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男,朱玉鑫,侯孟阳,姚顺波[1](2020)在《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1999?2019年CNKI总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退耕还林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 V知识图谱工具,对退耕还林研究的被引文献、主题演进和研究前沿等知识基础开展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中文发文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走势,而外文文献数量随时间演变稳定增长;(2)中文CSSCI文献有关退耕还林的研究主要围绕基础理论探索与社会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两个重要的聚类主题,外文文献围绕退耕还林的生态影响及其效益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成本有效性与预期目标等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11个聚类主题展开深入探讨;(3)退耕还林研究知识基础整体表现为由早期以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为主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研究并存转化,再向以生态效益的细分领域研究为主的转化演进过程,知识结构虽有重叠,但社会经济与生态等多学科交叉特性不明显。因此,研究视角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如何在不同区域进一步巩固扩大退耕还林的成果,以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生态安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合理配置退耕还林资金的投入结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将是后续研究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付延妮[2](2020)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渐暴露的缺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能够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中央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自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适度规模的概念,党中央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高,在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许多重要文件中,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然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现实中的发展还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从全局考虑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比较借鉴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和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政策改进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在分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研究述评,然后界定了相关基本概念,介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指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及其问题。第三部分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农村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户主及其家庭经济特征、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金融支持、制度环境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具有较大差异。第四部分阐述了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经验,得出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在阐述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后,提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改进建议:从农地流转和户籍制度、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在财政金融保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方面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从社会保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监管政策方面进行完善,巩固政策效果;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增强政策效力。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指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龚荣发[4](2019)在《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完善、弥补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的生态补偿方面的优势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有效衔接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主体,必然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桥梁,其是否有效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关键。因而,深入剖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供给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主线,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辨析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退耕农户、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以及退耕农户最优行为模式选择,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剖析了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和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探讨了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能力及其制约因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基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与造林再造林项目农户参与行为和后退耕时代退耕农户行为存在显着的差异。(2)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退耕农户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形成(强制型推动、抗争型参与)的博弈困境。囿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诉求差异,项目业主、地方政府、退耕农户行为博弈面临困境,因地制宜,发挥中介组织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监督、调控作用,是退耕农户参与的最优行为模式。(3)退耕农户对情境风险感知最为敏感,是退耕农户是否履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感知利益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风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心理风险。强化对生态衍生负面效益的治理,是进一步激发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重要内容。(4)资源禀赋是导致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差异化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制约因素对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为资源禀赋约束>村域情境约束>项目制度约束。通过延伸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链、优先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开展、完善碳汇产权制度、落实项目契约、优化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强化森林碳汇知识宣传等是激励退耕农户有效参与的重要途径。(5)项目制度是影响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因素对退耕农户林地投入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项目制度约束>村域情境约束>资源禀赋约束。在满足碳交易市场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规范设置,放宽项目运行管理、增强技能培训、强化惠民产业等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退耕农户建立差异化的参与方式,实现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分离等措施是保障退耕农户有效途径的重要举措。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基于供给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从行为模式、行为意愿、行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分析框架,系统性分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弥补了以往学者片面关注行为意愿的不足(创新点出处:第三章)。(2)以感知价值为基础剖析了退耕农户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利大于弊”的主观价值评判替代传统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客观标准作为行为意愿分析的基础,弥补了以往学者行为意愿研究对心理因素的相对忽略(创新点出处:第三章)。(3)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退耕农户行为的制约因素。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三类因素对行为意愿和行为能力的制约路径,丰富了农户行为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出处:第七章、第八章)。
肖庆业[5](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张军驰[6](2012)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大为改观,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也更为稳固。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加之本身极度脆弱,虽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不断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关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从调整的范围、手段、内容和取得的实效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加快推动和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现实而迫切的需要,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为研究内容,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客观评价,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环境政策内容不够全面、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调整方法和手段单一、执法不严;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和水土保持政策等强化行政命令、忽视市场作用、多头管理出现部门冲突、政策缺乏激励措施、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上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政策理念、政策体系、调节手段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政策理念相对滞后、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执行环节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实践的分析考察,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应在战略层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在观念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道路方面走生态文明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生态文明为理念,遵循协调统一、环境民主、制度创新和本土化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网络,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宏伟目标。
王楠[7](2011)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将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在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就指出应该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有些地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永久性无法恢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在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前学界有关“生态法”、“环境法”等概念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界定来看,没有必要以“生态法”、“生态环境法”等概念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等类似概念。之后,笔者对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法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重要,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如何既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都不断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的进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之下。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冰川消融迅速等问题仍然形势严峻。第二章在前一章梳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大致如何?这种现状是在何种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本章第一节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本章第二节重点对西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治立法,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立法和变通规定,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着大量的自治立法,这些自治立法中有许多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它们进行个初步梳理分析,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分析,笔者基本认为,我国广大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优势,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问题。第一节对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环境执法面临着这样一些困难: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手段少,力度弱;政府部门上下配合、部门联动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节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法的建议。第四章对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节对美国西进运动、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和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背景、基本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权威性的开发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开发政策和法规,并以其为导向;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进行大规模投资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对开发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忽视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忽视开发地区的内部发展动力等。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第五章主要论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当前学界所说的生态效益补偿,不是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主要是强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将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等环境要素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从现实需要、经济学原理、生态正义等角度分析了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整体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结语。对于如何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学者提出了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特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应该实行“绿色GDP”制度。目前,已经有个别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始实行“绿色GDP”制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开端。此外,笔者认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一点是加强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在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应该将着重点放到法律的执行上来。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逐步走出单环境要素保护的思维模式,在制度设计、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等各方而都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观。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囊括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一些论文尚未涉及的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刘诚[8](2009)在《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起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第一章前言,首先对全文研究框架进行了总体安排,具体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和评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及工程发展进程,进而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价思路、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借鉴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进展及政策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全过程分析与评估。第四章侧重回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宏微观背景,以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侧重分析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进展情况,分析和评价政策执行进展的轨迹、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成因及纠偏举措。第六章分别从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实现程度、退耕对农民收入影响、退耕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退耕对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七章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多目标评价框架,围绕政策目标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八章总结全文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相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2)退耕还林政策体系随工程实施进程动态渐进且日趋完善;3)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退耕数量、退耕经费、退耕效果偏差,原因主要在于政策设计存有缺陷、管理上有漏洞;4)退耕还林政策效果显着,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小;5)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较为显着,退耕还林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同时,本论文也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性;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工程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退耕工程的论证、监控和协调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配套政策,确保退耕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确保退耕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政策学分析框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全过程评估;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维度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评估。
黄文清[9](2008)在《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于世纪之交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一退两还”工程实施区绝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山区、丘陵区以及荒漠区,使得该工程在客观上便具有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个双重性质却难以通过西部落后地区自身的循环来实现,必须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来促使“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格局的全面建立。为此,中央政府特出台了以经济补偿为核心的“一退两还”政策,确保了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但是,由于该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其生态目标要求其政策必须保证这项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目标,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下,“一退两还”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受到冲击。第一个“258”补偿期即将结束时,退还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新旧结构的衔接与均衡问题,生态与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便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按照既定政策解决好目前补偿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对补偿期结束后的预期研究,即探讨后补偿问题,以便从整体上完善“一退两还”政策,增强政策整合后的整体效用和长期效用,以保证“一退两还”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这对于奠定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为东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并由此引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后补偿作为一种在现行的既定补偿政策效用期结束后根据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再补偿形式,与现行补偿政策相比,其未来实施既是对既定政策的一种继续,也是对政策在更大范围内的调整与完善。由于二者在背景、对象与环境等方面已存在差异,后补偿与现行补偿相比,在补偿标准、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与途径等方面也应存在区别。如现行补偿侧重于对目前工程项目的贯彻和落实,属于任务型,而后补偿则应从促使和实现退还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退还效益和彻底解决退还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制度型。这对西部地区在退还工程中有效维护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区域经济和农户个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实现西部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共计十章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子,包括第1、2、3章。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概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重点对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一退两还”补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2)重点运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效率与公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主要原理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为现行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全面构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借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观,从理论上论证了“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对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由4、5、6三章构成。(1)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多种方法,以调查的截面数据和农村固定观察点1992-2006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实证上论证了“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该机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其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影响;(2)从理论上分析了切实巩周“一退两还”成果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西部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得知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需要到2020年左右,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一退两还”补偿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构建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确定为两个组成部分:由公共财政补偿手段和市场化补偿手段构成的“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7、8、9三章,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基于公共财政补偿的视角,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与对象的范畴、补偿额度与期限、补偿资金筹集渠道与补偿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2)基于市场手段补偿的视角,通过借鉴国际上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主要经验,并结合“一退两还”工程实施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开展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等3种市场化手段来获得生态建设的补偿资金;(3)基于政策整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政策的局部功能的视角,从生态建设和反贫困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的配套支撑体系,为早日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贯彻实施并保证其顺利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第四部为第10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揭示了本文的创新性及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直接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将目标定位在我国既定“一退两还”补偿政策实施期结束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建设长期效用的巩固上,并对如何实施后期补偿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奠定了基础。2.研究方法上,直接引入了灰色系统方法对西部退还地区构建新产业结构所需的时长和资源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得到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需要到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入了CVM条件评估方法,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3.研究结论上,通过分析证实了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补偿期结束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构建起新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发展环境与条件下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的时间与资源量。此外,本文在优化“一退两还”公共政财补偿途径的同时,重点提出了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及生物柴油原料林生产基地建设等三种“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并增加了配套支撑体系的分量,从而为全面深化、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
柯水发[10](2007)在《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据国家林业局初步统计,从1999年到2006年止,退耕还林工程现已涉及3000多万农户、1亿多农民。本文以农户微观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研究,揭示出农户参与退耕的行为机理,以更好地引导、激励和规范农户行为,提升农户参与的深度和层次,确保农户的持续参与和有效参与。本研究对于可持续地科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构建和谐现代林业,保障林农利益,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勾勒出了本研究的概貌。第二章对本研究的相关研究范畴和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并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第四章介绍了农户调查方案及调查地区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五章结合样本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第六章剖析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行为决策、行为选择及行为激励机理。第七章尝试构建一个影响农户参与行为意愿决策的因素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加以实证,以揭示农户的行为决策机理。第八章在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经典博弈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做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激励机制。第十章对全文的一些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一些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借鉴较为主流和前沿的农户行为研究方法,一方面,采取较为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如研究中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无差异曲线等经济学模型对农户行为机理加以揭示;另一方面,本文也通过引入logistic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行为意愿决策因素加以实证;此外,本文研究中也广泛运用框图的表达方式,直接明了地展现农户参与行为机理。本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较为全面地开展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态度及行为状态调查,并加以统计分析。(2)首次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机理;(3)首次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4)较为规范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利益相关者及行为分析;(5)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动态博弈分析和进化博弈分析;(6)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机制创新体系。由此可见,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于同类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一步优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是在委托代理制度安排框架内,在工程指标、风险和成本约束下,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在政府激励机制作用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多重行为博弈关系中通过权衡成本收益和风险收益后做出的一种将坡耕地转换成林地并加以经营,最终实现个人承包的退耕和还林收益,同时实现国家所委托生态公共物品个人供给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本研究最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社区林业参与机制建设;完善和创新补偿机制;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督导体系;尽快制定和颁布明细的后续政策,减少农户的风险心理预期成本;加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及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退耕还林工程的运行机制和相关配套机制。上述建议对于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 |
3.1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的文献数量 |
3.2 退耕还林研究的主题聚类 |
3.2.1 退耕还林中文文献研究的聚类分析 |
3.2.2 退耕还林外文文献研究的聚类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2)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历史演化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
第二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第三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
一、农地流转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差异明显 |
三、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非粮化现象凸显且区域差异较大 |
第四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体系 |
一、农地流转政策 |
二、户籍及劳动力转移政策 |
三、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
五、配套支持政策 |
第五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户籍制度制约及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完善 |
三、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支农效果有限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未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形成合力 |
五、配套支持政策不完善 |
第三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模型选择与构建 |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模型回归分析 |
一、模型回归结果 |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三、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完善的法律规范 |
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教育、科研与机械推广体系 |
三、支持和培育新职业农民 |
第二节 法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调整农地结构 |
二、鼓励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地集中化发展 |
三、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
第三节 日本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持续完善农地制度 |
二、系统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农村人才 |
四、出台财政金融政策助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中小型机械化水平 |
第四节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人民性原则 |
第二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具体建议 |
一、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 |
二、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 |
三、配套保障,巩固政策效果 |
四、因地制宜,增强政策效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计量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碳汇 |
2.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
2.1.3 退耕还林 |
2.2 文献综述 |
2.2.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研究 |
2.2.2 退耕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 |
2.2.3 森林碳汇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 |
2.2.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退耕还林有效衔接的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
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内涵 |
3.1.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特征 |
3.1.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定义 |
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
3.2.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的理论分析 |
3.2.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理论分析 |
3.2.4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理论分析 |
3.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逻辑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4.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特征 |
4.1.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的差异性 |
4.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差异性 |
4.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发展实践 |
4.2.1 区域分布特征 |
4.2.2 规模分布特征 |
4.2.3 时间分布特征 |
4.3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障碍 |
4.3.1 组织开发难度大 |
4.3.2 履约激励不足 |
4.3.3 保障机制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调查分析 |
5.1 调研设计 |
5.1.1 调研问卷的设计 |
5.1.2 样本区域的选择 |
5.1.3 调研方案的设计 |
5.2 数据收集及整理 |
5.2.1 样本的总体分布 |
5.2.2 样本特征的描述 |
5.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描述 |
5.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具体内容 |
5.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现状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6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分析 |
6.1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6.1.1 典型组织模式 |
6.1.2 博弈模型构建 |
6.1.3 项目供给方的最优策略 |
6.1.4 退耕农户的最优策略 |
6.1.5 博弈困境 |
6.2 创新组织模式下的博弈分析 |
6.2.1 引入中介组织的博弈模型 |
6.2.2 中介组织博弈模型的对比分析 |
6.2.3 不同中介组织的差异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描述性分析 |
6.3.3 计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分析 |
7.1 研究假说 |
7.1.1 影响因素识别 |
7.1.2 资源禀赋约束的影响路径 |
7.1.3 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 |
7.1.4 项目制度的影响路径 |
7.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7.2.1 行为意愿的量表设计 |
7.2.2 行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7.2.3 资源禀赋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4 村域情境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5 项目制度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3 计量分析 |
7.3.1 模型构建 |
7.3.2 计量分析过程 |
7.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7.4 探讨:退耕还林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7.4.1 理论基础 |
7.4.2 指标量化与描述性分析 |
7.4.3 计量分析 |
7.4.4 计量结果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分析 |
8.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
8.1.1 资源禀赋约束 |
8.1.2 村域情境约束 |
8.1.3 项目制度约束 |
8.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8.2.1 行为能力分析的量表设计 |
8.2.2 行为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8.3 计量分析 |
8.3.1 信度效度检验 |
8.3.2 模型拟合 |
8.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构建 |
9.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组织机制 |
9.1.1 强化示范引领,引入中介组织降低组织开发的交易成本 |
9.1.2 增强监督调控,依托地方政府助推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9.1.3 注重因地制宜,依据区域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 |
9.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激励机制 |
9.2.1 创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区域识别机制 |
9.2.2 完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
9.2.3 构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示范引领机制 |
9.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保障机制 |
9.3.1 建立差异化的退耕农户参与方式 |
9.3.2 健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相关制度保障 |
9.3.3 适度放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制度规范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退耕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II 村级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系统科学理论 |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6 外部性理论 |
2.7 公共产品理论 |
2.8 绿色发展理论 |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
3.1.1 试点阶段 |
3.1.2 全面启动阶段 |
3.1.3 优化调整阶段 |
3.1.4 成果巩固阶段 |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
3.2.1 生态目标 |
3.2.2 社会经济目标 |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
3.4.1 生态效益 |
3.4.2 社会经济效益 |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 单一评价方法 |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
5.2 组合评价方法 |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
6.1.1 研究区分布 |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
7.1 分析方法 |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
7.2.1 SPSS |
7.2.2 DPS |
7.2.3 EXCEL |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理论研究方面 |
8.1.2 实证研究方面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考量 |
2.1 生态环境状况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西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2.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内容 |
2.2.1 法律法规 |
2.2.2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政策 |
2.2.3 政策性文件 |
2.3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分析 |
2.3.1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成效 |
2.3.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演变与国外经验借鉴 |
3.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与实践 |
3.1.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演变 |
3.1.2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 |
3.1.3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评价 |
3.2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1 美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2 德国的环境治理模式 |
3.2.3 日本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
3.2.4 巴西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参考 |
3.3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借鉴 |
3.3.1 完善的政策体系 |
3.3.2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
3.3.3 政府作用的合理发挥 |
3.3.4 健全的管理机构 |
3.3.5 广泛的公众参与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基本构架 |
4.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背景 |
4.1.1 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4.1.2 法治背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
4.1.3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4.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
4.2.1 公共治理理论 |
4.2.2 区域法治理论 |
4.2.3 公共产品理论 |
4.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理念创新 |
4.3.1 生态文明思想的兴起 |
4.3.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 |
4.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原则创新 |
4.4.1 协调统一原则 |
4.4.2 制度创新原则 |
4.4.3 环境民主原则 |
4.4.4 本土化原则 |
4.5 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构建 |
5.1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5.1.1 生态环境治理——政府管理的题中之义 |
5.1.2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 |
5.2 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5.2.1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 |
5.2.2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
5.3 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路径 |
5.3.1 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
5.3.2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5.3.3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
5.3.4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
5.3.5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
5.3.6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 |
第六章 市场推动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 |
6.1 市场机制引入的必要 |
6.2 市场机制在环境政策中的运用 |
6.2.1 国外对市场机制的应用 |
6.2.2 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6.3 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途径 |
6.3.1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
6.3.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3.3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第七章 公众参与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形成 |
7.1 生态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 |
7.1.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7.1.2 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
7.1.3 公众参与的界定 |
7.2 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7.2.1 公众参与的状况 |
7.2.2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7.3 西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
7.3.1 提高西部公众环境意识 |
7.3.2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
7.3.3 建立环境信息制度 |
7.3.4 健全西部公众的表达机制 |
7.3.5 培育西部社会团体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环境、生态、生态环境 |
(二) 环境法、生态法 |
(三)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概念使用 |
(四) 几个意义上的"西部"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主要观点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点 |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规划 |
一、中央政府规划 |
二、地方政府规划 |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较快 |
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第四节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水土流失严重 |
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形势严峻 |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
五、湖泊萎缩 |
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加速消融 |
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及其生态问题的产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一、宪法 |
二、法律和行政法规 |
三、部门规章 |
四、地方法规 |
五、国际条约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治立法现状 |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
(一) 自治条例 |
(二) 单行条例 |
(三) 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存在问题 |
(一) 内容重复、结构相似 |
(二) 立法价值观念错位 |
(三) 立法内容不全面 |
(四) 立法内容政策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完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的途径 |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环境立法体系 |
(二)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 积极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内容 |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
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现状 |
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主要问题 |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建议 |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三、云南怒江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主要措施 |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
二、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 |
三、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项目 |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
一、经验总结 |
二、教训总结 |
三、外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对西部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依据 |
一、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需要 |
二、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依据 |
三、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
(一) 经济外部性理论 |
(二) 机会成本 |
(三) 其他理论依据 |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各类文件中的相关阐述 |
二、我国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 我国早期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二) 当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第三节 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
一、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
本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表 |
(8)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
2 研究基础 |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述评 |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
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
3.3.2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
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
4.2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 |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4.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5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
7.2.1 指标的确定 |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
8.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
个人简介和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基本背景 |
1.1.1 西部地区的生态质量直接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1.1.2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缓贫任务依然繁重 |
1.1.3 以“一退两还”为核心的生态建设进入成果巩固阶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一退两还”的内涵 |
1.3.2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 |
1.3.3 “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含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关于生态重建与缓贫问题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一退两还”补偿问题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说明 |
1.6 研究假设与内容 |
1.6.1 研究假设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
2.1 前言 |
2.2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 |
2.3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
2.4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
2.5 要素禀赋理论 |
2.6 效率与公平理论 |
2.7 制度变迁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分析 |
3.1 前言 |
3.2 西部地区的基本特点: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 |
3.2.1 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分布状况 |
3.2.2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分布状况 |
3.2.3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的耦合区 |
3.2.4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具体特征 |
3.3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互动机理 |
3.3.1 PPE怪圈理论 |
3.3.2 脆弱的生态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经济贫困的客观条件 |
3.3.3 经济贫困是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因素 |
3.4 “一退两还”对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 |
3.4.1 有利于激活农村投资机制,增加当地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 |
3.4.2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3.4.3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实施现状分析 |
4.1 前言 |
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演变 |
4.2.1 早期动员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补偿机制(1949-1998年) |
4.2.2 规范实施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1999年-) |
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效果分析 |
4.3.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回顾 |
4.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3 短期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一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 |
4.3.5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产业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 |
4.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的缺陷 |
4.4.1 补偿标准上,高度统一,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
4.4.2 补偿期限上,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 |
4.4.3 补偿资金来源上,途径单一,缺乏多元化 |
4.4.4 补偿主体上,权责不太明确,中东部受益地区缺位 |
4.4.5 补偿对象上,主体不全面,县级政府缺位 |
4.4.6 补偿方式上,手段单一,缺乏配套的支撑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构建所需时长和资源量的预测 |
5.1 前言 |
5.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成果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退耕农户对“一退两还”政策的认识和态度 |
5.2.4 退耕农户对退耕补偿的看法及未来打算 |
5.2.5 “一退两还”成果面临复耕的威胁 |
5.3 西部地区巩固“一退两还”成果的理论分析 |
5.4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4.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5.4.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EKC”理论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5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方法的选择 |
5.5.1 GM(1,1)模型的基本思路 |
5.5.2 GM(1,1)模型的分析步骤 |
5.5.3 数据说明 |
5.6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2 农民脱贫致富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7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1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配置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2 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部地区“一通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框架设想 |
6.1 前言 |
6.2 “一退两还”补偿的国际经验 |
6.2.1 美国“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2.2 欧共体国家“一退两还”的补偿政策 |
6.2.3 哥斯达黎加“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2.4 巴西“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3 “一退两还”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给西部地区的启示 |
6.3.1 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为主,并引入竞争机制 |
6.3.2 明晰产权,并允许自由转让 |
6.3.3 遵循自愿原则,并依退耕地的生产力及用途实行差别补偿 |
6.3.4 采用多种途径实施“一退两还”补偿 |
6.3.5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 |
6.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理论框架的构建 |
6.4.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与价值分析 |
6.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6.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公共财政补偿途径的优化 |
7.1 前言 |
7.2 优化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原则 |
7.3 拓展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范畴 |
7.3.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 |
7.3.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对象 |
7.4 调整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 |
7.4.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 |
7.4.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期限的确定 |
7.5 完善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方式 |
7.5.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 |
7.5.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
7.6 下游居民对“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居民为例 |
7.6.1 研究区域概况及CVM调研过程 |
7.6.2 下游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分析 |
7.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的实践分析 |
8.1 前言 |
8.2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实践 |
8.3 以碳汇贸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3.1 碳汇贸易产生的背景 |
8.3.2 国际碳汇市场的交易状况 |
8.3.3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潜力分析 |
8.3.4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对策建议 |
8.4 以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4.1 国际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开发的实践 |
8.4.2 我国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
8.4.3 开展“一退两还”水文服务交易的几点建议 |
8.5 以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5.1 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 |
8.5.2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分析 |
8.5.3 我国建设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优劣势分析 |
8.5.4 利用“一退两还”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几点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支撑体系建设 |
9.1 前言 |
9.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后续产业支撑 |
9.2.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9.2.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9.2.3 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
9.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制度支撑 |
9.3.1 优化林(草)业产权制度 |
9.3.2 建立“一退两还”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制度 |
9.3.3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9.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政策支撑 |
9.4.1 实施多样化的管护政策 |
9.4.2 完善退还区生活能源供给政策 |
9.4.3 实施缓解退还区人口压力政策 |
9.4.4 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9.5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法律支撑 |
9.5.1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
9.5.2 构建补偿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10)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 研究基础 |
2.1 主要研究范畴 |
2.1.1 行为经济学 |
2.1.2 农户经济学 |
2.1.3 社区林业学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退耕还林(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Program) |
2.2.2 农户(Household) |
2.2.3 参与(Participate) |
2.2.4 行为(Behavior)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3.1 国内外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
2.3.1.1 国内外农户经济行为理论研究 |
2.3.1.2 国内外农户模型研究进展评述 |
2.3.2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
2.3.2.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 |
2.3.2.2 国外退耕还林及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
2.3.3 国内退耕还林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
2.3.3.1 退耕还林农户行为博弈研究 |
2.3.3.2 退耕还林农户认知和响应行为研究 |
2.3.3.3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2.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
2.4 基本研究假设 |
2.4.1 从“经济人”假设到“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
2.4.2 农户“理性”与“非理性”之争 |
2.4.3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
3 退耕还林工程及实施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
3.1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
3.1.1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
3.1.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进展简况 |
3.1.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
3.1.4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进展简况 |
3.1.5 与农户参与利益密切相关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措施 |
3.2 退耕还林实施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
3.2.1 退耕过程中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
3.2.1.1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分析 |
3.2.1.2 基于帕累托最优交换理论的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分析 |
3.2.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的退耕还林机理分析 |
3.2.2.1 退耕还林委托代理制度安排模式分析 |
3.2.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委托代理契约特征分析 |
3.2.2.3 退耕还林的农户私人供给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调查原理及调查区概况 |
4.1 农户调查原理 |
4.1.1 农户调查样本情况 |
4.1.2 农户调查实施过程 |
4.1.3 农户调查方法 |
4.1.4 调查问卷设计 |
4.1.5 调查样本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 |
4.2 样本省--陕西省退耕还林概况 |
4.3 样本县--陕西省延长县和镇安县概况 |
4.3.1 样本县自然、经济、资源状况 |
4.3.2 样本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4.4 样本乡镇概况 |
4.4.1 延长县的样本乡镇概况 |
4.4.2 镇安县的样本乡镇概况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 |
5.1.1 态度与行为理论 |
5.1.2 数据来源与调查内容概述 |
5.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5.2.1.1 农户对退耕工程政策内容的认知 |
5.2.1.2 农户对退耕工程目的认知 |
5.2.1.3 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的认知 |
5.2.1.4 农户对退耕林木所有权的认知 |
5.2.1.5 农户对退耕信息渠道的认知 |
5.2.2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判断调查分析 |
5.2.2.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公平性的判断 |
5.2.2.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信息透明度的判断 |
5.2.2.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中技术支持情况的判断 |
5.2.2.4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景的判断 |
5.2.2.5 农户对工程期满后农户收入预期的判断 |
5.2.3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
5.2.3.1 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拥护意愿 |
5.2.3.2 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参与意愿 |
5.3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1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类型 |
5.3.2 农户参加退耕的行为动因 |
5.3.3 农户未参加退耕的原因 |
5.3.4 农户自愿选择参与权的落实情况 |
5.3.5 农户退耕过程中自主决策权的实现情况 |
5.3.6 退耕农户林权证兑现及效用情况 |
5.3.7 农户参与退耕合同签订和检查验收履行情况 |
5.3.8 农户退耕还林模式情况 |
5.3.9 退耕还林工程林种农户选择情况 |
5.3.10 退耕还林工程种苗供给农户选择情况 |
5.3.11 退耕工程补助政策及其兑现情况 |
5.3.12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影响 |
5.3.13 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农户反映情况 |
5.3.14 退耕工程期满后农户行为打算 |
5.3.15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担忧和期望 |
5.4 调查分析结论与启示 |
6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机理分析 |
6.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
6.1.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决策模式 |
6.1.1.1 自主理性决策模式 |
6.1.1.2 从众模仿决策模式 |
6.1.1.3 被动接受决策模式 |
6.1.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决策心态与行为演进机理分析 |
6.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分析 |
6.2.1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
6.2.1.1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的成本分析 |
6.2.1.2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的收益分析 |
6.2.1.3 基于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 |
6.2.1.4 基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
6.2.2 基于风险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
6.2.3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曲线及机理 |
6.3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激励机理分析 |
6.3.1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激励机理 |
6.3.2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与补偿激励机理 |
6.3.3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偏离与补偿激励机理 |
6.4 本章简短结论与启示 |
7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7.1.1 农户内部影响因素 |
7.1.1.1 户主特征因素 |
7.1.1.2 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 |
7.1.1.3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 |
7.1.2 农户外部影响因素 |
7.1.2.1 退耕还林工程特征 |
7.1.2.2 农户所在村社特征 |
7.1.2.3 其它外部影响因素 |
7.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模型选择与设计 |
7.2.2 变量选取与设计 |
7.2.2.1 变量选取与影响方向预期 |
7.2.2.2 变量定义及特征描述 |
7.2.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7.3 本章简短结论与启示 |
8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博弈分析 |
8.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 |
8.1.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分析 |
8.1.1.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属性分析 |
8.1.1.2 主要利益相关者职责及损益分析 |
8.1.2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8.1.2.1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分析 |
8.1.2.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差异 |
8.1.2.3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分析 |
8.2 基于经典博弈理论的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分析 |
8.2.1 工程期限内农户退耕行为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1.1 动态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8.2.1.2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8.2.1.3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
8.2.2 工程期满后农户复耕行为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2.1 基本假设 |
8.2.2.2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8.2.2.3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
8.3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的农户群体退耕行为分析 |
8.3.1 进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
8.3.2 进化博弈基本模型构建 |
8.3.3 进化博弈模型求解 |
8.3.4 进化博弈模型结果讨论 |
8.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9 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设计 |
9.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行为流程及参与程度分析 |
9.1.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行为流程 |
9.1.2 退耕农户参与程度分析 |
9.2 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体系 |
9.2.1 可持续的农户自我发展机制 |
9.2.2 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 |
9.2.2.1 参与式退耕还林规划机制 |
9.2.2.2 参与式退耕还林招投标机制 |
9.2.2.3 参与式工程监测评估机制 |
9.2.2.4 其它参与式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 |
9.2.3 公平有效的政府配套保障机制 |
9.2.3.1 多元退耕还林补偿机制 |
9.2.3.2 充分的林权安全保障机制 |
9.2.3.3 退耕生态林国家收购机制 |
9.2.3.4 其它配套保障机制 |
9.3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J]. 李雅男,朱玉鑫,侯孟阳,姚顺波. 林业经济, 2020(09)
- [2]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D]. 付延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D]. 龚荣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6]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张军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7]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 黄文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10]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 柯水发.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