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一只苍蝇花费六十万元值吗(论文文献综述)
吴群涛[1](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郭川[2](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邓贤[3](2016)在《五百年来一大千》文中认为第一章少年生死劫1民国五年(1916年)初夏的一天,艳阳普照满眼苍翠,重庆求精中学17岁的天才少年张正权与同学行走在山川如画的返乡小道上,如同置身一座绵延百里的风景画廊。但是不久他们这种好心情就被子弹击碎了——张正权也就是未
邱志仁[4](2016)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话语内核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实践关切。本文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以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卫生处英文档案(档号U1-16)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部局卫生处在医院医疗卫生、工业卫生、难民收容卫生、卫生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展开研究,试图解读“卫生现代性”在租界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之下,是如何获得具体实践的。第一章从生命伦理学中“生命与政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侨民公共卫生与华人公共卫生的伦理问题,对卫生处解决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伦理实践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卫生处当之无愧成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第二章主要从“生命与身体”的角度论述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展现了工部局为治疗和护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的实践。第三章从“生命与生产”的角度,分析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通过对租界工厂检查权的中外交涉的重新考量,展现工部局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帮助和拯救工人们的生命。第四章从“生命与战争”的角度,研究难民收容所的卫生,从中可以看到工部局面对难民问题时,为保持秩序、对抗疾病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从“生命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工部局为传播卫生知识、构建城市卫生文化所做的努力。全文着重表现了工部局卫生处对于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现代性的生命伦理学观念支配了工部局的这些工作内容和方针,而这些工作则在租界乃至上海促成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观念的形成。在工部局卫生处构建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工业卫生体系、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和多媒介生命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现代性、殖民性与民族主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幅曲折而又瑰丽的历史画面。
严歌苓[5](2015)在《上海舞男》文中研究指明……到后面你就知道我是谁了。我说后面,那前面是一定有了,既然有前有后,说明我是知道整个事情的人。自然包括结局。在这世上混长远了,像我,知晓的事体便多一些。一件事物不单知道它们的前头、后头,还知道它们的里头和外头。
龚桂华[6](2015)在《混帐》文中提出第一章空客A800在一万六千多米的高空中飞行。富二代的我,坐在经济舱里。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傍晚五时五十五分。天还未黑,浩如烟海的太空已经零零散散地挂起了一些星星。庞大的机体下面,白皑皑的云团,一堆扎一堆,一片连一片,远远望去,宛如大海中的波涛,汹涌着,奔向无边的天际。太阳照在云层上,亮晃晃的,十分刺眼。我扬起脸,望着天上的星星,觉得它们离我很近,又觉得它们离我很远。我就
李发锁[7](2014)在《医道》文中认为第一章瘟疫乃战争的孪生兄弟0多年以后,瘫痪在床的章大为每次狼狈地尿湿了裤子和被褥,都会想起当年门玉生将黑洞洞的枪口顶在自己脑门上的情景。那一刻,自己惊悚抖动着的两腿之间不争气地流出了一泡尿,先是湿透了裤管,接着又把地面湿了一块,可那是一泡多么值得庆幸和纪念的尿呀!尽管热腾腾、骚烘烘,却阴差阳错赋予了人生转折的意义。正是那一泡尿,使门玉生最终下了决心,放手让自己干了一件值得骄傲一生的
李忠萍[8](2014)在《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研究(1906-1949)》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卫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需求,随着人类文明的递嬗,公共卫生渐由社会自发调节、随机应对和慈善救济活动,演变为以卫生行政为主导、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保障和增进公众健康为旨趣,官方与社会合作推进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清末民国时期,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医学成就和租界卫生管理制度的刺激示范,中国社会内部对于卫生强国和卫生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以及应对连年疫情的现实需要,国家开始自上而下的卫生行政擘画、建构和实施,现代意义上的以城市为代表的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由此肇端。在此时代诉求和社会趋向的引领下,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商贾辐辏的苏省重地、江南名城——苏州,因应时势,且合于地方防疫、市政建设之需要,遂在官方与社会的协作下,开启公共卫生之端绪,并逐渐粗成体例。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的演进,由清末民初的萌发到南京政府十年时期的初步发展再到战后的粗具体例,主要沿着三个脉络进行:一、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由卫生行政寓于警政,走向卫生行政与警政相对分离;二、办理模式,由官商合办走向以官办为主社会协作;三、业务内容,由清道防疫扩及其余,粗略形成疫病防治、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婴卫生、学校卫生、卫生教育等多元并进的业务体系。苏州公共卫生的演进理路,既有时代共同趋向的投射,又有过程和形式上地方样态的呈现。疫病防治是苏城公共卫生的中心事务,这不仅因为它是时代性的严峻课题,也是水网密布、气候温润的江南城市面临的地方疫情压力所致。近代苏城疫病防治问题上,出现了二元对立的面相:一方面是驱瘟逐疫迎神赛会和挑痧等坊间防疫百态的恣肆,另一方面是官方对落后防疫行为的取缔,并在与社会的互动合作下,初步形成了一套临时救治与常规预防相结合的急性传染病防控机制。苏城疫病防治上二元对立的面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城公共卫生,实际是在与民俗传统特别是迷信观念和举措的扞格不入中得以曲折演进,并渐入民心的。保障日常清洁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被视为治疫之本,成为苏城公共卫生事务中的基础工作。总其大概,主要涵括街道清洁与垃圾清运、粪秽管理与厕所改良、饮水改良、各类饮食品及其制造经营场所卫生检查与管理等内容。街道清洁上日常与定期的结合,垃圾清运上行政与市场的相配,粪秽运除上加强时间、地点和面相的规范、厕所整改上的化多为少、弃旧迎新,饮水卫生上改良与“革命”的统筹、食品卫生上应时性强、制度化高、消极取缔与积极建设规划的并举,构成了各项业务的典型特质。由于经费的短缺、主事者和执行者的颟顸敷塞、民的痼习、商的玩忽延宕等因素,苏城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举措实际成效并不甚佳,许多规划也无果而终。然而,毫无疑义,在与社会的互动协作乃至冲突抵牾中,官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条例,并尽力付诸实践,一定程度上改良了苏州城市生态环境和日常饮食健康,并多少促进了市民饮食住行卫生生活方式及其观念的形塑,更从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上推动了苏州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制度化进程,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变迁。作为近代公共卫生的长效追求,妇婴卫生、学校卫生等保健事业和卫生教育的渐趋并进,丰富了苏城公共卫生的业务内涵。以“生”的方式嬗变、婴儿健康比赛为主要内容的妇婴卫生,以学校传染病预防、学生健康检查、学校卫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卫生,以多主体、多形式、多场域、教育性与地方化和趣味性相结合为典型特质的民众(或曰社会)卫生教育,其工作开展虽存在设施简陋、业务单一、方式粗糙甚至走过场、普及性不强等诸多局限和不足,但它们确实开启了苏城妇幼保健以及卫生教育事业的端绪,积淀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这些业务体现了苏地政府维护妇婴健康、增强青少年体格以及培育公众卫生观念习惯的努力和自觉,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社会力量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推进各项公卫事业,与官方互动合作的地方风貌。公共卫生是苏城近代化变迁的产物,又推动了城市社会变迁,并在变迁中曲折演进,公共卫生与苏州城市社会变迁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张力。这种互动关系可以从两点得以管窥:第一,公共卫生的举办推动了市民生命状态、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的嬗变,生命、生活和观念的嬗变又使市民增强了对公共卫生的诉求,进而推动它的演进;第二,公共卫生事务引发了苏城卫生舆论的勃兴,公共舆论又以兼具批判与启蒙功能的苏城特色的“公共领域”形式,鞭策政府、启迪民众、引领社会在公共卫生上通力合作,增强当局的行政自觉及市民的公民性和责任感,进而推动苏州公共卫生乃至整个城市近代化变迁的现实或可能演进。总之,在时代性的公共卫生诉求和发展趋向的影响下,在苏城地方当局的行政努力,及民间社会的积极互动下,时至战后苏城公共卫生体例初具。由于众多瓶颈因素的掣肘,苏城公共卫生又呈现出粗陋面相。且其遭遇的窒碍和困境,在全国多具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城公共卫生发展情状是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总体镜像的投射,是其时代共通命运的写照。无论如何,近代苏州乃至中国公共卫生的筚路蓝缕之功可圈可点。
田建宏[9](2014)在《小律师办案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我是个律师。工作中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把自己办理过的案件记录下来。随着"律龄"的增长,我对这种记录兴趣越来越大。我为好人伸张正义,也为坏人辩护开脱,每个案件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有人说法庭是个舞台,每天上演着人间的悲喜剧,只是角色固定,演员也就是那几个人:法官、律师、原告、被告,而故事也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我常常在工作之余,翻阅我的《记录簿》,那时我的感觉是:生活比虚构离奇。比如,我在电脑上敲下这几行文字之前,
杨文学[10](2014)在《“太阳”梦——“中国梦”调查报告之一》文中提出道德如同一轮高悬的太阳,如果让雾霾遮住了它的光亮,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温暖……序章"中国梦"一词在国人的热切期盼中横空出世了,作为研究"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家,我开始思考:在"中国梦"这杆猎猎飞舞的大纛下的中国乡村,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他们的梦是什么?令人心旌摇动的"中国梦"离他们还有多
二、为一只苍蝇花费六十万元值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一只苍蝇花费六十万元值吗(论文提纲范文)
(1)“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1、抗战大后方 |
2、公教人员 |
3、日常生活 |
4、心态 |
5、嬗变 |
二、选题依据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衣不蔽体 |
二、食不果腹 |
三、住不安居 |
四、行步维艰 |
第二节 生老病死 |
一、生不能养 |
二、老不能孝 |
三、病不能医 |
四、死不能葬 |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
1、要求改善待遇 |
2、“跳槽”行为的蔓延 |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
1、谁先到达终点 |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
一、遭人怜悯 |
二、被人欺辱 |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
一、君子也喻于利 |
二、君子也及盗泉 |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
四、君子也有所争 |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
参考书目 |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3)五百年来一大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少年生死劫 |
1 |
2 |
3 |
4 |
第二章百日强盗 |
1 |
2 |
3 |
4 |
第三章扶桑东渡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百日和尚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章拜师学艺 |
1 |
2 |
3 |
4 |
5 |
第六章英雄莫问来路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天生我才 |
1 |
2 |
3 |
4 |
5 |
第八章迷途知返 |
1 |
2 |
3 |
4 |
5 |
6 |
第九章红颜知己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章京华烟云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一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长兄如父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三章崭露头角 |
1 |
2 |
3 |
4 |
5 |
第十四章天地吾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五章身陷囹圄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六章虎口脱险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七章千里跋涉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八章兄弟情深 |
1 |
2 |
3 |
4 |
第十九章青城悟道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善子之死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一章大漠探幽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二章敦煌面壁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三章大师归来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六章东张西毕 |
3 |
4 |
5 |
第三十章人生绝唱 |
2 |
3 |
第三十一章尾声:五百年来第一人 |
1 |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张大千 |
(4)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论文思路及资料 |
第一章 生命与政治:上海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的难题 |
一、卫生处的历史——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 |
二、路径选择——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结合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卫生的现代性与殖民性 |
一、为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探讨 |
二、现代性与殖民性——华洋政权的博弈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卫生处对于华人的职责和活动 |
一、卫生处的重要职责 |
二、卫生处处理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活动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命与身体: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贫民医疗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
一、贫民医疗与资源紧张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医院理事会的控制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财政资金的短缺 |
一、维多利亚疗养院的建立 |
二、去留之间 |
三、戴维斯(C.Noel Davis)医生的三封信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一、租界医院体系 |
二、医院医疗卫生的管理体系 |
三、工部局护理体系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命与生产: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业生产与生命健康 |
一、工业生产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工业卫生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民族主义的对抗 |
一、民族主义的发难 |
二、工厂主的立场 |
三、民族主义的失败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工业卫生建设体系 |
一、工业卫生调查 |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煤烟处理 |
三、工厂清洁 |
四、合作诊所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命与战争:难民收容所的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中日战争与租界难民收容 |
一、战争与难民收容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人道主义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人道主义救助与难民利益的矛盾 |
一、难民用水 |
二、难民遣送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 |
一、卫生稽查 |
二、传染病防护 |
三、食物保障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与教育:卫生知识的传播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部局对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干涉 |
一、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作为 |
二、伦理路径的选择——大众媒介话语权的掌控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技术维度对卫生知识传播的挑战 |
一、卫生教育电影计划 |
二、技术维度困境的根源——经费短缺 |
三、解决电影技术维度困境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多样媒介构建的生命教育体系 |
一、卫生年度报告 |
二、医学演讲 |
三、宣传册 |
四、照片 |
五、标语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敬畏生命与卫生现代性 |
一、“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
二、卫生的现代性 |
三、城市的生命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混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7)医道(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瘟疫乃战争的孪生兄弟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坐不住冷板凳便修不成大医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第三章死有死因活有活理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第四章病者的疼应成为医者的痛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第五章生命换来的觉醒是医者之耻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第六章防病于未病是医者正道 |
42 |
43 |
44 |
45 |
第七章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
46 |
47 |
48 |
49 |
50 |
第八章感冒乃百病之母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第九章百病皆生于气 |
57 |
58 |
59 |
60 |
61 |
第十章大医医心小医医身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8)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研究(190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的演进 |
第一节 行政机构:从“警”“卫”一体到“警”“卫”分离 |
一、时代诉求与近代中国卫生行政建构 |
二、卫生行政寓警政:从苏省巡警总局到吴县公安局 |
三、卫生行政与警政:吴县卫生院与吴县警察局 |
第二节 办理模式:从官商合办到官办为主 |
一、公共卫生上的国家与社会 |
二、清末民初苏城公共卫生办理上的官商合作 |
三、从官商合办到官办为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创建及变迁 |
第三节 业务内容:由清道防疫扩及其他 |
一、清道是要务 |
二、以防疫为中心 |
三、公共卫生事业体系粗具 |
小结 |
第二章 核心事务: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传统的延续:坊间防疫百态 |
一、驱瘟逐疫 |
二、挑痧 |
三、政府和舆论的反应 |
第二节 现代防疫之临时救治:以时疫医院为中心 |
一、时疫医院的设立与宗旨 |
二、时疫医院的运作与演变 |
第三节 现代防疫之常规预防 |
一、传染病月报 |
二、灭蝇运动 |
三、预防接种 |
小结 |
第三章 基础工作:环境卫生与饮食卫生 |
第一节 街道清洁和垃圾清运 |
一、日常与定期:街道清洁 |
二、行政与市场:垃圾清运 |
三、官与民:“灰码头”难除 |
第二节 粪秽管理与厕所改良 |
一、出粪之约:时间、地点和面相 |
二、私与公:取消粪段 |
三、官与商:厕所改良 |
第三节 饮水卫生 |
一、饮水不洁:河·井·老虎灶 |
二、饮水改良:取缔、管理和疏浚 |
三、饮水“革命”:自来水的规划 |
第四节 食品卫生 |
一、病从口入:苏城食品卫生不良情状 |
二、应时文章:各类饮食品及其场所管理 |
三、官商博弈:从取缔宰作到筹办公共屠宰场 |
小结 |
第四章 长效追求:妇婴卫生、学校卫生和卫生教育 |
第一节 妇婴卫生 |
一、稳婆杀人 |
二、“生”的嬗变:新式接产的推行 |
三、卫生盛会:婴孩健康比赛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一、注意学校环境卫生 |
二、预防学校传染病 |
三、实施学生健康检查 |
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
第三节 卫生教育 |
一、多主体、多形式、多场域 |
二、官方与社会的互动合作 |
三、教育性与地方化、通俗化和趣味性的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公共卫生与苏州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市民生命、生活和观念之嬗变 |
一、政治的视角:卫生行政干预下的嬗变 |
二、经济的视角:卫生广告促销里的嬗变 |
三、日常的视角:民生万花筒中的嬗变 |
第二节 公共卫生与公共舆论:苏城卫生舆论的勃兴 |
一、地方报刊与苏城卫生舆论建构 |
二、批判与启蒙兼具的卫生舆论内涵 |
三、公共舆论、“公共领域”视角的解读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的粗陋面相 |
二、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的发展瓶颈 |
三、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时代命运和历史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为一只苍蝇花费六十万元值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2]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 [3]五百年来一大千[J]. 邓贤. 当代, 2016(04)
- [4]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D]. 邱志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5]上海舞男[J]. 严歌苓. 花城, 2015(06)
- [6]混帐[J]. 龚桂华. 红豆, 2015(06)
- [7]医道[J]. 李发锁. 作家, 2014(23)
- [8]近代苏州公共卫生研究(1906-1949)[D]. 李忠萍. 苏州大学, 2014(04)
- [9]小律师办案记[J]. 田建宏.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2)
- [10]“太阳”梦——“中国梦”调查报告之一[J]. 杨文学. 中国作家,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