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21)在《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梳理2020年国内图书馆学领域发表论文、出版专着、举办学术会议,以及科研项目立项等情况,有重点地回顾了年度学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面向"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发图书馆危机管理与服务的大讨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关于图书馆价值理念的新思考、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
刘旭青[2](2021)在《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从《目录学讲义》到《目录学概论》》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联合编写过《目录学讲义》和《目录学概论》两本目录学教材,开启了新中国目录学教材建设、学术研究乃至学科教育的新时代。从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的背景及过程、教材内容的延续与突破、教材形式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分析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的沿革、特征及价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目录学教材建设和目录学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付鹏[3](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尹鹏[4](2021)在《王树民史学研究》文中提出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直隶武清人(今天津武清区)。王树民是我国近现代着名史学家,从事史学研究及历史教学作长达六十余年。其人生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阶段,学术上涉猎了古史、民俗学、甘青地方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卓有建树,为学界所称道。王树民的史学研究,既能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又能与求真求实的治学理念相结合,以多学科为视角,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古史辨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突破传统具体问题研究,上升到思想理论的高度。更宝贵的是王树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历史人才,并主动分享治学经验,为不少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文章通过对王树民在各个领域述文章的研究,以及王树民师友们的采访,深入剖析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成果,并上升到治史方法、思想的高度,从中汲取积极的成分为之学习。文章在充分回顾王树民史学的基础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方面是王树民的学术之路。王树民青年时期便入顾颉刚门下,追随顾颉刚奔波甘、青、川、陕等地,两人师生交往四十余年,可谓学界一段佳话。中年时期则由于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学术成果上建树不多,更多的是在学术积淀。而待花甲之年后厚积薄发,声名鹊起,着述频出。第二方面是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研究。在这一方面,首先指出王树民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古史领域,王树民在“国家民族名号”“五帝”、“有虞”等问题上独成一家之言;在民俗学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并在甘青地方史研究中保存不少史料;在历史文献学上,王树民点校、编校了《廿二史札记校证》、《宋史纪事本末》等文献,不少成果至今还是历史研究者的工具必备书,王树民还针对古籍整理的方法、特点、内涵等理论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在史学史领域,王树民既能着眼于史学史发展全局,对史学史分期、特点、内容等理论有所探讨。又能深入到明清史学史中,对具体问题作出细致性探讨;在史学教育上,培养了秦进才、王昕、董文武等学生,为史学界培育了一批人才。其次指出王树民在各领域研究中具体方法和理论。譬如王树民运用“历史演进”、“层累地剖析”等去探讨古史、民俗学等问题,并在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等领域强调“纵横会通”等理论的重要性。再者指出王树民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如古史研究中较少使用考古资料,又如王树民在对中国史学史特点研究时,出现了特点与内容混淆的错误。最后,联系当今史学研究现状,对王树民在各领域的史学研究作出公允的评价。第三方面是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这一方面以王树民对自己的治学总结为依托,去探讨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王树民立足“胸怀全局,行守本位”的治学思想,秉着求真求实的治史风格,以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研究历史,为当今的史学研究者提供不少治史借鉴。
高远[5](2020)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四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承继着清末民初《四库全书》研究之传统,得益于迁台的杨家骆、王云五、昌彼得、蒋复璁等学人研究《四库全书》的推动和人才培养。伴随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一词的明确提出,开启了"四库学"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科化、国际化的探索。收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硕博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并分析《四库全书》研究内容创新及其学术影响力,为学界提供多重视角的借鉴与参考。择取关涉《四库全书》的工具书编制、学术专着、资料汇辑、重点单篇论文等予以引述,突出其"引导与典范"作用,重在学术创发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春华秋实",未来的"四库学"发展仍需理论与实践并重前行,如,《四库全书》研究学史亟须系统清理;"四库学"真正而系统的"理论自觉"仍须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重视《四库全书》的世界知识观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特色,实现《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梦想;借用"域外之眼"反观《四库全书》编纂的价值和影响,凸显《四库全书》在东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意义";整合全国研究《四库全书》之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各项研究。中国四库学发展和研究进入新时代,唯有不断创新,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才能创造中国四库学更加绚丽的殿堂,才能构建中国四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王瑞[6](2020)在《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共90篇,其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57篇,与《晋书》五家《补志》相关的论文有7篇,与南北朝诸史《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与《清史稿·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它们是民国期刊中史志目录论文的主体,占到总数的91.11%。根据着作类型的不同,可将这些论文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考证补撰类,二是论说类。二者数量之比约为3:7,即考证补撰类文章的数量较少,论说类文章的数量较多,这是由于论说文章更适宜在期刊上发表,而考证补撰成果更适宜以专着形式呈现。放眼民国时期史志目录研究成果的整体情况,期刊上的史志目录文章只占少数,史志目录研究成果仍多以专着形式呈现。不论是考证补撰类还是论说类,这些论文蕴含着新的学术萌芽,尤其是《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表现出了富有民国学术特点的中西创新融合的方法和内容。民国期刊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考补类文章有14篇,它们继承了传统的考据学遗风,考据的重点内容在《汉书·艺文志》总序部分,重点关注总序中所涉及的学术史问题;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有43篇,它们形式各异,内容上特别关注小说家、诸子略、诗赋略的相关问题,以及《汉书·艺文志》的成书、体例、分类与归类等目录学原则和方法上的问题。当然,考补类文章与论说类文章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存在部分文章兼涉二者。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中,4篇为文廷式遗着《补晋书·艺文志》之节选,其余3篇为讨论《晋书》五家《补志》优劣问题的文章,其中王重民之作涉及到了一些目录学理论的重要基本问题。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全为补撰之作及其序言,推动了清代以来的补志工作向更加严谨、完备的方向发展,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包括纂修《清史》前后的讨论、补正、评价之作以及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另外,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为总结商代典籍之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补史艺文志,但自有特点和价值。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突出成就在于南北朝补志编纂成果丰硕、进一步总结了目录学理论两个方面,表现出在研究领域和目录学理论与方法上对清人的超越。
田语[7](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认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黄绮莉[8](2020)在《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文中认为台湾教育哲学继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哲学,与大陆教育哲学一脉相承。但是由于两岸制度、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在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台湾教育哲学引介西方教育哲学理论,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指导一线教育工作,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为探究2000年以来台湾教育哲学的发展状态,本文以该时间段中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使用文献计量学和访谈法对其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以下六部分:首先为引言。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台湾教育哲学等研究和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论文的内容和框架进行简述。第一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在对核心概念教育哲学和学位论文进行界定后,以诠释学和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交代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对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年度数量趋势、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和作者系所分布等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第三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四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反思。首先对本文所归纳的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所分析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反思后,结合访谈内容尝试寻找可供未来研究进行完善的方向。
柯平,刘旭青[9](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文中提出文章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目录学发展历程,目录学研究经历了研究热度的高低起伏。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目录学史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主题领域分布不均、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技术背景和学术的有效融入等问题。系统地总结此时期目录学研究的现状与历史地位,对我国目录学研究展开思考,进而明确目录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黄毓芸[10](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二、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前瞻思考 |
2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引发图书馆危机管理与服务的大讨论 |
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关于图书馆价值理念的新思考 |
4 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探索 |
5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
6 结语 |
(2)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从《目录学讲义》到《目录学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的时代背景及缘起 |
2.1 两校初次合编目录学教材 |
2.2 两校再次合编目录学教材 |
3 合编教材内容上的延续与突破 |
3.1 学科元理论的确立 |
3.2 学科体系的建构 |
3.3 全新研究领域的开辟 |
3.4 方法与方法论的创新 |
4 合编教材形式上的继承与创新 |
4.1 教材编写的过程控制 |
4.2 教材编写的组织形式 |
4.3 教材编写的体例特点 |
4.4 教材编写的话语转换 |
5 从教材编写看目录学的未来与发展 |
5.1 教材与时俱进是目录学的时代性召唤 |
5.2 基础理论革新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深层动力 |
5.3 学术共同体是支撑目录学研究的有生力量 |
5.4 目录学教育的缺失直接带来教材建设的乏力 |
6 结语 |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王树民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结构 |
四、难点、创新点、不足 |
第一章 王树民学术之路 |
一、少年时期——家学深厚 |
二、青年时期——学术起步期 |
三、中年时期——学术奠基期 |
四、晚年时期——学术爆发期 |
五、师生情谊——顾颉刚与王树民 |
小结 |
第二章 王树民上古史研究 |
一、对国家民族名号问题的探讨 |
(一)4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
(二)8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
二、对“五帝”问题的探讨 |
(一)“五帝”问题的研究背景 |
(二)“五帝”来源及含义 |
(三)“五帝”对象及划分 |
三、对有虞与“夏康”等问题探讨 |
(一)“有虞”问题研究 |
(二)“禅让”制度研究 |
(三)“夏康”问题研究 |
四、王树民与古史辨 |
小结 |
第三章 王树民民俗学与甘青地方史研究 |
一、进入民俗学地方史领域的背景 |
二、对“民歌”的看法 |
(一)民歌功能认知 |
(二)民歌价值认知 |
(三)民歌中“历史故事”认知 |
三、对甘青地方史研究 |
(一)地方史研究中折射的古史观 |
(二)甘肃回民反清问题研究 |
(三)地方民俗文化整理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王树民历史文献学研究 |
一、历史文献整理贡献 |
(一)《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 |
(二)《廿二史札记校证》 |
(三)《戴名世集》和《戴名世遗文集》 |
(四)《通志二十略》 |
(五)《国语集解》 |
二、史部目录学贡献 |
(一)《史部要籍解题》成书背景及内容 |
(二)《史部要籍解题》特点 |
(三)《史部要籍解题》价值 |
三、对文献整理理论认知 |
(一)古籍的概念及性质 |
(二)古籍整理原则及内涵 |
(三)古籍整理的问题 |
(四)古籍整理的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研究 |
一、对中国史学史问题研究缘由 |
二、对中国史学史理论看法 |
(一)中国史学史内容及任务 |
(二)中国史学史分期标准 |
(三)史学史指导思想 |
(四)中国史学史特点 |
三、对中国史学史“纵横”的看法 |
(一)王官之学时期 |
(二)史书体例成熟时期 |
(三)官修史书定局与史学新发展时期 |
(四)民间史学异军突起时期 |
(五)史学蜕变时期 |
小结 |
第六章 王树民史学教育贡献 |
一、历史教育着述 |
(一)《初中中国历史课本问题解答》 |
(二)《隋唐五代宋元史纲》 |
二、史学教育思想 |
(一)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教育 |
(二)重视历史普及性教育 |
(三)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小结 |
第七章 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及思想 |
一、治史方法 |
(一)重视基础知识积累 |
(二)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 |
(三)珍惜时间善用条件 |
(四)脚踏实地,莫走捷径 |
(五)多读书与善写作 |
二、治史思想 |
(一)胸怀全局,行守本位 |
(二)求真求实 |
(三)重视理论 |
(四)纵横会通 |
(五)经世致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王树民专着及论文 |
二、相关研究专着及论文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一、从数量上看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概貌 |
(一) 各代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
(二)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数量与民国史志目录专着数量的对比 |
(三) 不同类型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
1. 考证补撰类论文的数量 |
2. 研究性议论文的数量 |
3. 研究性议论文数量较多的原因 |
(四) 小结 |
二、民国期刊所载《汉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考证补撰类 |
1. 考补类论文的基本特点 |
2. 考补类论文的重要内容 |
3. 考补类论文的不足 |
(二) 论说类 |
1.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内容 |
2.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问题 |
(三) 考证补撰类与议论类的相似之处 |
1. 学术渊源相似 |
2. 研究对象相似 |
(四) 小结 |
三、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遗稿)(节选)研究 |
(二) 五家补志优劣问题 |
(三) 王重民所论“梁有”问题 |
(四) 王重民所论“从书目到书目”问题 |
(五) 小结 |
四、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史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陈述及其《补南齐书艺文志(卷一)》、《序》 |
(二) 徐仁甫及其四《补志》 |
1. 徐仁甫生平 |
2. 徐仁甫四《补志》研究 |
3. 徐仁甫的目录学思想 |
(三) 小结 |
五、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
(一) 对《艺文志》修纂的讨论 |
(二) 对《清史稿·艺文志》的纠补、评价 |
(三) 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 |
(四) 小结 |
六、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成就 |
(一) 承载了部分南北朝补志编纂的成果 |
1. 填补空白 |
2. 学术史贡献 |
3. 文献学贡献 |
(二) 反映了当时的目录学思想和理论 |
1. 史志目录的旨趣 |
2. 史志目录的着录思想 |
3. 史志目录分类思想 |
(三) 小结 |
结语 |
附录: 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研究 |
(一) 王蘧常生平及目录学着作 |
(二) “艺文志”的成书与体例 |
1. 《商代艺文志初稿》运用材料的原则 |
2. 《商代艺文志初稿》的体例与内容 |
(三) 小结 |
附目: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汉学与中国学 |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
1.3.3 中古中国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
2.6.3 卜弼德的影响 |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
4.1 成书背景 |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
4.2.1 主要内容 |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
4.4 勘误 |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
5.5 订正 |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 学术缘由 |
2. 个人缘由 |
(二)研究目的、问题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
2. 关于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 |
3. 关于台湾教育哲学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内容和框架 |
1. 论文内容 |
2. 论文框架 一、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哲学 |
2. 学位论文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过程 二、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 |
(一)数量年度趋势变化分析 |
(二)地区分布情况:以经济发达区域为主 |
(三)学校分布情况: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主 |
(四)作者系所分布情况:以教育学系为主 三、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一)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二)研究主题的特征 |
1. 以个人取向为主 |
2. 以西方理论基础为主 |
3. 以联系实践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西方文化影响:西化、个人取向 |
2. 高等教育市场化:多元化 |
3. 台湾教育哲学本身的性质:实践性 四、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
(一)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二)研究方法的特征 |
1. 对方法的界定并不统一 |
2. 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 |
3. 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在量质之争中的坚持 |
2. 台湾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 |
3. 文化思潮的交互影响 五、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新意与不足 |
1. 研究新意 |
2. 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1. 澄清教育研究与台湾教育哲学之间的界限 |
2. 阐明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
(一)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目录 |
(二)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检索情况表(仅含有效数据) |
(三)访谈提纲 后记 |
(9)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与进展 |
1.1 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强 |
1.2 目录学应用研究的时代性和致用性凸显 |
1.3 古典目录学与目录学史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
1.4 目录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涌现与开拓 |
1.5 国外研究的引进及国内外对比研究 |
1.6 录学发展研究的展望与指引 |
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目录学研究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
2.1 目录学研究的热度降低,目录学研究者出现转向 |
2.2 研究的主题领域分布不均,带来目录学发展的不平衡 |
2.3 注重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的研究,繁荣的背后鲜有突破 |
2.4 理论与实践脱节,削弱了目录学的致用性 |
2.5 对新技术和研究前沿的追踪不足,缺乏技术背景和学术的有效融入 |
2.6 目录学教育教学呈现式微倾向,人才梯队建设面临威胁 |
3 思考与启示 |
3.1 坚持目录学研究态度的改革和开放 |
3.2 把握目录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
3.3 培育文化传承与的学术担当的科研精神 |
3.4 处理好时代与致用、理论与实践等多方关系 |
4 结语 |
(10)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
第一节 “方志”界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评述[J]. 李丹.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6)
- [2]两校合编目录学教材:从《目录学讲义》到《目录学概论》[J]. 刘旭青.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5)
-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王树民史学研究[D]. 尹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J]. 高远. 四库学, 2020(01)
- [6]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D]. 王瑞. 山东大学, 2020(09)
-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8]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D]. 黄绮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J]. 柯平,刘旭青. 情报资料工作, 2019(05)
- [10]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当代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