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鸣昊[1](2020)在《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环境设计教育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包括我省在内纷纷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黑龙江在环境设计学教育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走访调查等形式来搜集黑龙江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大概发展过程,也通过办学性质,院系设置,课程名称的设置来进行省内外对比,来发现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过程。本文指的是黑龙江地区以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为基础和中心,围绕着哈尔滨地区的环境设计教育发展展开探讨。本文将主要从省内外高校环境设计教育案列来分析对比,去对黑龙江地区的环境设计教育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观察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所存留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议出一系列改革建议。
李捷[2](2009)在《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环境与技术的不断快速进步、电子信息设备向小型化、轻量化方面发展,有线和无线网络区域的不断扩展,人们不受时空和地理位置限制,利用便携式学习终端获取资源信息的网络环境已经开始形成,教育和学习的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移动PC、“未来教室”已成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新热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注重应用方面的创新和建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在逐步完善和深化发展,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网、各种类型的功能化教室开始在中小学普及。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研究思路主要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现状,尽量穷尽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提出符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本省中小学校在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内容上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针对以往本省建设信息化校园环境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原则,并在此原则下,设计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流程,使得中小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教育教学应用出发,自主选择其所需要的教育功能以及构成要素,从而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色,以教育教学为主要应用的信息化校园环境,旨在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照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和问题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分析归纳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第三章,对中小学信息化校园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同各支持性工具的相关性,得出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第四章,结合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现状,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原则。第五章,在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设计流程。第六章,依据设计流程,进行参考案例设计。第七章,对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概括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余朝文[3](2007)在《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普及和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目前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1)有效资源匮乏不共享;(2)资源利用低效不能产生应有价值;(3)资源建设不平衡且质量不高;(4)资源类型单调非立体;(5)资源建设不规范。等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并进行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研究。本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对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1)“人”、“物”、“环境”教学资源立体化;(2)网络资源“网格”立体化;(3)教、学方式“立体化”;(4)评价方式“立体化”。界定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和系统结构。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在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对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现状比较、现状原因及特点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及“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分为六个模块:“人力资源”、“网络人文环境”、“教学包”、“教学素材库”、“专题(专业)网站建设”、“图书信息”等。在“人力资源”模块中重点建设“个人知识管理”、“网络人文环境”模块中重点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等等。第四章是根据笔者提出的“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个案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特点分析、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践、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和系统应用分析。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给出结论,找到不足,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对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进行了比较、界定,形成自己的概念模式,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并结合所做的研究设计开发了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实践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形成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段金菊[4](2005)在《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教学资源依然是制约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提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试点预期目标和电大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对实施电大远程教育十分重要和急迫。搞好资源建设与应用、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已成为中央电大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论文正是在电大系统大力推进远程教育,积极倡导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大背景下,对甘肃省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全文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论述教学软件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电大远程教育及远程开放自主学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并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现状、目的、意义,研究设计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说明。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电大系统教学软件资源的历史沿革与建设现状,接着论述了电大系统教学软件资源的相关要求及教学软件资源建设的主要步骤,最后阐述了电大系统教学软件资源建设的政策支持。 第三部分是对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及观察等方法,对于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四部分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八条发展对策,以促进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的优质发展与高效利用。 第六部分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肯定了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论文所存在的不足。
王秦,孙自广,肖学勤[5](2004)在《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介绍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对"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环境设施设计"课件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和方法。
付亦宁[6](2003)在《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提供了条件。本文研究的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设计就是本着以教育改革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在多媒体教室下,利用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协作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首先通过介绍CPSL和基于多媒体教室两个概念,引出构建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基于多媒体教室的协作问题解决学习的相关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详细分析了基于多媒体教室的 CPSL教学环境的设计内容。最后通过实验检验这一环境的有效性。
裴新宁[7](2003)在《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在新型的学习文化中,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化学学习与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议题。对此,笔者选择的研究视角是: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意为聚焦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基于当今关于人类学习研究的新成果以及教育系统发展的新观点,以化学科学为依托,突出学习者的整体和谐发展,将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作为贯穿化学教学的核心要素,来设计化学教学过程。 全文分作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个研究的学科背景。笔者分析了当今化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概括出六个主题:化学在跨越边界中发展;理解化学是培养科学家和公民科学素养的需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与探究的基本方式;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意义与价值;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化学课程与教学;化学教师在设计与研究中成长。这些主题也是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着手点。笔者指出,在化学课程及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整个科学中的地位和跟其他科学之间的本质联系,突出化学实验作为理解化学的基本方式的重要性,要彻底改变以往只把化学实验当作工具而经常将其取而代之的状况,在化学教育中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学习者的化学学习,同时,化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教学设计者和学习者。笔者对国内外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状况的调研发现:如果缺乏了先进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化学教师往往就会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希望那些并不熟知其所身处的文化与境及其所面对的具有独特个性学生的课程开发者为其开处方。本部分研究确定了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对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释读,厘清了长期以来在化学教学设计领域中混淆的概念:教育技术、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的模式与由来、教学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等等。所有这些,都为研究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呈现了一幅清晰的技术背景,尤其是对历史上教学设计理论的反思,使笔者对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了一个警醒和慎重的态度。 第三部分,研究了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观等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意在确立笔者对教学设计的看法,指出本文的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教学问题解决,意在提供设计的知识库、策略包和实践案例。在本部分中笔者运用了叙事法,讲述了一名专家化学教师思考与设计教学的故事,并通过跟流行于化学教师培训领域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型进行比较,找到了教师设计教学跟专业人员教授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实现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必须让教师成为设计者,并指出专业人员要为化学教师成为设计者提供支撑,概括出教师作为设计者的,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的“对话、辩证、发展”的互动式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四部分对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做了探讨。当代学习研究的重要成果如建构主义和与境性说,以及科学教育中的人本建构主张对研究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方面,化学教学要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在问题的真实情境脉络中支撑个体对化学意义的建构,评价学习者的科学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习中的协商与互助,让所有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协商与互动中实现集体知识的增长和协作文化的弘扬,因此有必要创建学习者共同体。在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中,不可忘记化学科学的本质,必须注意追求科学理解不可放弃批判;关注语言的协商,不可忽视经验世界;关注活动设计不可忽视目标。在探讨了学习理论基础之后,笔者尝试研究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即实现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必须首先要有一个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系统。笔者根据系统要素运行状态中表现出的整体涌现性的功能区分出了由学习者准备、动力、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媒体传输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化学教学系统的运行结构,并对这样一种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根据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系统的特点以及学习理论的启示,笔者提出了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五部分是实践研究。笔者对前面各部分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融合,详细探讨了实现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的一种途径:化学教学中的学习者共同体,提出了化学教学中学习者共同体设计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十个要素:目标、任务/主题、学习活动、角色分工、中心/边缘和身份认同、资源、话语/对话、知识、产品/过程、评价,并给出了关于各个要素的说明;然后通过四个案例,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学习者共同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包括“问题、目标、工具/资源和脚手架”四个要素在内的基于问题设计面向学习者化学学习环境的框架,并对其中运用“主题型学习知识分类”设计共同体学习的知识,以及教师设计脚手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学习者共同体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八条建议。 第六部分对全文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新
二、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课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内容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注释 |
第二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的发源与特点 |
一、黑龙江环境设计发展的自然因素 |
(一)地理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二、黑龙江环境设计发展的文化因素 |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概况 |
(二)多民族融合的多元化 |
三、外来文化对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 |
(一)俄侨文化 |
(二)伪满文化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国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形成及发展过程 |
(二)高校招生范围及专业名称设置调查 |
(三)高校招考录取形式调查 |
(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调查 |
二、黑龙江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二)招生情况与生源情况调查 |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名称调查 |
(四)师资情况调查 |
(五)考试情况调查 |
(六)教学设施情况调查 |
(七)黑龙江内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案列调查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师资结构不够完善 |
二、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
(二)课程体系守旧 |
(三)教学方式单一 |
三、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
(一)线上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
(二)专业软硬件设施薄弱 |
四、教学管理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
五、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更加规范 |
六、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 |
一、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
(一)跨学科和全球学术反思 |
(二)增加地域化特色 |
(三)增强国际化 |
二、增加实践型教学方式 |
(一)情景化教学 |
(二)实验性教学 |
三、合理化构建教师队伍 |
(一)增强教师职业化训练 |
(二)重视教学评价体系 |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
(一)工作室建设要更加规范 |
(二)加强创新协同机制 |
五、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应用 |
六、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缘由 |
1.1.1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
1.1.2 甘肃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
1.1.3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对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启示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 |
2.1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
2.1.1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中教育管理应用 |
2.1.2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教学活动 |
2.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构成要素 |
2.2.1 校园网 |
2.2.2 功能化教室 |
2.2.3 校园广播系统 |
2.2.4 校园电视台 |
2.2.5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
2.2.6 校园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
第3章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教育功能与构成要素相关性分析 |
3.1 教育功能与支持性工具分析 |
3.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与支持性工具分析 |
3.3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构成要素与教育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原则 |
4.1 教育应用原则 |
4.2 先进实用性原则 |
4.3 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
4.4 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性原则 |
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设计流程 |
5.1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需求分析 |
5.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的建设目标 |
5.2.1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教育教学目标 |
5.2.2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教育管理目标 |
5.3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具体规划内容 |
5.4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流程 |
第6章 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参考案例 |
6.1 需求分析 |
6.2 校园网 |
6.2.1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 |
6.2.2 服务器 |
6.2.3 交换机 |
6.2.4 卫星IP资源接收系统设备配备 |
6.2.5 系统设备清单 |
6.3 多媒体网络教室 |
6.3.1 系统基本要求 |
6.3.2 系统参考设备配置清单 |
6.4 多功能教室 |
6.4.1 系统基本要求 |
6.4.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
6.5 校园广播系统 |
6.5.1 系统基本要求 |
6.5.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
6.6 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
6.6.1 系统基本要求 |
6.6.2 系统管理软件基本要求 |
6.6.3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
6.7 探究性实验室 |
6.7.1 系统基本要求 |
6.7.2 系统设备配置清单 |
第7章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笔者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综述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特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方案 |
第二节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 |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包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四节 立体化教学素材库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五节 网站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六节 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
第七节 使用网格技术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设计与应用——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个案 |
第一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分析与实践 |
第三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选戴 |
第四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用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二部分 电大系统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相关综述 |
一、历史沿革 |
二、建设现状 |
三、建设要求 |
四、主要步骤 |
五、政策支持 |
第三部分 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 |
一、调研设计 |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整理 |
三、问卷结果的统计 |
四、调研结果总结 |
第四部分 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学软件资源普遍匮乏 |
二、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共享造成了资源“孤岛”与“信息鸿沟” |
三、教学软件资源应用的环境条件普遍较差 |
四、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 |
五、软件资源的应用比较薄弱 |
六、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五部分 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对策 |
一、强化选修课程资源的建设 |
二、拓展软件资源的来源途径 |
三、采取相关措施,及时解决基层电大的资源“瓶颈” |
四、构建良好的资源应用环境 |
五、强化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
六、培养学员多种资源的使用习惯 |
七、提升电大教师的自身素质 |
八、提高综合利用效益,加大资源的社会应用力度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
1.1 虚拟现实技术 |
1.2 VRML的特点 |
1.3 VRML的编程 |
2 “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的特点 |
3 “环境设施设计”课件的开发 |
4 结束语 |
(6)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引论 |
1 概念的界定 |
1.1 CPSL |
1.2 基于多媒体教室 |
2 问题的提出 |
2.1 当前多媒体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
2.2 构建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意义 |
第二部分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的相关理论 |
1 学习理论 |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 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 |
2.1 群体动力学理论 |
2.2 社会凝聚力理论 |
3 社会文化理论 |
第三部分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设计 |
1 教学环境概述 |
1.1 教学环境定义 |
1.2 教学环境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 |
1.3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基本特征 |
1.4 教学环境的设计原则 |
2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组成设计 |
2.1 硬件环境 |
2.2 软件环境 |
2.3 人文环境 |
第四部分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实验分析 |
1 理论假设 |
2 实验设计 |
2.1 实验的变量 |
2.2 实验对象的选取 |
2.3 实验数据采集方式 |
3 案例实施 |
3.1 课前准备 |
3.2 教学过程 |
4 实验的结果 |
4.1 学习成绩测试结果 |
4.2 问卷调查结果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讨论 |
2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研究的目标定位 |
三、 全文研究的基本假设 |
四、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框架图 |
第一部分 今日化学教育 |
一、 今日化学教育的主题 |
二、 对国内外化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基本考察的结果 |
三、 小结 |
第二部分 释读教学设计的历史沿革:寻找化学教学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 |
一、 教育技术 |
二、 媒体与教学媒体 |
三、 教学媒体的变革与教学设计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
四、 学与教的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 |
五、 小结:结论与再思考 |
第三部分 对教学设计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教师成为设计者是实现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
一、 什么是设计 |
二、 什么是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设计:科学还是艺术 |
四、 谁来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 |
五、 小结:结论与一个新问题 |
第四部分 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 本部分讨论的几个理论前提 |
二、 当代重要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设计的启示 |
三、 巴纳锡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 |
四、 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
五、 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六、 小结 |
第五部分 面向学习者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一例:化学教学中的学习者共同体 |
第五部分 (上) |
一、 关于学习者共同体的基本认识 |
二、 创建学习者共同体的意义 |
三、 学习者共同体的适用条件 |
四、 化学教学中学习者共同体设计的理论框架 |
第五部分 (下) |
五、 化学教学中的学习者共同体实践框架:案例 |
六、 关于四个案例中学习者共同体设计要素的分析 |
七、 关于学习者共同体的学习环境的探讨 |
八、 小结:结论和意义 |
第六部分 全文总结:结论与新的开始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寻找新的开始 |
附录 |
附录1. 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调查 |
附录2. “酒与乙醇”研究的前期调查 |
附录3. “酒与乙醇”研究实践后效果调查 |
附录4. “酒与司机” |
附录5. 小品:酒后驾车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后记 |
四、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D]. 徐鸣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研究[D]. 李捷.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3]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D].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4]甘肃电大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D]. 段金菊.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5)
- [5]VRML在“环境设施设计”CAI课件中的应用[J]. 王秦,孙自广,肖学勤.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4(04)
- [6]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研究[D]. 付亦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03(03)
- [7]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 裴新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