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论文文献综述)
武兆雨[1](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张杰[2](2016)在《传承与嬗变: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研究(1891-194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为研究对象,在重构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论述其兴衰递嫱的历史原因,探讨手工业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品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其最早抵达之地为沿海开埠城市,然后再经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渗透。由于成都僻处西南一隅,交通不便,外国机制品进入较迟,成都的城市手工业在19世纪中后期仍有一段独立发展、不受影响的时期。但自重庆开埠后,外来机制品也开始大量涌入成都市场,打破了本地手工业“孤立”发展的状态。不过,相对于沿海等地城市而言,进入成都市场的机制品要少得多,从产品结构上看主要是机纱、煤油、纸烟、五金制品、染料等;因此,本地手工行业中受机制品冲击而衰落明显的主要是纺纱业、皂烛业、土靛业,大部分手工行业仍旧保持着发展的势头。同时,在外来机制品的刺激下,一些此前没有的新型手工业也逐渐落地开花,如肥皂业、火柴业、针织业、玻璃业、纸烟业等;这些新行业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城市手工业的行业构成。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川省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和促进手工业发展的举措,如设立传习机构、举办展会、裁撤苛捐杂税、推进土产改良、推动手工业生产合作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亦成为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有所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中最具革命意义的变化出现在生产技术上:一些手工行业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良,改善了产品质量;一些手工行业则通过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劳动效率。生产工具的革新主要体现在棉织业中铁轮机的使用、印刷业中石印机、铅印机的引入,以及制革业、纸烟业中“石磨+蒸汽机”技术模式的出现。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亦趋于多元化。其经营形态主要有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与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三种,不同形态的手工业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其中家庭手工业大多采取了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手工作坊一般采取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但在当市场萧条,原料、成品价格剧烈变动时,手工作坊在规避风险的本能驱动下,亦倾向于采取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手工业合作社采取业主制下的联合经营,以生产合作为主要特点,是一种崭新的经营方式,但在近代成都手工业中也只是昙花一现,亦未大范围普及。城市手工业者在经营方式的选取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损失最小化为终极原则。手工业学徒制度的变化亦清晰可见。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传统手工业学徒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学徒使用数量的限制取消了,学徒制度的技艺传授功能日益退化,而越来越具有劳动用工的性质。手工业学徒制度从技术传授机制向劳动用工制度的转变为手工业经营者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但在近代成都,由于手工业经营者普遍资本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且有浓厚的守旧意识,大量使用学徒主要是起到了增强经营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作用,并没有催生出更多手工工场;而原本就缺乏创新意识的成都手工业经营者在体会到大量使用学徒带来的成本节省后,更不愿在技术更新上下工夫。可以说,大量使用学徒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成都手工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尽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一些积极调适,但总体来看,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始终处于一种低度发展的状态。手工工具的改良只是零星出现在了个别行业中的少数工场中,范围极其有限,其所产生的诱导和刺激作用也微乎其微;绝大多数行业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大多仍以“家庭”为单位,店坊合一,家场不分,在劳动组织形式上亦少见较高程度的分工和协作。本文认为政府作用不彰、“地方能人”的缺失、手工业经营者普遍思想保守、市场狭小以及封闭的地理交通条件是造成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低度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在向现代工业的过渡中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但无论是外来机制品入侵,还是本地机器工业的发展,都远不足以撼动手工业在近代成都工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作为城市生产领域的绝对主力,手工业以其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保证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所需,并为城市人口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手工业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与城市中的其它产业形成了良性互补关系,共同维系着城市经济的正常运转。但在工业化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情况下,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滞后显然不利于成都城市的现代化。
杜光胜[3](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着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着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着、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何爱国[4](2005)在《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蔡尚伟[5](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指出“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王英贤[6](2000)在《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文中提出跨入2000年伊始,迎来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谨表示热烈祝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自1990年创刊以来,紧紧把握实用性、针对性、知识性、科学性,为广大乡镇企业财会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认真宣传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和财会法规,广泛普及乡镇企业财会知识和业...
俞天白[7](1988)在《大上海沉没(续)——《纵横大上海》之一》文中指出 裴记培罗蒙—B:老父亲突然回来求他了。上海市市长的一番言行举止,却使他说不清是同情还是鼓舞。他需要幽静。他怕碰上任何一个邻居。好在从后门进来直到堂屋都是一片昏暗。楼上孙家兴高采烈的嚷嚷,反而衬出了他此刻急需的幽静。房间里,三瓦蜡烛形荧光灯散发出令人昏眩的白亮。他平素一直讨厌过于节约。在没有电视、冰箱以前,小火表上经常只有一度或一度不到的用电量,老太婆宁可每月贴给大火表二、三度也要点这种灯!此刻他倒觉得这光线有一种安全感了。卖蛋姑娘们已挤在地铺上,呼呼大睡。 "啊呀,哪能今晚回来?"正待上床的"包打听"吃惊地叫道。
二、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
一、社办期刊 |
二、书刊互动形式 |
三、刊社共生意义 |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
一、刊企合作 |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传承与嬗变: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研究(1891-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之界定 |
四、本文主旨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常情与变态: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的生存环境 |
一、自然禀赋的承继 |
二、区域市场的变动 |
三、城市工业化的低度化发展 |
四、瑕瑜互见的人文生态 |
第二章 成都城市手工业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性 |
一、成都城市手工业结构分析 |
(一) 行业构成 |
(二) 行业布局 |
(三) 行业规模 |
(四) 行业间的产业链关系 |
二、成都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阶段性 |
(一) 转型启动时期(1891—1917) |
(二) 曲折发展时期(1918—1934) |
(三) 恢复与发展时期(1935—1945) |
(四) 全面萧条时期(1946—1949) |
第三章 成都城市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
一、晚清地方政府振兴手工业之举措 |
(一) 官为示范:创办成都劝工总局 |
(二) 首创劝工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
二、川政统一后的新气象 |
(一) 废除苛捐杂税 |
(二) 统一币制 |
(三) 推进土产改良 |
三、抗战时期地方政府对手工业的扶持 |
(一) 推广手工业合作 |
(二) 举办手工业贷款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与市场交易 |
一、成都城市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
(一) 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 |
(二) 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 |
(三) 合作制下的联合经营 |
二、成都城市手工业之市场交易 |
(一) 茶馆交易 |
(二) 行栈交易 |
(三) 门市交易 |
(四) 街头摊贩交易 |
第五章 成都城市手工业中的学徒制度 |
一、近代成都手工业学徒制度的微变 |
二、学徒群体分析 |
(一) 行业分布 |
(二) 学徒来源 |
(三) 学徒之劳作与生活 |
三、学徒制度与成都城市手工业的兴衰 |
第六章 手工业与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 |
一、手工业与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 |
二、手工业与居民就业和收入 |
三、手工业与成都城市经济结构 |
(一) 手工业与城郊农业 |
(二) 手工业与金融业 |
(三) 手工业与机器工业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学术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
1.2.1 档案资料 |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
1.2.3 地方史志资料 |
1.2.4 相关论着 |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
2.1.1 地域范围 |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
2.2.1 文化 |
2.2.2 教育 |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
3.1.1 电影教育 |
3.1.2 播音教育 |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
4.1.1 金陵大学 |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
4.3.1 推行的机关 |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着 |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
5.2.2 《电化教育概论》 |
5.3 其他期刊与着述 |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
7.2.3 相关技术改进 |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编 通论 |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
编结 |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
编结 |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编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
3、文献综述 |
4、研究难度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声明 |
后记 |
四、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2]传承与嬗变:近代成都城市手工业研究(1891-1949)[D]. 张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4]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5]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
- [6]坚持办刊宗旨 铸造明日辉煌——写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100期[J]. 王英贤.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0(01)
- [7]大上海沉没(续)——《纵横大上海》之一[J]. 俞天白. 当代, 1988(06)
标签:文学论文; 手工业论文; 重庆成都论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论文; 重庆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