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安超[1](2021)在《冷战后冲绳驻日美军基地问题博弈研究 ——基于一种特殊“双层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驻冲绳美军基地的去留问题一直是冲绳方面与日本政府及美国博弈的焦点,由于这一问题冲绳县也成为日本境内与中央政府关系最为紧张的一个次级行政单位。本文首先借用了“双层博弈理论”单元与体系的跨层次分析方法,将博弈分为国家之间的谈判交涉与国家内部对相关议题的交涉博弈两个层面。但是由于冲绳美军基地问题的特殊性,使“双层博弈理论”在分析这一具体博弈进程时又面临着解释力的不足,这一博弈进程并未按照理论预设的轨道发展。本文在分析“双层博弈理论”的核心概念时,通过对冲绳驻日美军基地博弈的具体考察,发现这一博弈进程有别于“双层博弈理论”的三个特殊性,即军事同盟体系下单元之间的非正常互动,国内特定集团在特定议题上对“获胜集合”的制约作用,特殊情感因素作用下“额外支付理论”的失灵。这三个因素使得冲绳驻日美军基地博弈不能完全按照普特南的“双层博弈理论”进行解释,而这三个特殊性也正是冲绳驻日美军基地博弈陷入困境的关键所在。首先,由于美国与日本之间是特殊的军事同盟关系,而且在同盟中日本对美国形成了不对等依赖。冲绳驻日美军基地是双方加强美日同盟,防范地区竞争对手的共同战略需要,因此保留基地是两国之间的战略共识,双方的谈判只是讨论如何优化基地方案,而非是撤走或保留美军基地。其次,冲绳县是冲绳美军基地的承载主体,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关键的发言权,而非日本国内的“获胜集合”。再加上冲绳历史与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日本在战后实行的地方自治制度,冲绳方面对美军基地的抵制与否决,使得美日达成的冲绳美军基地的协议无法在日本国内顺利实施。最后,“额外支付理论”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是在理性利益计算下的交易与补偿理论。但是冲绳特殊的历史遭遇以及现实中冲绳与日本本土的结构性差别,使冲绳方面事实上在日本国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心里上则产生了被歧视感与被害意识,这种特殊情感导致冲绳人对于日本政府及美军的愤怒情绪与不信任感。因此,基于“理性人”假设的“额外支付理论”失去了其政策工具意义,冲绳民众坚决拒绝美军基地,不接受日本政府的“额外补偿”方案。保留冲绳美军基地是美日东亚战略的需要,撤出基地违背了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但是由于冲绳方面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关键的否决权,加上结构性差别下冲绳人被害意识的产生,日本政府用于收买冲绳民众的“额外支付”政策失灵,因而使这一博弈问题陷入僵局,迟迟不能够得到解决。
周楠星[2](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施工合同数量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工程项目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工程索赔成为业主和承包商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如索赔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演化为冲突更加剧烈的争端,破坏双方合作关系,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谈判作为解决工程索赔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首要方法,既能够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利于维护双方合作关系。谈判的结果不仅是对过去的问题进行解决,更关乎于未来的合同继续履行的情况。因此加强对工程索赔谈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而提升谈判效率、取得良好结果、促进双方未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在关于工程索赔谈判效率和谈判结果的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工程索赔谈判效果的涵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其次借鉴其他领域谈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索赔谈判的特点,对影响工程索赔谈判效果的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将所识别出的15个影响因素划分为谈判人员、企业关系、谈判过程和项目环境四类,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二级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为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奠定基础。之后建立了四类影响因素对谈判效果的影响理论模型,并据此构建了包括5个潜变量和20个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量表来收集实际数据,运用AMOS22.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和优化,并对作用路径进行了解释分析。最后结合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对效果的影响程度,从加强项目管理、利用关系治理和运用谈判技巧三个方面提出了业主和承包商提高工程索赔谈判效果的对策性建议。通过研究结果,工程索赔谈判双方可以明确谈判人员、企业关系、谈判过程和项目环境四类因素对索赔谈判效果的不同作用影响,以及15种细化影响因素的内部作用关系,从而能够在索赔前和索赔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权利义务,注重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索赔谈判效果,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高绰璟[3](2020)在《双层博弈视角下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动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发起于2012年11月。2020年11月15日,前后跨越8年,历经4次领导人会议、22次部长级会议和31轮正式磋商后,15个国家在第四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此前印度作为最初的成员国之一在2019年11月“主动”选择退出,这一举动引发舆论热议,围绕印度缘何退出RCEP也有着诸多猜测。学界重点以中国因素、经济因素、国内政治因素为角度进行探讨,并从历史经验和贸易保护传统出发,对印度退出RCEP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双层博弈理论是关于国际谈判的经典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普特南于1988年首次提出。该理论为国际谈判中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建立起一个分析框架,从而打破了单一层次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学者对理论作了进一步拓展,不断丰富双层博弈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双层博弈理论的内在逻辑可通过四组概念,分别是:“两个棋盘”、“两个阶段”、“获胜集合”与“首席谈判代表”。本文运用双层博弈的分析框架研究印度退出RCEP的动因。本文认为,造成印度“退出”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国内的“获胜集合”的规模过小,无法满足印度同其他参与RCEP谈判的国家达成共识的需要。过小的获胜集合规模与印度的贸易保护传统、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复杂多变的国内政治等密切相关。坐在国内、国际两个棋盘间的莫迪政府斡旋于RCEP国家与印度之间,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一度获得了来自他国的让步。但受制于相当有限的国内获胜集合,最终印度选择与RCEP背道而驰。
孔大鹏[4](2020)在《美国区域合作中的数字贸易规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直接带动了数字贸易的繁荣。数字贸易成为21世纪贸易核心议题,成为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和竞争的焦点。当前,多边贸易规则不能适应,甚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贸易发展,从发达国家来看尤为如此。在全球贸易体系重构期和“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数字贸易如何发展、规则如何重构、治理格局如何演变,这些问题亟需审慎思考。多年来,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把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其数字贸易规则的“载体”,并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逐步走向成熟,其高标准主张对发展中国家构成重大挑战。本文以美国数字贸易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美国数字贸易发展历程,特别是美国推进的一系列双边自贸区及超大型自贸区谈判中数字贸易规则演变,力求从更大时间维度透视其推进谈判的努力,试图发现美国推进数字贸易规则的战略动因及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由于通过数字贸易可以获得显着收益,美国有动力在区域合作中打开数字贸易市场,但美国的真正目的是迫使谈判方接受美式数字贸易规则,通过“有顺序的谈判”形成增强贸易集团,增加其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杠杆作用和谈判筹码,并通过“美式模板”的持续输出影响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最终实现“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多边化”,进而夺得数字贸易制度性霸权。毫无疑问,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框架尚未达成一致,但数字贸易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全球化实现路径之一,其多边化方向与全球化一致。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数字贸易壁垒上的分歧是数字贸易规则多边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障碍由“数字鸿沟”和发展阶段差异决定,也会随着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的崛起逐步减少,关键问题是各方如何围绕彼此诉求进行谈判并达成妥协。从这个意义上讲,WTO在数字贸易全球治理上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作为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有必要承担起在多边框架下推进数字贸易谈判的义务,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碎片化”背景中引领相关议题制定,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包容的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中赢得主动权。
王瑜[5](2019)在《纳什均衡理论在商务谈判策略制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谈判是现代社会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谈判策略的合理制定对于谈判是否能够取得胜利至关重要。Z公司是一家致力于PCS手机终端设计开发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其首款手机问世并中标S省电信运营商的招标采购后,由于存在设计缺陷导致运营商提出退货要求。该公司的谈判小组结合对运营商提出退货的真实诉求的深入分析,制定出对应的谈判策略,利用年末运营商自身的考核压力,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最终采用手机“代销”的方式避免了退货行为对企业商誉的影响。同时,结合协助运营商放号的举措,成功化解了危机。随后,Z公司又参与了Y省电信运营商的招标活动,其中在QJ市分公司的采购招标项目中,由于对现场的困难考虑不周,导致陷入到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之中。Z公司销售的手机为自主研发的新型号手机,而竞争对手销售的手机为进口的二手翻新机,因此价格因素是对Z公司而言最为不利的要素,因此造成该项目招标失利。Z公司的谈判小组对失利原因进行梳理,制定了避免陷入价格战的对应策略,其后在SM市分公司的手机项目招标中,借助对该地市的市场调研信息汇总,结合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博弈理论应用,针对性的制定了完善的销售谈判策略,最终通过该地市PCS手机销售合同,解决了前期代销手机的去库存问题。该案例基于作者经历的商业活动实践,从商务谈判策略制定的角度,在结合企业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和博弈论的纳什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系列谈判进行逐步的梳理,通过对案例内容的细致分析,以Z公司的视角去深度挖掘各次谈判中的应对策略,以及分析策略制定的方法和过程,并进一步的探究所制定的策略对谈判结果的影响,研究和探讨制定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策略方法,并总结出商业谈判的博弈过程中谈判策略的制定过程和原则方法。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很多谈判博弈,从表面看起来是属于博弈双方的“零和博弈”,但实际对博弈中双方的诉求进行仔细的分析,其中大部分貌似“零和博弈”的商务谈判,是具备转化为“非零和型博弈”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在博弈过程中制定出适合的谈判策略,就可以转变为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这也符合目前在商务实践广泛提倡的“化敌为友,合作共赢”谈判原则。
裘韵[6](2019)在《论数字经济影响下贸易壁垒新形态的法律规制困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发展通常受到目的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环境因素或媒介因素的影响。从以关税、配额为主的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弱化,到承载环境、劳工、技术问题的新型贸易壁垒占据主导,代表着国际贸易壁垒体系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发展。第二阶段,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贸易的新业态——数字贸易成为主流,影响数字贸易发展的壁垒则反映了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变化,即产生了贸易壁垒的新形态,主要表现为:限制措施所针对的对象从贸易活动本身转移至开展贸易所必需的重要媒介(信息、数据、网络);措施被采取的理由大多与“安全”问题挂钩,除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外,还牵涉国家安全问题,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贸易壁垒的新形态给法律规制带来了诸多难题:一方面,各国法规或政策选择背后的价值取向暗示了不同领域的法所保护的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在新兴的网络空间法视角下,网络、信息、数据等媒介本质上属于网络安全国际法规制的范畴,基于数据主权理论,采取的限制数据或信息服务的措施合情合理。但当这些措施同时构成贸易壁垒时,为了实现全球数字贸易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法有必要介入进行必要的规制,此为一重冲突;同时,互联网对人权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导致国际经济法与人权法因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产生二重冲突。另一方面,新形态的出现为肩负着维护国际经济秩序重任的WTO法带来了挑战。首先,适用的贸易规则的属性难以界定,尤其是针对数字内容贸易的壁垒应适用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规则仍有争议;其次,即使为了规则适用的一致性考虑而选择服务贸易规则来认定成员国根据具体承诺需要承担的义务,也要先解决GATS中涉及数据存储、移动的服务部门参照的分类依据陈旧所带来的具体承诺分类认定和解释难题,且新出现的技术型服务还可能覆盖两个或以上的服务部门,如云计算服务等难以归类;最后,一旦真正进入到具体的争端解决环节,若被诉成员国援引GATS第14条的般例外或安全例外条款进行抗辩,WTO争端解决机构还需对此展开严格审查,判断是否满足援引的条件,但新形态下采取措施目的的隐蔽性与先例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争端解决机构在审查或行使解释权时遭遇困境,对援引例外条款限制过严过过宽都可能触及当事方与其他成员方利益,引起反弹。从贸易壁垒新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法律问题来看,对其进行规制应是一个需要协作并牵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行动。首先,WTO作为国际经济领域权威的国际组织应趁热打铁,将数字贸易规则的谈判列入WTO进程,呼吁成员方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相关议题的讨论,督促尽早完成谈判前的准备工作以进入正式的谈判阶段,避免成员方提交的议案无法落实,沦为空谈;其次,在新规则未成形,而现有规则具有模糊性时,法律解释应成为WTO争端解决机构实现善治的重要方法,在解决成员国因贸易壁垒新形态下的措施而产生的争端时,应审慎通过法律解释弥补现有规则的漏洞并严格限制成员国对例外条款的援引;最后,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各主权国家不可只重国内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全球发展利益,在立法时应自觉遵循比例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并及时检视修正具有歧视性或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规则,以减少贸易壁垒,共同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存在着国内立法偏重跨境电子商务,而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未能形成符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特色的规则或标准,对国家间关于数据跨境传输合作的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正视国内法规则的空白与缺陷,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需求以形成与国际接轨且符合我国安全诉求的规则,并积极参与WTO数字贸易规则的谈判与制定,掌握主动权与话语权。
黄金宇[7](2018)在《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多边体制的支持者,但最近十多年来日本明显加快了签署FTA的步伐。截止到2018年7月,日本已经完成了17个FTA的签署,8个FTA正在谈判,其中日本-哥伦比亚FTA实质性达成一致,RCEP、日本-加拿大FTA均表示要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日本-土耳其FTA和中日韩FTA正加紧谈判,实际上只有与海合会和韩国的谈判陷入停滞之中,尤其是日本-欧盟FTA的签订使日本从落后的状态迅速成为东亚地区的“排头兵”,与韩国并肩领跑。在FTA谈判中,农业议题是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领域。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随着FTA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面对日本这样巨大且贸易保护水平很高的农产品市场时FTA谈判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当前国际贸易自由化大潮中,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面临着巨大考验,在不断加强的保护中日益衰落的日本农业已经无力经受自由化的冲击。日本FTA谈判在两难困境下取得了显着效果,既推动了本国FTA谈判进程,又较好地保护了农产品市场,因此对其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值得进行研究。文章以日本FTA进程中的农业议题谈判模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运用“双层博弈”模型总结了五种谈判模式的建立、构成和推广,分析了五种模式产生的历史和经济、外交、政治等方面的现实根源,在对谈判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日本2006-2015年十年间的农业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形成了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经验。文章认为,日本深入地思考并灵活运用关税手段,通过设置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文章提出了中国在FTA进程中农业议题谈判以及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的建议,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对象国,中国耕地少、农产品竞争力弱等特点与日本类似,如何借鉴日本谈判模式推进FTA值得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占据有利地位,既保证谈判结果有利于中国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文章分为7章展开。第一章是绪论。说明了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梳理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简要评价。第二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等相关理论,建立了FTA协定签署或不签署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国际政治学关于“国家利益至上”理论要求保护农业贸易与国际主流经济学要求建立自由贸易体系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建立了双层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三章是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了日本FTA的签订过程,总结了日本FTA的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等五个主要特点,并从历史文化传统、国内政治决策体制之间的分歧、国际上的美日同盟以及日本农业保护现状等方面对日本FTA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的谈判模式分析。归纳了日本十多年来在外务省、经产省、农水省等纲领性文件指导下,在FTA具体谈判实践中的五种谈判模式,即: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在双层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上述模式的建立、“赢集”的构成、谈判的探索与实现及复制与推广。第五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日本悠久的农业保护政策构成了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持续低迷、粮食依赖进口、利益集团博弈等经济、外交、政治因素是现实根源。通过对全球化、区域化两个阶段分析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三个FTA农产品贸易降税模式的比较,直观地说明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探讨了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第六章是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和实证分析。在建立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日本的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若做出较大让步将面临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和政治风险,因此遵循着尽量不做让步、尽量保护农业核心利益、尽力争取到政治、经济、外交、战略安全等方面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实证方面,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中国、东盟等12个国家或地区在2006-2015十年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人口规模、贸易距离、人均GDP、实际GDP增长率、农产品生产总额、汇率、物价增长率、是否同盟国、FTA是否生效对日本农产品贸易额和对日本农产品进口额的影响。在分析中发现关税税率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既对进口价格、数量产生影响,又对进口、出口产生影响,尤其是与FTA是否生效交互发生影响。分析表明农业议题尤其是关税谈判在FTA进程中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日本通过复杂的关税减免模式既保护了本国农业又推进了FTA,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谈判经验。第七章是启示与建议。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了中国FTA进展现状和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比较详尽地提出了中国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同时就推动RCEP和中日韩FTA谈判进程分别提出了建议。
郑伟[8](2018)在《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商务谈判成为企业的日常事务。商务谈判中,谈判参与者利益博弈非常复杂,通过博弈过程,能够让双方充分了解谈判中博弈内容、利益格局,以此来获取最大利益。文章从博弈内涵入手,对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进行深入分析。
马学礼[9](2016)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不仅要权衡经济得失,也要权衡政治得失,不仅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权力逻辑,可见,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视点。依循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而鉴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危机驱动型”特点,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历程分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起步期(19972009年)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化期(2009年以来)两大阶段,分阶段地考察了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区内外博弈约束下区域公共产品得到有效供给的条件;第二,思考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结果及其成因;第三,思考地区实力格局转换背景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立意、已有研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对全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中的“东亚经济合作”并非泛指东亚地区内任何时期、任何形态的合作,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经济外交实践。其次,论文对区域经济合作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区域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最后,论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渊源、脉络和局限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贯穿全文的理论主线。首先,论文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通过剖析“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界定了产品的供给模式、扩展了产品公共性的判断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形态和内容,进而将上述概念操作化,使其适用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其次,论文用“预期收益”、“供给成本”和“外部性”三个要素刻画出单个国家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决策变量,并赋予它们新的理论含义。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为切入点,强调非平等的成本分担、非均衡的收益分配和域外大国介入的阶段性,从根本动力、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各国实现合作供给的条件,即:在厘清不同国家收益敏感性和成本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承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相关性,妥善应对其介入。第4章“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是对1997年后十余年间东亚经济合作历史的理论解读。首先,论文分析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起因,指出这是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发酵”的必然结果。其次,考察了本阶段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和特点,即: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是供给重点,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是其“副产品”,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质次价廉”特征。随后,论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本阶段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面条碗效应”,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因而是相对成功的。最后,论文分析了实现相对成功供给的三条原因:各供给方都以绝对收益为主要关注点;供给的总体成本较低,且大国的选择性激励降低了小国的个体成本;外部性较小,且“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美国的有限介入较好地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在化。第5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是对2008年后东亚经济合作困境的理论解释。首先,论文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进而区分了东亚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然而,现实问题是,东亚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进程都陷入了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成因有三个方面:各国对相对收益的竞争削弱了供给的根本动力,高昂的供给成本强化了供给的内部约束,美国的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约束。最后,论文考察了东亚各国为突破“优质化”困境所采取的策略:RCEP已经成为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成为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二者都对突破困境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之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更为积极。第6章“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未来东亚经济合作趋势的理论预测。论文首先明确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即:供给主体的范围已不可避免地泛化到东亚之外,实现“纯粹东亚”供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类区域公共产品将形成多层次共存且无法相互替代的局面;供给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且长期并进。但我们不能确定的是:东盟能否继续充当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心,中日之间的供给竞争将走向何方,美国主导的“亚太化”供给发展前景如何。最后,要实现区域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就必须将已然分化的预期收益再整合,促使主要大国承担更多的供给成本,在TPP、RCEP和“海上丝路”三大供给平台的竞争与互融中将外部性内在化。第7章“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是对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理论思考。在崛起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双重身份下,我国能否有效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是否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以解决供给意图和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否选择合乎实际的供给策略以协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化解现实中的具体风险。但无论如何,“大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战略依托带,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从而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刘中伟[10](2015)在《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特别是长域经济合作进程不断加快,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全球各地区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也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借鉴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回顾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研究东亚区域框架下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发展机制问题,并就中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进程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回顾全球和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对东亚地区服务贸易总体状况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进行了阐述。二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理论分析的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在提高经济效率,形成贸易效应方面的作用,在服务贸易领域同样适用,并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积极作用明显。三是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发展,一方面在于各经济体自身的服务业发展,服务生产要素资源在产业内的整合、互补和投入程度,具备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东亚各经济体要具有开展合作的意愿,并通过寻求签订服务贸易合作协议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四是在全球价值链整合和服务业跨境转移背景下,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体系和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构建符合东亚地区长远发展的稳定、平衡的合作机制,将最终成为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的制度保障。五是中国在参与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可以基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改善自身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把握东亚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进程重点,注重合作机制整合发展;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据此,当前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主要通过其共享机制、开放机制、竞合机制和经济增长机制等四种机制特征,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经济体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合作,完善区域开放性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东亚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冲绳驻日美军基地问题博弈研究 ——基于一种特殊“双层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路径及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路径及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双层博弈理论”的内涵及其拓展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方法与“双层博弈理论” |
一、层次分析方法 |
二、“双层博弈理论”的内涵 |
第二节 “双层博弈理论”的缺陷与修正 |
一、军事同盟体系下单元之间的特殊互动关系 |
二、国内特定集团在特定议题上的关键作用 |
三、特殊情感因素在博弈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特殊双层博弈”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一、“特殊双层博弈”的分析框架 |
二、冲绳美军基地博弈问题的对应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冲绳基地问题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从琉球到冲绳的历史演变 |
一、“琉球”与“冲绳”的概念辨析 |
二、冲绳地理位置概况 |
三、冲绳的特殊历史 |
第二节 美国占领冲绳与军事基地的建立 |
一、二战中的冲绳 |
二、美国对冲绳的军事占领 |
三、冲绳美军基地的建立 |
第三节 美军占领时期的冲绳反抗斗争 |
一、反抗美军暴行的斗争 |
二、冲绳人民争取自主权的斗争 |
三、反对美日《冲绳返还协定》的斗争 |
第四节 冲绳美军基地概况 |
一、美军基地在冲绳的分布 |
二、冲绳美军基地问题的产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日军事同盟体系下冲绳基地问题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东亚安全战略 |
二、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
三、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目标与手段 |
四、服务于美国战略利益的冲绳美军基地 |
第二节 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一、冷战时期的日本的防卫政策 |
二、后冷战时代日本防卫重点的转变 |
三、有助于日本“安全利益”的冲绳美军基地 |
第三节 冲绳的反抗与美日的交涉谈判 |
一、全冲绳反基地抗议斗争的爆发 |
二、美日之间的交涉与谈判 |
三、特殊的谈判——同盟体系下美日之间的依赖性与不对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获胜集合”的失效——冲绳在基地议题上的关键作用 |
第一节 冲绳法律地位的特殊性 |
一、冲绳法律地位争议的缘起 |
二、盟国关于战后日本领土范围的规定 |
三、《旧金山和约》与美国对“琉球群岛”的非法托管 |
四、美国向日本“返还”琉球群岛的非法性 |
第二节 《日本国宪法》与日本地方自治制度 |
一、《日本国宪法》的和平精神 |
二、《日本国宪法》对国民基本人权的保障 |
三、日本地方自治制度及冲绳的行政地位 |
四、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的制约 |
第三节 冲绳方面在基地斗争中的关键作用 |
一、冲绳民意的重要性 |
二、地方自治制度在基地斗争中的作用 |
三、冲绳基地问题的特殊性对日本国家“获胜集合”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额外支付理论”失灵——基于冲绳人被害意识的考察 |
第一节 日本政府对于冲绳的“额外支付” |
一、针对美军基地本身的直接补助 |
二、“冲绳振兴开发计划”的补偿作用 |
三、日本政府“额外支付”的政策工具作用 |
第二节 美军基地对冲绳的危害性 |
一、基地运营与美军训练造成的危害 |
二、美军犯罪与交通事故 |
三、“基地经济”的危害 |
第三节 冲绳与本土的结构性差别 |
一、历史上的两次被抛弃 |
二、本土的基地向冲绳转移 |
三、本土的发达与冲绳的落后 |
四、被害意识对于“额外支付”的抵制与否定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索赔引发原因的研究 |
1.2.2 索赔博弈分析的研究 |
1.2.3 索赔谈判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索赔谈判概述 |
2.1.1 工程索赔谈判概念 |
2.1.2 工程索赔谈判特点 |
2.1.3 工程索赔谈判处理程序 |
2.2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概述 |
2.2.1 工程索赔谈判结果研究 |
2.2.2 工程索赔谈判效率研究 |
2.2.3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界定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结构方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筛选原则与分析方法 |
3.1.1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筛选原则 |
3.1.2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3.2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识别与修正 |
3.2.1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识别 |
3.2.2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修正 |
3.3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3.3.1 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相关矩阵建立 |
3.3.2 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图绘制 |
3.3.3 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1 适用性分析与理论模型建立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4.1.2 理论模型的建立 |
4.2 关系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变量关系假设 |
4.2.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3 调查量表设计与处理 |
4.3.1 调查量表的设计与修正 |
4.3.2 调查量表的发放与回收 |
4.3.3 调查数据的质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拟合检验与修正 |
5.1.1 测量模型验证性分析 |
5.1.2 结构模型拟合度检验 |
5.1.3 模型修正 |
5.2 模型假设检验与解释分析 |
5.2.1 初始假设验证情况 |
5.2.2 模型结果解释分析 |
5.3 工程索赔谈判效果提升路径分析 |
5.3.1 通过项目管理打好谈判基础 |
5.3.2 利用关系治理提升谈判效率 |
5.3.3 运用谈判技巧收获良好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解释结构模型MATLAB源代码 |
附录 B 建设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3)双层博弈视角下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动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既有研究 |
(一)战略影响说 |
(二)经济因素说 |
(三)国内政治说 |
(四)历史学习说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一)既有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其架构 |
第二章 双层博弈理论及其发展 |
一、双层博弈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二、双层博弈理论的内在逻辑 |
(一)两个棋盘——国际、国内 |
(二)两个阶段——谈判、批准 |
(三)核心概念——“获胜集合” |
第三章 印度与RCEP:第一层次的博弈 |
一、RCEP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一)RCEP的起源 |
(二)RCEP的发展历程 |
二、印度加入RCEP谈判的动机 |
(一)深度融入亚太经济 |
(二)以服务贸易促进经济自由化 |
(三)推动印度国内改革 |
(四)提升战略影响力 |
三、印度参与RCEP的获胜集合:最大收益目标与实际收益要求 |
(一)印度的最大收益目标 |
(二)印度的实际收益要求 |
第四章 第二层次的博弈:印度参与RCEP获胜集合的影响因素 |
一、印度政治制度 |
二、印度国内主要行为体的偏好及对政府的施压 |
(一)贸易保护主义偏好 |
(二)印度国内主要行为体的施压 |
三、谈判代表的策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东盟各自贸协定主要条款比较 |
附录B RCEP的31轮谈判 |
致谢 |
(4)美国区域合作中的数字贸易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数字贸易概念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美国数字贸易发展梳理 |
一、繁荣的数字经济 |
二、美国数字贸易概况 |
(一)美国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二)美国数字贸易政策体系 |
第三章 美式数字贸易规则:进展及逻辑 |
一、美国早期数字贸易规则 |
二、美国MEGA-FTA数字贸易规则 |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
(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 |
(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 |
三、特朗普时期的数字贸易规则 |
(一)美墨加协定(USMCA) |
(二)美国—日本数字贸易协定(UJDTA) |
(三)在WTO框架下的数字贸易主张 |
四、美国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战略动因与发展趋向 |
(一)美国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战略动因 |
(二)美国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实质 |
(三)美国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行为逻辑 |
第四章 对中国的启示 |
一、中国数字贸易概况 |
二、中美数字贸易主张的差别 |
三、对中国参与数字贸易治理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纳什均衡理论在商务谈判策略制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研究动态 |
1.3.2 文献评述 |
1.4 论文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SWOT分析法 |
2.1.1 概念及特点 |
2.1.2 分析模型与应用 |
2.2 纳什均衡理论 |
2.2.1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2.2.2 博弈论的分类 |
2.2.3 纳什均衡 |
2.3 商务谈判策略 |
2.3.1 构成要素 |
2.3.2 商务谈判中的常用策略 |
第三章 案例正文 |
3.1 行业背景 |
3.2 企业背景 |
3.3 市场首战遇阻 |
3.3.1 出现问题,甲方祭出“生死符” |
3.3.2 最高指示,严防死守拒退货 |
3.4 谈判前期准备 |
3.4.1 信息收集,蛛丝马迹梳理清 |
3.4.2 诉求分析,寻求关键突破点 |
3.4.3 完善细节,谈判策略见端倪 |
3.5 谈判目标达成 |
3.5.1 沉着应战,步步为营控全局 |
3.5.2 关键节点,力挽狂澜化干戈 |
3.6 寻找新的战场 |
3.6.1 柳暗花明,偶遇市场新契机 |
3.6.2 利弊分析,善其事前利其器 |
3.6.3 隐忍让步,想方设法保入围 |
3.7 突围赢得胜利 |
3.7.1 困难重重,销售再次遇阻力 |
3.7.2 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口 |
3.7.3 精准定位,一剑封喉定乾坤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分析问题 |
4.2 分析思路 |
4.3 “退货门”事件中Z公司博弈策略分析 |
4.3.1 甲方的诉求及原因 |
4.3.2 乙方的诉求及原因 |
4.3.3 乙方的谈判策略分析 |
4.4 QJ市采购项目中Z公司失利原因分析 |
4.5 后期重点市场的选择策略分析 |
4.6 市场调研的意义及对谈判策略制定的影响 |
4.6.1 在SM市进行市场调研的意义 |
4.6.2 市场调研对谈判策略制定的影响 |
第五章 案例解决方案与展望 |
5.1 解决方案 |
5.2 未来展望 |
5.3 后续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论数字经济影响下贸易壁垒新形态的法律规制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四)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态概述 |
(一) 贸易壁垒体系的新发展 |
1、贸易壁垒的定义及其类分 |
2、影响贸易壁垒形态发展的因素 |
3、贸易壁垒发展的新态势 |
(二) 数字经济催生贸易壁垒的新形态 |
1、环境因素——从“电子商务”到“数字贸易” |
2、演变的数字贸易壁垒及其特点 |
3、贸易壁垒的新形态及其影响 |
第三章 贸易壁垒新形态引发的法益冲突 |
(一) 信息安全与贸易自由的冲突 |
(二) 人权保护与数据跨境流动的冲突 |
(三) 协调冲突的路径与原则 |
第四章 规制贸易壁垒新形态的WTO法困境 |
(一) 因数字贸易属性产生的规则适用争议 |
(二) 对应的具体承诺及相关义务难以认定 |
(三) 正当关切下例外条款可能被滥用 |
1、援引一般例外条款抗辩的情形 |
2、援引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情形 |
第五章 规制贸易壁垒新形态的可行路径 |
(一) 最佳方案:推进全球范围的数字贸易规则谈判 |
1、区域层面的范式与存在的问题 |
2、回归WTO框架启动多边谈判 |
(二) WTO争端解决机构应积极促进善治 |
1、活用“技术中立”的解释原则 |
2、严格把关例外条款的援引 |
(三) 国家应检视国内法的合理性 |
1、国家自审的理论基础:国家利益与“非零和博弈” |
2、立法应当符合比例原则 |
3、提高国内规则的可预期性 |
第六章 我国对贸易壁垒新形态的因应 |
(一) 完善与数字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着作或论文 |
致谢 |
(7)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FTA进程研究 |
1.2.2 日本FTA农业贸易问题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 |
2.1.1 博弈论 |
2.1.2 国际贸易谈判理论 |
2.1.3 博弈论与国际贸易谈判的联系 |
2.2 国家利益理论与农业保护 |
2.2.1 国家利益理论 |
2.2.2 关于农业贸易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
2.3.1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
2.3.2 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 |
第3章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
3.1 日本FTA战略的发展历程 |
3.2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特点 |
3.2.1 立足东亚,精选谈判对象 |
3.2.2 迅速扩张,由双边EPA向巨型FTA转变 |
3.2.3 先易后难,采取EPA形式取代FTA |
3.2.4 提高标准,力争主导规则 |
3.2.5 维护安全,力保战略资源稳定进口 |
3.3 日本FTA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
3.3.2 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3.3.3 来自美国因素的影响 |
3.3.4 农业保护政策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分析 |
4.1 主要政府部门对FTA战略谈判的纲领性文件 |
4.1.1 外务省关于FTA战略的指导方针 |
4.1.2 经产省关于FTA战略的基本原则 |
4.1.3 农水省关于FTA战略的谈判要点 |
4.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一个双层博弈模型 |
4.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主要模式的形成及推广 |
4.3.1 完全排除农产品的谈判模式 |
4.3.2 保护最敏感产品的谈判模式 |
4.3.3 利益交换的谈判模式 |
4.3.4 “外交优先”的谈判模式 |
4.3.5 全盘考量国家利益的谈判模式 |
第5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根源分析 |
5.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历史根源:农业保护政策 |
5.1.1 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
5.1.2 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 |
5.1.3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一个横向对比 |
5.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
5.2.1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 |
5.2.2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议题谈判的影响 |
5.3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现实根源:经济、外交、政治 |
5.3.1 农业持续低迷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经济根源 |
5.3.2 粮食依赖进口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外交根源 |
5.3.3 利益集团博弈是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政治根源 |
5.4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的未来将促进农业改革 |
第6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及实证分析 |
6.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效果分析 |
6.1.1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
6.1.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效果的评价 |
6.2 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实证分析 |
6.2.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的说明 |
6.2.3 实证分析过程 |
6.2.4 主要结论 |
6.3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的主要经验 |
第7章 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FTA战略进展情况 |
7.1.1 中国FTA战略现状 |
7.1.2 中国农业贸易保护现状 |
7.2 对中国继续推进FTA战略的启示与建议 |
7.2.1 在农业贸易保护及农业议题谈判方面的建议 |
7.2.2 推动RCEP进程的建议 |
7.2.3 推动中日韩FTA进程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何为博弈 |
2. 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 |
2.1 现代商务谈判中的非合作博弈 |
2.2 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合作博弈 |
(9)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 |
2.1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概念:研究范围的界定 |
2.1.1“区域”与“东亚”:概念的界定 |
2.1.2“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
2.1.3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基本特征 |
2.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解释 |
2.2.1 国际经济学的解释 |
2.2.2 国际政治学的解释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解释的新发展: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渊源 |
2.3.2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脉络 |
2.3.3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3.1.2 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3.1.3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 |
3.1.4 区域经济合作公共产品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
3.2 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 |
3.2.1“区域”的逻辑内涵: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的界定 |
3.2.2“公共”的逻辑内涵:产品公共性的三维判断标准 |
3.2.3“产品”的逻辑内涵:供给客体的形态与内容界定 |
3.3 本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1 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2 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4 国家层面: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与约束 |
3.4.1 预期收益: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动力 |
3.4.2 供给成本: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部约束 |
3.4.3 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约束 |
3.5 国际层面:区域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实现条件 |
3.5.1 供给机制:连接各供给主体的制度安排 |
3.5.2 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跨越” |
3.5.3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收益条件 |
3.5.4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条件 |
3.5.5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性条件 |
3.6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
3.6.1 选择合适的供给模式、创设合理的供给机制 |
3.6.2 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决定了具体的供给途径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 |
4.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1.1 东亚经济合作的酝酿、探索与启动 |
4.1.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2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4.2.1 东亚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2.2 东亚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与成效 |
4.3.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
4.3.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总体评估 |
4.3.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实证检验 |
4.4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成功的实现条件 |
4.4.1 收益条件:稳定的预期收益与绝对收益关注占主导 |
4.4.2 成本条件:总供给成本较低与大国的选择性激励 |
4.4.3 外部性条件:“开放的区域主义”与美国的有限介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 |
5.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 |
5.1.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深化的动因 |
5.1.2 深度合作趋势与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5.1.3 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和判定标准 |
5.1.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 |
5.2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1 东亚高质量贸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2 东亚高质量投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3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 |
5.3.1 收益原因:相对收益竞争弱化了供给的根本动力 |
5.3.2 成本原因:供给成本高昂强化了供给的内部制约 |
5.3.3 外部性原因:美国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制约 |
5.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突破 |
5.4.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 |
5.4.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6.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 |
6.1.1 供给主体广泛化且不可避免 |
6.1.2 供给产品多层次化且无法相互替代 |
6.1.3 供给机制多元化且长期并进 |
6.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不确定性 |
6.2.1 东盟:供给中心地位的不确定性 |
6.2.2 中日关系:竞争性供给影响的不确定性 |
6.2.3 美国:TPP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
6.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决定因素 |
6.3.1 收益因素:预期收益分化下的再整合 |
6.3.2 成本因素:大国与强国率先支付的重要性 |
6.3.3 外部性因素:竞争与互融中的外部性内在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 |
7.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定位 |
7.1.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身份 |
7.1.2 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7.2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 |
7.2.1 将国内经济转型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合起来 |
7.2.2 将深化对外开放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统一起来 |
7.2.3 以重点供给某些产品为突破口,逐步向全面供给拓展 |
7.2.4 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立足点,逐步向全球层次过渡 |
7.3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
7.3.1 加快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机制 |
7.3.2 渐进提高供给机制的制度化水平 |
7.3.3 警惕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则风险 |
7.3.4 全面优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服务贸易的概念界定 |
2.1.2 服务贸易自由化概念的界定 |
2.2 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论 |
2.2.2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下的服务贸易理论 |
2.2.3 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 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服务贸易自由化路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
2.3.1 贸易自由化的路径之争: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 |
2.3.2 区域贸易安排阻碍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视角 |
2.3.3 区域贸易安排促进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视角 |
2.3.4 基于体系、国家和社会视角的贸易自由化路径选择理论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全球与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与合作的现状分析 |
3.1 全球服务经济的兴起与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
3.2 东亚地区及其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3.2.1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情况 |
3.2.2 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
3.2.3 日本和韩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
3.2.4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
3.3 当前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和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4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贸易效应与实证研究 |
4.1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1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静态贸易效应分析 |
4.1.2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动态贸易效应分析 |
4.2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的紧密性、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
4.2.1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测度的评价指标 |
4.2.2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紧密性的测度分析 |
4.2.3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互补性的测度分析 |
4.2.4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竞争性的测度分析 |
4.2.5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结构测度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效应评价 |
4.3 基于引力模型的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效应水平分析 |
4.3.1 引力模型的理论概述及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 |
4.3.2 模型、样本和数据 |
4.3.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路径研究——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 |
5.1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博弈分析 |
5.1.1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前提——基于占优战略均衡分析 |
5.1.2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合作与非合作博弈模式比较分析 |
5.2 议价模型视角下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的理论概述与有关假定 |
5.2.2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签订阶段的动态博弈分析 |
5.2.3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实施阶段的动态博弈分析 |
5.3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内利益团体影响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的假定和说明 |
5.3.2 签订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前政府与利益团体间的博弈分析 |
5.3.3 签订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中政府与利益团体的博弈分析 |
5.4 基于博弈分析框架的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路径的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6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机制整合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分析框架 |
6.1 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演进和变迁 |
6.1.1 全球价值链的生成与区域生产网络的演进 |
6.1.2 全球价值链整合中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融合互动 |
6.1.3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结构动力:开放性的服务生产网络 |
6.2 “地区主义”的东亚困境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新地区主义” |
6.2.1 “地区主义”的概念认识和理论界定 |
6.2.2 缺少“地区主义”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实与困境 |
6.2.3 东亚服务生产网络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治理互动 |
6.2.4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机制诉求:新地区主义的东亚合作 |
6.3 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竞争性合作机制比较与整合 |
6.3.1 开放性的东亚服务生产网络与国际分工调整中的美国优势 |
6.3.2 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集散地”与中国经济崛起的作用 |
6.3.3 竞争性合作机制的比较与整合:“TPP轨道”与“东亚轨道”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
7.1 基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改善自身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
7.2 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促进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
7.3 把握东亚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进程重点,注重合作机制整合发展 |
7.4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东亚服务贸易出口流量的面板原始数据情况 |
附录B 东亚服务贸易出口流量的面板数据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冲绳驻日美军基地问题博弈研究 ——基于一种特殊“双层博弈”的视角[D]. 苏安超. 外交学院, 2021(11)
-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程索赔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周楠星.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双层博弈视角下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动因探析[D]. 高绰璟. 北京大学, 2020(03)
- [4]美国区域合作中的数字贸易规则研究[D]. 孔大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5]纳什均衡理论在商务谈判策略制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D]. 王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6]论数字经济影响下贸易壁垒新形态的法律规制困境[D]. 裘韵. 苏州大学, 2019(03)
- [7]FTA进程中日本农业议题谈判模式研究[D]. 黄金宇. 辽宁大学, 2018(05)
- [8]现代商务谈判中的博弈分析[J]. 郑伟. 文存阅刊, 2018(20)
- [9]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D]. 马学礼. 吉林大学, 2016(08)
- [10]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D]. 刘中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