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仲翔宇[1](2019)在《性别视角下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问题越来越被学界所关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相关农村政治参与的研究,归纳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政治参与现状、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等几方面;应然角度探讨多,实然角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实地研究较少;女性群体获得较多关注,而对其他群体如返乡人群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缺乏多主体角度融合的研究。
张轲[2](2017)在《国内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述评(2000—2015年)——以CNKI收录核心期刊及博士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之后,国内学界加大了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力度,研究成果呈现出匀速递增的趋态。应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呼吁,摸清15年来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显得迫切而必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15年来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就研究的主要论域进行了回顾总括;对相关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作了简单介绍。通过上述整理,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国妇女政治参与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熊巍[3](2014)在《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合寨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农村妇女作为农村地区农民队伍中的重要成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在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同时,政治现代化不能忘却生活在农村中发挥着“半边天”作用的广大农村妇女。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普遍施行,农民真正地实现了当家做主,投身到自已生活社区的建设当中来,村民自治制度为我国农村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发展平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效果也在一些地方得以显现。然而,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在村民自治制度下,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地位,激发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热情,做到农村男女并驾齐驱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关系到整个农村民主政治面貌的改观,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势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是整个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在推动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的政治文明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日益成为研究农村现实问题的热点。从各地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在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行为力度不够、参与层次不高、妇女参政职务按性别划分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妇女不能广泛地参与到村民自治当中,这就阻碍了农村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脚步,进而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改善她们的政治参与状况,这一问题的改变和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广大农村妇女自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整合,更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本文以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女性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的实地调查作为研究示例,以小见大,对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路径以促进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本论文有以下部分组成:引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的目的,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村民自治中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概述。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研究妇女政治参与的一般理论知识,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变迁的角度阐述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积累,总体上概述我国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为后文研究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归纳总结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合寨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概括分析出当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制约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历史、现实以及妇女个人、家庭方面概括分析出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针对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促进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对策措施,从而有力地推进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结语:主要是对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概括总结出现有的不足和今后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并对自己提出一定的期望。
李强[4](2014)在《浅议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维度》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的历任领导人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出发,紧紧围绕新世纪、新阶段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强调把推实现共产主义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宝库。
刘茜[5](2013)在《城市女性居民的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分析》文中认为两性参政的平等程度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推动女性政治参与的纵深发展,不仅有利于维护妇女群体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也有利于强化公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执政力、公信力。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运用2005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2849名城市女性居民为样本,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女性居民社会资本、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并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在城市女性居民群体中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城市女性居民的社会资本存量不佳,在社会信任方面,她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人士的信任程度依感情亲疏而递减;在互惠规范层面,虽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对于邻居、街坊较为熟悉,但彼此间的互助行为较少;在社团参与方面,参与种类少、互动频率低。同时,城市女性居民在政治参与方面,无论是投票选举这种制度化程度高、主动性程度低的政治参与方式,还是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这类主动性程度高、制度化程度低的政治参与方式,她们的参与度都比较低,且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政治态度是较为冷漠的。其次,运用主成份法,分别从城市女性居民的社会资本、政治参与所对应的多个变量中提取了因子,其中社会资本包括熟人信任因子、朋友信任因子、陌生人信任因子、邻里互惠因子、目的型社团因子、趣味型社团因子、宗教型社团因子,政治参与包括制度性政治参与因子和主动性政治参与因子。最后,在控制了以上个人特征变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在社会资本中,对于城市女性居民制度性政治参与存在显着积极作用的是朋友信任因子、邻里互惠因子、目的型社团因子及趣味型社团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制度性政治参与发挥显着消极作用的是陌生人信任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主动性政治参与发挥显着积极作用的是目的型社团因子、宗教型社团因子;对于城市女性居民主动性政治参与发挥显着消极作用的是熟人信任因子、邻里互惠因子。
蔡捷[6](2012)在《当代中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随着民主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女性参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女性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女性异军突起,她们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政治参与机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现状到底如何,有何诉求,人们似乎注意较少,研究不够,甚至有被政治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密切关注城市女性的政治参与状况和诉求,把这个庞大群体纳入政治体系中来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本论文的写作之初,做出了大量准备工作,第一次全面的对城市女性这个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作为此文的论据,这是本文的最大亮点。笔者采取实证研究的论证方法,亲自设计了一份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发动了各个阶层兰州市城市女市民参与答卷,共计回收问卷524份,再将每道问卷题目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最后以引用数据和插入图形的方式应用于论文之中。运用政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究影响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并基于不同层面、独特视角总结有助于其群体政治参与顺利进行的途径。除此之外,笔者还查阅了相当数量的参考文献并紧跟时代最新动态进行思辨性的文字叙述,多种研究方法相辅相承,得到了如下结论:当代我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更加积极,参与水平也有所提高。她们自身文化素养高、参与环境优越、参与方式多样能够代表整个城市政治发展水平。但是,由于各个阶层城市女性政治参与能力层次不齐,参与行为的不规范,参与渠道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整个女性政治参与不平衡。城市女性政治参与若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将对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这就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和公众一起转变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拓宽政治参与渠道。让城市女性作为社会政治参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做出贡献。全文结构涵盖共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在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后对国内外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作出综述,随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我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基本理论阐释。本章明确了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分类,重点在于阐述了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参与意义。第三章以兰州市女性为例问卷调查,对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城市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第五章针对问题找出对策。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因为寻找路径使政治参与有序,这是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根源意义。
魏国强[7](2012)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为党同农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改善农村党建工作意义深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地加以解决。文章阐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有益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有益于密切党群关系;有益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党员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党内民主建设不深入等。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党员教育工作的缺失等原因。据此,文章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些举措: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建设的经济基础;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大力发展党员,夯实党的组织基础;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马天芳[8](2010)在《从文献看中国近15年女性领导研究——以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1994.1—2009.9)转载文献为基础》文中指出女性领导研究在领导学和管理学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很大的关注。立足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1994.12009.9)转载部分文献和索引,对中国女性领导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后发现,对于女性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政治领域、社会群众团体领域、教育领域、商业领域。
张歆媛[9](2010)在《村民自治中的女性政治参与研究 ——以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女性政治参与是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但村民自治中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实践中仍存在着参政比例不高、结构不合理、深度和广度有限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观念和残余封建思想的约束,农村女性政治参与还受到法律规定不明确、保障措施不具体以及意识水平和参政能力低等限制。本文结合治理理论,以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问题。首先在了解中国村民自治中的女性政治参与现状的背景下,分析考察湖南“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的实践内容。湖南“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是促进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为了鼓励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湖南省的相关部门提出了完善和细化相关法律规定,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培训提高农村女性整体素质和能力,创新文化宣传方式等措施。其次本文总结了湖南“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的实践经验,并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女性参与村务。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素质,充分发挥妇联的带动作用,实现“四大参与”平衡发展等对策。
徐文静[10](2010)在《性别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 ——以绍兴市越城区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单位制”的逐步解体,“街居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社区成为居民利益的实现场所,成为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依托,社区治理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主题。在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女性社区参与不仅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也是推动女性参政、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但是,无论是对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还是对女性参政的研究,都鲜有对女性社区参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欠缺,本文在性别视角下,对女性参与社区管理决策层面进行实证研究,以绍兴市越城区的越都社区为分析案例,通过问卷与访谈等方法,探讨女性在社区参与的现状。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对社区的参与包括三个层次:对社区“两委”的参与,在居民代表大会决策机构中的参与和普通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参与中女性不仅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还在社区权力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更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女性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公民意识和性别意识,体现出细致周到、善于沟通的性格特点,稳妥、积极的工作方式以及主动、进取的工作态度受到居民和社会的一致认可。然而,女性的参与也面临诸多障碍,深受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被沉重的家务拖累,加上女性自身心理素质较差,使得参与受阻。最后本文针对参与障碍,提出改善女性社区参与的环境,发挥妇联在女性社区参与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女性社区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性社区参与的水平,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女性在社区治理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开创性的研究,以便推进我国社区治理的理论建构。
二、浅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视角下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综述 |
2.1 政治参与的现状 |
2.1.1 农村居民政治意识。 |
2.1.2 农村居民政治参与途径。 |
2.2 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
2.2.1 宏观因素。 |
2.2.2 中观因素。 |
2.2.3 微观因素。 |
2.3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 |
2.3.1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现况。 |
2.3.2 制约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 |
2.3.3 保障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国内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述评(2000—2015年)——以CNKI收录核心期刊及博士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论域 |
(一) 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 |
(二) 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 |
1. 制度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文化因素。 |
4. 主观因素。 |
(三) 推进妇女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多向共进 |
二、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三、研究方法 |
(3)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合寨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概述 |
(一)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
1. 农村妇女 |
2. 政治参与 |
(二)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 |
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参与理论 |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政治参与理论 |
(三)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积累 |
1. 经济制度的变迁带来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
2. 政治制度的变迁创造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成长机遇 |
(四)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涉及的主要问题 |
1.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对其政治参与的影响 |
2. 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
二、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为例 |
(一) 个案村概况 |
(二) 村民自治制度下合寨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 |
1. 村民自治制度下合寨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 |
2. 村民自治制度下合寨村妇女的政治参与行为 |
(三) 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1.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薄弱 |
2.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行为缺乏 |
3.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层次不高 |
4. 农村妇女参政职务性别化明显 |
三、制约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
(一) 历史因素 |
1. 传统农村社会结构,造成农村妇女经济上的从属地位 |
2. 传统文化因素,羁绊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行为 |
3. 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压抑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潜力 |
(二) 现实因素 |
1. 现有法律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
2. 农村现实环境的消极影响,给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造成一定的障碍 |
3. 农村妇联的作用薄弱,导致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 |
(三) 妇女个人因素 |
1. 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缺乏基础 |
2. 淡薄的参政意识使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处于被动 |
3. 自卑的心理因素和综合素质影响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能力 |
(四) 家庭因素 |
1. 家庭职能变革影响着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 |
2. 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缺少来自家庭的大力支持 |
3. 家庭压力制约着农村妇女的参政程度 |
四、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 |
(一) 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1. 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妇女角色转变 |
2. 鼓励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改善农村妇女生活条件 |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妇女主体意识 |
(二) 完善政策法律制度,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
1.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妇女的政治权益 |
2. 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氛围,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
3.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规范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工作 |
(三) 建设农村先进政治文化,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
1. 发展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素质 |
2. 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农村妇女参与意识 |
3. 加强妇女自身建设,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浅议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
二、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
三、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
(5)城市女性居民的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背景、研究假设及核心变量的操作化 |
2.1 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居民政治参与的理论背景 |
2.2 城市女性居民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的研究假设 |
2.3 核心变量的操作化 |
3. 城市女性居民社会资本、政治参与的现状与特征 |
3.1 城市女性居民社会资本的现状描述与因子分析 |
3.2 城市女性居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描述与因子分析 |
4. 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居民政治参与的多元回归分析 |
4.1 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居民的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回归分析 |
4.2 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居民的主动性政治参与的回归分析 |
4.3 社会资本与城市女性居民政治参与的分析结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当代中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2 政治参与及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理论阐释 |
2.1 政治参与 |
2.2 政治参与的两要素 |
2.2.1 政治意识 |
2.2.2 政治参与行为 |
2.3 城市女性 |
2.4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 |
3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以兰州市为例调查分析 |
3.1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意识调查分析 |
3.1.1 城市女性的从政意愿 |
3.1.2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态度 |
3.1.3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能力感 |
3.2 各阶层城市女性政治参与行为调查 |
3.2.1 城市女性政治投票 |
3.2.2 城市女性政治结社 |
3.2.3 城市女性政治表达 |
3.2.4 城市女性政治接触 |
4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 |
4.1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4.1.1 城市女性政治参与人数少、比例低,权力边缘化 |
4.1.2 当前我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意识薄弱,出现政治冷漠、政治逆反等 |
4.1.3 各个阶层城市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层次不齐 |
4.2 影响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原因 |
4.2.1 客观原因 |
4.2.2 主观原因 |
5 促进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对策 |
5.1 提升城市女性的物质基础,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
5.2 调控城市女性角色变迁,激活政治参与角色 |
5.2.1 对城市女性角色变迁进行调控 |
5.2.2 改善城市女性休闲角色的困扰 |
5.2.3 城市女性政治角色的激活 |
5.3 培养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 |
5.3.1 增强城市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 |
5.3.2 提高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实现政治体系的回应性 |
5.4 培育城市女性政治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参与,提高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 |
5.4.1 政治团体作为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
5.4.2 积极培育城市女性政治团体参与或非政府组织,提高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 |
5.5 完善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保障,规范信访机制 |
5.5.1 完善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
5.5.2 完善《信访条例》,规范信访制度良性运行 |
5.6 拓宽政治表达途径,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
5.6.1 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种类以及新特点 |
5.6.2 加强城市女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1.1 有益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
1.2 有益于密切党群关系 |
1.3 有益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就 |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部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较低 |
2.2.2 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 |
2.2.3 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2.2.4 党内民主建设不深入 |
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集体经济薄弱的制约 |
2.3.2 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 |
2.3.3 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 |
2.3.4 党员教育工作的缺失 |
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应对措施 |
3.1 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建设的经济基础 |
3.2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 |
3.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 |
3.4 大力发展党员,夯实党的组织基础 |
3.5 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 |
3.6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从文献看中国近15年女性领导研究——以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1994.1—2009.9)转载文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领域中的女领导研究 |
(一) 党政机关中女领导研究 |
(二) 村庄权力系统中女村官研究 |
二、社会群众团体领域中女干部研究 |
三、教育领域中女性领导研究 |
四、商业领域中女企业家研究 |
五、综合性女性领导或女干部研究 |
(9)村民自治中的女性政治参与研究 ——以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基本概念界定 |
1、政治参与 |
2、村民自治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女性政治参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政治参与理论 |
(二) 治理理论 |
(三) 女性主义 |
二、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的出台及其内容 |
(一) 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出台的背景 |
1、保障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权利的需要 |
2、促进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需要 |
3、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二) 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的主要措施 |
1、通过动员加强女性参与村务的意识 |
2、地方性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女性当选村委的比例 |
3、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培训以提高女性参与村务的素质 |
4、增强妇联在村委会选举中的作用 |
三、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实施的效果 |
1、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热情与能力有所提高 |
2、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文化舆论氛围得到改善 |
3、保障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政策法规具体化 |
4、妇联在女性参与中的带动作用突出 |
(二) 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参与数量不足及妇女任职边缘化 |
2、各地项目推进质量差异大 |
3、缺乏主动式参与 |
4、参与内容上的不平衡性 |
四、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若干思考 |
(一) 提高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意识 |
(二) 增强地方领导对女性参与村务的重视度 |
(三) 完善女性参与村务的法规和政策 |
(四) 增强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的素质 |
(五) 充分发挥妇联在女性参与村务中的带动作用 |
(六) 实现“四大参与”的平衡发展 |
(七) 推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性别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 ——以绍兴市越城区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现状 |
1.2.2 女性的参政研究 |
1.3 样本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1.3.1 样本的选取 |
1.3.2 研究方法 |
2. 社区治理中女性的地位 |
2.1 "两委"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
2.2 居民代表大会决策机构中的地位 |
2.3 社区公共事务参与中的地位 |
2.3.1 社区服务中的参与 |
2.3.2 社区文化中的参与 |
2.3.3 社区治安中的参与 |
2.4 原因分析 |
3. 女性社区参与的意识和动机 |
3.1 参与意识 |
3.1.1 公民意识 |
3.1.2 性别意识 |
3.2 参与动机 |
3.2.1 动机的性别差异性 |
3.2.2 动机的文化层次性 |
4. 女性社区参与中的优势和障碍 |
4.1 女性的优势 |
4.2 女性社区参与的障碍 |
5. 完善女性社区参与的对策探讨 |
5.1 改善女性社区参与环境 |
5.1.1 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 |
5.1.2 完善社区参与的制度环境 |
5.1.3 建立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 |
5.1.4 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
5.2 提高社区女性的自身素质 |
5.3 发挥妇联在女性社区参与中的作用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胜利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名单 |
附录2 访谈记录 |
附录3 绍兴市越城区社区两委人数统计表 |
附录4 绍兴市越城区社区居民代表人数统计表 |
附录5 绍兴市社区志愿者数据统计表 |
附录6 越城区社区居民代表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7 越城区社区居委会和党委成员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8 越城区社区居民代表调查问卷 |
附录9 越城区社区居委会或党委成员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四、浅议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视角下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J]. 仲翔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7)
- [2]国内妇女政治参与研究述评(2000—2015年)——以CNKI收录核心期刊及博士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J]. 张轲. 理论观察, 2017(08)
- [3]村民自治制度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合寨村为例[D]. 熊巍.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2)
- [4]浅议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维度[J]. 李强. 青春岁月, 2014(03)
- [5]城市女性居民的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分析[D]. 刘茜.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6]当代中国城市女性政治参与研究[D]. 蔡捷.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7]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D]. 魏国强. 宁波大学, 2012(03)
- [8]从文献看中国近15年女性领导研究——以人大复印报刊《妇女研究》(1994.1—2009.9)转载文献为基础[J]. 马天芳.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04)
- [9]村民自治中的女性政治参与研究 ——以湖南省“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为例[D]. 张歆媛. 苏州大学, 2010(02)
- [10]性别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 ——以绍兴市越城区社区为例[D]. 徐文静. 浙江大学, 2010(10)
标签:政治参与论文; 村民自治论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