略可以作为分叉病变治疗的优化选择。但是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策略仍需要更长随访时间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杨曾桢[4](2019)在《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心导管室护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访视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倾向,为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提供现实依据。2.调查PCI患者对术前访视的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患者需求和偏好的访视内容提供参考。3.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患者需求、护士态度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为PCI术前访视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概念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心导管室护士PCI术前访视知识、态度情况,掌握PCI患者术前需求现况;在系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分析PCI术前访视的相关证据,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整合的证据进行组内讨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拟定术前访视内容,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标准化的PCI术前访视内容,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数据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2.0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1.心导管室护士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28份,回收有效问卷519份,有效回收率98.3%。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平均得分(59.85±15.91)分;总体及格率64.16%。心导管室护士对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用药、术中配合训练及电离辐射剂量正确率不足50%。不同年龄段、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44%的心导管室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术前访视,85.16%的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愿意执行。不同年龄段、实施过术前访视的护士对执行PCI术前访视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绝大部分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术前访视培训很有必要(94.22%),访视宜在术前1日下午进行(65.92%),时间控制在10~20min(51.25%),由心导管室护士负责完成(41.04%),建议访视对象包含家属(91.71%),更青睐于医护联合式访视模式(30.44%)。2.患者需求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5.4%。PCI患者需求总分(145.76±21.20)分,标准化得分66.25分。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情况从高到低分别为相关费用(90.13)、心理支持(79.16)、术前准备(74.40)、术前指导(72.25)、术前访视形式(65.70)、手术过程(57.83)、环境信息(57.16)。需求得分排列前10位的条目分别为口头宣教(单一)、告知家属手术当日如何陪同、医务人员使用鼓励性语言、支架价格、术中用药费用、术中一次性耗材费用、获得同伴支持、手术开始时间、术前深吸气-屏气-咳嗽练习及两种以上访视方式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是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的影响因素。3.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得文献29篇(英文12篇,中文17篇),汇总得到了 26条证据,考虑患者的需求情况,初步确立了 PCI术前访视内容。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术前指导”3个一级条目、二级条目13项、三级条目58项的PCI术前访视内容,结合护士态度倾向,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结论1.心导管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但态度积极,护理管理者应考虑护士态度倾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规范的术前访视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判断,促进PCI术前访视的高效落实。2.PCI患者总体上对术前访视有较高需求,其中对相关费用、心理支持等方面需求强烈。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应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术前访视,从而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3.基于循证方法学、专家意见、患者需求、护士态度下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及完善提供参考。

高璀乡,李玉华,王树树,成海龙,刘雯,杜芳[5](2007)在《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心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好发因素很多,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03/2004-12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103例,有6个月随访造影资料并且临床资料完整,均知情同意。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73)。再狭窄组30例,根据病例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狭窄病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0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9.19%。②再狭窄组患者多支狭窄发生率大于未狭窄组(χ2=14.203,P=0.000)。③血压、血脂、支架个数、安放次数、安放位置等因素、支架置入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次数、扩张程度、是否更换球囊或更换球囊种类与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关(P>0.05)。④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I)基因型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存在关联。

唐慧峰[6](2021)在《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PCI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境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对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即实施情绪放松疗法联合功能锻炼,对患者心境状态、穿刺点出血、术后术侧肢体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自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拟行PCI手术的患者,最终纳入满足标准的患者246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23例、试验组12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干预措施:术前1天开始实施情绪放松疗法,每1h完成1次,共6次;术中完成1次情绪放松疗法;术后实施情绪放松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每1h完成1次,至术后8h解除止血器结束,共完成8次。别于术前1天实施干预前、术后8h干预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简明心境状态量表得分;术后2h、4h、6h、8h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术侧肢体疼痛得分情况、疼痛程度、术侧手指肿胀情况、肿胀程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最终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228例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职业、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医保类型、合并的慢性病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数量、手指周径之和、术中手术时长、肝素使用剂量、术后止血器初始压力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h、4h、6h、8h穿刺点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h、4h、6h、8h术侧肢体疼痛情况、疼痛程度、术侧手指肿胀情况、肿胀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情况、疼痛程度、肿胀情况、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前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愤怒-敌意、疲乏-惰性、有力-好动3个维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紧张-焦虑、抑郁-沮丧、困惑-迷茫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干预措施不会导致术后穿刺点出血或血压波动;可缓解术后术侧肢体疼痛、肿胀情况,降低疼痛和肿胀程度;改善心境状态,促进情绪稳定;利于术后康复。

陈晴晴[7](2021)在《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若出现无复流,经微导管冠脉内给与硝普钠及替罗非班,与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及替罗非班对术后TIMI血流的影响,以及对术中及术后短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此次主要不适症状、服药史及过敏史等,查体,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梗死标志物、血栓与止血、BNP钠尿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对于确诊STEMI的患者,立即予以负荷量(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300mg)嚼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手术入路进行穿刺,然后经穿刺动脉鞘管推入肝素3000U,后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时间延长、以1000U/h追加推注,介入手术正式开始时再次以60U/kg进行动脉鞘管内推注肝素。把该类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病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处理方法为:首先经微导管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后推注硝酸甘油、剂量为200ug;观察组亦首先同样方式给予相同剂量替罗非班,后同样方式冠脉内推注硝普钠、剂量为300ug,其中两组冠脉内推注的替罗非班剂量均以10ug/kg计算,均需在3分钟内推注完毕。3分钟后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并判断TIMI血流,3级表示有效,0-2级表示无效。两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h、速度为0.15ug/kg/min,且术后无明显出血倾向情况下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抗凝、延缓心肌重塑等药物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基础情况及冠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值大于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分别经实验组或对照组处理后术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术后TIMI血流,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3.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7天不良心血管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替罗非班与硝普钠联用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患者中,可改善其术后TIMI血流;2.替罗非班与硝普钠联用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患者中,可降低其术中及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谢恬月[8](2021)在《老年STEMI患者PCI中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讨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发病诱因、病理学改变、特点分析,以及针对本文讨论的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特性。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3.介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具体手术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使用条件。4.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研究方案。5.评估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用比伐卢定后相较于使用肝素钠再次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较。6.指出这两个研究药物分别不同的作用机制。7.中国老龄化这个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解释了为何选取老年患者这个研究群体,也诠释了挑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个慢性病的缘由。8.分析此次研究尚有不足的地方,以及将来可以改进之处。方法: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加入此次科研的情况下,此次讨论采选了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65岁以上,因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10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年龄均分布在65~88岁。根据术后抗凝药不同分为两组,使用比伐卢定的44例为研究组,使用肝素钠的56例为对照组。在我院系统中使用收集信息时患者的住院号,查询了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患有基础病症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否有传染病史,既往是否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等等,随后根据统计法计算出这两组患者其他与研究结论相关,但与实验步骤中使用不同围术期和术中药物这个对照条件无关的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需要予以考虑。根据先前采集的联系方式信息来电话联系患者及家属,详细询问并且记录患者在出院后30天的时间内,按照正文部分介绍的具体心血管不佳事件的分类,所发生的的具体病情情况进行分类,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行PCI术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得出本文的结论。结果:研究组中,选取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合并疾病:高血压患者40例,糖尿病患者9例,高脂血症患者1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合并疾病:高血压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13例,高脂血症患者25例。使用肝素钠组中手术后1月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患者1例,死亡患者1例,心律失常4例,再发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5例,使用比伐卢定组中手术后1月内出现再发心绞痛3例,心衰2例,心律失常2例,无死亡事件及再发心肌梗死事件出现。结论:1.研究组和对照组间性别分布、合并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老年STEMI患者PCI围术期使用比伐卢定更能降低出院后1个月内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发生率。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9](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胡振振[10](2020)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C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PCI已成为治疗CHD患者的主要方法。PCI术后靶病变处再狭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再狭窄的发生率已显着降低,但再狭窄的发生仍有10%。大量研究证实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有许多,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支架或球囊的种类、病变的类型等。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是一种继DES之后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它通过将均匀涂于球囊表面的抗增殖药物快速释放于靶病变血管壁处,以达到抗血管内膜增生的目的。DCB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治疗包括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原位病变时也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关于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国内外鲜有研究。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纳入2016.01-2019.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成功行DCB成形术并于我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冠心病患者134例,根据复查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其中再狭窄组24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60.3±11.2岁;无再狭窄组110例,男性84例,平均年龄59.0±10.9岁。两组患者中共计156支血管成功行DCB成形术,其中29支靶血管再狭窄,127支无再狭窄。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靶病变特征(靶血管直径、靶病变位置、靶病变长度、预扩张球囊类型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中,再狭窄组患者的高血压(66.7%vs43.6%,P=0.041)、糖尿病(58.3%vs 33.6%,P=0.024)及吸烟史(62.5%vs 38.2%,P=0.029)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靶病变的特征中,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靶病变长度更长(18.9±5.3mm vs 16.8±4.2mm,P=0.021),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的比例低(48.3%VS 76.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糖尿病(OR=3.002,95%CI:1.164~7.744)、吸烟(OR=2.682,95%CI:1.038~6.949)是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靶病变长度(OR=1.113,95%CI:1.012~1.225)是靶病变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OR=0.284,95%CI:0.121~0.666)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吸烟、靶病变长度是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DCB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是其保护因素。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辅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辅助(论文提纲范文)

(1)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护理方法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心理状态比较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STEMI患者血管自通后急诊与择期PCI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收集
        2.2.1 基线资料
        2.2.2 手术冠脉造影资料
        2.2.3 检验及检查资料
    2.3 研究步骤
        2.3.1 人群分组
        2.3.2 随访过程
        2.3.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基线资料
    3.2 手术冠脉造影资料
    3.3 检验和检查资料比较
    3.4 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3.5 STEMI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
    3.6 STEMI患者随访期间生存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管自通后PCI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3)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2.1.2 检索策略
        2.1.2.1 PubMed检索策略
        2.1.2.2 Embase检索策略
        2.1.2.3 Web of Science检索策略
        2.1.2.4 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策略
        2.1.2.5 中文数据库检索策略
    2.2 研究选择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干预措施
        2.2.4 临床结局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3 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价
    2.5 数据分析
        2.5.1 统计效应量和统计模型的选择
        2.5.2 统计异质性、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基线数据特征
    3.3 病变及操作特征
    3.4 血管内超声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早期临床结局的比较
    3.5 血管内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晚期临床结局的比较
    3.6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3.7 发表偏倚与质量评价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4)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操作性定义
    4 概念框架
    5 研究设计
第二部分 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1 研究对象
        1.1 抽样方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工具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估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工具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PCI术前访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证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1.5 证据的质量评价过程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证据的一般情况
        2.3 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证据汇总
    3 讨论
第五部分 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PCI术前访视内容
    1 咨询对象
        1.1 专家的人数
        1.2 专家的遴选标准
    2 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2 咨询问卷的形成
        2.3 专家咨询的实施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缩略词表
    附录二 综述
    附录三 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及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伦理审批表
    附录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六 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定工具
    附录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八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九 致谢
    附录十 个人简介

(6)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PCI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境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国外发展现状
        2.2 国内发展现状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入路发展现状
    4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及影响
        4.1 穿刺点出血及影响
        4.2 术侧肢体疼痛及影响
        4.3 术侧肢体肿胀及影响
    5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干预现状
        5.1 术侧手部抬高干预现状
        5.2 术侧手部功能锻炼干预现状
        5.2.1 手指操干预现状
        5.2.2 握力锻炼干预现状
        5.3 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干预现状
        5.3.1 中药外敷干预现状
        5.3.2 穴位按摩干预现状
    6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理变化
    7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影响
        7.1 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7.2 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8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现状
    9 文献小结
    10 本研究干预方法形成的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入选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脱落病例
        2.3 样本量计算
    3 研究方案
        3.1 对照组研究方案
        3.1.1 术前护理措施
        3.1.2 术中护理措施
        3.1.3 术后护理措施
        3.2 试验组研究方案
        3.2.1 干预措施
        3.2.1.1 情绪放松疗法
        3.2.1.2 功能锻炼
        3.2.2 干预时间
        3.2.3 干预流程
        3.2.4 注意事项
    4 评价指标
        4.1 一般资料(见附录2)
        4.2 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见附录3)
        4.3 术后术侧肢体疼痛情况(见附录4)
        4.4 术后术侧手指肿胀情况(见附录5)
        4.5 心境状态变化情况(见附录6)
        4.6 安全性指标及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资料收集
        6.1 资料收集前准备
        6.2 资料收集方法
    7 质量控制
        7.1 样本分组质量控制
        7.2 手术质量控制
        7.3 干预质量控制
        7.4 评价指标测量质量控制
        7.5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8 伦理原则
    9 技术路线
    10 研究结果
        10.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0.2 两组患者干预前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量对比
        10.3 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长和肝素使用剂量对比
        10.4 两组患者桡动脉止血器初始压力值对比
        10.5 两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对比
        10.6 两组患者术后术侧肢体疼痛情况对比
        10.7 两组患者术后术侧肢体疼痛程度对比
        10.8 两组患者术后术侧手指肿胀情况对比
        10.9 两组患者术后术侧手指肿胀程度对比
        10.10 两组患者干预前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对比
        10.11 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对比
        10.12 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10.13 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评价结果
讨论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
    2 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术后穿刺点出血的影响
    3 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术后术侧肢体疼痛的影响
    4 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术后术侧手指肿胀的影响
    5 实施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
    6 围手术期干预过程的探讨
        6.1 围手术期干预过程安全性的探讨
        6.2 围手术期干预内容、干预方式、干预时间的探讨
    7 研究局限性
    8 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PCI术患者一般资料问卷
    附录3 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记录表
    附录4 术后疼痛情况记录表
    附录 5 术后手指肿胀情况记录表
    附录 6 简明心境状态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BPOMS)
    附录7 指导手册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关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综述
    4.参考文献

(8)老年STEMI患者PCI中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老年冠脉病变最新研究
    参考文献

(9)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2.药物治疗现状
3.思考与展望

(10)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辅助(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J]. 谢喜英,张果,赵新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11)
  • [2]STEMI患者血管自通后急诊与择期PCI的疗效对比研究[D]. 唐良. 南昌大学, 2021(01)
  • [3]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杨荣荣.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D]. 杨曾桢.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J]. 高璀乡,李玉华,王树树,成海龙,刘雯,杜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43)
  • [6]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对PCI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境状态的影响[D]. 唐慧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D]. 陈晴晴.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老年STEMI患者PCI中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讨论[D]. 谢恬月.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10]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胡振振.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技术援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