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护士素质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1](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刘欣[2](2020)在《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测评,指导建立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为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岗前培训及资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国内10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0名分管教学培训的护理管理者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对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制度进行深入调查,明确我国现阶段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现状。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对肿瘤专科医院10名护理管理者、6名临床带教老师及6名学生进行质性访谈,调查不同对象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需求,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分析,形成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初始指标,并以核心能力指导建立了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初始大纲,经小组讨论形成第一轮函询问卷,通过对20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及基于核心能力制定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结果本研究对国内10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制度进行现状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肿瘤专科医院针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管理欠规范,无统一的资格准入流程、认证方法及规范化师资培训方案且培训目标不明确,需建立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体系。通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对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测评。20位专家年龄40岁以上者占85%,副高及以上职称占95%,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占75%,两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提出意见的比率分别为50%和15%,可见专家们参与本研究有较高的积极性。专家对函询内容的判断系数(Ca)为0.960,熟悉程度(Cs)为0.870,权威系数(Cr)为0.910,专家权威程度高。两轮函询后,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一级指标协调系数是0.490,二级指标协调系是0.435,三级指标协调系数是0.452,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专家对函询内容的意见有相对较高的协调程度。核心能力一级指标的赋值均数为4.8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0.082%之间;二级指标赋值均数为4.6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6.390%之间;三级指标的赋值均数为4.6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21.249%之间,核心能力指标重要性均数均≥3.500,变异系数≤5%,符合指标筛选条件,最终形成包括: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指标协调系数为0.437,P值小于0.05,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在4.700-5.000分之间,变异系数在0%-19.168%之间,最终形成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包括7个培训模块,31个模块主题,73项培训课程及21项技术操作培训项目,总课程共75学时(40分钟/每学时),培训时间4周,培训方式:半天脱产。结论1.国内肿瘤专科医院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无统一的资格准入流程、认证方法及培训目标明确的规范化师资培训方案。应建立完善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资格管理体系,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师资培训,保证临床带教队伍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提高临床带教的教学水平。2.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及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指标及课程大纲内容全面、研究结果合理可靠,能够为我国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韩鸽鸽[3](2020)在《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并测量其信效度,使用该工具调查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况,基于此构建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为安宁疗护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编制及评价本部分结合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编制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初稿,然后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问卷施测稿。问卷测试包括小样本测量和大样本调查,大样本调查分为三个阶段:使用IBM SPSS21.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项目分析、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分析,第二阶段用于测试问卷的重测信度,第三阶段使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调查使用第一部分编制的问卷调查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共收集有效问卷436份(包括第一部分第三阶段302份),采用IBM 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探讨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状,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依据前两部分研究结果,在COPA理论及Fink的有意义学习目标理论指导下,设置安宁疗护护士的培训方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结果第一部分:编制了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共有28个条目,包括4个维度:伦理护理能力,身心照护能力,灵性照护能力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10%。问卷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70,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0.9,折半信度为0.889,重测信度为0.976。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为?2/df=1.650,GFI=0.909,AGFI=0.884,CFI=0.809,IFI=0.819,RMSEA=0.04。信效度检验结果均符合心理学测量要求,可用于对安宁疗护护士的评价。第二部分: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标准化得分为(38.60±1.22)分,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为身心照护能力及灵性照护能力维度,标准化得分分别为(34.37±1.41)及(29.50±0.3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称、科室性质、是否带教及有无培训经历的安宁疗护护士其核心能力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5个变量可解释总变异的37.3%(P<0.05)。第三部分:设置培训培训对象为工作在安宁疗护病房(机构)的注册护士。将前期编制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条目转化为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培训目标,又依据Fink的有意义学习目标将培训目标分为6类,根据不同的目标分类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培训内容包括伦理护理、身心照护、灵性照护及自我心理调适四个部分,包括讲授、阅读文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习等培训方式,考核评价方式包括问卷测量、理论考试、OSCE等形式。然后邀请7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专家咨询,形成了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初稿。结论本研究形成了包括4个维度,28个条目的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安宁疗护护士的调查结果表明其核心能力得分较低,又基于此构建了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初稿,后期还需要开展实验研究来测试培训方案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周立民[4](2020)在《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在医院环境中,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由于其封闭的环境、高科技的抢救设备,各种有创侵入性治疗,特别是当患者病情危及生命而入住ICU时,除患者本人外其家属面对患者的重病状态和生命随时存在危险等不确定因素时,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赋能心理护理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患者,国外仅有少数文献进行报道,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在ICU住院期间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以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目的调查ICU患者家属感知到的赋能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弹性的现状,并对ICU患者家属感知到的赋能心理护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焦虑抑郁情绪、赋能心理护理及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ICU医护人员有预见性的采取合理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以减轻家属负性情绪,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引导,促进康复的同时和谐医患护患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郑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三个病区的患者家属共3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患者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危重症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得分总分为(51.48±4.20)分,其中自我支持维度为(4.47±0.48)分,专业支持维度为(4.25±0.60)分、情感支持维度为(4.15±0.6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1.49±8.13)分,其中坚韧维度为(2.53±0.62)分,自强维度为(2.42±0.86)分,乐观维度为(2.31±0.53)分。ICU患者家属焦虑得分为(6.04±3.38)分,抑郁得分为(5.88±3.24)分。2.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水平在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是否存在宗教信仰以及ICU住院日数及医疗付费方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高低分组在心理弹性及焦虑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弹性总分及三个维度均与赋能心理护理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与赋能心理护理总分及各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4.对焦虑的回归分析显示: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专业支持、自我支持、情感支持三个维度和心理弹性的自强、乐观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对抑郁的回归分析显示:ICU患者家属赋能心理护理专业支持、自我支持、情感支持三个维度和心理弹性的自强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1)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处在较高水平。(2)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以及患者ICU住院日数等是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的影响因素。(3)ICU患者家属感知的赋能心理护理和心理弹性对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
李佳霖[5](2020)在《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医疗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我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提供科学的指导,尽快规范我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职业准入、专科能力培训及考核制度等,推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方法:本研究为混合性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文献回顾:通过查阅国内外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相关文献,提炼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形成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词典。2.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从事安宁疗护相关工作的医生、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结合参与式、半结构式观察法收集资料,利用持续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初步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3.德尔菲法:采用发放电子邮件的方式对满足专家遴选标准的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利用Excel2010和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检验两轮专家咨询的科学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条目的权重,最终形成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4.信效度检验:根据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发放电子问卷,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检验,计算Cronbach’α系数,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表示,通过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确定该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1.通过文献回顾法,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对所提取出的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级和分类编码并建立胜任力词表,最终形成了包含6个维度、19个一级指标及93个二级指标的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词典,为下一步的质性研究提供基础。2.本研究共完成21份观察日志,3组半结构式面对面小组访谈和9组半结构式面对面个人访谈,初步形成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及55个三级指标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专家咨询法提供基础。3.本研究共纳入16名专家,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整体的权威系数为1,专家个体权威系数范围为0.75~1.4,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专家协调系数为0.451,P<0.001。根据两轮专家咨询中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修改指标体系内容,形成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及61个三级指标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每个指标体系的权重且一致性检验结果较满意。4.本研究共调查了某三甲医院65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结果显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8,条目内容效度集中在0.8~1.0,量表内容效度为0.954,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4,且P<0.001,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结论:本研究最终形成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人格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29个二级指标及61个三级指标且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岗位设置、专科认证、教育培训及考核标准提供基础支持。
何旭文[6](2020)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以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为改善或解决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做法,为构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宁夏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8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3.半结构访谈法:对宁夏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8名医务人员和7名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资料。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度了解有活动障碍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4.专家小组会议法:严格按照专家选择标准,遴选护理教育、糖尿病专科护理、糖尿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管理5个领域的10位专家组织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对初步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修订。5.社区实践: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凯尔福邸社区卫生服务站的30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进行一个月的社区实践,观察居家护理服务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修订与完善。研究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290(94.16%)名患者需要居家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3.87±0.49。需求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得分分别为4.25±0.78、4.01±0.93、4.11±1.03。影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参加社区活动满意度、因糖尿病住院次数和糖尿病疾病负担等。2.质性研究结果(1)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开展现状、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形成居家护理服务规范4大主题,15项亚主题。(2)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半结构访谈提炼出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接受意愿较高、患者居家护理服务体验及感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经济支持4大主题和5项亚主题。3.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结果在量性和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糖尿病患病特点,初步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6个部分:“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居家护理模式原则”、“居家护理模式构建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和“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4.专家小组会议结果符合要求的10位专家参加了专家小组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有较好的权威性。专家意见主要包括:(1)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目的及原则不应属于模式框架的一部分;(2)明确居家护理服务团队成员构成及入选标准;(3)居家护理模式服务内容部分需进一步修改;(4)居家护理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与完善;(5)居家护理服务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改善;(6)居家护理评估表需进一步修订。最终,经课题组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并修订该模式。修订后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5.社区实践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30名社区实践患者无一人因自身原因退出本研究,完全参与率为100%。(2)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为期一个月社区实践后,对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基础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皮肤护理的仅有1例患者无效;疼痛护理的有2例患者无效;自理能力训练护理的有5例患者无效;其他的实施压疮、口腔、排便、排尿、排痰及安全与预防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专科护理服务方面,实施糖尿病溃疡护理和糖尿病高危足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显效/治愈;实施低血糖护理的患者均为有效;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糖尿病肾病护理以及糖尿病血糖管理护理的患者均分别有2例无效。(3)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社区实践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25.03±1.10)明显高于实践前(13.03±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健康管理与指导护理服务、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服务。影响居家护理服务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医疗总费用、医疗保险类型、患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等。2.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较低,积极性不高,分工不明确;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专科性不强,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及标准等问题。3.构建的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包括“居家护理服务目标和宗旨”、“居家护理服务团队”、“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及内容”3个部分及若干附件。研究证实,该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针对性地评估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问题及需求,所涉及到的居家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内容设置较为合理,可有效改善/解决患者居家护理问题,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李玲[7](2020)在《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薄弱环节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为护理管理者如何实施高效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采取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和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7年新入职护士80人,采用常规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试验组为2018年新入职护士80人,采用在常规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加入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的模式。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在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后发放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采用SPSS 25.0对资料进行录入与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新入职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心理资本及职业生涯成功问卷前后测得分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问卷差值分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98.13%。2、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各项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训前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低于该量表的平均分3分,说明培训前心理资本均处于中低水平,两组培训前职业生涯成功各维度得分接近于该量表的平均分2.5分,说明培训前职业生涯成功均处于中等水平。3、两组新入职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的比较分析:培训后对照组心理资本总分(75.99±7.58)分高于培训前心理资本的总分(69.62±3.96)分,培训后除希望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心理资本总分(88.40±5.57)分高于培训前心理资本总分(69.59±3.78)分,培训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比较两组培训前后心理资本的差值分,试验组心理资本的总差值分为(18.81±6.29)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总差值分为(6.37±8.94)分,说明试验组的培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各维度及总差值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职业生涯成功问卷得分的比较分析:对照组培训后职业生涯成功总分(31.77±2.71)分高于培训前职业生涯成功总分(29.16±4.48)分,培训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培训后职业生涯成功总分(34.03±3.31)分高于培训前职业生涯成功总分(29.04±3.09)分,培训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组织外竞争力、组织内竞争力、职业满意度,。比较两组培训前后职业生涯成功差值分,试验组培训前后的职业生涯成功的总差值得分(4.99±4.25)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培训前后的总差值得分(2.61±3.93)分说明试验组的培训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其职业生涯成功。5、试验组培训后的理论考试成绩(80.26±2.51)分和操作考试成绩(85.38±2.79)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培训后的理论考试成绩(70.89±2.85)分和操作考试成绩(83.78±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入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对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心理资本效果显着。2、加入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对提升新入职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效果明显。3、加入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对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的提高效果显着。4、加入专业化心理护理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效果优于传统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效果。
何君梅[8](2020)在《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患者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切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航空环境的特殊性和救护任务的独特性,使得空运医疗后送机上护理通常区别于地面,工作性质更为复杂。护理人员常常于应急、救治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大,多种不安全因素并存。本研究通过确立影响空运医疗后送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各级因素构建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于降低空运医疗后送中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航空护理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保障患者空运医疗后送的安全提供管理性的工具。方法:(1)通过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调查,了解患者安全文化的现状,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内容依据;(2)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掌握目前国内外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初步拟定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3)小组讨论法:遴选5名从事航空医学、航空护理的专家进行讨论,研究小组对指标条目构建的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及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审核,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4)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各级指标体系及条目,采用Excel2010及SPSS 23.0对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级指标权重。最终完成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1)我国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平均得分为4.19分;其中,心理安全、主动报告和上级重视三个维度得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是否参加安全理论培训的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得分有差异;(2)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结合专家议题小组法,初步拟定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等级及条目,包括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82项三级指标;(3)两轮专家咨询反馈结果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确定了由组织管理、起飞前、飞行中、降落前后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8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积极性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0.912,协调程度经Kendall检验(p<0.05),专家意见较为集中,咨询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1)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显示目前我国空运医疗机构缺乏护理安全管理的标准与规范,患者护理关键环节质控力度薄弱,护理人员安全文化总体呈现中上水平;(2)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研究及最新进展,结合专家小组议题法并参考地面转运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经验,不仅体现了护理工作共有的特点,也凸显了航空护理特有的专科特色;(3)本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评价工具,在方法学和内容上对我国航空护理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护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白舸[9](2019)在《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Goal-运用GROW教练模型设计护士分层培训的研究路线;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需求;制定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内容;为规范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1)Reality-采用《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调查问卷》对研究医院各层级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目前的培训现状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2)Option-充分查阅现有的文献,并结合现状和需求的调查结果,拟定《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初稿。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条目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定量评分。结合筛选指标和专家意见,对各级内容进行梳理,初步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3)Way forward-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从而进行层次单排序、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分层体系是否有逻辑混乱,最终形成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1)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N0、N1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知识;N2、N3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专业技术;N4层级的护士,最高培训需求为教学科研和自我发展;护士长最高培训需求为行政管理能力。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培训和接受培训时间对护士的培训需求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总体为4.09±0.55。培训内容需求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专业技术、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2)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专家函询: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1±0.04,两轮函询的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566和0.607,经过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01;(3)护士培训体系的指标权重设置: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比例为专业知识(0.3488)、专业技术(0.3488)、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0.1163)、教学科研(0.1163)、护理管理能力(0.0698)。对培训体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等于0。结论(1)通过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护理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护士的培训需求受护士分层等级、胜任工作情况、接受培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越来越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护士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更倾向于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同层级护士的最高培训需求符合各层级护士的能力要求;(2)通过Delphi法和AHP法结合,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文素质与自我发展、教学科研、护理管理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49个三级指标。培训体系的设置符合逻辑,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3)本研究建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具有层次鲜明的结构特点,各层级护士的分层培训重点与护士的分层培训需求一致,并符合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体现了护士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贾婷[10](2016)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质性研究、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基于军队医院平战时任务特点,包含野战医疗队及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任务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19名临床护士和12名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取研究结果中与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内容,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第二步,通过现象学分析法,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中参加国际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针对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现状进行深入访谈,选取结果中与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指标相关的内容,构建出军队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草案。第三步,运用德尔菲法,选取山东及河南省19所三级综合性军队医院中30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初步形成的指标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专家咨询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等,对其权威性及代表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1)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提炼出2个与指标体系相关的主题。(1)质量评价利弊:大部分临床护士与患者认为质量考评有助于患者获益,且能提升护士自身水平,使护士受益,但质量考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临床护士与患者出现负性情绪。(2)护理质量内涵:护理质量评价应关注患者的健康结局与感受,护理管理者在强化专业技术检查的同时,还应注重体现人文管理。此研究关注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对护理质量考评的认识和感受,突出质量控制过程的人文属性,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人文导向。(2)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概括出与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的主题3个:组织管理、病区管理、技术管理;亚主题9个:组织结构、制度规范、教育演练、环境安全、物资管控、文化交流与沟通、护理安全、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本研究为构建规范化的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且为军队医院建立不同展开模式下(野战医疗队/所、野战方舱医院、医院船等)的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3)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第二部分是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野战医疗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2)第一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0.875,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96.55%,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经过卡方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专家选择合理,结果可信度较高。研究结论本研究经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集中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军队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效能提供可靠依据,为军队医院规范多样化军事行动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管理、增强伴随保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为制定军队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完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可用信息。
二、提高护士素质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护士素质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能力的概念: |
2.2 国内外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探讨 |
2.4 国外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的探讨 |
2.5 国内外临床护理教师岗前规范化师资培训现状 |
2.6 国内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现状 |
2.7 小结 |
第三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收集 |
3.4 资料分析方法 |
3.5 伦理原则 |
3.6 结果 |
3.6.1 临床带教老师管理构架不同 |
3.6.2 选拔方法及准入标准有差异 |
3.6.3 资格认证方式不同 |
3.6.4 培训方法及内容有差异 |
3.6.5 考核方法及内容不同 |
3.7 小结 |
第四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初始指标建立 |
4.1 文献研究 |
4.2 质性研究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2.3 资料收集 |
4.2.4 资料分析 |
4.2.5 质性访谈研究结果 |
第五章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初始大纲建立 |
5.1 研究方法 |
5.1.1 课程内容 |
5.1.2 培训时间及方式 |
5.2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的建立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专家的遴选 |
6.1.2 函询表内容 |
6.1.3 预调查 |
6.1.4 专家函询过程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1.6 伦理原则 |
6.2 研究结果 |
6.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6.2.2 专家积极程度 |
6.2.3 专家权威程度 |
6.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6.3 专家意见整理 |
6.3.1 核心能力第一轮专家咨询 |
6.3.2 培训课程大纲第一轮咨询结果 |
6.3.3 第二轮专家咨询 |
第七章 讨论 |
7.1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分析 |
7.2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指标结果分析 |
7.2.1 核心能力指标的选取特点及优势 |
7.2.2 核心能力指标内容分析 |
7.3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规范化师资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结果分析 |
7.3.1 培训课程大纲的内容分析 |
7.3.2 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意义 |
第八章 小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8.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背景 |
1.1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状 |
1.3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评估是制定培训方案的基础 |
1.4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 |
1.5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工具 |
1.6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框架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问卷的编制及评价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质性研究 |
2.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2.3 问卷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研究 |
3.2 质性研究 |
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4 小样本施测 |
3.5 正式施测 |
4 讨论 |
4.1 问卷编制符合临床需要 |
4.2 问卷编制的流程科学严谨 |
4.3 问卷信效度良好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
2.4 资料收集 |
2.5 数据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安宁疗护护士一般资料 |
3.2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现况 |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水平差异 |
3.4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
4.2 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 |
1 培训方案构建 |
1.1 培训对象 |
1.2 培训目标 |
1.3 培训内容 |
1.4 培训方式 |
1.5 考核评价方式 |
1.6 培训方案整合 |
2 专家咨询 |
2.1 咨询专家的选择 |
2.2 专家咨询的方法 |
2.3 专家咨询结果 |
3 实施培训方案的建议 |
4 讨论 |
4.1 安宁疗护护士培训方案的形成较为科学 |
4.2 培训方案能较好地指导安宁疗护护士培训开展 |
4.3 根据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现况选择培训方式 |
5 小结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培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回顾 |
2 问题的提出 |
3 概念框架 |
4 研究目的、意义 |
5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原因与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词典概念树及解读 |
3.2 质性研究的结果 |
3.3 德尔菲法的结果 |
3.4 信效度检验的结果 |
4 讨论 |
4.1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4.2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
4.3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可靠性及科学性 |
4.4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内容分析 |
4.5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存在的不足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居家护理服务现状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初拟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组建科研小组 |
2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依据 |
3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
4 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第五章 修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社区实践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7)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文献综述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五、调查问卷 |
(8)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基本概念 |
4.1 护理安全 |
4.2 护理安全文化 |
4.3 飞行护士 |
4.4 空运医疗后送 |
4.5 航空医疗救护 |
4.6 指标体系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2.3.1 质量控制 |
2.3.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空运医疗后送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体得分及各维度积极应答率情况 |
3.2 各层面下的得分及积极应答率 |
3.3 患者安全文化待改进的条目 |
3.4 影响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
4 讨论 |
4.1 空运医疗后送患者安全文化总体上仍有可提升空间 |
4.2 不同影响因素对各维度的影响 |
4.3 对于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议 |
第三章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Delphi法构建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1.1.1 科学性原则 |
1.1.2 先进性原则 |
1.1.3 系统性原则 |
1.1.4 实用性原则 |
1.2 理论基础 |
1.2.1 现代系统论 |
1.2.2 人本原理 |
1.2.3 瑞士奶酪模型 |
1.3 材料与方法 |
1.3.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1.3.2 遴选咨询专家 |
1.3.3 拟定指标体系 |
1.3.3.1 文献研究法 |
1.3.3.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1.3.3.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1.3.3.4 层次分析法 |
1.3.3.5 数理统计法 |
1.4 质量与偏倚控制 |
1.5 专家咨询结果 |
1.5.1 专家的一般情况 |
1.5.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1.5.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1.5.4 第一轮咨询结果及指标修订情况 |
1.5.4.1 删除的指标 |
1.5.4.2 更改的指标 |
1.5.4.3 增加的指标 |
1.5.5 第二轮咨询结果及指标修订情况 |
1.5.6 一级指标权重 |
2 讨论 |
2.1 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临床指导意义 |
2.3 体系指标权重分析 |
3 结论及建议 |
3.1 结论 |
3.2 本研究的对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工作的启示 |
3.2.1 把“安全文化”植入整个空运医疗护理工作 |
3.2.2 把“团队协作”贯穿空运医疗后送过程 |
3.2.3 把“风险管理”覆盖整个空运医疗后送管理 |
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1 研究的创新性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空运医疗后送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2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4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 |
个人简历、获奖情况、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文献综述 高危产科患者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9)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Goal-文献回顾及研究设想 |
1.1 护士分层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GROW教练模型 |
1.3 研究相关概念 |
1.4 研究设想 |
第二部分 Reality-护士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Option-护士分层培训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对培训内容设置的启示 |
3.2 对象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Way forward-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权重设置和体系建立 |
4.1 对象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5.1 本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下一步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设计 |
研究结果 |
讨论 |
总结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提高护士素质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核心能力的肿瘤专科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的研究[D]. 刘欣. 山东大学, 2020(04)
- [3]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现况及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D]. 韩鸽鸽. 郑州大学, 2020(02)
- [4]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赋能心理护理感知的研究[D]. 周立民.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5]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李佳霖.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构建研究[D]. 何旭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评价[D]. 李玲.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何君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基于GROW教练模型构建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研究[D]. 白舸.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贾婷. 泰山医学院,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