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moval of sulfur in coke oven gas by mixing ZnO-based additive into coal(论文文献综述)
黄耿博[1](2021)在《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焦化行业在我国能源与化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煤焦化工艺流程长、副反应众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煤焦化固废,这些固废大多含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不当的处理、利用和处置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展煤焦化固废的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对于提高煤焦化固废利用处置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焦化固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煤焦化工艺流程与产废节点,应用产生源归类解析原理构建了表征煤焦化固废共性特征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结果对煤焦化固废的组成特性与污染特性开展了研究;同时选取焦油渣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焦油渣焚烧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的方法和清单。本方法通过工业节点分析确定了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39种固体废物,应用产生源归类解析原理将产生源特征相似的煤焦化固废归类于煤气净化单元、副产物深加工单元、筛分除尘单元、废水处理单元等4个共性产生源,形成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2)识别了煤焦化不同共性产生源固废的组成特性。其中煤气净化单元固废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Al2O3、Fe2O3和Si O2为主;副产物深加工单元固废挥发分含量最高,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Fe2O3为主;筛分除尘单元固废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Si O2和Al2O3为主;废水处理单元固废水分含量最高,灰分、挥发分含量偏高,固定碳含量最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O,物质成分以Fe2O3为主。(3)识别了煤焦化不同共性产生源固废的污染物特性。其中煤气净化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9638~271800mg/kg,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Pb、Cr、Zn、Ni含量偏高且Pb>Cr>Zn>Ni>Cu>Cd>As>Hg;副产物深加工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59250~13819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Pb含量偏高且Pb>Zn>Cr>Ni>Cu>Cd>As>Hg;筛分除尘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8.17~5172.2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Cr、Cu、Zn、Pb含量偏高且Cr>Cu>Zn>Pb>As>Ni>Cd>Hg;废水处理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278.04~6682.9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Zn、Cu含量偏高且Zn>Cu>Ni>Cr>Pb>As>Cd>Hg。(4)分析了煤、焦油渣、混合燃料(煤掺20%焦油渣)在空气氛围下的焚烧特性。煤的失重主要发生在400℃~850℃,在68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63.28%;焦油渣的失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温度140℃时失重速率最大,第二阶段失重较为缓慢,第三阶段为主要失重阶段,在64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90.81%;混合燃料的失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20℃时失重速率最大,第二阶段失重不明显,第三阶段在70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80.51%。(5)探讨了煤、焦油渣、混合燃料(煤掺20%焦油渣)在不同温度下焚烧多环芳烃与重金属的排放特性。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煤焚烧烟气的多环芳烃排放因子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焦油渣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混合燃料呈逐渐减少趋势。烟气中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多环芳烃在烟气中的分配率远大于底渣,焚烧处置多环芳烃对大气的环境风险更高;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重金属在烟气中的排放因子均呈增加趋势,500~700℃时变化不大,900~1200℃时显着增加;难挥发重金属Cu、Ni、Cr在烟气与底渣中的分配受温度影响不明显,易挥发重金属Pb、Zn、Cd、As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烟气中的分配率显着增加,对大气的环境风险提高。本研究构建了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分析了各共性产生源煤焦化固废的组成特性与污染特性,研究了典型煤焦化固废焦油渣焚烧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特性,为建立基于固废特性的分类方法提供参考,为煤焦化固废的利用处置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
李俏春[2](2021)在《SBA-15负载锌基氧化物的煤气脱硫与再生行为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习近平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宏伟目标,我国需加速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占比,但我国国情决定了短期内煤炭仍将是主要能源,因而目前重中之重在于实现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煤气中含硫气体会造成催化剂中毒和下游工艺设备管线腐蚀,且煤气中所含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将还会污染环境,因而使用煤气前必须脱硫。如今,随着环保和相关反应(以煤气为原料)对原料气含硫量要求的提高,对煤气脱硫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亟需开发高性能煤气脱硫剂。从理论上分析,SBA-15作为脱硫剂载体使用,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硫化氢扩散,较大孔径可减少因活性组分负载引发的孔堵塞,较厚孔壁使其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同时,现有研究表明,掺杂助剂可改善脱硫活性组分氧化锌的分散性,调变锌离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从而影响脱硫反应活性。针对现有负载型锌基脱硫剂面临的低硫容、难再生等问题,本论文拟制备掺杂型锌基脱硫剂,研究采用SBA-15为载体提高锌基脱硫剂结构稳定性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向锌基脱硫剂中掺杂助剂(钴、镍、铈)调变脱硫及再生行为的规律。通过上述研究,结合晶体结构、孔结构、形貌与元素分布等结构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SBA-15为载体的掺杂型锌基脱硫剂,结果表明,掺杂助剂并未破坏脱硫剂的晶体结构及其有序介孔特性,但改变了脱硫剂表面锌原子外层电子密度,使其碱性增强,利于对酸性气体硫化氢的吸附。脱硫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助剂可有效提高脱硫剂在较高脱硫效率下的硫化性能,且所掺杂助剂的量与类型对脱硫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与未掺杂助剂时相比,掺杂与锌离子离子半径相近的钴离子与镍离子时,脱硫剂的穿透时间(约提升1.22-1.36倍)与硫容(约增加1.27-1.42倍)显着提升。掺杂离子半径较大的铈离子时,掺杂量对脱硫剂的硫化性能至关重要。在一系列脱硫剂中,掺杂类型为镍,且掺入量为锌镍摩尔比20:1的脱硫剂(Zn20Ni1/SBA-15)穿透时间最长(203 min),硫容最高(1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还发现引入助剂可抑制脱硫剂使用过程中羰基硫生成。(2)Zn20Ni1/SBA-15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再生行为研究结果发现,Zn20Ni1/SBA-15硫化性能随反应温度增加先增后减,并在500℃时脱硫性能达到最佳,其穿透时间为203min,穿透硫容高达16%,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程序升温研究发现,掺杂助剂可有效降低氧化锌脱硫剂的再生温度。再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Zn20Ni1/SBA-15的再生性能同时受再生温度与再生氧气浓度影响。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脱硫剂再生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氧气浓度增加亦呈相同趋势。最佳再生条件为温度600℃、氧气浓度4%。此外,掺杂助剂后脱硫剂孔壁厚度增加,有利于脱硫剂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定。5次硫化再生循环结果表明,脱硫剂在多次循环中始终保持高硫容。多次再生后可恢复原有棒状结构与有序介孔特性,且活性组分并未发生明显团聚,这与掺杂助剂后锌基脱硫剂的表现一致。
段丽媛[3](2021)在《基于脱硫废液中盐制备的光催化剂g-C3N4改性及其处理气液污染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硫废液提出的盐组分是焦化企业难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本文采用直接热聚合技术,以硫氰酸铵为前驱物制备了光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但催化剂样品存在大量块状结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等问题。通过二次等温热缩聚、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和脱硫废液中主要盐组分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硫酸铵混合共热解三种方法进行改性,并对其在降解有机污染物Rh B和空气主要污染物NOx脱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调节二次等温热缩聚的处理时间,构建了蜂窝孔洞薄片层表面结构,使催化剂聚合度程度增强,层间距由32.6 nm缩短至32.3 nm,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增加了2.3倍和4.7倍;大量-NH-、-NH2等氨基基团的产生,带来了更高的吸附氧含量;带隙宽度由2.77 e V拓宽至2.81 e V,且价带位置增至+1.625 e V,光生空穴拥有更强的氧化降解能力;边缘三嗪环结构单元中C-N=C位置上N元素缺失,减少了大量光生电荷的复合消耗,PL荧光光谱显示了明显降低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对载流子的充分利用使催化速率明显提高。改性产物在处理Rh B方面效果显着,在420 nm可见光下照射90 min,降解率由42%提高至98%。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由0.006提高到0.031,反应速率提高了5.2倍。(2)在乙醇溶剂的作用下,对g-C3N4进行Fe金属离子掺杂改性得到了样品eg-C3N4/Fe SO4-10%。其三嗪环网状结构中C、N原子周围电子密度升高,成为电子捕获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孤对电子与过渡Fe金属离子形成Fe-N配位键,光生电荷复合率降低。乙醇溶剂的处理可促进更多Fe-N配位键的形成。此外,样品eg-C3N4/Fe SO4-10%中S元素含量由0.55增至1.22%,杂质能级的存在,导致带隙宽度由2.83减至2.79 e V。改性样品表面结构和能带结构的改变,促进了活性氧基团的产生。在对有机物污染物Rh B的降解过程中,可见光照射60 min后,eg-C3N4/Fe SO4-10%降解率可迅速达到98%,与原始g-C3N4相比提高了78%,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也从0.007增至0.305。同时,样品eg-C3N4/Fe SO4-10%在对空气污染NOx去除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出色的光催化活性,与原始g-C3N4相比,对NO去除率由64%提高到了75%,而有害中间产物NO2生成量也由0.15降至0.08 mg/m3。(3)脱硫废液中提出的(NH4)2S2O3和(NH4)2SO4两种盐组分的加入,在热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含硫气体,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扩大了4倍,孔容积由0.07增加至0.33 cm3/g;含硫气体的释放也导致了催化剂样品中硫元素含量增加了0.55%,S掺杂过程使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扩大至2.94 e V,从而增强了其可见光响应。在3-s-三嗪环上形成了C空位,增加了N-(C)3桥键周围的电子密度,形成了电子俘获中心,从而抑制了载流子的重组。光催化剂表面氨基增多,对氧的吸附量增加。这有利于活性氧的快速生成和消耗,抑制了NO2在表面的积累,降低了NO2的产量,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剂的NOx脱除效率。提出了一种“以废治废”的氮氧化物去除方法。
刘强[4](2020)在《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高温煤气中的硫化氢(H2S)严重影响了煤炭的工业应用,是损害设备管道和污染环境的剧毒物质。高温煤气直接脱硫技术可以节能高效的去除H2S,不过该技术对脱硫剂的要求比较高。多孔负载型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组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是高温煤气脱硫剂的首选理想材料之一。但是,常规负载型脱硫剂仍存在孔径小、活性低及纯二氧化硅载体稳定性差等缺陷,尤其是高温下的失活速率较慢。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开发了非纯二氧化硅载体的多孔脱硫剂,并结合动力学模型描述脱硫进程。1.采用优化工艺研制了多种结构的SAPO-34负载Zn基尖晶石脱硫剂。通过调节SAPO-34@SBA-15(SS)上尖晶石B位部分Co被Mn或Fe取代,表明未取代的Zn Co2/SS受载体中PO43-的作用小而脱硫能力较强。50 wt%Zn Co2/SS脱硫剂在550℃下的突破硫容为138.08 mg g-1,在连续五次的脱硫-再生循环中活性组分损失较小。在第二次使用时,Zn Co2/SS硫容量为初始硫容量的70.42%,这与锌蒸发、高稳定硫化物的存在和部分烧结有关。采用改进的失活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H2S浓度变化或脱硫剂失活速率与脱硫时间的关系。2.在介孔CaxCuyMnzOi/MAS-9脱硫剂中,较大孔径的MAS-9为高分散的活性物种提供了足够的锚定空间。由于Ca-Cu-Mn的协同稳定作用,在800℃时,50 wt%Ca3Cu10Mn87Oi/MAS-9呈现出较高的突破硫容量(171.57 mg g-1)。动力学研究表明,优异的性能与H2S快速扩散和组分失活的协同作用有关,在连续六次的循环使用中硫容量损失较小,在实际高温应用中有巨大的潜力。3.通过自组装方式,利用核桃木的有序孔道作为模板,制备了各向异性的3D(a%Ce-Mn)yAl2-yOx脱硫剂。(8%Ce-Mn)1.5Al0.5Ox的大孔有助于H2S的快速扩散,使脱硫剂在700℃达到最高的突破硫容量(289.79 mg g-1)和有效利用率(88.42%)。原料气在微/大孔中的迅速扩散大幅度提高了3D(8%Ce-Mn)1.5Al0.5Ox在高水蒸气和还原气浓度下的抗水性和抗干扰能力。利用改进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参数描述了硫化反应中的快速传质过程。与传统负载脱硫剂的制备路线不同,本研究为核桃木衍生竖直结构的微米孔道3D脱硫剂的实际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褚玉幸[5](2019)在《H2S在PZ促进的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和粘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常压条件下,测定了H2S在哌嗪(Piperazine,PZ)促进的N-甲基二乙醇胺(N-Methyldiethanolamine,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量和载荷,以及MDEA-PZ混合水溶液的粘度。实验温度为303.2K、313.2K和323.2K,H2S分压为300 Pa、400 Pa和500 Pa,MDEA质量分率(wMDEA)为0.300、0.400和0.500,PZ质量分率(wPZ)为0.000、0.050和0.075。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阐明了温度和质量分率对粘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温度、分压和吸收剂质量分率对H2S吸收量、载荷以及表观吸收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给定吸收剂质量分率和H2S分压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H2S在MDEA-PZ混合溶液中的饱和吸收量和载荷均减小;表观吸收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较小程度增大。(2)当温度、H2S分压和MDEA浓度不变时,随着PZ质量分率的增加,H2S在MDEA-PZ混合溶液中的饱和吸收量、载荷和表观吸收速率均增大。(3)当温度、H2S分压的和PZ不变时,随着MDEA质量分率的增加,H2S在MDEA-PZ混合溶液中的表观吸收速率和载荷均减小,未加入促进剂时,饱和吸收量随着wMDEA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加入促进剂后随着wMDEA的增加直接减小。(4)给定吸收剂质量分率和温度的情况下,随着H2S分压增加,H2S在MDEA-PZ混合溶液中的饱和吸收量、载荷和表观吸收速率均增大。(5)随着吸收剂质量分率的增加,MDEA-PZ水溶液的粘度随之上升,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MDEA-PZ混合吸收溶液的粘度却随之下降。
王雄雷[6](2016)在《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焦油渣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但是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固定碳和有机挥发物,且发热值较高,因而又是一种有用的二次资源。如果对其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煤焦油废渣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回收和利用其中有用的资源。目前,尽管有一些煤焦油渣处理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能耗高、利用率低、设备成本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而,煤焦油渣,尤其是气化煤焦油渣几乎未得到合理的处置,而是随意堆积在厂区。这样做不仅给周围土壤、水、空气等环境和附近居民带来了危害,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中煤图克废弃的气化煤焦油渣为原料,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较详细的研究,包括煤焦油渣的组成、基本理化性质、燃烧特性以及燃烧前释放物毒性等的分析,分离煤焦油渣,制备粉末活性炭及其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等内容。通过这些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煤焦油渣含有较高的固定碳、挥发份和发热量,是一种潜在的有用资源。气化煤焦油渣中存在芳烃结构有机物,且多为不同程度的PAHs缩合结构,甲苯萃取液中EPA优先监控的多环芳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总和达到61.68%;其中一些有机组分容易挥发,加热后残炭率约为43%。2.气化煤焦油渣在燃烧过程中约有质量分数为30%的物质未燃烧而是以气态形式逸出并流入空气;当温度达到400℃以后样品开始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最后留有8%左右的燃烧灰渣。其中,升温速率会产生传热滞后现象导致燃点升高。燃烧前50℃恒温3h释放物的二氯甲烷萃取液中可检测到30多种有机物质,其中含有的4种EPA优先监控的PAHs总相对含量约5.69%,总收集萃取量达0.039mg/g GCTR,且萘的含量最多为0.023mg/g GCTR;燃烧前360℃恒温1Omin释放物的二氯甲烷萃取液中可检测到108种以上的物质,含EPA重点监测的8种PAHs总含量超过36.37%,总收集量达20.01mg/g GCTR,其中菲最多,达到5.60mg/g GCTR,其次为荧蒽,含量为4.79mg/g CGTR。释放物中含有大量具有较高沸点的有毒致癌物质,且主要是来自气化煤焦油渣中的焦油组分。3.从22种萃取溶剂中优选出低毒、经济、沸点低且萃取效果好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作为分离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剂。选用碳酸二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剂进行超声萃取,在溶剂(V/mL)和气化煤焦油渣(m/g)比为8,超声80min,常温下萃取4次时三种溶剂达到最高的萃取效果分别为32.08%、29.25%、29.24%,其中乙酸丁酯的萃取率为最高;选用乙酸乙酯对气化煤焦油渣进行搅拌萃取,在溶剂(V/mL)和气化煤焦油渣(m/g)比为2,搅拌30min,常温萃取3次即可达到30.58%的萃取率。4.通过红外、热重及气质联用等表征手段对乙酸乙酯分离产物进行分析表明,乙酸乙酯可提取出一定环数的芳香烃,且主要为2~4环等低聚结构的芳烃,分离渣粉的芳烃结构聚合度和稳定性都较高;与气化煤焦油渣原样、萃取焦油相比,将分离渣粉作为燃料具有燃点低、燃烧充分、放热量大及更环保的优点;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初步拟定出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的萃取分离及溶剂回收的工艺。5.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的优化操作条件为:KOH和分离渣粉质量比为4、450℃下炭化30min、850℃下活化30min。制得的粉末活性炭的碘吸附值高达2023.11mg/g,比表面积高达1981m2/g,孔容达0.92cm3/g,平均孔径为2.75nm,属微中孔发达的活性炭;制得的活性炭具有磁性且粒度较细,可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吸附3分钟刚果红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浅粉色,8分钟溶液接近无色,利用一定的磁场可实现活性炭的快速分离及回收;利用XPS、XRD对分离渣粉和活性炭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样品表面主要含有C、O、N、Fe、Ca及Si元素,且活性炭中含较多的Fe,这可能是在高温条件下分离渣粉中发生了 Fe2O3+C→Fe+CO2的反应,使得的活性炭中的Fe的相对含量增加,磁性增强。6.制得的粉末活性炭对水中酚的脱除速率极快,且可通过外磁场对其进行快速回收。在常温、5分钟内、pH=7.3的条件下,用0.1g粉末活性炭可将50mL废水中的苯酚由100mg/L降到3mg/L以下。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的平衡吸附量数值Qe和实验测试得到的值 48.66 mg/g(296.15K)、48.56 mg/g(313.15K)、47.40 mg/g(328.15K)都较为接近;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KF=24.08、n>1,这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水中苯酚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且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
李韶华[7](2016)在《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后评价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项目后评价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最后环节,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期评价的延续,也是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对已竣工项目的立项目的、前期准备、设计施工、项目收益和影响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评价,深入了解项目的效益以及运营状况,并与可行性研究中的预测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别和变化,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总结,对项目的投资成效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完善项目的投资管理体系、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和发展活力。本文以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为研究课题,阐述了项目后评价的定义、特点、原则、内容、作用、工作流程以及评价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中的炼焦及化产回收、焦炉煤气合成氨和硝酸、己二酸三个分项的项目影响进行了后评价分析,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焦化各分项目的运行盈利状况。最后,从产品的市场、国家政策、企业的生产技术三方面入手,找出焦化三个分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得到一些有利于改善企业运营效率和增强经济效益的结论。通过对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后评价及经济效益分析,从企业管理角度总结出了一些结论,为今后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同行业的项目投资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谢礼健[8](2015)在《HPF法脱硫废液中二种盐的收率及纯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HPF法脱硫技术因其脱硫效率高、占地省、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钢铁厂及焦化厂对煤气进行脱硫脱氰处理。但HPF法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液,这些脱硫废液的重新回用技术日趋发展并日益受到重视。本论文在综述了常见脱硫方法及脱硫废液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并主要介绍分步结晶法提取HPF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等盐的技术方法,并分析影响该法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因素,通过控制和调节这些因素以提高相应的产品纯度及收率。本论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控制单因子变量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试验研究,发现影响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两种盐纯度及收率的主要因素为结晶温度、搅拌速度、溶液中杂质种类及含量、溶液的过饱和度、溶液自身的密度、溶液自身的粘度、结晶釜自身结构、结晶体系空间。但是由于实验条件及时间的限制,并没有对所有的因素都进行了探究,本论文只对温度、搅拌速度、杂质含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以下结论:杂质的量保持在1520NTU范围内为佳;硫代硫酸铵的最佳结晶温度范围为4550℃;搅拌速率应该控制在300400r/min范围较为合适,这样产品纯度和收率都较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晶速率,进而提高生产能力。
申爱书[9](2015)在《焦化装置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焦化、甲醇生产技术流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焦化的部分工艺进行节能技术研究以满足节能减排及环保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驰放气的综合利用。将驰放气充分利用起来用做转化预热炉和锅炉的燃料,剩余送至焦化系统用做回炉煤气,这样就可置换部分焦炉煤气,减少焦炭生产用焦炉煤气用量。利用此项技术,可以使驰放气能量和物料完全利用,同时降低吨焦耗煤气量,提高煤气利用率,提高甲醇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对焦炉煤气初冷器冷却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将回收余热用于周边地区采暖,既使高温冷却水得到利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高温水冷却的工序,同时又能为园区生活设施提供采暖用水,达到生产和生活的双节能效果。甲醇精馏工序热源为0.8MPa低压蒸汽,吨醇耗蒸汽0.74吨,用转化气所含的显热及潜热代替低压蒸汽,减少了蒸汽及循环水消耗,降低了甲醇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魏忠勋[10](2015)在《催化油浆和煤焦油中固含物脱除及高附加值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流化催化裂化(FCC)油浆和煤焦油都是具有高沸点的炼油和炼焦装置副产物,富含稠环芳香结构,可以作为制备针状焦和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料,前提是必须高效脱除其中的固体颗粒。本研究针对这两种裂解重油固含物的脱除和脱固裂解重油的高附加值利用进行研究,为裂解重油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开发奠定基础。首先,本文采用静电分离的手段对FCC油浆进行了净化处理。采用自行建立的一套静电分离装置,考察了原料性质、操作条件以及装置材质特性等因素对FCC油浆静电脱固效率的影响,初步探索多级静电分离对其净化效果的影响。由结果可知,在试验温度区间内,所选FCC油浆的粘度、电导率以及介电常数都满足静电分离要求。FCC油浆中的固含物主要有催化剂粉末、焦粉以及少量的金属锑;FCC油浆体系中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大小顺序为:固体杂质>FCC油浆;无机物质>有机焦粉。静电分离装置的材质对FCC油浆净化效果的影响较大,其中铜电极的净化效果优于铁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极尺寸越大、填料的粒径越小,净化效果越好。对于操作条件,随着电压的升高,FCC油浆的净化效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的电压范围为12至13kV;另外,净化时间越长、温度越高,FCC油浆的净化效果越好,理想的操作条件为20至25min、130至150℃。采用多级静电分离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粉末的净化效果,但对焦粉的净化效果有限,简单多级静电试验最好不要超过两级。其次,采用助剂沉降分离和离心沉降的方法对煤焦油进行了净化处理。考察了助剂类型、用量以及试验条件对煤焦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设计了煤焦油的净化工艺路线。由结果可以看出,该煤焦油中固含物主要由缩合度很高的有机物组成,且具有类似于炭黑的晶体结构。红外谱图分析可知固含物中可能存在醇羟基或酚羟基结构,且具有多环芳香结构。助剂沉降过程中优选出的稀释剂为轻油与洗油的混合物(质量比1:1),优选的剂油比为0.3:1。优选出的固含物粘结助剂为洗油和正构烷烃A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0.5:1;优选的剂油比为0.3:1。有机醇B对沉降体系中固体表面有较好的修饰作用。另外,加入少量的絮凝剂可以促进固含物的聚沉,试验优选的絮凝剂为F,其最佳用量为1μg g-1。试验中优选的沉降温度为75℃左右,沉降时间为24h。沉降试验后,采用离心沉降脱除煤焦油残留的细小颗粒,试验中优选的离心力为4000g、离心时间为5min。净化后的煤焦油固含量可降至0.1%以下,净化效率达98%。建立的助剂沉降法脱除煤焦油固含物的工艺流程,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连续及自动化操作,可进行推广使用。最后,以煤焦油为例,研究了裂解重油高附加值利用新途径,深入探讨了裂解重油中富芳馏分化学储氢特性及其在劣质重油热过程中释氢提质作用。考察了煤焦油中各馏分段的化学储氢能力,深入探讨了各馏分加氢后对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热改质过程中生焦诱导期和产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对延迟焦化产物物料组成及成焦形态的影响。由结果可知,试验中反应温度350℃、初始氢压7.0MPa、反应时间60min下c馏分的临氢产物具有良好的供氢能力,因而优选为储氢剂C用于后续劣质重油热过程中释氢提质研究。选取委内瑞拉减压渣油实验减黏裂化效果,优选得到的试验条件为:5%储氢剂掺入比、400℃、40min,与空白减黏裂化效果相比较,使用储氢剂使得生焦诱导期延长9min、生成油的黏度降低14%和安定性增加。对于煤焦油炭化反应,优选的工艺条件为500℃、1.5MPa、2h。在此反应条件下,c馏分成焦具有较好光学针状结构且焦炭的收率较高,具有制备针状焦的潜在可行性。在分别与煤焦油沥青组分和委内瑞拉减渣混合炭化过程中,储氢剂C比c馏分更有利于改善生成焦的形貌,同时降低焦炭的收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二、Removal of sulfur in coke oven gas by mixing ZnO-based additive into co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moval of sulfur in coke oven gas by mixing ZnO-based additive into coal(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废分类方法发展动态 |
1.2.1 国外固废分类方法与体系 |
1.2.2 国内固废分类方法与体系 |
1.2.3 煤焦化固废的分类体系 |
1.3 煤焦化固废特性研究概况 |
1.3.1 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 |
1.3.2 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 |
1.3.3 煤焦化固废的二次污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研究 |
1.4.2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研究 |
1.4.3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研究 |
1.4.4 典型煤焦化固废焚烧处置二次污染特性研究 |
1.4.5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固废组成特性分析方法 |
2.3.2 固废污染特性分析方法 |
2.3.3 热重实验 |
2.3.4 管式炉模拟焚烧实验 |
第三章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研究 |
3.1 高温干馏工艺固废产生节点分析 |
3.1.1 备煤工段 |
3.1.2 煤炼焦工段 |
3.1.3 荒煤气冷凝工段 |
3.1.4 荒煤气脱硫工段 |
3.1.5 硫铵工段 |
3.1.6 粗苯回收工段 |
3.1.7 高温煤焦油深加工工段 |
3.1.8 废水处理工段 |
3.1.9 固废产生节点 |
3.2 中低温干馏固废产生节点分析 |
3.2.1 备煤工段 |
3.2.2 炭化和熄筛焦工段 |
3.2.3 荒煤气冷鼓电捕工段 |
3.2.4 荒煤气净化工段 |
3.2.5 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工段 |
3.2.6 废水处理工段 |
3.2.7 固体废物产生节点 |
3.3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 |
3.3.1 清单制定的原理 |
3.3.2 清单的实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研究 |
4.1 工业分析 |
4.2 元素组成 |
4.3 物质成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研究 |
5.1 多环芳烃污染特性 |
5.2 重金属污染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煤焦化固废焚烧处置二次污染特性研究 |
6.1 样品特性 |
6.1.1 煤、焦油渣的基本性质 |
6.1.2 煤、焦油渣的污染特性 |
6.2 热重实验结果 |
6.3 管式炉模拟焚烧实验结果 |
6.3.1 多环芳烃排放特性 |
6.3.2 重金属排放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2)SBA-15负载锌基氧化物的煤气脱硫与再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气脱硫方法 |
1.2.1 煤气脱硫方法分类 |
1.2.2 湿法脱硫方法 |
1.2.3 干法脱硫方法 |
1.3 金属氧化物中高温脱硫研究进展 |
1.3.1 活性组分种类对中高温脱硫的影响 |
1.3.2 载体对金属氧化物脱硫的影响 |
1.3.3 助剂对金属氧化物脱硫的影响 |
1.4 脱硫剂制备方法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2.1 物相结构分析(XRD) |
2.2.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4 形貌与元素组成分析 |
2.2.5 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2.3 脱硫剂硫化性能评价 |
2.3.1 实验方法及评价装置 |
2.3.2 硫化性能评价指标 |
2.4 脱硫剂再生性能评价 |
2.4.1 实验方法及评价装置 |
2.4.2 再生性能评价指标 |
第3章 活性组分含量及添加助剂对ZnO/SBA-15 脱硫行为的影响 |
3.1 脱硫剂制备 |
3.2 活性组分含量对ZnO/SBA-15 脱硫行为的影响 |
3.2.1 ZnO/SBA-15 的结构表征 |
3.2.2 硫化性能研究 |
3.3 添加助剂对ZnO/SBA-15 脱硫行为的影响 |
3.3.1 Zn_XMe_Y/SBA-15 的结构表征 |
3.3.2 Zn_XMe_Y/SBA-15 表面元素分析 |
3.3.3 硫化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Zn_(20)Ni_1/SBA-15 的硫化再生行为 |
4.1 Zn_(20)Ni_1/SBA-15 在不同温度下的硫化行为 |
4.1.1 晶相分析 |
4.1.2 孔结构分析 |
4.1.3 微观形貌分析 |
4.1.4 Zn_(20)Ni_1/SBA-15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脱硫行为 |
4.2 Zn_(20)Ni_1/SBA-15 的再生行为 |
4.2.1 再生温度的影响 |
4.2.2 再生氧气浓度的影响 |
4.3 Zn_(20)Ni_1/SBA-15 的硫化-再生循环 |
4.3.1 Zn_(20)Ni_1/SBA-15 多次硫化-再生循环对其结构的影响 |
4.3.2 Zn_(20)Ni_1/SBA-15 的硫化-再生循环稳定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脱硫废液中盐制备的光催化剂g-C3N4改性及其处理气液污染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脱硫废液的产生及特性、危害及主要处理方式 |
1.1.1 脱硫废液的产生及特性 |
1.1.2 脱硫废液的危害 |
1.1.3 脱硫废液的主要处理方式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概述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剂概念及种类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剂工作原理 |
1.2.3 影响光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 |
1.2.4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1.3 类石墨氮化碳光催化剂(g-C_3N_4) |
1.3.1 类石墨氮化碳的合成方法 |
1.3.2 类石墨氮化碳的改性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测定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装置设备 |
2.2 可见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2.2.1 二次等温热缩聚改性制备g-C_3N_4 |
2.2.2 硫酸亚铁负载改性制备g-C_3N_4 |
2.2.3 脱硫废液主要盐共热解制备g-C_3N_4 |
2.3 可见光催化剂g-C_3N_4的性能评价 |
2.3.1 可见光驱动g-C_3N_4光催化RhB降解性能评价 |
2.3.2 可见光驱动g-C_3N_4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NO_x)性能评价 |
2.3.3 自由基捕获实验 |
2.3.4 循环实验 |
2.4 催化剂样品的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3 氮气吸附脱附(BET) |
2.4.4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7 有机元素分析(EA) |
2.4.8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
2.4.9 荧光发射光谱(PL) |
2.4.10 程序控制升温吸附仪(TPD) |
2.4.11 瞬态光电流响应试验(IT)和电化学阻抗谱(EIS) |
2.4.12 电子顺磁共振仪(EPR) |
第3章 二次等温热缩聚改性g-C_3N_4光催化剂性能及降解有机污染物RhB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2 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3.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3.2.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3.2.5 光催化剂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3.3.2 催化剂的XRD分析 |
3.3.3 催化剂的BET分析 |
3.3.4 催化剂的SEM/TEM分析 |
3.3.5 催化剂的XPS谱图分析及有机元素分析(EA) |
3.3.6 催化剂的光学性质 |
3.3.7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3.8 催化剂的自由基捕获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硫酸亚铁负载改性g-C_3N_4光催化剂性能及处理气液污染物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4.2.2 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4.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4.2.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4.2.5 光催化剂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结构分析 |
4.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
4.3.3 催化剂孔径结构分析 |
4.3.4 催化剂表面化学成分分析(XPS) |
4.3.5 催化剂能带结构分析 |
4.3.6 催化剂光电特性分析 |
4.3.7 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分析 |
4.3.8 催化剂光催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硫废液主要盐共热解制备g-C_3N_4光催化剂性能及NO_x脱除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5.2.2 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5.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5.2.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5.2.5 光催化剂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结构分析 |
5.3.2 催化剂形态特征分析 |
5.3.3 催化剂样品孔径分析 |
5.3.4 催化剂样品表面化学成分(XPS)和有机元素分析 |
5.3.5 催化剂样品光电特性与能带结构分析 |
5.3.6 催化剂样光催化剂对NO和 O_2的吸附能力分析 |
5.3.7 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的活性 |
5.3.8 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的活性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气脱硫工艺 |
1.2.1 湿法脱硫工艺 |
1.2.2 干法脱硫工艺 |
1.3 高温煤气脱硫剂 |
1.4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 |
1.4.1 MnO_x基改性脱硫剂 |
1.4.2 ZnO基改性脱硫剂 |
1.4.3 CaO基改性脱硫剂 |
1.4.4 CuO_x基改性脱硫剂 |
1.4.5 FeO_x基改性脱硫剂 |
1.5 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 |
1.6 分子筛负载型脱硫剂 |
1.6.1 SBA-15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2 MCM-41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3 KIT-n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4 MSU-x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5 ZSM-5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7 负载特殊结构组分脱硫剂 |
1.8 天然木头衍生多孔材料 |
1.9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所用溶液配置方法 |
2.2.1 淀粉指示剂(0.5%)配置 |
2.2.2 碘标准溶液(0.1 mol L~(-1))配置 |
2.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 mol L~(-1))配置 |
2.2.4 锌氨络合吸收液配置 |
2.3 脱硫运行程序与再生步骤 |
2.3.1 脱硫实验步骤 |
2.3.2 再生实验步骤 |
2.4 出口处的H_2S浓度计算 |
2.5 样品的表征手段 |
2.5.1 BET等温吸附测试 |
2.5.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5.4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7 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 |
2.5.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9 拉曼散射光谱(Raman) |
2.5.10 固体紫外光谱(UV-vis) |
2.6 固定反应床脱硫动力学分析 |
第三章 多孔磷酸硅铝分子筛负载锌基尖晶石脱硫剂的晶格取代及脱硫动力学分析 |
3.1 前言 |
3.2 载体与脱硫剂的制备 |
3.2.1 SAPO-34 载体的制备 |
3.2.2 Zn基尖晶石脱硫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种载体的表征 |
3.3.2 新鲜和使用脱硫剂的表征 |
3.3.3 ZnMn_xCo_(2-x)/SS的脱硫性能 |
3.3.4 Zn Fe_xCo_(2-x)/SS的脱硫性能 |
3.3.5 不同载体对脱硫行为的影响 |
3.3.6 不同条件下ZnCo_2/SS的脱硫性能 |
3.3.7 脱硫机理分析 |
3.3.8 高温煤气脱硫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稳定的介孔Ca_xCu_yMn_zO_i/MAS-9 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及动力学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载体和脱硫剂的制备 |
4.2.1 合成MAS-9 分子筛 |
4.2.2 合成介孔SiO_2纳米颗粒(MSN) |
4.2.3 合成KIT-1 分子筛 |
4.2.4 脱硫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筛载体的结构表征 |
4.3.2 脱硫剂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表征 |
4.3.3 不同载体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4 不同组分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5 不同负载量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6 不同脱硫温度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7 脱硫剂的再生循环性能 |
4.3.8 不同状态脱硫剂XPS元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桃木衍生大孔3D自组装(a%Ce-Mn)_yAl_(2-y)O_x的脱硫行为及快速气体扩散特性 |
5.1 前言 |
5.2 脱硫剂的制备 |
5.2.1 核桃木处理 |
5.2.2 3D脱硫剂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脱硫剂的表征 |
5.3.2 Mn/Al比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3 Ce掺杂量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4 硫化温度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5 原料气组成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6 脱硫剂的脱硫-再生循环测试 |
5.3.7 脱硫剂再生机理分析 |
5.3.8 脱硫动力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H2S在PZ促进的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和粘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焦化工业中的焦炉煤气 |
1.1.2 H_2S的危害 |
1.2 H_2S的处理方法 |
1.2.1 干法脱硫技术 |
1.2.2 湿法脱硫技术 |
1.2.3 膜法脱硫 |
1.2.4 微生物法 |
1.3 醇胺溶剂的研究及反应机理 |
1.3.1 传统醇胺溶剂脱硫 |
1.3.2 反应机理 |
1.3.3 醇胺混合溶液法吸收H_2S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H_2S在 MDEA-PZ醇胺溶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4 MDEA-PZ混合溶液吸收H_2S过程的吸收能力的研究 |
2.4.1 温度对H_2S吸收量的影响规律 |
2.4.2 温度对H_2S载荷的影响规律 |
2.4.3 分压对H_2S吸收量的影响规律 |
2.4.4 分压对H_2S载荷的影响规律 |
2.4.5 PZ质量分率对H_2S吸收量的影响规律 |
2.4.6 PZ质量分率对H_2S载荷的影响规律 |
2.4.7 MDEA质量分率对H_2S吸收量的影响规律 |
2.4.8 MDEA质量分率对H_2S载荷的影响规律 |
2.5 MDEA-PZ混合溶液吸收H_2S过程的表观吸收速率的研究 |
2.5.1 表观吸收速率的计算方法 |
2.5.2 温度对表观吸收速率的影响 |
2.5.3 分压对表观吸收速率的影响 |
2.5.4 PZ质量分率对表观吸收速率的影响 |
2.5.5 MDEA质量分率对表观吸收速率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H_2S在 MDEA-PZ醇胺溶液中的粘度特性研究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设备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温度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
3.3.2 PZ质量分率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
3.3.3 MDEA质量分率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
3.3.4 载荷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MDEA-PZ溶液对H_2S的吸收特性 |
4.2 MDEA-PZ溶液的粘度特性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6)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煤焦油渣的研究背景 |
1.2.1 煤焦油渣的来源 |
1.2.2 煤焦油渣的组成及其性质 |
1.2.3 煤焦油渣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3 煤焦油渣处理及利用研究现状 |
1.3.1 溶剂萃取 |
1.3.2 机械离心分离 |
1.3.3 热解分离 |
1.3.4 配煤 |
1.3.5 作燃料用 |
1.3.6 制备活性炭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 主要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及规格 |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气化煤焦油渣的分析 |
2.2.1 水分的测定 |
2.2.2 灰分的测定 |
2.2.3 挥发份的测定 |
2.2.4 固定碳的测定 |
2.2.5 硫含量的测定 |
2.2.6 发热量的测定 |
2.2.7 萃取率的测定 |
2.3 油渣分离及其回收利用 |
2.3.1 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分离 |
2.3.2 气化煤焦油渣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 |
2.4 表征分析 |
2.4.1 傅里叶红外变换分析(FT-IR) |
2.4.2 热重分析(TG) |
2.4.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 |
2.4.4 气质分析(GC/MS) |
2.4.5 气相色谱(GC) |
2.4.6 液相色谱(HPLC) |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三章 气化煤焦油渣的性质及毒性分析 |
3.1 煤焦油渣的基本性质 |
3.1.1 煤焦油渣原料的工业分析 |
3.1.2 气化煤焦油渣的组成特性分析 |
3.2 GCTR的燃烧性质及释放物毒性分析 |
3.2.1 气化煤焦油渣的燃烧性质 |
3.2.2 GCTR在50℃释放物毒性分析 |
3.2.3 GCTR燃烧前释放物毒物分析 |
3.2.4 GCTR燃烧前释放物的红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分离及分离物特性的研究 |
4.1 GCTR的萃取分离 |
4.1.1 GCTR索氏抽提萃取分离 |
4.1.2 在超声条件下GCTR的萃取分离 |
4.1.3 在磁力搅拌条件下GCTR的萃取分离 |
4.1.4 萃取方法的比较 |
4.2 GCTR分离组分的性质分析 |
4.2.1 萃取焦油的GC-MS分析 |
4.2.2 萃取余渣的基本性质分析 |
4.2.3 分离组分的燃烧特性 |
4.3 GCTR分离组分的表征分析 |
4.3.1 分离组分的红外分析 |
4.3.2 分离组分的热重分析 |
4.4 溶剂性质分析及萃取工艺的拟定 |
4.4.1 溶剂的物理性质 |
4.4.2 溶剂的共沸组成 |
4.4.3 拟采用的分离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的研究 |
5.1 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1 碱碳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2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3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4 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5 炭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 活性炭定性吸附及磁分离的研究 |
5.3 活性炭的表征 |
5.3.1 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 |
5.3.2 XPS分析 |
5.3.3 XRD分析 |
5.3.4 红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磁性粉末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
6.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6.2 吸附条件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1 吸附时间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2 活性炭用量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3 初始浓度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4 pH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5 操作温度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3 吸附动力学 |
6.4 吸附热力学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专利 |
(7)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后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企业概况 |
1.2.1 公司简介 |
1.2.2 焦化产品链及特点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及方法 |
2.1 项目后评价理论 |
2.1.1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2.1.2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1.3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2.1.4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
2.2 项目后评价国内外发展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效益后评价 |
3.1 炼焦与化产回收分项效益后评价分析及建议 |
3.1.1 炼焦与化产回收分项效益后评价 |
3.1.2 炼焦与化产回收分项效益后评价结果分析 |
3.1.3 建议 |
3.2 焦炉煤气合成氨和硝酸分项效益后评价分析及建议 |
3.2.1 焦炉煤气合成氨和硝酸分项效益后评价 |
3.2.2 焦炉煤气合成氨和硝酸分项效益后评价结果分析 |
3.2.3 建议 |
3.3 己二酸分项效益后评价分析及建议 |
3.3.1 己二酸分项效益后评价 |
3.3.2 己二酸分项效益后评价结果分析 |
3.3.3 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影响后评价 |
4.1 焦化项目各分项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
4.1.1 炼焦与化产回收分项环境影响分析 |
4.1.2 焦炉煤气合成氨和硝酸分项环境影响分析 |
4.1.3 己二酸分项环境影响分析 |
4.2 焦化项目及各分项的社会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HPF法脱硫废液中二种盐的收率及纯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常见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简介 |
1.2.1 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脱硫工艺 |
1.2.2 HPF法脱硫工艺 |
1.2.3 塔-希法(T-H法)脱硫工艺 |
1.3 常见脱硫废液处理方法 |
1.3.1 脱硫废液简介 |
1.3.2 提盐法 |
1.3.3 昆帕库斯法 |
1.3.4 希罗哈克斯法 |
1.3.5 高温裂解法 |
1.4 结晶工艺简介 |
1.4.1 溶液结晶 |
1.4.2 结晶机理与动力学 |
1.4.3 结晶成长过程 |
1.5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2.1 实验方案 |
2.1.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1.2 影响溶质结晶的主要因素的探索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本思路 |
2.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现场简介 |
2.4 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 |
2.4.1 脱硫废液p H值的测定 |
2.4.2 硫代硫酸铵含量的测定 |
2.4.3 硫氰酸铵含量的测定 |
2.4.4 脱硫废液中悬浮硫的测定 |
2.4.5 脱硫废液中挥发氨的测定 |
2.4.6 主要因素的调节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脱硫废液中杂质对产品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
3.1.1 脱硫废液中杂质含量与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纯度及收率之间的关系 |
3.1.2 结果分析 |
3.2 结晶温度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 |
3.2.1 结晶温度与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纯度及收率之间的关系 |
3.2.2 结果分析 |
3.3 搅拌速率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 |
3.3.1 搅拌速率与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纯度及收率之间的关系 |
3.3.2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焦化装置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焦炭 |
1.1.1 焦炭定义 |
1.1.2 焦炭的用途 |
1.1.3 焦炭的物理性质 |
1.1.4 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的强度 |
1.1.5 焦炭的质量指标 |
1.1.6 焦炭质量的评价 |
1.2 甲醇 |
1.2.1 甲醇的性质 |
1.2.2 甲醇用途 |
1.2.3 甲醇的工业生产方法 |
1.2.4 国内外甲醇合成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焦化工艺流程及节能可行性分析 |
2.1 河北旭阳200万吨焦化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
2.1.1 炼焦熄焦 |
2.1.2 化产回收 |
2.1.3 工艺流程及焦炉煤气平衡图 |
2.2 现有20万吨甲醇装置生产工艺 |
2.2.1 焦炉气组成(%v) |
2.2.2 工艺流程简述 |
2.3 河北旭阳主要的节能减排措施概述 |
2.4 甲醇驰放气综合利用改进可行性分析 |
2.5 初冷器余热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 |
2.5.1 煤气初冷工序概述 |
2.5.2 利用煤气初冷器热能作为冬季采暖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
2.6 转化气余热利用可行性分析 |
2.6.1 精馏系统物料衡算 |
2.6.2 物料衡算在精馏操作线推导中的应用 |
2.6.3 精馏及转化气热量计算: |
2.6.4 转化气余热利用方案设计 |
第3章 甲醇驰放气综合利用 |
3.1 甲醇驰放气成分分析 |
3.2 焦炉加热管理 |
3.2.1 加热制度 |
3.2.2 温度控制 |
3.3 甲醇驰放气综合利用改进 |
3.3.1 驰放气代替焦炉煤气的计算 |
3.3.2 驰放气代替焦炉煤气收益计算 |
3.3.3 方案实施 |
3.4 改造后焦炉加热温度控制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冷器余热利用 |
4.1 初冷器热水采暖参数选择及计算 |
4.1.1 煤气初冷器热力计算 |
4.1.2 余热利用项目改造后循环水用量计算 |
4.2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 |
4.3 循环水泵选择 |
4.4 施工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化气余热利用 |
5.1 方案实施 |
5.1.1 改造后转化气流程简述 |
5.1.2 改造方案 |
5.2 收益分析 |
5.3 转化气余热利用操作制度 |
5.3.1 操作指标 |
5.3.2 温度控制 |
5.3.3 注意事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催化油浆和煤焦油中固含物脱除及高附加值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FCC油浆及其固含物的脱除 |
1.2.1 FCC油浆及其利用研究 |
1.2.2 FCC油浆固含量测定及固相性质研究 |
1.2.3 FCC油浆固相脱除方法的研究 |
1.2.4 FCC油浆静电分离法的研究 |
1.3 煤焦油及其固含物的脱除 |
1.3.1 煤焦油的组成与性质 |
1.3.2 煤焦油中固含物的来源及其影响 |
1.3.3 国内外煤焦油净化处理技术 |
1.4 煤焦油及其富芳馏分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 |
1.4.1 煤焦油的加氢处理 |
1.4.2 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3 煤焦油氢转移能力的表征 |
1.4.4 煤焦油与重油的混合相容性研究 |
1.4.5 重油热转化规律研究 |
1.5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实验概述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试验原料及性质 |
2.1.2 主要试剂 |
2.2 主要测试仪器和装置 |
2.3 测试方法概述 |
2.3.1 原料性质的测试 |
2.3.2 FCC油浆固含物的脱除与表征方法 |
2.3.3 煤焦油固含物的脱除与表征方法 |
2.3.4 裂解重油及其富芳馏分利用的实验方法 |
第三章 FCC油浆固含物的静电吸附分离研究 |
3.1 FCC油浆及其固含物的性质研究 |
3.1.1 FCC油浆性质及其规律考察 |
3.1.2 FCC油浆固含量测试研究 |
3.1.3 FCC油浆中固含物的特性研究 |
3.2 FCC油浆静电吸附分离规律 |
3.2.1 静电吸附分离装置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3.2.2 工艺操作条件对静电吸附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 |
3.2.3 静电吸附分离级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煤焦油固含物的助剂沉降分离研究 |
4.1 煤焦油固含物颗粒性质研究 |
4.1.1 煤焦油固含物颗粒的构成特性 |
4.1.2 煤焦油固含物颗粒的结构特性 |
4.2 沉降助剂对煤焦油固含物分离效率的影响分析 |
4.2.1 降黏稀释剂对固含物分离效率的影响 |
4.2.2 固含物颗粒黏结助剂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分析 |
4.2.3 固含物颗粒表面改性剂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2.4 固含物颗粒絮凝剂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3 煤焦油固含物分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温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3.2 沉降时间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3.3 沉降级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3.4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的组合工艺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煤焦油富芳馏分的化学储氢特性研究 |
5.1 煤焦油富芳馏分的结构组成 |
5.2 煤焦油富芳馏分储氢能力的表征参数研究 |
5.2.1 可储氢量HDi |
5.2.2 有效加氢率Hri |
5.3 反应条件对煤焦油富芳馏分临氢生成油储氢能力的影响 |
5.3.1 反应温度对生成油储氢能力的影响 |
5.3.2 初始氢压对生成油储氢能力的影响 |
5.3.3 反应时间对生成油储氢能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煤焦油馏分在劣质重油热转化过程中的释氢提质作用 |
6.1 煤焦油馏分对劣质重油减黏裂化特性的影响 |
6.1.1 劣质重油减黏条件的确定 |
6.1.2 储氢剂掺入比的确定 |
6.1.3 化学储氢剂对劣质重油减黏裂化反应的影响 |
6.2 煤焦油馏分对劣质重油炭化成焦性能的影响 |
6.2.1 炭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煤焦油馏分炭化成焦特性 |
6.2.3 化学储氢馏分对劣质重油炭化成焦特性的影响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Removal of sulfur in coke oven gas by mixing ZnO-based additive into coal(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D]. 黄耿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SBA-15负载锌基氧化物的煤气脱硫与再生行为研究[D]. 李俏春.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脱硫废液中盐制备的光催化剂g-C3N4改性及其处理气液污染物研究[D]. 段丽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D]. 刘强. 天津大学, 2020(01)
- [5]H2S在PZ促进的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和粘度研究[D]. 褚玉幸.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6]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雄雷.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6)
- [7]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焦化项目后评价分析[D]. 李韶华. 天津大学, 2016(07)
- [8]HPF法脱硫废液中二种盐的收率及纯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 谢礼健. 辽宁科技大学, 2015(06)
- [9]焦化装置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D]. 申爱书.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3)
- [10]催化油浆和煤焦油中固含物脱除及高附加值利用研究[D]. 魏忠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