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花品种谈中国花卉品种的意义

从梅花品种谈中国花卉品种的意义

一、从梅品种国际登录谈中华花卉品种国际登录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丹,包满珠,张启翔[1](2017)在《国际梅品种登录工作19年——业绩与前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我国梅品种国际登录工作的回顾,总结已取得的成果。登录工作分为1998—2012年和2013年到目前为止两个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登录组共计完成了来自11个不同申请地区的486个品种的登录工作,其中1998—2012年以陈俊愉开创登录时期完成393个,包满珠、张启翔继续登录时期(2013年至今)完成了93个品种的登录工作。国际梅品种登录中心从1998年成立到现在完成了4次登录组成员调整,最新一届登录组成员继承了中国式的登录工作模式,即把品种鉴定、描述、记载、命名为一体的模式。实践证明,此模式是高效并切合我国目前形势的。对于国际其他国家,在登录中心一直努力下,已对新西兰、韩国、日本进行了考察,并且将梅品种输出到欧洲的波兰。论文总结了目前登录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发展方向。希望今后可以继承传统,将中国式的国际登录工作发扬光大。

张淮南[2](2017)在《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先人崇尚花卉,以某种着名花卉进行园林景观营造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无锡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无锡园林成为江南园林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在江南传统花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某种着名花卉为主题,因花造景,营造意境,又可作为存储植物种质资源基地的“无锡名花园林”。相对于无锡其它类型的园林而言,无锡名花园林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历史发展脉络不够清晰,造园艺术分析缺乏系统性。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方法,结合无锡具有代表性的名花园林,从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造园理念、理法、园艺科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试图从中西名花文化的差异,名花园林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方面探讨无锡名花园林的未来发展之路。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历史中江南园林的名花造景情况为背景,总结出每个历史阶段的名花造景发展;在分析江南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无锡名花园林主题花卉杜鹃花、梅花、兰花、樱花等在历史上出现的着名栽培品种,以及历代花谱、农书等专着关于名花的栽培要点,为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以无锡具有代表性的名花园林:中国杜鹃园、江南兰苑、古梅奇石圃、鼋头渚樱花谷、鼋头渚花菖蒲园为对象,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角度分析其造园理念,从花木、布局、理水、建筑等方面分析其造园理法。总结出无锡名花园林造园艺术是“意”与“匠”的有机结合。(3)继承和发展江南传统名花文化。分析了江南传统名花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名花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无锡名花园林的建设意见:继承名花文化、创新赏花形式和加强技术力量。建成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具有无锡地域特色的名花园林。

王虹妍[3](2017)在《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梅(Prunus mume),中国传统名花,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目前培育出的抗寒梅花品种中,多为白色和淡粉色,并缺失了典型梅香。本研究为培育抗寒、芳香、色彩艳丽、彩色叶梅花新品种,进行了梅花杂交育种及胚培养试验,对梅花远缘杂交及种系间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坐果率动态变化,胚培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究梅花杂交亲和性和培育梅花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梅花杂交育种采用‘香瑞白’、‘淡丰后’、‘美人’梅作为母本,远缘杂交父本7个,种系间杂交杂交父本26个,共有70个组合,授粉总数为22135朵;远缘杂交共16个组合,授粉7898朵,收获种子85粒,培育出1株杂交苗(‘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种系间杂交共54个组合,授粉14237朵花,收获种子1048粒,培育出328株杂交苗,其中包括以‘香瑞白’为母本的杂交苗48株,以‘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苗245株,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苗35株。2.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普遍较低,结实率最高的组合是‘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仅为4.43%。以‘美人’梅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组合未获得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不亲和性。3.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中,以‘香瑞白’和‘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5%左右,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为4.01%,但是不同组合的结实率有较大差异。筛选出优良的梅花杂交父本有:‘潮塘宫粉’、‘扣瓣大红’、‘米单跳枝’、‘粉台垂枝’、‘多萼朱砂’。4.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发现,梅花远缘杂交中存在的花粉生长异常的现象,如花粉管在柱头上缠绕、扭曲,花粉管末端膨大等。授粉后120h,远缘杂交组合的花粉管已经伸入子房,组合‘美人’梅ב单粉’桃呈现较好的亲和性,花粉管生长速度及伸入子房的比率高于其他组合。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的花粉管授粉后96h进入子房,但不同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进入子房的比率具有差异。5.梅花杂交授粉后10d,远缘杂交组合与近缘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不大,但是在授粉后10~30d,远缘杂交组合坐果率下降幅度高于近缘杂交组合,授粉后40 d的坐果率趋近于0。6.胚培养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美人’梅实生苗,其最适培养基为2/3 WPM+0 mg/L 6-BA+0 mg/L IBA+1.0 g/L 活性炭。

李长伟,杨波,范卉,丁明君,高建华,朱玲[4](2015)在《南京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及栽培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蜡梅为我国特产,其资源特丰富。蜡梅品种国际登录能更好地推动我国蜡梅各项产业开发、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南京中山陵园丰富的蜡梅品种资源中,首次通过国际登录的4个品种,并叙述了这4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初步探讨了中山陵园地栽蜡梅的主要栽培技术,并对今后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蜡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刘青林,郝好[5](2015)在《园林植物新品种登录、保护与审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植物品种登录、审定与保护是园林植物育种工作的延续,也是新品种投入生产并面向市场的必须环节。其中品种登录是对品种名称及其优先权的确认,品种保护是保护育种者的经济权益,品种审定是对新品种各种性状优劣的鉴定。三者分别从存在、收益和优劣等三个不同方面,对新品种及其育种者进行评价和保护。

陈俊愉[6](2012)在《从梅国际品种登录到中国栽培植物登录权威规划》文中研究表明在简介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工作缘起后,强调它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服务性系统工程。接着介绍了栽培植物国际登录的意义与作用。主要在使品种置于国际统一系统下,实现品名规范化与标准化。随即以梅和木犀属为例,介绍了我国现有两个国际登录权威的工作简状。然后,概括介绍了我国现有品种国际登录权威的工作、经验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国际园艺植物登录工作的中国规划,包括组织推动与重点植物目标,等等。

李晓颖,汪诗珊,房经贵,王保根,余金保,章镇[7](2010)在《南京梅国际登录介绍》文中提出在介绍我国梅花品种国际登录现状与意义的基础上,对南京梅品种登录研究工作的情况与贡献进行了简要全面的总结,并对今后南京梅品种国际登录工作提出了几点想法。

陈俊愉[8](2010)在《梅品种国际登录12年——业绩与展望》文中认为首先简介我国第一种栽培植物——梅(含梅花与果梅)向国际园艺学会申请国际品种登录权及被批准为国际登录权威的过程与经验。接着,概述了12年来梅品种国际登录工作中的组织机构、登录实施以及年报(双年报)与其他出版图文资料概况,并着重介绍了以梅为代表的中国式小花、香花国际登录工作特点及其优越性。迄今,已出版了5本年报(双年报),国际登录了381个中外品种(中国为主),中英文对照,全球发行。最后,总结了12年来从无到有,逐步改进,克服困难,屡有创新的经验,并对今后梅国际登录工作及促进全国申报更多植物国际品种登录权威等问题,做出了展望与规划,提出了建议。

刘晓倩[9](2008)在《梅花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AFLP指纹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梅花(Prunus mume)属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李属(Prunus),中国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栽培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梅花栽培品种数量众多,观赏性状多样,其中的宫粉型品种,种间杂合度较高,品种间性状特征差异非常之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已经很难有效的区分,品种鉴定的难度系数提高;对于梅花的品种起源与演化问题,种间和种内复杂的亲缘关系、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彻底;优异、特有性状基因的标记与定位、梅种质资源的基因频率图式分析等研究工作还刚刚起步。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详细调查整理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已保存的梅花栽培品种,在此基础上,对梅花栽培品种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实验,采用NTSYS 2.1t等分析软件,建立了具有“分子身份证”功能的AFLP基因图谱,探讨了部分品种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情况,对形态学上难以区分的品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将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中国最大的梅花品种资源圃武汉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南京中山陵梅梅园目前所保存的梅花品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共整理出350个品种,包含梅花品种的3系5类18型。对调查的两地的品种资源进行了总结,其中保存数量仅为15株的品种有:‘品字’梅、‘丽悬’、‘黄金梅’、‘云南丰后’、‘龙游’和‘残雪’、‘双碧垂枝’等部分垂枝梅类品种,对具有跳枝、洒金和台阁等典型性和特异性性状的品种做了概括评价。2.对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和优化,得到了质量高、浓度纯、适于AFLP反应的DNA模板。与前人所用方法相比,本研究优化后的方法适合梅花干燥叶片的DNA提取,为梅花的国际品种登录,新品种的鉴定提供了较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对适合梅花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进行了构建和优化,在酶切连接的时间和反应体系、DNA模板和产物模板的浓度、两次扩增反应体系,以及最后的电泳、银染显影操作技术等多个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体系得到了扩增较稳定,分辨率和多态性都较高的指纹谱带。3.利用EcoRⅠ-MseⅠ的酶切组合,从1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对条带丰富、扩增整齐、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对22个代表性梅花栽培品种进行AFLP分子标记实验。结果5对引物组合共得到415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87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为45.1%。分别采用不同相似性系数(SM系数、J系数和DICE系数)和Nei’s遗传距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梅品种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多态性,主要表现在真梅系和杏梅系与樱李梅系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能明显区分开梅的3个种系,基本上与形态学分类吻合,支持将种系和枝姿分别作为梅花分类的第一、二级标准。有明显亲缘关系的杂交品种聚为一组,说明AFLP技术能研究梅品种间复杂的亲缘关系。4.利用AFLP技术对163个梅花品种进行分子标记,5对引物组合共得到459条可统计的条带,平均多态率为37.47%。并以引物组合E-ATA/M-CTG为例,对所得到的指纹谱带数据,计算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分别从种系、类和型的划分上与形态学分类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FLP分子标记在种系和类的划分上基本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一致。直枝梅类中,江梅型、朱砂型、绿萼型、玉蝶型品种种内聚合较为集中;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宫粉型品种变异分化较明显,种间杂合度较高,可能品种来源不同,对该型的品种划分和鉴定还需要结合分子标记的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洒金型和黄香型之间没有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推测都为杂交起源、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或是某些基因型表达的不稳定性所致。垂直梅类聚合较集中,说明枝姿是梅品种形态特征中较重要的观赏性状,垂直梅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遗传较稳定,变异分化不明显。以上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野生、半野生梅种质资源和栽培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优异特有基因资源的发掘研究、梅国际品种登录的申请奠定基础;同时为结合形态分类方法对梅品种进行分子水平的分类研究和品种鉴定,系统研究梅的品种起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为分子辅助育种、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定位与克隆,梅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和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以及建立已登录品种的标准指纹档案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陈俊愉[10](2007)在《中国菊花过去和今后对世界的贡献》文中研究说明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国内南北室内外广为栽培、欣赏。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应用,而成为全球“四大切花”之一和世界总产值名列第一的花卉。更重要的是,菊花和现代月季为世界花卉育种的两大奇观。但是,菊系中国原产,却尚未被西方所公认与肯定,对于中国菊花品种之丰富,菊艺之精彩,育种之巧妙,花卉装饰和其它应用之花样翻新,以及菊文化之深入人心,等等,则西方人士均知之甚少。本文概括总结了中国系菊花故乡的缘由, 自古迄今中华菊花对世界的贡献,提出中国菊花研究会要积极准备,正式向国际学会申请成为国际菊花品种登录权威,并多组织菊花书、画、盆景、瓶花(细种珍品)等与菊花名品出国展览,将中华名菊推向全球,力争为今后世界菊业及菊花应用做出新贡献。

二、从梅品种国际登录谈中华花卉品种国际登录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梅品种国际登录谈中华花卉品种国际登录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梅品种登录工作19年——业绩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已取得的成果
    1.1 登录工作采用新品种分类系统
    1.2 阶段登录品种工作概况
    1.3 登录相关出版物情况汇总
    1.4 梅品种国际登录园的建立
2 工作经验与现存问题
    2.1 经验
    2.2 存在问题
3 工作展望

(2)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1.2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2.1 无锡研究成果
        1.2.2 国内研究成果
        1.2.3 国外研究成果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江南传统名花园林的形成
    2.1 江南传统名花造景简史
        2.1.1 先秦至汉
        2.1.2 魏晋南北朝
        2.1.3 唐宋
        2.1.4 元明清
        2.1.5 近现代
        2.1.6 江南传统名花造景主要特点
    2.2 江南传统名花品种与栽培技术
        2.2.1 传统名花品种
        2.2.2 传统名花栽培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近现代无锡名花园林的形成
    3.1 民族实业家“以园养园”
        3.1.1 梅园
        3.1.2 横云山庄
        3.1.3 陈家花园
    3.2 园艺爱好者“海外引种”
        3.2.1 杜鹃花引种
        3.2.2 兰花引种
    3.3 商人巨贾的“园林点缀”
        3.3.1 蠡园
        3.3.2 锦园
    3.4 无锡名花园林的建立
        3.4.1 杜鹃园
        3.4.2 江南兰苑
        3.4.3 花菖蒲园
        3.4.4 古梅奇石圃
        3.4.5 樱花谷
    3.5 近代无锡名花造景主要特点
    3.6 本章小结
4 无锡名花园林造园理念“意之立”
    4.1 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4.1.1 利用自然环境
        4.1.2 营造花卉生境
        4.1.3 巧借有利景观
    4.2 以文立意,以景生情
        4.2.1 点明景观主题
        4.2.2 蕴含诗情画意
    4.3 因花造景,因景成境
        4.3.1 传承名花文化
        4.3.2 营造名花景观
        4.3.3 开拓名花意境
    4.4 本章小结
5 无锡名花园林造园理法“匠之营”
    5.1 整体布局
        5.1.1 园林选址:依山傍水,巧于借景
        5.1.2 总体布局:集锦为主,突出主景
        5.1.3 局部空间:小中见大,不拘一格
    5.2 山水生境
        5.2.1 源有去由,水有来历
        5.2.2 随曲合方,以水为心
        5.2.3 姿态不一,动静交融
    5.3 突显花木
        5.3.1 尊重植物自身生境
        5.3.2 突出主题植物造景
        5.3.3 融合其它园林要素
    5.4 配置建筑
        5.4.1 建筑形式:因循传统,形式多样
        5.4.2 建筑风格:含蓄稳重,推陈出新
        5.4.3 建筑理法:宜亭斯亭,宜榭斯榭
    5.5 本章小结
6 江南传统名花文化的继承与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
    6.1 中西名花园林的异同与中国传统名花文化的继承
        6.1.1 中西名花园林的共同点
        6.1.2 中西名花园林风格的差异
    6.2 江南名花园林的发展现状
        6.2.1 江南现有着名名花园林
        6.2.2 名花园林的发展困境与趋势
    6.3 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之路探索
        6.3.1 无锡名花园林存在的问题
        6.3.2 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方向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梅花概况
        1.1.1. 梅花的分布
        1.1.2. 梅花品种分类
        1.1.3. 梅花生物学特性
    1.2.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3.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1.3.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表现
        1.3.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克服方法
    1.4. 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1.4.1. 远缘杂种胚败育类型及原因
        1.4.2. 远缘杂种不活克服方法
    1.5. 梅花胚培养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技术路线
2. 梅花杂交育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2.2.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2.2.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分析
        2.2.4. 梅花种系间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2.2.5. 梅花远缘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2.3. 讨论
        2.3.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2.3.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
        2.3.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
        2.3.4. 梅花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2.4. 小结
3. 梅花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梅花种系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3.2.2. 梅花远缘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3.3. 讨论
    3.4. 小结
4. 梅花杂交F1代培育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以‘香瑞白’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4.2.2. 以‘淡丰后’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4.2.3. 以‘美人’梅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胚培养
        4.2.4. 梅花远缘杂交F1代胚培养
    4.3. 讨论
    4.4. 小结
5.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培育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胚培养
        5.2.2.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沙藏播种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南京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及栽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蜡梅品种国际登录意义
2 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
    2.1 中山陵园蜡梅品种资源现状
    2.2 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情况
3 中山陵园蜡梅栽培技术
    3.1 蜡梅种植地选择
    3.2 适时施肥
    3.3 适量浇水
    3.4 整形修剪
        3.4.1 整形
        3.4.2 修剪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病害
        3.5.2 病虫害
4 展望
    4.1 加强蜡梅品种的鉴别
    4.2 努力提高蜡梅的栽培管理水平
    4.3 深入开展蜡梅选种和育种
    4.4 深入开展蜡梅切花生产技术研究

(6)从梅国际品种登录到中国栽培植物登录权威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意义与作用
    1.1 意义
    1.2 作用
2 我国栽培植物登录工作的现状
3 我国栽培植物国际登录工作的特点、经验和不足
    3.1 特点
        3.1.1 调查选种为主, 杂交 (含远缘杂交) 育种为辅
        3.1.2 古树名木调查记载成绩突出
        3.1.3 品种资源圃之建立
    3.2 几点经验
        3.2.1 充分做准备, 专着先行
        3.2.2 重视集体智慧, 实行国际登录顾问制
        3.2.3 古树名木调查研究很重要
        3.2.4 把品种鉴定、国际登录与技术培训三者相结合
    3.3 不足之处
4 国际登录工作的中国规划与发展前景

(7)南京梅国际登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梅国际登录的意义及现状
2 南京梅概况及国际登录品种
    2.1 南京梅花的栽培与品种资源
    2.2 南京梅国际登录的情况
3 展望
    (1) 加快果梅品种的国际登录。
    (2) 加强梅品种的鉴别与遗传背景研究。
    (3) 加强梅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8)梅品种国际登录12年——业绩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梅品种国际登录概况
2 几项经验与不足
    2.1 成功经验
        2.1.1 充分准备, 专着先行
        2.1.2 饶有中国特色的梅国际登录组织与登录方式
        2.1.3 编印、发表梅国际登录图、文、彩照, 加强宣传与科普工作
        2.1.4 综合多种观察研究途径, 包括微观测试, 让品种国际登录准确可靠
    2.2 几点不足
        2.2.1 国外登录品种较少
        2.2.2 果梅品种登录较少
        2.2.3 国际交流仍嫌不足
        2.2.4 梅名录 (check lists) 多年稽延未制
3 前景展望
    3.1 梅品种国际登录
    3.2 关于促进在我国获取批准更多栽培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威

(9)梅花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AFLP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梅花研究概况
        1.1.1 梅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2 梅花遗传育种研究
        1.1.3 梅花授粉生物学与繁殖技术研究
        1.1.4 梅花栽培与生理学研究
        1.1.5 梅花分子生物学研究
        1.1.6 新品种的国际登录与保护
    1.2 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常用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3 AFL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3.1 AFLP 的原理、技术流程和特点
        1.3.2 AFLP 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梅花品种资源的调查整理与现状分析
    2.1 梅花的品种资源调查
        2.1.1 调查地点与调查方法
        2.1.2 调查结果
    2.2 梅品种资源的现状分析
        2.2.1 调查结果分析
        2.2.2 梅花品种资源分析
        2.2.3 宫粉型品种资源分析
    2.3 讨论及小结
第三章 AFLP 银染反应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 的提取及检测
        3.2.2 酶切连接时间和模板浓度的确定
        3.2.3 酶切连接产物的检测
        3.2.4 预扩增产物的检测
        3.2.5 选择性扩增产物的检测
    3.3 讨论及小结
第四章 梅花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接头和引物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FLP 内切酶的选择和引物筛选
        4.2.2 AFLP 选择性扩增结果
        4.2.3 聚类结果与分析
        4.2.4 梅品种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分析
    4.3 讨论及小结
第五章 梅花栽培品种的AFLP 指纹图谱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接头和引物
        5.1.3 实验方法
        5.1.4 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FLP 选择性扩增结果
        5.2.2 聚类结果及分析
        5.2.3 梅花形态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
    5.3 讨论及小结
        5.3.1 分子标记与梅品种形态学分类
        5.3.2 指纹图谱与遗传亲缘关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从梅品种国际登录谈中华花卉品种国际登录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梅品种登录工作19年——业绩与前景[J]. 陈瑞丹,包满珠,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S1)
  • [2]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D]. 张淮南.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1)
  • [3]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D]. 王虹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南京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及栽培初探[J]. 李长伟,杨波,范卉,丁明君,高建华,朱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S1)
  • [5]园林植物新品种登录、保护与审定[J]. 刘青林,郝好.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08)
  • [6]从梅国际品种登录到中国栽培植物登录权威规划[J]. 陈俊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S1)
  • [7]南京梅国际登录介绍[J]. 李晓颖,汪诗珊,房经贵,王保根,余金保,章镇. 江苏林业科技, 2010(01)
  • [8]梅品种国际登录12年——业绩与展望[J]. 陈俊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S2)
  • [9]梅花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AFLP指纹图谱研究[D]. 刘晓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1)
  • [10]中国菊花过去和今后对世界的贡献[A]. 陈俊愉. 2007中国(中山小榄)国际菊花研讨会论文集, 2007

标签:;  ;  ;  ;  ;  

从梅花品种谈中国花卉品种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