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

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

一、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萍,张福真[1](2022)在《家庭教育中说谎行为的危害、类型及解决方式》文中研究说明诚实不说谎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教育目标。孩子说谎是家庭品德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家长也会说谎,有时还会用说谎方式教育孩子。家庭中的说谎行为不仅传达错误信息,还损害亲子间的相互信任,危害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家庭教育中的说谎行为有家长说谎和孩子说谎两种类型。家长说谎的主要理由是"为孩子好",孩子说谎的理由主要逃避处罚和任务,获得精神或物质奖励。家长要从观念、认识、态度和方式等方面深刻反省,解决自身说谎问题,也要客观理性分析孩子说谎的实际理由,采取针对性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说谎问题。

吴亚军[2](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指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金凤琴[3](2019)在《霍桑和斯坦利行动的知识规范研究》文中认为知识与行动关系问题的讨论对于进一步明确知识的价值以及规范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西方知识论对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知识能否成为行动的规范。霍桑和斯坦利强调知识是行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提出行动的知识规范原则:主体的选择依赖命题P,将命题P作为行动的理由是恰当的,当且仅当该主体知道命题P。布朗和鲍曼等学者提出外科医生案例、孤立的二手知识案例、葛梯尔型案例和再婚案例等知识规范的反例,持有否定论或者弱否定论的观点,认为行动的规范不是知识,而是期望效用、接受或者信念。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关于知识规范的反例都成立,并且即便承认存在着知识规范的反例,否定论和弱否定论同样存在反例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反驳知识规范。相反,肯定知识规范的存在,并从知识概念受风险等实践因素的影响、规范力程度、以及对“恰当性”概念的理解等方面对霍桑和斯坦利的知识规范原则进行重释和完善,能够避免产生知识规范、否定论和弱否定论的反例等一系列问题。知识规范的新解释在肯定知识作为行动的规范所具有的充分必要性作用的同时,也为审慎的或道德的等其他规范留下一定的空间。并且行动的知识规范的讨论从新的角度强调了“知识”在知识论中的地位和价值。

高云鹤[4](2019)在《现代汉语假话类型及其顺应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假话即虚假言语信息。假话不同于“大话”“空话”“套话”“虚假信息”“谎言”,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武断地将“假话”等同于其中任何一个概念。从信息本体论的角度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看作是交际双方各自持有的信息系统的交汇,大多数情况下,交汇过程都是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并存的状态。根据真实和虚假信息的交汇状态,假话分成言不符实、言不及实、言过于实三个类别。每一类假话的信息系统中也都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共存的,它们分别在会话交际中起到推行语用策略和显示语用意图的作用。从结构顺应性、语境顺应性、动态顺应性三个方面的分析出发,可得到三类假话中各自的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的顺应机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假话现象存在合理性的理解。假话只是信息传递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没有或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它作为一种途径或手段,有利于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促使我们达成利己或利他的交际目的。从道德层面评论“假话”这一语言现象的实质是对人性的道德评判,不管是真实还是虚假的言语信息,它作为一种工具不应该对其存在褒扬或贬斥的态度。因此,我们理应树立科学的假话观。

张轲[5](2019)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非真实性话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了这一现象,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主要研究对话过程的逻辑性、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对话技巧和策略等,但是几乎没有对非真实性话语的话语双方在心理机制的深入分析,也没有从语用学角度对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节选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第一季的内容为语料,使用定性分析和例证法,对日常对话过程中非真实性话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运作机制、语用功能进行动态研究。在日常对话过程中话语双方的非真实性话语不仅包含了说话人为了隐藏一些事实而编造的谎言,也包括了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如维护对方面子、保持彼此的关系、获得一定的便利和优先权等而实施的遗漏、隐瞒、遁辞等非真实性话语策略,其话语内容真实,但只是对部分真实内容的陈述而省略了对话语交际不利的部分真实性话语,根据张淑玲对非真实性话语的定义,遗漏、隐瞒、遁辞也属于非真实性话语,因此为了方便,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不对非真实性话语和谎言进行区分。本文中作者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绝望的主妇》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分析研究,证明该理论对日常对话中的非真实性话语有很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在《绝望的主妇》第一季中非真实性话语出现频率极高,本文分别从交际观、语境观和关联性视角下对《绝望的主妇》第一季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分类。日常对话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包括很多环节,首先说话者有意隐瞒真实的交际意图,根据常识、话语双方的文化背景、宗教、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听话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预设并确定话语双方的共享语境,向其传递非真实的但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明示信息;其次听话者将已经的语境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些非真实性话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发话人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例如:隐藏真实信息和意图、维护说话人的面子、缓解尴尬和紧张局面以及增进亲密关系等。因此,本研究为关联理论的应用以及非真实性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更新颖的视角,并且丰富了非真实性话语的研究语料,增加人们对非真实性话语的了解,以提高交际能力。

王正本[6](2017)在《基于DE模型探究说谎的认知机制 ——以《越狱》中的说谎对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们早已意识到说谎并非只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积极效益,能为人们的交流疏通障碍并为自身或他人谋取利益。因此,说谎也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际策略之一,甚至已成为人的第二本性(Serban,2001)。目前,说谎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已有众多学者从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角度作出了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仅从说谎者角度在单句层面作静态分析,未从说谎者与被骗者的对话层面分析其后的认知机制。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对话句法理论(Dialogic Syntax)与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ECM)有机结合起来,构建DE模型,并用其分析说谎的认知机制。在说谎过程中,说谎者根据被骗者的话语句法构建自己的欺骗性语句,并诱导被骗者顺其思路进行回应,进而达到欺骗的目的。笔者从美剧《越狱》中节选了90组说谎对话,即说话人故意撒谎来欺骗听话人的对话,主要涉及越狱策划主角Michael有关越狱计划的说谎对话,并将其作为封闭语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能探究谎言的认知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本文尝试基于ECM与对话句法理论建构DE模型(详见P.22),以揭示说谎语句的概念结构及句法成因,并将谎言研究从单句层面拓展到了对话层面,从句法共振角度来探索语义关联,以解释说谎的认知机制。第二,通过语料分析,笔者发现说谎是有坚实的认知理据,即,面对不同对象时,为了与被骗者的话语产生不同程度的句法共振,说谎者会利用不同的认知策略组织欺骗性话语,即选择所构建事件的不同成分构建具有欺骗性的话语,这些成分分别是:事件(Event);事体(Being);行为(Action);事体的状态或性质(C);行为的结果或方式(D)(详见表1)。不同程度的句法共振也是说谎者常用的语言策略,可归为以下四类:完全共振;局部共振;冗余共振;零位共振(详见表2)。由表可知,在面对权威人士时,说谎者主要利用事体、行为的结果或方式、事体的状态或性质来构建欺骗性话语,并与被骗者的话语产生冗余共振;面对普通朋友和陌生人时,说谎者侧重基于事体构建欺骗性话语,并与被骗者的话语产生局部共振;面对亲人或朋友时,说谎者倾向使用事件构建欺骗性话语,并与被骗者的话语产生零共振。

黎清群[7](2015)在《日本社会与文化的隐喻书写——《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解读》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作家雅各布·丹瓦(Jacques Danvoir)在作品《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中以西方人的视角对日本社会与文化的多个方面进行书写。这种书写不仅依托于事件和人物言行的直接叙述,更深层次上是通过隐喻修辞的运用来实现的。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和文化分析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作品关于日本社会的集团依存意识、实用主义、耻感文化、等级观念等社会文化特性的表达,为读者了解日本社会与文化开启一扇窗口。

张宏国,杨晓黎[8](2015)在《基于言实关系的白谎语义类型》文中指出界定白谎的充分条件是说谎者自认为提供了假信息。是否真的提供了假信息,判断根据乃是该信息是否背离客观实际。根据白谎所提供的信息与客观实际的对应关系,可将白谎大别为三种语义类型,即:a.可能为真;b.多数为假;c.亦假亦真。

胡春梅[9](2015)在《从类典型论看“说谎”概念的级差性》文中认为"说谎"研究中的一个误区是把"说谎"行为看作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化概念。从类典型论的角度来看,应该将其理解为一个级差概念。"说谎"作为一个级差概念不仅有理论依据也有心理现实性。运用级差化视角来研究"说谎"言语行为,可以更好地看清谎言的本质。

王金石[10](2014)在《语用学视角下的利他型虚假话语》文中认为说话者的利益倾向性角度,虚假话语可分为利他型虚假话语、利己型虚假话语、既利己又利他型虚假话语。其中,利他型虚假话语的交际目的是维护或实现听话者利益,具有善意性与无偿性特点。研究利他型虚假话语有助于人们客观评价虚假话语,正确认识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等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二、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教育中说谎行为的危害、类型及解决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说谎的定义和道德评价
    (一)说谎的定义
    (二)说谎的道德评价难题
二、说谎对家庭教育的危害
    (一)说谎会传达错误信息导致错误的认知、评价和行为
    (二)说谎会损害亲子间相互信任,造成家庭教育低效并阻碍孩子正常社会化
    (三)说谎导致道德意识淡薄,助长孩子形成不良品行
三、家长说谎行为及其主要理由
四、孩子说谎行为及其主要理由
五、家长解决家庭说谎问题的责任和方式
    (一)家长要从观念、认识、态度和方式等方面深刻反省,解决自身说谎问题
    (二)家长要理性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解决孩子说谎问题

(2)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3)霍桑和斯坦利行动的知识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一些概念的说明
    四、整体框架
第一章 霍桑和斯坦利的行动的知识规范原则
    第一节 知识规范原则的提出
    第二节 “行动-知识”原则
    第三节 “理由-知识”原则
第二章 知识规范原则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 知识规范原则的充分性
        一、外科医生案例
        二、孤立的二手知识案例
    第二节 知识规范原则的必要性
        一、葛梯尔型案例
        二、再婚案例
第三章 对行动的知识规范的否定
    第一节 否定论
        一、期望效用理论
        二、接受理论
        三、否定论的实质
    第二节 弱否定论
        一、信念规范
        二、语境敏感的认知规范
    第三节 对否定知识规范的评价
        一、否定论与知识规范
        二、弱否定论与知识规范
第四章 重释行动的知识规范
    第一节 行动的知识规范的新解释
        一、对“理由-知识”原则的澄清
        二、修正的“理由-知识”原则
        三、修正的“理由-知识”原则的优点
    第二节 可能的反驳与回应
    第三节 进一步的讨论与哲学图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现代汉语假话类型及其顺应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理论依据
        1.信息论
        2.顺应论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语料来源
    (五)基本思路
一、假话的界定与重新分类
    (一)假话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信息本体论视角下假话的定义
        2.假话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假话的重新分类
    (三)小结
二、言不符实类假话及其语境顺应性分析
    (一)语用策略分析
        1.确定话题范围
        2.配合给定预设
    (二)语用意图分析
        1.欺骗
        2.愚弄
    (三)语境顺应性分析
        1.物理世界
        2.心理世界
        3.社交世界
    (四)小结
三、言不及实类假话及其结构顺应性分析
    (一)语用策略分析
        1.博取信任
        2.顺应语境
        3.刻意曲解
    (二)语用意图分析
        1.省略-隐瞒
        2.替换-欺骗
        3.模糊化-回避
    (三)结构顺应性分析
        1.语言符号内
        2.语言符号外
    (四)小结
四、言过于实类假话及其动态顺应性分析
    (一)语用策略分析
        1.冗余策略
        2.模糊策略
    (二)语用意图分析
        1.夸张-强调
        2.夸张-奉承
        3.夸张-吹嘘
    (三)动态顺应性分析
        1.语境关系要顺应结构客体
        2.结构客体要顺应语境关系
        3.语用策略的调节
    (四)小结
五、假话观的树立与假话的识别
    (一)树立科学的假话观
        1.交际意图
        2.假话观
    (二)假话的识别
        1.假话识别的发展历史
        2.假话识别方法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关联理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Procedure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ception
        2.1.1 The Definition of Deception
        2.1.2 Classification of Deception
        2.1.3 DEC and Lie
    2.2 Previous Research on Deception at Home and Abroad
        2.2.1 Previous Research on Deception Abroad
        2.2.2 Previous Research on Deception at Home
    2.3 Previous Research on Desperate Housewives at Home and Abroad
        2.3.1 Previous Research on Desperate Housewives Abroad
        2.3.2 Previous Research on Desperate Housewives at Home
Chapter Three The Theoretical Basis
    3.1 Form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3.2 Three Perspectives of Relevance Theory
        3.2.1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3.2.2 The View of Context
        3.2.3 Relevance
        3.2.4 Relevance Principles and Best Relevance
    3.3 Contribu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DEC in Desperate Housewife of RT
    4.1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4.1.1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4.1.2 Un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4.2 The View of Context
        4.2.1 The Speaker's Restriction on Cognitive Context
        4.2.2 The Influence of the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the Receiver on theCognitive Context
        4.2.3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Choice of Cognitive Context
        4.2.4 Principle of Resonance
        4.2.5 Economic Principle
        4.2.6 Balance Principle
    4.3 Relevance
        4.3.1 Relationship Goals
        4.3.2 Instrumental Goal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This Study
Bibliography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6)基于DE模型探究说谎的认知机制 ——以《越狱》中的说谎对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cope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Lying
        2.2.1 Semantic Approaches to Lying
        2.2.2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Lying
        2.2.3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Lying
        2.2.4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Lying
    2.3 Common Problems in Previous Studie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Bases
        3.2.1 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
        3.2.2 Dialogic Syntax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 Model
        3.3.1 Outline of DE Model
        3.3.2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 Model
    3.4 Case Studies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 Data Description
        4.2.1 Data Delimitation
        4.2.2 Data Classification
    4.3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the Framework of DE Model
        4.3.1 Dialogues of Lying with Authorities
        4.3.2 Dialogues of Lying with Acquaintances or Strangers
        4.3.3 Dialogues of Lying with Family Members or Intimate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7)日本社会与文化的隐喻书写——《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隐喻观及《广岛》中的“表演”隐喻
二“表演性”映现的日本文化特性
三结语

(9)从类典型论看“说谎”概念的级差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说谎”研究的现状
    1.二元化的研究视角
    2.二元化视角面临的困境
“说谎”具有级差性
    1.级差性及类典型论
    2.“说谎”作为级差概念的心理现实性
    3.“说谎”是一个级差性概念
结语

(10)语用学视角下的利他型虚假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他型虚假话语的内涵
二、利他型虚假话语的基本特点
三、利他型虚假话语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 与恭维话的区别
    2. 与委婉语的区别
    3. 与玩笑话的区别
    4. 与反语的区别

四、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教育中说谎行为的危害、类型及解决方式[J]. 王晓萍,张福真. 西部学刊, 2022(01)
  • [2]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3]霍桑和斯坦利行动的知识规范研究[D]. 金凤琴. 厦门大学, 2019(08)
  • [4]现代汉语假话类型及其顺应性问题研究[D]. 高云鹤. 渤海大学, 2019(10)
  • [5]关联理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分析[D]. 张轲.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基于DE模型探究说谎的认知机制 ——以《越狱》中的说谎对话为例[D]. 王正本.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9)
  • [7]日本社会与文化的隐喻书写——《广岛:日本“最具活力”的城市》解读[J]. 黎清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7)
  • [8]基于言实关系的白谎语义类型[J]. 张宏国,杨晓黎. 学术界, 2015(04)
  • [9]从类典型论看“说谎”概念的级差性[J]. 胡春梅.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3)
  • [10]语用学视角下的利他型虚假话语[J]. 王金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  

语义理解中的谎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