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抗氧化剂及其进展(四)(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萍[1](2020)在《γ-生育酚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生育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抗炎等特殊的生理学作用,备受消费者青睐。本文重点研究了高纯度γ-生育酚的制备工艺条件;对比考察了γ-和α-、δ-生育酚单体各自抗氧化活性与温度、添加量间的关系;并对γ-生育酚在加热油脂体系中的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别。第一,以VE(生育酚总含量为90%)为原料,采用一步柱层析技术,考察洗脱剂种类、洗脱速率、上样量等因素对高纯度γ-生育酚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94.5:5.5,v/v),上样量为0.5g,柱长与柱直径比值为16:1(硅胶用量为110g),洗脱速率为2 m L/min。通过HPLC法、GC-MS和NMR对γ-生育酚纯化产物的纯度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条件下γ-生育酚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98.89±0.68)%、(93.23±0.89)%。第二,通过对比γ-生育酚的螯合Fe2+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异,来确定γ-生育酚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方式;并采用Rancimat法对比研究γ-和α-、δ-生育酚在不同温度、不同添加量下对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和α-、δ-生育酚均具有螯合Fe2+、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前者远小于后者,表明生育酚发挥抗氧化作用时以清除自由基的方式为主,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γ->δ->α-生育酚。Rancimat法研究发现110~140℃下,γ-、α-和δ-生育酚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强弱与加热温度、生育酚添加量有关,添加量≤1000 mg/kg时,γ-生育酚抗氧化效果最好,δ-生育酚次之,α-生育酚最差;添加量为2000 mg/kg时,其抗氧化效果为:δ->γ->α-生育酚;比较特殊的是,110℃下,γ-生育酚添加量≥1000 mg/kg时,其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增加而降低;此外,当添加量≤1000 mg/kg时,抗氧化效果:混合生育酚≤γ-生育酚。第三,γ-生育酚在高添加量(≥1000 mg/kg)时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会降低甚至促氧化,这可能是γ-生育酚的转化产物对γ-生育酚的抗氧化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利用HPLC、Prep-LC、LC-MS和NMR等技术从加热油脂体系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γ-生育酚的两种主要转化产物,即γ-生育醌(γ-生育酚红)和6-(3-羟基-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3,4-二甲基环己-3,5-二烯1,2-二酮。
张晓雨[2](2018)在《不同产地薏苡仁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薏苡仁作为最早开发利用的禾本科植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对于薏苡仁的功效性研究较多,作为功能性杂粮也慢慢进入大众的视线中。由于薏苡仁在储藏过程中极易氧化变质、生虫,产生哈败味,严重影响薏苡仁的品质,因此薏仁米的储藏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宿迁、岳西、石台四个产地的薏苡仁为原材料,对比产地基本现状,研究其基本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差异;通过改变储藏温度、储藏形态、使用不同保鲜措施,研究薏苡仁在180天的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建立Arrhenius储藏模型,为薏苡仁的储藏研究提供理论数据及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四个产地薏苡仁所测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均在16%18%之间。其中宿迁薏苡仁淀粉含量最高;石台薏苡仁蛋白质含量最高;石台薏苡仁脂肪含量最低,宿迁薏苡仁脂肪含量最高。薏苡仁中的脂肪含量约是其他谷类的2倍。2.薏苡仁中三种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高低为,总黄酮含量>多酚含量>薏苡素含量。其中成都、岳西和宿迁的薏苡仁中薏苡素的含量均小于0.1mg/g,石台薏苡仁中薏苡素和黄酮含量最高为。综合评价以石台薏苡仁的品质为四个薏苡仁中最优。3.薏苡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稳定比较耐储藏。PA复合膜材料比PET膜和铝膜包装材料抑制脂肪酸值增加的效果好。4.TBHQ对抑制四个产地薏苡仁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效果较好;不同产地薏苡仁需要使用不同的抗氧化剂抑制脂肪酸值的增加,TBHQ对成都和宿迁薏苡仁作用效果最好,生育酚对石台薏苡仁作用效果最好,抗坏血酸钙对岳西薏苡仁作用效果最好。5.以脂肪酸值为指标建立Arrhenius模型。成都薏苡仁Arrhenius模型为t=[ln(X)-ln(X0)]/e(-2.1346/T-5.0966),宿迁薏苡仁Arrhenius模型为t=[ln(X)-ln(X0)]/e(-)1.6016/T-5.150,岳西薏苡仁Arrhenius模型为t=[ln(X)-ln(X0)]/e(-1.0894/T-5.3025),石台薏苡仁Arrhenius模型为t=[ln(X)-ln(X0)]/e(-3.5247/T-5.2859)。
张江柳[3](2012)在《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吸附纯化竹叶黄酮与提高黄酮脂溶性的工艺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活性氧自由基和改善心血管系统以及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血脂等生理活性,已经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建立纯化竹叶黄酮的新方法,以得到安全、高含量的竹叶黄酮,并用包埋法提高黄酮脂溶性,同时评价了黄酮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能力。首先,利用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对酚类物质选择性吸附的特性,对竹叶黄酮溶液进行纯化,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最佳上样浓度10 mg·mL-1,最佳径高比为1:1.9,吸附洗脱流速0.33 mL·min-1,洗脱时先用1BV的蒸馏水洗脱,再以800 mL 70%的乙醇溶液洗脱。按照最佳吸附洗脱条件,分段接收黄酮洗脱液,收集洗脱液体积80~560 mL的馏分,黄酮的含量大于90%;收集洗脱液体积80~480 mL的馏分,黄酮的含量大于95%,转移率为63.5%。用再生的PVPP纯化黄酮,按照最佳吸附洗脱条件,分段接收黄酮洗脱液,收集洗脱液体积80~560 mL的馏分,黄酮的含量大于90%;收集洗脱液体积160~480 mL的馏分,黄酮的含量大于95%,转移率为61%。其次,采用月桂酸单甘酯作为包埋材料,司盘80作为乳化剂,制备脂溶性的黄酮包埋物,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清油为空白,油在760 nm处的吸光度作为指标,吸光度越小,说明混浊度越小,黄酮的油溶性越好。其最优条件为:乳化时间30min,乳化温度50 ℃,95%乙醇10 mL,司盘80质量分数为0.4%,乳化速度为1700 r.min-1,旋蒸温度为50 ℃,旋蒸速度为120 r.min-1,载药量为11.1%,即月桂酸单甘酯与黄酮质量之比为8:1。在此条件下,当黄酮在油中的浓度为0.02%时,油的吸光度为0.027A,黄酮油溶液的混浊度最小,油溶性最好。再次,采用硬脂酸单甘酯作为包埋材料,以上述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黄酮包埋物,考察了黄酮的含量以及黄酮萃取液中的固形物含量对黄酮包埋物的油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酮含量越高,固形物含量越小,其混浊度越小,油溶液越澄清;黄酮含量越低,固形物含量越高,混浊度越大。实验还考察了黄酮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对黄酮包埋物的油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去除黄酮萃取液的有机溶剂有利于提高黄酮包埋物在油溶液中的溶解性。最后,评价了溶有不同含量的黄酮的油溶液的抗氧化能力,比较了经过离心和未离心的黄酮油溶液的过氧化值,结果表明未离心的黄酮包埋物的油溶液的过氧化值低于离心的油溶液,而在没有离心的黄酮油溶液中,添加了黄酮包埋物的油溶液的过氧化值比未添加的油溶液的过氧化值低,且黄酮在油中的浓度为0.02%时,过氧化值最小,抗氧化效果最佳。
张文华,曹明容[4](2010)在《常见酚类化合物抗油脂氧化活性-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利用Gauss程序包中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茶多酚、酚羧酸、维生素E及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等典型的天然和合成酚类抗氧化剂抗油脂氧化的能力。研究表明,苯环上含有较多的供电子基团和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从酚类化合物的O—H键解离能(BDE)可以预测,常用酚类抗氧化活性顺序为:表棓儿茶素棓酸酯(292.74kJ/mol)>表儿茶素棓酸酯(301.17kJ/mol)>棓酸(302.71kJ/mol)>BHT(304.60kJ/mol)>BHA(313.54kJ/mol)>表棓儿茶素(310.16kJ/mol)>α-生育酚(326.62kJ/mol)>咖啡酸(327.34kJ/mol)>表儿茶素(335.14kJ/mol)>阿魏酸(339.09kJ/mol)>鞣花酸(356.73kJ/mol)>维生素E(401.61kJ/mol)。基于油脂C-HBDE和酚类化合物O—HBDE差值,预测了不饱和脂肪酸体系的有效抗氧化剂。表儿茶素、鞣花酸以及阿魏酸可用于只含一个双键的油脂体系;表棓儿茶素、表儿茶素棓酸酯、表棓儿茶素棓酸酯、棓酸、咖啡酸、α-生育酚、BHT以及BHA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体系的有效抗氧化剂。
杨凤[5](2010)在《植物绝缘油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油浸电力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矿物绝缘油,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和冷却性能以及低廉的成本。但是,矿物油难以生物降解,一旦泄漏将会对水源、居住环境等造成污染,无法达到环保绝缘材料的要求。因此,研究环保型液体绝缘介质成为国际上关注的新课题。植物绝缘油的研究与矿物油的研究是同期进行的。早期由于植物绝缘油的抗氧化性能较差、粘度大,因此仅被用作电容器的浸渍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型液体绝缘介质的研究重新受到许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植物油来源于天然的油料作物,可完全生物降解。在石油枯竭的新形势下,它将可能成为矿物油的绿色替代品。实验采用菜籽油作为原料油、甲醇作为酯交换的小分子醇,在微波辐射和离子液体的催化作用下,高效、快速制备了植物绝缘油。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离子液体的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醇油物质的量比等对绝缘油制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碱作催化剂时,微波和离子液体对绝缘油的制备有协同促进作用。离子液体具有催化与增溶的作用,能较好地消除醇-油间的界面接触,减小皂化现象,提高酯交换效率,而微波加热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能加快酯交换速率。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绝缘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100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微波温度为65℃,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1,催化剂NaOH的用量为油质量的0.8%,离子液体[BMIm]BF4用量为油质量的1.5%,此条件下绝缘油产率为84.6%。对净化后合成的植物绝缘油进行了理化、电气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植物绝缘油闪点大于170℃,工频击穿电压达到64kV,90℃介损为0.0087,90℃体积电阻率为6.43×1010?·m,相对介电常数εr为3.08,对环境无污染,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绝缘油的要求,是矿物绝缘油的良好替代品。本文探讨了油酯的氧化机理;分析了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BHT、PG、TBHQ等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及其用量,得出结论:三种抗氧化剂中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佳,抗氧化剂最佳用量为50ppm。
司俊玲,郑坚强,马俪珍[6](2010)在《改善牛肉大理石花纹脂肪替代品的贮藏稳定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组合设计进行贮藏试验,选出防腐和抗氧化剂的最佳添加量。研究发现0.03%TP(茶多酚)+0.01%VC-Na(抗坏血酸钠)对该乳状液有协同抗氧化作用,且防腐保鲜作用效果明显,但起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在0℃4℃下贮藏3个月期间,POV(过氧化值)和细菌总数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且性状稳定,达到食品工业生产的要求。
刘宁[7](2009)在《抗氧化纤维素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60225008)中的部分内容。为了解决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问题,研制人体不能吸收的大分子量抗氧化剂,本研究采用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载体,利用其膳食纤维的特性——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创造性的设计、首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纤维素衍生物:没食子酸纤维素酯、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没食子酸纤维素酯、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制备的影响;通过XRD、FTIR和S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超分子结构、化学结构和表面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体系研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紫外线照射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对产物的安全性进行了急性毒理学研究和理化检验。首次采用直接酯化法和间接酯化法分别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结果表明:直接酯化法中,以酯化度为目标,较佳合成条件是没食子酸和微晶纤维素的反应物质量比(GA:MCC)为4:1,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相对于没食子酸质量的10%,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温度120℃下,反应10h,此时酯化度达到2.2以上。间接酯化法采用没食子酰卤与微晶纤维素的羟基反应生成酯,比用没食子酸直接与微晶纤维素酯化的效果好。反应分四部分进行,三乙酰基没食子酸合成的较佳条件为1g没食子酸中加入2.25mL醋酐,在冰浴中加入1.40mL吡啶,封口放置过夜,加入2mol/L稀硫酸17.50mL,产率为92.10%;合成三乙酰基没食子酰氯较佳反应时间为先25℃,3h,再升温至75℃,3h,三乙酰基没食子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3时其产率可达85%;三乙酰基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h,微晶纤维素与三乙酰基没食子酰氯的摩尔比为1:4;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制备是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温度为70℃,反应1h。IR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纤维素酯已生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其抗氧化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综合体现出来的。一方面以其酚羟基结构中大量的酚羟基作为氢供体,对活性氧等自由基产生很强地捕捉能力,从而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等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具有的邻位三酚羟基可鳌合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纤维素酯各种自由基清除能力虽低于Vc,但高于或近似等于没食子酸的抗氧化能力:首先在5mg/mL浓度下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没食子酸相比不大于10%;其次,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这一点是没食子酸所不具备的;再者,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可达到没食子酸的50%;第四,清除烷基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没食子酸。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没食子酸纤维素酯适宜室温下存放,适宜经过高温灭菌、紫外线灭菌,pH3.0-9.0的条件下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比较稳定。没食子酸纤维素酯急性毒理试验结果显示雌雄小鼠LD50大于10.00g/kg体重,属无毒级物质,比原料没食子酸(在小鼠中无毒性反应最高浓度为5g/kg),已作为食品抗氧化剂使用的没食子酸丙酯(LD50为862.2982mg/kg,大鼠皮下注射致死量为4g/kg)安全性有所提高。首次合成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反应分两部分进行:羧甲基纤维素酰氯的制备及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合成。结果表明:合成酰氯的最佳条件采用DMF催化改进法:CMCH与SOCl2比例(W/V)为1:3,CMCH与DMF比例(W/V)为1:20,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h。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较佳条件为:溶剂与L-抗坏血酸比为3.5:1,羧甲基纤维素酰氯与L-抗坏血酸的比例为1:1.3,反应时间为22h,此时转化率最高达到10%。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抗氧化性小于Vc,但是在所选的浓度范围内,①还原力较强,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较好的效量关系;②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随着含量增大而增强,且具有明显的效量关系;③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随着含量增大而增强,且具有明显的效量关系;④清除烷基自由基能力随着含量增大而显着增强,在0.3-0.4 mg/mL,最大值为74.10%,具有很强的清除烷基自由基能力;⑤可明显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⑥可抑制生物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少终产物MDA的生成,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显着的剂量关系;⑦可抑制生物体的氧化损伤,保护红细胞膜,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极显着的量效关系。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稳定性高于结晶态的Vc。产物在70℃以下加热2h后,Vc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70-90℃,产物的氧化速度有所加快;在pH值2-7的中性偏酸性范围内比较稳定,在碱性范围内,分解速度加快;紫外线照射对产物基本无影响。急性毒理试验结果显示雌雄小鼠LD50大于10.00g/kg体重,说明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属无毒级物质。首次合成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较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为4%无水醋酸锌,3,5-甲酯与微晶纤维素的摩尔比为2:1,在140℃,反应时间为6h。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对DPPH的清除能力小于原料3,5-甲酯,但最高清除率仍达到了40.7%;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率能达到21.1%,而3,5-甲酯没有此能力;浓度超过3mg/mL后,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明显高于3,5-甲酯;在低浓度1mg/mL时,对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3,5-甲酯近5%。急性毒理试验结果显示雌雄小鼠LD50大于10.00g/kg体重,说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属无毒级物质,与以原料3,5甲酯合成的抗氧剂1010(大白鼠经口LD50>5g/kg)相比,安全性有所提高。三种产物干燥失重、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砷(以As计)、重金属(以Pb计)等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综上所述,合成产物既保存了抗氧化基团的抗氧化活性,又增加膳食纤维安全、无毒的能力,且熔点有所提高,可望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性能的新型功能高分子奠定基础。
尹淑涛,薛文通,张惠,刘蓉[8](2009)在《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食用油脂中常用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安全性问题。重点阐述了食用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比色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等,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低,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在油脂合成抗氧化剂检测中应用较广;电化学分析法充分利用抗氧化剂的电化学活性进行分析,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较高,应用潜力巨大。
余衍文[9](2008)在《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C6~C12的直链饱和脂肪醛、环己酮、苯甲醛和肉桂醛为代表,利用它们分子中的羰基与VC或异VC分子中的C5、C6邻二羟基发生缩醛化或缩酮化反应,合成了19个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期望开发具有作为油溶性的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物添加剂。用EI-MS、FTIR、1H NMR等光谱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以月桂醛异VC缩醛、环己酮VC缩酮、环己酮异VC缩酮、苯甲醛异VC缩醛、肉桂醛VC缩醛为例,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反应的条件。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苯甲醛VC缩醛的收率24.6%,苯甲醛异VC缩醛的收率38.8%,其它VC缩醛(酮)或异VC缩醛(酮)的收率在67.0~85.8%之间。在溶解度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以苯甲醛VC缩醛、苯甲醛异VC缩醛、肉桂醛VC缩醛为例,根据反应机理和构象稳定性原理,对反应产生的顺反异构体比例的大小进行了解释。以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醛VC缩醛、月桂醛异VC缩醛、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为研究对象,用过氧化值法(碘量法)考察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并与VC、异VC以及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TBHQ、PG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抗氧化试验的POV数据表明,VC、异VC的缩醛(酮)衍生物在茶籽油中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而且随着碳链的增长而提高。异VC缩醛(酮)的抗氧化性优于VC缩醛(酮)。以环己酮VC缩酮、环己酮异VC缩酮和肉桂醛VC缩醛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与VC、异VC以及TBHQ清除相应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VC或异VC经环己酮缩酮化后,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未受影响,而且在脂溶性介质中,由于溶解性得到改善,还能更好地发挥作用;(2)当受试物的摩尔浓度相等时,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清除HO·,O2-·和DPPH·的能力,整体上与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化剂TBHQ相当。因而环己酮VC缩酮和环己酮异VC缩酮具有作为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潜在应用价值。(3)肉桂醛VC缩醛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当受试物的摩尔浓度相同时,肉桂醛VC缩醛清除上述三种自由基的能力与VC基本相当,略比油溶性抗氧化剂TBHQ强。
余衍文,郑大贵,朱华龙[10](2008)在《Vc缩醛和异Vc缩醛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研究》文中提出参照我国规定的有关抗氧化剂在食用油脂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将辛醛VC缩醛、辛醛异VC缩醛、月桂醛VC缩醛和月桂醛异VC缩醛等抗氧化剂加入到新鲜茶籽油中,在60℃下进行抗氧化试验。过氧化值(POV)数据表明,缩醛化后的VC、异VC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碳链长的缩醛比碳链短的缩醛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异VC缩醛比相应的VC缩醛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月桂醛VC缩醛和月桂醛异VC缩醛的抗氧化性均比PG好,但比TBHQ稍差。
二、食品抗氧化剂及其进展(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抗氧化剂及其进展(四)(论文提纲范文)
(1)γ-生育酚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纯度γ-生育酚单体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γ-和α-、δ-生育酚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现状 |
1.2.3 γ-生育酚在油脂体系中的转化产物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一步柱层析法分离纯化高纯度γ-生育酚及其表征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原料分析 |
2.2.2 生育酚在硅胶上的吸附等温线 |
2.2.3 柱层析分离制备高纯度γ-生育酚的试验 |
2.2.4 最优条件下的动态吸附解析试验 |
2.2.5 γ-生育酚纯化产物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γ-和α-、δ-生育酚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γ-和α-、δ-生育酚螯合亚铁离子能力的对比 |
3.2.2 γ-和α-、δ-生育酚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对比 |
3.2.3 油脂体系中γ-和α-、δ-生育酚抗氧化效果的对比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γ-生育酚在油脂体系中转化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4.1 实验试剂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添加量的γ-生育酚对油脂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
4.2.2 γ-生育酚转化产物的分离制备 |
4.2.3 γ-生育酚转化产物的HPLC分析及结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目录 |
(2)不同产地薏苡仁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薏苡仁的概述 |
1.2 薏苡仁的营养成分 |
1.3 薏苡仁的活性物质 |
1.4 储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课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原材料 |
3.1.2 药品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四个产地薏苡仁的物质分析 |
3.2.2 储藏条件对薏苡仁品质的影响 |
3.2.3 Arrhenius储藏模型建立 |
3.2.4 数据处理及图形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四种产地薏苡仁的物质成分分析 |
4.1.1 薏苡仁的基本现状 |
4.1.2 薏苡仁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 |
4.1.3 薏苡仁活性成分的分析 |
4.2 储藏条件对薏苡仁品质的影响 |
4.2.1 储藏形态对薏苡仁品质的影响 |
4.2.2 抗氧化剂对薏苡仁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
4.2.3 包装材料对薏苡仁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
4.3 建立薏苡仁Arrhenius储藏模型 |
5 讨论 |
5.1 四种产地薏苡仁之间的品种差异 |
5.2 不同储藏形态对薏苡仁品质的影响 |
5.3 不同保鲜方法对薏苡仁品质的影响 |
5.4 四个产地薏苡仁Arrhenius模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课题来源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3)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吸附纯化竹叶黄酮与提高黄酮脂溶性的工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竹类资源简介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2.1 概述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2.4.1 性状 |
1.2.4.2 溶解性 |
1.2.4.3 酸碱性 |
1.3 黄酮的生物活性 |
1.3.1 抗氧化与抗活性氧自由基作用 |
1.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3 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
1.3.4 抗肿瘤作用 |
1.3.5 阻断亚硝化反应 |
1.3.6 调节血脂作用 |
1.4 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 |
1.4.1 黄酮提取方法 |
1.4.1.1 溶剂提取法 |
1.4.1.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4.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4.1.5 闪式提取法 |
1.4.1.6 加压溶液萃取法 |
1.4.2 黄酮的纯化方法 |
1.4.2.1 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法 |
1.4.2.2 柱层析法 |
1.4.2.3 金属络合沉淀法 |
1.4.2.4 膜分离法 |
1.4.2.5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
1.4.2.6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EKC) |
1.4.2.7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5 目前主要使用的抗氧化剂 |
1.5.1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
1.5.2 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 |
1.5.3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
1.5.4 没食子酸丙酯(PG) |
1.5.5 生育酚类(维生素E) |
1.5.6 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 |
1.5.7 迷迭香酚及其类似物 |
1.5.8 茶多酚 |
1.6 竹叶提取物的应用现状 |
1.6.1 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
1.6.2 医药中间体 |
1.6.3 化妆品添加剂 |
1.6.4 植物杀虫物质 |
1.6.5 绿色饲料添加剂 |
1.6.6 啤酒添加剂 |
1.7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吸附纯化竹叶黄酮的工艺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黄酮 |
2.2.1.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1.3 竹叶黄酮含量测定 |
2.2.2 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
2.2.2.1 静态吸附量及解吸率的确定 |
2.2.2.2 吸附等温实验 |
2.2.2.3 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
2.2.2.4 乙醇浓度对PVPP洗脱性能的影响 |
2.2.3 动态吸附与洗脱实验 |
2.2.3.1 上柱 |
2.2.3.2 上样浓度的确定 |
2.2.3.3 径高比的确定 |
2.2.3.4 洗脱液体积的确定 |
2.2.3.5 PVPP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2.2.3.6 PVPP的再生 |
2.2.3.7 再生PVPP条件下的含量与转移率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吸光度法测定竹叶总黄酮的标准曲线 |
2.3.2 静态吸附量及解吸率的确定 |
2.3.3 吸附等温实验 |
2.3.4 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
2.3.5 乙醇浓度对PVPP洗脱性能的影响 |
2.3.6 动态吸附与洗脱实验 |
2.3.6.1 上样浓度对PVPP吸附黄酮性能的影响 |
2.3.6.2 径高比的确定 |
2.3.6.3 洗脱体积的确定 |
2.3.6.4 PVPP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6.5 再生PVPP的含量与转移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包埋法提高黄酮脂溶性的工艺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黄酮 |
3.2.2 试验设计 |
3.2.3 黄酮包埋物的制备工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包埋材料的确定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2.1 乳化时间的确定 |
3.3.2.2 乳化温度的确定 |
3.3.2.3 95%乙醇用量的确定 |
3.3.2.4 司盘80用量的确定 |
3.3.2.5 乳化搅拌速度的确定 |
3.3.2.6 旋蒸温度的确定 |
3.3.2.7 旋蒸速度的确定 |
3.3.2.8 载药量的确定 |
3.3.2.9 油中不同浓度的黄酮对溶解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溶性竹叶黄酮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应用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黄酮包埋物的制备 |
4.2.1.1 黄酮萃取液为原料制备黄酮包埋物 |
4.2.1.2 黄酮产品为原料制备黄酮包埋物 |
4.2.2 过氧化值的测定 |
4.2.2.1 试剂 |
4.2.2.2 分析步骤 |
4.2.2.3 计算结果 |
4.2.3 试验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黄酮含量对油溶性的影响 |
4.3.2 黄酮萃取液中固形物含量对油溶性的影响 |
4.3.3 黄酮含量对油溶性的影响 |
4.3.4 过氧化值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常见酚类化合物抗油脂氧化活性-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方法 |
1.1 酚类化合物抗油脂氧化的基本过程 |
1.2 抗油脂氧化理论参数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酚类抗氧化剂直接抽氢机制抗氧化活性的理论阐释 |
2.2 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过程的理论计算 |
3 小结 |
(5)植物绝缘油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物绝缘油的简介 |
1.2 植物绝缘油的简介 |
1.3 微波技术简介 |
1.4 离子液体简介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植物绝缘油的合成及实验方法 |
2.1 植物绝缘油的制备 |
2.1.1 原料油的选择 |
2.1.2 绝缘油的制备方法 |
2.1.3 绝缘油产率的测定 |
2.1.4 实验部分 |
2.1.5 结果与讨论 |
2.2 植物绝缘油的净化 |
2.2.1 水洗 |
2.2.2 碱中和 |
2.2.3 吸附脱色 |
2.2.4 减压蒸馏 |
2.3 植物绝缘油成分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植物绝缘油各种性能测试及分析 |
3.1 植物绝缘油理化性能的实验方法 |
3.2 植物绝缘油理化性能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颜色和透明度 |
3.2.2 密度 |
3.2.3 运动粘度 |
3.2.4 酸值 |
3.2.5 水溶性酸和碱(pH 值) |
3.2.6 闪点 |
3.3 植物绝缘油电气性能的实验方法 |
3.4 植物绝缘油电气性能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工频击穿电压 |
3.4.2 介质损耗因数 |
3.4.3 相对介电常数 |
3.4.4 体积电阻率 |
3.5 本章小结 |
4 植物绝缘油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油酯的氧化机理 |
4.3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作用机理及其分类 |
4.3.1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 |
4.3.2 抗氧化剂的分类 |
4.4 试验用抗氧化剂的简介 |
4.4.1 PG 简介 |
4.4.2 TBHQ 简介 |
4.4.3 BHT 简介 |
4.5 抗氧化性能分析 |
4.5.1 概述 |
4.5.2 馏分测定法简介 |
4.6 实验部分 |
4.6.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6.2 材料及试剂 |
4.6.3 实验方法 |
4.6.4 结果与讨论 |
4.7 添加抗氧化剂后对油绝缘性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改善牛肉大理石花纹脂肪替代品的贮藏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原料 |
1.2 主要设备 |
2 方法 |
2.1 贮藏试验中抗氧化与防腐剂的种类和浓度筛选 |
2.2 最佳抗氧化与防腐剂添加量的确定方法 |
2.3 测试方法 |
2.3.1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3.2 微生物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感官指标评价方法 |
3 贮藏试验结果 |
3.1 抗氧化与防腐剂的种类和浓度范围试验结果 |
3.1.1 初选抗氧化和防腐剂的种类及浓度范围 |
3.1.2 不同TP浓度在乳化体系中的抗氧化和防腐试验结果 |
3.1.3 不同VC-Na浓度在乳化体系中的抗氧化和防腐试验结果 |
3.2 抗氧化和防腐剂添加量的确定 |
3.3 辅正试验 |
4 讨论 |
4.1 茶多酚的抑菌作用 |
4.2 抗氧化作用机理的探讨 |
5 结论 |
(7)抗氧化纤维素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纤维素概述 |
1.1.1 纤维素的结构 |
1.1.2 纤维素的性质 |
1.1.3 纤维素的作用 |
1.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 |
1.2.1 在食品中的开发与应用 |
1.2.2 在医药中的开发与应用 |
1.2.3 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
1.2.4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1.2.5 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
1.3 抗氧化剂概述 |
1.3.1 氧化机理 |
1.3.2 氧化危害 |
1.3.3 抗氧化机理 |
1.3.4 食品抗氧化剂种类 |
1.3.5 评价抗氧化剂功效的方法 |
1.3.6 抗氧化剂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2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微晶纤维素的预处理 |
2.2.3 直接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 |
2.2.4 间接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 |
2.2.5 直接酯化法中酯化度的测定 |
2.2.6 间接酯化法中氯离子的测定 |
2.2.7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表征 |
2.2.8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
2.2.9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稳定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合成路线设计 |
2.3.2 直接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影响因素 |
2.3.3 直接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结构表狂 |
2.3.4 间接法合成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研究 |
2.3.5 间接酯化合成产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结构表征 |
2.3.6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2.3.7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的稳定性研究 |
2.3.8 没食子酸纤维素酯抗氧化机理探讨 |
3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合成思路探讨 |
3.2.3 羧甲基纤维素酰氯的制备 |
3.2.4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制备 |
3.2.5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测定 |
3.2.6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
3.2.7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稳定性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甲基纤维素酰氯合成条件的确定 |
3.3.2 合成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影响因素 |
3.3.3 合成产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结构表征 |
3.3.4 产物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
3.3.5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的稳定性研究 |
3.3.6 L-抗坏血酸纤维素酯抗氧化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4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的合成 |
4.2.3 产物物理性质和结构测定 |
4.2.4 产物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路线的探讨 |
4.3.2 影响合成的因素 |
4.3.3 合成产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结构表征 |
4.3.4 产物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
4.3.5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纤维素酯抗氧化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抗氧化纤维素酯的品质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急性毒理试验操作方法 |
5.2.3 理化检验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5.3.2 理化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VC和异VC的结构及一般性能 |
1.2 VC和异VC衍生物合成及应用的现状 |
1.2.1 VC或异VC羧酸酯的合成 |
1.2.2 2-O-烷基和3-O-烷基VC或异VC的合成 |
1.2.3 VC或异VC缩醛(酮)的合成 |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2章 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合成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VC脂肪族缩醛和异VC脂肪族缩醛的合成 |
2.2.1 合成、纯化和表征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2.3 VC和异VC环己酮缩酮的合成 |
2.3.1 合成、纯化和表征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小结 |
2.4 苯甲醛VC缩醛和苯甲醛异VC缩醛的合成 |
2.4.1 合成、纯化和表征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3 小结 |
2.5 肉桂醛VC缩醛的合成 |
2.5.1 合成、纯化和表征 |
2.5.2 结果与讨论 |
2.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抗氧化性能 |
3.1 抗氧化剂和抗氧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
3.1.1 抗氧化剂 |
3.1.2 抗氧化剂作用原理 |
3.1.3 常用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
3.2 用过氧化值(碘量法)法评价VC、异VC及其缩醛(酮)的抗氧化性能 |
3.2.1 方法原理 |
3.2.2 试剂与材料、抗氧化剂用量以及POV测定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3.3 用清除自由基法评价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抗氧化性能 |
3.3.1 方法原理 |
3.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3.3 实验方法 |
3.3.4 结果与讨论 |
3.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Vc缩醛和异Vc缩醛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材料 |
1.2 抗氧化剂用量和试验方法 |
1.2.1 抗氧化剂用量的确定 |
1.2.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添加量的月桂醛异VC缩醛在茶籽油中抗氧化性 |
2.2 VC、异VC及其缩醛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 |
2.3 与其它常用抗氧化剂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比较 |
3 结论 |
四、食品抗氧化剂及其进展(四)(论文参考文献)
- [1]γ-生育酚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李亚萍.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不同产地薏苡仁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D]. 张晓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3]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吸附纯化竹叶黄酮与提高黄酮脂溶性的工艺研究及应用[D]. 张江柳.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 [4]常见酚类化合物抗油脂氧化活性-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J]. 张文华,曹明容.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0(05)
- [5]植物绝缘油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 杨凤. 重庆大学, 2010(03)
- [6]改善牛肉大理石花纹脂肪替代品的贮藏稳定性[J]. 司俊玲,郑坚强,马俪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02)
- [7]抗氧化纤维素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宁.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5)
- [8]油脂中合成抗氧化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尹淑涛,薛文通,张惠,刘蓉. 中国油脂, 2009(06)
- [9]VC缩醛(酮)和异VC缩醛(酮)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D]. 余衍文. 南昌大学, 2008(05)
- [10]Vc缩醛和异Vc缩醛对茶籽油的抗氧化性研究[J]. 余衍文,郑大贵,朱华龙.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