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博物馆二零零四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月[1](2021)在《我国文博类综艺节目本位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周炜[4](2018)在《首都国货陈列馆研究(1928-1937)》文中指出国货陈列馆是近代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陈列馆的兴盛也推动了国货运动的发展,国货陈列馆的兴衰与国货运动的发展相辅相成。首都国货陈列馆成立和发展与饱受列强经济侵略的国际形势以及首都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不无关系。帝国主义列强的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侵略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伴随而来的经济侵略也与日俱增。随着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意识逐渐觉醒,爱国的仁人志士意识到中国难以在军事和政治外交上与帝国主义列强抗衡,唯有抵御其经济侵略才能争取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商战”思想成为社会共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迫在眉睫。商品被打上了国家的标签,而消费国货也被视为爱国的表现,提倡国货,号召民众消费国货成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主要途径。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后,策进工商,发展实业,积极提倡国货运动。虽然面临经济侵略、全球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和军阀混战等困境,但在国民政府努力应对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较为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货运动也如火如荼。举办国货年和国货展览会成为了政府提倡国货的主要手段,虽然能引起短暂的轰动效应,时人皆呼号提倡国货和服用国货,但终究昙花一现,为延长提倡国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筹设商品陈列所的便提上议程,商品陈列所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强国扩张海外贸易而设,只不过近代中国仿效国外设置的商品陈列所多陈列国货,极具陈列国货商品的意味。随着洋货的汹涌而至,民族工商业难以为继,为号召全国一致提倡国货,统一步伐,政府通令大部分商品陈列所直接改组为国货陈列馆。实业部率先筹办北平国货陈列馆和首都国货陈列馆以作为全国各省市国货陈列馆效仿的榜样,两所国货陈列馆直属于实业部。首都国货陈列馆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成为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官办国货机构。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发展可以分为兴盛和衰亡两个主要阶段。1929年9月至1936年3月是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兴盛时期,也是该馆最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陈列馆直属于实业部,经费充足,陈列馆尝试设立了各种便于开展提倡国货活动的部门,积极征集国货出品以准备日常陈列,举办了十几次规模宏大的国货展览会,很好地宣传国货,使国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国货,号召国人服用国货,为改良国货和发展实业作出巨大贡献;积极开设国货商场,销售有质量保证的国货,为民众提供值得信赖的购物平台,也为国货厂商开拓销路,为实业家与消费者提供媒介,将提倡国货落到实处;陈列馆还代为国内外国货团体或国货机构征集国货展品,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赛会,政府层面的经济外交在一定程度提升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形象,拓展了国货的海外贸易;认真履行函复咨询、参与部分国货调查、办理国货证明、发行报刊、编制货品目录等职责;通过组织国货运动基本区、首都提倡国货运动周、国货旅行团等活动以提倡国货,通过举办周年纪念会、菊花大会、赠品周等引起国人提倡国货的兴趣,甚至兴修马路以更好地开拓馆务。1936年3月至1937年12月是首都国货陈列馆的衰亡阶段,由于战事频繁以及财政问题,政府无暇他顾,加之列强的胁迫,政府不再将提倡国货作为工作重点,原本由实业部直辖的北平国货陈列馆和首都国货陈列馆分别交由南京和北平两市政府接管。南京市社会局于1936年3月接收了首都国货陈列馆,改名为南京市国货陈列馆,陈列馆不再享有实业部的津贴补助,经费骤减和频繁的人事变动直接影响到陈列馆提倡国货活动的开展,陈列馆的职员和致力于国货运动的仁人志士仍然坚守岗位,为更好地经营国货陈列馆呕心沥血,努力征集展品、整理展品、准备日常陈列、举办国货展览会、整顿国货商场、积极参加提倡国货宣传周。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事频繁,国货运动受挫,国货陈列馆也受到沉重打击,勉强支撑,直到南京被占领后,陈列馆惨遭日军洗劫,其建筑和展品也被震毁,首都国货陈列馆从此湮没无存,但遗址仍在。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兴衰历程直接展现了其为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的发展脉络,也从侧面展现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南京国民政府在国货运动中的尴尬处境和官商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研究首都国货陈列馆举办的历届展览会可以了解近代中国国货展览会的举办模式和过程;其附设国货商场的研究也可以加深对国货营销的认知;通过分析首都国货陈列馆陈列品和展览会展品信息,可以窥察民国重视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众以衣物和饮食消费为主、没有条件提高审美品味的概况;对比首都国货陈列馆和同属于实业部直辖的北平国货陈列馆以及民办国货机构——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可以显现首都所在地的国货机构在提倡国货运动中深远的影响力和容易受政府利益所左右的弊端。
胡舒婷[5](2016)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物法规研究(1928-1937)》文中研究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内文物损毁严重,大量流失海外。国外西方考古探险队掠夺文物,国内战争不断,军队盗墓猖獗。而普通民众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民间盗墓形成产业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政府制定系列文物法规,以管理和保护文物。文物法律体系由文物法规构成,可分行政组织法和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涉及文物主管机关、文物保存机关、地方分管机关等行政行为主体的职权和体系。行政行为法则涵盖了文物的统计与调查、采掘与流通、管理与保存等方面的内容。文物法规的施行虽然受战争、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施行的时间和效力有限,但取得的成绩仍然值得肯定。其施行成果主要有三:其一,较为详细的统计和调查了国内的文物状况;其二,规范国外考古探险队行为,处理文物盗卖案,阻止了文物盗掘和流失;其三,促进了文物的保存和修复。南京国民政府文物法规的制定与施行,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文化上,促进了国家的文化建设;法律上,完善了政府的法治建设;学术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同时,还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王晓星[6](2016)在《陶冷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不断涌入,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充分显示了画家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及绘画风格的选择性。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革新的拓荒者除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陶冷月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冷月的人生轨迹及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期细化,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主张做出全面阐释。将陶冷月艺术表现的范围、题材进行拓展,竭力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对其艺术类型、造型语言、艺术活动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尤其针对他所涉足的“新中国画”领域,笔者将积极转变思路,利用与国内及日本相关画家绘画思想、技法风格等因素的对比,积极探寻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论证体系。对于目前研究中尚未触及或触及较少的写生手稿和摄影艺术,笔者将从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出发,通过写生、摄影、创作三者间关系的建构来予以把握。此外,结合陶冷月受教育的特殊背景及蔡元培美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进行剖析,以便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对陶冷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有生命力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过时的、僵死的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便为后人借鉴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并不断为评估自身未来的价值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本文通过对陶冷月个案的深入研究,对他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进行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其个体发展轨迹及群体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透过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对其内在的、深层的因素进行触摸,以便更好的予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为民国美术史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补充。不断在传统中探索,在借鉴中发现,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从新的高度、新的视域对其进行多维度、开创性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能为当代广大学者的绘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周婧景[7](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涂冬梅[8](2012)在《基于遗址保护的大明宫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处于城市建成区的大遗址保护区用地逐渐受到城市建设的侵蚀,造成遗址保护与遗址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本论文针对西安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大明宫地区各类用地布局的要求以及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该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理出导致大明宫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无序的主要原因;研究大明宫地区以遗址保护为依托的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出台的相关政策、总结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案例,最终提出解决大明宫遗址本体的保护与遗址区辐射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无序两者矛盾的策略,即规划先导策略、城市经营策略、城市品牌策略。规划先导策略主要是通过规划手段调整大明宫地区土地利用性质,控制遗址区辐射范围内的风貌、建筑高度、开发强度,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建设,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时序。城市经营策略主要是通过经营城市的方式达到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旅游者四者共赢,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使大明宫地区土地储备良性运作,实现遗址公园带动周边土地的联动开发。城市品牌策略是针对大明宫地区自身拥有的品牌---大明宫遗址地区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当代道北市井文化,将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符号进行提取,运用于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及遗址区周边的建设中,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文化相融,提升区域的整体品质。
释见证(古骐瑛)[9](2011)在《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佛教题材的展览普见于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中,以常设综合展、专题展、特展的形式呈现,展示陈列方式以着重佛教文物之艺术鉴赏为主;在佛教遗址地或高僧曾经驻锡之寺院,则有佛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展览;近年则有佛教专题展馆的成立,或侧重教义之阐述,或以佛教文化为题,铺陈佛教基础知识。此题材之展览最显着的特色在于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各有所表,可归结为四大类:艺术赏析导向、历史叙事导向、教义内涵导向、佛教文化导向。在博物馆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中,最直接与观众接触的即是展览。博物馆戮力办展,希冀提供社会公众一个兼具学习与娱乐之场所。然而,费心筹划之展览,效益如何?国内博物馆缺乏评鉴制度,展览效益往往无从得知,从而也无法发现问题,改进缺失。本研究聚焦于佛教题材之展览,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深入细致之剖析,探究各类型展览特色与展览效益,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研究思路为:通过对国内佛教题材展览的现状分析,提出四种内容导向的展览类型;经由对各展览类型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共性特色;藉由检测,寻绎出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进行具体辨析,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文分七章节,第一章绪论在于确立研究对象、范围、目的、研究流程,以及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二章为研究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行展览现况梳理、展览分类、建立展览效益检测指标;第三章至第六章着重对四类型展览开展有针对性与深入性的研究和探讨。四种展览类型独立成章,文分四节,第一节为展览类型之概念界定与现状梳理,第二节解析典型案例之展览规划,归结出特色,第三节进行展览效益评估,归结现存问题与影响展览效益之成因,第四节具体辨析问题之形成与症结所在,根据问题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与解决途径。第七章为研究成果之具体体现与检验,总结前述四种展览类型之特色、借鉴处,与改善建议,进行从具体到一般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具有通用性与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策展原则与模式,并尝试进行自我检验,以所建立之策展模式进行仿真案例策划,将理论落实。研究表明:四类展览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不存在孰优孰劣之等级区分。若能互取所长,规避己短,在充分发挥本展览类型所独具之优势,同时借鉴其它展览类型之特色,将有效提高展览效益,创造出寓教于乐,普受欢迎的展览,佛教题材的展览亦将日益多元,异彩纷呈。
陈健[10](2011)在《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十四年全面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转战千里,艰苦卓绝,其历史作用不可磨灭。新中国成立后便展开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的纪念活动,包括修建纪念设施和研究东北抗战史。我国为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修建了大量纪念设施,其中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联纪念设施数量较大,分布极为广泛,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东北三省中极具代表性。统计和研究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将其概况付诸于文字也是后辈对东北抗日联军表达敬仰之情的一种方式。近三十年来对东北抗战史和抗联史的研究已取得显着成果。其中在东北抗日联军的建制形成,发展历程,指导思想及历史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卓越,但是对东北抗联遗址及其纪念地考察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另辟蹊径,对黑龙江省境内具有代表性的纪念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并调研了关于纪念设施修建的现存档案文献,统计并研究了该省境内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纪念设施的数量规模、分布概况和修建历程,以此立足来说明黑龙江省境内东北抗联纪念设施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以时间分期和分类情况双线对纪念设施进行分析,借助对抗联后代及相关人士的访问记录,以实地考察数据结合档案资料作为研究依据,秉承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用事实说话,以实据为证,试图得出科学且合理的结论,进而弥补和完善东北抗联史的研究。并以此回顾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过程,展示东北抗日时期抗联战士进行抗日的坚决程度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表达对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的纪念之情,并为爱国主义的宣传添砖加瓦。
二、中国博物馆二零零四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博物馆二零零四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首都国货陈列馆研究(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内容 |
第一章 首都国货陈列馆成立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国货运动的兴起 |
一、国货运动兴起的背景 |
二、国货运动的发展过程 |
三、国货运动的深远影响 |
第二节 商品陈列所(馆)的兴起 |
一、国外商品陈列所(馆) |
二、国内商品陈列所(馆) |
第三节 国货运动与国货陈列 |
一、国货运动催生国货陈列馆 |
二、国货陈列馆促进国货运动 |
第二章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组织沿革及演变 |
第一节 各地国货陈列馆(所)的设立 |
一、实业部国货陈列馆 |
二、各省市国货陈列馆 |
三、海外中华国货陈列馆 |
第二节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成立 |
一、拟订规程 |
二、场馆选址 |
三、征集出品 |
四、扩大宣传 |
五、经费问题(筹设期) |
六、开幕日期 |
第三节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内部建制组织 |
一、人事管理 |
二、机构设置 |
三、经费问题 |
四、规则章程 |
第四节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终结 |
一、首都国货陈列馆的接收与南京市国货陈列馆的成立 |
二、南京市国货陈列馆的主要活动 |
三、南京市国货陈列馆的终结与延续 |
第三章 首都国货陈列所馆的活动 |
第一节 举办国货展览会 |
一、周年纪念展览会 |
二、棉织丝绸展览会 |
三、江苏省特产展览会 |
四、上半年或春季国货展览会 |
五、其他主题展览会 |
第二节 代国内外征集国货 |
一、代国内各团体征集国货 |
二、代国外各团体征集国货 |
第三节 经营国货商场 |
一、我国早期的国货商场 |
二、首都国货陈列馆国货商场 |
第四节 开展国货调查与规范国货市场 |
一、国货调查与函复咨询 |
二、办理国货证明 |
第五节 开展国货运动 |
一、组织首都国货运动基本区 |
二、首都提倡国货运动周 |
第六节 发展馆务与参加社会活动 |
一、发展馆务 |
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
第四章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展品和陈列品分析 |
第一节 陈列品的地域与类别分布 |
第二节 展览会的给奖展品 |
第五章 首都国货陈列馆与其他国货陈列馆的比较 |
第一节 与实业部北平国货陈列馆的比较 |
一、北平国货陈列馆的起源 |
二、北平国货陈列馆 |
三、北平国货陈列馆与首都国货陈列馆的比较 |
第二节 与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的比较 |
一、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的成立 |
二、商品陈列所的特设部门 |
三、经费问题 |
四、主要活动 |
五、结局及影响 |
六、上海特别市总商会商品陈列所与首都国货陈列馆的比较 |
第三节 首都国货陈列馆的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物法规研究(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和时间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文物法规的制定背景 |
第一节 文物保护的需要 |
一、战争与军队对文物的破坏 |
二、掠夺和盗卖 |
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需要 |
一、外争文物主权 |
二、内树中央权威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文物法律体系 |
第一节 文物法律体系的概况 |
一、法律的来源与制定 |
二、文物法律体系的构成 |
第二节 文物法规的主要内容 |
一、文物概念的界定 |
二、文物的登记调查 |
三、文物的采掘与流通 |
四、奖励捐赠文物的规定 |
第三节 文物主管机关的变迁 |
一、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 |
二、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文物法规的施行成效 |
第一节 国内外文物的统计与调查 |
一、国内文物的统计与调查 |
二、国外文物的调查 |
第二节 阻止文物的盗掘和流失 |
一、整治文物盗掘 |
二、阻止文物外流 |
第三节 文物的保存与修复 |
一、文物的修复 |
二、文物的保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陶冷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7 未尽事宜 |
1.8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 |
2.1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 |
2.2 陶冷月的从艺历程 |
第三章 陶冷月的绘画理论与形成 |
3.1 时代激变下的美术革命 |
3.2 美术活动的区域性及主张的差异性 |
3.2.1 绘画三大流派的区域性特点 |
3.2.2 美术界的激烈论争及多样化趋势 |
3.3 陶冷月的绘画主张 |
第四章 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
4.1 悉守国粹——对传统风格绘画的固守与坚持 |
4.1.1 师承的整理及风格的形成 |
4.1.2 章法的经营与笔墨的修为 |
4.1.3 设色的特点与突破 |
4.1.4 画材的选择与使用 |
4.2 特采欧风——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 |
4.2.1 学习西画的背景及条件 |
4.2.2 西画的不同形式及艺术特征 |
4.2.3 西画的“中国式”表现 |
4.3 融合町畦——独树一帜的新中国画 |
4.3.1 中西绘画融合的思想转变 |
4.3.2 新中国画的命名 |
4.3.3 新中国画的风格特征及评论辨析 |
4.3.4 新中国画的多维度思考和深层剖析 |
4.4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 |
4.4.1 写生手稿中的线性表现 |
4.4.2 摄影照片的审美特征及其重要价值 |
4.4.3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建构 |
4.5 陶冷月绘画艺术的审美精神 |
4.5.1 缘情畅神的审美特征 |
4.5.2 对真、善、美的追求 |
4.5.3 传统风神与时代感的体现 |
4.6 冷月润格及相关艺术活动 |
4.6.1 冷月润格 |
4.6.2 相关艺术活动 |
第五章 陶冷月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学实践 |
5.1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流变 |
5.1.1 中国传统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向新式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型 |
5.1.2 画会社团的教育模式及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建立 |
5.2 陶冷月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关捩 |
5.2.1 学堂的教育背景及其影响 |
5.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美术教育实践的影响 |
5.2.3 陶冷月的美术教育思想及指导原则 |
5.3 陶冷月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
5.3.1 陶冷月与冷月画室 |
5.3.2 陶冷月与南京美术专门学校 |
5.3.3 陶冷月与暨南大学 |
5.3.4 陶冷月与中山大学画学研究会 |
第六章 陶冷月的人生反思及启示 |
6.1 陶冷月人生变化的理性分析 |
6.1.1 人生发展直至鼎盛的内外原因 |
6.1.2 人生沉寂乃至低谷的潜在因素 |
6.1.3 人生复苏以至回转的直接条件 |
6.2 对当代绘画及教学的启示 |
6.2.1 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
6.2.2 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 1:陶冷月研究各阶段资料统计表 |
附录 2:1926 年10月 20 日陶冷月作品及售价目录 |
附录 3:1993 年-2014 年陶冷月真品成交一览表 |
附录 4:中日相关画家年代对比图 |
附录 5:有时间记载的陶冷月印件统计一览表 |
附录 6:座谈会及访谈笔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基于遗址保护的大明宫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
1.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
1.2.3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 |
1.3 课题研究的对象---大明宫地区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解析 |
1.5.1 大遗址区 |
1.5.2 城市土地开发 |
1.6 课题研究的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 |
2.1.1 国内相关研究经验 |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经验 |
2.2 遗址保护相关理论 |
2.2.1 《威尼斯宪章》到《西安宣言》 |
2.2.2 遗址保护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2.3 城市土地开发相关理论 |
2.3.1 城市经营理论 |
2.3.2 城市土地经营 |
2.3.3 城市土地金融理论 |
2.4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4.1 新城市主义 |
2.4.2 城市更新理论 |
2.4.3 精明增长理论 |
2.5 小结 |
3. 大明宫遗址保护及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
3.1 大明宫遗址区的历史沿革、周边地区演变及遗址保护区现状 |
3.1.1 大明宫遗址区的历史沿革 |
3.1.2 大明宫地区在西安城市发展中的演变 |
3.1.3 遗址保护区现状 |
3.2 遗址保护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
3.2.1 西安市第三轮总体规划实施后大明宫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
3.2.2 大明宫地区各类用地现状 |
3.3 调查问卷 |
3.3.1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3.3.2 调查问卷分析 |
3.4 导致遗址保护与遗址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 |
3.4.1 社会层面 |
3.4.2 政策层面 |
3.4.3 经济层面 |
3.4.4 技术层面 |
3.5 小结 |
4. 大明宫地区以遗址保护为依托的城市土地开发研究 |
4.1 上位计划对大明宫地区改造的要求 |
4.1.1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2008-2020 年) |
4.1.2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 |
4.2 西安市对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土地开发出台的相关政策 |
4.2.1 大遗址保护相关政策 |
4.2.2 城市土地开发相关政策 |
4.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3.1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 |
4.3.2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 |
4.4 小结 |
5.大明宫地区改造策略 |
5.1 规划先导策略 |
5.1.1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
5.1.2 风貌控制规划 |
5.1.3 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
5.1.4 开发强度控制规划 |
5.1.5 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建设 |
5.1.6 土地开发分时序规划 |
5.2 城市经营策略 |
5.2.1 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旅游者共赢的利益关系 |
5.2.2 优惠的政策支持 |
5.2.3 土地储备的良性运作 |
5.2.4 实现遗址公园带动周边土地的联动开发 |
5.3 城市品牌策略 |
5.3.1 大明宫地区的文化品牌 |
5.3.2 文化品牌在遗址周边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表录一 |
表录二 |
表录三 |
表录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9)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三、文献回顾与前瞻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二章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与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第一节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 |
一、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所属 |
二、佛教专题博物馆 |
三、其它 |
第二节 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
一、博物馆展览分类依据 |
二、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
第三节 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一、展览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
二、展览效益检测参考指标 |
三、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第四节 展览效益检测方式 |
一、展览内部效益检测方式——专家评量 |
二、展览外显效益检测方式——观众评价 |
第三章 佛教题材展览——艺术赏析导向 |
第一节 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四章 佛教题材展览——历史叙事导向 |
第一节 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
第三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五章 佛教题材展览——教义内涵导向 |
第一节 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
第三节 教义内涵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六章 佛教题材展览——佛教文化导向 |
第一节 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
一、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定义 |
二、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
第三节 佛教文化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
四、小结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特色与借鉴 |
二、缺失与改善 |
三、小结 |
第七章 从实务到理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探讨 |
一、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 |
二、观众参观经验的启发 |
第二节 四类展览规划特色与效益总评 |
一、四类展览规划特色 |
二、四类展览效益总评 |
三、小结 |
第三节 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
一、展览类型选用评估流程 |
二、各类型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
第四节 展览规划模式检测——模拟案例 |
一、展览条件简介 |
二、展览类型选用评估 |
三、展览策划模拟 |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论文特色与创新 |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
四、小结 |
附录一 访谈题纲 |
附录二 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展览资料 |
附录三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览资料 |
附录四 中台山博物馆"历代石雕造像"展览资料 |
附录五 中台山博物馆"法宝传世"展览资料 |
附录六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佛画世界"展览资料 |
附录七 四川成都大慈寺"玄奘行迹陈列室"展览资料 |
附录八 上海博物馆"鉴真和空海"展览资料 |
附录九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宝塔涌出’单元展览资料 |
附录十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遗址寻踪’单元展览资料 |
附录十一 世界宗教博物馆展览资料 |
附录十二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展览资料 |
参考资料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历史背景 |
0.2 现有研究现状 |
0.2.1 东北抗联史研究概况 |
0.2.2 东北抗联纪念设施研究概况 |
0.3 本文研究思路及拟解决问题 |
1 黑龙江省内东北抗日联军概况 |
1.1 东北抗日联军的诞生背景 |
1.1.1 抗联在黑龙江省境内的活动范围 |
1.1.2 东北抗日联军的兴起 |
1.1.3 黑龙江省境内的抗联活动 |
1.2 东北抗日联军的挫折及殉国烈士 |
2 黑龙江省内抗联纪念设施的修建 |
2.1 抗联密营等革命遗址概况 |
2.2 纪念设施的修建 |
2.2.1 纪念设施的分类 |
2.2.2 纪念设施的修建历程 |
2.2.3 抗联纪念设施的修建主体 |
2.2.4 抗联纪念设施的修建原则 |
3 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纪念设施评析 |
3.1 东北抗联纪念设施的特征 |
3.2 对东北抗日联军评价的历史变迁 |
3.3 东北抗联纪念设施彰显的意义 |
3.3.1 抗联纪念设施的现状 |
3.3.2 东北抗联纪念设施的现实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中国博物馆二零零四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文博类综艺节目本位文化传播研究[D]. 李瑞月.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首都国货陈列馆研究(1928-1937)[D]. 周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物法规研究(1928-1937)[D]. 胡舒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6]陶冷月研究[D]. 王晓星. 天津大学, 2016(12)
-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8]基于遗址保护的大明宫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策略研究[D]. 涂冬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9]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D]. 释见证(古骐瑛). 复旦大学, 2011(12)
- [10]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研究[D]. 陈健. 辽宁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