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防治白叶枯病的基因效应分析

水稻主要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防治白叶枯病的基因效应分析

一、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成[1](2021)在《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又名落酥、昆仑瓜,属于茄科茄属,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主要对茄子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质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获得茄子相关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得到茄子主要质量性状之间的遗传连锁关系,为茄子品质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茄子株高遗传最适模型为D-0模型,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0.84,主基因显性效应值为-0.08,主基因显性度为0.095,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多基因遗传率为45.16%、75.11%和46.41%,故茄子株高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茄子单株产量、平均果重和果形指数遗传的最适模型均为E-1模型,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茄子分离世代中,单株产量性状和平均果重性状遗传,BC1和F2群体以主基因遗传为主,BC2群体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果形指数性状遗传,BC2和F2世代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2.78%、98.96%。2.茄子花紫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紫色对白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果色紫色对白色是由两对具有重叠作用的基因控制,且紫色基因具有显性上位作用。果皮紫色对绿色为显性,紫色基因对绿色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果肉绿白色对白色为显性,绿白色对白色由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茄子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在遗传过程中存在基因互作效应,控制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基因对控制茄子果皮的白色基因有上位作用;茄子花色和果皮色为不完全连锁遗传,白花绿皮茄和紫花紫皮茄遗传交换值为23.6%,紫花紫皮茄和白花白皮茄遗传交换值为34.5%;茄子花色和果肉色在杂交遗传过程中符合独立遗传规律,不存在连锁关系。3.茄子可溶性蛋白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最适遗传模型为E-1模型,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2.64%、54.78%和92.18%;可溶性糖含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最适遗传模型为D-0模型,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对应的多基因遗传率为78.06%、79.95%、10.5%;粗纤维含量最适模型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常丹丹[2](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汤剑豪[3](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说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张彦峰[4](2020)在《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面临的主要严重病害之一。研究证明,培育抗条锈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但是条锈菌毒性小种变异速度较快,导致抗病基因的抗性难以维持长久。因此,解决小麦品种抗病持久性问题的关键手段必在拓宽抗病谱、探寻广谱抗性基因上。小麦新种质N07168是由人工合成小麦SE5799与陕优225杂交选育而来的,农艺性状良好且抗病性强。因此,本文以小麦新种质N07168为材料,欲对其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加以研究。为拓宽小麦条锈病抗性资源提供理论支撑,以期实现持久抗病的目的。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结果显示,小麦新种质N07168对供试的条锈菌小种都表现出高抗至免疫。对小麦新种质N07168和感病品种西农979杂交获得的F2及F2:3群体的抗病性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及卡方分析,结果均表明,小麦新种质N07168对CYR32、CYR33混合菌种的抗性受一对显性主基因调控。2、通过中国春小麦的缺四体分析,将这一对完全显性的抗性主基因(这里暂时命名为Yr N07168)定位于1B染色体上。并通过SSR分子标记的筛选,进一步加以佐证。3、利用散布小麦21个染色体上的500余对DNA引物在抗病亲本N07168、感病亲本西农979、抗病池、感病池间进行PCR扩增,获得与抗性基因Yr N07168连锁的分子标记11个,其中SNP标记1个,EST标记2个,SSR标记8个,并由此绘制出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遗传连锁图谱的总跨度为81.34 c M,其中两个最接近的侧翼标记是Xwmc626和Xbarc55,它们分别位于Yr N07168的1.65 c M处和6.17 c M处。通过抗病谱、抗病类型的初步分析,结合分子标记鉴定,推测该抗性基因可能为一个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的作用位点以及后期的图位克隆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雅文[5](2019)在《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为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一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因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常用于黄瓜嫁接。植物抗性遗传分析对植物抗性育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有关砧用南瓜的研究有很多,但大都集中在砧木筛选、评价等方面,而对其抗性遗传规律的解析尚未见报道。因此,对砧用南瓜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解析,明确砧用南瓜抗源的抗性遗传机制,对砧用南瓜优质基因源的挖掘、种质资源创新和持久抗性育种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耐盐(寒)性存在明显差异的6份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法对砧用南瓜耐盐(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分别以耐盐(寒)性强的南瓜自交系P1和耐盐(寒)性弱的南瓜自交系P2,以及通过二者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加代回交或自交获得的B1,B2和F2代为材料,利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的世代联合分析法,对砧用南瓜耐盐(寒)性的遗传特性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并对各遗传模型中耐盐(寒)性表现的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以及基因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详细解析。主要结果如下:1.耐盐性配合力呈现负向效应时,对杂交组合耐盐性的提高有利。结合配合力效应值,在研究的36个配组方式中,可以在砧用南瓜耐盐性育种中加以利用的杂交组合为 18C0077 × 18C0005、18C0077 × 18C0046、18C0077 × 18C0049、18C0024 × 18C0046、18C0024 × 18C0049和18C0024 × 18C0026。两对主基因的效应值均为负,且显性效应显着时,可提高砧用南瓜的耐盐性。各世代耐盐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在34.6%~62.1%之间,多基因的遗传率近乎为0,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通过对比主基因遗传率在分离世代的大小,发现主基因的遗传率在B1中最大,在F2中最小,且F2代受环境影响较大,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总之,本研究筛选出了砧用南瓜耐盐性强的杂交组合,同时,确定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2.耐寒性配合力呈现正向效应时,对杂交组合耐寒性的提高有利。结合配合力效应值,在研究的36个配组方式中,可以在砧用南瓜耐寒性育种中加以利用的杂交组合为18C0025 × 18C0065和18C0065 × 18C0025。主基因加性效应为负,显性效应为正时,对砧用南瓜耐寒性的提高有利。砧用南瓜各世代耐盐性主基因遗传率在32.2%~55.1%之间,砧用南瓜的耐寒性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并且遗传率在F2中最大,达到55.09%,在B1中最小,同时,F2代受环境影响较小,故适合晚期世代进行选择。总之,本研究筛选出了砧用南瓜优良的耐寒杂交组合,并表明南瓜耐寒性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

李德强[6](2018)在《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文中研究说明稻瘟病和稻曲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及食品安全的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经济、最环保、最有效的措施。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及抗病基因发掘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结合室内抗谱测定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对29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稻瘟病抗性及223份种质资源的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利用抗病基因表达谱分析、转基因验证等技术,对高抗稻瘟病恢复系雅恢2115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鉴定和改造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2013-2017年室内抗谱测定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9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四川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频率分布在0.24%94.39%之间,叶瘟病情指数分布在0.1594.22之间,穗颈瘟病穗率分布在1.32%100.00%之间,材料间抗性水平差异显着;携带Pikh、Pikm、Pi9和Pi2的单基因系抗瘟性表现较好,其中携带Pi2和Pi9单基因系的抗病频率分别达到94.39%和90.38%,叶瘟病情指数分别为0.15和0.22,穗颈瘟病穗率分别为1.32%和1.82%,对四川稻瘟病菌群体抗谱宽,田间病圃稳定表现为抗稻瘟病。由此可见,抗稻瘟病瘟基因Pi2和Pi9对四川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有较高利用价值。(2)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2013-2017年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23份种质资源中对稻瘟病、稻曲病均表现为抗或高抗的有雅恢2115、雅恢2918及成恢727等34份,其中对穗颈瘟和稻曲病均表现为高抗的有成恢3203、MR183-2及R650等13份,这些资源对四川水稻抗稻瘟病和稻曲病育种有较高利用价值。(3)稻瘟病抗源抗性遗传背景分析以在四川有利用价值的抗瘟基因Pikh、Pikm、Pi9、Pi2和最新克隆的广谱抗瘟基因Pigm的分子标记对37份抗源进行基因型检测,发现与携带Pigm、Pikh和Pikm对照带型一致的抗源分别有20份,与携带Pi2对照带型一致的有雅恢2115、华占和五山丝苗等14份,与携带Pi9对照带型一致的只有2份;在Piz位点和Pik位点均有与对照带型一致的有16份,占参试抗源的43.24%。由此可见,Piz位点和Pik位点抗瘟基因在抗源中分布较广,将这两个位点的有效抗瘟基因聚合,有利于四川抗稻瘟病新品种的选育。(4)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通过分析雅恢2115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从中发现5个可能对稻瘟病抗性有作用NBS-LRR类基因。接种稻瘟病菌后利用qRT-PCR结果分析表明,只有LOCOs11g44960基因在雅恢2115中诱导上调表达且本底水平较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LOCOs11g44960基因连入以35S为启动子的pCAMBIA1300载体中,在感病材料TP309中对LOCOs11g44960基因进行过表达,通过潮霉素鉴定、特异性引物PCR扩增鉴定和qRT-PCR分析获得16个阳性株系,对阳性株系接种稻瘟病菌发现,LOCOs11g4496基因在过表达株系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TP309,且受稻瘟病病菌诱导表达,叶片病斑面积也小于对照,可见该基因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对雅恢2115的抗瘟性有贡献。(5)雅恢2115的改造与利用以雅恢2115为核心种质,采用“抗性精准鉴定、南北穿梭选育、中低世代配合力和米质测定”的技术路线,创制出了雅恢2116、雅恢2119和雅恢2275等10个新恢复系,并以其为核心亲本选育了出23个杂交稻新组合参加省级、国家级区试,其中雅优2116于2018年通过国家级审定,这些新亲本及新组合的育成对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付晓[7](2018)在《切花菊抗蚜性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与QTL定位研究》文中认为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观赏和经济价值极高。但蚜虫为害菊花严重,现已成为菊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唯有明确菊花抗蚜性的遗传机制,培育抗蚜性菊花新品种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所在。然而,目前菊花抗蚜性相关遗传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保存的80份代表性菊花品种资源的抗蚜性,研究其在品种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挖掘优异抗蚜性亲本材料并通过关联分析挖掘菊花抗蚜性的优异等位变异;通过抗性差异种质的杂交设计,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剖析不同杂交组合菊花抗蚜性的遗传特性;最后通过连锁作图和单标记分析法研究控制菊花抗蚜性的QTL。本研究从数量遗传学角度揭示了菊花抗蚜性的遗传机制,获得了菊花抗蚜性优异等位变异位点(QTL)及高抗亲本材料,为今后菊花抗蚜性的遗传改良具有较高抗蚜性的菊花新品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温室条件下,夏秋两个季节对80个切花菊品种的抗蚜性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通过关联分析挖掘其优异等位变异。结果表明,80个切花菊抗蚜性的平均蚜害指数在两个季节显着相关(r=0.93,P<0.01);抗蚜性的遗传变异系数为26%~27%,广义遗传力为0.93,遗传进度为68%。将群体结构(Q值)和亲缘关系(K矩阵)作为协变量,基于MLM方法的关联分析在夏秋两季共计检测到11个与蚜虫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位点,其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11%~57%;其中,在两个季节中表现稳定的SSR184-1和E1M5-1为抗蚜性有利等位变异位点,并挖掘出同时携带这两个有利等位变异位点的7个抗蚜性品种可作为菊花抗蚜性育种的亲本。该结果进一步解析了菊花抗蚜性的遗传机制,鉴定出的有利等位变异位点和抗蚜性切花菊品种为今后抗蚜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2)抗蚜性差异明显的‘南农雪峰’ב蒙白’(NM)、‘南农雪峰,בQX096’(NQ)以及‘南农雪峰’בQX098’(NX)三个组合的抗蚜性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0%、-2.28%和-9.30%,除NM组合外其它组合均具有正向和负向杂种优势,NM组合仅具有正向杂种优势。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抗蚜性受到不同的模型控制。NM组合符合B-2模型,主基因遗传力达91%,具有高度遗传性。NQ和NX组合均符合A-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1%和62%。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切花菊抗蚜性主基因效应受遗传背景的影响,且同一母本与不同父本杂交组合后代平均蚜害指数的均值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表现出较弱的父本效应,在进行亲本选择时,应特别重视母本对杂种的影响。(3)以菊花‘南农雪峰’ב蒙白’F1代为材料,利用蚜害指数计算菊花苗期的抗蚜性,通过单标记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基于遗传图谱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开展抗蚜性QTL定位研究。单标记分析法共检测到15个抗蚜性显着相关位点,单个位点贡献率3.57%~7.68%。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4个QTL与菊花抗蚜性显着相关,主要分布在‘南农雪峰’遗传图的X3,X4和X30连锁群以及‘蒙白’遗传图的M9连锁群上,LOD值介于2.4~3.52之间,加性效应为-0.16~0.18,单个QTL可以解释抗蚜性变异的贡献率为5.9%~9.38%,均为微效QTL。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菊花抗蚜性的遗传机制及后续抗蚜性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黄敏[8](2018)在《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本研究室培育和创制的系列旱稻品种(系)及其突变体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不育系(三系、两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旱稻突变体idrl-1和297-28与其野生型IAPAR9、旱稻297的抗旱性变异,探测了系列旱稻及矮秆突变体idrl-1与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间杂种F1的育性、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效应和抗旱相关生理机理;分析了idrl-l分别与两系不育系H14S、三系保持系天丰B及恢复系93-11间杂交后代有关性状的遗传规律,评价了经旱稻及idrl-1改良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配置的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潜力,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形态发育、农艺性状及水分与光合等生理性状的综合对比观测表明,idrl-1是高秆旱稻品种IAPAR9的抗旱显着增强型矮秆突变体,而297-28属于抗旱优良品种HD297的对干旱高度敏感型突变体,其部分性状的抗旱性甚至弱于典型水稻沈农265。2.在水作环境下,旱稻与三系的保持系杂种F1在各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其父、母本效应及父、母组合之间互作效应均达到显着水平以上,且广义遗传率较高,而狭义遗传率以茎基粗较高。矮秆的旱稻品系LB-66F5-10和idrl-1以及水稻保持系中九B、K17B、珍汕97B等亲本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旱稻与恢复系间杂种F1除育性外所有性状存在中亲杂种优势,其中单株谷重普遍高达中亲值的近2倍。除抽穗期和分蘖之外,各性状旱稻、水稻亲本的加性效应极显着,而其组合间显性效应多不显着。加性效应值较大的母本是idrl-1、IRAT109,父本是93-11、光辉207,其相互组合的显性效应值也相对较大。3.在旱作环境下,旱稻与两系不育系杂种F1基因型效应因不同父本或母本差异极显着,在抗旱相关性状等有明显优势。多数性状以GCA方差为主且遗传率较大。旱稻父本idrl-l、IRAT109和水稻不育系母本深08S、H14S具有较大的GCA和SCA。在水作环境下,各性状基因型效应达到极显着水平,多数以广义遗传率为主,母本培矮64-2S、H14S和父本idrl-1、IRAT109、旱稻180等亲本GCA和SCA相对效应较大。单株谷重与各性状显着相关,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较为紧密,单株地上部干重、抽穗期、分蘖和结实率对单株谷重的影响依次减小。40个杂种F1可划分为4个类型,父本为idrl-1、IRAT109,母本为培矮64-2S、H14S、广占63S等的组合表现突出。4.两个杂种F1抗旱性高于双亲,机理在于其拥有较高的POD、SOD活性,能及时清理有害物质,细胞内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大量合成,维持着植物体内水分环境,叶片水势较高,细胞膜和叶绿素相对稳定,光合作用未受抑制,即使得杂种的生活力不会因干旱胁迫而受到抑制。5.各分离世代各农艺性表现多呈多峰分布,少数呈单峰或双峰分布。多数性状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少数仅含有单基因或多基因效应。各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均较高,且一般主基因遗传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率;B1、B2和F2分离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大致相同。6.水稻三系不育系经旱稻及idr1-1转育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测配F1的抗旱性得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改良,强于对照IRAT109、旱优3号、9311lidr1-1,略低于idr1-1,产量潜力均高于对照。表明idr1-1的强抗旱性能在其与水稻不育系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保留,并能与水稻杂种优势有效聚合甚至进一步提高。

李曙光[9](2017)在《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文中认为大多数农艺、品质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并且往往受到环境互作的高度影响。连锁定位和关联定位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结构的两种常用方法,基于双亲本分离群体的连锁定位方法,只能鉴定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基因位点,而基于自然群体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够检测同一位点的多个等位变异。连锁定位初步确定目标性状QTL的位置,关联分析可快速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关联分析和连锁定位可以相互补充。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是由一个共同亲本与其他多个亲本分别杂交而构建的多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总和,利用了多亲本之间更多的遗传变异以及群体大小增加,NAM成为解析复杂性状解剖的很有发展前景的多亲本遗传设计。该群体的亲本数目相对有限,其中一个共同亲本是固定的,能够相对较好地区分群体结构,在进行关联分析时,可以考虑群体结构对关联结果造成的影响。NAM群体成为解析复杂性状的多亲本遗传设计之一。本研究构建了具有共同亲本(M8206)的四个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LM、ZM、MT和MW),整合为一个 LZTWM 群体,并利用 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sequnencing)技术进行SNP标记基因分型,经过2012年~2014年五个不同环境下的田间试验。LZTWM群体的五个亲本临河、正阳、通山、WSB、蒙8206的遗传构成覆盖了该群体623个家系的所有表型变异,通过LZTWM群体的QTL定位来揭示五个亲本的开花期、百粒重、油脂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遗传构成,并从中探索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RTM-GWAS是大豆LZTWM群体的高效定位方法为了鉴定高效解析NAM群体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分析方法,首先以大豆LZTWM群体开花期性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具备分析软件的5个QTL定位方法的检测结果。其中以SNP连锁不平衡区块(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SNPLDB)作为复等位变异的基因组标记的限制性二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restricted two-stage multi-loc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RTM-GWAS)提供 了最好的定位结果,该方法检测到最多的开花期QTL(139个)和等位变异(496个),除3个遗传贡献率较低的QTL以外,RTM-GWAS方法基本上覆盖了其他4个定位方法CIM(7个)、MCIM(15个)、JICIM(7个)和MLM-GWAS(6个)的所有QTL位点。RTM-GWAS方法定位的开花期QTL遗传贡献率总和最高(81.7%),并且体现了 LZTWM群体具有复等位变异的基本特征(每个位点2-5个等位变异)。因此,RTM-GWAS方法是本研究LZTWM群体中能够提供较多遗传信息的QTL定位方法,本研究将RTM-GWAS方法用于下文中进一步深度解析LZTWM群体中开花期、百粒重、油脂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遗传构成。2大豆LZTWM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在LZTWM群体全基因组55,936个SNP标记,被划分为6,137个SNPLDBs标记。在此基础上,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LZTWM群体中开花期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开花期表型变异为97.6%。该群体检测到的139个开花期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84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2个(Chr.09)至12个(Chr.06、Chr.10和Chr.13)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3%-18.27%之间,共解释81.7%表型变异。其中9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53.2%的表型变异;其余130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8.5%的型变异,剩余15.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在表型变异中所占比例较小,解释3.4%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39个QTL的496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开花期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开花期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1.53%)的效应值在-2 d至+2 d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开花期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39个开花期QTL,推测出控制大豆开花期的包含126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79.44%的表型变异,表明大豆开花期是一个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而不是由少量主基因控制。3大豆LZTWM群体百粒重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百粒重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百粒重表型变异为97.7%。该群体检测到的119个百粒重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0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14、17)至13个(Chr.06)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6%-7.06%之间,共解释84.6%表型变异。其中18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49.4%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01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35.2%的型变异,剩余13.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在表型变异中所占比例较小,解释2.3%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19个QTL的407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百粒重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百粒重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3.86%)的效应值在-2 g至+2 g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百粒重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19个百粒重QTL,推测出控制大豆百粒重的包含92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65.82%的表型变异。4大豆LZTWM群体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油脂含量表型变异为90.2%。该群体检测到的128个油脂含量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5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12)至17个(Chr.17)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2%-6.1 6%之间,解释58.1%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其中13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29.6%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15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8.5%的型变异,剩余32.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解释9.8%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28个QTL的422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油脂含量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油脂含量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88.86%)的效应值在-0.5%至+0.5%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油脂含量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28个油脂含量QTL,推测出控制大豆油脂含量的包含106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51.57%的表型变异。5大豆LZTWM群体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为85.0%。该群体检测到的112个蛋白质含量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8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09、12、17)至14个(Chr.06)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2%-3.94%之间,解释46.9%表型变异。其中10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19.4%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02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7.4%的型变异,剩余38.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解释15.0%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12个QTL的371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0.84%)的等位变异效应值在-1.0%至+1.0%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蛋白质含量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12个蛋白质含量QTL,推测出控制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包含94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42.46%的表型变异。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党占海[10](2016)在《胡麻温敏雄性不育产量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文中认为为深入了解胡麻(油用亚麻)两系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更好地指导杂交育种实践,分别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13S和1S为母本,油用品种陇亚10号和纤用品种黑亚15号为父本,构建了2个杂交组合(113S×陇亚10号和1S×黑亚15号)P1、P2、F1和F2四世代群体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了单株产量、单株果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千粒重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每果粒数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每果粒数的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在43.50%73.28%,千粒重的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在10.55%34.40%。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在胡麻温敏雄性不育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胡麻两系杂种优势利用应更好地利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

二、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茄子的起源与分类
        1.1.2 茄子的营养价值
        1.1.3 我国茄子的生产规模
        1.1.4 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 茄子中的花色苷
        1.2.1 花色苷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1.2.2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1.3 茄子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3.1 果色及果萼色性状遗传
        1.3.2 果脐性状
        1.3.3 茄子果形性状遗传规律
        1.3.4 产量性状
        1.3.5 茄子株高性状遗传研究
    1.4 生物性状的遗传研究
        1.4.1 植物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1.4.2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茄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株高世代遗传分析
        2.2.2 单株产量遗传研究分析
        2.2.3 平均果重遗传研究分析
        2.2.4 果形指数遗传研究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茄子花色、果色、果肉色等性状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及数据测定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花色、果皮色和果肉色独立遗传分析
        3.2.2 果皮色与果肉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3.2.3 花色与果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3.2.4 花色与果肉色相关性遗传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茄子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4.2.2 可溶性糖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4.2.3 粗纤维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起源与重要性
    1.2 小麦条锈病
        1.2.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3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之研究进展
        1.3.1 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基因的数量、遗传方式及互作
        1.3.2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之抗病类型
        1.3.3 目前已正式命名的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
    1.4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4.1 常见的DNA分子标记
        1.4.2 利用DNA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构建遗传图谱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材料种植与田间管理
        2.2.3 性状调查及方法
        2.2.4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五世代群体条锈病抗性反应级频数分布
        2.3.2 最适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2.3.3 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2.4 讨论
第三章 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作图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小麦条锈病的接种与鉴定
        3.2.3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抗、感池的构建
        3.2.4 分子标记筛选与缺四体定位
        3.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3.2.6 分子作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新种质N07168对供试条锈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
        3.3.2 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遗传的卡方分析
        3.3.3 DNA分子标记筛选
        3.3.4 抗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3.3.5 YrN07168 与小麦1B染色体上其他Yr基因关系的初步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候选基因的初步预测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标记区间内基因的查询
        4.2.2 候选基因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的分析
        4.2.3 候选基因结构与保守基序的分析
        4.2.4 相应蛋白质一级结构的预测
        4.2.5 相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预测
        4.2.6 小麦1B染色体NBS-LRR基因家族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候选基因氨基酸系列的理化性质
        4.3.2 候选基因的结构与保守基序
        4.3.3 相应蛋白质一级结构的预测
        4.3.4 相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预测
        4.3.5 小麦1B染色体NBS-LRR基因家族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1.1 植物耐盐性的遗传分析
        1.2 植物耐寒性的遗传分析
        1.3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分析
        1.4 植物其他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2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2.1 植物的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研究进展
        2.2 主基因+多基因的世代联合分析法
        2.3 遗传模型的应用
    3 瓜类作物抗性性状的遗传研究
    4 砧用南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4.1 砧用南瓜遗传多样性育种研究进展
        4.2 砧用南瓜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4.3 砧用南瓜非生物胁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2.2 砧用南瓜耐盐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的世代联合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砧用南瓜耐寒性的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砧用南瓜耐寒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2.2 对砧用南瓜耐寒性的世代联合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及文章
致谢

(6)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免疫系统研究概况
        1.1.1 植物免疫系统
        1.1.2 水稻PTI免疫反应
        1.1.3 水稻ETI免疫反应
    1.2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2.1 稻瘟病的发生及危害
        1.2.2 稻瘟病菌的侵染过程
        1.2.3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1.2.4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
        1.2.5 水稻抗瘟基因的特点
        1.2.6 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机制
    1.3 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1.3.1 稻曲病的发现及分类地位
        1.3.2 稻曲病症状及危害
        1.3.3 稻曲病侵染循环
        1.3.4 水稻抗稻曲病的遗传机制
        1.3.5 水稻稻曲病抗性QTL研究进展
    1.4 水稻抗病育种策略及新技术应用进展
        1.4.1 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的重要性
        1.4.2 水稻抗病育种策略
        1.4.3 水稻抗病育种技术及应用情况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
    2.1 材料
        2.1.1 生物材料
        2.1.2 试剂
        2.1.3 设备
    2.2 方法
        2.2.1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2 抗稻瘟病基因检测
        2.2.3 稻曲病抗性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
        2.3.2 223份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鉴定
        2.3.3 37份稻瘟病抗源的抗瘟基因检测
        2.3.4 种质资源稻曲病抗性鉴定
        2.3.5 抗稻瘟病及稻曲病种质资源材料筛选
    2.4 讨论
        2.4.1 有效抗稻瘟病基因筛选
        2.4.2 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
        2.4.3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抗源中的分布
        2.4.4 抗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
        2.4.5 多抗种质资源筛选
第三章 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和稻瘟菌菌株
        3.1.2 构建载体所用质粒、大肠杆菌
        3.1.3 引物序列
        3.1.4 试剂和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试验水稻培养
        3.2.2 稻瘟菌培养与接种
        3.2.3 水稻叶片DNA提取(CTAB法)
        3.2.4 水稻叶片RNA的提取
        3.2.5 cDNA反转及qRT-PCR检测
        3.2.6 PCR扩增及片段回收
        3.2.7 构建过表达载体
        3.2.8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阳性检测
        3.2.9 植株中基因表达分析
        3.2.10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雅恢2115中5个NBS-LRR类基因表达量分析
        3.3.2 LOC_Os11g44960 基因序列分析
        3.3.3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 水稻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
        3.3.5 LOC_Os11g44960 基因过表达T0 代植株表达分析
        3.3.6 LOC_Os11g44960 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稻瘟病抗性鉴定
    3.4 讨论
        3.4.1 LOC_Os11g44960 基因功能分析
        3.4.2 多个抗稻瘟病基因聚合的利用
第四章 雅恢2115的改造及利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稻瘟病抗性鉴定
        4.2.2 稻曲病抗性鉴定
        4.2.3 抗稻瘟病基因检测
        4.2.4 农艺性状调查
        4.2.5 稻米品质鉴定
        4.2.6 新恢复系测交组合产量优势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以雅恢2115为核心种质创制的新恢复系
        4.3.2 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
        4.3.3 10个新恢复系稻瘟病抗性评价
        4.3.4 新恢复系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
        4.3.5 新恢复系稻曲病抗性水平
        4.3.6 新恢复系的稻米品质特征
        4.3.7 新恢复系测交组合产量优势评价
        4.3.8 新恢复系组合参试情况
        4.3.9 水稻新品种雅优2116特征特性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小结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7)切花菊抗蚜性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与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1.1 植物抗虫性鉴定
        1.2 植物抗虫性的生理机制
        1.3 植物抗虫性的遗传机制
    2 蚜虫对菊花的危害及菊花抗蚜性研究进展
        2.1 菊姬长管蚜对菊花的危害
        2.2 菊花抗蚜性研究进展
    3 关联分析和连锁作图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3.1 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3.2 连锁作图及QTL定位在菊花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切花菊品种资源抗蚜性鉴定与关联分析
    1 村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菊姬长管蚜抗性鉴定
        1.3 抗性评价标准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5 关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菊品种抗蚜性测定与基本统计分析
        2.2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2.3 基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2.4 有利等位变异位点的挖掘
    3 讨论
第三章 切花菊不同杂交F_1代抗蚜性的杂种优势和主基因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菊姬长管蚜抗性鉴定
        1.3 抗性评价标准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花抗蚜性在F_1代的变异情况与杂种优势表现
        2.2 NM、NQ和NX组合抗蚜性最适遗传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2.3 NM、NQ和NX组合抗蚜性的遗传参数估计
    3 讨论
第四章 切花菊F_1代抗蚜性的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菊姬长管蚜抗性鉴定
        1.3 抗蚜性评价标准
        1.4 菊花F_1代抗蚜性相关的SRAP标记检测
        1.5 菊花抗蚜性QTL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花F_1代抗蚜性相关SRAP标记位点的单标记分析
        2.2 菊花F_1代抗蚜性QTL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8)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粮食安全
    1.2 水稻
    1.3 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稻作抗旱定义
    1.5 水稻干旱胁迫下形态学和产量响应
    1.6 水稻干旱胁迫下生理学响应
        1.6.1 光合作用性能
        1.6.2 水分关系
    1.7 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1.7.1 物候学与抗旱性
        1.7.2 根系统与抗旱性
        1.7.3 氧化防御系统与抗旱性
        1.7.4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抗旱性
        1.7.5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
        1.7.6 硅与抗旱性
    1.8 抗旱性评价
        1.8.1 抗旱性评价方法
        1.8.2 抗旱性评价指标
        1.8.3 抗旱性分析方法
    1.9 抗旱育种
        1.9.1 传统抗旱育种
        1.9.2 抗旱分子育种
    1.10 杂种优势
        1.10.1 杂种优势度量
        1.10.2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
        1.10.3 杂种优势利用
    1.11 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进展
        1.11.1 遗传交配设计
        1.11.2 遗传率
        1.11.3 配合力
        1.11.4 混合线性(mixed linear model)模型
        1.11.5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1.12 本研究简介
        1.12.1 研究目标
        1.12.2 研究内容
        1.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旱稻抗、敏旱突变体抗旱性综合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参试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干旱胁迫程度及效应
        2.2.2 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
        2.2.3 突变体光合作用、叶片水势生理分析
        2.2.4 农艺、生理性状相关分析
        2.2.5 育种应用意义
    2.3 小结
第三章 旱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3.1.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3.2.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3.3 小结
第四章 idr1-1杂种抗旱优势生理机理初探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参试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艺性状分析
        4.2.2 生理指标分析
        4.2.3 生理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idr1-1杂交组合群体早代性状遗传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六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5.1.2 四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idr1-1与H14S杂交后代育性(结实率)遗传研究
        5.2.2 idr1-1 与H14S杂交后代其他性状遗传研究
        5.2.3 idr1-1与天丰B组合四世代株高和分蘖性状遗传分析
        5.2.4 idr1-1与93-11组合四世代性状联合遗传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改良株系配置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优势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旱性分析(北京)
        6.2.2 丰产性分析(安徽)
        6.2.3 综合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抗旱性
        7.1.1 突变体与抗旱性
        7.1.2 形态学与抗旱性
        7.1.3 光合、叶片水势生理与抗旱性
    7.2 配合力
        7.2.1 亲本GCA和亲本间SCA之间的关系
        7.2.2 亲本的选择
        7.2.3 亲本GCA和SCA的比例分配
        7.2.4 亲本父母本间的GCA比例分配
    7.3 杂种优势与抗旱性
        7.3.1 旱稻杂种优势利用
        7.3.2 旱稻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7.3.3 idr1-1杂种优势的利用
        7.3.4 idr1-1杂种株高和抽穗期性状遗传
        7.3.5 idr1-1杂种抗旱生理机制
    7.4 试验方法的改良与预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育种及育种目标
    2 作物DNA分子标记、QTL定位与标记辅助育种
        2.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2.2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2.2.1 连锁定位
        2.2.1.1 作图群体
        2.2.1.2 遗传图谱构建
        2.2.1.3 QTL定位方法
        2.2.1.4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QTL定位
        2.2.2 关联分析
        2.2.2.1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2.2.2.2 关联分析方法
        2.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2.2.3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研究进展
        2.3 标记辅助育种
        2.3.1 标记辅助育种概念
        2.3.2 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3 大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1 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
        3.2 大豆常规育种
        3.3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3.1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
        3.3.2 大豆开花期QTL研究进展
        3.3.3 大豆百粒重QTL研究进展
        3.3.4 大豆油脂含量QTL研究进展
        3.3.5 大豆蛋白质含量QTL研究进展
        3.4 大豆分子育种的应用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2 表型数据测定
        2.1 开花期
        2.2 百粒重
        2.3 油脂与蛋白质含量
    3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4 基因型分型与遗传图谱构建
        4.1 SNP基因型分型
        4.2 SNPLDB标记分型
        4.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4.3.1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图谱构建
        4.3.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整合遗传图谱构建
    5 大豆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
        5.1 单个重组自交系群体QTL定位
        5.1.1 复合区间作图法
        5.1.2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5.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
        5.1.1 联合完备区间作图法
        5.1.2 混合线性模型关联分析方法
        5.1.3 限制性二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5.3 QTL命名规则
    6 QTL-等位变异矩阵构建
    7 候选基因预测
第三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比较
    1 开花期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开花期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开花期表型变异
    2 基因型分型
        2.1 重组自交系群体中SNP基因型分型
        2.2 LZTWM群体中SNP基因分型
        2.3 LZTWM群体中SNPLDB基因分型
    3 遗传图谱构建
        3.1 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3.2 LZTWM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4 LZTWM群体的群体结构
    5 单个重组自交系群体QTL定位
        5.1 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
        5.2 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
        5.3 复合区间作图法与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的QTL结果比较
    6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
        6.1 联合完备区间作图法连锁定位
        6.2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关联定位
        6.3 限制性二阶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关联定位
    7 鉴定适合于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高检测功效定位方法
        7.1 五种QTL定位方法结果比较
        7.2 鉴定高检测功效的定位方法
    8 讨论
        8.1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SNP与SNPLDB标记的特点
        8.2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图谱
        8.3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
        8.4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中RTM-GWAS定位方法的优势
第四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解析
    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1 LZTWM群体中开花期性状的遗传解析
        1.2 LZTWM群体中开花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1.3 LZTWM群体中开花期QTL-等位变异矩阵
        1.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开花期育种潜力
        1.5 LZTWM群体中开花期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2 讨论
        2.1 开花期表现数量遗传特点
        2.2 本研究检测到DTF 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2.3 本研究五个亲本的DTF候选基因体系与文献报道比较
第五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百粒重性状的遗传解析
    1 百粒重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百粒重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百粒重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百粒重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百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百粒重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百粒重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百粒重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百粒重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百粒重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六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1 油脂含量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油脂含量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油脂含量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油脂含量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七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1 蛋白质含量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
        1.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蛋白质含量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蛋白质含量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2.6 LZTWM群体中调控籽粒性状的一因多效QTL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蛋白质含量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八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主要结论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胡麻温敏雄性不育产量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2 方法
    1. 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各世代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的分布
    2. 2 最适遗传模型选择及适合性检验
    2. 3 遗传参数估计
3 讨论

四、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茄子花色果色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 张成成. 扬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小麦新种质N07168条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作图[D]. 张彦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砧用南瓜耐盐性和耐寒性的遗传分析[D]. 张雅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种质资源筛选与雅恢2115抗瘟基因鉴定及改造利用[D]. 李德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7]切花菊抗蚜性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与QTL定位研究[D]. 付晓.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D]. 黄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D]. 李曙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胡麻温敏雄性不育产量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 王利民,张建平,党照,党占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02)

标签:;  ;  ;  ;  ;  

水稻主要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防治白叶枯病的基因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