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小书

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小书

一、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小人书(论文文献综述)

袁煊赫[1](2020)在《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闲暇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是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取向,选取河南省L村为田野调查点,采取半开放式访谈,以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生的人为访谈对象,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从闲暇时间、闲暇空间、闲暇活动、闲暇伙伴四个方面呈现近70年来儿童闲暇生活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1949年-1978年、1978年-2000年、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1.从闲暇时间上来说,儿童的闲暇时间总量在减少,闲暇时间的分配逐渐从农业劳动转向学业活动;2.在闲暇空间上,农村儿童的活动场所经历了由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到以村为中心,再到以家为中心的转变过程;3.在闲暇活动上,活动的内容逐渐由乡土性活动转向信息时代下的活动,户外活动减少,依赖信息媒介的活动增多;4.在闲暇伙伴上,游戏群体联系逐渐减弱,闲暇伙伴趋向成人化。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的变迁都显示出成人对于儿童闲暇生活的控制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一个去乡土性的过程,此过程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各场域对于儿童的影响,如家庭变迁、村庄公共生活、市场利益、教育机构和政府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种流变轨迹也彰显出社会时代精神的演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时代碎片化特征的冲击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儿童。如何应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引导当代以及未来儿童开展良好的闲暇生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等来有效发挥闲暇生活的价值。

陈莉[2](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认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杨群[3](2019)在《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美术是幼儿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反映幼儿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表达情感、进行交流、宣泄情绪的工具。连环画以更加动态、更多层面、连续性地来表现幼儿对世界的感悟。随着幼儿认知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由原来单一的“涂鸦”,变成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画面色彩的连环画,充分展现对世界的更多认知,反映幼儿整体智慧的发展。研究者对所在幼儿园10名有丰富大班带班经验的教师做访谈交流,了解在幼儿连环画创作方面,教师的认识与操作现状以及分析幼儿连环画创作的现象与问题,结果显示,教师对幼儿连环画创作的重要性高度认同,但对连环画创作内容选择随意、目标定位不准,连环画创作过程教师有效性支持不足等。综上,本研究确定题目为《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的实践研究》,以成都市P幼儿园大班3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与班级G老师一起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培养幼儿对连环画创作活动的兴趣,唤起幼儿对周围事物及艺术形式的丰富感受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主题活动开展为线索,探索出一系列适合大班幼儿开展连环画活动的绘编内容以及指导活动开展的新方法、新策略。研究中,研究者紧紧围绕研究核心,在主题活动《十二生肖总动员》背景下,开展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活动。首先,因地制宜优化环境,拓展连环画欣赏与创作空间,通过创造幼儿欣赏感知的连环画环境,创设幼儿感知互动的主题环境,提供幼儿自由创作连环画的空间,为幼儿搭建主题经验互动了解与连环画欣赏感知的良好氛围。抓住连环画的特点——以图为主、连环画主题鲜明、情节连续、角色统—的特点,沉思研虑思考框架,探索连环画创作的操作模式按照“经验整理与提升——信息交流——创作连环画——展示分享”的模式开展连环画创作活动,依据幼儿的经验、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生成和设计连环画创作内容,关注幼儿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的发展也重视幼儿对连环画创作艺术的表达,以主题鲜明、情节连续、角色统一、封面设计、分幅标记为连环画的基本结构要素鼓励幼儿动口、动眼、动脑、动手进行创作,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与分享,共享连环画创作的乐趣。教师在幼儿创作连环画过程中,动态调整连环画创作活动组织形式,基于幼儿兴趣,连环画内容、创造性重点关注,实现关注幼儿良好情绪情感体验、关注幼儿连环画内容充分表达、关注幼儿连环画画面创意表现;基于幼儿经验,“仿编连环画——续编连环画——创编连环画”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连环画创作能力;基于幼儿合作,“独立创作——小组合作——自由合作创作”形式多变,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基于幼儿发展,积极评价赞赏幼儿的成长与变化。

谭旭东[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童书出版主题、形态与传播方式的演变》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童书出版在不同阶段发生了主题、形态与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演变。第一阶段,童书主题比较集中,形态比较单一,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第二阶段,童书出版发展相对缓慢,主题、形态和传播方式相对固定。第三阶段,童书主题丰富多元,形式也相对多样,但传播方式依旧比较传统,主要体现为纸质阅读和影视改编。第四阶段,童书出版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形态和传播方式趋向多元。

王品[5](2019)在《学龄前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书籍设计师专注于书籍的创意设计。书籍的表达方式凭借形态的创新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者的思想。儿童立体书的形式直接影响立体书的视觉效果。一本好的儿童立体书籍可以寄图文、声音、机关、教育于一体,更加生动、直观地向儿童传递信息,对儿童各器官予以刺激,进而开发孩子潜力并提高儿童手脑锻炼的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相较市面上广泛销售的传统儿童书籍,儿童立体书对孩子更具有吸引力。儿童立体书以全新的方式引领儿童书籍的热卖,说明儿童立体书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如何在立体书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符合形式美感的构架组合,并且使之与阅读功能完美结合是本文探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翻开立体书页面时所呈现的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状态,给儿童提供更多观察视角是本文探讨的另一方面。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儿童的审美认知特征以及立体图书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影响。笔者从儿童立体书的适宜、奇趣、互动和愉悦等方面,对立体书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在儿童立体书的制作方面,笔者引入乐高玩具积木的模块化思想,将立体书分模块设计,增强儿童立体书籍的互动性,使儿童对立体书籍有更直观的理解。同时,在立体书的选材和印刷方面,笔者建议设计师选用更加环保健康的材料,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石宇[6](2019)在《数字技术发展对儿童绘本产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迭代,人类一贯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影响到了儿童绘本行业的发展。如今,依托各种新技术而生产出的数字化儿童绘本逐渐普及,为大众所广泛接受。这些数字化产品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辅助穿戴设备作为呈现载体,提取绘本故事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数字化呈现,将阅读带离静态,使绘本对儿童的教育更立体更形象。本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不同种类的数字化儿童绘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业内外现状环境和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数字技术运用于儿童绘本产业的特征,试图勾勒出数字技术发展对儿童绘本行业各个环节所产生影响的样貌。绪论部分首先交代了研究背景,对儿童绘本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前人的研究从儿童绘本和绘本的数字出版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第一章,关于儿童绘本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回溯。根据儿童绘本不同发展阶段所依托的技术和呈现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单色印刷时代、彩色印刷时代、模拟信号技术时代和数字信号技术时代。第二章,关于数字技术背景下国内儿童绘本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论述了我国目前儿童绘本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再以数字儿童绘本与其他儿童教育类图书、传统儿童绘本的竞争关系层层递进,窥见数字儿童绘本行业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对数字技术环境下儿童绘本的行业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分析,从生产方式、内容呈现方式、使用场景和阅读习惯、销售渠道和营销方法四个角度切入,结合数字儿童绘本相较于传统纸质绘本所具有的显着优势,探究数字技术介入儿童绘本行业后对出版营销的各个环节所带来的改变、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七章是经上文的分析后所得出的数字技术与儿童绘本产业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总结,借助一些具体案例和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技术产业化、绘本形式创新与绘本内容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就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关于数字儿童绘本行业存在不足作出梳理:目前我国数字儿童绘本的创作力不佳,不光是原创作者的缺乏,同时创作团队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也为绘本数字化的创作带来了困难。同时缺少激励体系、营销发售渠道单一、家长选择带有目的性、行业外部监管体系缺失等都是儿童绘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极大缺陷和隐患。结语部分则是对上文进行了总体回顾和总结,肯定数字儿童绘本的创新和价值,但其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未来前景可观但发展道路上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沈贝贝[7](2019)在《戴逸历史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戴逸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曾担任中国史学会第四届、第五届会长,在从事历史教育事业的几十年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治史之道和讲学之道,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为学界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他所获得的教育奖项也正是对其教学成果的认可与证明。受年少求学经历以及家乡文化熏陶的影响,戴逸强调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要发挥好历史领路人的作用。作为经历了新旧时代的史学家、教育家,戴逸又吸收了“史家四长”和“经世致用”的传统思想,提出“资料、思想、文采、道德”是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个人素养以及“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历史教育功能。此外,戴逸十分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历史教学实践,强调要用联系的眼光将历史人物与时代相结合,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发展。长期处于历史教学与研究前线的戴逸,还根据自己历史教学研究经历,提出了“勤、苦、乐、迷”这四大境界,为历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良性循环之路,同时也注重依据一定原则选择图像史料来进行历史教学。戴逸历史教育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为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师个人发展等提供借鉴,还能推动历史教育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丽燕[8](2019)在《新时期探索性少年小说流变研究 ——以江苏《少年文艺》(1976-2000)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索性少年小说是新时期儿童文学亮眼的实绩之一。从它的发表载体——期刊的角度梳理其发生、发展、嬗变的轨迹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1980年代探索性少年文学崛起的多重动因,认为正是由于现代意义的“少年观”的引领,少年小说从儿童小说中分离出来,同时受到成人文学的牵引和启迪,发表阵地的引领与助推,在突破“教育工具论”的进程中,少年小说大胆地探索,拓展着自己的步伐,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儿童小说的风貌,其气象变得雄壮、阔大起来。1980年代的探索性少年小说呈现出多元的审美风貌,本文通过发表在江苏《少年文艺》上具体的文本来分析探究这一文学潮流的创作实绩。常新港对悲剧现实和成长疼痛的逼视确立起悲壮、苍茫而又有力度的风格;班马和董宏猷从“原始”和“民间”去寻求力量,使得自己的作品野性十足,生气贯注;陈丹燕和韦伶的作品则充分的少女化,女作家们自觉地关注青春期的少女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变化,开始书写“成长之性”,儿童文学领域性别视角初现。正是这些作家的辛勤耕耘推动了少年文学的审美进程,奇葩纷呈的景观直接铸就了新时期儿童文学繁荣兴盛的局面。1990年代,少年文学的创作语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部分作家投向市场的怀抱,通俗少年文学异军突起,以其繁荣的创作和庞大的受众成为人们无法忽略的文学景观,本文以饶雪漫的少年小说为个案分析这一现象。同时,仍然有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和编辑坚持纯粹的艺术追求,进行先锋少年小说的探索和试验,如江苏《少年文艺》的“新体验小说”专栏。艺术的探索未有穷期,其轨迹、命运和前景留给人们深长的思索。

施瑞婷[9](2018)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情感感受与表达规则失范、社会心态失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几度社会转型的历史实情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变迁都会深层次地影响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情感,情感社会化研究便发轫于此。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情感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机制,对情感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理想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在这一情感体制下建构起了一整套“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主要特征是情感色调以“勇敢”为主,集体主义情感主旋律突出,情感趋向两极化、片面化,许多情感都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目的在于烘托、强化以及反衬集体主义情感。围绕这套话语有着相应的话语实践,重点在于对个体与集体的情感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情感大于一切,家庭功能政治化。对少年儿童与对成年人的情感社会化的期待并无明显分别。具体的情感教育方式首先是自我反省,接着对有益于情感社会化话语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以及采用反衬手法进行强化。对于不符合话语要求的情感,同样采用反衬法凸显其错误性,并利用个体和集体的情感关系,进行集体性的批判以及夸大危害性的后果,直至将其扭转。现实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使认知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中最受重视的内容。与此相应,“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式微,理想主义的狂热回归现实主义的理智。在此历史情境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这套情感社会化话语实践的重点,在于处理个体与互动性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由于核心家庭在情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亲情之爱重新回到情感社会化话语中,情感色调以“爱”为主。少年儿童成为情感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群体,情感教育方式虽种类繁多,但总体呈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被理智对待的情感若是能够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就完成了。若还不能,则需经由自省,辅以采取其他的教育方式重复这一过程,进行情感的再社会化。自我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主导性情感体制。这种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系统的“快乐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由于引起许多负面情感而逐渐式微,社会对正面情感的呼吁加强,因此,这种情感体制的情感色调以“快乐”为主。对“快乐人生三句话”及相应的“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的建构,完整地诠释了这套话语的内涵。随着情感逐渐“被看见”,不再依附于其他,情感指涉个体、回归自身。话语实践所处理的主要是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情感涉及的环境不再局限在日常生活范围内,还涉及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少年儿童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情感成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对于负面情感往往采取“以情育情”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其转化为有益于“快乐人生”的正面情感。如难以转化,则会选择忽视、忍耐、遗忘、向内归因等方式进行排解。若起初体验到的是正面情感,也要经由自我反省,判断其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如不符合,还需通过情感教育进行再社会化,以达成“快乐人生”的目标。三种主导性情感体制之间是一种交叉渐进的关系。随着情感体制的变迁,情感社会化的话语建构及实践亦在不同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一个时期的情感意涵、情感序列、情感关系以及情感教育等定下基调。情感教育方式从极端化转向人性化,原本受到压制的个体情感日益得到关注,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成为情感社会化话语处理的核心关系,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些都反映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但是,鉴于我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情感,即便是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也体现出强烈的试图将情感予以规训的冲动和要求。通过“知心姐姐”形象的创立,促使受众与其产生情感联结,其目的还是为了进行情感教育,强调情感的统一性,强化情感社会化话语。国家意志以及工具理性在每个时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其对情感规训的影响力,高度简化的情感判断与向内归因的情感教育方式也始终存在。情感社会化话语还具有代际传递效应。研究最后分析了对情感社会化话语的过度内化可能带来的情感问题,指出情感或许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结构性因素之外,引发情感体制本身更迭变化的内在推动力,由此探讨了情感体制转向的新趋势。研究最终落脚于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解,解释这些变迁及其机制是如何通过曲折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生存体验和生活感受的,并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社会两方面提出处理社会情感问题的建议,且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探讨情感社会化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人际沟通与代际间的理解,更有助于将历史照进现实,为洞悉时代的命运与精神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情感社会化是连接看似个体层面的情感与整体层面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唯有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都通过良性循环的方式解决情感问题,才能形成真正的“好社会”。

陆美静[10](2018)在《1960-2000年代生人的童年生活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往今来,童年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生理概念,它有着深刻的诗学及社会学内涵。从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忆幼年而悟永生”到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olderlin)笔下类似乡愁情结的童年追忆,从那些世代相传的童话故事和几经岁月变迁而仍有共性的儿童游戏,可以看出,童年与宗教、神性等这些潜藏人类深层心理基因的超验意象有着共通的文化所指。同时,在实践层面上,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童年还是一个与成年相互依存的丰富的样态系统。本文采取叙事研究的思路,以1960-2000年代生人为研究对象,呈现近五十年来的童年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探析童年与现实文化对抗适应间的精神张力。童年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镜像,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成就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年代时,也为童年生活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这种烙印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但童年世界的魅力在于其平行于当下社会背景的同时,自身也是一个自在自足的文化世界,一方面以某种超越性区隔于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以其原初的敏锐与同情衔接日常生活。反观当代童年,尽管波兹曼式的担忧未免杞人忧天,但资本的无情和蛊惑难免使其陷入到某种悖论式的尴尬境地。成人作为拥有社会主导话语权的行为群体,应坚定自己的文化责任和伦理操守,为后现代语境下童年精神的护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小人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小人书(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闲暇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二)对儿童闲暇权利的思考
        (三)社会变迁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儿童闲暇生活的研究
        (二)儿童闲暇生活的变迁研究
        (三)儿童闲暇生活教育的研究
        (四)相关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儿童
        (二)闲暇生活方式
        (三)闲暇教育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取向
        (二)有关田野点
        (三)进入研究现场
        (四)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年代划分的依据
    六、研究对象
第三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
    一、闲暇时间
        (一)充足的闲暇时光(1949年-1978年)
        (二)自由的闲暇时光(1978年-2000年)
        (三)被支配的闲暇时光(2000年至今)
    二、闲暇空间
        (一)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1949年-1978年)
        (二)以村为中心(1978年-2000年)
        (三)以家为中心(2000年至今)
    三、闲暇活动
        (一)乡土性的活动(1949年-1978年)
        (二)多元化的活动(1978年-2000年)
        (三)信息时代下的活动(2000年至今)
    四、闲暇伙伴
        (一)多元伙伴(1949年-1978年)
        (二)平行伙伴(1978年-2000年)
        (三)垂直伙伴(2000年至今)
第四章 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历史流变分析
    一、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脉络
        (一)闲暇时间:自然向机械
        (二)闲暇空间:开放向封闭
        (三)闲暇活动:乡土向现代
        (四)闲暇伙伴:同龄向成人
    二、社会各场域对于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家庭变迁影响
        (二)村庄公共生活散场
        (三)市场利益冲击
        (四)教育机构滋生
        (五)政府政策辐射
    三、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历史流变背后的时代精神
        (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三)碎片化特征的冲击
    四、儿童闲暇教育的开展
        (一)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
        (二)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
        (三)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美术是幼儿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 幼儿连环画创作活动现状问题发现
        (三) 弘扬中华传统读物连环画现实需要
    二、选题意义
        (一) 实践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连环画
        (二) 幼儿连环画
        (三) 幼儿连环画创作
    四、文献综述
        (一) 连环画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的相关研究
        (二) 其他画本书籍与连环画的比较
        (三) 幼儿连环画创作的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主要方法
    五、研究进程
第三部分 研究实施
    一、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的现状分析
        (一) 教师对连环画创作的重要性认同
        (二) 连环画创作内容选择随意
        (三) 连环画创作目标定位不准
        (四) 教师有效性支持不足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实践
        (一) 因地制宜优化环境,拓展连环画欣赏与创作空间
        (二) 沉思研虑思考框架,探索连环画创作的操作模式
        (三) 落实跟进教师指导,提炼连环画创作的支持策略
第四部分 研究小结与反思
    一、研究形成的积极影响
        (一) 幼儿在连环画创作中获得发展
        (二) 研究者在实践研究中专业能力获得提升
        (三) 家长对于幼儿连环画创作高度认同
    二、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活动的开展建议
        (一) 连环画主题的选择
        (二) 连环画内容的选择
        (三) 连环画开展的模式
    三、研究反思与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一) 研究成果适用范围
        (二) 研究不足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P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活动过程观察表
    附录3: 《十二生肖总动员》主题活动下主要连环画创作活动一览表
致谢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童书出版主题、形态与传播方式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70年童书出版发展的基本轨迹
二、70年童书出版的主题、形态和传播方式的演变
三、70年童书出版主题、形态和传播方式演变的内在原因
    1. 政治意识形态与政策的变化
    2. 学校教育和社会儿童阅读环境的变化
    3. 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家长素养的提升
    4. 信息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变化
    5. 出版的变革与监管

(5)学龄前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儿童书籍设计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调研法
        1.4.2 文献综述法
2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儿童立体书的概念
        2.1.1 儿童立体书的演变过程
        2.1.2 儿童立体书的种类
        2.1.3 儿童立体书的功能
        2.1.4 儿童立体书传递信息的模式
    2.2 学龄前儿童的特征
        2.2.1 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2.2.2 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2.2.3 学龄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变化
        2.2.4 学龄前儿童对书籍语言的认知
    2.3 学龄前儿童存在的社会现状
        2.3.1 家庭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
        2.3.2 书籍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2.3.3 儿童立体书设计的市场需求
3 学龄前儿童对立体书的审美认知
    3.1 直观性的知识传授
    3.2 交互性的体验认知
    3.3 智慧性的启发能力
4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形态设计的表现
    4.1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设计的审美特点
        4.1.1 “用”的适宜
        4.1.2 “新”的奇趣
        4.1.3 “妙”的互动
        4.1.4 “亲”的愉悦
    4.2 学龄前儿童对立体书设计的互动感知
        4.2.1 “奇”的视觉体验
        4.2.2 “趣”的触觉感受
        4.2.3 “美”的听觉感受
    4.3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设计的色彩特性
        4.3.1 “观”的对比性
        4.3.2 “艳”的明亮性
        4.3.3 “喜”的乐观性
5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的制作工艺
    5.1 立体书的制作方法
        5.1.1 构成法则的应用
        5.1.2 制作方法的巧妙
        5.1.3 形态造型的适合
    5.2 立体书的材料选择考究
        5.2.1 “致用”的功能
        5.2.2 “美”的途径
    5.3 印刷工艺的融洽
        5.3.1 “版”的工艺多样
        5.3.2 “订”的有序
6 学龄前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实践
    6.1 设计的构思缘由
        6.1.1 源于皮影戏的工艺启发
        6.1.2 吸取了立体小人书的设计灵感
        6.1.3 受益于当下立体书的表现特点
    6.2 笔者儿童立体书的创作实践
        6.2.1 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动机
        6.2.2 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6)数字技术发展对儿童绘本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第二节 儿童绘本及其特征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技术视角下儿童绘本历史回溯
    第一节 单色印刷时代—依托印刷技术儿童绘本得以普及
    第二节 彩色印刷时代—黑白到五彩的阶段性变革
    第三节 模拟信号技术时代—无声到有声的历史性过渡
    第四节 数字信号技术时代—静态到动态、平面与空间的多维切换
第二章 数字技术背景下国内儿童绘本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第二节 激烈的内部竞争环境
第三章 数字技术对儿童绘本生产者的影响
    第一节 作者
    第二节 出版社
    第三节 内容服务平台
第四章 数字技术对儿童绘本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微信公众平台、有声读物平台类绘本
    第二节 App类手机应用软件类绘本
    第三节 AR、VR类儿童绘本
    第四节 数字儿童绘本呈现方式特征
第五章 数字技术对儿童绘本阅读的影响
    第一节 改变使用和阅读方式
    第二节 提升阅读体验
    第三节 冲击传统阅读观念
第六章 数字技术对儿童绘本销售的影响
    第一节 滋生实体书店新形态
    第二节 网络渠道成为主要销售方式
第七章 数字技术与儿童绘本产业发展展望
    第一节 技术产业化是数字儿童绘本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二节 绘本形式创新最终服务于绘本内容
    第三节 内容创新需要调整以配合新媒介形式
    第四节 数字技术环境下儿童绘本产业存在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戴逸历史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戴逸历史教育思想溯源
    第一节 家乡文化熏陶
    第二节 年少求学经历
    第三节 教学研究经历
    第四节 思想理论基础
        一、优良史学传统理论的积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
第二章 戴逸论历史教育功能
    第一节 资政:以史为鉴
        一、“资人事之政”
        二、“资国事之政”
    第二节 育人:素质教育
        一、知识教育
        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章 戴逸论历史教学方法
    第一节 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以历史通俗读物为辅
        二、发挥历史教材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发挥历史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教师是学生的历史领路人
        二、示范、传授、压担子
    第三节 对比联系教学
        一、对比联系教学
        二、历史人物与时代相结合
    第四节 图像史料教学
        一、图像史料的重要性
        二、图像史料的使用原则
第四章 戴逸论历史教师的个人素养
    第一节 “资料、思想、文采、道德”
        一、“资料”
        二、“思想”
        三、“文采”
        四、“道德”
    第二节 “勤、苦、乐、迷”
        一、“勤”之境界
        二、“苦”与“乐”二境界
        三、“迷”之境界
第五章 戴逸历史教育思想评析
    第一节 戴逸历史教育思想特点
        一、兴趣为基
        二、育人为重
    第二节 戴逸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学习与兴趣相结合
        二、知识与能力相促进
        三、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时期探索性少年小说流变研究 ——以江苏《少年文艺》(1976-200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探索性少年小说崛起的多重动因
    第一节 少年小说与儿童小说的分离
    第二节 成人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观的转变:从教育儿童到为儿童写作
    第四节 发表阵地的引领与助推
第二章 探索性少年小说审美的多元探索
    第一节 常新港:对成长疼痛和悲剧性现实真相的逼视
    第二节 班马和董宏猷:从“原始”和“民间”寻求野性的生命力
    第三节 陈丹燕和韦伶:少女的身体和情绪世界
第三章 先锋精神的逃逸与守望
    第一节 少年小说创作语境的转变与“探索”的式微
    第二节 消费文化影响下通俗少年小说的兴起
    第三节 困厄中的守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问题聚焦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一个栏目的几个时代
    一、“我群”与“他者”:主要受众群体的聚焦
    二、政策与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三、回到情感:情感色调的年代差异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革命的“理想主义”
    二、“集体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公而忘私”的情感关系
    四、“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实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生存的“现实主义”
    二、“理智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亲情回归”的情感关系
    四、“工具理性”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我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一、发展的“自我主义”
    二、“快乐至上”的话语建构
    三、“彰显自我”的情感关系
    四、“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越时期的情感话题
    一、情感意涵的时代变迁
    二、“公与私”的消逝与重构
    三、“男与女”的性别意识
    四、“贫与富”的对立与感知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阶段已发表论文及着作
致谢

(10)1960-2000年代生人的童年生活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60年代以来的童年生活体验
    一、60-70年代:贫乏年代的童年生活体验
        (一) 物资匮乏的生存体验
        (二) 充满野趣的游戏体验
        (三) 共生共竞的同胞体验
    二、80年代:“乍暖还寒”年代的童年生活体验
        (一) 田间巷尾的自然野趣
        (二) “要争气”的学业枷锁
        (三) 家庭内部的人伦温情
    三、90年代:市场经济初期的童年生活体验
        (一) 奥数题外的张望
        (二) “书山”后的乐趣
        (三) 广场上的奔跑与游戏厅内的驻足
    四、2000年代:商业文化时代的童年生活体验
        (一) “御宅族”们的狂欢与压抑
        (二) 长幼间的互哺与控制
        (三) 有关长大的张望与彷徨
第二章 童年精神的内涵
    一、区隔于日常生活的超越性
        (一) 内容:颠覆的重构
        (二) 形式:欲望的自主
    二、生命原初的敏锐与同情
        (一) 与万物共生的同情
        (二) 对人情事态的敏锐
第三章 当代童年的命运
    一、商业资本的附庸
    二、丰盛与匮乏的悖论
    三、象征之林的观望
第四章 当代童年精神的护持
    一、主体性的复归
    二、与粗粝的直面
    三、美感的救赎
第五章 研究反思
    一、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二、对研究内容的反思
附录: 访谈提纲及编码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小人书(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D]. 袁煊赫. 河南大学, 2020(02)
  • [2]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3]大班幼儿连环画创作的实践研究[D]. 杨群.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童书出版主题、形态与传播方式的演变[J]. 谭旭东. 编辑之友, 2019(09)
  • [5]学龄前儿童立体书创意设计研究[D]. 王品.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6]数字技术发展对儿童绘本产业的影响[D]. 石宇. 苏州大学, 2019(04)
  • [7]戴逸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 沈贝贝. 苏州大学, 2019(04)
  • [8]新时期探索性少年小说流变研究 ——以江苏《少年文艺》(1976-2000)为例[D]. 徐丽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9]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D]. 施瑞婷. 南京大学, 2018(04)
  • [10]1960-2000年代生人的童年生活体验研究[D]. 陆美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小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