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沧州发展喷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王俊野,刘玉艳,杜连营[2](2021)在《新型移动式114型管径大田淋灌装置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铝合金管材的易腐蚀、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研制出的一款新型喷灌装置。文章将对该装置的优缺点及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为同行的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张兵[3](2021)在《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果品产业在河北省农业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河北省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水果种植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是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河北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可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十分有限,为保证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果园灌溉用水效率,降低水分无效利用和损耗。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提质增产效果,可以改良果园内的生产环境,便于喷药、修剪和采果等果园管理工作。经过调查发现,河北省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意愿较高,但实际采用率较低,且有弃用的现象。果农是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果农节水技术的采用行为特征,对节水灌溉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河北省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河北省水果产业的生产现状、果园灌溉用水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估算各地区果园的节水潜力;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 150户果农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发现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较高,但是实际采用率较低。对果农采用意愿和行为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剖析,得出果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补贴范围等,是影响果农采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调研数据定量分析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有用性、有效性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果农的自身素质和小规模经营模式限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扶持方式对果农是否采用技术有重要影响;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在政府宣传、推广和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起重要的联结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高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建议:一是通过媒体、培训等方式提升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政策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政府在果园节水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管理,确保落实,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技术合理性建设,因地制宜;三是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等。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果园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对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果农采用意愿高,实际采用率低的原因。
庞硕[4](2021)在《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成为全球最大的地下漏斗区,农业用水资源浪费严重。为科学建立可复制、推广和持续耕地保护机制,2016年原农业部等1 0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提出了针对华北地区季节性休耕试点。目前,河北省季节性休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已有文献研究和本文调研研究,发现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参与季节性休耕的农户对政策的认知不足,对落实季节性休耕政策持消极被动的态度;季节性休耕补贴标准固定统一、补偿方式单一、不确定性较高;季节性休耕治理措施不到位、监管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农户相关。农户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季节性休耕需要重点考虑农户的意愿和需求。已有研究表明,从农户角度解读季节性休耕问题也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分析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激励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促进季节性休耕目标的多重实现。本文首先对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处在一个较不协调的状态,为此进行季节性休耕的调研分析。通过宏观的调查发现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季节性休耕的主要方式。在河北省地下水综合治理的措施中,季节性休耕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得主要方式。根据农户行为理论分析,农户对某个事物的行动意愿和行为受农户本身对政策的态度、直觉行为以及主观规范的影响。因此,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的农户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经过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发现问卷量表设计规范有效。然后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变量间的路径系数,结合模型适配度检验和直接间接效应检验,我们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农户的季节性休耕意愿和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农户的季节性休耕意愿在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农户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中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对模型结果以及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以下结论:第一,河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上升,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高;第二,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处于较不协调的状态;第三,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效果明显;第四,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的意愿强烈;第五,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符合“认知-意愿-选择”路径。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第二,加强休耕政策宣传,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第三,设置复耕保险措施,建立多元休耕补偿机制;第四,探索横向转移支付,完善休耕资金保障机制;第五,培育休耕相关产业,实现季节性休耕可持续。
赵子健[5](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项要求,指明了今后30年乡村发展的总体目标。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群体素质水平既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平稳实施的关键要素,也是人才振兴的重要考核指标。各地已开展了一系列农民素质提升工作,但存在目标不明、路径不清等问题,针对河北省农民素质如何提升进行研究,有助于掌握农民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动态化把控农民素质提升成效,这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文献的梳理,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农民素质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并确定农民需要提升的素质种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及案例资料,分析河北省农民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典型模式在实施主体、目标确立、针对群体和实施做法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借鉴P-S-R模型的理论思想,提出农民素质提升的宏观路径及不同素质类别的提升路径,并对其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提出优化农民素质提升顶层设计、推进培训机构提质增效、分层分类进行农民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民素质提升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并且农民素质提升应以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生态环保意识、思想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和参政素养六方面为主要内容。(2)对农民素质及行为的统计分析显示,河北省农民素质不足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不能形成有效的推动力。且六项素质均存在一定问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3)总结出河北省“利益共享型科技文化素质提升”“产业引导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党支部提升农民精神素养”三种典型模式,并提炼出模式基础和模式特征。在模式对比中存在四个相同点:实施前明确农民素质提升目标、以产业带动农民素质提升为基本方式、以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为重点、以职业培训作为规范化教育。存在四方面差异:实施主体差异;提升目标差异;实施做法差异;农民群体差异。(4)在宏观层面,农民素质的健康、可持续提升要通过P-S-R路径实现,既通过认识压力,分析现状及剖析问题,措施实施并不断重复循环实现。(5)总结出针对不同素质的提升路径:“学历提升+职业培训”提升科技文化素质;“理论学习+产业引导”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理论学习+乡村建设”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学历提升+乡村建设”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普法教育+多媒体传播”提升法律意识;“民主教育+乡村建设”提升参政素养。本文创新点:一是梳理出农民素质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联,并以此为切入点,确定农民的六项素质类别。二是总结出三种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典型模式。对模式特征和形成基础进行深入分析,为农民素质提升路径探析提供指引和借鉴。三是将P-S-R模型思想用于农民素质提升研究,借鉴P-S-R模型的理论思想,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素质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农民素质提升的P-S-R宏观路径。
周勋章[6](2020)在《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确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形式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达到60万家,经营土地面积近1.6亿亩,年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到1946.2亿。家庭农场逐渐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几年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仅为7809家,截止到2019年底达到41000家,每年平均增长6600多家。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实力弱、产业链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家庭农场处于种养业的生产环节,受上下游产业双重影响,加之现阶段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家庭农场产业链是探索式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由此形成的产业链短且窄。国内外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及其完善的产业链生成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弊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在实践环节已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国内理论界重视,相应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急需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理论指导。本文借鉴分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推拉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124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等8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分为上游延伸、中游延伸和下游延伸以及横向拓展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现有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合作度”作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衡量指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作为合作度测度方法,以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例构建合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水平、上游环节延伸水平、中游环节延伸水平和下游环节延伸水平;再次,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到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中对产业链延伸水平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3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优缺点和选择依据,并以纵向延伸为例研究了家庭农场产业链动态演进路径。通过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较低,有75.6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只有24.4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上、中、下游环节之间产业链延伸水平有一定差异,总体上看是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最低;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之间和河北省11个地市之间的差异化不是非常显着。(2)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以及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延伸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3)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经营年限;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品牌、是否获得绿色或有机认证、是否有完整财务记录等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影响。(4)河北省家庭农场主的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但提高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可以显着促进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有显着影响。(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单一,其中纵向延伸占主体地位;另外,家庭农场自身实力、产品特征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政策建议: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家庭农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优化政府财政补贴使用方向;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家庭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微观主体视角对产业链延伸进行研究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研究视角。(2)通过设计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合作度”为衡量指标测算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分析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总结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典型模式和延伸路径等,构建了产业链延伸研究框架。(3)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链延伸整体延伸还是向上游、中游和下游延伸均可以显着提升家庭农场经济绩效;产业链延伸意识对产业链延伸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侯梦琪[7](2019)在《河北省用水总量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水文数据资料对研究区域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初步探究,之后通过规划水平年(2020年)供需水量预测、基本用水量推求、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对河北省用水总量优化控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归纳如下:(1)运用指标分析、年递增率和分类加和等方法对河北省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水量进行预测,对供需平衡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预测结果,规划水平年(2020年)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对应的用水需求层次化理论,对区域各用水户的基本用水量进行界定,认为满足研究区内各用水户最基本用水需求的水量为该区域基本需水总量,并对各行业基本用水量进行推求。(3)建立规划水平年(2020年)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经济效益最优、环境效益最优、社会效益最优作为目标,构建其目标函数,以各用水户的用水定额、各水源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作为约束条件,运用人工鱼群智能算法求解,结合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计算成果。(4)对比规划水平年(2020年)供需水量的预测结果、基本用水量的计算结果及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认为优化模型的水量分配成果更具可行性,可用于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制定,最终达到合理消减用水量的目的。并根据河北省的实际省情,从开源、节流及政策保障三方面提出了实施水量消减的相关保障措施。
于占江[8](2019)在《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京津冀地缘相接、水脉相连,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变化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实现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60~2015年共56年京津冀区域内站点的气象、水文及地质的实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ESA CCI SM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估、预估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蒸(散)发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了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演变趋势和水循环变化过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京津冀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利用最新的Reg 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在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的京津冀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式对京津冀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未来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气候变化下京津冀应采取的适应性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区域近56年来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各气候分区也呈现和全区域一致的上升趋势;90年代初发生突变上升;炎热日数年代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日最低气温≤0℃和≤-10℃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与气温变化不同是该区域降水呈弱下降趋势且存在比较显着的区域非均一性,冀北高原区无明显变化,冀东平原区降水下降趋势显着于京津冀全区和其他气候分区。(2)验证了彭曼、高桥公式在计算京津冀区域潜在、实际蒸发量的可适用性。通过实际计算指出了京津冀区域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而实际蒸发量呈弱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与当前学术界蒸发互补理论相一致;实际蒸发与地表、地下水资源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3)京津冀区域空中水汽总量分析表明,近56年来水汽总量呈减少趋势;水汽收支分析表明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中低层700 h Pa以下,850-700 h Pa水汽总量最为丰富,总水汽收支基本平衡,有弱水汽流出;夏季水汽净收支为正值,春季、秋季和冬季水汽收支均为负值。(4)京津冀区域近56年地表、地下水资源均呈减少趋势,地表水资源减少趋势尤为显着,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比山区要快;气候因子降水和气温是影响京津冀区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但降水影响更为明显;分析表明,京津冀区域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5)京津冀区域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夏季呈上升趋势,冬季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气温、蒸发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预估结果表明了京津冀区域面临增暖和增湿的风险。年平均气温及冬、夏季气温都呈一致上升趋势,尤其夏季升温幅度较大,高达1.2℃左右;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年平均降水和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冬季则是增加和减少相间的区域性分布;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地表水资源呈弱增加趋势,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
李梦晨[9](2019)在《黄骅市苜蓿种植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中国对从美国进口苜蓿的关税加征25%,造成进口苜蓿价格大幅上升,远超国内苜蓿价格,在此背景下,中国苜蓿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生产,以应对进口苜蓿价格上涨给畜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我国苜蓿种植现状及市场竞争力,本文以黄骅市为研究对象,剖析我国苜蓿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因素,从而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农户苜蓿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收益。本文主要以生产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以黄骅市181个苜蓿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黄骅市苜蓿种植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介绍了黄骅市苜蓿种植现状,发现黄骅市在苜蓿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处于河北省领先水平;第二,对同一年度不同茬次苜蓿亩产量、粗蛋白含量及价格的变化和不同年度苜蓿的播种面积、产量及销量、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三,对苜蓿的成本构成和收益状况进行描述,将农户是否参与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苜蓿种植面积和户主年龄等要素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第四,以181个种植户作为样本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苜蓿种植收益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成本要素和收入要素为解释变量,找出与苜蓿种植收益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相关系数确定影响程度,同时对不同影响程度的原因进行解释分析;第五,在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黄骅市苜蓿种植收益波动与合理选择收割方式、土地类型和销售渠道有关的重要结论,并从提高苜蓿种植机械化水平、规划种植用地和合理选择土地类型、引导农户积极农民参与合作社、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苜蓿种植收益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现有文献对农作物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所选取的变量都是关于成本收益构成的直接要素,本文在借鉴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选取了影响成本和收入的变量,如:对品种类型、化肥投入时间、农药喷洒次数、收割方式、劳动力人数、土地类型、产量、种植面积、产品等级、销售渠道等,并对这些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苜蓿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
任晓东[10](2019)在《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生产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之息息相关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作物耗水问题更是国家整体战略和学术研究中重点关注的一个科学问题。河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由于农业土地利用的不断变化,导致农业用水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突出,加之研究区长期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两者间的矛盾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该区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全面准确地分析河北平原主要作物耗水与作物种植空间变化的相关性,对保障研究区粮食的稳产增产和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平原作为研究农业节水灌溉与农业土地利用的典型区域,选取河北平原2002年与2012年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水稻、林果、棉花和蔬菜等主要作物,探讨这一时间段内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类型和耗水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变化驱动力因素,并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对区域主要作物进行需水和耗水估算,对有效降水量及区域水平衡进行评价分析,并从实现农田灌溉资源型节水潜力出发,综合计算了河北平原的农业节水潜力,对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河北平原作物空间分布、种植结构特征得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范围最广,水稻种植面积最少,其他作物在不同区域种植较为集中,20022012年冬小麦在研究区的东部增加了6.3万hm2,夏玉米在南部增加了13.2万hm2,蔬菜在东部增加了2.3万hm2,棉花在南部增加了7万hm2。水稻和林果的种植面积分别下降了3.9万hm2和12万hm2,整体上河北平原主要作物大部分在增加,少数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减少。(2)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灌溉用水影响方面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总耗水量两个时期分别增加了2.2亿m3和11.3亿m3,蔬菜总耗水量增加了4.6亿m3,棉花总耗水量增加了9.1亿m3,水稻总耗水量减少了0.5亿m3,林果总耗水量减少了1.2亿m3,整体上由于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耗水量也有显着增加。(3)河北平原农业节水模式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得出当地适宜采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适当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替换种植经济节水型作物,并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实现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
二、沧州发展喷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沧州发展喷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型移动式114型管径大田淋灌装置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1 研究方法 |
1.2 技术路线 |
1.3 成果转化方案 |
2 研究内容 |
2.1 管路连接及配合 |
2.2 管路密封 |
2.3 管路测压 |
2.3.1 管路爆破试验 |
2.3.2 管道耐水压试验 |
3 结语 |
(3)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理论基础 |
1.6.1 理性选择理论 |
1.6.2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
2 河北省水果生产及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
2.1 河北省水果生产现状分析 |
2.1.1 果园面积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 |
2.1.2 果园产量呈下降趋势 |
2.1.3 缺水地区果园面积占比较大 |
2.2 河北省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
2.2.1 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下降 |
2.2.2 果园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
2.2.3 果园灌溉与地区缺水矛盾突出 |
2.3 果园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被访农户基本特征 |
3.2.1 个人特征 |
3.2.2 家庭生产特征 |
3.3 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特征 |
3.4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3.4.1 不同特征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2 不同种植规模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3 不同种植环境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4 不同销售模式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
3.5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1 不同意愿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2 不同特征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3 不同规模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4 不同种植环境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5 不同销售模式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6 技术应用效果估算 |
3.5.7 果农果园节水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影响因素选择分析 |
4.2 实证分析 |
4.2.1 模型的选择 |
4.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加大节水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
5.2.2 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和技术合理性建设 |
5.2.3 提高农业专业人才待遇和政府人员服务意识 |
5.2.4 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 |
5.2.5 持续推进农业用水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果园灌溉情况调查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休耕的政策目标研究 |
1.4.2 休耕补偿标准研究 |
1.4.3 季节性休耕规模研究 |
1.4.4 农户休耕意愿和行为研究 |
1.4.5 研究评述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创新点 |
2 河北省种植结构、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
2.1 河北省水资源供求矛盾分析 |
2.1.1 水资源供需紧张 |
2.1.2 种植业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
2.2 河北省种植结构变动分析 |
2.2.1 河北省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
2.2.2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
2.3 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动分析 |
2.3.1 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化情况 |
2.3.2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用水结构变化情况 |
2.4 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分析 |
2.4.1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2.4.2 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
2.4.3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
3 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现状 |
3.1 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情况 |
3.1.1 季节性休耕范围 |
3.1.2 季节性休耕补贴标准 |
3.1.3 季节性休耕实施效果 |
3.2 农户认知与季节性休耕意愿分析 |
3.2.1 调研范围 |
3.2.2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认知情况 |
3.2.3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采纳意愿情况 |
3.2.4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补贴标准满意情况 |
3.2.5 农户季节性休耕期内从事活动情况 |
3.2.6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类型偏好情况 |
4 季节性休耕区农户行为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说 |
4.1.1 模型构建 |
4.1.2 研究假说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样本来源 |
4.2.2 农户样本特征 |
4.2.3 农户季节性休耕判断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
4.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
4.3.3 假说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4 研究结果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河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上升,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高 |
5.1.2 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处于较不协调的状态 |
5.1.3 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
5.1.4 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的意愿强烈 |
5.1.5 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符合“认知-意愿-选择”的路径 |
5.2 对策建议 |
5.2.1 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
5.2.2 加强休耕政策宣传,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 |
5.2.3 设置复耕保险措施,建立多元休耕补偿机制 |
5.2.4 探索横向转移支付,完善休耕资金保障机制 |
5.2.5 培育休耕相关产业,实现季节性休耕可持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意愿及选择分析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1.6 概念界定 |
1.6.1 农民 |
1.6.2 农民素质 |
1.6.3 乡村振兴 |
1.7 理论基础 |
1.7.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7.2 乡村治理理论 |
1.7.3 人力资本理论 |
2 农民素质提升与乡村振兴关系分析 |
2.1 产业兴旺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系 |
2.1.1 产业兴旺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系 |
2.1.2 产业兴旺与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关系 |
2.1.3 产业兴旺与农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关系 |
2.1.4 产业兴旺与农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
2.2 生态宜居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系 |
2.2.1 生态宜居与农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关系 |
2.2.2 生态宜居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系 |
2.2.3 生态宜居与农民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关系 |
2.3 乡风文明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系 |
2.3.1 乡风文明与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关系 |
2.3.2 乡风文明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系 |
2.3.3 乡风文明与农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
2.4 治理有效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系 |
2.4.1 “自治”与农民参政素养的关系 |
2.4.2 “法制”与农民法律意识的关系 |
2.4.3 “德治”与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关系 |
2.4.4 治理有效与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关系 |
2.5 生活富裕与农民素质提升的关系 |
2.5.1 生活富裕与农民职业能力的关系 |
2.5.2 生活富裕与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关系 |
3 河北省农民素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情况 |
3.2 河北省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
3.2.1 科技文化素质水平 |
3.2.2 经营管理素质水平 |
3.2.3 生态环保意识水平 |
3.2.4 思想道德水平 |
3.2.5 法律意识水平 |
3.2.6 参政意识水平 |
3.3 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科技文化素质提升问题分析 |
3.3.2 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问题分析 |
3.3.3 生态环保意识提升问题分析 |
3.3.4 思想道德水平提升问题分析 |
3.3.5 法律意识提升问题分析 |
3.3.6 参政素养提升问题分析 |
4 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典型模式分析 |
4.1 秦皇岛嘉诚集团“利益共享式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模式 |
4.1.1 模式介绍 |
4.1.2 模式背景 |
4.1.3 主要做法 |
4.1.4 模式形成基础 |
4.1.5 模式特征分析 |
4.2 沧州大司马“产业引导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模式 |
4.2.1 模式介绍 |
4.2.2 模式背景 |
4.2.3 主要做法 |
4.2.4 模式形成基础 |
4.2.5 模式特征分析 |
4.3 承德周台子村“党支部提升农民精神素养”模式 |
4.3.1 模式介绍 |
4.3.2 模式背景 |
4.3.3 主要做法 |
4.3.4 模式形成基础 |
4.3.5 模式特征分析 |
4.4 不同模式对比分析 |
4.4.1 相同性分析 |
4.4.2 差异性分析 |
5 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路径探析 |
5.1 PSR素质提升宏观路径 |
5.1.1 压力P:明确提升目标 |
5.1.2 状态S:科学分析问题 |
5.1.3 响应R:落实提升措施 |
5.1.4 P-S-R循环发展 |
5.2 不同类型素质的提升路径 |
5.2.1 “学历提升+职业培训”提升科技文化素质 |
5.2.2 “理论学习+产业引导”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
5.2.3 “理论学习+乡村建设”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
5.2.4 “学历提升+乡村建设”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
5.2.5 “普法教育+多媒体传播”提升法律意识 |
5.2.6 “民主教育+乡村建设”提升参政素养 |
5.3 农民素质提升的保障机制 |
5.3.1 政府职能保障 |
5.3.2 农民建设保障 |
5.3.3 人文环境保障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素质提升顶层设计 |
6.2.2 推进培训机构提质增效 |
6.2.3 分层分类提升农民素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民素质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家庭农场研究现状 |
1.2.3 家庭农场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来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产业链延伸 |
2.1.3 家庭农场产业链 |
2.1.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 |
2.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分工理论 |
2.2.2 有限理性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推拉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借鉴 |
2.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理论图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家庭农场及其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 |
3.1.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 |
3.1.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情况 |
3.1.4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情况 |
3.1.5 家庭农场硬件设施和产品品牌及认证 |
3.1.6 家庭农场获得政府补贴和金融服务情况 |
3.1.7 家庭农场的产品经营特征 |
3.1.8 家庭农场经营的制约因素和政策诉求 |
3.2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2.1 家庭农场产业链上游延伸分析 |
3.2.2 家庭农场产业链中游延伸分析 |
3.2.3 家庭农场产业链下游延伸分析 |
3.2.4 家庭农场产业链横向拓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分析 |
4.1 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里昂惕夫指数法 |
4.1.4 Davies-Morries指数法 |
4.1.5 定性评价法 |
4.1.6 现有测度方法评价 |
4.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方法 |
4.2.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4.2.2 合作度分析 |
4.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以纵向延伸为例 |
4.3.1 合作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2 合作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
4.3.3 合作度测度模型分析 |
4.4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水平测度 |
4.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2 整体纵向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3 上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4 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5 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6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延伸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5.1.1 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2 家庭农场外部支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4 本文的研究假设 |
5.2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5.2.1 研究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模型选择 |
5.3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模型估计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家庭农场视角的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
6.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6.1.1 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2 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4 外部环境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5 本文的研究假设 |
6.2 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6.2.1 研究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模型选择 |
6.3 变量统计性描述、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6.3.2 实证模型估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与演进路径分析 |
7.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 |
7.1.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原则 |
7.1.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及案例分析 |
7.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结论 |
7.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的依据 |
7.2.1 家庭农场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征 |
7.2.2 农场主自身实力 |
7.2.3 自然和社会环境 |
7.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河北省用水总量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1.2.2 水资源需求层次化 |
1.2.3 水资源优化控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社会经济 |
2.2 研究区水资源概况 |
2.2.1 降水量 |
2.2.2 水资源量 |
2.2.3 水资源可利用量 |
2.2.4 水资源现状 |
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3.1 可供水量预测 |
3.1.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
3.1.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
3.1.3 外调水可供水量预测 |
3.1.4 微咸水及咸水可供水量预测 |
3.1.5 海水淡化可供水量预测 |
3.1.6 污水回用量预测 |
3.1.7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总量 |
3.2 需水量预测 |
3.2.1 居民生活需水量 |
3.2.2 工业增加值需水量 |
3.2.3 建筑业需水量 |
3.2.4 第三产业需水量 |
3.2.5 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 |
3.2.6 畜牧业需水量 |
3.2.7 渔业需水量 |
3.2.8 生态环境需水 |
3.2.9 规划水平年需水总量 |
3.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规划水平年基本用水量的计算 |
4.1 基本用水量的界定 |
4.2 基本用水量的计算 |
4.2.1 居民生活基本需水量的计算 |
4.2.2 生产基本需水量的计算 |
4.2.3 生态基本需水量的计算 |
4.2.4 规划水平年河北省基本需水总量 |
4.3 本章小结 |
5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控制模型 |
5.1 水资源优化控制原则及思路 |
5.1.1 原则 |
5.1.2 思路 |
5.2 水资源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3 水资源优化控制模型的求解方法 |
5.3.1 基本原理 |
5.3.2 人工鱼群智能算法在用水总量优化控制中的应用过程 |
5.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4 水资源优化控制模型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6 用水总量优化控制方案 |
6.1 优化控制方案的制定 |
6.2 消减方案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空中水资源 |
1.2.2 地表水资源 |
1.2.3 地下水资源 |
1.2.4 蒸散发 |
1.2.5 土壤湿度 |
1.2.6 水资源的预估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说明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主要气候特征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资料说明 |
2.2.1 代表站的确定 |
2.2.2 资料来源 |
2.2.3 数据及质量控制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3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气温事件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温变率 |
3.3.3 突变特征 |
3.3.4 周期性分析 |
3.3.5 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
3.4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4.1 空间分布特征 |
3.4.2 降水的变率特征 |
3.4.3 突变特征 |
3.4.4 周期性分析 |
3.4.5 极端强降水变化趋势 |
3.4.6 夏季降水减少明显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中水汽总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水汽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1 水汽总量的年际变化 |
4.3.2 水汽总量的年内变化 |
4.3.3 水汽总量垂直分布 |
4.3.4 水汽总量空间分布 |
4.4 水汽输送与收支的时空分布 |
4.4.1 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2 水汽通量散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3 水汽收支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和方法 |
5.2.1 数据 |
5.2.2 方法 |
5.3 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3.1 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变化特征 |
5.3.2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征 |
5.3.3 影响因子分析 |
5.4 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4.1 潜在蒸发量变化特征 |
5.4.2 潜在蒸散发对各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
5.5 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5.1 实际蒸发量的估算 |
5.5.2 实际蒸发量变化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陆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3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
6.3.1 地表水资源基本特征 |
6.3.2 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 |
6.3.3 典型水文站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
6.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6.4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6.4.1 地下水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 |
6.4.2 地下水变化趋势 |
6.4.3 气候要素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7.1 引言 |
7.2 数据和方法 |
7.3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3.1 土壤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
7.3.2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7.3.3 气候因子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关系 |
7.4 ESA CCI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4.1 CCI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征 |
7.4.2 CCI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特征 |
7.4.3 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
7.5 气候变化下土壤湿度的调控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京津冀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
8.1 引言 |
8.2 数据和方法 |
8.3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水资源效应 |
8.3.1 预测模式的建立 |
8.3.2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
8.3.3 京津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预估 |
8.4 气候变化下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适应性对策 |
8.4.1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
8.4.2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现状及挑战 |
8.4.3 适应性对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黄骅市苜蓿种植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及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苜蓿草产品 |
2.1.2 成本及种植成本 |
2.1.3 收益及种植收益 |
2.2 相关的理论 |
2.2.1 生产理论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3 黄骅市苜蓿种植现状 |
3.1 苜蓿种植的区域分析 |
3.2 黄骅市苜蓿种植现状分析 |
3.2.1 同一年度不同茬次苜蓿亩产量、粗蛋白含量及价格的变化 |
3.2.2 不同年度苜蓿的播种面积、产量及销量、价格的变化 |
3.3 黄骅市苜蓿种植的优势分析 |
3.3.1 自然资源优势 |
3.3.2 区位优势 |
3.3.3 品牌优势 |
3.3.4 产业发展战略优势 |
3.3.5 政策优势 |
3.4 黄骅市苜蓿种植的劣势分析 |
3.4.1 生产规模较小、经营较分散 |
3.4.2 缺乏优质苜蓿产品 |
3.4.3 单产不高、品质不稳定 |
3.4.4 牧草加工企业管理水平有限 |
3.4.5 草农种植观念落后 |
4 黄骅市苜蓿种植的成本收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2 苜蓿种植的成本构成 |
4.2.1 物质资料费用 |
4.2.2 人工成本 |
4.2.3 土地成本 |
4.3 苜蓿种植的收益分析 |
4.3.1 总产值 |
4.3.2 净利润 |
4.4 不同划分标准下苜蓿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
4.4.1 是否参与合作社对苜蓿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
4.4.2 不同种植规模对苜蓿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
4.4.3 不同年龄段的农户苜蓿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5 黄骅市苜蓿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确定 |
5.2 模型建立 |
5.3 模型检验 |
5.3.1 经济意义检验 |
5.3.2 拟合优度检验 |
5.3.3 模型整体显着性检验—F检验 |
5.3.4 各变量的显着性检验—t检验 |
5.3.5 自相关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6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黄骅市苜蓿种植的优势和不足 |
6.1.2 苜蓿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6.1.3 苜蓿种植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
6.2 关于增加苜蓿种植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
6.2.1 提高苜蓿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以提高苜蓿草产品的品质 |
6.2.2 做好种植用地规划以开展规模化种植 |
6.2.3 动员农户加入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规模化种植经济效益 |
6.2.4 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以实现优质生产 |
6.2.5 完善补贴政策以增加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灌溉节水研究进展 |
1.2.3 农业用水灌溉现状及灌溉需水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方法 |
2.2.1 水平衡计算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
3.1 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1 主要作物的种植分区及时空变化特征 |
3.1.2 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分析 |
3.2 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3.2.1 主要作物种植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
3.2.2 种植格局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四章 农业土地利用对需耗水变化的影响 |
4.1 农业需耗水量变化 |
4.1.1 不同类型作物需耗水估算 |
4.1.2 需耗水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4.1.3 主要作物耗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
4.2 两个时期不同农业土地利用影响与水平衡分析 |
4.2.1 不同农业土地利用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4.2.2 有效降水与耗水关系 |
第五章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节水分析 |
5.1 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水量 |
5.1.1 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5.1.2 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5.2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
5.2.1 种植结构调整模式 |
5.2.2 种植结构的节水利用原则 |
5.3 农业结构调整的节水意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沧州发展喷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型移动式114型管径大田淋灌装置应用分析[J]. 王俊野,刘玉艳,杜连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6)
- [3]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兵.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D]. 庞硕.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民素质提升研究[D]. 赵子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D]. 周勋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7]河北省用水总量优化控制研究[D]. 侯梦琪.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D]. 于占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黄骅市苜蓿种植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梦晨.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河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D]. 任晓东.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