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检验与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刚[1](2019)在《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换挡规律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双离合器的自动挡轿车,属于机械传动范畴。这种传动方式与采用液力变矩器传动方式截然不同。由于双离合器式变速器采用电脑控制,在变速器升档和降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电脑向发动机发出信号,然后通过发动机反馈给电脑后,才能完成换挡任务。因此致使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偶发性的失速和加速。根据目前采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轿车在低速和频繁起步,满载超载过程中出现的顿挫、异响、反应迟缓以及采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轿车传动效率低,本文对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简称DCAT)在轿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为了验证DCAT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采用DCAT换挡规律控制的合理性,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对AT、DSG、AMT等研究,针对现有汽车自动变速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DCAT结构设计方案和控制原理方案,建立DCAT的数学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DCAT虚拟样机整体结构进行仿真建模,建立DCAT仿真模型。并设计了DCAT虚拟样机液力传统模式和机械传动模式的控制原理。(2)利用Matlab软件对DCAT虚拟样机换挡规律进行变速、换挡的控制策略方面的仿真分析,在经济性换挡规律和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组合型换挡规律的设计方法,且采用Matlab编程计算,获取了组合型换挡规律控制参数。最后,通过仿真来比较三种换挡规律所表现的性能,组合型换挡规律性能最佳。(3)根据汽车传动原理,将汽车各系统、各模块组合成整车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对动力性、经济性和组合型三种换挡规律进行仿真分析,分别获得变速器输出速度、燃油消耗率、换挡控制策略三组仿真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济性换挡规律切换档位时,45s内燃油消耗量为61.68ml,采用动力性换挡规律模式切换档位时,45s内燃油消耗量为93.41ml,采用组合型换挡规律模式切换档位时,45s内燃油消耗量为89.99ml。因此,组合型换挡规律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4)研究结果表明DCAT采用组合型换挡规律更具有传动效率高,经济性和动力好,行车平顺,换挡无冲击的特点,解决了当前DSG变速器和采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存在的换挡顿挫、换挡不平顺,传动效率低等问题。
孟东晖[2](2019)在《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心技术不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更是一国制造业强大的关键所在。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尽管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受制约于人的局面未有根本性改变,核心技术突破仍是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战略性难题。主流技术创新和技术追赶理论对核心技术并未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少数提及核心技术的文献也仅仅将其作为自明性概念而“黑箱”化处理,因而导致关于核心技术的内在结构、突破路径以及突破机制的研究存在较大缺口。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实践背景,针对现有核心技术相关理论研究的局限,聚焦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力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核心技术的内在结构是什么?第二,核心技术突破依循什么路径?第三,如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本研究综合运用探索性纵向多案例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基于专利的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研究,获得了三个发现:第一,核心技术可分解为功能性核心技术、性能性核心技术和可靠性核心技术三个单元;三者对应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对应的技术实体越来越成熟。第二,三个核心技术单元是核心技术突破过程中的三道“关卡”,其突破路径为:先突破功能性核心技术,再突破性能性核心技术,最后突破可靠性核心技术。第三,三个核心技术的突破机制存在差异。其中,功能性核心技术和性能性核心技术依靠先逆向学习再正向学习实现突破,可靠性核心技术只能依靠持续的正向学习实现突破。除企业外,大学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主体之一,在功能性核心技术突破阶段发挥主导作用,在性能性核心技术突破阶段发挥辅助作用。本研究创新点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从微观和动态演化视角对核心技术内在结构进行了解析,建立了包含功能性、性能性和可靠性的核心技术内在结构模型,打开了核心技术“黑箱”,突破了现有创新研究领域对核心技术物理层面的静态分解。第二,发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路径及每个核心技术单元的突破机制,特别是发现可靠性核心技术无法仅通过模仿或逆向工程实现突破,而必须通过企业自身持续的正向学习实现突破。这一发现不同于主流技术追赶理论“从模仿到创新”的核心观点,对中国汽车产业乃至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三,发现大学也是核心技术突破的主体,揭示了大学与企业在核心技术突破过程中的职能差异,打破了以往技术追赶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仅聚焦于企业的局限性。
Nguyen Truong Sinh[3](2018)在《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早期多采用固定速比减速器,现在已开始采用多挡自动变速器。为了满足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发展的要求,本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保持型两挡AMT。本文以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试验要求为总体目标,对该自动变速器的实时仿真与测试试验台进行研究开发。首先,本文进行建立纯电动汽车用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仿真模型。在以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试验要求为总体目标时,建立纯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方案,实现主要参数选取包括整车参数和传动系统参数,搭建了一台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功能样机;建立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变速器的仿真模型和纯电动汽车的实时仿真模型。为了建立试验台的总体结构方案,本文按照新型变速器的“V”型开发流程采用的试验技术来进行对试验台结构分析,建立试验台测控系统与试验台的动力装置。其中,经过对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要求分析,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和Simulink Real-Time实时应用工具来创建一种基于PC机的实时仿真机,用于搭建试验台的实时仿真与控制系统。通过对试验台动力装置的要求进行分析,本文进行试验台硬件系统各部件选取与设计,采用具有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电机变频控制器结合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来建立交流电反馈电封闭式试验台的总体结构方案。为了对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控制进行研究开发,本文根据台架传动系统的结构,进行简化分析,提出一个台架传动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并建立台架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在基于车辆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计算出台架负载电机需要提供准确的加载转矩,并对台架的主要连接部件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在试验台搭建完成时,本文进行实现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与试验并将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当变速器功能样机已放在台架上,实现所需要的仿真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变速器换挡控制系统实时试验、车辆行驶循环工况试验等,从而验证试验台的试验功能和动力装置的控制准确度是否达到所设计的要求。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4](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刘祥环[5](2014)在《轿车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一体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变速器与发动机及整车的匹配技术的先进性是衡量一辆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掌握轿车变速器自主设计开发的企业及研究机构并不多,仍然依靠于国外技术。由于汽车的普及,迫切需要自主品牌企业研究、掌握变速器设计的核心技术。本文在探讨变速器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以株齿5T15C变速器设计为实例,从整车经济性、动力性要求设计变速速比,并基于Romax、UGNX8.0等软件对齿轮、轴、壳体和同步器进行建模设计、有限元分析、强度校核及噪音优化,最后通过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和整车耐久性试验进行验证。经理论与试验分析证实,此设计过程与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胡楠[6](2014)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方便、运转平稳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以及乘坐舒适性,成为现代车辆传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自动变速器本身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拆装难度大,导致自动变速器各类故障的发生。自动变速器的各类故障不仅降低了其本身的使用性能,还有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与行驶安全性,而目前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难以满足对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高效率、智能化的要求。因此针对自动变速器研究更为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有利于降低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成本,更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延长自动变速器乃至整车的使用寿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本文研究并开发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虚拟仪器技术是一种利用软件来实现人机交互和大部分仪器测试功能的计算机仪器系统。凭借其诸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学等领域。汽车自动变速器诊断平台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进行编程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试验平台的搭建,目的在于通过进行试验的方法实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动变速器内部元件失效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自动变速器集机械、电子和液压系统于一身,其本身结构复杂,不同元件不同的失效方式会导致自动变速器不同故障现象的产生;同样,对自动变速器不同类型故障的分析与判断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诊断方法。因此,本文将从机械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三方面对自动变速器内部关键元件进行失效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故障检测方法。2.运用动力流理论对存在故障的换挡执行元件进行定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包含大量的换挡执行元件,仅依靠传统的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检测的方法无法对故障元件进行准确定位。针对这一不足,本文以辛普森式四挡自动变速器为例,利用动力流理论对存在故障的换挡执行元件的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利用动力流理论进行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3.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的搭建诊断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方面,诊断平台选用PXI系统和CAN总线接口卡等硬件设备,实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以及模拟行驶路面的目的;软件方面,诊断平台利用LabVIEW2011构造诊断系统的软件平台,并通过系统中不同的模块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的目的。4.利用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进行故障诊断本文选用装配有A341E型自动变速器的试验车辆进行实车试验并获取车辆在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下的试验数据,进而验证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对车辆自动变速器性能参数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许绍炎[7](2014)在《自动变速器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自动变速器是汽车部件中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在变速过程中实现自动变速、换挡时动力不中断、连续性的变化转矩等,因此,自动变速器结构上较为复杂。并且当自动变速器出现故障时,根据现有技术诊断相当困难。文章重点阐述了自动变速器检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方法。
郭兆松[8](2010)在《汽车无级变速器教学试验台架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某型轿车的无级变速器(CVT)及其发动机作为开发原型,通过硬、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对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试验台架的制作、试验和故障诊断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分析了汽车测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开展了某型轿车无级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研究,分析了无级变速器电路及动力控制模块(PCM)的工作机理,阐述了无级变速器、发动机各传感器、执行器及PCM的控制信号特征;设计并制作了某型轿车无级变速器及发动机台架。将该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制动踏板、加速踏板、换挡手柄、燃油箱、蓄电池及各种仪表等部件可靠且有序地布置在一可移动的钢架中,并对系统进行了重新布线,以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了系统测控台,实现了信号调理、信号显示及检测、主要信号的模拟、常见故障的设置等功能;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软件平台,实现了虚拟仪表、信号采集、信号模拟等功能;通过对硬软件各模块进行了试验及现场调试,开发了能够达到研究和运用需求的系统软硬件;分析了无级变速器的诊断试验和诊断流程,结合试验台架试验研究的结果,总结出无级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最后,总结了台架设计开发过程中突破的难点和采用的关键技术。指出了测试设备和程序的不足,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王伟红,曾宪均,乔士平[9](2009)在《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文中提出论述了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测程序。选择日产蓝鸟U13轿车用自动变速器、帕萨特B5轿车用01N型自动变速器、皇冠3.0L轿车用A340E型电液控制自动变速器,针对自动变速器无超速档、自动变速器换挡时有冲击、自动变速器油品质下降导致打滑及自动变速器频繁跳挡导致车辆加速无力等典型故障,从故障现象、故障检查与排除、故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
刘春宝[10](2009)在《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研制”(2008C01036-4),基于三维流动理论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定义更能反应整个循环圆形状变化的扁平率,设计环量变化更为合理的叶轮叶片,计算扁平变矩器性能,分析扁平率对扁平变矩器性能影响规律,提出扁平变矩器性能优化方法,目的是设计出性能优良、更好的满足车辆性能要求的扁平化液力变矩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新的扁平率定义和基于椭圆的扁平率循环圆设计方法,设计过流面积变化更为合理的不同扁平率的液力变矩器循环圆。针对不同叶轮叶片采用不同的二次函数环量分配规律进行设计,以得到叶形更为合理的不同扁平率的变矩器叶片。2.研究多流动区域耦合算法,主要有多运动参考系法、混合平面法和滑动网格法。针对液力变矩器多叶轮共同工作的特点,选择滑动网格法对轿车扁平液力变矩器瞬态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变矩器内流场数值解预测其性能的计算方法,并对变矩器进行台架实验,将计算得到的原始特性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3.深入分析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动结构及流场特性,研究不同扁平率下流场变化情况,对其流动结构和一些流动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4.计算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外特性和原始特性,分析不同扁平率下原始特性变化情况,总结扁平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将泵轮叶片沿旋转方向由内环向外环倾斜的方法优化扁平液力变矩器性能,设计出性能满足车辆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要求的扁平液力变矩器。
二、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检验与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检验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换挡规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结构设计 |
2.1 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介绍 |
2.1.1 现有自动变速器优缺点 |
2.1.2 双离合器的性能分析 |
2.2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设计方案 |
2.3 基于Solidworks的 DCAT虚拟样机结构设计 |
2.3.1 Solidworks概述 |
2.3.2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结构设计 |
2.4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
2.4.1 机械传动工况 |
2.4.2 液力传动工况 |
2.4.3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结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分析 |
3.1 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分类 |
3.2 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 |
3.3 最佳燃油经济性换档规律 |
3.4 组合换挡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动力学传动系统 |
4.1 Matlab概述 |
4.2 汽油发动机动态模型 |
4.3 车辆动力学模型 |
4.4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动力学模型 |
4.4.1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
4.4.2 离合器模型 |
4.4.3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换挡动力学模型 |
4.5 车辆油耗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挡规律仿真研究 |
5.1 汽车动力性评价 |
5.2 影响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
5.3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逻辑 |
5.4 双离合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整体仿真模型 |
5.5 仿真结果 |
5.6 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心技术的概念与结构 |
1.2.2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及核心技术突破 |
1.2.3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研究 |
1.2.4 研究缺口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核心技术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核心技术的内涵 |
2.1.1 物理属性 |
2.1.2 经济属性 |
2.1.3 知识属性 |
2.2 核心技术的外延 |
2.2.1 静态视角 |
2.2.2 演化视角 |
2.3 核心技术的影响因素 |
2.3.1 学习主体 |
2.3.2 学习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模型建立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方法选择 |
3.1.2 案例选择 |
3.1.3 数据搜集 |
3.1.4 变量测度 |
3.1.5 数据分析 |
3.1.6 发现验证 |
3.1.7 信度与效度策略 |
3.2 研究发现 |
3.2.1 功能突破阶段 |
3.2.2 性能突破阶段 |
3.2.3 可靠性突破阶段 |
3.2.4 结果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模型验证 |
4.1 研究假设 |
4.2 数据搜集与检验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样本描述 |
4.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 数据分析 |
4.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4.3.2 模型构建与修正 |
4.3.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机制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和模型 |
5.2.2 数据搜集及处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3 Tobit回归分析 |
5.3.4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政策建议 |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调研提纲 |
附录B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纯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1.1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1.2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多挡化分析 |
1.1.3 纯电动汽车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2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试验技术概述 |
1.2.1 自动变速器试验技术分析与试验台的基本类型 |
1.2.2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意义 |
1.3.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2.1 纯电动汽车用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分析 |
2.1.1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
2.1.2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2.1.3 纯电动车用动力保持型的基本参数选择 |
2.1.4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2.2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2.2.1 驱动电机和变速器输入轴的动力学方程 |
2.2.2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动力学分析 |
2.2.3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2.3 变速器功能样机与换挡控制方案设计 |
2.3.1 变速器功能样机设计 |
2.3.2 换挡控制规律分析与换挡控制器设计 |
2.4 纯电动车用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的整车模型建立 |
2.5 整车模型仿真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台的结构分析及硬件系统设计 |
3.1 试验台的功能要求与原理结构分析 |
3.1.1 纯电动车自动变速器开发流程与试验台的功能要求分析 |
3.1.2 试验台的总体结构分析 |
3.1.3 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
3.2 试验台动力装置系统分析与选型 |
3.2.1 试验台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的分析与选型 |
3.2.2 试验台动力电机变频控制的分析与选择 |
3.3 试验台测控系统的分析与选型 |
3.3.1 采用dSPACE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的方案 |
3.3.2 采用NI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的方案 |
3.3.3 采用MathWorks公司提供的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方案 |
3.3.4 试验台测控系统选型与设计 |
3.4 试验台硬件系统建立及实际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台实时仿真的研究开发 |
4.1 试验台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1 试验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2 试验台的负载电机进行加载分析 |
4.1.3 台架传动系统和目标车型仿真模型中采用的主要参数选择 |
4.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开发 |
4.2.1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 |
4.2.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驱动电机变频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3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负载电机变频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4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转速转矩传感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5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变速器TCU之间的数据接口 |
4.3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的设置、优化与检查分析 |
4.3.1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流程与设置分析 |
4.3.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优化和检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速器试验台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5.1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快速仿真试验分析 |
5.2 变速器换挡过程试验台实时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试验台提供恒动力转速和转矩的变速器换挡试验 |
5.2.2 试验台动力电机协调控制的变速器换挡试验 |
5.3 试验台在车辆循环工况下实时仿真与控制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5)轿车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一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速器在汽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1 变速器的作用 |
1.2.2 变速器类型 |
第2章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传动比设计 |
2.1 汽车发动机的使用特性 |
2.2 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计算分析 |
2.2.1 汽车的驱动力 |
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 |
2.2.3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
2.3 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指标 |
2.4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速比的选择 |
2.4.1 变速器主减速比的确定 |
2.4.2 变速器最高档传动比的确定 |
2.4.3 变速器一档传动比的确定 |
2.4.4 变速器邻档传动比的确定 |
第3章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齿轮和轴设计 |
3.1 Romax软件介绍 |
3.2 变速器传动系统Romax建模 |
3.2.1 中心距选择 |
3.2.2 输入轴建模 |
3.2.3 输出轴建模 |
3.2.4 主减速速器壳体建模 |
3.2.5 变速器轴上轴承建模 |
3.2.6 变速器啮合齿轮建模 |
3.2.7 变速器各轴系装配 |
3.2.8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总成装配 |
3.3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Romax仿真分析 |
3.3.1 设定传动系输入与输出 |
3.3.2 定义传动系载荷谱 |
3.3.3 定义传动各档动力流 |
3.3.4 传动系静态分析 |
3.3.5 传动轴径向受力及变形分析 |
3.3.6 传动系各档齿轮受力分析 |
3.3.7 传动系轴承实用寿命分析 |
3.4 变速器及主减速器齿轮齿形优化设计 |
第4章 同步器及换档机构设计 |
4.1 同步器的分类及结构 |
4.2 三四档同步器结构原理介绍 |
4.3 五倒档同步器结构原理介绍 |
4.3.1 杠杆同步器的结构及特点 |
4.3.2 杠杆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
4.4 一二档同步器结构原理介绍 |
4.5 换档机构设计 |
第5章 变速器壳体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研究 |
5.1.1 有限元分析思路 |
5.1.2 有限元研究现状 |
5.2 壳体有限元分析步骤 |
5.2.1 壳体建模 |
5.2.2 材料特性 |
5.2.3 划分网格 |
5.2.4 约束条件 |
5.2.5 载荷施加及运算 |
5.2.6 仿真后处理 |
5.2.7 对结果的分析 |
第6章 变速器可靠性试验 |
6.1 变速器可靠性研究背景 |
6.2 变速器台架试验标准及规范 |
6.3 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 |
6.3.1 变速器疲劳寿命试验与同步器耐久试验 |
6.3.2 换档机构耐久试验 |
6.3.3 噪音与静扭试验 |
6.3.4 传动效率、高速烧伤试验 |
6.4 整车道路试验 |
6.4.1 试验依据 |
6.4.2 试验目的 |
6.4.3 试验要求 |
6.5 NHV测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 |
1.2.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
2.1 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 |
2.1.1 液力变矩器 |
2.1.2 行星齿轮机构 |
2.1.3 换挡执行机构 |
2.1.4 液压控制系统 |
2.1.5 电子控制系统 |
2.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变速器部件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 |
3.1 自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分类 |
3.2 机械系统元件失效分析 |
3.3 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 |
3.3.1 位置传感器故障分析 |
3.3.2 转速传感器故障分析 |
3.3.3 挡位开关传感器故障分析 |
3.3.4 油温传感器故障分析 |
3.3.5 油压传感器故障分析 |
3.4 液压控制系统元件失效分析 |
3.4.1 换挡电磁阀故障分析 |
3.4.2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分析 |
3.5 基于自动变速器性能试验方法的故障诊断研究 |
3.5.1 基础检验 |
3.5.2 时滞试验 |
3.5.3 失速试验 |
3.5.4 油压试验 |
3.5.5 道路试验 |
3.6 OBD II 诊断系统 |
3.6.1 OBD II 诊断系统的发展过程 |
3.6.2 OBD II 诊断座引脚与故障码 |
3.6.3 与自动变速器相关的 OBD II 故障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力流理论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4.1 自动变速器诊断原则 |
4.2 基于动力流理论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案研究 |
4.2.1 动力流理论概述 |
4.2.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动力流理论分析原理 |
4.2.3 自动变速器动力流分析 |
4.2.4 动力流分析结果与诊断方案的研究 |
4.2.5 利用动力流理论进行故障诊断的一般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设计与开发 |
5.1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
5.2 基于虚拟仪器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 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
5.3.1 CAN 总线接口卡 |
5.3.2 PXI 平台 |
5.4 故障诊断平台的软件设计 |
5.4.1 系统主界面 |
5.4.2 自动变速器性能参数测试模块 |
5.4.3 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块 |
5.4.4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模块 |
5.5 自动变速器诊断系统实验验证 |
5.5.1 车辆性能参数测试试验 |
5.5.2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 |
5.5.3 故障示例 |
5.5.4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自动变速器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检测 |
1.1 一般检查 |
1.2 试验检测 |
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 |
3 结语 |
(8)汽车无级变速器教学试验台架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AT) |
1.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
1.1.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
1.1.4 无级变速器(CVT) |
1.2 无级变速器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1.3 汽车变速器检测试验台架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汽车无级变速器试验台架的总体设计分析 |
2.1 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1.1 机械传动系统 |
2.1.2 液压控制系统 |
2.1.3 电控系统 |
2.2 测控系统的设计基本原则和组成原理 |
2.2.1 测控系统的设计基本原则 |
2.2.2 测控系统设计的组成原理 |
2.3 测控系统的设计目的和要求 |
2.3.1 测控系统设计的目的 |
2.3.2 测控系统设计的要求 |
2.4 测控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分析 |
2.4.1 硬件的选用方案 |
2.4.2 软件的选用方案 |
2.5 系统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发动机及无级变速器台架的设计 |
3.1.1 设计可移动台架并布置发动机及无级变速器 |
3.1.2 布置其它附件 |
3.1.3 安装操作装置 |
3.2 测控台的设计 |
3.2.1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3.2.2 信号与油压显示及检测的实现 |
3.2.3 信号模拟辅助电路的设计 |
3.2.4 故障设置台的设计 |
3.2.5 数据采集卡接线及下位机的设计 |
3.3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 |
4.1 软件平台的整体设计 |
4.1.1 信号波形显示模块 |
4.1.2 高级采集模块 |
4.1.3 信号模拟模块 |
4.1.4 虚拟仪表模块 |
4.1.5 信号复位模块 |
4.1.6 窗口最大化模块 |
4.2 软件关键技术的实现 |
4.2.1 信号采集的实现 |
4.2.2 信号模拟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试验的目的 |
5.2 试验的方案 |
5.2.1 原车试验 |
5.2.2 信号采集及模拟试验 |
5.2.3 故障设置试验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原车试验 |
5.3.2 信号模拟试验 |
5.3.3 故障设置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无级变速器故障诊断分析 |
6.1 无级变速器的诊断试验 |
6.1.1 油压试验 |
6.1.2 失速试验 |
6.1.3 道路试验 |
6.2 无级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 |
6.2.1 初步检测 |
6.2.2 故障码检测 |
6.2.3 诊断试验检测 |
6.2.4 按故障诊断表检测 |
6.3 无级变速器常见故障的分析 |
6.3.1 车辆不能行驶 |
6.3.2 变速器不换挡 |
6.3.3 车辆起步发抖 |
6.3.4 车辆加速性能不良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变速器无超速挡故障的排除 |
2 自动变速器换挡时有冲击故障的排除 |
3 自动变速器油品质下降导致打滑故障 |
3.1 实例1 |
3.2 实例2 |
4 自动变速器频繁跳挡且车辆加速无力故障的排除 |
(10)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研究现状 |
1.2.1 轿车自动变速技术概述 |
1.2.2 液力变矩器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述 |
1.2.3 国内外液力传动研究现状 |
1.2.4 轿车扁平液力变矩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设计 |
2.1 液力变矩器扁平率的定义 |
2.2 扁平循环圆设计 |
2.2.1 传统三圆弧循环设计法 |
2.2.2 基于椭圆的扁平循环圆设计法 |
2.3 基于二次函数环量分配的扁平变矩器叶片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轿车扁平液力变矩器流场数值模拟 |
3.1 多流动区域耦合数值模拟算法 |
3.2 轿车扁平液力变矩器瞬态流场模拟 |
3.3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
3.3.1 有限体积法概述 |
3.3.2 控制方程离散的原理和过程 |
3.3.3 湍流模型 |
3.4 流场数值计算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轿车液力变矩器特性预测与性能实验 |
4.1 基于流场数值解扁平液力变矩器特性预测 |
4.2 轿车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 |
4.3 原始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扁平化液力变矩器内流场分析 |
5.1 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整体流场分析 |
5.1.1 概述 |
5.1.2 起动工况流场分析 |
5.1.3 最高效率工况流场分析 |
5.2 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泵轮流场分析 |
5.2.1 起动工况流场分析 |
5.2.2 最高效率工况流场分析 |
5.3 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涡轮流场分析 |
5.3.1 起动工况流场分析 |
5.3.2 最高效率工况流场分析 |
5.4 不同扁平率液力变矩器导轮流场分析 |
5.4.1 起动工况流场分析 |
5.4.2 最高效率工况流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扁平率对轿车液力变矩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
6.1 扁平变矩器设计方法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 扁平率对扁平液力变矩器性能影响分析 |
6.2.1 传统循环圆设计方法不同扁平率性能对比 |
6.2.2 新循环圆设计方法不同扁平率性能对比 |
6.3 扁平液力变矩器叶片前倾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轿车自动变速器的检验与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离合液力机械变速器换挡规律仿真研究[D]. 李永刚.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2]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研究[D]. 孟东晖. 清华大学, 2019(02)
- [3]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D]. Nguyen Truong Sinh. 清华大学, 2018(06)
-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5]轿车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一体设计研究[D]. 刘祥环. 湖南大学, 2014(05)
- [6]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平台开发[D]. 胡楠. 吉林大学, 2014(10)
- [7]自动变速器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J]. 许绍炎. 技术与市场, 2014(02)
- [8]汽车无级变速器教学试验台架的研究与开发[D]. 郭兆松.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3)
- [9]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J]. 王伟红,曾宪均,乔士平. 汽车技术, 2009(07)
- [10]轿车扁平化液力变矩器研究[D]. 刘春宝. 吉林大学, 2009(08)
标签:自动变速箱论文;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论文; dsg变速箱论文; 汽车传动系统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