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岭南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姚雨墨[2](2021)在《东南亚小住宅热缓冲空间设计研究及其在海南本土化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以及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打造,海南新民居建设不仅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村民也自发开始进行自宅更新。在建设浪潮下,由于缺少建筑审美、气候地域性上的相关设计引导,多数村民自建,照抄图集的新民居出现了华而不实,千村一面,耗能耗地的情况。东南亚地区的小住宅从建造环境与气候环境上与海南民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东南亚小住宅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以及建造氛围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丰富,具有典型亚热带地域气候特征的风貌。这种基于地域气候特征的被动式设计与热缓冲空间在设计中的巧妙运用密不可分。热缓冲空间作为介于自然环境与建筑内部环境之间的中介空间,可以很好的过滤外环境的不利因素,引入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建筑环境品质。对于热缓冲空间的研究与定义在国外的起步较早,在我国相对较晚,多数的研究停留在对某一类型热缓冲空间的探讨,并更多关注其在较大尺度建筑中的运用。对于热缓冲空间在现代小住宅的运用研究不足。论文以此为契机,将基于湿热地区气候背景,对热缓冲空间在现代小住宅中的应用设计展开深入研究。论文具体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东南亚地区和海南地区的气候环境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共性特征。其次对两地的小住宅建造技术环境进行对比,以论证东南亚地区小住宅的设计可以在海南地区实现设计的应用转换。因此,论文可以开展以东南亚地区小住宅为样本的热缓冲空间设计研究,从其中所总结出的空间原型与设计方法对海南地区的民居设计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为基于小住宅形制下的热缓冲空间综合运用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案例研究,总结各种类型热缓冲空间的综合布局方式以及其所形成的被动式作用。第三部分,主要为热缓冲空间单体的深入研究,从空间布局上将热缓冲空间分为三大类,根据每大类的热缓冲空间尺度差异,将其细分为九小类,并对每一类的热缓冲空间可结合的住宅功能,空间原型,被动式作用以及细部构造进行分析总结。总结不同类型热缓冲空间原型以及其设计运用方法。并着重选取典型热缓冲空间原型进行对比模拟研究。对比不同原型所产生的被动式效果的差异,并提出相应设计建议。最终形成热缓冲空间单体设计模式库,为设计师提供思路拓展。第四部分,论文将上述总结的热缓冲空间设计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项目设计中去。选取实际调研的海南民居进行重新设计和建筑改造。并通过模拟和实际测试对比热缓冲空间对建筑环境品质的提升效果。
张新贺[3](2020)在《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国土资源条件的日益紧张,粗放式、低密度的高校建设模式已逐步成为旧时代的产物。由速度转向质量、由粗犷式转向内涵式的集约型高校发展方式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必然选择。而与社会生活水平和高校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的高校生活区,则面临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生均面积指标增加、居住质量提高与用地条件不足之间的重重矛盾。这种矛盾在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用地紧张问题突出的粤港澳地区尤为严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地区高校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高校生活区建设和完善的需求也会更加迫切。如何缓解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面临的重重矛盾,如何建设新型的集约型的高校生活区将成为粤港澳地区高校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笔者选取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集约化设计层面的方法和策略。近10年间,粤港澳地区新建的高校生活区已经在集约化设计层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并得到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实践成果。但在理论的建构和设计策略的归纳上还处于较为空缺的状态。笔者通过对建成项目的调研考察,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际项目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和研究,尝试从不同的层面详尽的提出集约化的设计策略。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论述,对相关的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为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首先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进行统一研究的适宜性。其次分析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原则和内涵。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其中第三章、第四章依次从规划布局、功能整合两个层面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进行了论述,结合相关调研实例、参考案例、相关理论提出了生活区的集约化设计策略。第五章分析了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易引发的相关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性策略和补偿性策略。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从不同层面探讨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集约化设计策略,期望能填补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研究的不足,对今后高校生活区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何思晴[4](2020)在《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领先全国的甘蔗制糖产业基地,甘蔗制糖工业在当时也被誉为“甜蜜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制糖工业在珠三角逐渐退出生产的历史舞台,步入“遗产化”。在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和更新下,糖厂的厂房部分因经济价值显着大多面临更新改造,而同样承载“甜蜜记忆”的糖厂工人住区往往被忽视,“幸存”的工人住区由于其用地性质不易变更、产权分配等问题,保护更新难度较大,容易成为“城市孤岛”。通过实地调研珠三角的糖厂工人社区结合研究厂史厂志,探究糖厂工人住区规划建设历程,归纳揭示其特征,进一步发掘工人住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背景、意义、方法,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通过厘清相关建设背景,分析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住宅政策对住宅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厂志等史料梳理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为深入分析糖厂工人住区提供全面的历史依据;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和生活形态做了具体分析,通过对历史图文档案、建筑平面资料、现状的分析和对糖厂职工住户的访谈,总结工人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特征和工人住区的人文内涵;第五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指出其现状问题,结合价值取向和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最后为全篇结论。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受产业发展影响,同时也受到时代因素的制约。其次,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认为其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与时代特征,在时代性的主导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也发展出适应气候和地形的形式特征;制糖产业的工农联合属性与“企业办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加上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共同塑造了糖厂工人住区独特的社区文化;糖厂工人住区具有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目前面临着更新改造乏力、社区文化认同缺失和更新方式粗暴等严峻问题,应该及早对其进行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的保护性更新。
于杨[5](2020)在《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正逐步改变中国的人居版图,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建设迄今为止发展已近三十年,与之密切相关的地产景观也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从全盘盲目吸收外来文化的粗放式发展,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正视中国人本土的居住文化,再至当下逐步成熟理性、对中国特色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与扬弃。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风格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地产楼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文化自信、增加居民幸福感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产企业及相关设计公司关于营造本土化的人居景观环境实践,楼盘项目遍布全国,并通过网络及大量项目成册对成果进行推广与宣传,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且大多成果仍以个案的方式从单一视角进行介绍。笔者针对全国范围内主要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相关项目展开调研分析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发展进程中地产景观风格类型及设计思路的流变,将大量片段式信息整合并系统化。论文整体共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缘起,对研究对象及时间、空间范围作了清晰界定,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进行综述与总结,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背景及“中国特色”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平行章节,梳理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并深入挖掘其特点及成因,动态式呈现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的类型演化,并就定位、空间、造型、装饰、材料等层面进行景观设计思路及共性特点的深入剖析。第六章对中国特色的地产景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方向进行探讨。最后为对全文的总结章节,概述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为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唐豪[6](2020)在《基于微气候效应的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商品化以来,高层居住区在城市建设中的比例与日俱增,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集中区域,其在解决人口膨胀、用地紧缺问题的同时,内部微气候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关注点。在追求生态宜居的今天,从居住区微气候角度和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提升居住区环境品质,营造舒适的户外空间,已经成为使用者和建设者共同的迫切需求。以此为基础的居住区微气候研究不仅可以为居住区环境舒适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而且对于改善人与城市的关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居住区微气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哈尔滨、南京等经济发达、气候特点明显且有相应科研水平的城市。对于地处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带的城市-郑州,数据收集和理论研究还不完善,仅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绿地布局等方面,考虑的只是后期对住区微气候的改善,鲜有关注从初始设计阶段介入的居住区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关注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改变对内部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文献搜集及整理,对气候特征、舒适度评价指标和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概念进行梳理,确定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郑州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选定急需改善环境状况的冬季作为主要研究季节,统计住区数据信息,将空间形态各控制因素分类,提取能够代表郑州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的标准模型。其次,校验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的适用性,并利用软件进行居住区建筑布局与组合方式、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和居住区开放空间方位等空间形态控制因素的量变模拟研究,结合室外舒适度评价指标(PET),定量分析高层居住区不同空间形态的变化对住区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影响,明晰住区微气候效应的作用原理。最后,提出居住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微气候环境的改善提供设计层面的指导。论文归纳整理出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变化下的标准模型,论证了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在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上的作用,提出从设计初始阶段开始关注居住区户外微气候及舒适度对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布局(纵墙错列布置)、建筑高度(低高度)和恰当布置居住区开放空间(住区东侧布置)能够提高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整体舒适度,建筑间距的改变能够影响居住区局部微气候环境,但对整体舒适度的提升作用不大。实际案例的验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说明了通过空间形态的调整来提高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户外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可行性。
黎晗[7](2019)在《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变革调控,居民代际人口构成也在发生结构性演变,城市集合住居需要进行全方位调适,为协调代际矛盾、促进代际融合提供空间环境动力。实态调查表明,我国在短期内快速建设的居住设施,在不同层面或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行为、价值等方面的代际融合问题。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在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代际融合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学者用来研究集合住居对于代际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视域还多局限于集合住宅层面,对于代际关系和集合住居的系统化整合研究,尚待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拓展,而对于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则尚处于相对的空白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研究领域涉及建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关键在于如何直面这一设计研究领域迫切的前瞻性需求,为城市集合住居促进代际融合的优化设计提供客观的认识论思维和可靠的方法论工具。本文从住居学的多维视域出发,按照理论思辨及框架建构、典型调查及质性分析、抽样调查及量化分析、方法归纳及应用实践的学理逻辑,提出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基础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和优化设计策略集,针对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不同代际融合圈层系统化地凝练了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与手法,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理论研究方面,以住居学理论为指导,从交叉研究视角,分别解析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的相关理论与类型特质。并有选择性地开展实地项目调查、相关案例解析与专家访谈。结果表明,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在社区、邻里、居室等空间环境层面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经过住居学研究视域、生活圈层次划分和代际融合的关系匹配等理论推演过程,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圈域,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并明确主要研究视域和主要研究层次。其中,主要研究视域包含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行为和代际关系,主要研究层次包含社区代际融合圈层、邻里代际融合圈层和居室代际融合圈层。实证研究方面,在定性研究阶段,借用环境行为学研究思路与工具,首先采用系统观察、参与式访谈和入户调查等方法开展集合住居典型调查,深入调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内的代际融合行为。进而,基于典型调查结果,系统的归纳分析代际融合行为的年龄组合、内在需求、组织层次和行为模式等内容,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情境模型,并凝练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包含40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和14项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在定量研究阶段,开展城市集合住居抽样调查,重点对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空间环境的多代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筛选与分析得出6种代际融合情境类型,同时筛选与重构38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并通过权重计算明确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要素重要程度与代群年龄类型的关联程度。据此,从代际融合圈域分层和情境分类两个维度,梳理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和情境要素的相关要因、汇总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作为建构优化设计策略集的重要素材。设计研究方面,以代际融合圈域层次和代际融合情境类型为依据,分别建构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和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对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设计阶段和重点优化设计阶段。进而,分级整合得出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主体框架,并凝练提出了14项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和38条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策略,从而整合建构了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以此为依据,分三个章节全面系统地对优化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详细论述,遵从前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研究脉络,丰富拓展研究内容的同时对前文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加以印证和示范。本文的研究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观与客观互相印证的学术态度和研究立场,立足于居住建筑设计研究领域,融汇运用实证研究的质性及量化方法,从整体上建构了以促进代际融合为导向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框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原则、策略和应用手法,为城市集合住居的代际融合能力评定奠定了研究基础,亦为有益代际关系的住居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同时,在设计应用层面,为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决策依据和设计工具,并有助于强化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居住者本位意识,以期通过城市住居空间环境的逐步改善,对代际关系起到积极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从而为促进多层次代际融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相应的专业学术价值。
王尧[8](2019)在《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低层高密度由来已久,从传统四合院民居至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再至当今的叠院别墅、合院别墅等,接地空间扩大、邻里关系亲密、建筑形态宜人的低层高密度住宅一直为中国居住形态的重要类型之一。在住房条件已达基本小康、人居环境要求与日俱增但城市用地不断紧缩、农业用地告急的时代背景下,低层高密度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历史演进双重角度出发,在梳理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发展脉络基础上,聚焦当代京津地区设计实践,提出适用于华北超大型城市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指导住宅在实现高密度的基础上保障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并对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历史沿革、特定时域地域下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的归纳建立,进行了有力的理论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整合,纵向梳理国家与市场不同主体的调控下,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高密度策略的发展与演进,为后续研究提供广泛详实的理论基础。下半部分将研究范围缩小至当代京津,从多角度分析低层高密度住宅在特定时域地域下的可行性并提出今后的适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京津典型实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单体、规划层面综合分析密度提升之道,从空间、环境、心理、城市多角度归纳高密度环境下多元补偿之策略,建立适用于京津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体系,并对新时代下发展方向与创新角度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该地区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提供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王心悦[9](2019)在《近宅空间的探研》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的认识从仅仅为“家”的概念转变为“家园”的观念,不仅希望自己的室内空间宽敞明亮、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希望邻近的户外空间安全、舒适、宜人,满足自己的心理及活动需要。本文从使用近宅空间的这一近邻小群体开始讨论,以社会心理学、行为交往为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学科交叉处探求群体人所需的空间环境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得出近宅空间的参考范围,以优化发生交往活动的环境。近宅空间顾名思义为最靠近住宅的室外空间部分,是居民生活中值得关注的户外空间小环境,在近宅的研究范畴之中,又以高密度集合式住宅更具研究意义,因其空间稀少而更需要通过合理地设计来利用这部分空间,所以本文中的近宅空间将主要聚焦于现代城市高层组团布局的住区,其范围为住宅单元内的公共空间和住宅单元外靠近楼栋一定范围的空间。近宅空间作为承载居民活动的场所,相较于其他更高层级的公共区域,领域感较强,私密性较高,自身的安全度提升,遇见熟人的可能性更大,与此相应的住宅单元楼内的居民的活动往往在此空间中萌芽、展开,之后可能扩展到更高层级的空间去,它是活动的开端,它是半公共空间向半私密空间过渡的空间,居民在其中首先要寻求自身的安全性,需要具有明确归属感的领域性,以及空间的层级性和交往活动发生的场所感,空间在对居民个人利益充分保障的同时,也应避免造成对居民诸如视觉、嗅觉、听觉上甚至往来通行上的影响。在本文对邻里和近邻的范围做出区别,并提出当代邻里关系中,强化交往的应当是近邻之间而非邻里,通过对居住环境中邻里之间交往情况的调研,反思盲目建造交往空间的原因和结果,并提出积极解决的空间模式。此外,笔者通过走访大量的高层住宅居住组团或小区,以一手拍摄的近宅空间实际使用状态为资料,辅以大量资料收集和网络调研截图,首先明确近宅空间的定性范围,再系统分析居住环境中近宅的环境要素、空间要素、与居民活动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出几点关于近宅设计的要点并提出几点构想模式。
杨阳[10](2019)在《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改变国家基础科研的资助方式,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许多学科在近几年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都做了统计以及研究趋势分析,但至今以科学基金项目为选题看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热点话题分布、研究话题的演变以及演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等总体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查询、检索1986-2014年建筑学科受资助项目的资助类别、资助金额、负责人、依托机构、题目、关键词,统计分析这些受资助项目的分布现状和学科发展动态。并通过自然语义分析法对搜集整理到的622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题目、关键词进行关键信息分析,共得到1218个学术词汇。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高频学术词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6个阶段分别描述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热点,分析各阶段研究话题的群落布局,以期完成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演化动态研究,最后以数据可视化形式描述自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成立以来我国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点演变过程。
二、浅谈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岭南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岭南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东南亚小住宅热缓冲空间设计研究及其在海南本土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南新民居建设背景下的小住宅现状 |
1.1.2 东南亚小住宅多元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东南亚地区与海南地区小住宅建造环境对比 |
2.1 气候环境对比 |
2.1.1 东南亚地区气候环境分析 |
2.1.2 海南地区气候环境分析 |
2.1.3 基于climate软件分析的被动式策略 |
2.2 建筑建造现状对比 |
2.2.1 东南亚地区现代小住宅现状 |
2.2.2 东南亚地区现代小住宅类型 |
2.2.3 海南乡镇及农村现代民居现状 |
2.2.4 海南乡镇及农村现代民居类型 |
2.2.5 东南亚与海南地区建造环境对比总结 |
2.3 使用者需求对比 |
2.3.1 东南亚地区使用者需求 |
2.3.2 海南地区使用者需求 |
2.3.3 使用者需求对比总结 |
3 东南亚地区小住宅热缓冲空间综合解析 |
3.1 建筑案例选取依据与分析方法 |
3.1.1 建筑案例选取依据 |
3.1.2 建筑案例选分析方法 |
3.2 小住宅热缓冲空间基础类型 |
3.2.1 前后界面嵌入式 |
3.2.2 内部嵌入式 |
3.2.3 上下界面嵌入式 |
3.2.4 热缓冲空间综合运用 |
3.3 小住宅热缓冲空间案例解析 |
3.3.1 狭长型案例解析 |
3.3.2 集中型案例解析 |
3.3.3 分散型案例解析 |
3.4 不同类型小住宅热缓冲空间布局总结 |
3.4.1 狭长型空间布局 |
3.4.2 集中型空间布局 |
4 东南亚地区小住宅热缓冲空间单体解析 |
4.1 东南亚地区小住宅热缓冲空间单体类型 |
4.2 热缓冲空间单体信息参数类型 |
4.2.1 尺度 |
4.2.2 布局 |
4.2.3 界面 |
4.3 热缓冲空间对空间物理环境提升 |
4.3.1 遮阳隔热 |
4.3.2 自然通风 |
4.3.3 自然采光 |
4.4 热缓冲空间单体的空间私密性与功能复合性 |
4.5 热缓冲空间单体设计策略分析 |
4.5.1 前后界面嵌入式——双重表皮 |
4.5.2 前后界面嵌入式——活动阳台与功能平台 |
4.5.3 前后界面嵌入式典型空间总结 |
4.5.4 前后界面嵌入式典型空间模拟 |
4.5.5 内部嵌入式——天井 |
4.5.6 内部嵌入式——中庭 |
4.5.7 内部嵌入式——庭院 |
4.5.8 内部嵌入式——辅助空间 |
4.5.9 内部嵌入式典型空间模拟 |
4.5.10 上下界面嵌入式——屋顶空间 |
4.5.11 上下界面嵌入式——接地空间 |
4.5.12 热缓冲空间单体空间原型总结 |
5 热缓冲空间在海南地区的应用设计 |
5.1 方案设计一——联排狭长型住宅项目设计 |
5.1.1 建筑基础概况 |
5.1.2 设计概览 |
5.1.3 设计分析 |
5.1.4 方案模拟与对比 |
5.2 方案设计二——并联狭长骑楼型住宅改造 |
5.2.1 建筑基础概况 |
5.2.2 设计概览 |
5.2.3 设计分析 |
5.2.4 方案模拟与对比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图表附录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研究工作 |
(3)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校园集约化设计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
1.1.2 大湾区建设加速粤港澳地区城市化进程 |
1.1.3 生活区居住模式的变革加剧集约化矛盾 |
1.1.4 高校逐年扩招增加生活区承载容量负担 |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基础研究 |
2.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程度的标准界定 |
2.1.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建设现状 |
2.1.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发展的动因 |
2.1.4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集约化发展趋势 |
2.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和差异性研究 |
2.2.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 |
2.2.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差异性 |
2.2.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统一研究的适宜性 |
2.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
2.3.1 规划条件因素 |
2.3.2 气候条件因素 |
2.3.3 行为特征因素 |
2.3.4 学生需求因素 |
2.4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内涵和原则 |
2.4.1 设计原则 |
2.4.2 设计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规划布局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
3.1 规划结构的集约化设计 |
3.1.1 连贯一体的整合式布局 |
3.1.2 场地集中的环绕式布局 |
3.1.3 网格填充的密集式布局 |
3.1.4 优化距离的分散式布局 |
3.1.5 消解阴影的插入式布局 |
3.2 组团形式的集约化设计 |
3.2.1 东西向体量的优化利用 |
3.2.2 调整朝向缩短日照间距 |
3.2.3 基底变形增加建筑容量 |
3.2.4 住宅模式拓展竖向空间 |
3.3 道路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
3.3.1 动态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
3.3.2 静态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
3.4 景观绿化的集约化设计 |
3.4.1 景观绿化与建筑有机融合 |
3.4.2 景观绿化与场地复合一体 |
3.4.3 外部交通空间景观式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功能整合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
4.1 功能构成的分析研究 |
4.1.1 功能配置类型研究 |
4.1.2 功能配置指标比较 |
4.2 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 |
4.2.1 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
4.2.2 功能的时段性分析 |
4.2.3 功能的可达性分析 |
4.3 规划层面功能整合的应用模式 |
4.3.1 以居住功能为中心的整合 |
4.3.2 以非居住功能为中心整合 |
4.4 建筑层面功能整合的设计策略 |
4.4.1 功能类型的拓展与配置 |
4.4.2 功能要素的分布与组织 |
4.4.3 功能的可变与复合利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易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5.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易引发的相关问题 |
5.1.1 高层围合庭院、通风采光不利 |
5.1.2 功能集中布置、互相干扰增强 |
5.1.3 高层建筑增加、竖向交通不便 |
5.1.4 公共空间缺失、地面可达性弱 |
5.1.5 组团人数增多,社区氛围不足 |
5.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引发问题的诱因 |
5.2.1 建筑气候适应性与集约化之间的矛盾 |
5.2.2 高校对于生活区较高空间品质的诉求 |
5.2.3 生活区建筑类型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矛盾 |
5.2.4 生活区学生行为活动的集中性和阵发性 |
5.3 集约化引发问题的应对性策略 |
5.3.1 通风条件的疏导优化 |
5.3.2 功能布置的合理聚合 |
5.3.3 竖向交通的优化调配 |
5.4 集约化引发问题的补偿性策略 |
5.4.1 空间尺度分级,提升空间引力 |
5.4.2 空间面积返还,补充公共场地 |
5.4.3 空间界面柔化,改善空间体验 |
5.4.4 空间归属界定,激活社区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甘蔗制糖工业遗产在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
1.1.2 旧城改造背景下,糖厂工人社区凋敝的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3.1 概念解析 |
1.3.2 范围界定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工人住区 |
1.5.3 遗产化的甘蔗糖厂 |
第二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建设历程与背景研究 |
2.1 建设起步期—民国时期糖厂工人的居住条件 |
2.1.1 相关背景 |
2.1.2 建设概况 |
2.2 恢复发展期(1949-1958年) |
2.2.1 相关背景 |
2.2.2 建设概况 |
2.3 曲折徘徊时期(1959-1977年) |
2.3.1 相关背景 |
2.3.2 建设概况 |
2.4 建设高峰时期(1978-1991年) |
2.4.1 相关背景 |
2.4.2 建设概况 |
2.5 停滞与衰败时期(1992-至今) |
2.5.1 相关背景 |
2.5.2 建设概况 |
2.6 小结 |
第三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空间特征 |
3.1 我国住宅区规划设计思想发展回顾 |
3.2 选址 |
3.2.1 糖厂沿水岸而建 |
3.2.2 工人随工厂而居 |
3.2.3 遵循“与厂区卫生隔离”的选址原则 |
3.2.4 遵循“多用山岗、少占农田”的选址原则 |
3.3 规划布局 |
3.3.1 住区总体布置方式 |
3.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 |
3.3.3 建筑外部环境 |
3.4 住宅类型以及户型平面特征 |
3.4.1 住宅类型 |
3.4.2 住宅户型平面特征 |
3.5 建筑外形特征 |
3.5.1 气候适应性的外形特征 |
3.5.2 受苏联建筑风格影响 |
3.5.3 适应南洋归侨难侨的生活习惯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生活形态 |
4.1 住房分配 |
4.2 住区管理 |
4.3 社区文化 |
4.3.1 企业文化 |
4.3.2 文娱活动 |
4.3.3 文艺创作 |
4.4 社区人际关系 |
4.4.1 同一身份认同下的同事关系 |
4.4.2 集体化生活下的邻里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糖厂工人住区的价值与保护更新 |
5.1 糖厂工人住区的遗产价值 |
5.1.1 历史价值——见证制糖工业发展与住区规划设计变迁 |
5.1.2 社会文化价值——承载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 |
5.1.3 美学艺术价值——反映工程美学与地域风貌 |
5.2 住区现状 |
5.2.1 住区现状的差异性 |
5.2.2 住区现状的共性 |
5.3 现状问题总结 |
5.3.1 管理维护改造资金缺乏 |
5.3.2 邻里关系和社区认同的退化 |
5.3.3 保护缺位下的粗暴更新 |
5.4 工人住区的价值评价初探 |
5.4.1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5.4.2 工人住区价值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名录初建 |
5.5 工人住区更新案例研究 |
5.5.1 红旗糖厂社区更新 |
5.5.2 评价与启发 |
5.6 保护与更新策略与建议 |
5.6.1 物质遗产的保护 |
5.6.2 重建社区文化以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
5.6.3 风貌保护延续社区文脉和集体记忆 |
5.6.4 不同区位下的分类更新 |
结语 |
主要结论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记录 |
附录二:糖厂工人住区基础资料汇编 |
附录三:广东省制糖业生产曲线图 |
附录四:糖厂工人住区历年建设情况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发展概述及阶段划分 |
2.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背景 |
2.1.1 房地产市场启动的政策背景 |
2.1.2 “欧陆风”在国内的复制与传播 |
2.1.3 中式古典园林技艺的局限与继承发展 |
2.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产生原因 |
2.2.1 中国传统文脉与思想根源的影响 |
2.2.2 居住空间风格需求的多样化 |
2.2.3 国内专业景观设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 |
2.3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阶段划分 |
2.3.1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 |
2.3.2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 |
2.3.3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式元素萌芽期(1998年~2004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3.1 中式元素萌芽期时代背景分析 |
3.1.1 房地产业全面进入“零售时代” |
3.1.2 全球化浪潮的社会背景 |
3.1.3 售楼处建设成为房地产营销标配 |
3.2 .中式元素萌芽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3.2.1 中国古典园林的模仿继承 |
3.2.2 传统中式风格的语汇拼贴 |
3.2.3 中式韵味的隐含与点缀 |
3.2.4 东、西方风格的混搭 |
3.3 中式元素萌芽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3.3.1 规整严谨的总体布局 |
3.3.2 景观空间追求自然形态 |
3.3.3 对于传统装饰元素的借鉴描摹 |
3.3.4 色彩材质高度还原古典建筑 |
3.4 中式元素萌芽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3.4.1 传统居住生活方式的变革 |
3.4.2 传统美学思潮回归下的审美雏形 |
3.4.3 低层别墅与传统住宅的结构相似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式”风盛期(2005年~2013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4.1 “新中式”风盛期时代背景分析 |
4.1.1 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 |
4.1.2 “低碳经济”引领“低碳居住”时代 |
4.1.3 地产景观品系标准化 |
4.2 “新中式”风盛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4.2.1 重符号的高层中式风格 |
4.2.2 重院落的简约中式风格 |
4.2.3 重礼制的精致王府风格 |
4.3 “新中式”风盛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4.3.1 定位兼具主题系列与地域特色 |
4.3.2 内向型空间布局,注重院落塑造 |
4.3.3 传统元素的抽象简化与精致化 |
4.3.4 强调以绿化配置为主的软景营造 |
4.4 “新中式”风盛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4.4.1 密度提升的城市栖居环境 |
4.4.2 大众审美的新一轮回归 |
4.4.3 徽派民居的天然兼容性 |
4.4.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内涵探索期(2014年~2020年)的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 |
5.1 文化内涵探索期时代背景分析 |
5.1.1 新型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发展 |
5.1.2 “互联网+”与房地产业融合 |
5.1.3 景观设计行业进入转型期 |
5.2 文化内涵探索期国内相关实践主要类型 |
5.2.1 线条感现代极简风格 |
5.2.2 山水田园式写意风格 |
5.2.3 雅风轻奢中式风格 |
5.2.4 精致诗意园林风格 |
5.3 文化内涵探索期主要景观特征及设计思路 |
5.3.1 中西方文化的合和与再生 |
5.3.2 强调仪式感的空间塑造 |
5.3.3 传统元素的当代诠释与轻盈化设计 |
5.3.4 多元化未来社区代替强主题风格 |
5.4 文化内涵探索期中国特色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成因 |
5.4.1 中产阶层形成规模 |
5.4.2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辩证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评述 |
6.1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问题总结 |
6.1.1 示范区与大区重点混淆 |
6.1.2 过度的包装式景观 |
6.1.3 设计理念与落地衔接脱节 |
6.2 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发展方向 |
6.2.1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去风格化设计 |
6.2.2 向精神主导的体验式景观转变 |
6.2.3 标准化不断创新升级 |
6.2.4 跨学科的未来住区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中的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文中涉及各阶段居住地产景观相关实践楼盘 |
(6)基于微气候效应的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高层居住区的发展 |
1.1.2 居住区室外微气候环境亟待改善 |
1.1.3 设计结合气候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所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气候 |
2.1.1 城市气候学 |
2.1.2 建筑气候区划分 |
2.1.3 郑州地区独有的气候特征 |
2.2 舒适度评价指标研究 |
2.2.1 单一物理指标 |
2.2.2 综合评价指标 |
2.3 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研究 |
2.3.1 高层住宅平面类型 |
2.3.2 高层居住区建筑布局 |
2.3.3 高层居住区空间尺度 |
2.3.4 高层居住区开放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3 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标准模型建立 |
3.1 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现状调研 |
3.1.1 高层居住区地块信息采集筛选 |
3.1.2 高层居住区调研信息概述 |
3.2 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标准模型提取 |
3.2.1 标准模型的分类 |
3.2.2 标准模型的控制因子 |
3.2.3 标准模型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实测分析与软件校验 |
4.1 实测分析 |
4.1.1 居住区案例选择 |
4.1.2 测试方法 |
4.1.3 实测结果和分析 |
4.1.4 小结 |
4.2 微气候模拟软件选取 |
4.2.1 微气候模拟软件分析 |
4.2.2 选定模拟软件功能介绍 |
4.2.3 舒适度评价指标选择 |
4.3 模拟与实测数据校验 |
4.3.1 住区模型建立 |
4.3.2 模拟参数设定 |
4.3.3 实测与模拟结果对比 |
4.3.4 模型精度校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模拟研究 |
5.1 模拟时间选择及相关参数设置 |
5.2 建筑布局与组合方式 |
5.2.1 风速 |
5.2.2 空气温度 |
5.2.3 相对湿度 |
5.2.4 平均辐射温度 |
5.2.5 舒适度评价 |
5.3 建筑高度 |
5.3.1 风速 |
5.3.2 空气温度 |
5.3.3 相对湿度 |
5.3.4 平均辐射温度 |
5.3.5 舒适度评价 |
5.4 建筑间距 |
5.4.1 风速 |
5.4.2 空气温度 |
5.4.3 相对湿度 |
5.4.4 平均辐射温度 |
5.4.5 舒适度评价 |
5.5 开放空间方位 |
5.5.1 风速 |
5.5.2 空气温度 |
5.5.3 相对湿度 |
5.5.4 平均辐射温度 |
5.5.5 舒适度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与应用 |
6.1 综合对比分析 |
6.1.1 各因素交叉对比 |
6.1.2 各因素主次影响及排序 |
6.2 优化设计策略 |
6.2.1 设计策略 |
6.2.2 优化模型 |
6.3 实际案例应用 |
6.3.1 案例介绍 |
6.3.2 方案改造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合住居代际融合问题的原因与趋势 |
1.1.2 集合住居的代际结构融合问题反思 |
1.1.3 集合住居的代际功能融合问题反思 |
1.1.4 集合住居的代际情感融合问题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 |
1.3.2 代际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研究现状 |
1.4.2 代际融合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基础框架研究 |
2.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
2.1.1 住居学理论和住居研究概述 |
2.1.2 集合住居概念辨析 |
2.1.3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特质解析 |
2.2 代际融合基础研究 |
2.2.1 代际融合理论概述 |
2.2.2 代群年龄划分解析 |
2.2.3 集合住居代群特质解析 |
2.2.4 集合住居代际关系解析 |
2.3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1 集合住居的社区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2 集合住居的邻里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3.3 集合住居的居室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
2.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建构 |
2.4.1 代际融合圈域建构过程概述 |
2.4.2 基于专家访谈的关联途径和研究要点梳理 |
2.4.3 基于住居学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视域聚焦 |
2.4.4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层次划分 |
2.4.5 基于代际融合理论的代际关系研究层次匹配 |
2.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解析 |
2.5.1 代际融合圈域的主要构成维度 |
2.5.2 代际融合圈域的基础框架结构 |
2.5.3 代际融合圈域的圈层划分模式 |
2.5.4 代际融合圈层的初步类型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典型调查与指标要素集建构 |
3.1 典型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
3.1.1 典型调查的整体目的与样本选取 |
3.1.2 典型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实施过程 |
3.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2.1 社区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
3.2.2 社区交通出行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3 社区文娱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4 社区老幼照料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5 社区管理服务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2.6 社区教育培训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2.7 社区日常采买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3.1 邻里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
3.3.2 邻里休闲共享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3.3 邻里老幼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
3.3.4 邻里步行联系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5 邻里近宅服务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3.6 邻里多维治理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
3.4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
3.4.1 居室空间环境入户调查分析 |
3.4.2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居住模式分析 |
3.4.3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使用现状分析 |
3.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行为综合分析 |
3.5.1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分龄特征分析 |
3.5.2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组合关系分析 |
3.5.3 代际融合行为的作用途径与内在需求分析 |
3.5.4 代际融合行为的组织层次分析 |
3.5.5 代际融合行为模式与空间环境关联分析 |
3.6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
3.6.1 代际融合圈层的共性影响因素归纳 |
3.6.2 代际融合情境的模型建构与要素解析 |
3.6.3 基于焦点小组法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
3.6.4 代际融合圈域整体分层验证与重点分类思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抽样调查与设计策略集建构 |
4.1 抽样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
4.1.1 抽样调查与量化分析的整体路线 |
4.1.2 抽样调查表格的设计完善过程 |
4.1.3 抽样调查的主要实施过程 |
4.2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
4.2.2 适用性检验 |
4.2.3 主成分数目确定 |
4.2.4 代际融合情境类型提取 |
4.3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权重分析 |
4.3.1 权重计算原理与过程 |
4.3.2 要素权重的分级质性转化 |
4.3.3 要素权重的圈层与类型统计分析 |
4.4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 |
4.4.1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 |
4.4.2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过程 |
4.4.3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关联程度解析 |
4.5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圈域分层汇总解析 |
4.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5.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5.3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
4.6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情境分类汇总解析 |
4.6.1 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2 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3 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4 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5 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6.6 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
4.7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
4.7.1 优化设计研究相关逻辑关系梳理 |
4.7.2 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
4.7.3 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
4.7.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5.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5.2.1 社区空间结构分级开放原则 |
5.2.2 社区代群比例均衡渐进原则 |
5.2.3 社区空间功能适度复合原则 |
5.2.4 社区人群密度合理调制原则 |
5.2.5 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分层集约原则 |
5.3 社区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3.1 全龄综合活动空间多元聚合 |
5.3.2 老幼正式交流空间多主题开拓 |
5.3.3 休闲健身场地动静环境协调 |
5.3.4 地缘文化空间鼓励代际传承 |
5.4 社区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4.1 老幼福祉支援体系长效完善 |
5.4.2 老幼福祉设施多维复合联动 |
5.4.3 医疗空间环境的互助疗愈支持 |
5.5 社区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5.1 慢行交通体系全龄保障 |
5.5.2 多代生活型街道多元拓展 |
5.5.3 交通转换节点混龄复合 |
5.6 社区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6.1 社区多代共建共治机制建构 |
5.6.2 社区多代参与式治理空间营建 |
5.7 社区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7.1 商业服务设施全龄体验优化 |
5.7.2 公益支援空间互馈形制建构 |
5.8 社区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5.8.1 社区职住空间平衡互促 |
5.8.2 社区就业与培训空间普适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6.1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6.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6.2.1 邻里空间环境多代共属原则 |
6.2.2 邻里空间形态老幼易识别原则 |
6.2.3 邻里空间微气候多代适宜原则 |
6.2.4 邻里多代居民共居协同原则 |
6.2.5 邻里户型组群物理邻近原则 |
6.3 邻里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3.1 日常生活共享空间灵活拓展 |
6.3.2 老幼健身场地正向激励 |
6.3.3 多代休憩交流设施缩微植入 |
6.4 邻里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4.1 非正式老幼照料空间集约嵌入 |
6.4.2 邻里老幼自然监护氛围营建 |
6.5 邻里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5.1 步行空间通达组织和交往拓展 |
6.5.2 楼栋交通路径的老幼代疏散设计 |
6.5.3 楼栋立体廊道的过渡场所塑造 |
6.6 邻里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6.1 邻里多代群策式共治模式建构 |
6.6.2 建设更新环节多代参与及关系传序 |
6.7 邻里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7.1 小型商业空间多维灵活布局 |
6.7.2 小微便民共享设施功能完善 |
6.8 邻里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6.8.1 代际学习中心的创新模式开拓 |
6.8.2 邻里多代互助培训空间组织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
7.1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
7.2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
7.2.1 户型结构长效演变原则 |
7.2.2 家庭多代居需求匹配原则 |
7.2.3 居室空间组织加龄通用原则 |
7.2.4 居室物理环境老幼适居原则 |
7.3 居室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3.1 近宅半开放空间过渡渗透 |
7.3.2 居室多代起居空间复合平衡 |
7.4 居室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4.1 社会照料服务入户拓展 |
7.4.2 照料抚育空间环境适宜度提升 |
7.4.3 居室主动式老幼安全监护设计 |
7.5 居室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5.1 居室通行空间无障碍回游组构 |
7.5.2 居室空间联系设施潜伏设计 |
7.6 居室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6.1 户型菜单式个性定制机制建构 |
7.6.2 居室重点空间互助更新组织 |
7.7 居室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
7.7.1 在宅办公的代际融合意义重构 |
7.7.2 在宅工作及学习空间自调节设计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B1 基础研究阶段的专家访谈信息汇总 |
B2 典型调查阶段的居民访谈信息汇总 |
B3 典型调查阶段的入户访谈提纲 |
B4 抽样调查阶段的问卷调查表 |
B5 抽样调查阶段的现状调查表 |
B6 抽样调查阶段的调查地点实况汇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昙花一现:国家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
2.1 自发探索: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
2.1.1 现实背景 |
2.1.2 发展状况 |
2.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2 快速过渡:一五学苏时期(1953~1954) |
2.2.1 现实背景 |
2.2.2 发展状况 |
2.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3 昙花一现:反浪费运动时期(1955~1958) |
2.3.1 现实背景 |
2.3.2 发展状况 |
2.3.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4 发展滞缓:大跃进运动时期(1959~1962) |
2.4.1 现实背景 |
2.4.2 发展状况 |
2.5 理论繁荣: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 |
2.5.1 现实背景 |
2.5.2 发展状况 |
2.5.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6 全面停滞:文革影响时期(1966~1978) |
2.6.1 现实背景 |
2.6.2 发展状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繁荣发展:市场主导下经济转型时期(1979~2003) |
3.1 再次涌现: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 |
3.1.1 现实背景 |
3.1.2 发展状况 |
3.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2 发展放缓: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3) |
3.2.1 现实背景 |
3.2.2 发展状况 |
3.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元探索:国家与市场双重调控时期(2004~2019) |
4.1 现实背景 |
4.1.1 限墅令与可持续发展 |
4.1.2 稳步发展的经济状况 |
4.1.3 基本小康的住房条件 |
4.1.4 加速老龄化的时代特征 |
4.1.5 旧城改造与共居社区热 |
4.2 发展状况 |
4.2.1 低层住宅热度不减 |
4.2.2 低层密度普遍提升 |
4.2.3 低层高密度多样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焦京津:当代华北超大城市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 京津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多样化 |
5.1.2 国家政策导向化 |
5.1.3 老城管控严格化 |
5.1.4 居住模式契合化 |
5.2 京津低层高密度适用模式 |
5.2.1 城市郊区住区型 |
5.2.2 城市边缘共居型 |
5.2.3 旧城住宅更新型 |
5.2.4 城郊养老社区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策略研究:京津地区当代城市低层高密住宅实证分析 |
6.1 京津地区实例概述 |
6.1.1 宏观实例:城郊住区型实例 |
6.1.2 中观实例:边缘共居型实例 |
6.1.3 微观实例:旧城微更新实例 |
6.2 密度提升策略 |
6.2.1 单体密度策略 |
6.2.2 规划密度策略 |
6.3 多元补偿策略 |
6.3.1 空间补偿策略 |
6.3.2 环境补偿策略 |
6.3.3 心理补偿策略 |
6.3.4 城市补偿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之发展 |
7.2 京津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近宅空间的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地中的小环境正在被忽视 |
1.1.2 近宅空间目前在居住区中扮演的角色 |
1.1.2.1 被荒废 |
1.1.2.2 被占用 |
1.1.2.3 过于公共化 |
1.1.2.4 未被规划设计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住区、社区与居住区 |
1.7.2 “宅”的两层含义 |
1.7.3 邻里与近邻关系 |
1.8 研究内容 |
1.9 研究方法 |
1.9.1 文献阅读法 |
1.9.2 对比归纳法 |
1.9.3 实地调研法 |
1.10 论文构成及框架 |
第2章 我们从“近邻”这一小群体谈起 |
2.1 当邻里间“三五成群”地组成了小群体 |
2.2 近邻小群体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的释义 |
2.3 近邻中的小群体文化与个体化 |
2.4 当我们创造交往空间的时候我们在创造什么 |
2.4.1 以交往作为噱头的空间 |
2.4.2 以交往为旗号的以人为本 |
2.4.3 很难建立起交往的交往空间 |
2.5 小结 |
第3章 近宅空间什么是 |
3.1 “近”的模糊性——定性不定量 |
3.1.1 近宅空间的三个定性的参考 |
3.1.2 近宅空间的辅助判定依据 |
3.1.3 近宅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2 属性——空间与感受 |
3.2.1 领域性:建立明确的归属感 |
3.2.1.1 领域性的概念 |
3.2.1.2 领域感的营造方式 |
3.2.1.3 领域感对交往状态的影响 |
3.2.2 层次性:承前启后的缓冲区 |
3.2.2.1 层次性的概念 |
3.2.2.2 层次感的营造方式 |
3.2.2.3 层次性对交往状态的影响 |
3.2.3 安全性:居住生活的保护伞 |
3.2.3.1 安全性的概念 |
3.2.2.2 安全感的营造方式 |
3.2.2.3 安全性对交往状态的影响 |
3.2.4 场所性:交往活动的聚集地 |
3.2.4.1 场所性的概念 |
3.2.4.2 场所感对交往状态的影响 |
3.4 传统住宅近宅空间形式 |
3.4.1 从原始居住形式及其近宅空间 |
3.4.2 里坊制与街巷制时期下的近宅空间 |
3.4.3 合院式住宅及其近宅空间 |
3.4.4 住宅小区中的住宅及其近宅空间 |
3.4.5 高层居住组团近宅空间的变化特征 |
3.4.3.1 层数由多层变为高层 |
3.4.3.2 布局结构由疏松变得紧密 |
3.4.3.3 入户方式从楼梯变为电梯 |
3.4.3.4 底层住宅形式由住户变为架空 |
3.4.3.5 公共活动空间“上移” |
3.5 小结 |
第4章 近宅空间中的要素分析 |
4.1 物质要素 |
4.1.1 绿化小品 |
4.1.2 服务设施 |
4.1.2.1 垃圾箱 |
4.1.2.2 快递柜 |
4.1.2.3 .健身器材 |
4.1.2.4 信报箱 |
4.2 物理环境要素 |
4.2.1 人工环境——夜间照明 |
4.2.2 自然环境 |
4.2.2.1 视觉环境 |
4.2.2.2 声环境 |
4.2.2.3 热环境 |
4.3 近宅空间的空间要素 |
4.3.1 宅下空间——架空层空间 |
4.3.2 宅旁空间 |
4.3.2.1 道路空间 |
4.3.2.2 临界空间 |
4.3.3 宅上公共空间——公共平台空间 |
4.3.4 宅内公共空间 |
4.3.4.1 门厅空间 |
4.3.4.2 楼电梯厅空间 |
4.3.4.3 公共走道空间 |
4.3.5 专有功能空间 |
4.3.5.1 值得关注的消防空间 |
4.3.5.2 功能独立的地下车库 |
4.4 近宅空间中人的要素 |
4.4.1 人的行为需求 |
4.4.1.1 居民人口构成及特点 |
4.4.1.2 交往活动发生的地点及内容 |
4.4.2 人的心理需求及交往活动 |
4.4.2.1 空间环境与居民心理感受 |
4.4.2.2 交往活动与居民心理感受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地区近宅空间差异性调研分析 |
5.1 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
5.1.1 深圳深业新岸线小区 |
5.1.1.1 住区概况 |
5.1.2.2 调研方法 |
5.1.2.3 调研记录 |
5.1.2.4 调研小结 |
5.1.2 洛阳金泰-盛唐至尊 |
5.1.2.1 住区概况 |
5.1.2.2 调研方法 |
5.1.2.3 调研记录 |
5.1.2.4 调研小结 |
5.1.3 杭州钱江时代 |
5.1.3.1 住区概况 |
5.1.3.2 调研方法 |
5.1.3.3 调研记录 |
5.1.3.4 调研小结 |
5.2 深圳小区住宅形式的近宅空间状态 |
5.2.1 取样 |
5.2.2 分析 |
5.3 其他住宅形式的近宅空间状态 |
5.3.1 取样 |
5.3.2 分析 |
5.4 案例分析的不足与难点 |
5.4.1 三个实际的调研案例 |
5.4.2 深圳小区住宅形式的近宅空间状态 |
5.4.3 其他住宅形式的近宅空间状态 |
第6章 近宅空间模式的探索与构想 |
6.1 近宅空间模式的探索 |
6.2 近宅空间模式的设计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 |
1.1.2 研究目的:梳理学科动态 |
1.1.3 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
1.2.2 建筑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相应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设计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本文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及现状 |
2.1 科学基金特点及整理发现 |
2.1.1 科学基金的特点 |
2.1.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 |
2.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发展现状 |
2.2.1 科学基金对建筑学科资助年度变化 |
2.2.2 建筑学科资助类型分布总览 |
2.2.3 主要资助项目类别的年度变化 |
2.2.4 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申请量研究 |
2.2.5 建筑学科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机构分布及其项目申请量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览 |
3.1 工作方法说明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整理 |
3.1.3 分析方法 |
3.2 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况 |
3.2.1 高频词统计分析 |
3.2.2 高频词演进趋势分析 |
3.3 高频词有效词相关性可视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知识网络分布 |
4.1 1986-199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2 1991-199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3 1996-200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4 2001-200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5 2006-201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6 2011-2014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
5.1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发展趋势总结 |
5.1.1 一般发展趋势 |
5.1.2 特殊话题的出现 |
5.1.3 学科交叉发展 |
5.2 建筑学科基础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浅谈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岭南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东南亚小住宅热缓冲空间设计研究及其在海南本土化应用[D]. 姚雨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D]. 张新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珠江三角洲甘蔗糖厂工人住区研究[D]. 何思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特色的居住地产景观设计风格流变研究[D]. 于杨. 江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微气候效应的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D]. 唐豪. 郑州大学, 2020
- [7]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黎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D]. 王尧. 天津大学, 2019(01)
- [9]近宅空间的探研[D]. 王心悦. 深圳大学, 2019(01)
- [10]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D]. 杨阳. 深圳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