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

南北朝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

一、南北朝时期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娜[1](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汪书路[2](2019)在《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表明吕振羽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全面、客观研究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研究吕振羽,不仅可以丰富吕振羽的学术思想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参考。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吕振羽经过对各种思潮的反复对比、实践,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革命信仰。自此,他通过成立协会、创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课堂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其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研究革命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热点历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吕振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开创性地提出“殷商奴隶论”“西周封建论”,进而为得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还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进行考察,认为中国人种主要来源于“蒙古人种”以及“马来人种”这两大类;同时考察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其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吕振羽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分期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得出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结论,从而对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有着清晰认识,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根本消灭封建势力。他考察了国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理论。在中国文化问题方面,吕振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儒家、道家、佛家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发展要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防止文化闭关主义和文化贩运主义。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二是积极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三是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闪烁[3](2019)在《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仲荦是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着名学者。在1961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的基础上,王仲荦于1979年编订出版了《魏晋南北朝史》,这是我国较早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着作之一,是王仲荦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魏晋南北朝史》是一部有理论有体系的断代史着作。在理论上,王仲荦坚持魏晋封建说,将魏晋至唐的社会,看成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时期,突出阐明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在体系上,全书以时间为轴,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的内容分别加以叙述和总结,勾画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和认识框架,为后来的断代史着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魏晋南北朝史》不仅叙述了相对充实的史学内容,也向我们阐述了王仲荦的史学观念,书中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史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民族关系、经济文化成就等方面的介绍,提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其经济文化成就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定基础的历史观念,驳斥了魏晋黑暗说。在写作特点上,《魏晋南北朝史》注重史论结合,突出视野宏观,强调历史研究与现实的结合,并利用图表对史实进行梳理与考证。王仲荦以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史学相结合,以新观点书写断代史着作,在当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当然,《魏晋南北朝史》对那一时期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周敏[4](2019)在《汉代铁器艺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两汉铁器遗存和出土物的日渐丰富,如何在汉代器物工艺和时代文化语境中认识其类型、制度、主体与艺术价值,是一个亟待开展的课题。为此,必须打破汉代铁器工具价值的惯有思维,在两汉社会文化情境中,讨论它对“铁器时代”两汉时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价值。汉代政府将铁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政治稳定的关键,故两汉铁器艺术,在战国、秦代的基础上,得到国家层面自觉的制度化推进。工艺技术上,铁矿开采、冶炼技术、加工工艺,尤其是炼钢技术的突破,促动了整个冶铁工业的变革;器物功能上,铁器加工的简便、高效与精巧化,使得农业、手工业器具,以及生活用具、兵器、其他装饰性器物应运而生,不仅满足汉代广大平民阶层生产与生活之需,也是地主贵胄阶层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物类型,一些器物还在社会礼仪与祭祀活动中展现精神功能;生产主体上,两汉铁器遵循先秦以来“百工造物”的传统,依赖充列铁官机构中的员吏和生产一线的卒、徒、工匠;管理制度上,两汉着力推行官营模式,紧缩私营,又将其纳入中枢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专职铁官予以监管,保障了铁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加工的规模与效率;造型审美上,两汉铁器以其内含简括的形式美感与朴素自然的风格趋向,反映两汉百姓对美的质朴追求,体现工匠功能优先与形式充足的造物意识,蕴含人器以和的造物观念;工具价值上,铁器带来技术性革命,它提升了陶瓷工艺、汉代石刻、木雕、玉雕、砖瓦将作等工艺的效率,开拓了造型艺术材料提取、工艺加工和审美表现的能力,促生汉代艺术的多样风格。论文把技术背景、器物类型、管理制度、创作主体、审美与文化、价值影响看作阐释汉代铁器艺术的六个维度,认为只有从单个铁器,走向器物的综合应用,只有透过静态实物,观察器物的生产与使用,体察背后人的思想、观念与环境,才能相对客观地认识到,汉代铁器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面向汉代社会的大多数,在实用、简便的日常生产与消耗中,促成汉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它理应被视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陈俏巧[5](2018)在《简修炜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简修炜先生是我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着名学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政权政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民族政权与战争的正当性、田庄经济和寺院经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开发等重大问题上皆有独到的见解,对孙权、王导、谢安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赤壁之战、诸葛亮躬耕地、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具体历史事件的研究令人折服,特别是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演示中国三到六世纪历史演进的规辙,可谓独树一帜。

陈筱娇[6](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石越[7](2018)在《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研究》文中认为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藏族经济史的演进与中国经济史的演进相互杂糅、不可分离。藏族经济史的演变,对于藏族的塑造、中原王朝的经济史走向、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对立统一格局的形成、中国西南疆域的确立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藏族经济史的开端,即象雄至吐蕃时期藏族先民的经济变迁,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古籍文献少,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考古、神话传说等材料的运用,成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本文以系统抽象法为研究方法,注重矛盾分析。由于藏族汇入中华民族的过程直到元明清时期才算完成,因此,吐蕃王朝及其前,藏族经济史的主体只能是生产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地先民,阶段划分只能以藏地先民的社会经济制度与合类性发展为标准,为此,本文将唐代吐蕃王朝解体之前的经济史划分为原始时期(约3万年前—约前10世纪)、象雄王朝时期(约前10世纪—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7世纪初至842年)三大阶段,依次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公社经济、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奴隶制经济、以定居农业生产方式所聚合的封建农奴制经济;与之对应,藏族先民实现了从小共同体向大共同体,即从氏族、氏族联合体到部族、部族联盟的合类性发展过程,文章的主体内容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原始社会藏族先民的氏族公社经济为主要内容,在此之前,对藏族族称、族源、族流进行了梳理,指出“藏族”这一族称凝结着地域、生产方式、历史与民族关系,现代英语仍使用的Tibet和Tibetan则是缺乏历史感的表现;然后,在指出民族溯源法局限的基础上,将藏族经济史的开端追溯到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的远古时期,依托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以及藏族神话传说,梳理了藏地原始氏族从采集经济、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游牧经济转变的经济规律。氏族社会后期出现的剩余产品为阶级社会的来临准备了经济条件,各氏族之间的联合与斗争又孕育了部族的雏形。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藏族先民的部族奴隶制经济,其中又以象雄王国最为典型。散布高原的各部族以象雄部族为形式首领,形成了与中原商王朝类似的“共主”秩序,藏族传统史籍将此特定阶段称作“小邦时代”,始于氏族社会解体,终于吐蕃王朝建立,时间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商代至唐初。古象雄王国因率先从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中发展出游牧生产方式,并依托地理位置,发展出高度繁荣的商业经济,一度成为“包罗万邦”的藏区政权。早期金属时代的考古学材料成为象雄部族奴隶制时代重要的生产力标志。虽有象雄王国作为形式上的首领,但各部族保有很强的独立性,并在不断的斗争与兼并过程中,转向了具有封建性质的部族联盟。第三部分以吐蕃部族联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及其来源和解体为主要内容。首先梳理了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悉补野雅垄部族的经济演变过程,指出起源于雅砻河谷的悉补野氏族因率先实现了农业革命,使得定居农业较游牧经济的优势得以凸显,并最终在兼并扩张中,代象雄立吐蕃。然后是对唐代吐蕃经济史的系统梳理,本文认为,吐蕃王朝在建构过程中,通过设官与分封,实现了从部族奴隶制向“形官实封制”的过渡:吐蕃王朝虽在部族奴隶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建构过程中虽借鉴了中原官僚制度的中央-地方职官体系,但无论原来的部族首领,还是后来的官僚贵族,实际上都过渡为封建领主贵族。另外,着重对唐蕃经济交往及丝路吐蕃道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吐蕃强盛以中原安定开放及丝路繁荣为前提,为今天藏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启示。最后,对吐蕃社会的内在矛盾进行探讨,以封建领主制度下采邑奴户有限性与封建贵族世袭制之间的矛盾贯穿始终,这一矛盾的存在,不仅使得阴谋与内工成为吐蕃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而且推动着吐蕃领土的扩张,使得吐蕃王朝的内政外交到达高峰,吐蕃的向外扩张则不仅在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方向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吐蕃的对外扩张又带来了王室与领主贵族的矛盾,佛本之争不仅成为这一矛盾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而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崛起了不同于传统领主贵族的僧侣贵族阶层,使得吐蕃王朝的矛盾集中于王室、僧侣阶层、世俗领主三大主体,且崇佛抑本所带来的世俗领主贵族权力的削弱、僧侣贵族阶层的崛起、王室权力的加强,非但不是吐蕃解体的原因,而且有效遏制了吐蕃因对外扩张带来的领主贵族权力的急剧膨胀,避免了吐蕃政权的过早分裂,延长了吐蕃王朝的寿命。然而,吐蕃封建部联盟性质未变,王室与领主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部族联盟最终走向解体。

姜娜[8](2018)在《三至五世纪鄯善王国妇女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兼与中原地区妇女相比较》文中提出汉晋时期,鄯善国是西域的主要绿洲王国之一,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鄯善国长期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但传统史籍对鄯善国的记载并不多,仅有的一些文献多侧重于记载其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关系,对鄯善国社会内部情况的记载则十分简略。所幸20世纪初以来鄯善王国境内各种考古发现不断问世,尤其是大量怯卢文文书的出土和解读,不仅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还为我们研究鄯善国社会提供了丰厚的资料。佉卢文书为我们展现了三至五世纪鄯善王国的社会风貌,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和宗教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关于鄯善国妇女婚姻与家庭的内容,展现了这一时期鄯善国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鄯善国的婚姻形态主要包括有偿婚、交换婚、一夫多妻制以及一种独具特色的婚姻现象—僧人娶妻。而通过妇女在婚姻中的私奔、离婚、再婚和复婚等特殊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妇女在婚姻上具有了一定的主动地位,积极谋求婚姻自主权,同时也表明妇女思想意识的逐渐觉醒和个性的日益解放,展现了其敢于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此外,由于三至五世纪鄯善国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加之鄯善国的法律对妇女一些权利的保护,妇女在家庭中不再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她们在从事放牧、种植、酿酒和纺织等家庭事务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到社会经济活动之中,通过雇佣放牧、人口买卖、土地买卖等经济活动形式,她们不仅拥有了一定的财富,还在家庭生活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鄯善国妇女在承担家庭义务的同时还享受了很大的权利。她们在家庭中拥有财产继承权,领养子女权、过继子女权和离婚改嫁权等权利。对比三至五世纪鄯善王国与中原地区妇女的婚姻与家庭方面的异同,可以发现: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异多于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鄯善国在与中原王朝长期的交往之中受到中原思想文化的影响,使得婚姻家庭的某些方面与中原地区相似,但另一方面,因为鄯善王国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征,也使其婚姻与家庭制度变得特殊起来。

李学会[9](2015)在《何兹全史学成就研究》文中提出何兹全是我国着名的史学家,他在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魏晋兵制研究领域、中国文化史领域颇有建树。魏晋封建说,是其一生的史学标签。何兹全在史学理论方面见解颇深。目前,学界对何兹全史学思想的研究相当薄弱,基本上都是关于何兹全某一着作或某一观点的阐释、回忆录,对于何兹全史学成就的研究局限性很大,不能使读者对何兹全的史学思想有整体上的把握。本文通过收集何兹全文集、食货派成员文章、魏晋封建论倡导者以及相关研究何兹全思想的论文,在对史料进行辩证的基础上,对何兹全的史学成就进行一次综合的研究,力争使何兹全的学术成就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要包含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何兹全的治史之路和史学思想渊源,讲述何兹全的生平及如何走向治史之路的,其中包含食货派在何兹全走上治史道路上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是何兹全社会史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讲述何兹全在社会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包括关于早起国家的探讨、关于古代社会的论断、关于古史分期的研究、关于中古社会大族、寺院领户的研究、关于魏晋南北朝兵制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何兹全关于封建社会起始研究,是本论文的核心,也是何兹全史学研究最辉煌的成就,包括城市交换经济到农村自然经济的转变、自由民、奴隶向部曲、客的过渡、土地兼并到人口掠夺的转变、流民到土着的变化;第四部分是晚年何兹全关于文化史方面的研究,阐述何兹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中国文化的两个根源、国家形态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条主流、中国城市复兴与“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新思潮和中国文化的未来;第五部分讲述何兹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何兹全的一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就目前而言,对何兹全史学成就整体性研究的关注较少,学术界关于何兹全史学成就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从何兹全的史学思想渊源入手,将何兹全史学成就作一个专题做全面的研究,用比较和逻辑的方法来考究何兹全史学术成就,力争对何兹全的史学成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研究何兹全的史学思想,对于读者来说是一大福音。本文通过严密的梳理,将何兹全的成长经历、史学思想、师承脉络、学术地位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何兹全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潜心研究学术八十余年,无论在史学造诣还是为人师表方面,都堪称一代宗师。本文对何兹全史学思想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只能将何兹全的思想罗列而出,加之浅显的分析,以供其他读者参考。

江泽林[10](2014)在《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者按北周是北朝之一,又称后周。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北

二、南北朝时期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北朝时期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1.3.3 社会认同理论
        1.3.4 国家认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3.2.2 文化心态单一
        3.2.3 政治参与冷漠
        3.2.4 领土意识模糊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4.1.1 匪患的危害
        4.1.2 匪患的肃清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2.2 各级人民政府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4.5.1 培养原则
        4.5.2 培养途径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5.4.1 财政优惠政策
        5.4.2 税收优惠政策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7.1 基本经验
    7.2 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吕振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准备
        2.1.1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2.1.2 吕振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2.2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2.2.1 创办协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2.2 利用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2.2.3 通过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
    2.3 吕振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效应
        2.3.1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2.3.2 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本章小结
第3章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构建
    3.1 吕振羽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3.1.1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弊端的揭示
        3.1.2 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论优点的继承
    3.2 吕振羽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扬弃
        3.2.1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错误方法论的批判
        3.2.2 对中国近代非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优点的吸收
    3.3 吕振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阐发
        3.3.1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论
        3.3.2 史学研究应坚持历史辩证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吕振羽对中国历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4.1 吕振羽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分析
        4.1.1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阶段论
        4.1.2 对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的开拓性探究
        4.1.3 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提出“殷商奴隶论”
        4.1.4 考察中国封建社会提出“西周封建论”
    4.2 吕振羽对中国民族历史基本问题的考察
        4.2.1 对中国人种主要来源的探索
        4.2.2 对中国各民族发展史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吕振羽对中国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答
    5.1 吕振羽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
        5.1.1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程的分析
        5.1.2 对中国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的考察
        5.1.3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定
    5.2 吕振羽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
        5.2.1 考察国外经济危机否定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5.2.2 阐发苏联经济法则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5.2.3 结合实际提出“两个时期的同时过渡”论
    5.3 吕振羽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5.3.1 对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地位的解读
        5.3.2 对传统释道文化现代地位的分析
        5.3.3 对中国革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6章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特点及启示
    6.1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6.1.1 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1.2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6.1.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社会热点问题
        6.1.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6.2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6.2.1 结合历史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
        6.2.2 参与思想论战扞卫马克思主义
        6.2.3 运用丰富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
    6.3 吕振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6.3.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成为忠贞的信仰者
        6.3.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6.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6.3.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解决时代问题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史》的编撰及增订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研究背景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史》的编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史》内容的增订
第二章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学术成就
    第一节 对土地所有制的研究
    第二节 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第三节 从经济文化成就驳斥了魏晋黑暗说
第三章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特色
    第一节 一部有理论有体系的断代史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史》写作特色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史》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汉代铁器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铁器”与“铁器艺术”
    三、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局限性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技术背景
    第一节 铁矿的初识与分布记载
        一、铁矿的初识与使用
        二、铁矿的地域分布与采铁记载
    第二节 采冶矿知识的进步
        一、找铁矿的标志
        二、采矿的方法
    第三节 冶铁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冶铁术的起源
        二、冶铁术的发展
        三、炼钢技术的进步
        四、铸造加工工艺的演进
    小结
第二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基本分类
    第一节 铁器制作工具
        一、开采与冶炼工具
        二、铁的熔化与铸造工具
        三、铁器柔化处理工具
        四、炒钢与锻造工具
    第二节 铁质农具与兵器
        一、铁质农具
        二、铁质兵器
    第三节 铁质工具与生活用具
        一、铁质工具
        二、铁质生活用具
    小结
第三章 汉代铁器艺术发展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铁器的经营政策
        一、“纵民鼓铸”到“盐铁专营”
        二、“专营”与“官私并存”的交替
    第二节 铁器的管理体制
        一、少府系统
        二、大司农系统
        三、水衡都尉与太仆
        四、郡守与都尉
    第三节 铁官的组织构成
        一、铁官的性质与命名
        二、铁官与郡县的关系
        三、铁官作坊内部体制
    小结
第四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与奴隶
        一、冶铁与奴隶的关系
        二、官私铁业中的奴隶成分
    第二节 铁作坊生产的人员构成
        一、管理生产的低级小吏
        二、承担生产的劳动者构成
    第三节 创作主体:卒、徒与工匠
        一、卒
        二、徒
        三、工匠
    第四节 铁匠的风俗信仰
        一、铁匠的行业风俗
        二、铁匠的信仰
    小结
第五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审美与文化
    第一节 汉代铁器的造型分析
        一、功能分区与造型结构
        二、从材料组合看造型元素
        三、个性化的装饰手法
    第二节 汉代铁器的形式风格
        一、内含简阔的形式美感
        二、朴素自然的风格类型
    第三节 汉代铁器的文化承载
        一、装饰与娱乐
        二、祭祀与礼仪
    第四节 汉代铁器的造物思想
        一、内敛实用的造物意识
        二、“和”的造物观念
    小结
第六章 汉代铁器艺术对其他造型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铁器对铜器的消减与推动
        一、铜镜的商品化
        二、錾刻纹铜器的流行
        三、铜钱流通的减少
        四、铁器物参拜祈福的普遍化
    第二节 冶铁对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鼓风设备带来的瓷器发展
        二、冶铁场中的“窑”制品的多样性
        三、铁匠的冶铁与陶工的彩釉
    第三节 工具钢化带来的雕刻艺术的转变
        一、铁制工具与碑刻
        二、铁制工具与汉画像石的雕刻
        三、铁质工具与玉器雕刻
        四、铁制工具与建筑装饰
        五、铁质工具之于阳刚精神
    小结
结论
余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致谢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简修炜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修炜先生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主要成果
    (一)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及历史地位
    (二) 魏晋南北朝阶级和阶层结构分析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四)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研究
    (五) 魏晋南北朝政权政策与政治人物研究
    (六) 魏晋南北朝佛道比较和寺院地主经济研究
    (七) 魏晋南北朝部分具体事件研究
二、简修炜先生的治学方法
    (一)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分析时代特点
    (二)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注重事物的两面性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7)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研究回顾
    三、系统抽象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原始社会藏族先民的氏族公社经济
    第一节 藏族族称、分支及人口分布
        一、藏族族称的历史演变:西羌——吐蕃——藏族
        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形成的藏族分支
        三、当代藏族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藏族经济史的开端
        一、民族溯源研究方法的局限与藏族经济史开端的选择
        二、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与藏族经济史的序幕
    第三节 藏族先民从采集渔猎经济向农耕游牧经济的转变
        一、旧石器时代:从采集经济到采集狩猎经济
        二、新石器时代:采集渔猎经济为主、农耕游牧经济为辅
        三、原始时代藏族先民的社会存在形式:氏族公社及其图腾意识
第二章 象雄时期的部族奴隶制经济
    第一节 古象雄王国的经济演变
        一、古象雄王国的活动年代和范围
        二、古象雄王国的游牧经济
        三、琼隆银城和象雄王国繁荣的商业
        四、从原始本教到雍仲本教
    第二节 “小邦时代”与“杰琛”
        一、藏族传统史学中的断代与“小邦时代”
        二、散布高原的各“杰琛”与多康地区各部族
        三、“杰琛”的部族性质
        四、各“杰琛”的相互兼并与部族时代向封建部盟时代的过渡
    第三节 奴隶制社会形态
        一、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
        二、藏文文献对小邦时代奴隶的身份确认和类别划分
        三、生产奴隶和仆从奴隶是主要劳动者
        四、囊生( zhing g-yog nang bran)型谿卡等奴隶制残余
    第四节 早期金属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及社会分工
        一、早期金属器具和早期金属时代
        二、青稞等农作物的栽培种植
        三、牦牛等牲畜的驯化放养
        四、早期金属时代的剩余劳动及社会分工
第三章 吐蕃部族的起源:悉补野雅砻部族的经济演变
    第一节 雅砻部族形成时期青藏高原的经济区域
        一、从悉补野氏王统世系推测雅砻部族的开端
        二、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的固定农业与藏南渔猎农耕经济区
        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游牧经济与藏北游牧经济区
    第二节 雅砻部族对各经济区的兼并及其合类性发展过程
        一、悉补野雅砻部族:以悉补野氏族为核心的氏族联合体阶段
        二、悉补野吐蕃国:农业革命及部族奴隶制
        三、吐蕃部族: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农业区的统一
        四、初级吐蕃部族联盟:征服苏毗、象雄等游牧部族
        五、吐蕃部族的本教兴衰
    第三节 河谷定居农业是吐蕃部族统一青藏高原的经济实力基础
        一、藏南河谷农业区的区位优势
        二、初期河谷适农区在青藏高原的经济地位
        三、布代贡杰时期:铁器的出现与农业变革
        四、定居农业部族与游牧部族经济实力的消长
第四章 唐代吐蕃部盟之封建农奴制经济
    第一节 部盟封建制吐蕃王朝的建立
        一、制定王朝大法
        二、设官治民与职官系统
        三、分封与领主
        四、多康藏族的初步形成
        五、引入和推广佛教
    第二节 吐蕃封建农奴制社会生产关系
        一、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上的“形官实封制”
        二、吐蕃上层官爵合一、等级分明的领主贵族
        三、吐蕃下层“桂”与“庸”
        四、封建领主与“桂”、“庸”的对立统一
    第三节 吐蕃王朝农牧业的发展
        一、农业区的扩展与水利建设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农作物品种、农用工具的多样化
        三、畜牧业技术的发展与牧业管理
    第四节 以兵器与佛教用品制造为主的官营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内部分工与官营手工业
        二、佛教影响下的黄金制作工艺
        三、兵器制造及其带动下的金属冶炼业和皮革制造业
        四、瓷器烧制与建筑用陶
    第五节 吐蕃的商业与商人
        一、吐蕃交换活动的扩大
        二、物物交换与实物货币
        三、吐蕃境内的商业与市场
        四、商人阶层
    第六节 吐蕃与周边民族间的经济交往
        一、唐蕃商业贸易:边境互市与旅商采购
        二、唐蕃之间的贡赐、和亲、战争
        三、丝绸之路与吐蕃的交通
        四、吐蕃与南亚、中亚等地的对外贸易
    第七节 吐蕃的财政赋役制度
        一、吐蕃财政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
        二、大料集与专项赋役
        三、财政职官体系:岸本
        四、赤德祖赞整顿财政
第五章 吐蕃部盟封建制经济的矛盾及解体
    第一节 采邑奴户有限性与封建贵族世袭制之间的矛盾
        一、赞普亲兵私有制与小邦征战中的经济利益:土地和奴隶
        二、分封采邑与贵族经济利益形态的变化:采邑和属民、奴户
        三、吐蕃王室与领主贵族利益的调和机制:族内成员世袭制
        四、领主贵族对采邑、奴户的争夺:检举揭发与王室没收
    第二节 王室与领主贵族的共同经济利益:对外扩张
        一、东灭吐谷浑、西占安西四镇
        二、征服南诏、蚕食唐境
        三、立盟划界与推行部落制
        四、吐蕃军事扩张的经济性:封建制领地扩张与奴隶制掠夺并存
        五、吐蕃军事扩张在中国疆域形成及中国历史走向中的作用
    第三节 王室在占领区的经济统治及对吐蕃本部的影响
        一、王室直辖地的扩大与在占领区设官
        二、汉人反抗与升庸为桂
        三、计口授田的突田制
        四、突税与差科
        五、王室改革对领主贵族经济利益的冲击
    第四节 佛本之争的经济根源在于王室与领主的利益矛盾
        一、对外扩张中的王室、领主矛盾与赤德祖赞的倡佛
        二、领主贵族的反佛与赤松德赞的兴佛灭本
        三、僧侣阶层的崛起:吐蕃王室与领主经济矛盾的必然结果
        四、僧侣阶层势力的扩张与领主贵族的反抗:朗达玛灭佛
        五、吐蕃部族联盟的解体及农奴制庄园的出现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三至五世纪鄯善王国妇女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兼与中原地区妇女相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鄯善国的历史沿革及怯卢文书的发现整理
    第一节 鄯善国的历史沿革
        一、鄯善王国的由来—楼兰王国时期
        二、鄯善国的发展—称霸西域与臣属中原
        三、鄯善国的灭亡—改国为郡
    第二节 佉卢文书的发现与整理
        一、佉卢文书的发现
        二、佉卢文书的整理
第二章 鄯善国妇女的婚姻状况
    第一节 鄯善国妇女的婚姻形态
        一、有偿婚(买卖婚)
        二、交换婚
        三、一夫多妻制
        四、特殊现象:僧人娶妻
    第二节 鄯善国妇女婚姻中的特殊现象
        一、为了追求爱情大胆私奔
        二、离婚问题上占主动地位
        三、妇女的再婚与复婚现象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鄯善国妇女的家庭生活
    第一节 鄯善国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
        一、从事家庭劳动
        二、从事经济活动
    第二节 鄯善国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
        一、财产继承的权利
        二、领养子女的权利
        三、将子女过继(送养)的权利
        四、离婚改嫁的权利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何兹全史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及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及特色
第一章 何兹全的治史之路与史学思想渊源
    第一节 何兹全的治史之路
    第二节 何兹全史学思想渊源
第二章 何兹全关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成果
    第一节 关于早期国家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古代社会的论断
        一、古代社会是小农社会
        二、古代社会交换经济发达,城市经济繁荣
        三、战国秦汉时期是奴隶发展的高峰
    第三节 何兹全关于古史分期的研究
        一、西周春秋是前期古代社会
        二、战国秦汉是中期古代社会
        三、东汉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及封建社会初步确立
    第四节 关于中古社会大族、寺院领户的研究
    第五节 何兹全关于魏晋南北朝兵制的研究
        一、魏晋的中军
        二、魏晋南朝的兵制
        三、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
第三章 何兹全关于封建社会起始问题研究
    第一节 城市交换经济到农村自然经济的转变
    第二节 自由民、奴隶向部曲、客的过渡
    第三节 土地兼并到人口掠夺的转变
    第四节 流民到土着的转化
第四章 晚年何兹全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两个根源
        一、农耕生活
        二、家族因素
    第二节 国家形态——走向专制
        一、先秦时代——君权、贵族权和平民权三足鼎立
        二、秦汉时期——君权渐强,贵族、平民权势衰时代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权与贵族权平衡时代
        四、隋唐宋时期——君权恢复、贵族权削弱的时代
        五、明清时期——专制主义时代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条主流
        一、天命观念
        二、伦理思想
        三、大一统思想
        四、中庸思想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复兴与“文艺复兴”
        一、中国的城市复兴
        二、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五节 近代中国的新思潮和中国文化的未来
        一、为国家寻求出路
        二、中国文化的未来
第五章 何兹全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主要贡献和地位
    第一节 何兹全在学术领域的主要贡献
        一、何兹全在古史研究领域的贡献
        二、何兹全的史学修养与个人品质
    第二节 何兹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南北朝时期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汪书路.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D]. 闪烁.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4]汉代铁器艺术研究[D]. 周敏. 东南大学, 2019(01)
  • [5]简修炜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 陈俏巧. 许昌学院学报, 2018(09)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象雄至吐蕃经济史研究[D]. 石越.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8]三至五世纪鄯善王国妇女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兼与中原地区妇女相比较[D]. 姜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何兹全史学成就研究[D]. 李学会. 安徽大学, 2015(10)
  • [10]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N]. 江泽林. 陕西日报, 2014

标签:;  ;  ;  ;  ;  

南北朝寺院奴隶制残余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