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纠正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Ⅱ型糖尿病HbAlc水平的临床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1](2021)在《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方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及中医阴虚瘀热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地卫矛汤方,每日1剂,共观察12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记录其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压、血糖、血脂、尿白蛋白/肌酐定量、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炎症因子(TGF-β1、IL-6、TNF-α)、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均衡性,结果具可比性。①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对于口干口渴、腰腿酸软、腰痛如刺、尿频、浮肿、盗汗等的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③降糖: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减少尿蛋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⑤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佳,P<0.05。⑥降压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明显降低,P<0.01。⑦调脂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P均<0.01、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组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⑧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低切黏度分值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⑨抗炎作用:两组治疗后TGF-β 1、IL-6、TNF-α分值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抗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⑩安全性评价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研究提示,二地卫矛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二地卫矛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蒋里[2](2021)在《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医清热益气法的有效性,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选取英文关键词“Type 2 diabetes”、“TCM”、“clear Heat”、“supplement Qi”、“Replacement therapy”及中文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药”、“中草药”、“清热”、“清热益气”、“益气”、“补气”等进行检索,纳入中医“清热益气”药物结合西医标准治疗辅助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ger5.3对筛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进行结局指标评价。主要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次要指标如血脂、C反应蛋白等。2.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黄连人参颗粒剂及中药模拟剂。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糖尿病教育,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经过基础血糖控制,避免使用对肠道菌群有明显影响的降糖药物,干预疗程均为12周,测量患者前后疗效指标、炎症指标及安全指标。疗效指标如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安全指标如肝功、肾功等;炎症指标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3.常温取样法采集粪便标本,-80℃冰箱内冻存。对临床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重点分析OTU聚类、物种注释、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LDA Effect Size 差异评分。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5项研究,144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2.临床研究纳入患者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结果表明,治疗组黄连-人参“药对”能安全有效降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但有一定降低趋势;在空腹血糖水平治疗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前后的差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BMI水平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能显着减少空腹胰岛素分泌(P=0.02),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6);对炎症因子CRP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对TNF-α、IL-6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3.试验纳入样本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ZLA、DZA分别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前,ZLB、DZB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后。OTU聚类结果显示,ZLB相比ZLA增加新OTU 6个,减少原OTU 12个,DZB相比DZA增加新OTU 16个,减少原OTU 5个。α-多样性箱型图显示,DZB较DZA菌群异质性明显增加,ZLB较ZLA菌群异质性明显减少,ZLA与ZLB组间差异值最大。β-多样性PCA图显示,ZLB较ZLA较为集中,DZB较DZA较为分散。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ZLA与ZLB比较,丰度明显增加的菌群是益生菌Bacilli(杆菌纲)及Lactobacillales(乳酸杆菌目),明显减少的菌属是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ruminantiumgroup(真杆菌属)、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Holdemania(霍尔德曼氏菌属)及Porphyromonadaceae(紫单胞菌科)。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和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是其中相对丰度最多的两种条件致病菌菌属,治疗后相对丰度的平均数分别为0.01%及0.07%。结论:1.Meta分析结果证明,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2.黄连-人参“药对”可有效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BMI及CRP水平。3.黄连-人参“药对”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数量、菌群的总丰富度及异质性,降低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益生菌丰度。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徐晟[5](2021)在《益气养阴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夹瘀型DPN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逐瘀汤,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症状改善方面:对照组除肢体麻木、疼痛改善外(P<0.01),其余症状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在肢体麻木、疼痛、精神不振、气短懒言、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烦失眠等方面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TCSS评分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使TC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正中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P<0.05或<0.01),且治疗组在改善程度上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5.血液流变学方面:对照组在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粘度方面较治疗前未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则在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和血浆粘度方面均有显着改善(P<0.01),且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6.血糖方面:对照组血糖相关各项指标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改善明显(P<0.01),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7.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8.疾病综合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9.安全性分析: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益气养阴逐瘀汤治疗DPN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糖代谢指标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谈仪炯[6](2020)在《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造成很大影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和医疗资源的匮乏,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医疗资源的匮乏加上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作为药物治疗的专家,临床药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尿病治疗的不足,促进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本论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三甲A医院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和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研究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可开展的药学服务及其效果。研究方法1.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分泌病房共收治了 141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住院闭环式管理,分别从住院医嘱审核与点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和上报、药物基因检测、住院抗菌药物点评、出院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药学服务研究。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的管理,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两年间入组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2941例2型糖尿病中随机选取160例,按照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临床药师干预组,两组患者各80例,比较两组间的药物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从2941例患者中选取规律随访一年的患者,比较入组时与一年后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及用药情况。并依据血糖和体重是否达标将这些患者分成优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间药物治疗方案的异同。3.临床药师每月两次下社区,参与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将长期在M社区居住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目前所患疾病和用药认知情况;采用药物咨询的方式分析患者用药问题,并开展药物重整;开展糖尿病及其他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活动;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结果1.医嘱点评共点出不合理医嘱305条,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医嘱同比明显减少;向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不良反应73份,并提供相应药学监护;为109名患者提供药物基因检测,总检测数206个,避免了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数同比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更合理;为1318例患者提供出院时的用药宣教服务,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出院后的血糖管理等。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管理后,经过一年随访,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糖化达标率75.0%,药物依从率为86.3%,而对照组分别为48.8%和73.8%。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好,药物依从性更佳;在管理中心随访1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管理一年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胍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使用比例最高。3.共329例患者参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社区患者在疾病和用药认知上存在较多误区。患者最希望通过咨询活动了解药物的主治功能(65.0%)、用法用量(64.1%)和副作用(46.5%)等相关知识。474例患者参与了药物咨询,结果显示药物副作用(18.3%)、药物主治功能与疗效(16.5%)及药物治疗疗程(15.0%)询问的比例最高。在开展药物重整中,临床药师发现药物遴选和中药、保健品过度使用是社区患者用药不适宜的主要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在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和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药学服务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意识得到了提高。本文构建了从全医嘱审核、不良反应监护到药物基因检测再到出院用药教育的完整糖尿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体系。并将药学服务从病房延伸到门诊再到社区,体现了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价值。
唐智(Yordan Angelov Garov)[7](2020)在《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2D是由相对胰岛素缺乏症引起的以口渴、易饥、多尿和体重减少为主的症状,并且是多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感染、癌症、视网膜和其他眼部病变。T2D是当今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继续从世界各国的研究进展和其他医学中寻找抗糖尿病的疗法依旧任重道远。仲景伤寒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消渴病在理论和临床上已被证明具有合理性,目前已经有多篇围绕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研究报告得到发表,然而其研究质量和报告规范尚需得到检验。本文分为文献质量评价研究和系统评价研究两部分。研究一:文献质量评价研究目的:评价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了解和掌握经方在治疗2型糖尿病领域内循证医学进展和特点。方法:互联网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服务系统CBM,Cochrane Library,MEDLINE via OVID,PubMed,EMbase等,检索关于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10月。从最终纳入的文献中提取以下内容,包括:文献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纳入临床试验、干预措施、偏倚风险评价工具等基本信息,和AMSTAR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PRISMA报告规范质量评价结果、同质性和发表偏倚风险。根据纳入文献在各维度上的排序和获得的赋值,在Excel 2010中绘制雷达图得出比较结果。结果:共计6项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被纳入本次文献质量评价,全部为中文文献。纳入文献发表年份为2015-2018年,纳入了包括半夏泻心汤、白虎加人参汤、葛根芩连汤和肾气丸等四张经方。纳入文献均关注RCT类型的研究,并进行了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的检验。在本次文献质量评价中,应用AMSTAR2对纳入的6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了方法学质量的评价。比对AMSTAR2提出的关键条目,发现涉及第2、4、7、13等四项关键条目存在较明显的问题,提示相关纳入的系统评价研究可信度仅为“极低”,发现的主要问题有:①缺乏研究方案的注册信息;②未提供完整的检索策略;③未提供排除文献的完整清单及理由;④未提供原始文献的资金受助情况;⑤未对单个研究项目的偏倚风险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解释。本次文献质量评价同时也考察了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PRISMA报告规范方面的质量。发现的问题主要有:①未报告结构式摘要;②未报告注册信息;③未报告检索方法;④未报告完整资料条目;⑤未报告证据强度。多元评价结合雷达图结果显示,在纳入的6篇文献中,除1篇证据强度和可信度也较强以外,其余5篇文献的综合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憾,集中于发表年份、AMSTAR和PRISMA得分。研究二:目的:通过对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期提供临床使用的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互联网医学生物学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重庆维普科技论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检索语言限定为中文和英文。另外,检索两个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以补全最新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和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 ICTRP)。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10月。收集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文献评价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5.3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系统评价结果:共计24项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研究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其中1项为英文发表,其余为中文发表;全部研究项目均在中国大陆开展,包含3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余为单中心临床研究。共纳入2243名2型糖尿病患者,涉及9张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方,包含1个中成药“金匮肾气丸”;8个经典方剂包括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白虎加参汤、葛根芩连饮、乌梅丸/汤及苓桂术甘汤。14项研究报告了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4项采用了分配隐藏,3项研究对受试者施行了盲法措施。除1项研究没有充分报道基线信息、1项研究因出现样本量数字不一致外,其余文献在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方面均为低风险。Meta分析结果1.在对各个对照组的Meta分析中,经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单纯生活方式、经方对照中药汤剂安慰剂、经方对照西药干预等三个组在FPG、2hPG的改善上均显示出了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在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HbA1c方面,纳入的研究中除两项外均对HbA1c进行了报告。纳入3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了经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在降低HbA1c上优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涉及的经方包括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纳入17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了经方在降低HbA1c上优于西药对照组。2.亚组分析显示,与西药对照的研究中,在FPG结局显着有效的有乌梅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虎汤证、柴胡汤证等亚组;在2hPG结局显着有效的有葛根芩连汤证、柴胡汤证等亚组;HbA1c结局显着有效的有乌梅汤证、柴胡汤证等亚组;在中医证候有效率结局显着有效的有乌梅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虎汤证、柴胡汤证等亚组。3.受限于纳入研究数量及其临床试验的设计质量,本次系统评价的数据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风险。建议今年后的临床研究应继续关注对2型糖尿病临床诊治有参考意义的结局指标,并且更多关注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降低。结论:1.文献评价研究发现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在影响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关键条目上存在缺憾,未严谨符合报告规范,从而影响了研究结论的证据强度和可信度。建议发表更新的系统评价,并尽可能纳入更多的经方方剂以实现全面的评价。2.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经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水平和中医证候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其中,柴胡汤证、乌梅汤证、白虎汤证和葛根芩连汤证的患者在接受对应经方治疗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也提示临床医师从“方证对应”的思维出发,抓住主证,灵活运用经方。然而,本次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提示,关于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仍然存在较大的方法学限制,因此需要关注今后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及时更新本系统评价的结论。
张月颖[8](2020)在《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由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临床观察和文献综述三部分组成。1 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目的:针对采用结构化电子DKD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200例,分析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不同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及治疗方法,探讨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并评价DKD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源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患者,其中选择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肾损害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针对其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BMI、血压、FBG、HbA1c、ACR、GFR、血脂四项、中医证候诊断进行研究,观察200例患者中医主证、兼证证型分布,及相应的症状、治法处方、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分析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入路径组成员患者出院时治疗效果。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随着体重指数、糖尿病病史、抽烟史、血压值、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值的增加而增加,且2型糖尿病肾病平均在糖尿病确诊15年后发病。2.正常组与微量组患者血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大量组82.6%患者血压值SBP>140mmHg,DBP>90mmHg;正常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GFR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病程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期,患者GFR水平出现下降。3.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期DKD患者中医主证分布前五名为气阴两虚证(44.17%)、湿热内蕴证(13.33%)、气虚血瘀证(9.17%)、阴虚热盛证(8.33%)及痰瘀互阻证(7.5%);大量白蛋白尿期中医主证分布前五类为气阴两虚证(33.33%)、湿热内蕴证(14.81%)、阴虚热盛证(12.96%)、气虚血瘀证(9.26%)及脾肾亏虚证(7.41%)。4.早期糖尿病肾病兼证多为湿热、挟痰、挟瘀;病情进展至中后期,兼证多为湿毒、痰瘀互结。5.早期糖尿病肾病治法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疏肝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后期多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补益脾肾、通腑泄浊为主。6.75.5%的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经由临床路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1.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可采取分期分证方法,再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用药;DKD早期中医主证常见气阴两虚证,兼证常见有湿热、痰浊、瘀血,瘀血阻络贯穿整个病程,因此治法多以益气养阴为主,结合前期兼证主要分布,因此得出早期DKD治法多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高体重指数、长期糖尿病病史、抽烟史、血压高于140/90mmHg、FBG>7.0、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是糖尿病肾病常见危险因素。3.较高的临床症状改善率,证实了电子DKD路径管理具有可行性,进一步总结出分期分证、辨“症”论治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2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芪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芪蛭降糖胶囊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气阴两虚证患者临床疗效,证实以益气养阴活血法为组方的中医药干预早期DKD肾损害进展的有效性,为中医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病例来源于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DK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芪蛭降糖胶囊组、C西医对症治疗(氯沙坦钾片)加用芪蛭降糖胶囊组)和对照组(B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组、D西医对症治疗(氯沙坦钾片)加用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组),其中C、D两组在A、B两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试验过程中四组患者结合基础饮食运动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芪蛭降糖胶囊5粒/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芪蛭降糖胶囊安慰剂,5粒/次,3次/日,疗程为24周。重点观察四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尿微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四项、血压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经6个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改善及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优于对照组(P<0.05),且同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A组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66.67%,C组总有效率为82.61%。针对主要临床指标ACR,试验组A组(单纯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0.0%,C组(中药+西药降压药)总有效率为69.6%。在西医学指标方面,试验组在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患者FBG、HbA1c、TG、LDL-C及稳定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在减少尿蛋白排泄和控制血压方面,联合ARB类降压药效果更加显着。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1月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芪蛭降糖胶囊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症状及证候,控制尿蛋白排泄,同时在降低血糖、血脂及控制血压升高方面也有—定作用,从而证实益气养阴活血法可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害进展,为其治疗早期DKD提供实践基础。3文献综述综述近15年关于糖尿病肾病国内外文献,中医针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中医证候、专方专药的治疗,现代医学针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病因、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导师临床诊疗经验做详细概述,为益气养阴活血法干预早期DKD奠定理论基础。4 本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糖尿病肾病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由于其发病率高,目前诊疗方案相对明确,因此构建临床路径具有可行性。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将糖尿病肾病分期与分证相结合,着眼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治疗,从而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芪蛭降糖胶囊是益气养阴法之代表药,虽已经大量基础研究及文献报道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且已有基础研究证实其药理机制可起到延缓早期DKD进展的作用,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芪蛭降糖胶囊联合西药(ARB类降压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本课题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首次进行四组分组,将纯中药和西药联合中药分组进行疗效观察,探讨芪蛭降糖胶囊延缓早期DKD气阴两虚兼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对药物的先关机制研究有待今后不断深化。
王泽[9](2020)在《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的成人中约有4.63亿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为9.3%,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5.78 亿(10.2%)。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 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T2DM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改善IR成为治疗T2DM的关键策略。临床常用于改善IR的药物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能出现失效现象。中医学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阴虚热盛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导师林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阴虚热盛型T2DM-IR确立了滋阴清热的基本治法,以其经验方—清润方(知母、黄柏、地骨皮等)为核心处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IR状态,但其深层次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大量研究证实,T2DM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的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的释放可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导致IR的发生。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介导肝脏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是非编码RNA中一类重要的基因调节家族,可通过与靶基因3’端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研究显示,多种microRNA在T2DM-IR中呈现异常表达,其中miR-34a与肝脏糖脂代谢失调密切相关。而miR-34a可作为SIRT1的上游,直接靶向负性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iRN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No.81573792)的资助下,以前期工作为基础,集中探讨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T2DM肝脏IR发病中的作用及清润方的干预机制,以期进一步发掘有效的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T2DM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结合,研究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和IR-HepG2细胞IR的作用;(2)以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清润方改善T2DM-IR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高剂量组、清润方中剂量组、清润方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分别于药物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2、4、6、8周末记录大鼠体重并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于药物干预后的第7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和肝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酶法和直接法检测血脂(TC、TG、HDL-C、LDL-C)水平,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24h后,CCK8法检测清润方对HepG2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筛选清润方的干预浓度。采用1 ×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36h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检测糖原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 的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SIRT1、NF-κB、IRS 1、GLUT4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 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向HepG2细胞转染miR-34a inhibitor,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相应的蛋白及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体内实验(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TG、LDL-C、FINS、HOMA-IR、GAU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中剂量组大鼠第8周体重明显升高(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第8周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GAUC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HE染色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损伤及散在脂滴,清润方各剂量组其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中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各剂量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SIRT1、IRS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mRNA、IRS1mRNA、GLUT4mRNA 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SIRT1mRNA、IRS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miR-34a表达水平下调,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2.体外实验(1)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后对其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清润方干预浓度为5mg/mL时,细胞增殖活性仍为(94.15±6.23)%,选择此浓度作为清润方的工作浓度。1×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36h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IR-HepG2细胞模型诱导成功。清润方干预后能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并能显着提高IR-HepG2细胞糖原含量(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 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IRS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 mRNA、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miR-34a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miR-34a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Western b1ot结果显示,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SIRT1、IRS1、GLUT4表达水平上调,NF-κB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 inhibitor-NC 组比较,inhibitor 组 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 1 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NF-κB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IR状态,缓解肝脏病理损伤;提高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能力,改善IR状态。(2)清润方改善T2DM肝脏IR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iR-34a的表达,激活SIRT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损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实现的。
宋琳琳[10](2020)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老年糖尿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目前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降糖为主,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甚至失效,此时需及时使用胰岛素。而老年人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依从性较低,超重或肥胖率高,各项生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退,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采用胰岛素治疗时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所以在胰岛素选择上既要有效控制血糖,又要避免低血糖发生、不增加体重且有较好的依从性十分必要。为明确两种不同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遂进行以下研究。目的: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启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科学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11-2018.11在聊城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入选11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9),患者为在原口服降糖药方案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另一组为门冬胰岛素30组(n=59),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单用或加1-2种口服降糖药)治疗,收集相关资料。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24周后随访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情况,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上述指标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腰围)及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水平,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下降(P<0.01),而体重、BMI、腰围均无显着变化(P>0.05)。3)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方面,门冬胰岛素30组较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为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较门冬胰岛素30组显着降低患者的体重、腰围,且对BMI的影响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6)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对比两组全部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者(<=7.0%)与不达标者的基线资料,发现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因素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发挥临床治疗作用,其中门冬胰岛素30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更为显着,甘精胰岛素在降低患者体重、腰围方面更具优势。2、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安全,在安全性方面无显着差异性。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不增加体重、腰围、BMI,可作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
二、中药纠正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Ⅱ型糖尿病HbAlc水平的临床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纠正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Ⅱ型糖尿病HbAlc水平的临床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中医辨治 |
1.4 常用治则治法 |
1.5 其他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2.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 |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
2.3 发病机制研究 |
2.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 终止试验标准 |
2.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试验设计 |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药品来源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疗效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病例收集情况 |
7.2 基线比较 |
7.3 疗效比较 |
7.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
8 讨论 |
8.1 立论依据 |
8.2 组方分析 |
8.3 疗效分析 |
8.4 机理探讨 |
8.5 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中英文缩略词 |
附2: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探讨 |
1 《内经》“壮火食气”思想与消渴病火热病机初探 |
2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火热伤气”病机的认识 |
3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的临床分析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 |
1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2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研究一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二 基于清热益气法的黄连-人参“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受试者筛查 |
1.3 技术路线 |
1.4 干预措施 |
1.5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基线标准 |
2.3 疗效指标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三 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流程 |
1.2 生物信息分析路线 |
1.3 数据质控与优化 |
2 结果 |
2.1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2.2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 |
2.3 物种结构分析 |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
2.5 Beta多样性分析 |
2.6 差异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5)益气养阴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学研究 |
1.1 中医病名由来 |
1.2 中医病机探讨 |
1.3 中医治疗 |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分类及临床特点 |
2.4 早期评估及诊断方法 |
2.5 西医治疗 |
3.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及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基础治疗 |
2.3 药物治疗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项依据 |
2.组方分析及单味药研究 |
2.1 组方分析 |
2.2 单药分析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2 中医单项症状分析 |
3.3 TCSS评分分析 |
3.4 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
3.5 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
3.6 糖代谢指标分析 |
3.7 临床疗效分析 |
3.8 安全性分析 |
4.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调查表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进展 |
致谢 |
(6)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临床药师概述 |
1.2 糖尿病综述 |
1.2.1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 |
1.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1.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1.2.4 糖尿病综合管理五驾马车和健康新7点 |
1.2.5 糖尿病治疗新概念和趋势 |
1.3 课题立项依据 |
第二章 糖尿病患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研究 |
2.1 引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住院全医嘱审核与点评 |
2.2.3 药物不良反应监护和上报 |
2.2.4 药物基因检测 |
2.2.5 住院抗菌药物点评 |
2.2.6 出院用药教育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医嘱审核与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
2.3.2 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结果统计分析 |
2.3.3 药物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2.3.4 抗菌药物DDD及不合理医嘱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
2.3.5 糖尿病患者出院用药教育作用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糖尿病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研究 |
3.1 引言 |
3.2 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 |
3.2.3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临床药师干预下的血糖控制与用药依从性统计分析 |
3.3.2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统计分析 |
3.3.3 典型病例2例讨论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临床药师参与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 |
4.1 引言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调查问卷收集与统计 |
4.2.3 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咨询活动 |
4.2.4 开展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 |
4.2.5 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4.3.2 药物咨询与重整结果统计分析 |
4.3.3 社区合理用药宣传及医药联合查房作用分析 |
4.3.4 糖尿病药物重整及医药联合查房中的病例讨论分析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本文缩写 |
(7)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综述一: 2型糖尿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
1.2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
1.3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和常见并发症 |
1.4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
1.5 2型糖尿病的治疗 |
1.6 小结 |
综述二: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
2.1 2型糖尿病的病名和病因病机 |
2.2 2型糖尿病/消渴病的中医辨证规律 |
2.3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 |
2.4 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2.5 经方对2型糖尿病的历史沿革 |
2.6 小结 |
第二章 经方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 |
2.5 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
2.6 雷达图表达统计结果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筛选情况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方法学情况评价 |
3.4 雷达图多元评价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三章 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文献检索 |
2.4 资料筛选及数据提取 |
2.5 文献评价方法 |
2.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筛选和检索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特征描述 |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4 干预措施的疗效分析 |
4. 讨论 |
4.1 疗效与安全性 |
4.2 异质性来源分析 |
4.3 发表偏倚检验分析 |
4.4 纳入研究的经方使用规律分析 |
4.5 证据的完整性 |
4.6 本研究的优缺点与创新点 |
4.7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和展望 |
5.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质量评价研究检索策略 |
附录2: AMSTAR-2量表 |
附录3: PRISMA量表 |
附录4: 系统评价检索策略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探讨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诊疗方案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分析 |
6 证治规律探讨 |
7 讨论 |
第二章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芪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结果 |
5 结论 |
6 讨论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三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microRNA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
1 microRNA概述 |
2 microRNA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 |
3 microRNA与糖脂代谢紊乱 |
4 microRNA与炎症反应 |
5 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1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认识 |
2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概况 |
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内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清润方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外实验研究 |
实验三 清润方对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清润方改善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10)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药纠正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Ⅱ型糖尿病HbAlc水平的临床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D].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蒋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5]益气养阴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D]. 徐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谈仪炯.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经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D]. 唐智(Yordan Angelov Garov).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效果探讨[D]. 张月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D]. 王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 宋琳琳. 山东大学, 2020(11)
标签: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 血糖指数论文; 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