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造体系对铬铁矿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找矿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辉[1](2021)在《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青山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部,是带内典型铅锌矿床代表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和岩性组合双重因素控制。为了理清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有效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本文综合采用大比例尺控矿构造精细解析、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构造地球化学勘查等技术手段,系统开展矿床构造控矿机制与找矿预测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和成果。(1)通过矿区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鉴定和分期配套,识别出矿区内存在4类构造体系:早NW构造带、NE构造带、晚NW构造带、SN构造带,分别对应印支早期-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喜山期。矿床受NE构造带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形成了―多‖字型、―入‖字型、―阶梯状‖三种主要的控矿构造型式。(2)矿区发育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序次的构造形迹,并呈现出显着的构造分级控矿特征,对成矿起到主导性控制作用:威水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构造(导矿构造),形成了断裂-褶皱控制的层-脉式构造矿化样式;矿区内F1、F2左行斜落断裂构成矿区二级构造(配矿构造),形成了雁列式构造控制的矿化样式;F1、F2断裂间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构成矿区三级构造(容矿构造),形成了似层块状型矿化样式;矿体旁侧密集发育的节理、裂隙构成了矿区四级构造(容矿构造),形成了平行脉型矿化样式。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机理,认为NW向威水断裂在左行张扭作用下派生出NW向张扭性F1、F2断裂,NW向F1、F2断裂在左行扭动作用下派生出NW向张扭性的次级层间断裂,次级层间断裂发生扭动派生出具扭性的裂隙群,形成了序次和级别相对的各级序断裂,对矿床、矿体群、矿体、矿脉具有明显的挨次控制关系,反映出它们受NE向构造带(构造体系)控制的不同尺度的构造,据此构建了矿床构造控矿模式。(3)从构造岩-岩相视角出发,解剖了该矿床构造岩类型、构造岩-岩相识别标志及其分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其分带规律。认为在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由于局部应力场的转变形成了不同类型构造岩,均受NW向断裂系统控制,并呈现出张裂岩相带→泥化相带(1789m、1764m中段)→扭裂岩相带→压裂岩相带的分带规律;构造岩内物理化学条件也相应呈氧化环境(张裂岩相带)→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扭裂岩相带)→还原环境(压裂岩相带),以及温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张裂岩相带为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成矿热液在应力释放部位卸荷沉淀,并向压力和温度降低部位运移。基于矿体、构造岩-岩相带整体特征和不同构造岩内元素变化特征,构建了该矿床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4)通过对构造岩在剖面上的元素变化规律分析发现Pb、Zn元素变化与Cd、Sb、Ag、Mn、As呈正相关关系,但与Sr、Mg、Cr、Ba呈负相关。同时通过矿区内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圈定了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并剖析和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指出了成矿流体运移方向;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矿床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a-V-Cd-Cr-U-Cu→Th-Rb-P-Co-Zr-Ga-Cs-Sb-Li-As-Ni→Mo-Pb-Ag-W-Zn-Sr-Mn,该序列反映了矿体成矿过程具多阶段性,在此基础构建了矿床构造原生晕理想模型。(5)通过综合研究,构建了矿区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矿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优选出一批重点找矿靶区,已知矿体深部延伸较好,还可能存在隐伏矿体。通过工程验证,在六、七中段发现新矿体,展现出找矿模型的有效性。
韩一筱[2](2021)在《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约90%的铂族元素资源蕴藏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被多国列为关键或战略矿产,受到极大的关注。但中国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铂族元素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环境影响大。金川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和夏日哈木镍钴矿床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在我国铜镍钴铂族元素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人对二者的产出背景、成矿时代、成矿元素、矿石品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对铂族元素特征并未进行过系统的对比研究。铂族元素不仅作为重要的资源,也是岩浆过程的良好指示剂。对其差异性研究对于两个矿床的岩浆演化及成矿过程异同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凝聚了中国铂族元素演化规律、运移机制以及成矿条件等重要的成矿理论。本次工作依据比较学的研究思路,在深刻认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全岩铂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电子探针主量元素测试、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试、原位硫同位素的方法,对两个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矿物的铂族元素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查明二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由此进一步认识两个矿床岩浆演化和成矿过程的异同。再者,根据二者不同的铂族元素赋存特点,对比总结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运移机制、成矿条件,对今后铂族元素找矿提供指导。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金川矿床不同矿区岩石的铂族元素和半金属元素含量较为均一,显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矿石的铂族元素含量变化非常大,Ⅰ矿区、Ⅱ矿区、Ⅳ矿区矿石中的铂族元素及半金属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其中Pt和Pd富集程度远高于Ir、Ru、Rh。但Pt、Pd具有不一致的变化,而Ru、Rh、Ir变化基本一致;Bi、Se、Te显着富集,但As的变化不明显。相比之下,夏日哈木矿床全岩铂族元素含量极低,但As、Bi含量较高。(2)根据TABs与PGEs的关系、TABs和PGEs与S的相关性,可以很好的指示PGM在岩浆中的表现形式。金川Ⅰ矿区PGE主要为铂族金属单质或合金和少量铂族金属化合物、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Ⅱ矿区PGE主要为铂族金属化合物、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Ⅳ矿区PGE和夏日哈木矿床相似,无铂族矿物,主要为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替代。(3)结合尖晶石在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的不同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典型的PGE矿床的尖晶石类型对比,认为铝铬铁矿可能作为PGE成矿的指示矿物,代表着特定的岩浆来源或物理化学条件。(4)两个矿床成矿元素不同的重要表现为金川矿床广泛发育铂族矿物、金银矿物;夏日哈木矿床广泛发育砷镍矿、红砷镍矿、辉砷钴矿-辉砷镍矿、紫硫镍矿等镍钴矿物。(5)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t(可能还有Ir)的赋存状态为铂族矿物,倾向于在早期与富As熔体直接形成Pt As2(可能为Ir As S)或在贫半金属的环境下形成铂族元素单质或合金;Pd除了以铂族矿物存在,还呈类质同像替代黄铜矿及方黄铜矿中的Fe存在;Rh主要以类质同像替代黄铜矿及方黄铜矿中的Fe。(6)铂族元素是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岩浆作用形成铂族矿物的多少。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硫化物中铂族元素含量相近,但具有不同的全岩铂族元素含量,主要原因为:与金川矿床相比,夏日哈木岩浆源区硫化物少、部分熔融程度低、岩浆氧化程度低、岩浆结晶分异程度较高、深部熔离作用较强、R因子较低。(7)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主要是岩浆成因的,但由于Pt不易进入硫化物中,早期形成铂族矿物后残余的Pt可以进入热液从而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Pt的热液矿化。(8)通过两个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了铂族元素的成矿条件如下:即岩浆源区存在大量硫化物、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岩浆的持续补给、有限的深部熔离作用、存在铂族元素的“捕获剂”和良好的分异和堆积过程。
雷传扬[3](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认为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吕古贤,张宝林,胡宝群,王宗永,刘建民,郭涛,申玉科,韦昌山,许德如,杨兴科,焦建刚,王翠芝,毕珉峰,马立成[4](2020)在《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分类与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矿田相当于Ⅴ级成矿区带的地质找矿勘查对象,需要研究"构造与建造共生"的地质现象,建立相应的概念和野外观测方法,有别于"沉积构造岩相"、"岩浆岩相"、"变质岩相"、"大地构造相"、"构造岩相"、"构造相"等理论观点。在长期矿田构造和深部外围找矿实践基础上,研究提出"构造变形岩相"的地质概念。构造变形岩相被理解为"显示构造变形的那部分岩相",是喻示受构造影响的那部分(沉积、岩浆和变质地质作用的)岩相,是包含构造变形及建造特征的地质实体,或构造建造形迹。构造变形岩相,是岩石形变和相变密切共生的地质体,既能反映成岩地质环境又包含成岩物理化学条件,是一种适用于开展"构造结合建造"观测和分析的构造岩石单元。依据地质作用类型,划分了4种矿田构造变形岩相:沉积构造变形岩相、岩浆构造变形岩相、变质构造变形岩相和复成构造变形岩相。根据地质亚相,划分了矿田尺度的27类构造变形岩相。建立矿田构造变形岩相的观测和分析方法,不仅推动了构造结合建造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而且为矿田构造向矿田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造变形岩相研究,用1∶1000~1∶50000不同精度,可以调查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的地质找矿问题,直接服务于已知矿床的深部外围找矿。地表结合中段大比例尺填图,三维刻画矿化岩相带的分布特征,成为圈定靶区的最佳途径。在"就矿找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距离找矿的预测方向——构造变形岩相界面成矿带。
王振江[5](2020)在《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时,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和迁移不仅影响了地球各个地球化学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而且控制了岩石圈地幔中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贡献了所需的成矿物质。本论文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理论计算和显微层析成像等方法,并结合使用传统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手段,以中国金川超大型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为实例,主要研究了上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再富集过程的贡献,探索了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及其微观成矿机制。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在采Ni矿床,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金川岩体及其赋存矿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成矿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岩浆硫化物矿床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具有较大争议,本论文主要针对下列两个重要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1)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熔体在成矿源区中具有怎样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2)金川矿床的硫是否存在地壳来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选取金川矿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石样品,利用Nano SIMS对该矿床主要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开展相关原位微区分析,得到其海绵陨铁状矿石的硫同位素值(δ34S)主要集中在-4.5‰~2.7‰范围内,显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特征。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具有明显的正偏特点(均值~2.05‰),而热液改造型矿石则显示负偏特点(均值~-3.27‰),两者硫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说明后期热液作用可能更易携带重硫同位素(34S)迁移。虽然岩浆型矿石的硫同位素可能经历了岩浆均一化作用,遮盖了地壳硫同位素的特征,但是,在金川矿区和周边地区未发现明显的含硫地层,因此,金川矿床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那么,对于金川矿床这样存在巨量硫化物堆积的地质体,在没有地壳硫加入的情况下,其下岩石圈地幔(成矿源区)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才能导致硫化物在金川矿床中如此高效率的聚集?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合成地幔岩/橄榄石、金属硫化物和玄武质熔体等初始物质在0.5-1.5 GPa和600-1300℃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三个系列的高温高压实验,即静态部分熔融实验、动态实验和分层反应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在部分熔融地幔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驱动力。在静态条件下,通过分析实验产物的二维和三维熔体分布特征可知,硅酸盐熔体主要沿着固体矿物颗粒边界分布,而体系中具有各向异性界面能的多相硅酸盐矿物的存在导致硅酸盐熔体形成了被熔体通道断点断开的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网络;根据理论计算可知,熔体通道最窄处的尺寸约为~0.3μm;随着实验温度从1200°C升高到1250°C,硅酸盐熔体分数则从~7.87±0.19 vol%(PC185,含硫化物实验)升高到~9.17±0.13 vol%(PC226,含硫化物实验),而硅酸盐熔体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的二面角则从~19.3-21.3°(95%置信区间)降低至~13.7-15.5°(95%置信区间);同时,在三维熔体网络中,节点配位数N=3和4的累计频率从~23.1±1.4%增加至~26.5±1.5%;这些均表明随实验温度的增加,体系中硅酸盐熔体网络的连通性和渗透性均增加。局部互相连通的硅酸盐熔体网络致使理论计算得到的熔体渗透性(k~10-14-10-16 m2)和迁移速度(v~0.7-11.1μm/day)只能应用于单个完全连通的熔体通道中。在无硅酸盐熔体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熔体(<3.77 vol%)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形成了孤立的熔体囊,且具有大的二面角(~91.5-101.3°,95%置信区间);然而,当硅酸盐熔体出现之后,硫化物熔体形成液滴状熔体球被硅酸盐熔体包裹,产于熔体三联点或者熔体囊中,而且由于受到硅酸盐熔体通道最小维度(~0.3μm)和熔体通道断点的限制,在部分熔融体系中,高表面张力的硫化物熔体通常被困在体系内不能随硅酸盐熔体的孔隙流动而迁移。与之相比,动态变形实验中,在大应变量的剪切应力作用下,硅酸盐熔体和初始“被搁浅”的硫化物熔体均被拉长且相间分布,形成了大量与剪切方向呈小角度夹角(~14.3±4.5°)且对向剪切方向延长的富熔体条带(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精细的显微结构分析可以观察到硅酸盐熔体打开了一定方向的硅酸盐矿物颗粒的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高效迁移提供了通道;此外,还有少量单独由拉长的硫化物熔体组成的熔体条带,这些条带具有与剪切方向更大的夹角(~29.9±3.6°);这些均表明体系中出现硅酸盐熔体之后,含硫化物的部分熔融岩石对于剪切应力的响应类似于部分熔融的硅酸盐体系,也就是说,硅酸盐熔体的出现控制了这些由两相不混熔熔体组成的富熔体条带。在差异应力驱动下,这些被硅酸盐熔体打开的矿物颗粒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迁移提供了高孔隙度通道;根据简单体系的两相流动理论可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的方向,硫化物熔体具有非常高的迁移速度(>475.2-990.0μm/day),外推至天然条件,一定大小的硫化物液滴(>毫米尺度)可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高速迁移,进而使岩石圈地幔富集相应的亲铜元素;因此,差异应力是一种高效的驱动硫化物熔体迁移的驱动力。除了差异应力之外,部分熔融体系内部通常也会受到气体相的浮力以及熔体相与周围固体相反应化学势的驱动,所以分层反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部分熔融岩石中,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对硫化物熔体迁移的贡献。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是指在部分熔体体系中,熔岩反应和熔体流动之间的正反馈能够驱动硅酸盐熔体发生通道化迁移的一种驱动力。当反应时间增加到~72h时,分层反应实验的上部样品中能够观察到更多的树枝状熔体通道(~21个熔体通道,最长长度约~420μm)和硫化物熔体(最大粒径约~10.7μm),且硫化物液滴的分布与硅酸盐熔体通道的产状近似一致;理论计算可知,硅酸盐熔体在熔体通道中的迁移速度(~0.09μm/s)比基质中的孔隙流动速度(~10-4μm/s)高约两个数量级,而下部熔体源区中一定大小(<10.7μm)的硫化物液滴可以在这个高的迁移速度作用下,被硅酸盐熔体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然而,当恒温时间继续增加到~96h时,上部样品中只能观察到熔体通道闭合之后留下的痕迹,而硫化物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理论计算可知,实验体系具有高的Da值(2.44*104-1.15*105>103)和低的Pe值(0.66-1.63<10),表明相对于熔体迁移速率,体系具有较高的熔岩反应和熔体扩散速率,也就是说,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被抑制,所以只有当下部熔体源区中存在足够量的可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的熔体时,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才会被提高,上部样品中的熔体通道就会保持打开,而更多的硫化物熔体也会随着高速迁移的硅酸盐熔体被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当体系中出现气体相时,低压条件(0.5 GPa),在反应渗透不稳定性驱动下,硅酸盐熔体形成了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通道;而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均表明气体相会优先吸附在硫化物熔体球表面,形成了气泡-硫化物集合体(具有大的气泡-硫化物加湿角~99.7-101.4°,90%置信区间);显然,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密度低于单独的硫化物液滴,有利于更大的硫化物熔体向上迁移。根据系统的实验研究可知,更长的恒温时间、更高的反应温度和挥发分含量均有助于形成更多的气泡-硫化物集合体,进而促进更多更大的硫化物熔体随硅酸盐熔体向着熔体通道内迁移。所以,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也是有效的促进硫化物熔体物理迁移的驱动力。由于构造稳定的地质条件下更有利于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保存,所以对于产在构造活跃的大陆裂谷背景条件下的金川矿床来说,差异应力和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萃取的贡献会大于气体浮选。综上所述,硫化物熔体在差异应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高效率的迁移和萃取,有助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再富集,进而使镍和铜等成矿元素在深部成矿源区中发生预富集,为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可能就是导致金川岩体中巨量硫化物堆积的第一步。本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实验成矿学方面的依据,从而从高温高压成矿实验角度,阐明了该类型矿床的深部成矿过程以及金属矿化富集的机制。
刘利宝[6](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包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及定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敖包吐勘查区(约80km2)为研究对象和尺度。立足于解决敖包吐矿区范围内深部和外围找矿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成矿机制研究和地、物、化找矿信息提取。聚焦:评价深部斑岩型矿化找矿潜力,对构造控制的脉状矿体进行深部定位预测,评价已知矿体以外地段的找矿潜力。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有:(1)敖包吐矿床已知部分为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状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成矿硫源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温度为中温。形成于140.0~155.7Ma的花岗闪长斑岩为成矿母岩,其经历了充分的结晶分异作用,成矿母岩和与之配套的断裂构造系统对成矿均具有决定性作用。推测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花岗闪长斑岩岩基,存在“上脉下体”成矿结构的可能。形成于169.9Ma的流纹斑岩为研究区重要的矿源岩。(2)地球物理信息提取得到:(1)矿体位置电性特征为低电阻中高极化率,矿化岩体为高电阻高极化。常规激电测深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对应良好的梯度带位置与脉状矿(化)体位置吻合。(2)1:1万地面高精磁测共解析出4类异常,共6大异常、10个子异常。Ⅰ、Ⅱ号矿带位置磁测信息均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对磁测数据多种方法变换处理:Ⅱ号矿带位置为高的正异常区,梯度明显,矿体产出部位NW向串珠状、带状正异常与串珠状、团朵状负磁异常镶嵌相伴、间隔出现;Ⅰ号矿带位置为低缓团朵状正磁异常和团朵状负磁异常间隔出现,梯度较缓。向上延拓反映在Ⅰ号矿带和Ⅱ号矿带东端趋于交汇地段深部存在大的强磁地质体,是深部侵入体的反映。(3)1:1万重力扫面测量,共圈定高密度异常体4处,低密度异常体7处,重力高值异常G-4的范围与Ⅰ号、Ⅱ号矿带已知地段高度吻合,推测4处高密度异常为矿致异常,7处低密度异常为隐伏的花岗闪长斑岩体或流纹斑岩的局部地质单元。大比例尺电、磁、重力测量成果均显示,敖包吐矿床已知的构造热液脉状矿体产出部位深部局部地段存在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隐伏岩体(岩基),高精磁法测量和高密度重力测量对定位预测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矿源岩—流纹斑岩有效。(3)地球化学信息提取得到:(1)原生晕-垂向域方面:Hg、Sb、As、Cd、Cu、Bi、In、Sn是重要的找矿指示元素;Ⅰ、Ⅱ号矿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均显示多期热液叠加成矿的反分带现象。Ⅰ6和Ⅱ1号矿体存在上下两个矿化富集带,第二矿化富集带赋存于260m标高以下;Ⅱ1号矿体的第二矿化富集带与第一矿化富集带之间的无(弱)矿间隔约160~180m。(2)次生晕-平面域方面:W、Sn、Mo、Bi、Cd、Cu、Sb、As、Au等元素是重要的指示元素。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主成分,主成分2主要载荷因子Bi、Sn、Pb、W、Sb、Ag、Mo是评价侵入岩成矿作用的有效标志;主成分3主要载荷因子Au、As、Sb是评价构造控制的热液脉状矿化的有效标志,属前缘晕元素。两个主成分异常中心可作为矿源岩流纹斑岩和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定位预测依据之一,主成份3的地球化学高值异常中心可作为定位预测浅部控矿构造的依据之一。筛选出两处矿致异常。(4)研究区控矿要素包括:构造对成矿的控制(EW向构造导矿兼容矿;NW向构造容矿;EW向雁列式断裂构造组内派生的NW向断裂构造构成“入”字形构造控矿系,EW向雁列式断裂构造组内NW向断裂构造构成的断层桥控矿系,EW向构造与NW向构造组成菱形结环控矿系)、成矿母岩对成矿的控制(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花岗闪长斑岩期的岩浆活动是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矿源岩对成矿的控制(形成于(169.9±0.8)Ma的流纹斑岩因被后期(155.7±1.0)Ma的花岗闪长斑岩期侵入的岩浆热液萃取而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是研究区重要的矿源岩)和围岩岩性对成矿的控制(浅色岩系有利于容矿,黑色岩系导致矿质分散)等四类。提取出研究区内的预测准则包括:地质准则(构造准则、成矿母岩准则、矿源岩准则和围岩岩性准则)、地球物理准则(地球物理信息提取之结果,包括电性异常准则、磁异常准则、重力异常准则)、地球化学准则(化探信息提取之成果,包括原生晕地球化学预测准则和次生晕地球化学预测准则)。(5)创造性地引入经济学思维,根据矿山生产经营中选矿回收率、金属价格、加工费、计价系数等经济指标计算了样品中Pb、Zn、Ag综合品位和综合矿化强度,以此作为已知矿体空间矿化信息的研究手段,参与深部定位预测研究。(6)在已知的Ⅰ6和Ⅱ1号矿体深部进行了定位预测,提出Ⅰ号矿带和Ⅱ号矿带存在多期热液叠加成矿,在Ⅰ6和Ⅱ1号矿体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带,Ⅱ1号矿体具有明显的侧伏规律,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1号矿体深部靶区已得到成功验证,Ⅰ6号矿体深部靶区还未及验证。(7)在已知的Ⅰ、Ⅱ号矿带的外围进行了定位预测,圈定了四类共9个靶区。其中A1靶区和A2靶区已得到成功验证,A1靶区求得122+333可采矿石资源量120.47万吨,A2靶区求得122+333可采矿石资源量85.24万吨。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7](2020)在《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属第一序次,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矿床成矿系列。理想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矿床成矿系列组(G),可包括与岩浆作用有关的(I)、与沉积作用有关的(S)、与变质作用有关的(M)、与区域性构造事件-流体作用有关的(F)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H)5类矿床成矿系列。从地球构造演化角度来看,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形成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存在内在成因联系,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客观记录和必然产物,可与地壳尺度构造运动相对应。深入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对于探索地球演化规律,深化理解不同尺度、不同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成矿过程,揭示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用成矿系列组内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理念和"成矿序列"(有序性)的原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还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因涉及面广,矿床成矿系列组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吕古贤[9](2019)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和构造物理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力成岩成矿"的理论是地质力学构造控岩控矿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是上世纪70—80年代初,在构造地球化学领域关于应力矿物、岩石变形-变质关系、构造控矿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应用动力成岩成矿载体的"构造岩相带",在新疆沙尔托海铬铁矿开展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后续研究,从"动力成岩成矿"阶段,发展到现今的"构造物理化学"阶段。基于固体力学原理,研究认为变形岩石由偏应力场引起,偏应力场可分为差应力状态和各向等正应力状态两个部分,后者被命名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不仅能引起岩石体积变化,也能影响其中化学平衡,是一个物理化学变量。结合胶东金矿的长期研究发现,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是化学平衡的结果,物理化学环境才是化学作用的原因,提出"构造力改变压力温度等条件影响化学平衡"的认识。创建"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方法,预测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得到证实,促进胶东从危机矿山重灾区转而成为全球第三大金矿区。经过40多年的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找矿实践,构造物理化学取得显着进展,1996年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设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201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
谢富伟[10](2019)在《拉萨地块南缘侏罗纪岩浆作用及其含矿性研究》文中认为冈底斯成矿带发育晚泥盆世-中新世岩浆作用,记录了古特提斯洋演化、新特提斯洋俯冲、印度-亚欧大陆碰撞到碰撞后伸展的动力学过程,并伴随着侏罗纪、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三期主要的成矿事件。分布在拉萨地块南缘的侏罗纪岩浆岩是新特提斯洋俯冲早期的岩浆响应,东西绵延上千公里,但与之相关的矿化目前仅发现雄村矿集区内的多个形成于侏罗纪的斑岩型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现已查明Cu金属量200余万吨,Au金属量200多吨,证实分布在拉萨地块南缘的侏罗纪岩浆岩带存在巨量Cu、Au成矿元素的堆积。查明控制侏罗纪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建立含矿岩体的识别标志对完善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演化历史、实现俯冲期成矿作用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编录,以拉萨地块南缘中段的侏罗纪含矿斑岩及非含矿火山-侵入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背散射、CL、EPMA、LA-ICP-MS、SHRIMP II、XRF、ICP-MS等分析技术手段,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的Hf-O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磷灰石、榍石、锆石、金红石原位微区分析,探讨了岩石成因及深部动力学机制,重塑了新特提斯洋早期构造演化历史,查明了岩浆源区性质、结晶条件及结晶历史,评价了侏罗纪岩浆岩的含矿性,建立了基于岩石地球化学和副矿物指示矿物学的含矿岩体判别标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拉萨地块南缘侏罗纪岩浆岩为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侵入岩构成的连续演化的岩浆岩系列,成岩年龄峰值集中在192-156 Ma,花岗岩岩石类型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少量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源岩为新生的中-高钾(少量为低钾)玄武质下地壳岩石,源区残留矿物以辉石为主,母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不同程度的俯冲洋壳±俯冲沉积物熔体±洋壳出熔流体的交代。结合前人数据,本文认为侏罗纪岩浆岩的动力学机制受控于洋内岛弧的平板俯冲和陆缘弧的陡俯冲并存的“双俯冲”模式,含矿岩体与洋内岛弧俯冲体系有关。(2)提出了联合磷灰石的饱和温度、Sr、REE、δEu、Cl、F,锆石的饱和温度、结晶温度、δ18O、Hf、ΣREE、Th、U、Pb、Nb、Th/U、Ce/Sm、Yb/Gd,榍石的结晶温度、REE、δEu、Sr,可以有效反映岩浆源区性质、结晶条件、副矿物结晶顺序以及早期流体出溶,可用于示踪岩浆岩成因差异。(3)利用磷灰石、锆石、榍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对侏罗纪岩体的氧逸度、S含量、H2O含量、Cu含量、挥发分进行了评价。含矿岩体从岩浆演化早期的磷灰石、榍石矿物结晶相到更晚期的锆石结晶相,共存熔体的氧逸度逐渐升高,锆石结晶时共存岩浆熔体具有富H2O、富S的特征,岩浆熔体整体具有更高的Cu、Cl。提出了上述条件是导致了成矿物质在岩浆结晶晚期发生富集的关键因素。(4)初次建立了基于岩石地球化学和副矿物指示矿物学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岩浆岩的含矿性判别标志。含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更高的Cu、更低的MnO、Y;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l、MnO、Pb,更低的LREE/HREE、U/Yb、La/Ce、La/Sm;榍石具有更高的TiO2;金红石具有更高的Zr、Nb、Sb、Sc、V、Hf、Ta、W,更低的Mo、Cr、Sr、Fe、Pb、Th、ΣREE以及金红石Cu、Au的协同变化可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侏罗纪含矿岩体的判别标志。
二、构造体系对铬铁矿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找矿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体系对铬铁矿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找矿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黔西北铅锌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2 青山铅锌床研究现状 |
1.2.3 前人研究的薄弱点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节理 |
3.3 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矿石组构 |
3.4.4 矿石化学成分 |
3.5 围岩蚀变 |
3.6 成矿期次划分 |
第四章 .矿区构造解析与构造控矿机理 |
4.1 不同等级构造力学性质分析 |
4.1.1 矿床高级别褶皱、断裂构造(一级构造)力学性质分析 |
4.1.2 低级别断裂构造(二级及以下构造)力学性质鉴定 |
4.2 矿区构造组合与控矿构造体系 |
4.2.1 早NW构造带 |
4.2.2 NE构造带 |
4.2.3 晚NW构造带 |
4.2.4 SN构造带 |
4.3 控矿构造型式 |
4.4 成矿构造体系 |
4.5 构造控矿机理 |
4.5.1 构造分级控矿机理 |
4.5.2 构造控矿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控矿断裂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
5.1 构造岩-岩相带划分及其特征 |
5.1.1 张裂岩相带 |
5.1.2 泥化相带 |
5.1.3 扭裂岩相带 |
5.1.4 压裂岩相带 |
5.2 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 |
5.3 不同构造岩-岩相带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元素组分迁移特征 |
5.3.3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5.4 不同构造岩-岩相带中元素变化规律及指示意义 |
5.5 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
5.6 小结 |
第六章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
6.1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6.1.1 剖面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6.1.2 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6.1.3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6.1.4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找矿意义 |
6.2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 |
6.2.1 异常下限及浓度分带计算 |
6.2.2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6.2.3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的地质解释 |
6.2.4 构造原生晕模型 |
第七章 综合找矿模型与深部找矿方向 |
7.1 综合找矿模型 |
7.2 找矿标志 |
7.3 找矿预测 |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D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 E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2)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元素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典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地质背景对比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矿床地质 |
2.4.1 金川矿床地质 |
2.4.2 夏日哈木矿床地质 |
第三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岩矿石铂族及半金属元素特征 |
3.1 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1.1 金川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1.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含量 |
3.2 铂族元素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2.1 金川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2.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及半金属元素与S相关性 |
3.3 半金属元素与铂族元素的关系 |
3.4 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4.1 金川矿床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4.2 夏日哈木矿床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与铂族矿物相关的矿物学研究 |
4.1 尖晶石 |
4.1.1 形态特征 |
4.1.2 化学特征 |
4.1.3 端元划分 |
4.2 铂族矿物 |
4.3 金银矿物 |
4.4 镍钴矿物 |
4.5 贱金属硫化物 |
4.5.1 形态特征 |
4.5.2 成分特征 |
第五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尖晶石和硫化物铂族元素组成 |
5.1 尖晶石微量元素 |
5.1.1 金川矿床尖晶石微量元素 |
5.1.2 夏日哈木矿床尖晶石微量元素 |
5.2 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2.1 金川矿床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2.2 夏日哈木矿床镍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 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1 金川矿床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3.2 夏日哈木矿床磁黄铁矿微量元素 |
5.4 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4.1 金川矿床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4.2 夏日哈木矿床黄铜矿和方黄铜矿微量元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金川和夏日哈木矿床岩浆演化及成矿过程的异同 |
6.1 岩浆源区 |
6.2 部分熔融程度 |
6.2.1 部分熔融程度与PGE的关系 |
6.2.2 氧化还原状态对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 |
6.3 岩浆结晶分异与深部熔离作用 |
6.4 S饱和机制 |
6.4.1 金川矿床S饱和机制 |
6.4.2 夏日哈木矿床S饱和机制 |
6.5 铂族元素演化规律与赋存状态 |
6.5.1 Pt的行为 |
6.5.2 As的独特性 |
6.5.3 Rh的行为 |
6.5.4 Pd的行为 |
6.5.5 铂族元素赋存状态 |
6.5.6 PGE演化模式图 |
6.6 铂族元素的运移机制 |
6.6.1 岩浆作用 |
6.6.2 热液作用 |
6.6.3 衡量因素 |
6.7 铂族元素成矿的条件 |
6.7.1 岩浆源区存在大量的硫化物 |
6.7.2 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 |
6.7.3 岩浆的持续补给 |
6.7.4 有限的深部熔离作用 |
6.7.5 存在铂族元素的“捕获剂” |
6.7.6 良好的分异和堆积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第四系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3.1 石英闪长岩 |
3.2 花岗闪长岩 |
3.3 正长花岗岩 |
3.4 二长花岗岩 |
3.5 暗色微粒包体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测年 |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
4.2.3 电子探针测试 |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第5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石英闪长岩 |
5.1.2 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花岗岩 |
5.1.4 二长花岗岩 |
5.1.5 暗色微粒包体 |
5.2 Lu-Hf同位素 |
5.2.1 石英闪长岩 |
5.2.2 花岗闪长岩 |
5.2.3 正长花岗岩 |
5.2.4 二长花岗岩 |
5.2.5 暗色微粒包体 |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石英闪长岩 |
5.3.2 花岗闪长岩 |
5.3.3 正长花岗岩 |
5.3.4 二长花岗岩 |
5.3.5 暗色微粒包体 |
5.4 矿物学特征 |
5.4.1 斜长石 |
5.4.2 角闪石 |
5.4.3 黑云母 |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
6.2.1 暗色微粒包体 |
6.2.2 岩相学 |
6.2.3 矿物学 |
6.2.4 年代学 |
6.2.5 地球化学 |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6.3.1 角闪石温压计 |
6.3.2 黑云母温压计 |
6.3.3 氧逸度 |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6.4.1 岩石类型 |
6.4.2 岩石成因 |
6.4.3 岩浆源区 |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分类与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构造变形岩相的研究背景 |
2 构造变形岩相的概念 |
3 构造变形岩相应用实践和找矿预测效果 |
3.1 胶东金矿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填图研究和找矿预测效果 |
3.2 构造变形岩相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3.3 构造变形岩相勘查方法应用和推广 |
4 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分类方案 |
4.1 构造岩相的地质作用分类 |
4.2 构造变形岩相的地质亚岩相分类 |
4.3 地质作用和构造亚相的典型矿床简介 |
5 结论 |
(5)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 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1.2 矿床源区成矿母岩浆的迁移机制 |
1.1.3 成矿模拟实验 |
§1.2 存在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测试分析方法 |
§2.1 高温高压仪器及方法 |
2.1.1 5GPa Griggs高温高压流变仪 |
2.1.2 150吨活塞-圆筒型压机 |
§2.2 X-ray显微成像技术 |
§2.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2.4 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 |
§2.5 实验产物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 |
第三章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质背景和原位硫同位素研究 |
§3.1 金川矿床地质背景 |
3.1.1 区域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概况 |
§3.2 金川矿床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特点 |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对比实验研究 |
§4.1 静态部分熔融实验 |
4.1.1 静态实验原始样品和实验条件 |
4.1.2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二维分布 |
4.1.3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三维分布 |
§4.2 简单体系(橄榄石+熔体)的动态实验 |
§4.3 复杂体系(合成地幔岩+熔体)的变形实验 |
4.3.1 轴压变形实验 |
4.3.2 剪切变形实验 |
§4.4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萃取机制 |
4.4.1 静态萃取机制 |
4.4.2 动力学萃取机制 |
第五章 分层反应实验 |
§5.1 反应渗透分层实验 |
5.1.1 反应渗透实验结果 |
5.1.2 熔体迁移驱动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 |
§5.2 气泡浮选分层实验 |
5.2.1 理论背景 |
5.2.2 气泡浮选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 应用于岩石圈地幔的熔融过程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 |
§6.1 从变形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6.2 从分层反应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元素含量标准化方法和步骤 |
附录 Ⅱ 二维和三维显微结构图片分析方法 |
附表1 金川岩体主要造岩矿物的氧化物成分 |
附表2 金川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成分 |
(6)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包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及定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大兴安岭地区岩浆活动与成矿 |
1.2.2 大兴安岭南段区域成矿规律 |
1.2.3 大兴安岭中南段“上脉下体”成矿模式 |
1.2.4 铅锌矿成矿理论与找矿勘查方面研究进展 |
1.2.5 成矿预测方面研究进展 |
1.2.6 研究区勘查现状 |
1.2.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火山岩 |
2.3 区域侵入岩 |
2.4 区域构造 |
2.5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地质发展史及区域成矿作用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地质 |
3.3 矿化与蚀变特征 |
3.3.1 矿化组分及结构构造 |
3.3.2 蚀变类型及结构特征 |
3.3.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成岩作用和成矿机制研究 |
4.1 测试样品采取与分析方法 |
4.1.1 测试样品采取 |
4.1.2 锆石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4.1.3 锆石LA-MC-ICP-MS微区原位Hf同位素比值分析 |
4.1.4 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4.1.5 原位微区硫化物Pb同位素比值测试 |
4.1.6 原位微区硫化物S同位素比值测试 |
4.1.7 闪锌矿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 |
4.1.8 石英H-O同位素测试 |
4.1.9 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
4.2 成岩年代研究 |
4.3 成矿岩浆岩成因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
4.3.1 岩石学特征 |
4.3.2 岩石化学特征 |
4.3.3 岩浆岩来源与成因类型 |
4.3.4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4 闪锌矿成矿矿物学研究 |
4.4.1 元素变化特征 |
4.4.2 元素赋存状态 |
4.4.3 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及赋存状态对地球化学勘查的启示 |
4.4.4 闪锌矿对成矿温度的指示 |
4.4.5 闪锌矿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岩成矿作用时限 |
4.5.2 成矿物质来源 |
4.5.3 成矿温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球物理信息提取及对成矿机制的启示 |
5.1 信息提取基础 |
5.2 电性异常信息提取 |
5.2.1 岩矿石电物性特征 |
5.2.2 电法方法和方法组合有效性试验 |
5.2.3 平面域电性异常分布情况及已知矿带电性异常特征 |
5.3 磁异常信息提取 |
5.3.1 岩矿石磁物性特征 |
5.3.2 平面域磁性异常分布情况 |
5.3.3 Ⅲ号重点磁异常区异常结构剖析 |
5.4 重力异常信息提取 |
5.4.1 岩矿石密度物性特征 |
5.4.2 平面域重力异常场分布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球化学信息提取及对成矿机制的启示 |
6.1 原生晕地球化学信息提取(垂向域) |
6.1.1 Ⅰ号矿带原生晕地球化学信息 |
6.1.2 Ⅱ号矿带原生晕地球化学信息 |
6.2 次生晕地球化学信息提取(平面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矿体定位预测 |
7.1 控矿要素分析 |
7.1.1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7.1.2 成矿母岩对成矿的控制 |
7.1.3 矿源岩对成矿的控制 |
7.1.4 围岩岩性对成矿的控制 |
7.2 成矿机制总结 |
7.3 预测准则与预测的理论依据 |
第八章 矿体定位实践暨靶区圈定 |
8.1 已知矿体深部定位预测研究 |
8.1.1 空间矿化信息研究方法介绍 |
8.1.2 Ⅰ6号矿体深部定位预测 |
8.1.3 Ⅱ1号矿体深部定位预测 |
8.2 已知矿体外围定位预测研究 |
8.2.1 A1靶区预测依据及验证结果 |
8.2.2 A2靶区预测依据及验证情况 |
8.2.3 C1靶区预测依据及验证情况 |
8.2.4 B1、C3、D1靶区预测依据及验证情况 |
8.2.5 B3靶区预测依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成矿系列组”概念的提出 |
1.1 概念及其由来和命名 |
1.2 研究进展 |
2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典型实例 |
2.1 华北地台(陆块)北缘 |
2.2 辽吉裂谷带 |
2.3 秦祁昆成矿域 |
3 “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成因机制 |
3.1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客观记录 |
3.2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必然产物 |
3.3 矿床成矿系列组是地壳运动的特殊代表 |
4 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的意义 |
4.1 有助于探索地球演化的规律 |
4.2 有助于深化对成矿构造环境的认识 |
4.3 有助于总结复杂的成矿规律 |
4.4 有助于抓住关键、指导找矿 |
5 问题讨论 |
5.1 成矿系列组与成矿构造环境 |
5.2 成矿系列组形成演化的不均衡性与相对完整性 |
5.3 成矿系列组的厘定 |
5.4 成矿系列组的研究方法 |
6 结论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9)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和构造物理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构造结合建造理论的发展 |
2 动力成岩成矿理论观点和方法 |
2.1 动力成岩成矿理论的研究 |
2.2 动力成岩成矿关键研究问题 |
3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新概念 |
3.1 石槽矽卡岩铜矿矿田构造控岩特征 |
3.2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数学力学分析 |
3.3 不同构造变形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分布 |
4 构造物理化学研究与发展 |
4.1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控矿与构造成矿的研究基地 |
4.2 构造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 |
4.3 构造物理化学的基础地质科学问题 |
4.4 构造变形岩相地质研究与调查方法 |
4.5 构造物理化学的深入发展 |
5 小结 |
(10)拉萨地块南缘侏罗纪岩浆作用及其含矿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岩浆岩含矿性研究 |
1.2.2 拉萨地块南缘侏罗纪成矿作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成矿事件 |
第3章 雄村矿集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床特征 |
3.4.1 热液蚀变及脉体系统 |
3.4.2 矿化特征 |
3.5 成岩成矿时代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测试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实验测试方法 |
4.2.1 锆石U-Pb定年 |
4.2.2 锆石Lu-Hf同位素 |
4.2.3 锆石原位O同位素 |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5 矿物电子探针 |
4.2.6 矿物微量 LA-ICP-MS 分析 |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副矿物地球化学 |
5.1 岩浆岩特征 |
5.2 岩石地球化学 |
5.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 副矿物地球化学 |
5.3.1 锆石 |
5.3.2 磷灰石 |
5.3.3 榍石 |
5.3.4 金红石 |
第6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6.1 锆石LA-MC-ICP-MS U-Pb年代学 |
6.2 Lu-Hf同位素 |
6.3 岩石成因及意义 |
6.3.1 岩石组合及成因类型 |
6.3.2 岩石地球化学对岩石成因的约束 |
6.3.3 副矿物地球化学对岩石成因的约束 |
6.4 岩浆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意义 |
6.4.1 时空分布与演化 |
6.4.2 动力学机制 |
6.4.3 构造演化历史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岩浆岩含矿性判别 |
7.1 岩石地球化学对含矿性的判别 |
7.2 副矿物矿物化学对含矿性的判别 |
7.2.1 锆石 |
7.2.2 磷灰石 |
7.2.3 榍石 |
7.2.4 金红石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构造体系对铬铁矿分布的控制作用及找矿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D]. 宋丹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金川与夏日哈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对比研究[D]. 韩一筱. 长安大学, 2021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分类与应用效果[J]. 吕古贤,张宝林,胡宝群,王宗永,刘建民,郭涛,申玉科,韦昌山,许德如,杨兴科,焦建刚,王翠芝,毕珉峰,马立成. 地质通报, 2020(11)
- [5]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D]. 王振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包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及定位预测研究[D]. 刘利宝.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矿床成矿系列组——六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J].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黄凡,王岩,裴荣富. 地质学报, 2020(0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9]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和构造物理化学研究[J]. 吕古贤.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10]拉萨地块南缘侏罗纪岩浆作用及其含矿性研究[D]. 谢富伟.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