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失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康秀华[1](2020)在《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肺癌(Lung cancer)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根据我国肿瘤年度报告,2000年至2014年间,肺癌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4年肺癌估计新发病例78.1万,发病率为57.13/10万;同时,估计死亡病例数为62.64万,死亡率为45.8/10万,居同期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导致约2/3的患者在诊断时即已是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机会,尽管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基因组不稳定性,这些治疗也仅能让少部分患者受益,且依然容易产生耐药、复发,5年生存率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对于肺癌的发病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肺癌突变论坛(lung cancer mutation consortium,LCMC)研究发现约2/3的进展期肺癌病例中至少检测出一种驱动突变基因的存在3,开发针对这些靶点基因的药物可以改善部分肺癌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有的靶向药物针对靶基因突变的优势人群就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如能寻找到新的驱动基因,就有可能为解决部分肺癌患者的治疗窘境。高迁移率族(High mobility group,HMG)蛋白是一类含量丰富、进化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因其在电泳时有很高的迁移率而得名,该蛋白家族成员广泛存在,数量丰富,可结合到DNA或核小体上来诱导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对于染色体动力学和染色体中DNA转录、翻译等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MGs分为经典的HMG蛋白和非经典的HMG蛋白。经典的HMG蛋白发现较早,可分为HMGA(High mobility group A protein),HMGB(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和HMGN(high 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三个亚族,分别通过“AT-hooks”、HMG盒结构域、核小体结合结构域结合到DNA或核小体上,参与染色体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表观遗传学修饰等。非经典的HMG家族成员包括HMGXB3(HMG-box containing 3),HMG2L1(high mobility group 2 like 1),HMG20A,HMG20B四位成员,均发现较晚,目前研究的也较少。经典的HMG蛋白都发现与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研究最深入的HMGB1参与了肺癌的发生、转移甚至化疗药物耐药,那同样含有HMG盒结构域的HMG2L1是否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呢?基于此设想,本研究首先探索性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肺癌外科切除手术标本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MG2L1的表达水平,发现癌组织中HMG2L1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随后我们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并分析HMG2L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同时,我们在细胞水平探索HMG2L1的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shRNA干扰HMG2L1的表达,并研究其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可能的机制。研究目的:1.了解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2.探索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实验方法:1.肺癌组织检测HMG2L1表达:收集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2L1的表达,采取H-score评分方法进行半定量评分。同时收集入组病例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合并疾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化程度等,并按期进行随访。分析HMG2L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2.细胞实验:(1)细胞培养:从ATCC细胞库购买人类NSCLC细胞系A549及H1299细胞,采用含10%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培养,待细胞生长至90%融合时进行胰蛋白酶消化传代,按2×105/ml的接种密度接种到新培养瓶中分瓶培养,每2-3天传代1次。(2)构建HMG2L1-shRNA慢病毒载体:根据人HMG2L1基因序列,通过网站设计3对干扰序列,交由公司合成并构建质粒载体,测序分析验证,包装成慢病毒,并转染至A549细胞中,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选取最佳干扰序列病毒进行扩增,获得HMG2L1-shRNA慢病毒载体。(3)转染HMG2L1-shRNA慢病毒:将HMG2L1-shRNA慢病毒转染至A549细胞和H1299细胞,转染72小时后提取细胞的蛋白及RNA,采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鉴定转染效率。(4)建立稳定细胞表达细胞株:将转染了HMG2L1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加入预先摸索好浓度的含杀稻瘟菌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反复换液传代,筛选后的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鉴定HMG2L1的表达;(5)细胞功能检测:1)增殖实验:将转染对照/HMG2L1-shRNA慢病毒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上,种板后第2,4,6天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染色后在酶联免疫仪上检测595nm波长测定各组细胞的吸光值,根据吸光值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增殖率;2)划痕实验:将转染对照/HMG2L1-shRNA慢病毒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接种于6孔板上,待细胞生长至90%融合时进行划痕,每12小时观察细胞迁移情况,拍照记录,并采用ImageJ软件计算划痕面积;3)侵袭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将Matrigel胶均匀铺于小室内层底部,将转染对照/HMG2L1-shRNA慢病毒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悬液接种至小室里面,用含1%FBS培养基饥饿24小室后,将小室外面替换成10%FBS完全培养基,在37℃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后取出小室,对小室底部外侧的细胞进行固定、染色,拍照计算细胞的数量;(6)细胞信号通路研究:将转染对照/HMG2L1-shRNA慢病毒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接种至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3.统计分析:采用prism 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值变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分类变量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1.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MG2L1表达情况:共收集并检测了60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二者的HMG2L1检测水平分别为:癌组织的H-SCORE评分176±4.71,癌旁组织的H-SCORE评分为84.68±4.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肺癌组织HMG2L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癌组织样本中H-score评分的中位数(179.8)为界值,将肺癌组织HMG2L1表达分为低表达组(≦179.8)和高表达(>179.8)组,结果显示HMG2L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病理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HMG2L1的表达水平越高,则病理组织的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采用t检验进一步分析各临床特征分组中HMG2L1的表达水平,发现HMG2L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3)截至2020年3月30日,60例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为16.2月(7-21月)。60例患者中,38例患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等肿瘤相关治疗(38/60,63%),22例(22/60,37%)患者接受了1-8次不等周期的的化疗。出现疾病进展12例(12/60,20%),其中死亡4例(4/60,6.7%)。12例疾病进展患者的的H-score评分为190±5.359,IA期2例(2/60,3.3%),IB期2例(2/60,3.3%),IIA期3例(3/60,5%),IIIA期3例(3/60,5%),IIIB期2例(2/60,3.3%);4例未进行术后化疗(4/60,6.7%),8例进行了术后化疗(8/60,13.3%)。4例死亡患者的平均H-score评分200.6±5.086,IIA期1例(1/60,1.7%),IIIA期2例(2/60,3.3%),,IIIB期1例(1/60,1.7%),IIA期患者未接受化疗,其他3例均接受了化疗。截至目前随访时间,HMG2L1的高表达可能与生存预后不良相关(P<0.05),暂时未发现两组无病生存期(DFS)的差异(P>0.05)。2.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功能及机制:(1)所筛选的3个引物序列中HMG2L1-shRNA-VL1222可以显着敲低HMG2L1,将该慢病毒转染A549细胞及H1299细胞,再通过BSD筛选成功获得了HMG2L1干扰的细胞系,经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后HMG2L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着下调;(2)HMG2L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A549细胞中敲低HMG2L1后细胞增殖率下降,且在接种的第6天具有显着差异(P<0.001);在H1299细胞中敲低HMG2L1后同样出现细胞增殖率下降,且在接种的第6天具有显着差异(P<0.001)。对比两株细胞HMG2L1后的增殖率,A549细胞下降的似乎要明显些。(3)HMG2L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结果结果显示,A549细胞迁移较慢,需要近68-90h划痕才充分闭合;H1299迁移速度较快,36小时细胞即可迁移到对侧。转染HMG2L1-shRNA的A549细胞和H1299细胞迁移速度均较对照组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HMG2L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在A549细胞敲低HMG2L1可使细胞的侵袭能力显着下降(P<0.01),而在H1299中,转染HMG2L1-shRNA的H129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能力显着下降(P<0.01)。(5)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在A549细胞和H1299细胞中敲低HMG2L1后,虽然β-catenin和Wnt5a略有上升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表达也未见明显变化,这可能提示了人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功能并不是通过Wnt信号通路和STAT3而发挥作用,因此,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结论: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MG2L1的表达在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HMG2L1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HMG2L1的表达水平越高,则病理组织的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同时,也可能与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男性、吸烟、鳞癌的表达水平较高。3.HMG2L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HMG2L1的表达越高,总生存期越短。目前尚未发现HMG2L1的表达水平与无病生存期的相关性。4.HMG2L1可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转移。5.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分子β-catenin、Wnt5a及STAT3无关,可能通过其他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滕继平[2](2018)在《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提出肺癌仍然是全球常见的第二位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70%。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NSCLC尤其是肺腺癌中多种驱动癌基因的分子畸变及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及深入的研究。依据基因突变情况采用相对应的靶向药物治疗,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和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大量未知的癌基因未被发现或作用不明。至今肺癌依旧是一种异质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难治性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总体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深入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致病原因、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早期诊断、监测和治疗肺癌的相关标记物和基因及免疫治疗靶点,依旧是研究重点、热点和研究的方向。ARHGAP10与Ras基因同源,同属于G蛋白超家族的其中一员,在多种人体正常组织及恶性肿瘤实验细胞系中表达阳性。ARHGAP10的过表达或缺失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和迁移具有调控作用。但由于ARHGAP10结构的复杂性和其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区域和调控方式有其独特性,目前人们对ARHGAP10在肺NSCL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还未有研究报道。深入研究ARHGAP10在NSCLC中的表达与调控功能对于阐明ARHGAP10与NSCLC之间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望为ARHGAP10相关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靶点,促进相关药物的研发。第一部分: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良性肺肿瘤组织和早、中、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NSCLC组织中ARHGAP10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分析不同阶段的肺癌组织中ARHGAP10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循环血肿瘤细胞及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ARHGAP10在NSCLC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初步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20例样本,良性肺肿瘤组织和早、中、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NSCLC组织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P53、EGFR、VEGF、ARHGAP10四组中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富集及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外周血循环血肿瘤细胞(CTC)计数情况,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及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并对实验结果根据样本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1)ARHGAP10表达在良性肺肿瘤组织与NSCLC间有明显差异;随着肿瘤分期的严重程度ARHGAP10蛋白表达强度值逐渐降低,极个别甚至表达缺失。2)ki67、P53、EGFR、VEGF与ARHGAP10五项指标免疫组化的阳性表达彼此独立3)VEGF与ARHGAP10在四组中强阳性表达情况线条图有明显反向趋势。4)CTCS四组间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92.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6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HGAP10阳性表达与CTCs>l之间两组比较无明显的相关性(P<0.01)。5)ARHGAP10阳性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EGFR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ARHGAP10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类型类型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本实验提示ARHGAP10的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存在某种联系但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VEGF强阳性表达与ARHGAP10强阳性表达在不同NSCLC临床分期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负相关的可能性较大,在后续的实验中值得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联。CTCS检测阳性对于NSCLC患者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免疫组化的EGFR阳性结果并不能预测NSCLC一定存在EGFR基因突变,ARHGAP10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提示ARHGAP10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途径信号通路关联性不高,在该信号通路是否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的价值需要仔细斟酌。第二部分: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的基础研究目的基于第一部分ARHGAP10与肺癌的不同阶段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ARHGAP10与人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对选用的4种肺癌细胞系(A549、NCI-1975、NCI-H1299和NCI-H460)中ARHGAP10的蛋白水平和mRNA 水平进行检测。并在ARHGAP10低表达的细胞中转染ARHGAP10慢病毒表达质粒,随即通过WB和RT-PCR检测技术验证转染效果。同时观察ARHGAP10低表达的细胞中转染ARHGAP10慢病毒表达质粒后,取不同时间点检测该细胞系的增殖速率、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ARHGAP10在影响细胞生理功能改变的机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GSEA对其影响通路进行预测,并对信号通路中一些重要的关键因子进行验证。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裸鼠荷瘤模型——转染前后的A549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后,观察肺组织癌灶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4种人肺癌细胞(A549,NCI-1975,NCI-H1299,NCI-H460)中ARHGAP10的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数据显示NCI-1975和NCI-H1299两组细胞ARHGAP10表达水平相对较高,NCI-H460和A549两组细胞ARHGAP10表达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构建表达ARHGAP10的慢病毒质粒转染慢病毒,进而感染低表达的两组肺癌细胞A549和NCI-H460。ARHGAP10低表达的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组其ARHGAP10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强。野生型细胞和转入慢病毒载体的两者增值速度在24h、48h和72 h皆高于ARHGAP10慢病毒转染组细胞(A549和NCI-H460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发现,感染过表达ARHGAP10慢病毒的A549和NCI-H460细胞组细胞数量减低,且侵袭抑制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GSEA方法检测结果提示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与ARHGAP10的表达呈负相关。分别检测ARHGAP10高表达的对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MP-2 MMP-9和VEGF)和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c-myc 和 p21)。ARHGAP10 过表达 A549 细胞组的 MMP-9,MMP-2,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皆显着降低,p21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RHGAP10 过表达 NCI-H460 细胞组的 MMP-9,MMP-2,β-catenin 和 c-myc 蛋白表达水平皆显着降低,p21表达增加,差异各自具有统计学意义。用10mM氯化锂刺激过表达ARHGAP10的A549细胞组β-catenin在氯化锂刺激后表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尾静脉注射转染Vector的A549+肺癌细胞裸鼠组分离出肺组织后,肉眼可见肺部肿瘤结节形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呈现圆形,核仁明显,可见分裂象,胞浆丰富;尾静脉注射转染ARHGAP10过表达病毒的A549+肺癌细胞裸鼠组分离出肺组织后肉眼观未见明显异常,镜下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实验通过GSEA确定ARHGAP10可能在肺癌中调节的确切途径。应用富集分析发现远处转移(metastasis)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与ARHGAP10表达呈负相关。本实验通过生物技术转染病毒质粒,验证了高表达ARHGAP10对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MP-9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 Wnt 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c-myc 和 p21)的影响。证实ARHGAP10的过表达可显着抑制多株人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在恶性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ARHGAP10或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或可作为临床肺癌的治疗靶标。
王生[3](2019)在《miR-21、miR-31、miR-92a及Let-7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人类最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肿瘤晚期,因此治疗和预后都比较差。研究发现,如果NSCLC在早期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而寻找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对NSCLC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20bp的非编码RNA,近来有研究报道其可作为NSCLC潜在的诊断标志物。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组织和血浆中miRNA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结合智能算法GO分析、KEGG分析、Meta分析等,初步建立miRNA调控肺癌易感基因的调控网络,为NSCL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1.探索NSCLC患者组织中miR-21、miR-31和miR-92a和血浆中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评估其对诊断NSCLC患者的潜在临床价值。2.在前面研究基础上,通过Meta分析文献挖掘结合GO分析和KEGG数据库初步构建miRNAs调控肺癌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为探索肺癌发生发展机制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的表达水平,比较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的表达水平差异,并探索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通过建立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的表达在NSCLC诊断方面的价值;釆用Kplan-meire生存分析法探究miR-21、miR-31和miR-92a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和24例正常健康者血浆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水平,比较NSCLC患者和24例正常健康者血浆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水平差异,并探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建立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浆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在NSCLC诊断方面的价值;釆用Kplan-meire生存分析法探究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3.通过Meta分析文献挖掘肺癌易感基因,同时结合miR-21、miR-31、let-7对应的靶基因PTEN、ITGA5、KRAS,利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由上述miRNAs及基因组成的肺癌调控网络模型;对本课题前期研究的肺癌相关基因erbB4突变前后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进行分析,运用KEGG构建erbB4参与的信号通路;将erbB4补充到此次构建的肺癌调控网络,最终初步建立了由miR-21、miR-31、let-7及EGFR、P53、ITGA5、PTEN、KRAS、erbB4组成的肺癌调控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在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表达水平差异比较中,癌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中,miR-21、miR-31和miR-92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块大小、亚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对NSCLC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而miR-31和miR-92a二者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更佳;NSCLC患者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iR-21、miR-31和miR-92a高表达组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低表达组。2.在NSCLC患者和正常健康者血浆miR-21、miR-31和let-7的表达水平差异比较中,肺癌组miR-21和miR-31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et-7的相对表达量略高于正常对照组;在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中,存在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浆miR-31和let-7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P<0.05),其余临床病理特征与miR-21、miR-31、let-7相对表达量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miR-21、miR-31和let-7对NSCLC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而三者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更佳;NSCLC患者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iR-21和miR-31高表达组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低表达组,而let-7高表达组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组。3.利用Meta分析找出了4个肺癌易感基因:KRAS、EGFR、PTEN、P53,同时结合miR-21、miR-31、let-7对应的靶基因PTEN、ITGA5、KRAS,构建肺癌调控网络。此外,基于本课题前期对肺癌相关基因erbB4突变前后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分析,结合KEGG找到的erbB4参与的信号通路,将erbB4补充到此次构建的肺癌调控网络,最终初步建立了由miR-21、miR-31、let-7及EGFR、P53、ITGA5、PTEN、KRAS、erbB4组成的肺癌调控网络模型。结论本文探究了NSCLC患者组织和血浆miRNAs在NSCLC患者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组织miR-21、miR-31和miR-92a以及血浆miR-21、miR-31、let-7均可能作为NSCLC诊断的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结合智能算法GO分析、KEGG分析、Meta分析等,初步建立了由miR-21、miR-31、let-7及EGFR、P53、ITGA5、PTEN、KRAS、erbB4组成的肺癌调控网络,为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王建,彭芳,张功亮,刘繁荣[4](2017)在《中国居民COX-2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中国居民肺癌患者COX-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从建库以来的所有国内有关肺癌患者COX-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文献,对纳入分析的57篇文献的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57组研究资料具有同质性(异质性检验Q=81.36,P=0.31)合并效应量OR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合并=3.76,其95%Cl为(3.24,4.35)。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7.56,P<0.00001,提示COX-2阳性肺癌患者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关。结论中国居民肺癌患者COX-2阳性表达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即COX-2阳性表达的肺癌更具有侵袭转移性。
黄英泽[5](2016)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易感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Ras相关区域家族亚型A(RASSF1A)是一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可以维持微管稳定性、促进细胞凋亡、控制细胞周期等。目前研究认为,RASSF1A基因在肿瘤细胞内低表达主要是由于DNA甲基化的结果。本研究通过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易感性及其预后的关系,并探讨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对癌症诊断的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图集(TCGA) HumanMethylation450 BeadChip (Illumina)平台下载Level 1中的33种癌症(分别是急性髓性白血病、肾上腺皮质癌、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低级神经胶质瘤、浸润性乳腺癌、宫颈鳞癌和子宫腺癌、胆管癌、结肠癌、食管癌、多形性胶质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肝细胞癌、肺腺癌、肺鳞癌、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间皮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胰腺癌、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前列腺腺癌、直肠腺癌、肉瘤、皮肤黑色素瘤、胃腺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胸腺瘤、甲状腺癌、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瘤、葡萄膜黑素瘤)的甲基化数据及临床数据,并辅以R挖掘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33种癌症易感性、预后的关系。另外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根据Cochrane协作网的文献检索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SciFinde、Google scholar、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截止至2015-12-01有关研究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关系的病例对照文献,应用R软件的meta包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TCGA计划中的DNA甲基化数据和临床数据挖掘,分析了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15种癌症易感性的关系,以及28种癌症预后的关系。发现RASSF1A基因启动子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OR=33.76,p<0.0001)、浸润性乳腺癌(OR=22.92,p<0.0001)、结肠癌(OR=2.38,p<0.0001)、食管癌(OR=9.71,p<0.000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OR=2.62,p<0.0001)、肾透明细胞癌(OR=13.26,p<0.0001)、肾乳头状细胞癌(OR=109.00,p<0.0001)、肝细胞癌(OR=24.92,p<0.0001)、肺腺癌(OR=36.56,p<0.0001)、肺鳞癌(OR=56.95,p<0.0001)、胰腺癌(OR=6.64,p<0.0001)、前列腺腺癌(OR=463.67,p<0.0001)、直肠腺癌(OR=1.25,p<0.0001)、甲状腺癌(OR=750.55,p<0.0001)、子宫内膜瘤(OR=27.04,p<0.0001)的甲基化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发现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病人预后复发率(HR=1.97,p=0.037)和预后生存率(HR=1.83,p=0.04)较RASSF1A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患者缩短;在胸腺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病人预后复发率(HR=3.55,p=0.01)和预后生存率(HR=5.84,p=0.009)较RASSF1A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患者缩短;在结肠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病人预后复发率(HR=2.25,p=0.006)较RASSF1A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患者缩短;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病人预后生存率(HR=1.66,p=0.006)较RASSF1A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患者缩短,在肺鳞癌(HR=0.51,p=0.003)、前列腺腺癌(HR=0.15,p=0.002)中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他癌症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关系。从文献数据库最初检索到3287篇文献,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有关癌症易感性的共338篇,分别纳入到大肠癌、肺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阴道癌)、肝癌、甲状腺癌、男性肿瘤(阴茎癌、睾丸癌和前列腺癌)、膀胱癌、皮肤癌、乳腺癌、神经系统肿瘤、肾癌、食管癌、头部颈部癌、胃癌、血液癌和淋巴瘤、胰腺癌这16种癌症中;另外纳入癌症预后的文献31篇,分别纳入到肺癌、肝癌、乳腺癌和膀胱癌中。发现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以上16种癌症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和膀胱癌预后生存率(HR=1.42,p=0.0003)、乳腺癌预后生存率(HR=1.55,p=0.0008)和预后复发率(HR=1.50,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n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把TCGA结果和文献的分析结果合并分析发现,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大肠癌(OR=6.52,p<0.0001)、肺癌(OR=16.75,p<0.0001)、妇科肿瘤(OR=10.00,p<0.0001)、肝癌(OR=18.30,p<0.0001)、甲状腺癌(OR=9.78,p<0.0001)、男性肿瘤(OR=12.59,p<0.0001)、膀胱癌(OR=21.51,p<0.0001)、乳腺癌(OR=20.30,p<0.0001)、肾癌(OR=15.02,p<0.0001)、食管癌(OR=11.91,p<0.0001)、头部颈部癌(OR=24.69,p<0.0001)、胰腺癌(OR=3.47,p=0.0012)的易感性存在紧密关联。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膀胱癌患者的总生存期HR=1.37(p<0.0001),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HR=1.18(p=0.0073),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HR=1.42(p=0.0019)都降低,同时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复发率HR=1.44(p<0.0001)都升高。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大肠癌、肺癌、妇科肿瘤、肝癌、甲状腺癌、男性肿瘤、膀胱癌、乳腺癌、肾癌、食管癌、头部颈部癌、胰腺癌的易感性存在紧密联系,和这12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膀胱癌、肺癌、乳腺癌的预后生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望成为临床上判断这12种癌症风险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预测膀胱癌、肺癌、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然而,RASSF1A基因启动子在临床上的价值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良好的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张燕子,曾祥毅,邹细红,李秋莲,彭迁,王小平,杜日昌[6](2013)在《FHIT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FHIT和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和P16基因蛋白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表达阳性率在肺鳞癌中为37.93%(11/29),在肺腺癌中为70.96%(22/31)(P<0.05);P16的表达阳性率在肺鳞癌中为31.03%(9/29),在肺腺癌中为70.96%(22/31)(P<0.05)。FHIT蛋白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和P16蛋白表达相互关联。FHIT和P16在肺鳞癌发生中起了重大作用,FHIT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张燕子,王小平,曾祥毅,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7](2011)在《自制组织芯片研究FHI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基因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00%(33/60),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00%(17/20),FHIT基因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性别、组织类型、肺癌淋巴结转移、吸烟等有关(P<0.05)。结论 FHI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FHIT基因可能是烟草致癌的分子靶。
曾智辉[8](20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Ezrin蛋白表达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研究FHI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Ezrin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其在NSCLC病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5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Survivin和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31/60),显着低于肺良性病变的87.0%(47/54)(P<0.01);FHIT的表达与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NSCLC组织中FHIT表达与Survivin和Ezrin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636,P<0.01;r=-0.714,P<0.01),而Survivin和Ezrin表达无相关关系(r=0.157,P>0.05)。结论:NSCLC中FHIT失表达,Survivin和Ezrin高表达,FHIT、Survivin和Ezr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FHIT、Survivin和Ezrin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肺癌的预后。
时淑珍[9](2008)在《FHIT蛋白和mdm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背景: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重要原因是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大约90%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是候选抑癌基因。FHIT蛋白通过诱导细胞调亡、调控细胞周期,参与微管形成等发挥抑癌作用。它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分化、侵袭性和转移有着重要影响。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为癌基因, mdm2基因扩增或mdm2蛋白过度表达可以负性调节p53,限制其肿瘤抑制功能的发挥,使细胞获得更强的促进细胞转化和恶变的能力。关于FHIT蛋白和mdm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联合检测报道较少,本试验目的是了解FHIT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HIT蛋白和mdm2蛋白在5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FHIT蛋白定位于细胞质,mdm2蛋白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2.53例NSCLC组织FHIT蛋白失表达率62.26%,1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100%表达FHIT蛋白,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吸烟史的FHIT蛋白失表达率(70.73%)显着高于无吸烟史的(33.33%)(p<0.05)。在鳞癌(81.82%)和有淋巴结转移(74.19%)的FHIT蛋白失表达率要显着高于腺癌(48.39%)和无淋巴结转移(45.45%)的。Ⅲ~Ⅳ期失表达率(81.95%)显着高于Ⅰ~Ⅱ期(50%)(p<0.05)。低分化(80%)、中分化失表达率(69.7%)均显着高于高分化(20%)(p<0.05)。FHIT蛋白失表达率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显着相关性(p>0.05)。3.53例NSCLC组织mdm2蛋白过表达率52.83%,1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均不表达mdm2蛋白,二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mdm2蛋白过表达率在Ⅲ~Ⅳ期(71.43%)和有淋巴结转移(67.74%)的要显着高于Ⅰ~Ⅱ期(40.63%)和无淋巴结转移(31.82%)的。低分化(90%)mdm2蛋白过表达率要显着高于高分化(40%)及中分化(45.45%)( p<0.05)。mdm2蛋白过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病理类型无显着相关性(p>0.05)。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蛋白与mdm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1.FHIT蛋白在肺正常组织完全表达,与癌组织有显着性差异,提示FHIT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而且FHIT蛋白失表达情况还可以作为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法之一。FHIT蛋白失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分化程度及吸烟史有关。2.mdm2蛋白过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mdm2蛋白过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FHIT蛋白与mdm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FHIT蛋白失表达和mdm2蛋白过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的恶性增殖及转移,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提示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王小丽[10](2008)在《FHIT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相互关系,旨在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将FHIT ,Survivin作为新的靶分子引入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20例癌旁肺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HIT和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NSCLC中FHIT,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是否存有差异。分析FHIT与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应用SPSS14.0软件包(卡方检验、PEARSON Correlations及Kaplan-Meier)进行统计学处理。按P=0.05检验水准,以P <0.05作为差异有显着性的标准。结果:1.FHI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7.78%显着低于癌旁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0.00%(P<0.01)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0.00% (P<0.01);FHIT蛋白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33.33%,显着低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64.29% (P<0.05);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P-TNM分期有关(P<0.05 ),随肺癌临床分期增加呈下降趋势。鳞癌和腺癌中吸烟组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不吸烟组(P<0.05)。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以及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2.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56%显着高于癌旁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0.00% (P<0.01)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0 (P<0.01);Survivin蛋白表达率在肺癌I、II、III期病人中阳性表达率为52.94%、60.87%、81.82%,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癌临床分期越晚Survivin蛋白表达率越高。鳞癌和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 )。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抽烟无明显相关性。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FHIT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53.80%,FHIT阴性组5年生存率为14.11%,两组间差异显着(Log rank检验,x2 =16.465,P=0.000)。Survivin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43.41%,Survivin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35.90%,两组间差异显着(Log rank检验,x2 =5.488,P =0.019)。4.在NSCLC中,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相关。结论:1.FHI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并与肿瘤P-TNM分期、鳞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FHIT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及进展有关;其表达缺失还与吸烟有关,提示FHIT可能是烟草致癌的靶基因;肺鳞癌FHIT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腺癌,提示FHIT可能不是肺腺癌癌变的关键基因。2.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且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P-TNM分期有关,提示了Survivin可能与肺腺癌的恶性演进关系更为密切。3.FHIT和Survivin与不良预后相关,对于监测NSCLC的预后有重要意义。4.两者有相关性,可能以协同或互补的方式共同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两种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更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为NSCLC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基因靶点。
二、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失表达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失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HMG2L1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收集病例及标本的检测情况 |
2.3.2 HMG2L1 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3.3 随访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HMG2L1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人HMG2L1 基因干扰慢病毒包装及验证 |
3.2.2 细胞学实验 |
3.2.3 分子生物学实验(每一步尽量在冰上进行) |
3.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构建HMG2L1-shRNA慢病毒 |
3.3.2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敲低HMG2L1基因表达 |
3.3.3 HMG2L1 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3.4 HMG2L1 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3.3.5 HMG2L1 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3.3.6 HMG2L1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探索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
二、循环血肿瘤细胞检测实验结果 |
三、EGFR突变检测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基础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离体细胞实验结果 |
二、活体动物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ARHGAP10与肿瘤的相关性 |
1. Rho GTP酶家族 |
2、ARHGAP 10的基本结构 |
3、ARHGAP 10与Rho GTP酶家族的关系 |
4、ARHGAP 10在正常组织的表达 |
5. ARHGAP 10在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
6. ARHGAP 1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miR-21、miR-31、miR-92a及Let-7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miR-21、miR-31、miR-92a在 NSCLC组织表达临床意义探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方法 |
1.4.1 肺组织样本RNA提取 |
1.4.2 RNA质量检测 |
1.4.3 琼脂糖电泳成像 |
1.4.4 逆转录 |
1.4.5 Real-time PCR |
1.4.6 结果与计算 |
1.4.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iRNA表达差异比较 |
2.2 NSCLC患者临床特征与组织miRNA水平的关系 |
2.3 miRNA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 |
2.4 生存曲线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iR-21、miR-31、let-7在NSCLC血浆表达临床意义探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方法 |
1.4.1 血浆总RNA的提取 |
1.4.2 RNA质量检测 |
1.4.3 琼脂糖电泳成像 |
1.4.4 逆转录 |
1.4.5 实时定量PCR |
1.4.6 结果与计算 |
1.4.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肺癌组和正常组血浆miR-21、miR-31、let-7 表达差异比较 |
2.2 NSCLC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浆miRNA水平的关系 |
2.3 miRNA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 |
2.4 生存曲线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肺癌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 |
前言 |
1 材料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肺癌易感基因的Meta分析 |
1.2.1 易感基因的文献检索 |
1.2.2 软件分析方法 |
1.3 肺癌易感基因的GO分析 |
1.4 肺癌易感基因的KEGG分析 |
2 结果 |
2.1 Meta分析结果 |
2.1.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1.2 KRAS基因对肺癌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 |
2.1.3 EGFR基因对肺癌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 |
2.1.4 PTEN基因对肺癌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 |
2.1.5 P53 基因对肺癌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 |
2.2 肺癌易感基因的GO分析结果 |
2.3 肺癌基因调控网络模型的构建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癌相关基因及MiRNA的研究进展 |
1 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 肺癌抑癌基因 |
1.1.1 p53 基因 |
1.1.2 p73 基因 |
1.1.3 PTEN基因 |
1.1.4 FHIT基因 |
1.2 肺癌原癌基因 |
1.2.1 ras基因 |
1.2.2 C-myc基因 |
1.2.3 C-erbB-2 基因 |
1.2.4 Survivin基因 |
2 miRNA |
2.1 miRNA生物合成与功能 |
2.2 miRNA与肺癌的关系 |
2.2.1 miRNA作为肺癌抑癌基因 |
2.2.2 miRNA作为肺癌促癌基因 |
2.3 miRNA与肺癌的治疗 |
3 肺癌易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
3.2 KEGG通路分析 |
3.3 分析基因间互作及构建互作网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居民COX-2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文献异质性检验 |
2.3 敏感性分析 |
2.4发表性偏倚 |
2.5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易感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RASSF1A在细胞内的功能 |
1.1.1 控制细胞周期进程 |
1.1.2 调节有丝分裂的进程 |
1.1.3 诱导凋亡 |
1.2 RASSF1A表观遗传沉默机制 |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TCGA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风险、预后关系的数据挖掘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17种癌症风险的关系 |
2.2.2 RASSF1A基因启动甲基化和28癌症预后的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风险、预后的meta分析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2.1 检索策略 |
3.1.2.2 文献处理 |
3.1.2.3 文章筛选和资料提取 |
3.1.2.4 最终纳入的研究质量评价 |
3.1.2.5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纳入文献流程 |
3.2.2 文献检索及提取结果 |
3.2.3 最终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3.2.4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风险的meta分析 |
3.2.5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预后的相关分析 |
3.2.6 敏感性分析 |
3.2.7 发表偏倚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语与展望 |
4.1 RAS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易感性的相关分析 |
4.2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预后的相关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FHIT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制片 |
1.3 免疫组织化学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FHIT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
2.2 非小细胞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FHIT和P16蛋白表达 |
2.3 FHIT和P16蛋白在肺鳞癌与腺癌中的阳性表达 |
2.4 FHIT和P16蛋白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
3 讨论 |
(8)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Ezrin蛋白表达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组织芯片的制备 |
1.3 结果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FHIT、Survivin和Ezrin蛋白在NSCLC与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果 |
2.2 FHIT、Survivin和Ezrin蛋白在NSCLC与肺良性病变组织间的表达及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3 FHIT蛋白表达与Survivin和Ez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
3 讨论 |
(9)FHIT蛋白和mdm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和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附图 |
(九)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10)FHIT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引言 |
四、正文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五、英文缩略词表 |
六、致谢 |
七、综述部分 |
四、Fhit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失表达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HMG2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 康秀华. 南昌大学, 2020(08)
- [2]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滕继平. 苏州大学, 2018(04)
- [3]miR-21、miR-31、miR-92a及Let-7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机制研究[D]. 王生. 郑州大学, 2019(07)
- [4]中国居民COX-2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Meta分析[J]. 王建,彭芳,张功亮,刘繁荣.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06)
- [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癌症易感性、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 黄英泽.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6]FHIT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张燕子,曾祥毅,邹细红,李秋莲,彭迁,王小平,杜日昌. 中国现代医生, 2013(36)
- [7]自制组织芯片研究FHI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张燕子,王小平,曾祥毅,邹细红,李秋莲,彭迁,杜日昌. 社区医学杂志, 2011(20)
- [8]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Ezrin蛋白表达的关系[J]. 曾智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20)
- [9]FHIT蛋白和mdm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时淑珍. 大连医科大学, 2008(02)
- [10]FHIT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王小丽. 福建医科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