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10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月[1](2021)在《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新疆石河子市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慢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现状,探讨影响其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以期转变其消极的自我感知老化。同时为医护人员针对性地改善老年慢病患者消极自我感知老化状况以及制定老年群体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8月在新疆石河子市23、33社区卫生服务站的548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慢病患者,通过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表、衰弱筛查量表、孤独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展开横断面研究。2.数据录入Epi Data 3.1软件进行核对,使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慢病患者一般资料、自我感知老化、心理弹性、衰弱、孤独、社会支持的现状;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老年慢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情况在一般资料中的差异;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索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548例老年慢病患者中自我感知老化总得分为(48.82±7.66)分,其中消极结果和控制维度得分最高(13.63±2.88)分,情感表征维度得分最低(6.01±1.38)分;心理弹性总得分为(65.07±8.89)分,其中个人能力维度得分(45.97±6.49)分、积极认知维度得分(19.11±2.67)分;无衰弱193例(35.2%)、衰弱前期260例(47.4%)、衰弱期95例(17.3%);孤独总得分为(37.50±9.57)分,无孤独30例(5.5%)、轻度孤独296例(54.1%)、中度孤独219例(40.0%)、重度孤独3例(0.5%);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5.75±7.39)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18.58±4.01)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9.94±2.4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7.24±2.23)分。2.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慢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个数、慢病个数、最长慢病病程、每日服药个数、锻炼身体、睡眠困扰、助眠药物、智能手机、爱好活动、自评健康、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心理弹性总分(r=-0.486,P<0.01)、个人能力维度(r=-0.475,P<0.01)、积极认知维度(r=-0.463,P<0.01)、社会支持总分(r=-0.340,P<0.01)、主观支持维度(r=-0.351,P<0.01)、客观支持维度(r=-0.280,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r=-0.197,P<0.01)均呈负相关;与孤独总分(r=0.542,P<0.01)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衰弱总分(r=0.590,P<0.01)呈正相关。4.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程度(β=0.238,P<0.001)、孤独水平(β=0.285,P<0.001)、年龄(β=0.267,P<0.001)、自评健康(β=0.141,P<0.001)、心理弹性中个人能力维度(β=-0.114,P=0.002)、性别(β=0.106,P=0.001)、社会支持中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β=-0.066,P=0.045)、客观支持维度(β=0.140,P=0.001)、主观支持维度(β=-0.115,P=0.011)是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可解释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总变异的56.8%。结论:1.新疆石河子市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处于较消极水平,有待改善。其特点为在老化过程中感知到的情感困扰较少,更多感知到的是老化产生的消极结果,并且不认为老化能被行为所控制。2.女性,年龄越大,自评健康越差,衰弱程度越高,孤独水平越高、心理弹性中个人能力得分越低、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得分、对支持利用度得分越低和客观支持得分越高的老年慢病患者越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感知老化。
芦瑞霞[2](2021)在《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临床研究 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挖掘目的 总结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学术思想,提取核心方,在保留医家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侧重传承医家独特的治疗思维。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衷敬柏教授门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信息、四诊信息、处方用药、药物剂量等,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症状、舌脉、中药名称。将整理后的数据采取双盲录入的形式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临床采集系统,应用“统计报表”模块对证症状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分布、归经分布等进行统计;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分析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及关联度;应用熵聚类方法,以相关度和惩罚度为约束,得出新方药物组合,提取核心方。结果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处方433首。男性25例,女性55例,男:女=1:2.2;年龄范围65岁至87岁,平均年龄为70.79岁。2 临床表现:提取临床症状共132个,出现10次以上的有22个,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眠差、心悸、头痛、头昏、汗多、头胀、疲乏等。3 中药频次:433首处方共涉及中药226味,使用5580频次,使用频次在55次以上的药物有33味,前10位依次是黄芪、葛根、牛膝、钩藤、龙骨、丹参、生地黄、女贞子、黄芩、川芎。4 性味归经:药物四气频次从高到低:寒、温、平、凉、热;药物的五味频次从高到低:甘、苦、辛、酸、咸、涩;药物的归经频次从高到低:肝、脾、肺、肾、胃、心、大肠、胆、膀胱、心包、小肠、三焦。5 药物组合分析:设置支持度个数为86,共得到16个常用药物组合,共包含药物7味,包括钩藤、牛膝、丹参、女贞子、葛根、生地黄、龙骨。设置置信度为0.60,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丹参,女贞子→牛膝;设置相关系数为6,惩罚系数为2,得到新药物组合18个,合成新处方9个。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处方即:牛膝、黄芪、丹参、葛根、钩藤、女贞子、生地黄、龙骨。结论 阴虚阳亢是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肾精衰竭为本,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夹痰夹瘀,上扰清窍发为本病。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以补益肝肾为主,勿妄泻肝,同时顾护脾胃,益气与行气并用,注重配伍的严谨性,擅用对药、遣取药性以纠偏疗疾。二、机制研究 治疗老年高血压核心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预测研究目的 研究核心方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的主要靶点,预测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TCMID检索核心方牛膝、黄芪、丹参、葛根、钩藤、女贞子、生地黄、龙骨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利用度≥30%且类药性≥0.18的2个属性值初步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的UniProtKB知识库中下载同时满足“已验证”、“人类”两个标准的蛋白质数据库。对已提取的中药蛋白质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分别以“Hypertesion”和“Elderly Hypertesion”为关键词,在 Genecard、OMIM、TTD数据库检索老年高血压疾病靶点。将药物作用的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绘制成比例文氏图,将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模型。将PPI网络导入Cytoscape3.6.1软件中,通过analyze network分析连接度,使用cytoNCA插件计算紧密度、介度,计算中位数,将同时大于三者网络拓扑参数中位数的靶点提取,作为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通路赋予属性,并通过内在联系构建Network表,运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网络拓扑参数Degree、CC、BC,根据数值判断主要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结果1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提取牛膝主要活性成分20种,作用靶点444个;丹参主要活性成分65种,作用靶点932个;钩藤主要活性成分33种,作用靶点794个;葛根主要活性成分4种,作用靶点97个;女贞子主要活性成分13种,作用靶点353个;黄芪主要活性成分20种,作用靶点453个;生地黄主要活性成分4种,作用靶点44个。7味中药有6个活性成分重复,去重后共有277个活性成分。根据连接程度预测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芩素、异鼠李素、隐丹参酮为核心方主要成分。2获取疾病相关靶点:从TTD数据库中获取108个相关靶点,从OMIM数据中获取628个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相关靶点8435个,设定Score大于中位数的目标靶点,将3个数据库得到的靶点合并剔重后,得到1611个相关靶点。3提取核心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老年高血压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39个,导入STRING平台,得到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将PPI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中,根据网络拓扑参数中位数提取核心靶点50个。根据连接程度预测COX-2、AR、PPARG、ESR1、NOS3、JUN、AKT1为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靶点。4基因本体分析与通路的富集分析:应用Metascape平台分别对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参数均设置为默认,得到KEGG通路78条,GOBP生物过程2041条,GOCC细胞组成50条,GOMF分子功能78条。根据连接程度预测TNF通路、MAPK通路、IL-17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HIF-1通路为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作用通路,这些通路具有抗炎、抗氧化、调整内皮功能、减轻血管重构等功能。结论通过分析药物-成分-靶点-通路构成的复杂网络,预测核心方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芩素、异鼠李素、隐丹参酮通过影响RAAS系统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或降低其活性,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调节血管紧张性,恢复内皮功能,可能是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最主要的机制。
卢凤玲[3](2020)在《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患者在进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姿势对餐后血压的影响,明确可降低PPH发生率的体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病房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共9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卧位组、半卧位组、对照组。从患者早餐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总时长120分钟(要求患者在30分钟内进餐完毕,之后进行体位干预)。卧位组在进餐后采取卧位姿势;半卧位组在进餐后采取45°半卧位姿势;对照组在进餐后进行日常活动,但期间不得取卧位或半卧位姿势超过30分钟。测量进餐前15分钟、开始进餐时、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血压值,比较餐后不同体位患者的血压、PPH发生率、血压变异度、心率、PPH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比较三组餐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的差异,并绘制三组的血压、心率变化趋势图;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三组的PPH发生率、血压变异度、PPH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96例,脱落4例,最终完成干预92例,其中卧位组31例,半卧位组31例,对照组30例。1.三组患者餐后血压比较:(1)三组患者餐后血压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餐后2小时SBP、DB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SBP、DBP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对餐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三组SBP、DBP在各时间段内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餐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值进行组内比较,三组SBP、DBP在各组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BP组内LSD多重比较结果:①卧位组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一致,在0~30分钟内均出现SBP下降趋势,降幅超过10mmHg,与组内其他时间段相比波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之间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半卧位组SBP在0~30分钟内出现显着下降,并在90~120分钟时间段出现上升趋势,与组内其他时间段相比波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组内LSD多重比较结果:卧位组、半卧位组及对照组DBP均在餐后30分钟内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的餐后血压按年龄分层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餐后2小时SBP、DB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的餐后SBP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年轻老年患者的餐后DBP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高龄老年患者DBP变化与时间发展无关(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卧位组、半卧位组、对照组的PPH发生率分别为80.65%、80.65%、86.67%,三组之间PPH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患者的SBP、DBP变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患者餐后心率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餐后2小时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餐后心率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5.三组患者的PPH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11例患者出现PPH症状,包括卧位组1例,半卧位组5例,对照组5例,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PPH症状中以头晕症状出现次数最多,其次分别为头痛、眩晕、乏力、胸痛。6.三组患者的满意度总分、条目1“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我感觉身体舒服”、条目2“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不让我感觉到累”,三组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评分表》总分、条目2半卧位组得分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条目1半卧位组得分低于卧位组(P<0.05);条目3“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我可以坚持2小时”得分三组之间无差别(P>0.05),条目4“总体上说,我对这种体位/状态感到满意”半卧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进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对患者的餐后血压无影响。体位对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无差别。不同体位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患者血压在进餐后30分钟内下降趋势明显,之后血压在相对较低水平平稳波动。提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无论其采取何种体位,进餐后30分钟内应密切关注血压。2.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既不能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发生PPH,也不能降低餐后血压的变异度。3.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心率无影响。4.大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没有出现PPH症状,且PPH症状的出现与否与体位无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的PPH症状中以头晕症状最为常见。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进餐后采取半卧位,可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和疲累感。
许瑞雪[4](2020)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达标率、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及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社区老年高血压和其他慢性疾病的管理提供临床借鉴。方法从长沙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6个社区中采用抽签法随机选择两个社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社区和对照社区,于2019年3月至7月分别从中随机抽取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各43例,最终形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目标和计划、记录日记、电话随访、积极评价等形式,围绕元认知策略的4个元素开展护理干预,时间持续12周。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分别采用生理指标、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评价量表及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进行3次结果测量,并分析干预效果。主要采用率、构成比、均数和标准差、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c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事后检验、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a(28).005。结果本研究完成有效样本量80例,中途有6例退出,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1)干预前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BMI值、血压达标率、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后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BMI值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BMI值分别为(24.44±2.98),(24.39±2.95),(24.10±2.85);对照组BMI值分别为(24.14±3.02),(24.19±3.09),(24.14±2.96);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BMI值组间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044,P组间=0.835);时间主效应、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7.492,P时间<0.001,F交互=12.821,P交互<0.001);实验组BMI值干预前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4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血压达标率分别为57.5%,80.0%,90.0%;对照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45.0%,57.5%,62.5%;由c2检验可知实验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12周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2周后患者血压达标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分别为[74.0(69.3,77.8)]分,[84.0(80.3,88.0)]分,[91.0(86.3,93.0)]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76.5(70.3,78.0)]分,[78.5(74.5,80.0)]分,[80.5(76.3,82.0)]分;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总得分,服药治疗态度与信念、生活方式态度与信念维度得分在分组、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2周后患者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变化: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06.0(99.5,110.5)]分,[120.9(118.2,125.0)]分,[132.3(128.3,134.0)]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07.5(101.0,110.0)]分,[112.0(103.3,116.8)]分,[115.0(107.0,119.0)]分;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病情监测、服药、运动、情绪管理维度得分在分组、时间、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与信念水平。(2)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能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王永馨[5](2020)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及依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化患者用药方案及完善相关药物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新疆兵团某师3个城市社区和两个周边团场社区,对1090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及用药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解释相关影响因素,并运用路径分析探索各维度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深入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好的原因,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师(市)30例服药依从性不佳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调查的患者中有686例采用单药治疗,404例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服用CCB类药物的最多(437例,63.7%),其次是ARB类药物(88例,12.8%)。联合用药治疗中采用二联用药的患者最多(335例,82.9%),二联用药方案以CCB+ARB的组合居多,占二联用药患者的23.0%;有57例患者采用三联用药,其中选择CCB+ARB+β受体阻滞剂用药方案的患者最多,占三联用药患者的36.8%;采用四联用药的患者有9例,主要用药方案为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利尿剂和ACEI+利尿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均占四联用药患者的22.2%;此外采用五联用药的患者有3例。在采用联合用药的患者中有244例(60.4%)患者的用药方案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推荐的方案。2.调查的1090名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有689人(63.2%),服药依从率处于中等水平。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相关因素(生活压力、睡眠障碍、每日食盐摄入量、饮酒);治疗相关因素(每日用药次数、是否服用中药);社会经济因素(每月降压药物费用、居住地、文化程度);疾病相关因素(共患慢性病数量、高血压病程、高血压自觉严重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医疗团队-卫生保健系统(门诊特殊慢病政策)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相关因素维度中,对服药依从性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患者的饮酒状况(OR=2.163,95%CI:1.430-3.273),其次是睡眠障碍(OR=1.977,95%CI:1.446-2.704)、生活压力(OR=1.444,95%CI:1.063-1.961)、每日食盐摄入量(OR=1.429,95%CI:1.078-1.894)。在治疗相关因素维度,每日服药次数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每日服药次数大于等于3次的患者相比于每日服药次数为1次的患者倾向于更差的依从性(OR=1.840,95%CI:1.062-3.187)。在社会经济因素维度中,每月降压药物费用在80-140元及15-80元的患者相比于每月降压药物费用低于15元的患者依从性更好(OR=0.630,95%CI:0.426-0.932;OR=0.683,95%CI:0.473-0.986);相比于居住在城市社区的患者,居住在团场社区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OR=1.422,95%CI:1.077-1.879)。在疾病相关因素维度中,自评健康状况为差的患者相比于自评健康状况为好的患者倾向于更差的依从性(OR=1.509,95%CI:1.033-2.203);此外高血压自觉严重程度为轻的患者相比于无自觉症状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OR=1.386,95%CI:1.033-1.859)。在医疗团队-卫生保健系统因素维度方面,享有门诊特殊慢病政策的患者相比于未享有该政策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OR=0.716,95%CI:0.523-0.979)。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倾向特征)、睡眠障碍(需求因素)、自评健康状况(需求因素)、饮酒(健康行为)、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服药依从性产生直接效应。每月降压药物费用(使能资源)、高血压病程(需求因素)通过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服药依从性有间接影响(B=-0.044,P=0.032;B=-0.020,P=0.049);生活压力(使能资源)通过睡眠障碍(需求因素)对服药依从性产生间接影响(B=0.023,P=0.017)。6.对服药依从性不好的部分患者进行定性访谈,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健康意识薄弱,健忘);医疗团队-卫生保健系统因素(常用药物可获得性较差,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不到位);治疗相关因素(担心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服用的降压药以CCB类和ARB类药物为主。采用单一用药的患者居多,患者用药情况多数(60.4%)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但依然存在部分患者使用了不合理的药物方案,其中重复用药现象较为多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方面,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服药依从性有重要影响,每月降压药物费用及高血压病程可通过门诊特殊慢病政策对服药依从性起间接作用。睡眠障碍是服药依从性与生活压力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生活压力可通过睡眠障碍对服药依从性起间接作用。
邓娟[6](2020)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自我管理三者间的相关性;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对自我管理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领域研究和制定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针对吉林省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在其门诊随访时,对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收集资料。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知老化问卷、高血压自我管理动机量表及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24.0与AMO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1)393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8.77±6.48岁,其女性227人(57.8%),汉族和其他民族278人(70.7%),城市居住322人(81.9%),有配偶334人(85%),文化程度程度以初中文化所占比例最大,为128人(32.6%),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000~2999元所占比例最大,为219人(55.7%),医疗费用有医保339人(86.3%),血压控制一般为289人(73.5%),测血压频率为至少一周测一次的为148人(37.7%),睡眠质量一般的有174人(44.3%),健康自评较差的有162人(41.2%),在其他慢性病方面除高血压以外患有1种慢性病的为168 人(42.7%)。(2)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平均得分为3.1±0.39分,自我管理动机平均得分为90.67±10.71分,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71.03± 17.66分。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中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血压控制状况、睡眠状况、健康自评、其他慢性病情况在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上均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总分和自我管理动机总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698,P<0.01),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总分和自我管理总分呈弱强度正相关(r=0.420,P<0.01),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动机总分和自我管理总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692.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一般人口学特征后,自我感知老化对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的说明力增加了 10%,自我管理动机对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说明力增加了21%,所有变量共说明总变异的53%,三个模型的说明力都达到了显着性水平(P<0.05)。(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动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自我管理动机子维度中情绪好感度作为指示变量直接影响自我管理,并且情绪好感度对自我管理的影响最强;自我感知老化在自我管理动机的作用下对自我管理产生负向影响。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自我管理均处于中等水平。女性、年龄越小、汉族和和其它民族、有配偶、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有医保、血压控制较好、睡眠质量好、健康自评较好、患有三种慢性病的情况下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和自我管理动机水平较高,以及自我管理较好。(2)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年龄越小、健康自评状况良好、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越好。(3)自我管理动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自我管理动机子维度中情绪好感度作为指示变量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自我感知老化在自我管理动机的作用下对自我管理产生负向影响。
徐晓东[7](2020)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明确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服药依从性三者的关系;探讨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路径,为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月至7月对延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保护动机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采用SPSS20.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检验水准α=0.05。结果:(1)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布:3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8.49±5.95周岁;其中,女性165人(55.0%),汉族207人(69.0%),初中文化程度有108人(36.0%);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33.7%(101人);117人(39.0%)病程不超过5年,161人(53.7%)无并发症。(2)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状况: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5.60±8.10分,处于轻度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在不同性别、病程、并发症上有差异(P<0.05)。(3)研究对象保护动机状况:研究对象保护动机总分为96.16±19.23分,在不同文化程度、病程上存在差异(P<0.05)。(4)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状况: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70±1.92分,服药依从率为32.0%。服药依从性得分在不同病程、并发症上存在差异(P<0.05)。(5)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感受负担呈负相关(P<0.05),与保护动机呈正相关(P<0.05),自我感受负担与保护动机呈负相关(P<0.05)。(6)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控制一般资料后,自我感受负担对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水平增加了 27%的解释力(F=36.497,P<0.001);保护动机对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水平的解释力新增了 20.5%(F=68.899,P<0.001)。(7)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路径: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与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为:χ2/df<0.5,GFI、IFI、NFI、TFI、CFI>0.90,PCFI、PNFI>0.5,RMESA<0.1,拟合结果较好。保护动机在自我感受负担与服药依从性间起完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624。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度负担水平,女性、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2)病程较短、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护动机水平较高。(3)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者服药依从性较差。(4)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越轻、保护动机水平越高,其服药依从性越好。研究对象的病程、自我感受负担及保护动机均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5)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护动机在自我感受负担与服药依从性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陈卓[8](2020)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关系,明确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吉林省1所三甲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与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为87.78±18.4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治疗依从性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吸烟与饮酒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40.48± 13.04,处于中等水平。疾病感知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症状、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2.94±18.27,处于低水平。心理一致感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r=-0.537,P<0.01),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651,P<0.01),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653,P<0.01)。(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预测性最大。结论:(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女性、学历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25年及以上、不吸烟与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2)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朝鲜族、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血压控制达标、无高血压相关症状、无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较好。(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年龄80岁及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较好。(4)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越高,治疗依从性越低;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疾病感知越高,心理一致感越低。(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及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最大,并且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
荣敏[9](2020)在《跨理论模型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小组研究 ——以J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中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慢性病患者人数在3亿左右,致死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85%。其中,高血压病不仅是众多慢性疾病的潜在诱发因素,更成为比重最大的慢性疾病,引起广泛重视。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下,国务院明确提出将促进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建立患者为中心的自我管理体系放在显着地位。医务社会工作者依托全人关怀和整体支持的专业优势,能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更加全面支持。在关注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探究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方式不仅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更能在有效阻断其他慢性病诱发的基础上对整体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经验参考。本研究基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这一核心要素,立足于社会工作专业,尝试运用跨理论模型的指导,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为例,进行跨理论模型下社会工作介入的小组实务研究。本研究秉持“患者自身是健康管理的主体”这一自我管理的核心理念,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以跨理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实现小组发展历程与跨理论变化阶段的有机结合,从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的小组过程出发,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不同的阶段针对性地施以跨理论模型的变化策略,通过健康宣讲、医患互动、小组游戏、引导分享等形式提升组员的自我效能和理性决策,帮助组员习得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为,助力组员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方法多维度审视服务成效,证实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小组工作能有效帮助慢性病患者改善病理状况、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行为管理并健全支持网络。回顾服务历程,结合跨理论模型变化阶段,进一步探究跨理论模型下社会工作对于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可行路径。
王梅[10](2020)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会资源利用现状;2.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3.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至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40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慢性病资源问卷、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会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得分情况,社会资源利用状况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得分情况,自我管理行为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得分情况;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用卡方检验和Z检验探讨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以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社会资源利用量表总分的标准化得分为54.08±11.94,各维度标准化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医护人员(62.13±19.04)、媒体政策(57.77±16.26)、自我调整(56.71±15.70)、社区邻里(55.31±15.53)、家人朋友(55.23±16.59)、社会团体(36.94±12.79)。由于工作环境的应答率较低,所以未纳入描述和分析。2.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的标准化得分为61.82(53.94,72.73),各维度标准化得分分别为:用药管理70.00(60.00,85.00)、病情监测55.00(45.00,70.00)、饮食管理62.00(52.00,72.00)、运动管理60.00(46.67,73.33)、工作与休息管理64.00(56.00,76.00)、情绪管理62.86(51.43,74.29)。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源利用及其6个维度均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均P<0.0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个人月均收入、高血压病程、合并症与并发症、血压值范围、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的病人在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病人在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均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源利用、高血压病程、血压值范围、职业、吸烟状况是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1.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总体状况不理想,就各个维度而言,医护人员维度得分最高,达到理想水平(≥3分),而其他五个维度(家人朋友、社区邻里、媒体政策、自我调整、社会团体)得分均未达到理想水平,且社会团体维度得分最低。2.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标准化得分为61.82(53.94,72.73),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中42.1%的病人呈低水平状态,44.8%的病人呈中等水平状态,只有13.1%的病人呈高水平状态。3.社会资源利用与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呈正相关,社会资源利用度越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也越高,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病人的社会资源利用水平,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4.社会资源利用、高血压病程、血压值范围、职业、吸烟状况是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资源利用度低、高血压病程短、血压值等级高、无业、吸烟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低,需要特别重视对这一群体的指导帮助。
二、社区10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10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我感知老化界定 |
1.3 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分析 |
2.7 伦理审批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老年慢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 |
3.3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单因素分析 |
3.4 老年慢病患者心理弹性现状 |
3.5 老年慢病患者衰弱现状 |
3.6 老年慢病患者孤独现状 |
3.7 老年慢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
3.8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心理弹性、衰弱、孤独和社会支持现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9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老年慢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4.2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 |
4.3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高血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
2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
3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4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特点 |
5 老年高血压指南的诊断变化 |
6 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及治疗进展 |
1 老年高血压的证候研究 |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
2.1 辨证论治 |
2.2 成方治疗 |
2.3 自拟方治疗 |
2.4 非药物疗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老年高血压病因病机、证候与治法专家经验文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文献检索方法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证候要素提取方法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纳入情况 |
2.2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
2.3 老年高血压的病因 |
2.4 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 |
2.5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因素 |
2.6 老年高血压的病位 |
2.7 老年高血压的辨证分型 |
2.8 老年高血压的治则治法 |
3 讨论 |
3.1 病名范畴 |
3.2 老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
3.3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要素和辨证分型 |
3.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挖掘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软件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数据录入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一 般资料 |
3.2 症状 |
3.3 药物频次 |
3.4 药性分析 |
3.5 药物组合分析 |
3.6 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3.7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
4 讨论 |
4.1 老年高血压病机 |
4.2 衷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
4.3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方 |
4.4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新方组合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机制研究治疗老年高血压核心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预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核心方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的获取 |
2.2 老年高血压相关靶点的获取 |
2.3 药物成分靶点-老年高血压靶点PPI网络的构建 |
2.4 提取核心靶点 |
2.5 基因本体GO分析与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 |
2.6 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
3 核心方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的预测 |
3.1 核心方的活性成分分析 |
3.2 核心方的作用靶点分析 |
4 核心方的作用机理预测 |
4.1 核心方降压的GO分析 |
4.2 核心方降压的KEGG通路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
二、餐后低血压概述 |
(一) PPH的流行病学现状 |
(二) PPH的危害 |
(三) PPH的发生机制 |
(四) PPH的评估 |
(五) PPH的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 |
(一) 概念性定义 |
(二) 操作性定义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 脱失病例标准 |
二、样本量计算 |
三、研究步骤 |
(一) 分组方法 |
(二) 干预方法 |
(三) 评价指标 |
(四) 资料收集方法 |
(五) 统计学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质量控制 |
(一) 准备阶段 |
(二) 资料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阶段 |
六、伦理学审查 |
七、试验方案注册信息 |
第四章 结果 |
一、入组患者情况 |
二、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三组患者血压比较 |
(一) 三组患者进餐前后各时间点血压值 |
(二) 进餐前后各时间点血压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
(三) 餐后各时间段血压差值比较 |
(四) 按年龄分层亚组分析 |
四、三组患者PPH发生率比较 |
五、三组患者血压变异度(cv)比较 |
六、三组患者心率比较 |
(一) 三组患者进餐前后各时间点心率情况 |
(二) 进餐前后各时间点心率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
七、三组患者症状评分结果 |
八、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
第五章 讨论 |
一、餐后采取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无影响 |
(一) 老年人胃肠功能发生增龄性改变 |
(二)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受损 |
(三) 长效降压药对PPH产生的影响难以规避 |
二、餐后采取不同体位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餐后血压变化规律趋于一致 |
三、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变化特点 |
四、餐后采取不同体位不能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发生PPH |
五、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心率无影响 |
六、大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没有PPH症状,且PPH症状的出现与餐后体位无关 |
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采取半卧位时主观体验较差 |
第六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理论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的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的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分析 |
4.2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BMI值的影响 |
4.3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
4.4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与信念水平的影响 |
4.5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 |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及依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 |
1.2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
1.3 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研究 |
2.2 服药依从性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内容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文献研究 |
1.2 现场调查 |
1.3 深入访谈 |
2 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
2.1 定量研究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
2.2 定性研究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定量研究结果 |
1.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 |
1.2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 |
1.3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分析 |
2 定性研究结果 |
2.1 访谈对象人口社会学基本信息 |
2.2 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
讨论 |
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 |
1.1 依据患者情况,科学合理用药 |
1.2 不合理用药现象仍存在,规范用药需加强 |
2 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
2.1 患者相关因素 |
2.2 治疗相关因素 |
2.3 医疗团队-卫生保健系统因素 |
2.4 社会经济因素 |
2.5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路径分析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3.1 创新性 |
3.2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考虑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自我感知老化的现状 |
3.3 研究对象自我感知老化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4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动机现状 |
3.5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动机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6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
3.7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8 研究对象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关系 |
3.9 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对自我管理的路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老化分析 |
4.2 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动机分析 |
4.3 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分析 |
4.4 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及自我管理相关性分析 |
4.5 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对自我管理影响分析 |
4.6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的路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7)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设计类型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现状 |
3.3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4 研究对象保护动机现状 |
3.5 研究对象保护动机得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6 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现状 |
3.7 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得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
3.8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 |
3.9 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的多元线性回归 |
3.10 研究对象保护动机的中介效应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 |
4.2 研究对象保护动机现状分析 |
4.3 研究对象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 |
4.4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与服药依从性相关性分析 |
4.5 研究对象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8)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考虑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 |
3.3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 |
3.4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 |
3.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 |
3.6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 |
4.2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分析 |
4.3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分析 |
4.4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已发表综述)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跨理论模型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小组研究 ——以J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现状 |
2、社会工作介入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慢性病 |
2、慢性病患者 |
3、自我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1、跨理论模型 |
2、跨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三、J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状况 |
(一)社区基本概况 |
(二)自我管理现状描述 |
1、自我效能维度 |
2、行为管理维度 |
3、社会支持网络 |
(三)自我管理问题分析 |
1、管理意识淡薄,自我效能低 |
2、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成效弱 |
3、支持网络匮乏,支持力度小 |
(四)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1、必要性分析 |
2、可行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四、跨理论模型下小组工作实务过程分析 |
(一)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小组设计 |
1、基本原理 |
2、服务过程 |
(二)小组分析预估 |
1、成员状况 |
2、需求预估 |
(三)小组服务计划 |
1、小组目标 |
2、活动计划 |
(四)小组介入过程 |
1、前意向阶段的小组介入 |
2、意向阶段的小组介入 |
3、准备阶段的小组介入 |
4、行动阶段的小组介入 |
5、维持阶段的小组介入 |
本章小结 |
五、跨理论模型下小组工作的成效评估 |
(一)评估方法 |
1、定量评估 |
2、定性评估 |
(二)评估结果 |
1、病理状态改善,血压监测平稳 |
2、自我效能增强,行为管理提高 |
3、多方联动显现,支持网络健全 |
本章小节 |
六、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1、贯彻理论指导,应用于小组全过程 |
2、关注自我效能,把握好各阶段重心 |
3、强调行为管理,行为习得与监测并举 |
(二)研究讨论 |
(三)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慢性病自我效能测评量表 |
附录2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基于高血压患者视角 |
附录3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2.1 社会资源利用 |
1.2.2 自我管理 |
1.2.3 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选取 |
2.1.2 样本量计算 |
2.1.3 抽样方法 |
2.2 研究工具 |
2.2.1 高血压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 |
2.2.3 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老年高血压病人问卷调查结果 |
3.1.1 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3.1.2 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 |
3.1.3 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情况 |
3.2 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社会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
3.4 影响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4.2 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分析 |
4.3 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3.1 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4.3.2 社会资源利用 |
4.4 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问卷 |
附录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社区105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智月.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D]. 芦瑞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D]. 卢凤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D]. 许瑞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及依从性分析[D]. 王永馨.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自我管理动机与自我管理关系研究[D]. 邓娟. 延边大学, 2020(05)
- [7]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保护动机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D]. 徐晓东. 延边大学, 2020(05)
- [8]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D]. 陈卓. 延边大学, 2020(05)
- [9]跨理论模型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小组研究 ——以J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D]. 荣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老年高血压病人社会资源利用状况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D]. 王梅. 蚌埠医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