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护理的需求与社会保健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帅[1](2021)在《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在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机制。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能够为老年人在舒适的社区环境中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必要的养老服务。本文梳理了德国养老服务设施类型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并以柏林市为例对德国养老照护服务设施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文献研究、调研成果的分析总结发现,德国多种类型的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因此,本文提出了“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对该体系框架、构成要素、功能组成、联动机制及其智能化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国情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相关研究,并说明论文主要内容、目标方向、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确立研究方法。第2章分阶段梳理了德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类型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阶段国家养老相关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德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横向对比德国、美国、日本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共性规律。第3章以柏林地区为例,通过对柏林地区既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进行实地调研及文献查阅,梳理总结德国不同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组成、设施特点和代表案例。第4章基于以上调查成果,提出“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概念,以体系视角梳理了德国既有多种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分析其体系构成要素、功能组成、联动机制及智能化趋势。第5章结合现阶段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参考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从构成要素、功能组成、联动机制及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使研究具有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第6章为结论,提出论文中的结论并展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已呈现体系化特征,存在良好的内部联动运行机制。因此,对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的研究将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昊[2](2020)在《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老龄化与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对当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出挑战。将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支撑的智慧养老嵌入养老服务体系,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为迎合信息社会发展潮流和抓住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时代机遇。为此,本文聚焦如何在智慧养老视域下,运用智慧养老的理念、技术和智慧,提升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旨在从智慧养老角度为优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系统性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在问题定位上,智慧养老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创新模式意义,但是智慧养老并非脱离传统养老模式而单独存在。本文并未简单地将智慧养老视作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加以界定,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观念能量、技术能量和智慧能量,将之注入传统养老模式之中,藉此借助信息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同时,在智慧养老视域下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不应仅局限于强调养老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还应强调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合作共赢理念以及敬老尊老的伦理哲学和文化意涵,更应在理念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等相融合的基础上系统施策。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养老构成了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必要的条件和要素。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在理论上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其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也即构建出一种科学、理性和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指导中观层面形成稳定和可靠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相关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化运转。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这一路径,因为其养老人口规模相对有限、地域空间相对较小,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是建立在坚实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稳定的社会保障和殷实的国民收入等基础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于人口结构上的自然结果,呈现出“有备而老”或“边富边老”的老龄化特征。对此,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更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和效能。其二,自下而上的模式转型路径,也即从中观实践角度,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自发性转型历程进行经验提炼和推广,从而助推养老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完成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过程。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而言,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人口特质、养老传统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另一方面,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诸如“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差异等衍生的政策性不利后果、资源配置不均衡、养老成本攀升等挑战,以及“未备而老”和“未富先老”的等结构性困局,缺乏西方国家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具备的物质、体制、人才和技术等基础条件。因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更加适合通过中观层面的养老服务模式的整合升级,以自下而上的渐进性方式为主,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的优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我国既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单要素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研究深入度也较高。但是,从整体思路出发,聚焦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及其优化路径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同时,从研究角度看,对于养老服务过程中智慧养老问题的探讨,多是从技术角度对其实践应用情况的碎片化梳理,较少从内在逻辑、观念、技术、管理等综合角度进行系统性解读,对其理论基础、优化路径反思的研究少之又少。由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成果、总结已有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步骤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首先,在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部分,出于对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在供给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中的风险把控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愿景等问题的思考,综合利用供给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渐进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的知识和方法,得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在充分回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统合性的研究架构。其次,基于本文研究框架,对利用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一方面,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践变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运行现状及其不足出发,系统地认识和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亟需升级的现实需求,从而厘清了通过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亦即本文研究的现实关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有针对性地讨论了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从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角度看,智慧养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价值嵌入、技术赋能、交互增慧三个层面,在具体作用的发挥上包含“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三重逻辑。再次,在理论逻辑上辨明理想图景的基础上,本文从实践探索角度对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已有进展进行了总结,亦同时对本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检验、呈现和细化。基于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本文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对应我国处在实践前沿的三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化”模式。通过展示不同的“智慧化”模式的运作过程与特色,对如何通过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理想愿景落地等,进行了实践梳理和系统呈现。此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厘清我国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需求、逻辑理路以及实践样态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国外智慧养老及其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做法,对国外智慧养老的“线上社区”“智能居家”以及“合作型科技助老”等三个主要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从其制度基础、运作机制等方面出发,提炼了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总体而言,通过对需求与愿景、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探讨,可以发现智慧养老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一个系统性创新路径。通过价值嵌入、技术赋能和人人交互,智慧养老可以在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方面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提质增效。不过,智慧养老在优化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功能设计时,需要注意克服客观的温度落差、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等潜在的障碍,走出常见的误区,并在其配套性制度和保障性机制的建立完善方面进行新的反思和探索。从长期发展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的浪潮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已来。在此形势下,正确的改革姿态应当是迎难而上,破解智慧养老的现实梗阻,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断迭代升级。
董晨雪[3](2020)在《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健康养老将健康理念引入养老领域,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生活需要,还关注其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统筹协调养老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趋势,尽管与之相应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的问题。关注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公平的正义,是聚焦老年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在归纳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健康养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况,并以江苏省太仓市、合肥市肥西县、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对其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城乡间、还是地区间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将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最后,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分别为: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以期能够对我国健康养老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促进我国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丁雪萌[4](2020)在《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地区差异显着等特点,加之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附加效应,导致我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恶化,集中反映为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给与养老需求之间的错配。虽然我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政策制定与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与优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然而老年人口数量与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其对照护服务与养老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家庭少子化与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家庭照料方面人力供给资源的不断下降,致使养老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矛盾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供需视角,选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方即老年人群体,以及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方即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个层面探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均衡问题。因此,本研究遵循以下逻辑范式:(1)本文首先基于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具体将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形式划分为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1)整体角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家庭、社区与机构三个供给主体层面构建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评价体系,剖析我国地区间长期照护服务资源分配是否均衡有效;(2)分步评价,本文首次尝试基于CLASS数据库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下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供需信息的挖掘,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与评价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状况,弥补了国内供需角度层面关于长期照护服务整体评价的空白。(2)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逻辑框架是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在有效需求理论即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下,确定了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应该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因此本文的分析侧重点在于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并且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将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长期照护服务方式全部融合进了一个实证分析框架,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主要是鉴于长期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具有非常相似特点的基础,即它们的使用都是以“消费能力”为中心的个人选择行为,因此本文参考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安德森行为模型(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同时结合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其中,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框架下的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个人行为),是环境特征、个人特征和养老效果综合影响的结果。其理论模型有利于客观评析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匹配有效度,也在一定程度充实了国内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1)家庭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一即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的分析;(2)社区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二即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的分析,并且从供需角度出发即供给水平与客观需要相结合,探究影响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主观需求的相关因素;(3)机构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结合上述个人行为(行为一: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与行为二: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进而分析对老年人养老效果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分析逻辑有助于将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行为与行为结果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部分:本部分采用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提供2017年数据),依据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方式所对应的的责任主体,选取了反映我国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34个指标,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对其供给能力进行具体的剖析。研究发现:(1)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人口老龄化标准,同时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其长期照护服务的综合供给能力尚未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2)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最占优势,西部地区的供给劣势尤为明显,养老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也极为不均衡;(3)上述结果侧面说明地区经济实力强的省份,其长期照护服务综合供给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更应重视养老服务资源在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倾斜与分配,以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年人日益严峻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第二,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受儒家思想以及孝文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九成老年人选择自己家或者子女家养老,而且农村地区老年人选择家庭成员养老的意愿更为强烈。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各类因素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方式的影响,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同时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对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选择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各类因素影响的差异作用。其中老年人子女数量越多,其未来选择家庭照护模式的意愿会更强烈,同时儿子数量对父母未来选择家庭照护的倾向作用显示更强。(2)从供给层面而言,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成员仍然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内部供给主体,同时也是老年人选择提供护理服务的首要倾向;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作为家庭养老服务的外部供给主体的作用体现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自身工作、抚养孩童与照顾老人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其他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因素,家庭照护功能会不断外溢到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中。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老年人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发展的局面,使得青壮年子女面临上有赡养义务、下有抚养责任的负担也会持续加剧。第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我国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呈现“高需求、低利用”的态势,其中加权需求结果显示最高的为“陪同看病”等医疗护理类服务,其次是“老年人服务热线”等精神慰藉类服务,最后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不平衡现状仍然较为严峻,生活照顾类、医疗护理类以及精神慰藉类共三类服务九个项目下,有相应需求但未获供给的老年人比例几乎均超过三成。其中精神慰藉类服务的供需不平衡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医疗护理类以及生活照顾类服务。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具体探讨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是基于其自身客观需求产生,还是源于现有供给导向;从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依次探索各因素对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定量影响。(1)倾向因素中,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则更为强烈;有配偶老人相比孤寡老人在社区照护服务方面的主观需求也更低;同时,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表达更为显着。(2)使能因素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现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对老年人关于其的主观需求正向影响显着。(3)需求因素中具体分析了老年人其自身的客观需求状况对社区照护服务的影响作用,其中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明显比健康一般或较差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对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也更显强烈。(2)从供给层面而言,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类型中供给水平最高的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其次是精神慰藉类以及医疗护理类服务,侧面说明生活照顾类服务的供给难度较低,因此社区在该项服务的提供则较为充分。然而,我国社区照护服务模式起步较晚,同时养老床位利用率一直在低水平浮动,说明其服务的使用发展远远滞后于社区养老机构与设施投资扩建。并且社区照护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软硬件环境支持基础薄弱、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与质量结构性严重失衡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等问题限制,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四,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机构照护作为家庭照护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普遍偏低,并且老年人自身与家人关于选择养老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偏见。本部分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并且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行为的最后一环节即老年人的养老效果的实证分析。(1)倾向因素中,居住在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着经济、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使得在晚年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效果满意度显着消极于城市老年人。(2)使能资源中,拥有房产数越多以及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为积极;学历越高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加积极;社会网络支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有利于促进其精神健康,外在给予的内心安全感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老年身份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与压力。(3)需求判断中,机构照护服务意愿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现负向影响,说明选择机构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可能其获得的代际支持较匮乏,同时内心感受到的满足感与充实感也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进程的首要着力点仍是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应先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进而再去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矛盾。(2)从供给层面而言,首先,当前养老设施和机构床位的供应远远超过行业需求,并且自2011年开始机构养老的床位利用率却在逐年下降,说明养老床位存在资源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文化程度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养老服务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护理队伍性别、年龄结构的失衡均严重制约养老护理质量的提升。再者,各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平均为0.944,全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低于平均规模效率0.979;其中,综合效率未达到最佳的省份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各相应地区应重视加强政府部门的养老投入,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同时注重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衡发展。
尚丹丹[5](2020)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在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专科胜任力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初步探讨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社区护理的专科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回顾法:本研究对国内外数据库、护理院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的网站进行检索,获取并筛选社区高级实践护士岗位胜任力、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相关的文献及网站资料,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初步拟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相关条目。2.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为工具,对研究领域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以及全科医学的6名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取与社区高级护理实践需求现状、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岗位胜任力情况等主题相关的信息,根据半结构访谈的结果对临床实践模式的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专家纳入标准,初步选取35名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纳排标准以及专家和课题组的参考意见,最终确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指标体系。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6及SPSS 22.0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及构成比对专家一般资料进行描述;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对专家的积极性进行描述;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由专家学术水平、对研究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决定)对专家权威性进行描述;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对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描述;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比以及权重值对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描述。本次研究中指标的权重通过比例分配法进行计算。结果1.文献回顾法结果: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及网站信息,最终确定将社区护理高级实践护士的专科胜任力作为本研究中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核心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初步确定了实践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以及培养环节质量控制。2.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共确定了3个主题(MNS专科化培养的认可度、社区护理MNS专科化培养的理论要点、社区护理MNS临床培养质量控制)以及6个亚主题(角色定位、实践培养目标、社区专科特色实践安排、考核评价体系、实践基地与带教师资质量、院校与实践基地间的交流)。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27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两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71%和90.00%。本研究中的函询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重庆等17个省市,其研究方向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全科医学。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0.05)。第一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87(P<0.05),第二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95(P<0.05)。4.指标修改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共删除指标13项,增加指标19项,修改指标36项。最终形成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共包括一级指标4项(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培养环节质量控制),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171项。在一级指标中,培养目标所占权重最高。在培养目标中,权重排名为前三位的指标分别为“社区全科护理实践能力”、“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及“教育指导能力”。结论本次函询的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较高,地域代表性较好,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体现社区高级护理实践的特点,可以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思路,对提高社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着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完善及社区高级护理实践人才角色范畴的改变,该临床实践体系的内容仍需不断调整与更新。
和莎[6](2020)在《原居安老持续照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起步较晚,尚有不完善之处。养老设施数量不全、分布不均,缺少一个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建立健全的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能够使老年人在舒适的社区环境中获得全面的、连续的、必要的养老服务。本文调查了北京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现状,梳理总结了多个发达地区原居安老服务体系的框架、内容及其联动机制,并结合北京地区老年人实际需求调查,提出适合北京地区的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第1-2章阐述研究背景,指明研究的必要性,介绍国内已有文献的相关研究,并说明论文主要内容、目标方向、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确立研究方法;第3章从供给侧对北京地区既有原居安老设施进行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居家养老相关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报告的分析及实地调研,发现原居安老设施的不足之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类型不全、体系不完善、缺乏联动机制;第4章是从需求侧对北京地区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验证既有北京地区养老设施的不足之处,得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类型,为后续建立适合北京地区的原居安老持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第5章梳理总结了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框架、内容及联动机制,为构建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第6章以苏州居家乐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为例,对其养老信息平台及其联动机制实例进行现场调研,总结苏州地区联动机制的先进经验,为建立北京地区养老设施体系中的联动机制提供借鉴;第7章从北京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参考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借鉴苏州的联动机制,提出适合北京地区的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内容及其联动机制。第8章为结论,回顾前文的结论,对北京地区社区、居家养老事业提出建议。建立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及协调服务联动机制是解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关键环节。该体系整合社区内外的养老资源,并通过体系内部联动机制使社区、居家养老有序、整体、联动,为进一步进行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的规划研究打下基础,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的建设提供参考。
张燕[7](2020)在《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对焦作市的社会调查》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早期的人口政策导致我国的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且趋向核心化,儿女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家庭养老作用日渐微弱。由此,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逐渐开始发挥出重要作用,尤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传统养老文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广泛推广。但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养老服务供求失衡、城乡居民间的需求差异大、服务项目单一性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应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具体分析影响他们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对焦作市500位城乡居民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交叉分析和回归分析。在变量的设计上,本文主要选取了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和社区居住状况,不同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在社区居住状况中主要是选取老年人对所住社区医疗及养老的满意度。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城乡居民在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上的差异性;其次,通过交叉表分析自变量与居民所需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再次,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自变量与居民所需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对比来分析在影响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上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及社区居住状况对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得出研究结论:个体特征是影响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家庭养老资源仍是居民养老服务的重要来源;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及环境显着影响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提高但存在显着差异;影响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存在差异性;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不匹配且供求失衡。最后对论文以后的写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做出展望,从而丰富目前的研究成果。
陈坤[8](2020)在《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对各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冲击,也对家庭和个人产生着巨大影响。向老年型社会过渡的转变始于欧洲和北美洲等富裕地区,随后出现于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传递。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下降,“421”家庭结构的普遍出现,传统“子女养老”模式的退出,社会分工的变化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造成了日常照护需求的巨大缺口,导致老年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为我国养老服务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构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国外学者对机构养老服务的利用、供需之间的差距、养老机构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地较多也较为深入。研究发现,国外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供需错配、服务效率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评价不规范等过程,研究结果对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由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从现有研究看,关于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多数缺乏理论模型的支撑,对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也缺少科学的分类分析,关于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少,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使用的方法易受非服务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服务评价与服务实际绩效不一致,完善以上研究不足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机构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作为研究现场,通过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使用,力求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揭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破解养老机构发展困境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从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两方面出发,研究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机构养老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破解养老机构发展难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1.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济南市为例,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系统调查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和认可程度。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基础,对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从影响老年人需求的使能因素、倾向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三方面为改进养老机构服务提供参考。2.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养老机构的服务供给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财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结合以上数据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改善运行状况提供实证参考。3.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对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使用基于粗糙集方法的数据挖掘分析济南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通过属性约简的方式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噪声”,突出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再进一步通过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的重点需求进行比较,得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有关评价,为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与建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收集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定性分析资料,使用现场调查法收集社区居住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定量分析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的定量分析资料。文献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文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统计报表等信息。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通过与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机构养老服务利益相关者进行细致深入访谈,了解各方对机构养老服务现状的认识和意见建议,在信息概括的基础上,对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及存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共访谈38人。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形式,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共在上述5个区的18个社区中发放现场调查问卷1436份,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3%。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基础,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的调查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济南市城区按照最优分配原则随机抽取5~15家养老机构,共抽取48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养老机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从上述48家养老机构中选择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共39家,对入住其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现场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8份,回收有效率为98.50%。基于粗糙集(Rough Sets)方法,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本研究对回收问卷进行编码后,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1)本研究在济南市城区18个社区中抽取143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3%。(2)社区居住老年人基本情况呈现呈现受教育程度偏低、丧偶程度较低、高收入老年人较少的特点,虽然大部分老年人可以实现自我照料,但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弱,且普遍为带病生存,对机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潜在需求,女性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高于男性老年人。(3)社区居住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知晓度较高(71.06%),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较低(40.03%)。(4)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呈现较为集中的特点。(5)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子女数和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衰弱程度和抑郁程度。2.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1)养老机构以公建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为主,平均营业年限较短,硬件设施较为全面。(2)养老机构中医生和护士配备较为普遍,养老护理员呈现获得资质与参加培训的比例低、年龄偏大、女性比例高的特点。(3)服务项目相对多样,能够给入住老年人提供较好的选择。(4)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水平总体较低,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有效比例最高,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有效比例最低;床位规模小于100张的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有效比例最高;养老机构入住率是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5)各养老机构间入住率差别较大,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最高且之间的入住率差异不明显,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入住率差异较明显。营业年限、是否有中医保健服务、工作人员费用支出是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因素。3.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情况:(1)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呈现文化程度偏低、丧偶程度高、健康状况较差和收入较低等特点。(2)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水平差别较大。与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会参与服务维度相比,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维度评价结果明显偏低。(3)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婚姻状况差异、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子女状况差异、收入状况差异、患慢性病数量差异分维度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群不同特点对相关服务质量进行改善。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机构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矛盾,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巨大需求与机构养老服务利用不足并存的现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老年人的充分认可,部分养老机构在服务方面达不到老年人的要求,使得有入住养老机构需求的老年人却并未选择入住养老机构,造成了巨大需求与利用不足并存的现象。2.年龄、子女数、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衰弱和抑郁程度是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高龄、子女少、生活自理能力差、患慢性病数多、衰弱和抑郁程度高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多。3.养老机构服务效率水平较低,入住率是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增加入住老人数量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效率。4.工作人员费用支出较多、能够提供中医保健服务、营业年限较长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工作人员费用支出对养老机构入住率影响最大,营业年限对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最小。5.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总体偏低,应重点加强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积极关注女性、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有子女、收入较高的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政策建议1.建设关爱老年人环境,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通过制定维护老年人权益措施,消除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权,营造支持健康老龄化的政策环境,建立老年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制度、长期照护体系、老年人健康评估监测系统,促进关爱老年人环境建设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包含本部分内容的文章已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加强养老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利于养老机构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通过创新和完善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增强机构养老服务的人文关怀色彩,科学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和加强“智慧养老”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解决机构养老服务供需错配矛盾。通过加大行业监督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措施,充分发挥制度监管和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形成有利于养老机构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3.重点发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服务项目,全方位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实现中医与养老的深度对接,大力发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增强服务的响应度,提高医疗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改进老年学通识课程设计,推动职业学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完善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改善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创新与不足创新点1.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多变量的研究模型,从服务需求、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当前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和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对于破解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本研究使用了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较好地增强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首次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法,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高了服务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引入Andersen行为模型分析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这将有利于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的改善提供分类指导。3.本研究探讨了济南市养老机构基本情况、机构设施、人员配置、服务项目和财务状况等因素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入住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多数养老机构存在投入和产出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揭示了养老机构入住率是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提供新的实证依据。研究不足1.本研究选择济南市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但未开展与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获取不同城市的机构养老服务调查数据,进行市域甚至省域间的横向比较,进行更为全面的现状调查。2.本研究为避免选取单一的结果性指标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进行评价,特别纳入了结构和过程性指标。这样规范的评价方式虽然避免了参差不齐的评价标准导致的随意性结果,但“一刀切”式的评价指标不能满足对不同等级养老机构评价的需求,今后可以设立不同等级的评价指标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评价。3.由于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数据无法反映各变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和发展动态。今后,可以注重对数据进行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收集,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进程和潜在规律奠定基础。
樊琪瑶[9](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调查》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点的模式成为破解我国养老困境的最佳选择。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知识技巧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利于精准识别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形式与供给内容,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为政府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提供现实参考。目前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较多侧重普通老年人的共性需求,较少对单位型社区老年人的新型需求做更深入的研究,且社工机构以外部嵌入进驻单位型社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导致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故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单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对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州市Y高校社区为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发现Y高校社区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具有直接医疗服务需求明显高于间接保健服务需求、日常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护理性服务需求、自主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指导性服务需求、外显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潜在性服务需求的特点。再与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供给方访谈总结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通过剖析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总结得出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主要是生活照顾服务供需缺口大、新型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供不应求、新型文体娱乐服务供给缺口大和精神慰藉服务供给层次和专业化程度低,从而提出采用内置与嵌入结合的介入方式、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个案管理服务、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提供服务内容、发挥单位党建优势力推志愿服务的策略。
邓宇晨[10](2020)在《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培训情况,探讨影响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主要因素,发现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在从事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中以及培训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具体培训需求,旨在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更好地促进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合肥市为研究现场,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妇女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前往合肥市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科,分别对各家中心实际在岗的妇女保健人员和儿童保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孕产妇健康管理/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学习培训情况等。调查资料采用Epi Data3.1进行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利用频数、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指标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运用?2检验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21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有效应答率99.1%。调查对象中社区妇女保健人员101名(46.5%),社区儿童保健人员116名(53.5%)。性别分布上,男性为9人(4.1%),女性208人(95.9%);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34.52±7.84)岁(中位数为34分);调查对象的学历以本科(57.1%)和大专(35.0%)为主;调查对象所学专业以临床医学专业(55.3%)和护理学专业(30.0%)为主;201名(92.6%)调查对象参加过孕产妇保健/0-2岁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培训;调查对象中有150名医生(69.1%),67名护士(30.9%),其中医生的学历以本科(65.3%)为主,护士的学历以大专为主(55.2%);142人(65.4%)有执业医师资格,65人(30.0%)有护士执业资格,10人(4.6%)无执业资格;职称分布上,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89.4%);调查对象中有专职人员187人(86.2%),兼职人员30人(13.8%);正式在编人员86人(39.6%)、非正式在编人员131人(60.4%);调查对象月收入多集中在2000-4999元,共161人(74.2%);调查对象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年限最短的不足1年,最长的38年(中位数4年)。(2)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得分为37-67分(中位数41分),优秀率为44.6%;态度得分在53-75分之间(中位数70分),优秀率为64.4%;行为得分为25-44分(中位数41分),优秀率为66.3%;知信行总分得分为143-183分(中位数170分),优秀率为59.4%。专职人员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总水平和态度水平优于兼职人员(?2=10.910、7.526,P<0.05),医生的孕产妇健康管理行为水平优于护士(?2=5.002,P<0.05)。(3)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得分为29-64分(中位数53分),优秀率为25.0%;态度得分在22-70分之间(中位数62分),优秀率为40.5%;行为得分为63-112分(中位数100分),优秀率为46.6%,知信行总得分为168-236分(中位数214.5分),优秀率为42.2%。非在编人员的0-2岁儿童知信行总水平优于在编人员(?2=4.07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在编人员知识水平同样优于在编人员(OR=4.296,95%CI:1.693-10.899,P<0.05),男性的态度水平优于女性(?2=5.621,P<0.05)。(4)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实际参加年均培训的频率以0-2次最多(49.8%),期望每年参加3-5次培训的人数最多(57.6%);组织培训最多的机构为区级卫生主管部门(89.6%);参加的培训形式人数最多的为“集中授课”(95.0%),期望参加的培训形式人数最多的为“去上级医院交流进修”(74.2%);培训内容上,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实际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孕期健康检查知识”和“孕期疾病筛查与防治知识”(90.6%),期望接受人数最多的为“孕期疾病筛查与防治知识”培训(84.2%);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实际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婴幼儿喂养知识”(92.4%),期望接受人数最多的培训内容为“婴幼儿疾病防治知识”(85.3%);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培训时间不自由”(60.7%)、“培训形式过于单一”(53.7%)和“培训的频率不足”(38.3%)为反映人数居前三位的问题。培训的建议方面,“培训的形式应更多样化”(81.6%)、“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并及时更新”(69.1%)和“培训的时间安排应更灵活”(68.7%)为调查对象提出频率最高的3条建议。结论:本研究发现,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兼职比例总体良好,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不足,护理人员比重不足。调查对象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基本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一般,专业知识知晓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态度方面,调查对象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态度总体良好,但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倦怠;行为方面,调查对象总体行为水平良好,但一些具体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人员培训上,内容和形式与人员实际需求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培训时间不自由、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为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重视社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改进并创新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形式与内容。提高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和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等多方面的合力。
二、社区护理的需求与社会保健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护理的需求与社会保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归纳分析法 |
1.5.4 观察调查法 |
第二章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历程调查 |
2.1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沿革:由类型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
2.1.1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20 世纪初期以前) |
2.1.2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20 世纪初期至1977 年) |
2.1.3 第三阶段(完善时期——1977 年至1995 年) |
2.1.4 第四阶段(改革发展时期——1995 年至2007 年) |
2.1.5 第五阶段(成熟时期——2007 年至今) |
2.2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规律分析 |
2.2.1 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各发展阶段分析 |
2.2.2 德国养老政策对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影响分析 |
2.2.3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规律 |
2.3 德国、日本、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
2.3.1 日本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发展历程梳理 |
2.3.2 美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梳理 |
2.3.3 德国、日本、美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发展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柏林地区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现状调查 |
3.1 调查途径及方法概述 |
3.1.1 国内外文献及官网调研 |
3.1.2 实地走访调查 |
3.2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基本居住设施 |
3.2.1 原有住宅无障碍改造 |
3.2.2 服务型公寓 |
3.2.3 嵌入式的照料护理式住宅 |
3.2.4 多代混和共建住宅 |
3.2.5 养老居住设施现状分析 |
3.3 德国社区养老护理设施调查 |
3.3.1 嵌入型社区入住护理设施 |
3.3.2 老年日间照料设施 |
3.3.3 护理支撑网点 |
3.3.4 养老护理设施现状分析 |
3.4 德国社区养老活动设施调查 |
3.4.1 社区教堂 |
3.4.2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设施及开放空间 |
3.4.3 养老活动设施现状分析 |
3.5 德国社区养老医疗设施现状调查 |
3.5.1 社区诊所 |
3.5.2 老年日间诊所 |
3.5.3 社区临终关怀中心 |
3.5.4 养老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 |
4.1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概念形成 |
4.2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构成及其功能 |
4.2.1 设施体系构成要素 |
4.2.2 设施体系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 |
4.2.3 养老服务设施及其功能 |
4.3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联动机制 |
4.3.1 设施体系内照护服务流程分析 |
4.3.2 设施体系框架分析 |
4.3.3 设施体系联动机制分析 |
4.4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智能化 |
4.4.1 生活设施智能化 |
4.4.2 建筑设施系统智能化 |
4.4.3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网络平台信息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5.1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现状及问题 |
5.1.1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数目不足、分布不均衡 |
5.1.2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功能类型不全、设施体系不完善 |
5.1.3 问题总结 |
5.2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发展建议 |
5.2.1 发挥政府的指导引领作用 |
5.2.2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2.3 先“医疗设施”后“社区护理设施”逐步发展 |
5.2.4 建立协同服务联动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价值与用途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柏林市符合SGB XI条款的护理网点设施区位信息 |
附录 B 柏林市临终关怀设施(STATION(?)RE HOSPIZE)区位信息. |
附录 C 柏林市具有长期护理保险认证的短期护理设施的区位信息 |
附录 D 柏林市符合SGB XI条款的老年日间照料设施区位信息 |
附录 E 柏林市符合SGB XI条款的社区疗养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2)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一)供给理论 |
(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三)渐进理论 |
(四)合作治理理论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现实关照: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与升级需求 |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 |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变迁 |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成效 |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需求 |
(一)社会多元化需求要求服务模式升级 |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要求服务能力升级 |
(三)内在实效性目标要求服务机制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图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 |
一、智慧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
(一)嵌入:基于价值引领的养老模式重塑 |
(二)赋能: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功能支撑 |
(三)增慧:利用系统功能操作中的人人交互 |
二、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三重逻辑 |
(一)以“虚拟化”填补供需发展堕距 |
(二)以“智能化”补足主体能力短板 |
(三)以“一体化”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探索: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基本模式 |
一、“虚拟化”商业运营模式 |
(一)会员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二、“智能化”公益对接模式 |
(一)积分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三、“一体化”生态共建模式 |
(一)派单制运作机制 |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经验:国外智慧养老实践模式参鉴 |
一、“线上社区”养老模式 |
(一)“线上社区”养老的制度基础 |
(二)“线上社区”养老的运作机制 |
二、“智能居家”养老模式 |
(一)“智能居家”养老的制度基础 |
(二)“智能居家”养老的运作机制 |
三、合作型科技助老模式 |
(一)合作型科技助老的制度基础 |
(二)合作型科技助老的运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进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前景 |
一、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可能限度 |
(一)客观存在的温度落差 |
(二)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
(三)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 |
二、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路径策略 |
(一)以“量身定制化”增加服务人情味 |
(二)以“包容性智慧”提升服务可及性 |
(三)以顶层驱动和分层整合增强服务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健康养老是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 |
(二)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
(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分析法 |
(三) 数据分析法 |
(四) 对比分析法 |
(五) 归纳总结法 |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图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
一、基本概念 |
(一) 健康 |
(二) 老年健康 |
(三) 养老 |
(四) 健康养老 |
(五) 健康养老服务 |
(六)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
(七)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
二、理论工具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 正义论 |
(三) 社会福利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一) 宏观需求 |
(二) 中观需求 |
(三) 微观需求 |
二、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一)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现状 |
(二)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
第三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基于三个地区的调查 |
一、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样本基本情况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二、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
(一) 信息来源 |
(二) 三个地区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背景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
三、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 |
(一) 总体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二) 城乡间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三) 地区间城乡供需差异有所区别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 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 |
(二) 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
(三) 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 |
(四) 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 |
二、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 |
(二)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 |
(三) 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 |
(四) 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 |
第五章 基于差异的正义——构建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 |
一、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一) 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健康养老制度 |
(二) 构建“基本+补充”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二、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
(一) 扎根健康养老实际需求 |
(二) 夯实健康养老基础建设 |
(三)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 |
(四) 加强健康养老人才保障 |
(五) 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 |
三、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 |
(一) 深化健康养老研究探索 |
(二) 推进健康养老理念传输 |
四、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 |
(一) 统筹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
(二)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
(三) 协调区域健康养老差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启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1.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 |
2.2.2 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 |
2.2.3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对策 |
2.2.4 文献评述 |
2.3 国际经验启示 |
2.3.1 家庭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日本 |
2.3.2 社区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英国 |
2.3.3 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美国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理论模型 |
3.2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能力的整体评析 |
3.2.2 家庭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3 社区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4 机构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3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研究设计 |
3.3.1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 |
3.3.2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分步评析 |
第4章 中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4.1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实证分析 |
4.2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4.2.1 家庭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3 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4.3.1 老年人失能化与高龄化并存发展 |
4.3.2 家庭结构呈现核心化与少子化 |
4.3.3 家庭照料者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5.1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实证分析 |
5.2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5.2.1 社区层面 |
5.2.2 政府层面 |
5.3 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5.3.1 社区照护缺乏硬软件环境支持 |
5.3.2 社区照护服务人员数量与结构失衡 |
5.3.3 社区照护关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老年人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6.1 机构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6.1.1 描述性分析 |
6.1.2 实证分析 |
6.2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6.2.1 机构层面 |
6.2.2 地区层面 |
6.3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6.3.1 养老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较低 |
6.3.2 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供给不足 |
6.3.3 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
6.3.4 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监管欠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历年人口分布情况统计 |
附录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附录3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
3.1 胜任力(Competency) |
3.2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
3.3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 |
3.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 |
3.5 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与专科护士(Specialist Nurse,SN) |
3.6 临床实践模式(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2.2 文献回顾法 |
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4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 |
3 统计学方法 |
3.1 专家一般资料 |
3.2 专家积极性 |
3.3 专家权威系数 |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
3.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6 指标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7 指标权重 |
4 技术路线图 |
5 质量控制 |
5.1 问卷编制阶段 |
5.2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阶段 |
5.3 数据统计阶段 |
结果 |
1 文献回顾法结果 |
2 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 |
2.1 访谈专家基本资料 |
2.2 专家访谈结果 |
3 预函询结果 |
3.1 专家基本资料 |
3.2 预函询指标修改情况 |
4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 |
4.1 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
4.2 专家积极性 |
4.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
4.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
4.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6 第一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
4.7 第二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
讨论 |
1 本研究中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1.1 课题研究小组对MNS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丰富 |
1.2 实践模式目标明确,内容量化,可操作性强 |
1.3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
2 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成 |
2.1 培养目标明确,指标全面,充分体现社区护理MNS的专业角色特点 |
2.2 培养内容详细,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 |
2.3 考核体系科学,可动态反馈培养效果 |
2.4 严抓培养环节,全面保障培养质量 |
结论 |
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6)原居安老持续照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分析方法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求理论 |
2.1.2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1.3 老年社会学 |
2.1.4 老年生态学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国内养老模式定义 |
2.2.2 术语界定 |
第三章 北京地区既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现状调查 |
3.1 基于《北京市居家养老相关服务设施摸底普查》对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的分析 |
3.1.1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数目不足、分布不均衡 |
3.1.2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不完整、数目不足、分布不均衡 |
3.1.3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不完整、服务类型不全、数目不足 |
3.1.4 小结 |
3.2 北京地区实地调查 |
3.2.1 社区日常照料设施现状调查 |
3.2.2 社区老年活动设施现状调查 |
3.2.3 社区医疗设施现状调查 |
3.2.4 其他辅助设施现状调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地区老年人需求调查 |
4.1 调查内容 |
4.1.1 需求内容的界定 |
4.1.2 调查概要 |
4.2 问卷1需求内容 |
4.2.1 老年人基本属性 |
4.2.2 老年人需求内容 |
4.2.3 问卷1分析 |
4.3 问卷2需求程度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问卷2分析 |
4.4 老年人需求的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典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
5.1 中国台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1.1 政策发展 |
5.1.2 养老体系内容 |
5.1.3 分析 |
5.2 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2.1 政策发展 |
5.2.2 养老体系内容 |
5.2.3 分析 |
5.3 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5.3.1 政策发展 |
5.3.2 养老体系内容 |
5.3.3 分析 |
5.4 丹麦社区、居家养老康复模式 |
5.4.1 政策发展 |
5.4.2 养老康复体系内容 |
5.4.3 分析 |
5.5 德国社区、居家养老康复模式 |
5.5.1 政策发展 |
5.5.2 养老康复体系内容 |
5.5.3 分析 |
5.6 国内外典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
第六章 苏州地区居家乐养老联动机制及设施调查 |
6.1 “居家乐”虚拟养老院概述 |
6.2 “居家乐”养老设施体系中的协调服务中心 |
6.3 “居家乐”既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调查 |
6.3.1 老年康复中心 |
6.3.2 嵌入式小型老年公寓 |
6.3.3 日间照料中心 |
6.4 社区、居家养老管理体系分析 |
6.5 社区、居家养老联动机制 |
第七章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的构建 |
7.1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 |
7.2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的构建 |
7.3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的联动机制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发达地区践行原居安老持续照护体系 |
8.1.2 苏州地区协调服务联动机制 |
8.1.3 原居安老服务类型划分 |
8.1.4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的构建 |
8.1.5 北京地区原居安老持续照护设施体系之协调中心的构建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的价值和用途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6 年至今养老政策主要内容表 |
附录 B 北京市居家养老相关服务设施摸底普查 |
附录 C 城六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表 |
附录 D 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E 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对焦作市的社会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居家养老 |
(二)居家养老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ERG需求理论 |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一)个体特征方面 |
(二)家庭环境因素方面 |
(三)社区居住状况方面 |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 |
三、问卷设计 |
四、变量赋值 |
第四章 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描述性统计 |
(一)城乡居民基本特征描述统计 |
(二)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描述统计 |
二、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交互分析 |
(一)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三)精神文化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三、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一)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三)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四、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一)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三)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个体特征是影响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条件 |
(二)家庭养老资源仍是居民养老服务的重要来源 |
(三)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及环境显着影响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
(四)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提高但存在显着差异 |
(五)影响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存在差异性 |
(六)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不匹配且供求失衡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省焦作市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章 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一、样本地区与样本概况 |
二、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分析 |
一、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定性分析 |
二、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定量分析 |
三、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养老机构入住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五、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分析 |
一、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概况 |
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构建 |
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单项指标属性约简 |
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五、讨论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社区居家养老 |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
3.单位型社区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1.对象与目标 |
2.理论基础 |
3.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 |
2.实地研究 |
二、广州市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 |
(一)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
1.直接医疗服务需求明显高于间接保健服务需求 |
2.女性的间接保健服务需求显着高于男性 |
3.年龄与间接保健服务需求呈显着负相关 |
4.家庭关系与直接医疗服务需求呈显着正相关 |
5.自理能力与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呈显着正相关 |
6.退休前行政职务与间接保健服务需求呈负相关 |
(二)生活照顾服务需求 |
1.日常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护理性服务需求 |
2.高龄、高自理能力与日常性服务相关 |
3.退休前行政职务与生活照顾服务显着负相关 |
4.家庭关系与日常性服务需求呈正相关 |
5.医疗费用与日常性服务需求呈显着正相关 |
(三)文体娱乐服务需求 |
1.自主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指导性服务需求 |
2.年龄与文体娱乐服务需求呈负相关 |
3.家庭关系与自主性服务需求呈显着正相关 |
4.健康状况与文体娱乐服务需求呈显着负相关 |
(四)精神慰藉服务需求 |
1.外显性服务需求明显高于潜在性服务需求 |
2.年龄与外显性服务需求相关 |
3.退休前行政职务与外显性服务需求相关 |
4.健康状况与潜在性服务需求呈正相关 |
三、广州市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一)医疗保健服务供给 |
1.家庭病床签约全覆盖但上门服务少 |
2.康复护理项目齐全暂未提供上门服务 |
3.间接保健服务供给简单 |
(二)生活照顾服务供给 |
1.日常性服务市场供给为主,社区为辅 |
2.护理性服务社区少量供给 |
(三)文体娱乐服务供给 |
1.文化娱乐活动供给丰富 |
2.指导性体育服务间接提供 |
(四)精神慰藉服务供给 |
1.外显性服务虽有而未全 |
2.潜在性服务由市场供给 |
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策略选择 |
(一)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的主要矛盾 |
1.生活照顾服务供给缺口大 |
2.新型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供不应求 |
3.新型文体娱乐服务供给缺口大 |
4.精神慰藉服务供给层次和专业化程度低 |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 |
1.采用内置与嵌入结合的介入方式 |
2.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个案管理服务 |
3.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提供服务内容 |
4.发挥单位党建优势力推志愿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Y 大学离退休教工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附录 7 |
附录 8 |
附录 9 |
附录 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复习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3 研究内容 |
2.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3.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
2.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 0-2 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
2.3.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数据整理 |
2.4.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2.4.3 统计学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5.1 研究方案和问卷设计阶段 |
2.5.2 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阶段 |
2.5.3 资料整理和录入阶段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对象的所在区域分布 |
3.1.2 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
3.1.3 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和毕业学校分布 |
3.1.4 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 |
3.1.5 调查对象参加培训的情况 |
3.1.6 调查对象的岗位类别情况 |
3.1.7 调查对象的执业资格和职称情况 |
3.1.8 调查对象的工作性质和月收入情况 |
3.1.9 调查对象的工作年限情况 |
3.1.10 调查对象对生命早期1000天的基本认知情况 |
3.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
3.2.1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总体水平 |
3.2.2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识具体知晓情况 |
3.2.3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态度具体情况 |
3.2.4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行为具体情况 |
3.2.5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 |
3.3.1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总体水平 |
3.3.2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识具体知晓情况 |
3.3.3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态度具体情况 |
3.3.4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行为具体情况 |
3.3.5 社区儿童保健人员0-2岁儿童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 |
3.4.1 总体情况 |
3.4.2 培训频率 |
3.4.3 培训组织机构 |
3.4.4 培训形式 |
3.4.5 培训内容 |
3.4.6 培训评价及培训中主要的问题与建议反映 |
4 讨论 |
4.1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
4.2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状况分析 |
4.2.1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识知晓情况 |
4.2.2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态度 |
4.2.3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行为 |
4.2.4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4.3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国家应更加重视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
5.2.2 完善社区妇幼保健人才准入制度,多途径引进专业人才 |
5.2.3 完善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
5.2.4 建立健全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
5.2.5 加强对社区居民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的宣传,提高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社会地位 |
5.2.6 社区妇幼保健人员应苦练内功,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 |
6 研究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社区妇女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综述 社区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工作及人力资源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社区护理的需求与社会保健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设施体系研究[D]. 李明帅.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D]. 张昊.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D]. 董晨雪. 苏州大学, 2020(03)
- [4]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D]. 丁雪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D]. 尚丹丹. 青岛大学, 2020(01)
- [6]原居安老持续照护体系研究[D]. 和莎.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7]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对焦作市的社会调查[D]. 张燕. 河南大学, 2020(02)
- [8]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城区为例[D]. 陈坤. 山东大学, 2020(12)
- [9]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Y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调查[D]. 樊琪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合肥市社区妇幼保健人员生命早期健康管理“知信行”及培训情况研究[D]. 邓宇晨.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居家养老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社区养老论文; 智慧养老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