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熏蒸疗法结合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文献综述)
廖健明[1](2021)在《壮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胡开峡[2](2021)在《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将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及中药熏蒸同期用于轻中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的治疗,分析并探讨其机制和近期疗效,为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研究以及临床医师运用保守疗法治疗该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依照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所研究病例皆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中筛选,经筛选其中与本次研究要求相符合的DLSS患者40例。患者年龄散布在52-75岁期间内,平均年龄(65.43±7.41)岁。将患者归为二组:一组观察和一组对照,样本量各20。将无差异的常规治疗施于两组患者,满足此前提下,观察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并搭配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仅行中药熏蒸治疗。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此期间(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2月)的以下指标: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中医症候评分,采用ODI问卷[2]以及无痛行走距离,以评价腰椎病情的改善情况,评估相应疗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1.JOA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分值为(12.38±1.26),对照组为(12.35±1.46)。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值为(16.45±1.65),对照组为(15.85±1.5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24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21.32±1.84),对照组为(19.85±1.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19)。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24.32±2.25),对照组分值为(21.98±2.0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1,P=0.001)。2.VAS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得分为(6.78±0.81),对照组得分为(6.56±0.75),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91,P=0.378)。治疗2周后,观察组得分为(4.36±0.39),对照组得分为(4.52±0.3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365,P=0.180)。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3.15±0.28),对照组得分为(3.32±0.21),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172,P=0.036)。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89±0.05),对照组得分为(2.04±0.1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160,P=0.000)。3.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分值为(16.78±1.45),对照组分值为(16.55±1.46),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99,P=0.620)。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值为(14.28±1.36),对照组分值为(14.86±1.2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P=0.17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12.14±1.08),对照组分值为(12.98±1.2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28)。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5.37±0.34),对照组分值为(5.78±0.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7,P=0.002)。4.ODI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得分为(37.56±3.45),对照组得分为(37.15±3.24),两组分值之间所有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384,P=0.701)。治疗2周后,观察组得分为(29.78±2.34),对照组得分为(30.25±2.4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19,P=0.539)。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9.78±1.45),对照组得分为(21.35±1.86),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977,P=0.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1.26±0.26),对照组得分为(11.75±0.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315,P=0.000)。5.无痛行走距离:治疗前,观察组为(443.56±35.36)米,对照组为(446.23±34.25)米,两组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242,P=0.809)。治疗2周后,观察组为(503.78±38.34),对照组为(496.25±35.48),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45,P=0.523)。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为(764.78±63.45)米,对照组为(713.25±58.86)米,观察组远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663,P=0.01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为(935.26±86.27)米,对照组为(845.26±78.32)米,观察组远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454,P=0.001)。结论1.中药熏蒸能有效缓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2.补阳还五汤结合中药熏蒸治疗DLS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补阳还五汤对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协同并进一步补充的作用。
何天傲[3](2021)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术后病人服用活血通脉汤加减后腰痛的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等问题。同时也为今后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发挥其在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本文选取襄阳市中医院脊柱骨科在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住院,按照国家中西医学诊断标准纳入临床研究,将128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了活血通脉汤加减口服;两组术后均嘱卧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观察期为3个月,通过住院、治疗、术后访问等方式,记录病人手术前、手术后3天、一周、四周和手术后三个月的VAS、JOA及ODI的评分,使用Mac Nab标准来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各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1周、4周、3个月的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JOA评分各随访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ODI评分在各随访点较对照组更低,结果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个月后随访两组的优良率,试验组82.81%,对照组62.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的统计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症状,而配合中药活血通脉汤加减后在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术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周期上都显着优于对照组,因此活血通脉汤是椎间孔镜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谢贞瑶[4](2021)在《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探讨储药罐中最佳中药药液量,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以期在临床推广使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甘肃省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脊柱骨科住院,符合纳排标准的111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及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试验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0ml中药;试验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储药罐法进行治疗,留罐时加入15ml中药;治疗标准均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天,休息3天,此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在三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SP-MPQ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的评估,治疗结束后三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将收集的三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医疗费用来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腿痛;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对三组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试验一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干预措施均能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对三组患者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试验二组优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P<0.05)。5.干预后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二组有效率94.28%高于试验一组的86.11%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1.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缓解腰腿痛、麻的症状,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缓解疼痛更有效,且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疗效更佳,降低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明显改善疼痛对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乔氏火罐、10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和15ml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这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同时,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改善腰椎功能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3.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相对于单一乔氏火罐的干预方法临床疗效更佳,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提供具有数据支持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方法,拓宽了本院自制药的临床实践用途。
张豪[5](2020)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疼痛产生原因,观察身痛逐瘀汤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法的优越性,研究探讨其对血浆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深度挖掘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方案,为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仍残余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具有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方法:目的性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一科住院使用椎间孔镜治疗后出现残余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将符合诊断、排除等筛选条件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术后腰椎功能锻炼及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汤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每服用1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塞来昔布,乙哌立松,甲钴胺片)治疗4周。对所有参与本研究治疗的患者从试验开始为起始时间点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12周的SF-MPQ评分、J0A评分,血浆β-EP含量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变化。收集两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最后得出对于两种治疗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本次研究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手术节段、疼痛部位等)方面,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疼痛部位等方面的差异不足以对试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2、临床疗效对比: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后疗效显着,患者疼痛改善明显,下肢及腰部活动改善,基本恢复以往工作及日常生活。3、SF-MPQ对比:治疗前至治疗后12周这段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F-MPQ评分均呈现折线形下降,其中在治疗前至治疗后1周这段时间下降坡度最大,之后逐渐平缓。治疗前两组试验组SF-M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1周对比试验组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12周则试验组分数更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身痛逐瘀汤对于LDH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疼痛的患者的治疗作用在疼痛缓解方面持久而效优。4、JOA评分对比:两组在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均能提高JOA评分,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程度。在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试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腰椎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使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后患者在疼痛、步态、日常生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好的腰椎功能恢复。5、血浆β-EP水平及对比:两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在治疗期间内均呈上升趋势,在随访期内则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12周血浆β-EP水平已低于治疗后4周时。治疗组在随访至治疗后12周时血浆β-EP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并显着高于治疗后4周血浆β-EP水平。而两组在组间对比方面,身痛逐瘀汤在治疗后1周、4周、12周血浆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基于更高血浆β-EP水平能够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这一认识,可以得出身痛逐瘀汤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血浆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试验组组血清中IL-6、TNF-α表达较对照组血浆中IL-6水平更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身痛逐瘀汤能更好的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减少化学因素对神经根的刺激,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神经根疼痛。结论:对于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的患者,使用身痛逐瘀汤口服汤剂治疗效果优于使用西药治疗,有着更好的疼痛缓解作用,并有更好的临床有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快的腰椎功能恢复速度,建议广泛在临床应用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崔可新[6](2020)在《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病人,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基于此结果对该微创疗法的推广价值、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方法:采取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医治的患者76例,采取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综合分析与评估他们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对7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在统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客观评判:选择1天、30天、90天、180天为时间点,就治疗前后作对比,从VAS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呈现为下降态势,将治疗前评分分别与治疗后相应时间节点评分二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实验结果,选择改良后的MacNab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有效率对比方面,在接受治疗之后1天,总体有效率为71.62%,30天后达到85.14%,90天后上升至89.19%,180天后达到93.24%,术后1天与术后30天、90天、180天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对比方面,接受治疗30天后,其优良率等于62.17%,90天后达到64.87%,180天后上升到67.57%,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有着近远期疗效明显、创伤小、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莲[7](2020)在《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推广竖横针刺法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竖横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VAS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ODI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竖横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均有效,且竖横针刺法疗效更优。2.竖横针刺法用针少而精,患者痛苦少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章铖[8](2020)在《LDH患者OD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Netrin-1、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MRI影像明确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探讨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OD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2检测Netrin-1、蛋白多糖在椎间盘的中相应的表达,探讨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Netrin-1、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完善腰椎MRI检查,对影像学图像进行Pfirrmann分级评分,使用修改后汉化版ODI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估,然后将Pfirrmann分级和OD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2实验研究:选用2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组,每组4只实验兔,适应性饲养3周。正常组常规饲养不予处理,模型组制造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假模型组同模型组但不予以椎体间加压,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予以电针夹脊穴治疗,模型+假电针组同模型+电针组,但不连接电针,仅常规针刺治疗。各组在造模成功第28天行腰椎MRI检查,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在完成MRI检查后处死实验兔,取出椎间盘组织保存待检,模型+电针组和模型+假电针组在MRI检查后开始予以治疗,6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天,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处死取出腰椎间盘组织,用AB-PAS检测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tr in-1在椎间盘中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根据统计学分析,患者MRI影像学Pfirrmann评分与ODI评分有相关性,呈中度正相关的直线关系(r=0.6140)。2实验研究:正常组和假模型组的椎间盘组织中糖蛋白和糖胺聚糖等成分染成淡红色;模型组较假模型组的PAS染色明显增强,阳性物质明显增加(P<0.05);对比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的PAS染色有部分减弱(P<0.05);而模型+假电针组染色与模型组类似,PAS染色较模型+电针组明显增强(P<0.05)。这说明实验兔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制造成功,而且电针治疗上调了椎间盘组织中蛋白多糖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提示正常组及假模型组椎间盘组织中有少量Netrin-1表达;与假模型组对比,模型组中阳性染色细胞增多(P<0.05);而在模型+电针组中可观察到组织中Netri n-1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且与模型+电针组相比,模型+假电针组中观察到的组织中Netrin-1有所上调(P<0.05)。结论1临床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MRI影像Pfirrmann分级与ODI评分呈中度正相关的直线关系。MRI影像Pfirrmann分级越高,可能提示临床症状及体征越严重。2实验研究:电针可以上调椎间盘组织中粘多糖表达及水的含量,使蛋白多糖以及水分子在椎间盘内重新分布,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电针能下调退变椎间盘中Nerin-1的表达,抑制神经内向生长。
季强[9](2020)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联合中医外治法近期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基于数据挖掘,通过随访,回顾性研究中医外治法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近期的疗效。2、评价分析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各种中医外治法组合疗效关系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通过HIS系统、医渡云系统检索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接受射频介入术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住院患者(检索日期以2019年11月为时间点的最近3年,按照时间倒序进行,预计收集病例600例)。将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采集病历信息,完善患者入院时、出院即刻的VAS疼痛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及血瘀型LDH中医证候测量表的评分;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腰腿痛及生活功能等情况完善上述量表的评分,建立数据库。2、归纳数据信息,根据射频介入术后患者的不同的中医外治法组合方式分为以下8组:A组(术后镇痛治疗)、B组(镇痛治疗+针刺疗法)、C组(镇痛治疗+推拿疗法)、D组(镇痛治疗+中医理疗)、E组(镇痛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F组(镇痛治疗+针刺治疗+中医理疗)、G组(镇痛治疗+推拿治疗+中医理疗)、H组(常规镇痛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中医理疗)。3、对8个组别及每组患者的入院时、出院即刻、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中医外治法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对阳性结果中不同治疗方法间的相互因素或对所有阳性结果组别中的共同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543例,其中A组148人;B组48人;C组7人;D组84人;E组21人;F组92人;G组10人;H组133人。(1)男女患病人数及所占比例:在有效患者543人中,男性患者209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38.49%,女性患者334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61.51%。(2)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病率:青少年(13-17岁)患者5例,占总人数1%;青年(18-45岁)患者164例,占总人数30%;中年(46-69岁)患者334例,占总人数62%;老年(>69岁)患者40例,占总人数7%。(3)患者体质指数(BMI)组成比:偏瘦患者有10人,占总人数1.48%;正常BMI患者有215人,占总人数39.59%;超重患者有213人,占总人数39.23%;肥胖患者有105人,占总人数19.34%。2、研究结果(1)各组出院即刻与入院时评分量表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出院即刻VAS、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显着低于入院时评分,出院即刻JOA评分显着高于入院时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即刻量表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1)A、B、D、E、F、H组出院后3个月VAS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即刻评分(P<0.01),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A、B、D、E、F、H组出院后3个月JOA评分显着低于出院即刻评分(P<0.01),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A、B、D、E、F、H组出院后3个月RMDQ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即刻评分(P<0.01),C、G无统计学差异(P>0.05)。(4)A、B、D、E、F、H组出院后3个月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后即刻评分(P<0.01),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3个月量表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1)A组出院后6个月VAS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后3个月(P<0.01);E组出院后6个月VAS评分显着低于出院后3个月评分(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出院后6个月JOA评分显着低于出院后3个月评分(P<0.01);E、H组出院后6个月JOA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后3个月(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出院后6个月RMDQ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后3个月评分(P<0.01);E组出院后6个月RMDQ评分显着低于出院后3个月(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A组出院后6个月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后3个月评分(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出院即刻与入院时评分量表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差值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间VAS评分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1)。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后,H组JOA评分差值显着低于F组(P=0.022);F组RMDQ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组(P=0.000);D、E、F、G、H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差值显着高于A组(P<0.05)。(5)各组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即刻量表评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VAS、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各组出院后6个月与出后3个月量表评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VAS、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差值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组间两两比较后,D、E、F、H组VAS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组(P<0.01);D、E、F、H组JOA评分差值显着高于A组(P=0.00);B、D、E、F、H组RMDQ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组(P<0.05);B、D、E、F、H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差值显着低于A组(P<0.05)。结论:1、本研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比约为2:3(男:女)。2、本研究中,中年人群为LDH主要患病人群,占患病总人数的62%。3、高BMI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58.57%,提示高BMI与LDH发病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4、血瘀型LDH(L4/5)射频介入术后联合中医外治法近期疗效显着、稳定、安全。5、推拿疗法在血瘀型LDH(L4/5)射频介入术后中医外治法各组比较中,控制疾病复发作用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杨洸[10](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临床基础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明确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诊疗思路;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康复疗效,为该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文献梳理: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及Pub 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复习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相关文献,总结各自的中西医认识及康复治疗现状。2.临床特征调查: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制订《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表》。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60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临床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神经卡压点、发病影响因素、中医证素等相关资料,整理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2016,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在文献梳理和临床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进行关联性分析,区分出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联性,并借此总结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思路,阐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合理性。4.康复疗效观察: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参与临床特征调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诊断参考标准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予健康教育及服用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且均在日常活动VAS≥4分时配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试验组采用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低频电疗+热疗+麦肯基背伸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表、改良Oswestry下腰痛调查表、下肢肌力、神经电生理等进行疗效评价,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及SOD活性,并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肿胀、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及跛行等,这些症状可时轻时重,且在特殊体位、劳累后等明显加重;其发病机理主要涉及LDH引起的炎症反应、外周敏感化、神经根再压迫、术中过度牵拉或刺激神经、术后脊柱稳定性破坏、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社会心理等方面;西医康复仍主要沿用LDH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再次手术等,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局部封闭治疗。该病在中医学归属于“腰痹病”、“腰痛”等范畴,与肾虚、外邪侵袭、金刃损伤、气滞血瘀相关,治疗主要涉及单一的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功法锻炼等,以及多种治疗联合运用的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主要表现为相关卡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及肢体感觉障碍等,其发病机制包括轴突运输受阻、质子泵上/下调、神经系统免疫炎症、中枢敏感性、微循环受损及神经生物力学运动模式改变等多种学说;诊断多从病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面考虑;西医康复方法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神经及周围组织状态的物理疗法、阻断神经传导的封闭疗法及解除卡压的手术疗法等。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与急慢性损伤、肝肾虚损、风寒湿热邪痹阻,痰瘀互结等相关,中医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及综合康复疗法。目前临床上尚未见针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1)一般资料: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278例,平均年龄(61.78±7.51)岁,61-70岁年龄段患者分布最多;平均病程(5.85±3.61)年,平均身高167.86±7.98)cm,平均体重(62.09±11.46)kg,平均BMI值(22.05±3.89)kg/m2。(2)临床表现: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超半数存在臀部疼痛(63.17%)及下肢感觉异常(62.67%),多数存在下肢放射痛(54.67%),且持续疼痛未有缓解(54.50%);部分存在腰部疼痛(45.50%)、间歇性跛行(39.00%)、下肢痿软无力(37.83%)、小便排泄障碍(30.67%)、腰部活动受限(26.00%)等症状。(3)神经卡压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走行的部位对压迫刺激敏感增强,且伴有Tinel征阳性。频次从高到低部位分别为梨状肌处(48.67%)、腓骨颈处(43.17%)、踝管处(37.83%)、腘窝处(30.67%)、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25.67%)、足底跖骨处(21.83%)、小腿中下段1/3交界处(19.83%)、股骨髁间(17.83%)。其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神经出现单卡(1处卡压)者占44.67%,出现多卡(2处及2处以上卡压)者占40.83%。(4)发病影响因素: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手术方式后路者(63.83%)多于椎间隙入路者(36.17%);其中从事中度体力劳动者占44.67%、重度体力劳动者占比30.50%;其中术后少量饮酒者占36.00%、大量饮酒者占32.50%。(5)中医证素特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病位证素排名前三的是肾(56.33%)、肝(27.50%)、脾(11.17%);病性证素多为虚实夹杂(81.17%),其中,虚证证素占比最多为气虚(41.54%);实证证素占比最多为血瘀(57.59%)。3.康复疗效观察:(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128例患者中,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0.31±7.69)岁,病程(8.05±4.43)年,BMI(22.10±2.70)kg/m2;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23±7.17)岁,病程(7.89±3.94)年,BMI(23.00±4.33)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及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9%,但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疼痛: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良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试验组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4)下肢肌力: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伸展和踝关节屈曲伸展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电生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背部肌肉的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斜率(MFs)、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生化指标: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两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较为多见,治疗仍以LDH治疗方法为主。该病属中医“腰痹病”范畴,治疗主要采用单一或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轴突运输受损”,西医康复治疗常予营养神经类药物、物理疗法、封闭及手术治疗等;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尚缺乏对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引起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和针对性治疗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腰部疼痛,且多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易于卡压部位以梨状肌、腓骨颈、踝管等为主,其中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者约有40%。该病的发病与BMI值、手术入路方式、体力劳动强度、吸烟等因素有关,提示日常劳作中避免过度劳累或避免吸烟。该类患者中医病位证素以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虚、血虚、阳虚、血瘀、气滞、寒邪等,提示治疗该病应以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且需与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等代谢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相鉴别。本病康复方面,以解除神经卡压为目的,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应采取综合康复疗法。“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针对多重神经卡压的病理特点,能多角度解除卡压,阻断轴浆流异常导致多重卡压叠加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恢复神经传导,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善症状。4.康复疗效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可明显改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腰臀部疼痛等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活动功能,增强腰背肌肌力,提高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可降低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提高SOD活性。
二、熏蒸疗法结合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熏蒸疗法结合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提纲范文)
(2)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药物及仪器设备来源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方法 |
2.4.1 观察指标 |
2.4.2 临床疗效评估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均衡性比较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
1.4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VAS及 ODI评分比较 |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 |
1.6 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的比较 |
2 疗效分析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4 治疗后ODI评分比较 |
2.5 治疗后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比较 |
讨论 |
1 中医理论依据 |
1.1 中医对 DLSS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辨证及治法方药 |
2 西医理论依据 |
2.1 DLSS的发病机制 |
2.1.1 腰椎骨性退变 |
2.1.2 椎周非骨性退变 |
2.1.3 炎性反应及血循障碍 |
2.1.4 腰椎退变引起的生物力学及核心肌群功能变化 |
2.1.5 下腰段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
2.2 DLSS的发病特点 |
3 导师对补阳还五汤以及DLSS的见解 |
4 补阳还五汤的配伍原则和现代研究 |
4.1 配伍原则 |
4.2 现代研究 |
5 中药熏蒸治疗DLSS的作用机理 |
6 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VAS疼痛评分表 |
附录2 JOA腰痛评定表 |
附录3 中医症候评分表 |
附录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 |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文献综述 DLSS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3.1 西医诊断依据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分组 |
2.实验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统计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统计 |
2、基线治疗对比 |
3、疗效对比及分析 |
3.1 术前指标 |
3.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治疗比较 |
3.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比较 |
4、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一、西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流行病学资料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3、西医的治疗及风险 |
4、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椎间孔镜术后康复不佳的原因 |
5、现代医学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 |
二、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病名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药对腰痛的治疗 |
4、椎间孔镜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三、孔镜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意义 |
四、活血通脉汤加减组方及方义分析 |
五、疗效分析与结论 |
结语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
1.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3.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VAS疼痛分级 |
附录2 JOA评分表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4)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 |
2.3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3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治疗 |
3.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认识 |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 |
3.3 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 |
3.4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4 相关理论依据 |
4.1 乔氏火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4.2 储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
1.7 伦理审查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试验分组 |
2.3 干预方案 |
2.4 观测周期 |
2.5 评价工具及指标 |
2.6 不良事件与处理 |
2.7 质量控制 |
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收集情况 |
2 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2.1 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
2.2 临床资料比较 |
2.3 三组患者干预前疗效指标比较 |
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
3.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SF-MPQ评分及各维度比较 |
3.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 |
3.3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
4 三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
5 三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三组患者SF-MPQ评分比较 |
2 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
3 三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
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六部分 局限性和展望 |
1 研究局限性 |
2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的主要成果 |
(5)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研究概要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研究 |
3 结语 |
第1部分 研究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剔除)标准 |
第2部分 研究方法 |
1 手术方法与术后常规处理 |
2 试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第3部分 研究结果 |
第4部分 结果分析 |
第5部分 讨论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 |
2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缺点 |
3 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研究 |
4 身痛逐瘀汤方义及药物组成 |
5 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作用机理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 |
2.3 西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中止实验标准 |
3.4 脱落病例标准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操作过程 |
3 疗效判定方法 |
3.1 疗效观察时间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汇总情况 |
5.2 病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影像学间盘突出节段) |
5.3 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比较 |
5.4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 |
5.5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作用机制 |
2.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优点 |
3. 安全性分析 |
4. 可行性分析 |
5. VAS 量表分析 |
6.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疗效评定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有效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
2.1 对病名的认识 |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
3 有关本研究方法的认识 |
3.1 竖横针刺法 |
3.2 本研究的中医理论 |
3.3 本研究的西医理论 |
3.4 临床研究体会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 VAS评分表 |
附录 C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表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LDH患者OD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Netrin-1、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 |
2.2 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
3.2 患者Pfirrmann分级情况 |
3.3 患者ODI指数评分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部分 动物试验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内容 |
2.1 实验动物 |
2.2 动物造模 |
2.3 动物分组 |
2.4 治疗方法 |
2.5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6 观察指标和方法 |
2.7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兔腰椎间盘MRI检查结果 |
3.2 各组实验兔腰椎间盘组织中蛋白多糖AB-PAS染色表达比较 |
3.3 实验兔Boos椎间盘组织学评分 |
3.4 各组实验兔腰椎间盘中Netrin-1 免疫组化的表达 |
讨论 |
1 中医认识 |
2 西医认识 |
3 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
3.1 夹脊穴选择依据 |
3.2 针刺夹脊穴的作用机制 |
3.3 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讨 |
4 研究指标选择依据 |
4.1 MRI的选择依据 |
4.2 影像学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4.3 Netrin-1 选择依据 |
4.4 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选择依据 |
5 结果分析 |
5.1 Pfirrmann分级与ODI评分相关性 |
5.2 电针对退变腰椎间盘中Netrin-1 表达的影响 |
5.3 电针对退变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患者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 |
附录3 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评价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联合中医外治法近期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1.3 中医证候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检索 |
2.2 数据收集 |
2.3 术后治疗方法 |
2.3.1 镇痛治疗 |
2.3.2 针刺治疗 |
2.3.3 推拿治疗 |
2.3.4 中医理疗 |
2.4 分组方法 |
3 评价指标 |
3.1 一般情况评价 |
3.2 疗效评价指标 |
3.2.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
3.2.2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JOA) |
3.2.3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 RMDQ) |
3.2.4 血瘀型LDH中医证候测量表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男女患病人数及所占比例 |
5.2 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病率 |
5.3 患者体质指数(BMI)组成比 |
5.4 8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
5.5 8 组研究对象VAS、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组内比较 |
5.6 8 组研究对象VAS、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差值组间比较 |
5.7 8 组研究对象VAS、JOA、RMDQ、中医证候测量表评分分布及变化曲线 |
5.7.1 8组研究对象VAS评分分布及变化曲线 |
5.7.2 8组组研究对象JOA评分分布及变化曲线 |
5.7.3 8组组研究对象RMDQ评分分布及变化曲线 |
5.7.4 8组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评分分布及变化曲线 |
5.8 研究结果分析 |
5.8.1 VAS评分情况分析 |
5.8.2 JOA评分情况分析 |
5.8.3 RMDQ评分情况分析 |
5.8.4 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分析 |
5.9 总结 |
讨论 |
1 针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 推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3 理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4 两种镇痛药物基线分析 |
5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5.1 随访时间未达到足期的讨论 |
5.2 LDH射频介入术后复发情况可能性原因 |
5.3 对C、G两组结果的探讨 |
5.4 评估各组治疗的安全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 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JOA) |
3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 RMDQ) |
4 血瘀型LDH中医证候测量表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 |
1 LDH的中医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LDH发病机制认识 |
2.1 腰椎发育畸形 |
2.2 基因变异 |
2.3 炎性因子作用 |
3 LDH中医治疗 |
3.1 中药汤剂治疗 |
3.2 针刺治疗 |
3.3 推拿手法治疗 |
3.4 小针刀治疗 |
3.5 民族医学治疗LDH |
4 LDH西医治疗 |
4.1 微创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相关文献梳理 |
1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概述 |
1.1 流行病学 |
1.2 中医认识 |
1.3 西医认识 |
1.4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2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概述 |
2.1 中医认识 |
2.2 西医认识 |
2.3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调查 |
2.2 质量控制 |
2.3 数据统计 |
2.4 研究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3 神经卡压点 |
3.4 发病影响因素 |
3.5 中医证素特点 |
4 讨论 |
4.1 临床症状分析 |
4.2 神经卡压点分析 |
4.3 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
4.5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与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关联性 |
第三部分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及康复思路 |
1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思路 |
2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康复思路 |
第四部分 “中医三联康复疗法”治疗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干预措施 |
1.4 疗效评估 |
1.5 安全性评价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方法 |
1.8 医学伦理 |
1.9 试验流程图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比较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3.2 疗效分析 |
3.3 疗效机制探讨 |
4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熏蒸疗法结合骶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参考文献)
- [1]壮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D]. 廖健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D]. 胡开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天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储药罐结合乔氏火罐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D]. 谢贞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 张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崔可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LDH患者ODI指数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Netrin-1、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D]. 田章铖.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9]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射频介入术后联合中医外治法近期疗效比较的回顾性研究[D]. 季强.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D]. 杨洸.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