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晶闸管软起动器主电路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尚靖博[1](2020)在《基于STM32的矿用隔爆软起动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使用胶带运输机、风机、水泵等设备较多,目前大多使用交流异步电动机进行拖动。如果直接起动拖动电动机,起动瞬间产生的冲击电流非常剧烈,对电动机本身以及机械设备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害。因此,在电源和电动机之间安装软起动器可以有效降低起动电流、减轻对设备的损害、减弱对电网的冲击。为了改善电动机起动特性,限制起动电流过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设计了一款以STM32F103VBT6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的矿用软起动器,以有效降低起动电流为目的,实现软起动控制。针对以上问题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分析几种软起动方案,决定系统采用三相晶闸管调压软起动方案,并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其起动性能的参数。为了更好地控制起动过程所出现的冲击电流,详细介绍了模糊PID控制策略,由于软起动传统限流起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其中,通过实时整定PID控制器参数,实现对电动机起动电流和时间的优化处理,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此控制策略进行了建模仿真,以使软起动器输出更加优质满意的波形。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之间通过光纤传输信号,有效减少了晶闸管的电磁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速度。晶闸管驱动电路则利用CPLD辅助控制电路和脉冲变压器组成,在实现对晶闸管的可靠控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根据本课题的实际需求,对软起动器的软件与硬件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系统调试,硬件方面主要包括电气主电路、电源电路、检测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通信电路、接触器控制电路等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控制系统主程序、初始化程序、模糊PID子程序、晶闸管触发程序等程序的设计。本文设计的软起动器操作方便,起动冲击较小,实用性较强。
李传龙[2](2020)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异步电机具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异步电机的起动性能并不是十分理想,直接起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对电机本身及所带负载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抑制异步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改善异步电机起动性能,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对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进行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异步电机软起动器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构建异步电机等效电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机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由于本文设计的软起动器以晶闸管为限流器件,因此重点分析了晶闸管调压原理。在控制算法方面,本文先是对PID控制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种控制算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最终采用将两者结合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对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软起动系统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软起动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在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中的正确性与优越性。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模块化设计原则,分别对软起动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硬件系统设计包括STM32最小系统、主电路、同步检测电路、触发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通讯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包括主程序及相关子程序设计。最后本文对设计出的软起动器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软起动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异步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实现异步电机的软起动。
黄文聪[3](2020)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文中提出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是实现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核心部件,在轨道交通、港口码头、隧道、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是高压大功率电动机顺利起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延长电力电子电抗器使用寿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工程意义。本文以解决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起动引起的过电流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化,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相关科学问题,展开数学建模方法、合闸涌流抑制方法、本体设计方法及多物理场耦合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传统磁控电抗器受电力电子器件耐压限制,不适合于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的问题,采用融合、创新思路,提出了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用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设计了单绕组和多绕组磁控电抗器的拓扑结构并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阐明了两者工作原理和电抗变换的一致性。建立了IGBT式和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阻抗变换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依赖于二次绕组侧电力电子阻抗变换电路,且阻抗变换机理分析存在理论推导复杂和计算冗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控电抗变换器建模方法,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通用数学模型,揭示了通过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一次绕组阻抗值连续平滑调节的阻抗变换机理。研究结果为涌流抑制方法研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奠定了基础。(2)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产生的严重涌流问题,提出了空载工作状态和带负载工作状态下不同的涌流抑制方法。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空载接入电网时,针对传统的合闸电阻法需要增加额外的合闸电阻问题,提出了控制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合闸角的方法来抑制涌流,研究了电抗器合闸接入电网的相位角控制规律;当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负载接入电网时,针对控制合闸相位角不能实现偏磁与剩磁相抵消的问题,提出了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策略来抑制合闸涌流,研究了无功功率补偿量计算方法和动态补偿方法。分别建立了空载合闸和带负载合闸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合闸涌流抑制方法的有效性,涌流均被抑制在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额定电流的2倍以内,涌流抑制效果明显。(3)针对传统电抗器设计多采用经验法,手工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方法,包括铁芯结构设计方法、绕组设计方法、主电抗计算方法、漏电抗计算方法等,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针对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在合闸运行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噪声和温升问题,提出合闸涌流抑制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噪声和温升。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电磁模型、结构力学模型、声学模型和三维流场-温度场耦合模型,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对比了合闸涌流抑制前后铁芯磁通密度、铁芯等效应力、铁芯形变、声压级以及温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涌流抑制方法可以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噪声抑制在66d B以内,其温升不超过54K,满足A级电力设备的相关国家标准。(4)构建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试验平台,将成功研制的20000k W/10k V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应用于某钢厂19000k W/10k V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软起动中,并进行了挂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带高压大功率电动机接入电网,起动电流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倍,电网电压压降小于5%,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具有优秀的连续电抗调节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这类冲击负荷接入电网引起的过电流现象,起动过程无涌流,起动电流曲线平滑,起动性能良好。本文完成了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的研究,在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试验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研制以及基于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刘莉君[4](2019)在《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异步电机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地用于工业、交通、国防等各个领域,而如何使其获得良好的起动性能逐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直接起动方式虽然接线简单,便于维护,但起动电流很大,容易造成过大的电流冲击并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力设备造成影响,同时起动转矩减小,不适用于重载起动场合;传统降压起动方式略优于电机直接起动方式,但不能在降低起动电流的同时提高起动转矩;传统软起动器通过改变触发角减小了起动电流,但同时也减小了起动转矩,限制了其适应范围;离散变频软起动在传统软起动器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控制方式的改变,实现变频起动,减小起动电流的同时,增大起动转矩,满足重载起动的要求。本文首先在异步电机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影响异步电机起动特性的两大指标,即起动电流倍数与起动转矩倍数,得出只有降低起动电流的同时增加起动转矩才能保证电机可以满载甚至重载起动的结论;分析异步电机转速与功率因数特性,为后续离散变频软起动的优化控制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在上述基础上对离散变频软起动分频算法进行理论研究,最终确定离散分频软起动过程中的具体频段,各频段下的最优相位组合以及各频段间主要的切换方式。其次确定了离散变频软起动的控制方法,对固定角度触发和等效正弦触发两种触发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仔细对比其优缺点,选取最适合本文的触发控制方法;采用优化控制方案,即对斜坡电压阶段实施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和频段切换过程中考虑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且运行时间为各子频段正整数倍的切换策略,以此减小电机由于触发角未补偿和频段切换不平稳所带来电磁震荡现象。最后,本文通过对离散变频软起动进行建模仿真,同时对比分析了异步电机直接起动和传统斜坡电压软起动方式下的电流、转速、转矩仿真波形,验证了离散变频软起动的优点;并对其软硬件实验平台进行了搭建,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仿真一致,从而再次验证了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技术在电机重载甚至满载时起动时的优越性。
周文强[5](2017)在《基于多重化与开关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工业主要动力源的大型电动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高压大容量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单个晶闸管的耐压值不够而采用晶闸管串联技术所导致的均压问题,采用开关变压器软起动结构来解决高压电动机的软起动问题,同时针对高压大容量电动机软起动定子电流谐波含量大的问题,将多重化技术引入到软起动技术中,达到降低定子电流的谐波含量,使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更加接近于正弦波,减少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首先,采用短路桥结构代替传统的晶闸管反并联结构,分析结构变化的优势。一方面采用整流桥结构的软起动器在“一拖多”时具有简化电路结构、节省开关与走线的优点,而且使软起动器更方便地与电网进行隔离。另一方面,整流桥结构可以通过多输出端的移相变压器,将多个整流桥正负输出顺极性连接,使其更容易实现多重化软起动,而且整流桥串联可以提高装置的工作电压与功率等级。其次,通过对高压电动机直接起动、传统晶闸管反并联软起动、开关变压器软起动和对这两种结构进行改进的整流桥软起动以及在两种改进后的软起动结构基础上分别引入串联三重化技术的软起动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短路桥结构较晶闸管反并联结构具有相同的起动特性,同时综合比较各种起动方式电动机的最大起动电流、起动时间、电磁转矩、定子电流的谐波畸变率等起动指标,发现开关变压器串联三重化软起动在满足限定起动电流的同时,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动机定子电流的谐波畸变率,降低对电网、电动机造成的危害,转矩冲击也大为减少。最后,介绍了软起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电路,电压同步检测电路,隔离驱动电路,阻容缓冲电路。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流程图、斜坡电压软起动子程序流程图、电压同步检测流程图。
王文强[6](2017)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研究》文中认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该冲击电流一方面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容易对拖动设备和电动机本身造成损伤。晶闸管软起动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控制灵活,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晶闸管软起动器为研究对象,研究模糊PID控制在电动机软起动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抑制起动过程中的电流及转矩震荡,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分析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通过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分析起动过程中产生电流及转矩震荡的根本原因;另外,通过分析三相交流调压器电路,确定晶闸管软起动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和调压方式。(2)针对PID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存在的适应性差、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分析PID恒流起动、斜坡电压起动、离散变频起动和模糊PID恒流起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比分析每种起动方式的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等性能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提高了软起动系统的适应性和控制精度,并且通过降低起动初期定子端输入电压,抑制了前期的起动电流及转矩震荡。但是,在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当转子转速到达同步转速附近时,电流及转矩会产生较大的震荡。(3)模糊PID控制无法有效地解决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同步转速附近的电流及转矩震荡问题,通过仿真研究触发角、转动惯量常数和负载对震荡现象的影响,进而对同步转速附近产生震荡的根本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基于关断角控制的软起动方式,并进行仿真验证,极大地减缓了电动机起动时同步转速附近的电流和转矩震荡。(4)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完成了软起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王刚[7](2015)在《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文中认为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的研究,是近年来人们对电动机起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传统的软起动是将晶闸管触发角的大小按一定的规律去改变,以此去减小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以及起动转矩同时降低,从而无法实现重载起动。虽然变频器对于电动机的起动效果好,但是由于其成本投入大,仅用于电动机的起动是不经济的。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利用晶闸管斩波技术,采用了一种新方案,即分级变频软起动技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对工频半波的通断控制,达到改变电压和频率的目的,满足电动机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要求。本文以分级变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各级子频率进行数学分析找出子频率与原始信号相位角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理论以及仿真的研究,计算出了能使电动机达到最大电磁转矩的最优触发角和最佳的相位角组合。本文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形式提出分四级起动,并且能够保证在各个子频率下都可以是最优的正序电压组合和实现启动转矩最大化。通过对电动机在软起动调压过程中产生电流振荡的分析,并且为了使在起动中电磁转矩和电流脉动得到抑制,我们提出了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控制器中在二分频到工频期间实施电动机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观点。通过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建模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软起动方式进行对比,验证了分级变频软起动在重载起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根据理论的分析和仿真结果,研制了分级变频软起动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分级变频软起动器可以减小起动电流,增大起动转矩,而且其控制效果好,验证了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和可实施性。
叶建兴[8](2015)在《基于多模态控制的离散变频高转矩软起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流异步电机以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突出特点,在工农业、国防以及家用电器设备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与此同时,交流异步电机的配套控制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异步电机起动控制就是被关注的热点之一。从传统的降压起动控制,到新型的电机软起动控制,电机的降压起动从有级调压发展到无级调压,有效解决了在起动过程中的抖动和电流冲击问题。电机软起动设备中,电子式软起动器以其结构紧凑、控制方便、操作简单、重量轻等突出优点,在不需要调速的场合,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但是起动转矩比较小,一般只适用于轻载或者空载起动的场合。变频调速技术虽然能够完美解决电动机的起动问题,实现小电流高转矩的优良起动性能,但是其价格比较昂贵,一般适用于需要调速的场合,仅仅当成起动器来用是非常不经济的。所以研究具有重载起动功能的软起动器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针对电子式软起动器起动转矩小的弊端,文章研究了一种具有高起动转矩的离散分级变频软起动技术。首先是根据相关文献,分析了离散分级变频的原理,得到了离散变频后三相的相序关系,并总结正序对称的分频等级以及分频方式。其次,通过傅立叶分析得到了各分频子频率下每相的初相角公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然后,利用对称分量法分析出二分频和三分频两个不对称分频等级的最佳分频方式,根据正序分量最大原则,选择出初始频率和过渡频率。最后,根据离散分级变频的特点,首次将仿人人工智能控制中的多模态控制应用到分频控制中,并以各级子频率转速接近本级频率下电机的额定值和切换前后两个子频率等效电压的相位一致时间点为判据,构建频段切换特征模型,实现频段的自适应切换。使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根据负载的不同自适应的调节电动机在各分频子频率下的运行时间,有效提高了离散分级变频软起技术的综合性能。这种具有自适应切换效果的高转矩软起动器的提出,对于需要重载起动或者恒负载起动而又不需要调速的工业场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促进晶闸管软起动器的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发展。
郭歌[9](2014)在《基于离散变频的重载软起动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软起动器是通过改变晶闸管触发角的大小来减小电机的输入电压使得起动电流减小,可同时又限制了起动转矩的大小,常限定于轻载应用场合中。可是在需要重载起动的应用场合,离散变频软起动技术能够保持传统软起动器的原有结构,在软件上对工频半波进行不同的通断组合控制,实现变压变频,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满足电机对起动电流和电磁转矩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提高电动机起动转矩及起动性能的离散变频理论,并深入研究重载软起动器的控制系统。电机的输出电磁转矩是跟供电电源频率成反比的,所以在不改变传统软起动系统主电路结构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使得一些工频半波不导通,一些工频半波导通,对加在电机定子端的电压进行离散变频,使得变频后的基波频率发生变化,通过降低电压频率使得输出起动转矩增大。然而在离散变频软起动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电机的实时转速。所以在常规软起动器的不同应用场合中,依据各自的特点选用基于失电残压的测速方法,该测速方法避免了测速传感器引起的麻烦,只需依据软起动控制器主电路自身的特点,就可获得电机的转速信息。此外,本课题还基于dsPIC30F6014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及其丰富的外围硬件资源,设计了一套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系统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验证离散变频软起动的可行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失电残压的转速估算算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计算速度快、估算结果准确且实用性好的特点,而且对交流电动机转速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交流电动机转速估算算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设计的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表明离散变频软起动器能够满足重载起动情况下减小起动电流,同时提高转矩的起动要求,控制效果良好,再次验证了离散变频软起动的可行性。
李林涛[10](2014)在《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的研究》文中指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但是其相应的软起动方式普遍存在着体积较大、笨重、故障率高、维修不便的问题,并且无法实现无级调速起动,存在二次冲击电流,造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转矩脉动严重,电动机振动和热功率较大,导致绕组温度迅速升高,电动机的运行效率较低。电动机在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4~8倍或者更高,过大的起动电流还会影响到并联的其他用电设备,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因此,研究新型的软起动器降低电动机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增大起动转矩,减少对电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根据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与定子电压、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目前常用的软起动方式逐一分析其工作原理、优缺点等,发现这些传统的软起动方式都存在起动调速过程不连续的有级起动,带来较大冲击电流的问题,且起动过程中有较多的电能损耗。重点介绍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的主要原理、电路拓扑结构、工作方式、触发脉冲控制方式等。发现晶闸管调压软起动虽然起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较少,能基本实现无极调速,但由于其通过调节触发角来调节电压,因而其触发脉冲控制方法很复杂,而且定子电流连续性很差,波形畸变很严重,谐波含量较高,交流异步电动机在起动时抖动很大,容易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2)设计了一种以全控型器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来实现交流斩波调压的软起动器。IGBT的触发脉冲周期远小于工频周期,交流电机起动电流虽然有较小的脉动,但是可以连续,谐波含量较低,起动转矩脉动分量也大大减小;无级调压,有效降低冲击电流,起动也更加平稳。另外,IGBT的触发脉冲不需要关联三相母线电压的相位,也不需要检测过零点,其通过调节触发脉冲的占空比来调节电压,不需要计算触发角,控制算法和实施方法都比较简单。并通过建立MATLAB仿真模型验证了这种设计的可行性。3)为了节约成本,利用三相交流电源控制两相通断就可达到控制三相通断的方法,本文设计了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主控制芯片STM32电路、通讯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串口通讯电路、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按键电路、电源电路等。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和软件程序。对于实际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浅谈晶闸管软起动器主电路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晶闸管软起动器主电路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M32的矿用隔爆软起动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软起动器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软起动器方案设计与工作原理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软起动器设计方案 |
2.3 晶闸管软起动器工作原理 |
2.4 软起动器的起动方式 |
2.5 模糊PID控制算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软起动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整体设计 |
3.2 软起动器主电路设计 |
3.3 软起动器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4 电源电路设计 |
3.5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6 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 |
3.7 通信电路设计 |
3.8 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 |
3.9 其它电路设计 |
3.10 软起动器的隔爆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4 软起动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平台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初始化程序设计 |
4.4 模糊PID程序设计 |
4.5 晶闸管触发程序设计 |
4.6 软停车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MATLAB仿真与样机调试 |
5.1 MATLAB仿真 |
5.2 样机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软起动器硬件电路原理图 |
附录2 印刷电路板实物图 |
附录3 软起动器隔爆外壳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异步电机软起动方法概述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分析 |
2.1 异步电机起动特性分析 |
2.2 晶闸管调压原理 |
2.3 晶闸管软起动的起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软起动器控制算法研究 |
3.1 传统的PID控制算法 |
3.2 模糊控制算法 |
3.3 模糊PID控制算法 |
3.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4.1 直接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2 PID控制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3 模糊PID控制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 |
5.1 硬件总体结构 |
5.2 主电路设计 |
5.3 STM32最小系统设计 |
5.4 电压同步检测电路设计 |
5.5 触发电路设计 |
5.6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5.7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5.8 通信电路设计 |
5.9 电源电路设计 |
5.10 硬件抗干扰措施 |
5.11 本章小结 |
6 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物测试 |
6.1 主程序设计 |
6.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6.3 故障检测程序设计 |
6.4 同步信号中断程序设计 |
6.5 模糊PID控制程序设计 |
6.6 软件抗干扰措施 |
6.7 软起动器实物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拓扑结构与数学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合闸涌流抑制研究现状 |
1.2.3 本体设计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现状 |
1.3 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控电抗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研究 |
2.1 磁控电抗器拓扑结构设计 |
2.1.1 单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1.2 多绕组拓扑结构设计 |
2.2 磁控电抗器工作原理分析 |
2.2.1 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
2.2.2 多绕组工作原理分析 |
2.3 典型磁控电抗器的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3.1 IGBT式磁控电抗器变换机理 |
2.3.2 晶闸管式磁控电抗器电抗变换机理 |
2.4 磁控电抗变换器数学建模与阻抗变换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控电抗器涌流成因与涌流抑制方法研究 |
3.1 合闸涌流成因分析 |
3.2 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2.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方法 |
3.3 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1 空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3.2 带负载合闸涌流抑制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控电抗器振动及噪声分析 |
4.1 振动来源及传递途径分析 |
4.1.1 振动来源分析 |
4.1.2 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
4.2 铁芯振动及噪声产生机理 |
4.3 振动及噪声有限元仿真建模与分析 |
4.3.1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4.3.2 有限元几何建模 |
4.3.3 电磁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4 结构力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3.5 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4 涌流抑制对振动及噪声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控电抗器本体设计与温度场分析 |
5.1 磁控电抗变换器本体设计 |
5.1.1 磁控电抗变换器铁芯结构设计 |
5.1.2 磁控电抗变换器绕组设计 |
5.1.3 磁控电抗变换器主电抗计算 |
5.1.4 磁控电抗变换器漏电抗计算 |
5.2 磁控电抗变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
5.2.1 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
5.2.2 磁控电抗器设计实例 |
5.3 温度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 |
5.3.1 温度场分析 |
5.3.2 三维流场-温度场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系统试验研究 |
6.1 基于磁控电抗器的软起动系统拓扑结构 |
6.2 软起动系统硬件设计与研制 |
6.2.1 主电路设计 |
6.2.2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6.2.3 控制单元设计 |
6.2.4 阻抗变换器设计 |
6.3 控制软件设计 |
6.3.1 软件设计流程 |
6.3.2 软起动控制算法设计 |
6.4 磁控电抗器软起动系统挂网试验 |
6.4.1 空载挂网试验 |
6.4.2 带负载挂网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授权专利 |
(4)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式软起动器研究现状 |
1.2.2 离散变频软起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2 离散变频软起动理论分析 |
2.1 异步电机起动特性 |
2.2 异步电动机转速与功率因数特性 |
2.2.1 转速特性 |
2.2.2 功率因数特性 |
2.3 离散变频单相调压原理 |
2.4 离散变频三相分频算法研究 |
2.4.1 分频段相序分析 |
2.4.2 各频段相位分析 |
2.4.3 最佳相位组合方式 |
2.5 最佳分频方式 |
2.5.1 初始频段选择 |
2.5.2 中间频段选择 |
2.5.3 频段切换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策略研究 |
3.1 恒压频比的控制方法 |
3.2 触发角控制策略 |
3.2.1 固定角度的触发角控制 |
3.2.2 等效正弦的触发角控制 |
3.3 优化控制策略 |
3.3.1 离散变频起动过程中振荡现象分析 |
3.3.2 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 |
3.4 晶闸管的触发脉冲控制方法 |
3.4.1 晶闸管触发角的移相范围 |
3.4.2 电压同步宽脉冲触发方式 |
3.4.3 改进型五脉冲序列触发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4 离散变频软起动软硬件系统设计 |
4.1 硬件实验平台设计 |
4.1.1 晶闸管选型 |
4.1.2 电源电路 |
4.1.3 晶闸管检测电路 |
4.1.4 功率因数角检测电路 |
4.1.5 相序判断电路 |
4.1.6 晶闸管驱动电路 |
4.1.7 电流采样电路 |
4.1.8 电压采样电路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2 频段切换程序 |
4.2.3 脉冲触发程序 |
4.2.4 AD采样程序设计 |
4.2.5 功率因数角检测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5仿真与实验 |
5.1 系统建模与分析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2.1 直接起动 |
5.2.2 斜坡电压起动 |
5.2.3 离散变频软起动仿真波形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平台介绍 |
5.3.2 同步信号检测波形 |
5.3.3 脉冲触发实验波形 |
5.3.4 电压实验波形 |
5.3.5 电流实验波形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多重化与开关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软起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软起动技术现状 |
1.2.2 国内软起动技术现状 |
1.2.3 软起动技术发展趋势 |
1.3 高压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方法 |
1.3.1 高压异步电动机传统起动方法 |
1.3.2 高压异步电动机的新型电子式软起动 |
1.4 起动方式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原理 |
2.1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2.2 晶闸管软起动的原理 |
2.3 单相交流调压原理 |
2.4 三相交流调压工作原理 |
2.5 开关变压器软起动工作原理 |
2.6 晶闸管软起动器谐波分析 |
2.6.1 谐波产生的原因 |
2.6.2 谐波的影响与危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重化与开关变压器的整流桥软起动 |
3.1 主电路结构变换 |
3.2 整流桥结构的作用 |
3.3 多重化软起动电路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起动仿真研究 |
4.1 全压直接起动 |
4.2 传统晶闸管反并联软起动仿真 |
4.3 整流桥结构软起动仿真 |
4.4 串联三重化软起动仿真 |
4.5 开关变压器软起动仿真 |
4.6 开关变压器串联三重化软起动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关变压器串联三重化软起动系统设计 |
5.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5.1.1 三重化软起动主电路结构 |
5.1.2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 |
5.1.3 外围电路设计 |
5.1.4 软件部分设计 |
5.2 实验平台搭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起动方法对比 |
1.3 晶闸管软起动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本文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系统模型和主电路研究 |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稳态模型研究 |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动态模型研究 |
2.2.1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动态方程建立 |
2.2.2 起动过程电流和转矩震荡特性分析 |
2.3 软起动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和调压原理 |
2.3.1 基于晶闸管的三相交流调压器拓扑结构 |
2.3.2 基于晶闸管的三相交流调压器调压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仿真研究 |
3.1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仿真模型构建 |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起动方式研究 |
3.2.1 直接起动 |
3.2.2 PID控制恒流软起动 |
3.2.3 电压斜坡软起动 |
3.2.4 离散变频软起动 |
3.2.5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3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恒流软起动仿真研究 |
3.3.1 PID控制 |
3.3.2 模糊PID控制 |
3.3.3 仿真结果 |
3.3.4 PID恒流起动和模糊PID恒流起动仿真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机软起动时同步转速附近震荡现象研究 |
4.1 同步转速附近震荡现象影响因素研究 |
4.1.1 触发角对震荡的影响 |
4.1.2 负载对震荡的影响 |
4.1.3 转动惯量对震荡的影响 |
4.2 同步转速附近震荡现象原因分析 |
4.2.1 起动过程中转速、转矩和续流角的关系 |
4.2.2 震荡原因分析 |
4.3 基于关断角控制软起动仿真研究 |
4.3.1 固定关断角控制 |
4.3.2 基于关断角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起动控制器系统设计 |
5.1 软起动控制器原理框图 |
5.2 软起动控制器硬件设计 |
5.2.1 主电路 |
5.2.2 主控芯片的选择 |
5.2.3 晶闸管参数的选择 |
5.2.4 电压同步检测电路 |
5.2.5 电流检测电路 |
5.2.6 晶闸管触发电路 |
5.3 软起动控制器软件设计 |
5.3.1 主程序设计 |
5.3.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5.3.3 同步触发中断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 A |
(7)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装置的分类和特点 |
1.3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研究现状 |
1.4 分级变频原理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和传统软起动器 |
2.1 异步电动机起动特性 |
2.1.1 等效电路 |
2.1.2 初始转矩特性 |
2.1.3 起动电流特性 |
2.2 传统软起动器 |
2.2.1 传统软起动器控制方式 |
2.2.2 传统软起动器停车控制方式 |
2.2.3 传统软起动器运行控制方式 |
3 分级变频控制方式的研究 |
3.1 变频起动法的基本原理 |
3.2 单相分频原理 |
3.3 三相分频原理 |
3.4 相位最优组合选择方法 |
3.5 分级变频频率切换过程的研究 |
3.5.1 最低频率的选择 |
3.5.2 中间频率的选择 |
3.5.3 频率等级的切换 |
3.6 各级子频率触发角的计算 |
3.7 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的控制方法 |
3.7.1 分级变频控制 |
3.7.2 基于功率因数角反馈的软起动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4 分级变频软起动的仿真实验 |
4.1 分级变频软起动的仿真模型 |
4.1.1 三相电源模块 |
4.1.2 晶闸管组模块 |
4.1.3 各级子频率触发角模块和率脉冲发生模块 |
4.1.4 同步脉冲发生器模块 |
4.1.5 旁路接触器模块 |
4.1.6 功率因数角反馈模块 |
4.1.7 电动机模块及测量显示仿真模块 |
4.2 分级变频软起动的仿真结果分析 |
4.2.1 电动机直接起动和斜坡电压起动的仿真结果图 |
4.2.2 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的仿真结果图 |
4.3 本章小结 |
5 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 |
5.1 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 |
5.1.1 系统结构 |
5.1.2 主电路的确定 |
5.1.3 处理器模块的简介 |
5.2 分级变频软起动系统的具体电路设计 |
5.2.1 电源电路 |
5.2.2 同步检测和相序判断电路 |
5.2.3 电流同步检测电路 |
5.2.4 电压检测电路 |
5.2.5 电流检测电路 |
5.2.6 晶闸管截止检测电路 |
5.2.7 晶闸管脉冲驱动电路 |
5.2.8 接触器控制电路 |
5.3 本章小结 |
6 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 |
6.1 系统总体程序设计 |
6.2 系统运行各部分各模块软件设计 |
6.2.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6.2.2 系统自检程序设计 |
6.2.3 A/D采样程序 |
6.2.4 功率因数角检测程序 |
6.2.5 分级变频软起动的软件设计 |
6.2.6 软件和硬件抗干扰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实验结果测试分析 |
7.1 分级变频软起动实验装置的介绍 |
7.2 实验结果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多模态控制的离散变频高转矩软起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机起动方式发展与现状 |
1.2.1 传统降压起动方法 |
1.2.2 新型软起动方式 |
1.3 离散变频软起动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子式软起动器分析 |
2.1 引言 |
2.2 软起动器原理分析 |
2.2.1 电机起动分析 |
2.2.2 软起动器工作原理 |
2.2.3 控制原理 |
2.3.软起动器的性能 |
2.3.1 软起控制功能 |
2.3.2 软停功能 |
2.3.3 节能运行功能 |
2.3.4 其他功能 |
2.4 仿真研究 |
2.4.1 三相交流调压原理 |
2.4.2 直接起动 |
2.4.3 斜坡升压软起动 |
2.4.4 斜坡升压加限电流起动 |
2.4.5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散分级变频研究 |
3.1 离散变频基本原理 |
3.2 起动频率分析 |
3.3 子频率相位研究 |
3.3.1 子频率初相位分析 |
3.3.2 子频率最佳相位选择 |
3.3.3 子频率电压计算 |
3.3.4 离散变频起动电机速度检测方法 |
3.3.5 频段选择与切换 |
3.4 离散分级变频切换控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散变频软起MATLAB仿真与分析 |
4.1 仿真模型搭建 |
4.1.1 晶闸管主电路 |
4.1.2 六脉冲产生器 |
4.1.3 各子频率分频方式 |
4.1.4 固定时间频段切换控制模型 |
4.1.5 基于电机转速的自适应频段切换控制模型 |
4.1.6 自适应频段切换控制时触发角度控制模型 |
4.2 仿真总图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1 固定切换仿真结果 |
4.3.2 自动切换仿真结果 |
4.3.3 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离散变频的重载软起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概述 |
1.3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研究现状 |
1.4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离散变频软起动原理分析 |
2.1. 常规软起动原理 |
2.2. 离散变频基本原理及研究思路 |
2.2.1.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
2.2.2. 利用晶闸管实现电压斩波分频的基本原理 |
2.2.3. 离散频率的相位角研究 |
2.2.4. 电压分频后三相基波相序的研究 |
2.2.5. 最优组合的选取 |
2.3. 离散变频切换过程的分析 |
2.3.1. 最低频率的选取 |
2.3.2. 中间频率的选取 |
2.3.3. 频率等级之间的切换 |
2.4. 各分频子频率触发角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失电残压测速的原理分析 |
3.1. 残压产生机理及其数学模型 |
3.2. 恒转矩负载失电后的转速特性分析 |
3.3. 数据线性拟合的原理 |
3.4. 失电残压计算转子转速的方法分析 |
3.5 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硬件设计 |
4.1. 系统的主电路结构 |
4.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4.1.2 主电路 |
4.2. 系统主控制器最小系统 |
4.3. 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电路 |
4.3.1 电源电路 |
4.3.2 电流检测和电压检测电路 |
4.3.3 同步检测和相序判断电路 |
4.3.4 晶闸管状态检测 |
4.3.5 触发系统和驱动电路 |
4.4 硬件可靠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 |
5.1. 开发工具 |
5.2. 系统流程图 |
5.3. 各部分子程序的实现 |
5.3.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5.3.2 输入捕捉 |
5.3.3 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5.3.4 A/D 采样程序 |
5.4. 离散变频软起动的软件设计 |
5.5. 软件抗干扰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验证 |
6.1. 实验装置介绍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原理及起动方式综述 |
2.1 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原理 |
2.1.1 交流异步电动机 T 型等效电路 |
2.1.2 转矩特性 |
2.1.3 电流特性 |
2.2 交流异步电动机常用软起动方式介绍 |
2.2.1 频敏电阻器起动 |
2.2.2 液阻起动 |
2.2.3 定子串电阻或电抗器起动 |
2.2.4 星-三角(Y-△)转换起动 |
2.2.5 延边三角形起动 |
2.2.6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 |
2.2.7 转子串电阻起动 |
2.2.8 晶闸管调压软起动 |
2.3 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方式总结 |
3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主电路及起动/停车方式介绍 |
3.1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主电路 |
3.2 起动方式 |
3.2.1 电压斜坡起动 |
3.2.2 带脉冲突跳的电压斜坡起动 |
3.2.3 限流起动 |
3.2.4 双斜坡起动 |
3.2.5 二次起动 |
3.3 停车方式 |
3.3.1 自由停车 |
3.3.2 软停车 |
3.3.3 外部制动刹车 |
4 仿真分析 |
4.1 晶闸管调压软起动仿真分析 |
4.2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硬件电路设计 |
5.1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电路原理图 |
5.2 通讯电路 |
5.2.1 485 通讯电路 |
5.2.2 USB-串口通信电路 |
5.3 电流检测电路 |
5.3.1 AD637 特点及内部结构 |
5.3.2 有效值转换电路的结构及实施方式 |
5.3.3 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分析 |
5.3.4 三相电流不平衡保护及过流 |
5.3.5 过流保护 |
5.4 CPLD 电路 |
5.5 电压检测电路 |
5.6 温度保护 |
5.7 驱动电路 |
5.7.1 驱动隔离电路 |
5.7.2 IGBT 驱动电路的设计原则 |
5.7.3 IGBT 门极驱动的计算及驱动电路设计 |
5.8 电源电路 |
6 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通讯协议 |
6.1 主程序设计 |
6.2 缺相检测 |
6.3 相序检测 |
6.4 软起动模式设计 |
6.4.1 斜坡升压起动模式 |
6.4.2 带脉冲突跳的斜坡升压起动模式 |
6.4.3 限流起动模式 |
6.4.4 双斜坡起动模式 |
6.5 通讯协议状态控制字说明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目录 |
四、浅谈晶闸管软起动器主电路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M32的矿用隔爆软起动器设计[D]. 尚靖博.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D]. 李传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电力电子磁控电抗器及其合闸涌流抑制研究[D]. 黄文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4]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优化控制研究[D]. 刘莉君.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多重化与开关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软起动技术的研究[D]. 周文强.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6]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研究[D]. 王文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7]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D]. 王刚.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8]基于多模态控制的离散变频高转矩软起动技术研究[D]. 叶建兴.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3)
- [9]基于离散变频的重载软起动器的研究[D]. 郭歌.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10]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的研究[D]. 李林涛.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