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止喘镇咳露辅助治疗儿童哮喘60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琼芳[1](2021)在《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蝎黄解痉治哮颗粒高、低剂量组,每组7只。利用卵清蛋白(OVA)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采用Diff-Quick记录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及各分类细胞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哮喘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ELISA检测小鼠BALF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以及Th17/Treg的关键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炎症细胞总数及各分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炎症细胞广泛浸润到气管及血管周围;与模型组相比,蝎黄解痉治哮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总数及各分类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得到改善。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g E、IL-17、ICAM-1、VCAM-1、Eotaxin水平明显上调,IL-10水平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蝎黄解痉治哮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IL-10水平上升,Ig E、IL-17、ICAM-1、VCAM-1、Eotaxin水平下降。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ERK1/2、p-JNK和p-p38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蝎黄解痉治哮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p-ERK1/2、p-JNK和p-p38水平下降。结论: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可有效减少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分泌及浸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同时还可通过抑制Ig E、ICAM-1、VCAM-1、Eotaxin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曲元琢[2](2021)在《温肺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CAM-1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肺止嗽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中ICAM-1水平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因2例失访,故实际完成观察病例30例;对照组因1例失访、1例未按要求用药被剔除,故实际完成观察病例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温肺止嗽汤,每次150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次一片,每晚1次,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症状起效时间、血清中ICAM-1含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CAM-1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治疗咳嗽症状起效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及肾功的指标均无异常。结论:1、温肺止嗽汤可以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2、温肺止嗽汤可以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患者的咳嗽症状并缩短患者的咳嗽起效时间;3、温肺止嗽汤可以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患者的血清中ICAM-1水平,在临床上安全有效。
邓穗超[3](2021)在《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探讨该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纳入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雾化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或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定喘汤加味方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3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以中医症候积分为主要依据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停药后1个月进行随访。研究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表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加用定喘汤加味方改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2)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两组患儿主症及次症的症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喘息、咳嗽、喉间痰鸣)及次症(喷嚏、鼻塞、流涕、出汗、大便、咽部查体)的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主症、次症积分进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候总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加用定喘汤加味方改善症候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3)实验室指标:两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差异。(4)安全性:临床观察期间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近期复发率:两组近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依从性:在临床研究观察期间,两组无脱落病例,无拒绝治疗,无自行停药,能坚持整个疗程,依从性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能有效缓解喘息、咳嗽、喉间痰鸣等主要症状,同时改善流涕、大便症状。(2)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临床疗效确切,近期复发率低,安全性好,依从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王建新[4](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王诗淇[5](2021)在《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1受体(NK-1R)、即早基因(c-Fos)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伏九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选取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支气管哮喘模型组(模型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伏九贴膏组、假穴位贴膏组(凡士林贴剂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制作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在激发同时,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一般状态;实验结束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HIC)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P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K-1R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1.小鼠一般状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表现为进食、进水量减少,竖毛、毛发喑淡,雾化激发时小鼠出现点头呼吸,呼吸加深加快,倦怠,站立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典型哮喘样发作;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的小鼠毛发稍暗,哮喘样发作也比模型组要轻,凡士林贴剂组小鼠状态比模型组稍好;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伏九贴膏组的小鼠在精神状态、动作灵活度、进食、进水方面要更好一些。2.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甚至可见红色粘液栓,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脱落,肺泡间隔增厚等明显的病理损伤;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凡士林贴剂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与模型组差异不大;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伏九贴膏组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管壁更厚,炎性细胞浸润更严重。3.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SP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内P物质的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区域,其主要集中在胞浆内。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内P物质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明显较少(P<0.01),凡士林贴剂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比模型组少,但是差异不大(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伏九贴膏组肺组织内P物质阳性表达面积更大,但是差异不大(P>0.05)。4.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内NK-1R和c-Fos的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伏九贴膏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凡士林贴剂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伏九贴膏组肺组织中NK-1R、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稍高,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伏九贴膏和地塞米松能够下调哮喘小鼠肺组织中SP、NK-1R、c-Fos的表达,地塞米松下调效果更明显。2.伏九贴膏和地塞米松可以减轻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其中地塞米松效果更明显;但是在改善小鼠一般状态上,伏九贴膏效果更明显。
宋嘉懿[6](2021)在《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以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清肺消炎丸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所对应的核心基因靶点,通过靶点预测该过程中清肺消炎丸干预调控的生物通路,挖掘出通路中潜在的关键炎症因子。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中相应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ANK数据库挖掘疾病相关靶点,在TCMSP数据库中挖掘药物有效成分,通过ADME进行筛选,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PPI),并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插件MCODE分析核心蛋白module,运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得出有关信号通路及生物进程,最终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其中的关键炎症因子。2临床研究: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筛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清肺消炎丸试验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清肺消炎丸安慰剂。评价清肺消炎丸对于痰热壅肺证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mMRC指数、感染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筛选到清肺消炎丸有效成分47种,疾病—药物成分共同核心靶点153个,其中PTGS2、RELA、AKT1、PTGS1、ESR1、CASP3、MAPK1、MAPK14、MAPK3、IKBKB为主要作用靶点,与PI3K-Akt、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有关重要中药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结合生物通路分析,挖掘出关键炎症因子选择为COX-2、IL-1β、PGE2。2临床研究部分,共收集32例患者,完成观察32例,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经7-14天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均可显着改善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发热、便秘症状,且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口渴、便秘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mMRC评分方面,两组均可改善呼吸困难程度。试验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相比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之间疗效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具有统计学差异趋势。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1β、COX-2、PGE2含量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试验组在降低血清中IL-1β含量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各项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论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影响气道重塑、调控细胞凋亡上。清肺消炎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着改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发热、便秘等症状,可能与其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固有免疫应答有关。
李成刚[7](2020)在《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与现代医学不同表型哮喘模型的相关性;2.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机制;3.探讨儿童湿热哮喘急性发作期与临床常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研究:1.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多因素联合干预,建立湿热哮喘大鼠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内外湿双因素联合干预,建立单纯湿热证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和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的哮喘大鼠为对照,通过多种生物学检测评价模型;2.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加味茵陈蒿汤低、中、高剂量组。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IL-8、IL-17,血清HDL、LDL,血浆FIB,肺组织病理学,肺组织ROR-γtm RNA。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的疗效机制。临床研究:制定临床病例回顾分析表,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学描述,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探寻儿童湿热哮喘发病的微观辨证指标。结果:1.湿热哮喘模型较传统的“单纯OVA激发哮喘模型”的肺泡灌洗液中中细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内外湿”双因素建立的单纯湿热模型出现了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2.加味茵陈蒿汤可改善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湿热证候和哮喘症状,上调HDL水平,下调LDL、HIB水平,改善气道炎症;可明显降低肺组织中RORγtm RNA的表达,下调IL-8、IL-17水平,下调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3.湿热哮喘发病以男童居多,学龄前期儿童高发,住院患儿多处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湿热哮喘多发于秋季,冬季少发,与非湿热哮喘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病毒检测阳性对于区别是否是湿热哮喘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MP检测阳性多提示属湿热哮喘,较非湿热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八项病原学检测初步提示湿热哮喘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4.WBC、L、M、N、EO、BASO、RDW-CV、PLT、PDW、CRP、NLR、PLR、ELR、ENR、EMR、NMR、MLR、K、Na、Cl、Ca、CO2、ALT、AST、ALP、UREA、β2MG、Ig E、CK-MB、LDH、ESR、GLU对于辅助诊断是否湿热哮喘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BLR、TP、TBIL、CREA升高对于辅助诊断是否湿热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可作为一种新型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模型;2.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的“内外湿”联合干预可以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气道炎性浸润;3.加味茵陈蒿汤可以减弱肺组织中RORγtm RNA的表达,下调IL-8、IL-17水平,减轻气道中性粒细胞聚集,其治疗机制可能与Th17细胞通路有关;4.湿热哮喘与秋季发病、MP感染及RBC、HGB、BLR、TP、TBIL、CREA检测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孙硕[8](2020)在《镇肝平喘方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镇肝平喘方治疗哮喘的机制,并观察其对儿童哮喘发作期气逆热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参与临床观察的患儿分为2组,治疗7天。治疗组30例,采用镇肝平喘方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然后观察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药物、蛋白、疾病等数据库获取镇肝平喘方的成分及治疗哮喘的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镇肝平喘方化合物-靶点网络,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再运用DAVID 6.8数据库分析基因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结果:疗效观察显示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主症咳嗽及多个次症的积分改善上优于对照组。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镇肝平喘方关键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核心靶点包括PTGS2、VEGFA、FOS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cGMP-PKG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7条哮喘相关富集通路。结论:镇肝平喘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气逆热哮证疗效显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方可能主要通过干预TNF信号通路TNF、PTGS2、MMP9、FOS的表达来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缓解气道重塑,抑制细胞异常分化,从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王宏宇[9](2020)在《白金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白金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观察,观察白金平喘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白金平喘颗粒冲剂,对照组口服小儿定喘口服液,均以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周,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痊愈14例(46.67%);显效9例(30.00%);有效5例(16.67%);无效2例(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痊愈9例(30.00%);显效15例(50.00%);有效3例(10.00%);无效3例(10.00%),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认为白金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结论:白金平喘颗粒是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安全有效的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郝霖洁[10](2020)在《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肺病科门诊,临床诊断为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百草固肺膏(石家庄市中医院科室制剂)口服,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两组均以8周为1个治疗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评价百草固肺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侯总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口干咽燥、气短单项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咳痰单项积分较前下降,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干咽燥、气短单项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单项积分分别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VAS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VAS积分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积分为3.53±1.31,对照组为4.37±1.03,两组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理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指标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分别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和炎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异常,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具有减轻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出现。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及运用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二、止喘镇咳露辅助治疗儿童哮喘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止喘镇咳露辅助治疗儿童哮喘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内治法 |
2 中医外治法 |
3 结论 |
综述二 MAPK 信号通路和 Th17/Treg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研究 |
1 MAPK与哮喘 |
2 Th17/Treg与哮喘 |
3 结论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哮喘小鼠模型的制备及给药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Ig E、IL-17、IL-10及ICAM-1、VCAM-1、Eoxatin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p-ERK1/2、p-JNK和 p-p38 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温肺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CAM-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概述 |
1.1 病名及症状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施治 |
1.4 外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概述 |
2.1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细胞间黏附因子-1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入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给药方案 |
2.3 用药疗程及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安全性指标 |
2.6 观察时点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两组咳嗽症状积分的比较 |
3.5 两组血清中ICAM-1水平的比较 |
3.6 两组治疗咳嗽症状起效时间的比较 |
3.7 两组安全评价指标变化的比较 |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温肺止嗽汤的药理学研究与方义分析 |
3 温肺止嗽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温肺止嗽汤对临床总疗效的影响 |
3.2 温肺止嗽汤对中医证候积分及咳嗽症状积分的影响 |
3.3 温肺止嗽汤对血清中ICAM-1水平的影响 |
3.4 温肺止嗽汤对咳嗽症状起效时间的影响 |
3.5 温肺止嗽汤对安全性的影响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治法 |
1.4 古方常今用 |
2 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
2.1 流行病学的研究 |
2.2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因素 |
2.3 病理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4 西医治疗的不足 |
2.5 实验室指标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观察的知情告知 |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 临床观察疗效评估 |
3.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3.3 复发率评定 |
4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比较 |
1.2 两组患儿平均年龄的比较 |
2 发病诱因及过敏性疾病史 |
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5 两组症候积分比较 |
5.1 两组主症积分比较 |
5.2 两组次症积分比较 |
5.3 两组症候总积分比较 |
6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
6.1 两组白细胞计数的比较 |
6.2 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比较 |
6.3 两组C-反应蛋白的比较 |
7 安全性分析 |
8 近期复发率比较 |
9 依从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外寒内热证的证型探讨 |
2 立题依据 |
2.1 方药组成及方义分析 |
2.2 药物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3.4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5 近期复发率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
一、前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
七、讨论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
一、前言 |
二、中成药的概念 |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1. 临床问题 |
2. 中成药遴选 |
3. 文献检索 |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证据综合分析 |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8. 推荐意见形成 |
三、结果 |
1. 研究概述 |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
4. 指南质量评价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肺消炎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湿热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一般情况记录 |
2.4 麻醉及取材 |
2.5 血清HDL、LDL测定 |
2.6 血浆FIB测定 |
2.7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 |
2.8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 |
2.9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步骤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动物一般情况 |
3.2 血清HDL、LDL测定结果 |
3.3 血浆FIB测定结果 |
3.4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结果 |
3.5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现代哮喘鼠模型研究进展 |
4.2 人哮喘表型与动物哮喘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
4.3 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2章 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制备 |
2.2 实验分组 |
2.3 给药方法 |
2.4 一般情况观察 |
2.5 麻醉及取材 |
2.6 血清HDL、LDL测定 |
2.7 血浆FIB测定 |
2.8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 |
2.9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动物一般情况 |
3.2 血清HDL、LDL测定结果 |
3.3 血浆FIB测定结果 |
3.4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结果 |
3.5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加味茵陈蒿汤立法依据及组成 |
4.2 加味茵陈蒿汤的实验研究进展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3章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湿热哮喘相关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肺泡灌洗液IL-8、IL-17 含量 |
2.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ROR-γtm RNA表达 |
3 结果 |
3.1 大鼠BALF中 IL-8、IL-17 含量的ELISA检测结果 |
3.2 大鼠肺组织ROR-γtm RNA表达结果 |
4 讨论 |
4.1 Th17 细胞相关机制与哮喘的相关性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4章 儿童湿热型哮喘临床回顾性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病例分组 |
1.5 信息采集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哮喘患儿病例信息统计描述 |
3.2 湿热与非湿热哮喘患儿临床生化检测分析 |
3.3 哮喘患儿病原学检查情况 |
3.4 湿热哮喘患儿诊断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湿热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4.2 湿热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
4.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一儿童湿热型哮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综述二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实验图片 |
附录4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已发表论文 |
(8)镇肝平喘方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1. 西医学诊断标准 |
2. 中医辨证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病例终止标准 |
(六)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案 |
1. 用药方案 |
2.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
3. 观察疗程 |
(二) 观察内容 |
1. 一般资料 |
2. 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三) 疗效评判标准 |
(四) 安全性分级 |
三、数据处理 |
四、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1. 患儿年龄分布比较 |
2. 患儿性别分布比较 |
3. 患儿病情程度分布情况比较 |
(二) 两组治疗前资料比较 |
1. 证候总积分比较 |
2. 治疗前主症情况比较 |
3. 治疗前次症情况比较 |
(三) 两组治疗后资料比较 |
1. 临床疗效比较 |
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 治疗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4. 治疗后主症情况比较 |
5. 治疗后次症情况比较 |
(四)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立题背景 |
二、哮喘气逆热哮证的病机分析 |
三、镇肝平喘方药物分析 |
四、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网络药理学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镇肝平喘方的化学成分及预测靶点 |
(二) 哮喘相关靶点的确定 |
(三) 网络构建及分析 |
(四) 靶点通路富集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一) 候选化合物及预测靶点的筛选 |
(二) 疾病靶点的获取结果 |
(三) 网络构建结果 |
(四)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四、讨论 |
(一) 镇肝平喘方治疗哮喘的化学成分 |
(二) 镇肝平喘方治疗哮喘的核心靶点 |
(三) 信号通路的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9)白金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 |
1.1 病名的描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诊断 |
1.4 治疗 |
2 西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机制 |
2.3 诊断标准 |
2.4 药物治疗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临床试验方法 |
2.1 临床研究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一般临床研究资料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二章 讨论 |
1 哮喘发作期病因病机 |
2 哮喘发作期中医治疗 |
2.1 寒性哮喘治疗 |
2.2 热性哮喘治疗 |
2.3 外寒内热哮喘治疗 |
3 立方依据 |
4 方药分析 |
4.1 白金平喘颗粒 |
4.2 小儿定喘口服液 |
5 疗效分析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8 体会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性指标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咳嗽视觉模拟(VAS)评分标准 |
3.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 安全性判定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纳入情况 |
2 一般资料 |
3 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1 咳嗽症状积分 |
3.2 咳痰症状积分 |
3.3 口干咽燥症状积分 |
3.4 气短症状积分 |
3.5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4 治疗前后的VAS积分比较 |
5 治疗前后的EOS%比较 |
6 治疗前后的FeNO计数比较 |
7 治疗前后的FEV1%pred比较 |
8 治疗前后的PEF%pred比较 |
9 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10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0 现代医学对CVA的认识 |
1 气阴两虚型的病因病机 |
2 膏方治疗慢性疾病的优势 |
3 百草固肺膏的组方分析 |
3.1 药物组成 |
3.2 方解 |
3.3 药物分析 |
4 临床结果分析 |
4.1 VAS积分分析 |
4.2 肺功能分析 |
4.3 EOS%、FeNO疗效分析 |
4.4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4.5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6 安全性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 |
四、止喘镇咳露辅助治疗儿童哮喘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蝎黄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D]. 陈琼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温肺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寒袭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CAM-1的影响[D]. 曲元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的临床研究[D]. 邓穗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伏九贴膏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作用机制的探讨[D]. 王诗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宋嘉懿.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D]. 李成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镇肝平喘方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分析[D]. 孙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白金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研究[D]. 王宏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百草固肺膏治疗气阴两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D]. 郝霖洁.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标签:哮喘论文; 对照组论文; 儿童哮喘论文; 哮喘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儿童咳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