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恒定延迟系数(英文)

非恒定延迟系数(英文)

一、非常量的延迟系数(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程菲[1](2021)在《基于三轴加速度的奶牛采食行为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子程[2](2021)在《一类抽象时滞微分方程的Hopf分支分析》文中认为

杨翊煊[3](2020)在《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高速公路里程发展迅猛。然而,伴随着高速公路规模的扩大以及交通出行量的增长,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也日益频繁,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时监控以及准确掌握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能够有效地保障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但是目前由于高速公路检测技术、经济成本等制约,不能保证整个路网能够高密度地布设车辆检测器。由于车辆检测器的分布不够紧密,高速公路全面的交通运行状态无法准确得知。因此,本文以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连续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实测交通流参数数据,分析连续断面的交通流参数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多车道的交通流宏观模型,实时估计未布设检测器断面各车道的交通流状态,为高速公路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支撑。首先,基于交通流参数的实测数据,分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上连续断面的各车道交通流参数的时空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状态表征参数,为下文的交通流状态估计奠定了数据基础。其次,通过比较传统单车道交通流模型以及多车道交通流模型应用于交通流状态估计的效果,选择Laval-Daganzo多车道交通流宏观模型作为交通流状态估计的基础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具体高速公路路段,并通过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在线标定。第三,将参数标定后的模型应用于不同检测器布设方案的高速公路路段进行交通流状态估计,对模型状态估计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探讨,主要包括模型对交通流状态波动的追踪能力以及不同方案交通流参数估计结果的误差对比分析等,为检测器布设方法提供参考。

孟祥帅[4](2019)在《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文中提出涡旋电磁波是一种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具有螺旋相位波前特殊空间分布的波束,由于不同拓扑荷对应着不同的确定OAM,导致涡旋电磁波有着不同相位波前、幅度和极化的空间分布。与传统频率调制、强度调制和极化调制技术相比,涡旋电磁波能够充分利用OAM进行信息调制和复用,可以有效地调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密度。且不同旋向和螺旋状极化空间分布的涡旋电磁波,尤其是不同轨道角动量之间相互正交,增加了信息调制的自由度。在目标探测和成像应用等方面可以从反射波信号中获得更多的角向相位信息,为新体制雷达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超材料成为光学、电磁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交叉学科新的研究热点,而超表面作为超材料的二维表现形式,因其具有灵活度高、剖面低、易于加工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人工电磁材料(二维电磁超表面)实现了对电磁波的调控,产生了双频双线极化双模态、线圆极化可调、多波束多模态、双线极化双模态的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以及利用表面波调制方法产生无衍射特性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进行了研究。利用表面波调制机制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实现了线、圆极化混合模态涡旋电磁波近场检测。实现了对简单导体目标近场散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取得了成果:1.利用反射阵调制线极化入射波产生线、圆极化可变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多谐振十字正交分布双层贴片反射阵单元,数值分析了一个极化方向单元尺寸变化对另一个正交极化方向所实现相位补偿所产生的影响。实现利用线极化入射波不同的入射极化角度即可灵活实现线、圆极化涡旋电磁波的产生。2.基于正交极化分布的双频段谐振单元之间耦合可抑制技术,针对微带阵列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固有的窄带缺陷,提出并设计了双极化、双频段、双波束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涡旋电磁波的反射阵列天线。通过全波仿真和实验测量分析了两个单波段反射阵和双波段反射阵的辐射和传输特性,证明了两组多极子正交间隔排布可以有效抑制双频段之间的耦合效应,提高反射阵产生涡旋电磁波的带宽。3.研究了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调制表面波的基本理论,借鉴光学全息概念和微波漏波原理,将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创新性地引入到涡旋电磁波的产生中。率先提出了利用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产生涡旋电磁波的新机理方法,设计、制备了一款工作于20GHz样机OAM模态值为+1的天线,测量了该涡旋波天线近场辐射性能,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还对其他高阶拓扑荷值OAM产生进行研究,有效地解决了空间波调制机制下剖面较高的问题,为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涡旋电磁波天线与其他系统相集成奠定了基础。4.提出了将多个不同空间辐射方向携带不同模态OAM涡旋电磁波作为物波。根据单个全息阻抗表面阵列调制即可产生多模态OAM涡旋电磁波的思想,设计并研制出在同一辐射方向上产生正交双线极化携带不同模态OAM的涡旋电磁波天线,实现在x轴极化方向上产生OAM模态值为+1,在y轴极化方向上产生OAM模态值为-1,测量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多模态和双极化调制的灵活性和波场调控,为多模OAM涡旋电磁波复用通信奠定基础。5.提出了基于表面波调制的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产生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方法。设计并研制了正一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阵列天线,测量和仿真分析了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天线传输特性,证明了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可以产生无衍射特性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该涡旋电磁波阵列天线不仅可以解决现阶段基于轴锥棱镜原理的空馈超表面调制空间波剖面较高的问题,还可以灵活控制空间辐射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极化方式,为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6.基于表面波调制下线、圆极化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检测、分离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现阶段涡旋电磁波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单模、双模轨道角动量接收方式和适用范围。设计、制备了线、圆极化混合模态OAM涡旋电磁波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表面天线,研究了涡旋电磁波的检测方法,实验和理论上分析了基于空间波调制的空馈阵列超表面产生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涡旋电磁波的传输系数在一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实验验证了基于表面波调制机制下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实现线、圆极化混合轨道角动量模态的检测和分离。7.在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入射场、单轴各向异性介质板内场以及球矢量波函数与柱矢量波函数之间变换的基础之上,利用连续性边界条件推导了涡旋电磁波近场照射金属板、介质板、金属球的散射场解析解,数值分析了目标近场散射的幅相分布以及OAM模态变化情况,通过仿真和实验测量进一步对金属导体散射场的情况做出了分析。

邵楠楠[5](2019)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文中指出成年人骨架由213块骨(包含籽骨)组成,这些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平骨和不规则骨。它们不仅需要为身体的其他部位提供力学支撑,为肌肉运动提供杠杆,保护重要的内脏器官,而且能够有效调节体内酸碱和矿物平衡,存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为骨髓造血提供空间。骨单位构成了皮质骨和骨小梁,二者分别占成人骨骼的80%和20%,且通常以层状结构存在,中间交替掺杂着胶原纤维。皮质骨内外包被着骨膜,其中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纤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表面活性对骨再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骨外膜表面骨生长的速度超过骨吸收的速度才能使骨正常发育。而随着年龄增长,骨内膜表面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的生成速度,从而使骨髓腔逐渐增大。研究表明,造成骨缺损的原因通常为以下几点:创伤、感染、骨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等。严重撞击、骨丢失、感染及骨肿瘤切除造成骨损伤的案例每年已达百万,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而迅速增加,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目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例如自体/异体移植、异种骨移植等,存在取量少、并发症高、疾病传播、易引起免疫反应等缺点,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本论文以颅骨创伤、炎症对骨再生的影响以及骨肉瘤治疗为出发点,制备了相应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不同创伤条件下骨再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制备了 BMP-2多肽修饰的纳米径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水凝胶,并且构建了大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从而对创伤型骨缺损进行了修复研究。该水凝胶框架由双键化的明胶和四臂PEG10K组成,不仅模仿了骨胶原基质的化学组成还具有很好的力学强度。其次,我们将BMP-2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掺杂进该水凝胶中,不仅能够改变凝胶表面孔径形貌,而且赋予了凝胶生物活性。此外,该水凝胶不仅适用于细胞的2D培养,能够促进表面细胞增殖,而且适用于干细胞的3D培养。BMP-2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共价结合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的BMP-2多肽,可以长效缓慢释放,从而赋予水凝胶更持久的生物活性。除此之外,体内颅骨缺损修复实验表明,此复合水凝胶的确能够促进颅骨再生,且新生骨体积高达64.38±17.22%。(2)在微孔二氧化硅的表面进行了RAFT聚合,接枝上NIPAM和DMAEMA聚合物链段,制备了具有多功能载药性的纳米硅球载体。二氧化硅的微孔空腔可以用来担载具有抗炎以及促成骨细胞分化功能的地塞米松分子。聚阳离子PDMAEMA链段可以与带负电的P15-Suc多肽复合,增强纳米材料的促骨修复性能。除此之外,具有温敏性的NIPAM链段可在37℃下成胶,且成胶浓度下材料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菌性能。巨噬细胞转型实验表明,地塞米松的释放确实能够使M1型巨噬细胞(促炎)转化为M2型巨噬细胞(抗炎),从而缓解慢性炎症。成骨细胞矿化实验表明,P15-Suc的担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MC3T3成骨细胞的矿化。且体内成骨实验结果表明,炎症较轻的实验组其体内矿化的程度均较高,多肽的担载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内矿化点的形成,但是在慢性炎症的体内环境中,其作用微乎其微。(3)合成了侧链带有羧酸基团的三嵌段聚合物PEG5K-PCL10K-PAGE6(MPA),利用亲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将IR-780碘化物包裹进高分子链段形成胶束。体外和体内光稳定性研究证实该胶束具有理想的结构稳定性,并且与IR-780分子相比,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光稳定性都有了较大提升。除此之外,IR-780的封装对其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无影响,仍保留其良好的光学和热特性。该载药胶束的粒径小于200 nm,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通过光热与光动力共同作用对Saos-2(成骨肉瘤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此外,该纳米胶束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长时间积累,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杀死肿瘤细胞,表明其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潜力。(4)将纳米金(Au)、羟基磷灰石(nHAp)与壳聚糖三者有效结合,制备了具有良好控温性能的双层水凝胶。该水凝胶含有上下两层,上层主体由壳聚糖和醛基化的四臂PEG10K组成,为隔热层;下层含有Au@nHAp纳米粒,且凝胶主体与上层一致,为光致发热层。由于过量的醛基和氨基可以形成席夫碱,因此上下两层能较好地粘合在一起。由于上层凝胶有较好的透光性以及隔热性能,该双层凝胶在激光照射下底层和表层会形成较大温差。实验证明,通过调节nHAp表面担载的金含量,可以控制上下层温差的大小,且光热循环实验证明该水凝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即使多次照射上下两层的温差也能保持稳定。通过与骨肉瘤细胞MG-63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在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8小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动物模型直接考察,该双层凝胶能否在光热治疗骨肿瘤的同时,避免皮肤组织烫伤、烧伤。验证其多孔的结构,能否吸附肿瘤切除术后的渗出液及游离的肿瘤细胞,并结合光热治疗防止肿瘤复发。

王权威[6](2019)在《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中的分支推理架构及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组织结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人工智能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在科研与教育领域也将产生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推进科研与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中的分支推理架构,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分支推理的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等数学问题的知识表示初等数学问题的知识表示包括初等数学中相关的实体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表示和推理依据的表示。在本文中,我们将初等数学中所涉及的概念分类进行抽象,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表示。用Data表示原子知识,用Relation去表示多个Data或多个Relation之间的关系。推理依据的表示包括初等数学问题中的一些常识、公理、定理和推论的表示。我们为这些公理、定理、推论等数学理论建立结构一致的模型,以便计算机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推理产生出新的知识,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在系统中主要以编写规则的方式来实现此类模型。2.基于知识库的分支推理架构的研究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分类讨论的情况。我们通过建立分支知识库,实现拆分“或”关系为各个单独关系,让它们分别在各自独立的知识库中进行无干扰的推理;然后再利用矛盾检测机制检验推理产生的知识,逐步减少分支或推导出分支并对分支进行合并;最终求解出问题,同时得到完整的问题求解过程。这就是分支推理。在研究分支推理架构时,我们分别对分支架构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包括分支的具体知识表示、分支推理架构的模块组成、分支推理策略和外部分支技术。3.基于分支推理的问题自动求解系统的实现系统中的初等数学知识以对象的方式来表示和存储,通过自然语言理解、预处理、主知识库、外部知识库、控制器、分支推理和符号计算等模块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具有类人答题功能的完整的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系统。并且在该系统中创造性地设计和实现了一题多解模块,使系统具有能够用多种方法求解初等数学问题中一些典型问题的功能。

邱一苇[7](2018)在《多项式逼近方法在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电力系统稳定性一直是其规划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我国电网结构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及场景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下,电力系统稳定性正遭受全方位的考验。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需全面地对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状态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然而,由于电力系统的高度非线性,在系统参数、输入及运行方式大范围变化的条件下,难以直接求取与稳定性相关的状态及指标的解析解,而现有逼近类分析方法则尚不完善,亟待改进。为此,本文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思想,针对不同类型数学模型所刻画的典型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多项式逼近方法,显式刻画可变参数与稳定性状态、指标及稳定极限之间的定量关系,借以提高复杂、多变和不确定运行环境下的稳定性分析能力,并为电力系统分析中其他领域的参数化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主要工作包括:(1)以参数化鞍结分岔条件作为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判据方程,构造参数化非线性代数方程模型,基于Galerkin方法思想构造内积空间中的多项式基函数及投影方程组,通过求解投影方程组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边界及其上状态变量与特征向量在参数支持域上具有全局可控精度的多项式逼近表达式,从而克服了传统电压稳定裕度分析方法依赖于固定参数增长模式的不足,且较现有安全域边界逼近方法大幅提高了精度。(2)采用参数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刻画计及发电机无功出力约束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并利用其参数化KKT条件将其转换为参数化非线性代数方程模型,结合Galerkin方法与非线性规划中的经典原-对偶内点法思想提出相应的逼近方法,求取计及发电机无功出力约束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全局多项式逼近表达式,克服了发电机无功越限组合在参数变化时可能发生切换,导致稳定域边界构成复杂,难以直接逼近的难点。(3)基于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局部分岔理论,通过参数化Hopf分岔、鞍结分岔及奇异诱导分岔的判据方程分别刻画与振荡及单调失稳相对应的小扰动稳定域边界,利用Galerkin方法求取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全局多项式逼近表达式,同时亦可获取与失稳模式对应特征向量的多项式逼近表达式,其可为小扰动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将一种应用于参数化非线性代数方程模型的广义Galerkin方法推广至自治微分-代数方程模型,以求取连续时间过程中电力系统动态轨迹关于参数的多项式逼近表达式,即高阶动态轨迹灵敏度,并将离散时间切换事件建模为参数化非线性代数方程,应用广义Galerkin方法计算切换事件发生时高阶轨迹灵敏度的跳变,从而提出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段自治微分-代数方程模型的高阶动态轨迹灵敏度分析方法,克服了现有暂态分析中线性轨迹灵敏度分析方法在强非线性、参数大范围变化条件下损失精度的不足,较大程度提升了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分析的适用性和精度。

周兵兵[8](2018)在《基于差动转向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要求平台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灵活性,因此新兴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是一种理想的汽车结构。四轮独立驱动可以提供灵活可靠的驱动形式,并能得到快速准确的转矩和转速响应。四轮独立驱动无人驾驶汽车可以结合独立驱动和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是一种实现更大道路安全性的理想解决方案。差动转向机制可以作为一种容错机制以应对线控转向系统失效这一问题。若转向电机无法正常工作,车辆将不能实现期望的转向操作,此时差动转向机制介入以保证车辆能够安全行驶。本文将这种差动转向机制应用于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并设计控制策略,进一步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的路径跟踪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差动转向机制的原理,并对差动转向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分析;结合非线性刷子轮胎模型,分别针对基于差动转向和基于前轮主动转向的车辆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以侧向误差和航向角误差为状态量的路径跟踪模型,路径跟踪的目标为设计控制器使侧向误差和航向角误差全局渐近稳定并收敛到零。(2)基于路径跟踪误差重新定义横摆角速度的期望值,将路径跟踪问题转化为车辆稳定性问题。通过对期望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的跟踪,可以在完成路径跟踪任务的同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本文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上层路径跟踪控制器,并建立下层控制器将上层控制器得到的差动力矩分配到各驱动车轮,驱动车轮转向。仅通过低成本的传感器难以精确地测量车辆的纵向和侧向车速以及质心侧偏角,本文设计了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的状态观测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观测器在高速高附着和低速低附着工况的估计精度。紧接着,对于路径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及差动转向的可行性,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3)基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试验车进行了开闭环实车试验。在开环试验中进行了两类实车试验,分别为试验车性能测试试验和开环差动转向机制的验证试验。前者分析了试验车的加减速和转向特性,为之后的差动转向机制可行性验证奠定基础;后者验证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差动转向功能。最后进行了实车的闭环试验,通过PID实现对期望横摆角速度的闭环控制,验证基于差动转向的试验车可以跟踪给定的恒定或变化的横摆角速度。实车的开环试验和闭环试验结果都较为理想,从而证明了差动转向机制的可行性。

张兵[9](2017)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模型构建与算法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现今我国的主要能源仍然是以煤炭为主,其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了60%。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大气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用清洁能源逐步取代煤炭能源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但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在短期内还将继续维持。巨量的煤炭消费导致了煤炭的大量开采,而由煤炭开采所引起的土地塌陷对农田和地表环境的危害已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物下、水体下及铁路下(简称“三下”)的压煤量逐年增长,“三下”煤炭开采量也在逐年增大,由此带来的地表沉陷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采矿引起的地表及覆岩破坏规律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通过文献分析可知,对开采沉陷稳定后的地表及覆岩移动变形研究所占比例较大,而对开采过程中地表及覆岩移动变形的动态研究相对较少。矿山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动态预计是开采沉陷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开采沉陷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不但可以随时掌握地表及覆岩的移动与变形分布规律,还可实时得出地表最大变形值出现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对评价采动过程中地表建构筑物的变形过程和破坏程度,及时制定建筑物的维修与加固方案和确定实施时间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开采沉陷动态预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可用于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常用时间函数模型进行研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分段Knothe时间函数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模型修正方法;二,对矩形工作面开采走向主断面、倾向主断面及地表任意点动态移动变形预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三,对不规则工作面积分区域的三角形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四,研究了不规则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动态预计方法与算法;五,采用MATLAB语言实现了论文所提出的算法,完成了开采沉陷预计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六,研究了数值模拟岩层力学参数求取的正交实验方法,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开采沉陷动态问题;最后,针对复杂地形的3DEC数值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分段Knothe时间函数进行了研究与优化。通过研究,指出了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一,在分段点t时刻,其时间函数值与理论值不相符,如采用该时间函数进行动态预计,在分段的t时刻会出现预测误差,并且这种偏差会随着两个参数乘积的减小而增大,只有当两个参数乘积大于一定的数值时才能有效地降低误差,这一问题大大的限制了使用该时间函数进行动态预计的适用性;二,分段Knothe时间函数的值在两参数乘积较小时并不收敛到1,而是收敛到小于1的值,并且其乘积越小,收敛值与1的偏差就越大,这会降低其对地表终态(最大)下沉值的预计精度。针对分段Knothe时间函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修正该时间函数模型的方法,对原函数进行了优化,经过优化后的模型,无论其参数t和c如何取值,其函数值在t时刻均与理论值相符,并且时间函数值最终收敛到1,成功的解决了原时间函数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时间函数—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对该时间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可用于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时间函数应具备基本条件,指出了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参数意义,并对该时间函数的动态预计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一,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度与地表动态下沉规律是相吻合的;二,当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参数d取值不同时,其时间函数的值并不都能收敛到1,且随着d取值由大到小,时间函数值收敛于1的误差就会由小到大,这说明了d取值越小,越不适合作为动态预计的时间函数,在进行精度要求不高的动态预计时,d可取大于等于2的值,当预测精度要求较高时,则要求d取大于或等于3的值,当d小于1时,用其进行动态预计时的误差会很大。(3)在概率积分法的基础上,结合经优化的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本文研究了矩形工作面动态开采单元的划分方法、时间函数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各动态开采单元所对应的时间函数值的求取方法。在倾向主断面动态预计中,由于每个动态单元所处的上山及下山方向采深不同,所对应的预计参数也将不同,因此本文还研究建立了倾向主断面各动态单元概率积分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分别建立了矩形工作面走向主断面、倾向主断面及地表任意点的动态预计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编程算法。(4)针对优化分段Knothe时间函数的参数求取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反求时间函数对比法”,该方法步骤简洁,结果可靠。另外,根据矿区已有概率积分参数,在波兰学者Knothe“图解法”求参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时间函数参数的“直接计算法”,根据该方法,只要知道某矿区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便可较为准确的求取该矿区所对应的时间函数的c参数值,计算出的c值不再是一个估计区间,而是一个定值,这非常便于计算机编程实现。(5)对不规则工作面积分区域的三角形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形状三角形积分区域的划分原则,推导了分步积分过程中,积分区间上下限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不规则工作面积分区域的“三角剖分”概念,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该算法可满足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不同采深、不同形状的多工作面开采时的静态沉陷预计。另外,为了使动态预计公式及算法简洁、高效,在进行动态预计之前,通常需要将矿区井上下对照图进行坐标变换。坐标变换主要包括将工作用图的坐标系由国家坐标系转换为工作面坐标系,还包括将预计结果的坐标从工作面坐标系向国家坐标系或向其他坐标系进行转换。因此,本文详细的研究了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给出了实际操作时各坐标转换参数的确定方法。(6)基于不规则工作面积分区间的“三角剖分”算法,对不规则工作面开采时的动态预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规则工作面动态预计积分域的实时确定方法、任意给定时刻各动态单元时间函数区间的确定方法,研究了工作面顶点顺序排序及任意排序时的两种动态预计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同时,对特殊的凹多边形工作面开采时的动态预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应的算法,解决了凹多边形工作面积分区间和时间函数区间的实时确定问题。(7)采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论文所提出的各种算法,完成了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开发,在水平或缓倾斜煤层开采条件下,该系统可对任意形状工作面开采进行动态预计和静态预计,可对不同水平、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多工作面开采进行地表移动变形的动/静态预计。另外,该系统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及三维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不必采用第三方软件而直接对预计结果进行操作,提高了应用效率。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可知,采用本系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多可控制在8%以内,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8)针对复杂地形的3DEC数值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等高线数据,采用Auto CAD和MATLAB软件编程来建立复杂地形数值模型的技术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模型,前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小、建模速度快,且能够建立任意复杂地形的三维数值模型,所建数值模型的地表曲面与实际地形表面高度吻合。(9)对王庄矿6206复杂形状工作面开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详细介绍了该工作面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数值模拟中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获取困难的问题,根据已有地表倾向和走向观测站的地表下沉监测数据,详细论述了基于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岩层力学参数求取方法;(10)在数值模拟中,通过研究得出:当开采速度很大时,由于一次性开采面积较大,在较短时间内,由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的移动范围就已基本形成,但其数值都还相对较小;当模型中存在断层时,岩层的竖向位移在断层的两侧明显增大,以断层为分界线,在其两侧一定的范围内,岩层的竖向位移较大,呈塔形发育,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塔形范围逐渐增大,竖向位移也逐渐增大,然后,随着时间的再增加,塔形范围逐渐消失,其与周边岩层的位移之差也逐渐缩小,但断层两侧的位移量和周边岩层相比明显较小,岩层的位移量仍然会沿着断层呈现出较为对称的形态。(11)在不规则工作面的数值模拟中,无论倾向开采长度是多少,在开始阶段,当开采面积较小时,随着走向开采长度的增大,模型稳定所需的计算时步数迅速增加,但当走向开采长度增大到一定的数值后,尽管走向开采增加的长度相同,但模型稳定所需的计算时步增加量明显减小;通过分析,本文拟合得到了模型移动稳定时的计算时步数和开采面积之间的关系式:n=8.83A0.7032-0.2481A。

胡庆玉[10](2010)在《基于IPSO-BP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中,有两个方面较难以解决,一方面是半主动悬架的数学模型,因为半主动悬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同时在不同工况下其状态参数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模型会发生变化,因此很难用一个代数表达式精确的描述其模型,另一方面是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算法,科研人员对半主动悬架系统采用一些控制方法但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所以,使得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实际应用还处在初期阶段。本文根据以上这些问题提出采用改进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在线模型识别,并在线控制的方法,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在文中,首先阐述了用于仿真试验的路面激励模型建立原理,并介绍了时域路面模型和空间路面模型的关系,同时分别从四分之一车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和二分之一车四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这两类模型推导了传统半主动悬架的简化代数式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演算了变阻尼减震器的相关参数间的关系,并对变阻尼减振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章节的计算、仿真以及试验提供了依据。因为本文采用了神经网络作为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模式识别器和控制器,因此在本文第三章着重论证了采用神经网络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以验证其使用效果。由于神经网络在使用中需要进行学习,所以会影响神经网络的计算速度,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本文对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简称IPSO)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在第四章则着重论证推导了该方法的优势所在,并通过相应的数值仿真证明采用IPSO-BP算法比采用传统的BP算法更具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半主动悬架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采用IPSO-BP算法的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采用IPSO-BP算法的控制器结构和控制策略,同时将几种常用控制方法和IPSO-BP算法在半主动悬架系统上进行了对比试验,以验证IPSO-BP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还对此控制方法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即根据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控制算法原型硬件在环试验,并将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算法,为车辆半主动悬架的系统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二、非常量的延迟系数(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常量的延迟系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3)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交通流多车道模型的研究综述
    2.1 多车道交通流概述
    2.2 多车道微观模型
        2.2.1 Gipps类模型
        2.2.2 基于效用理论的模型
        2.2.3 元胞自动机模型
    2.3 多车道宏观模型
        2.3.1 Laval-Daganzo模型
        2.3.2 Jin模型
    2.4 多车道模型总结与分析
第三章 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流时空特性分析
    3.1 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提取
    3.2 交通流的时空状态分析
        3.2.1 交通流横向空间分布特性
        3.2.2 交通流纵向空间分布特性
第四章 交通流模型参数标定
    4.1 宏观交通流模型离散格式
        4.1.1 传统单车道模型的离散化格式
        4.1.2 多车道模型时空离散化格式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流宏观模型标定
        4.2.1 参数优化目标函数的建立
        4.2.2 参数标定的方法
        4.2.3 遗传算法的标定步骤
        4.2.4 自由流速度分析
    4.3 参数标定结果分析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第五章 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估计
    5.1 研究路段基本属性描述
    5.2 不同方案的状态估计效果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4)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1.2.1 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天线
        1.2.2 无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天线
        1.2.3 涡旋电磁波的应用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1.4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人工电磁表面建模原理及目标散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费马原理(Fermat’s Law)
    2.3 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
        2.3.1 传统斯涅尔定律
        2.3.2 广义斯涅尔定理
    2.4 横向谐振法
        2.4.1 各向同性横向谐振法
        2.4.2 各向异性横向谐振法
    2.5 角谱展开方法
    2.6 小结
第三章 产生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反射阵天线的设计
    3.1 引言
    3.2 平面空馈阵列天线基本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3.2.1 平面空馈阵列天线的相位调制原理
        3.2.2 阵列天线单元设计
    3.3 反射阵天线产生线、圆极化可变多极化OAM涡旋电磁波
        3.3.1 设计原理
        3.3.2 单元选择
        3.3.3 仿真计算和实验测试
    3.4 双极化、双频段、双波束携带不同OAM反射阵天线的设计
        3.4.1 设计原理
        3.4.2 单元仿真
        3.4.3 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
    3.5 小结
第四章 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产生衍射特性涡旋电磁波的设计
    4.1 引言
    4.2 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天线的基本理论
        4.2.1 光学全息原理
        4.2.2 表面波传播
        4.2.3 表面阻抗
        4.2.4 漏波理论
    4.3 基于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产生涡旋电磁波方法
        4.3.1 工作原理
        4.3.2 天线仿真设计与实验测量
    4.4 多波束携带不同模态轨道角动量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设计
        4.4.1 工作原理
        4.4.2 仿真设计和实验测试
    4.5 双线极化携带不同模态轨道角动量各向异性全息超表面天线
        4.5.1 工作原理
        4.5.2 天线仿真设计和实验测量
    4.6 小结
第五章 高阶贝塞尔涡旋电磁波天线设计
    5.1 引言
    5.2 贝塞尔波束经典产生方法
    5.3 高阶贝塞尔波束的描述
    5.4 高阶贝塞尔波束产生原理
    5.5 实验测量
    5.6 小结
第六章 线、圆极化混合模态OAM及OAM模态检测、分离
    6.1 引言
    6.2 OAM模态检测方法
        6.2.1 单OAM模态检测
        6.2.2 多OAM模态检测
    6.3 各向异性全息阻抗超表面产生圆极化OAM涡旋电磁波设计
        6.3.1 工作原理
        6.3.2 仿真设计和实验测量
    6.4 线、圆极化混合OAM模态分离与检测
        6.4.1 产生线极化混合OAM模态及OAM模态检测和分离
        6.4.2 产生圆极化混合OAM模态及OAM模态检测和分离
    6.5 小结
第七章 涡旋电磁波目标近场散射研究
    7.1 引言
    7.2 近远场变化技术
        7.2.1 电磁波的平面波展开
        7.2.2 远场和平面波谱函数间关系
        7.2.3 平面近场测量与远场之间关系
    7.3 目标对涡旋电磁波散射
        7.3.1 介质平板散射理论(单轴各向异性)
        7.3.2 介质板散射理论(各向同性)
        7.3.3 金属板散射理论(介电常数无穷大)
        7.3.4 金属球散射理论
    7.4 仿真与实验测量分析
        7.4.1 金属铝板散射测量
        7.4.2 金属球散射测量
        7.4.3 FR4介质板透射测量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骨组织工程概述
        1.1.1 骨的结构与组成
        1.1.2 骨骼中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1.1.3 骨细胞
        1.1.3.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1.3.2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1.1.3.3 巨噬细胞
        1.1.4 骨基质
        1.1.5 骨再生
    1.2 骨肉瘤概述
        1.2.1 诊断标准和分期
        1.2.2 骨肉瘤癌症干细胞
        1.2.3 骨肉瘤治疗
        1.2.3.1 手术和放疗治疗
        1.2.3.2 新型疗法
    1.3 合成骨支架代用品
        1.3.1 磷酸钙陶瓷
        1.3.1.1 羟基磷灰石
        1.3.1.2 磷酸三钙
        1.3.1.3 无定型磷酸钙盐
        1.3.1.4 双相磷酸钙盐
        1.3.2 生物玻璃
        1.3.3 生长因子
        1.3.4 骨形态发生蛋白
        1.3.5 生物无机离子
        1.3.6 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
    1.4 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复合生物活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体内颅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2.2.3 氧磷酸乙醇胺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2.2.4 BMP-2多肽修饰及体外释放
        2.2.5 双键化明胶(GelMA)的合成
        2.2.6 双键化四臂PEG_(10K)(PEGMA)的合成
        2.2.7 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率检测
        2.2.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和提纯
        2.2.9 与纳米粒共培养后的BMSCs细胞活性,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矿化检测
        2.2.10 细胞内吞
        2.2.11 水凝胶2D/3D培养下BMSCs的形态观察
        2.2.12 水凝胶表面BMSCs细胞增殖检测
        2.2.13 水凝胶表面BMSCs的钙化
        2.2.14 动物实验
        2.2.15 水凝胶的体内降解及异物反应检测
        2.2.16 水凝胶用于SD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肽接枝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征
        2.3.2 复合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能
        2.3.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凝胶表面存活率,增殖,分化和矿化情况
        2.3.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凝胶内部的3D培养
        2.3.5 复合凝胶的体内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检测
        2.3.6 复合水凝胶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多功能硅球载体的制备及其在抗菌、抗炎、骨再生方面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3.2.3 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
        3.2.4 纳米粒成胶后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检测
        3.2.5 担载有地塞米松的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
        3.2.6 地塞米松的体外释放
        3.2.7 FITC标记的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含地塞米松)的制备
        3.2.8 多肽标曲测定和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粒复合多肽的能力
        3.2.9 担载多肽的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3.2.10 细胞来源和培养条件
        3.2.11 担载有地塞米松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能检测
        3.2.12 多肽复合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外促进成骨细胞钙化的能力
        3.2.13 动物实验
        3.2.14 多肽复合二氧化硅纳米粒促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其异物反应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功能二氧化硅纳米载体的制备
        3.3.2 二氧化硅载体抗菌性能检测
        3.3.3 地塞米松的包裹和释放,担载有地塞米松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
        3.3.4 担载有地塞米松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能检测
        3.3.5 P15多肽的担载量,P15、DXMS复合纳米粒的Zeta电势和粒度分布
        3.3.6 P15、DXMS复合纳米粒体外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效果评价
        3.3.7 P15、DXMS复合纳米粒体内促进异位成骨的效果评价及其体内异物反应评价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光热及光动力在骨肉瘤治疗方面的初步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4.2.3 侧链含有羧基的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4.2.4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制备
        4.2.5 IR-780的担载量DLC和包封率EE
        4.2.6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稳定性
        4.2.7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体外光稳定性
        4.2.8 近红外光辐照下胶束的光热效果
        4.2.9 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建立
        4.2.10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细胞内吞
        4.2.11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对骨肉瘤细胞杀伤效果
        4.2.12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光热和光动力效果,以及二者联合对骨肉瘤细胞杀伤的效果评价
        4.2.13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体内光稳定性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侧链含有羧基的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4.3.2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4.3.3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胶束体内和体外的光稳定性检测
        4.3.4 三嵌段共聚物包裹IR-780形成的胶束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壳聚糖双层控温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骨肉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主要药品和化学试剂
        5.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5.2.3 担载金颗粒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Au@nHAp)
        5.2.4 吸附于nHAp表面金纳米粒的表征
        5.2.5 壳聚糖Chitosan成胶前驱体溶液A的配制
        5.2.6 四臂醛基化的PEG_(10K)[four-amred PEG_(10K)(CHO)_4]成胶前驱体溶液B的配制
        5.2.7 双层控温凝胶(Au@nHAp DG)上层和下层主体的制备
        5.2.8 双层控温凝胶主体的流变力学性能检测
        5.2.9 Au@nHAp纳米粒和Au@nHAp DG_0凝胶的光热效果检测
        5.2.10 Au@nHAp DG_1和Au@nHAp DG_2双层凝胶的光热效果以及Au@nHAp DG2的光热稳定性检测
        5.2.11 细胞培养
        5.2.12 Transwell孔板检测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含金量的Au@nHAp纳米棒的制备
        5.3.2 Au@nHAp表面纳米Au的表征
        5.3.3 Au@nHAp纳米粒光热效果和光热稳定性检测
        5.3.4 Au@nHAp对以壳聚糖和醛基化四臂PEG_(10K)为主体的水凝胶储能模量的影响
        5.3.5 Au@nHAp DG_0光热凝胶的SEM表征
        5.3.6 Au@nHAp DG_0凝胶的光热效果检测
        5.3.7 Au@nHAp DG_1和Au@nHAp DG2双层凝胶的光热效果以及Au@nHAp DG2的光热稳定性检测
        5.3.8 Au@nHAp DG_2双层凝胶的流变力学性能检测
        5.3.9 Au@nHAp DG_0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中的分支推理架构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知识表示
        2.1.1 一阶谓词逻辑
        2.1.2 产生式系统
    2.2 规则库和规则流
        2.2.1 规则和规则库
        2.2.2 规则流
    2.3 知识库
    2.4 问题求解认知模型
    2.5 相关工具
        2.5.1 Drools推理引擎
        2.5.2 Maple符号计算工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等数学问题的知识表示
    3.1 实体表示
        3.1.1 几何实体
        3.1.2 代数实体
        3.1.3 实体属性
    3.2 关系表示
        3.2.1 几何关系
        3.2.2 代数关系
    3.3 结论表示
        3.3.1 实体属性类结论
        3.3.2 实体关系类结论
    3.4 规则表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中分支推理架构的研究
    4.1 初等数学问题概述
    4.2 分支推理架构中的关键技术
        4.2.1 分支的具体知识表示
        4.2.2 分支推理架构的模块组成
        4.2.3 知识库的分支推理策略
        4.2.4 外部分支技术
    4.3 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系统的研究
        4.3.1 解题预处理的研究
        4.3.2 自动推理技术的研究
        4.3.3 自动停机技术的研究
        4.3.4 类人答题过程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支推理的问题自动求解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概况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总体架构
    5.2 问题求解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2.1 解题预处理
        5.2.2 符号计算引擎
        5.2.3 规则推理
        5.2.4 分支推理
        5.2.5 辅助推理
    5.3 自动停机的设计与实现
    5.4 一题多解的设计与实现
    5.5 类人答题过程输出的设计与实现
        5.5.1 自然语言描述实体和关系
        5.5.2 求解步骤编号
        5.5.3 步骤的逻辑重构
        5.5.4 特殊规则的过滤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测试
        6.1.1 系统求解问题展示
        6.1.2 分支推理求解问题测试
        6.1.3 一题多解测试
    6.2 测试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获奖情况

(7)多项式逼近方法在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1.2.1 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问题的数学模型
        1.2.2 电力系统参数化问题研究方法综述
        1.2.3 小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多项式逼近
    2.1 引言
    2.2 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数学模型
        2.2.1 鞍结分岔面
        2.2.2 实用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
        2.2.3 采用参数化问题模型描述静态电压稳定域
    2.3 基于Galerkin方法的参数化多项式逼近方法
        2.3.1 函数的内积空间
        2.3.2 隐函数的多项式逼近表示
        2.3.3 Galerkin投影方程组
        2.3.4 提高计算效率的测试基函数选取方式
        2.3.5 计算初始化
        2.3.6 整体计算流程
    2.4 应用层面的一些讨论
        2.4.1 最近电压崩溃临界点计算
        2.4.2 不同稳定域边界交集的逼近
        2.4.3 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逼近结果的灵敏度分析
    2.5 算例分析
        2.5.1 10节点系统2参数算例
        2.5.2 10节点系统多维参数算例
        2.5.3 118节点系统算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及发电机无功约束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多项式逼近
    3.1 引言
    3.2 计及发电机无功约束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
        3.2.1 计及发电机无功约束的电力系统稳态模型
        3.2.2 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上的分岔类型
        3.2.3 计及发电机无功约束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逼近中的难点
    3.3 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参数化非线性规划模型表示
        3.3.1 定义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3.3.2 参数化KKT条件
    3.4 参数化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多项式逼近方法
        3.4.1 构造多项式基函数
        3.4.2 Galerkin投影方程组
        3.4.3 障碍系数与迭代步长的控制
    3.5 算例分析
        3.5.1 3机10节点系统算例
        3.5.2 69机300节点系统算例
        3.5.3 某省级1447节点系统算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多项式逼近
    4.1 引言
    4.2 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相关局部分岔
    4.3 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参数化非线性代数方程模型描述
    4.4 基于Galerkin方法多项式逼近的预备工作及计算流程
        4.4.1 多项式形式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
        4.4.2 计算初始化
        4.4.3 整体计算流程
    4.5 算例分析
        4.5.1 单机单负荷系统算例
        4.5.2 50机145节点系统算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力系统动态轨迹的多项式逼近
    5.1 引言
    5.2 电力系统动态的数学模型
    5.3 经典线性动态轨迹灵敏度分析
        5.3.1 连续时间过程中的线性轨迹灵敏度分析
        5.3.2 切换事件发生时的线性轨迹灵敏度分析
    5.4 连续时间动态过程的高阶动态轨迹灵敏度分析
        5.4.1 系统轨迹高阶Taylor级数展开式的多项式逼近表示
        5.4.2 用于静态参数化系统灵敏度分析的广义Galerkin方法
        5.4.3 用于动态高阶轨迹灵敏度分析的广义Galerkin方法
        5.4.4 高阶轨迹灵敏度伴随方程的求解流程
    5.5 离散跳变事件发生时的高阶动态轨迹灵敏度分析
    5.6 算例分析
        5.6.1 4节点系统准稳态算例
        5.6.2 10机39节点系统机电暂态算例
        5.6.3 某省级等值系统准稳态算例
        5.6.4 随机分析中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基于差动转向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无人驾驶汽车的路径跟踪控制
        1.1.2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
    1.2 路径跟踪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差动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课题的提出
        1.4.2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差动转向系统动力学及路径跟踪模型
    2.1 差动转向原理
    2.2 车辆动力学模型
        2.2.1 非线性轮胎模型
        2.2.2 基于差动转向的车辆动力学模型
        2.2.3 基于前轮主动转向的车辆动力学模型
    2.3 路径跟踪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差动转向路径跟踪研究
    3.1 路径跟踪目标
    3.2 上层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
        3.2.1 模型预测控制理论介绍
        3.2.2 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
    3.3 下层力矩分配控制器设计
    3.4 车速及质心侧偏角估计
        3.4.1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观测器设计
        3.4.2 稳定性证明
        3.4.3 估计算法仿真验证
    3.5 路径跟踪算法仿真分析
        3.5.1 J-turn仿真试验
        3.5.2 双移线仿真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差动转向实车试验研究
    4.1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试验平台
    4.2 基于差动转向的电动汽车实车试验
        4.2.1 实车开环试验
        4.2.2 实车闭环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模型构建与算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采沉陷静态预计方法简述
        1.2.2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开采沉陷相关软件现状
    1.3 动态预计研究及现有预计系统评述
        1.3.1 动态预计研究评述
        1.3.2 现有预计系统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动态预计时间函数模型研究
    2.1 常用动态预计时间函数模型
        2.1.1 Knothe时间函数
        2.1.2 Sroka-Schober时间函数
        2.1.3 广义时间函数
        2.1.4 分段Knothe时间函数
        2.1.5 双参Knothe时间函数
    2.2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模型的建立
        2.2.1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
        2.2.2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参数的确定
    2.3 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优化
        2.3.1 分段Knothe时间函数及其分析
        2.3.2 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优化
    2.4 本章小节
3 基于优化时间函数的动态预计模型构建
    3.1 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过程描述
    3.2 地表沉陷动态移动变形计算原理与方法
        3.2.1 矩形工作面走向主断面动态预计公式的建立
        3.2.2 矩形工作面倾向主断面动态预计公式的建立
        3.2.3 矩形工作面地表任意点动态预计公式的建立
    3.3 动态预计开采单元的划分方法
        3.3.1 基于周期来压步距的动态单元划分
        3.3.2 动态单元划分的有效分割尺寸法
    3.4 优化分段KNOTHE时间函数的参数确定方法
        3.4.1 基于实测数据的“反求时间函数对比求参法”
        3.4.2 无已知观测数据的“区间估计求参法”
        3.4.3 根据已知观测数据的“直接计算法”
    3.5 本章小节
4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算法研究
    4.1 矩形工作面走向主断面动态预计算法
        4.1.1 算法的基本思想
        4.1.2 算法的实现
        4.1.3 走向主断面动态预计实例
    4.2 矩形工作面倾向主断面动态预计算法
        4.2.1 算法的基本思想
        4.2.2 算法的实现
        4.2.3 倾向主断面动态预计实例
    4.3 矩形工作面地表任意点动态预计算法
        4.3.1 算法的基本思想
        4.3.2 Simpson数值积分原理及实现
        4.3.3 地表下沉盆地动态预计算法的实现
        4.3.4 任意点下沉盆地动态预计算例
    4.4 不规则工作面静态预计积分域的三角剖分法
        4.4.1 三角剖分法的原理与步骤
        4.4.2 基于三角剖分法的不规则工作面静态预计算法
        4.4.3 工作面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的转换
        4.4.4 基于三角剖分法的地表移动变形静态预计实例
    4.5 基于三角剖分法的不规则工作面动态预计方法
        4.5.1 动态积分区域的确定
        4.5.2 时间函数区间与动态单元积分限的确定
        4.5.3 任意起点排序时的动态预计方法
        4.5.4 凹多边形工作面动态预计方法
        4.5.5 不规则工作面动态预计算例一
        4.5.6 不规则工作面动态预计算例二
    4.6 本章小节
5 动态预计系统开发与实例验证
    5.1 动态预计系统开发
        5.1.1 系统功能设计
        5.1.2 系统使用说明
    5.2 动态预计模型算法的实例验证一
        5.2.1 钱家营矿1176东工作面地表下沉动态预计
        5.2.2 动态预计参数的确定
        5.2.3 工作面计算边界的自动计算
        5.2.4 动态预计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
    5.3 动态预计模型算法的实例验证二
        5.3.1 官地矿29401工作面基本情况
        5.3.2 实测结果和预测结果图像对比
        5.3.3 预测结果精度分析
    5.4 本章小节
6 不规则工作面开采沉陷 3DEC数值模拟
    6.1 数值模拟背景矿区简介
        6.1.1 6206工作面及监测点设置情况
        6.1.2 工作面坐标系统转换
    6.2 复杂地形3DEC数值建模方法
        6.2.1 地表高程点获取
        6.2.2 曲面样条插值加密高程点
        6.2.3 3DEC数值建模
    6.3 地表动态沉陷数值模拟
        6.3.1 3DEC软件介绍
        6.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6.3.3 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岩层参数
        6.3.4 6206工作面开采 3DEC数值模拟
    6.4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IPSO-BP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车辆的发展状况
    1.2 汽车悬架结构及分类
    1.3 半主动悬架介绍
    1.4 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介绍
    1.5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介绍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路面及半主动悬架的数学模型
    2.1 路面激励模型的建立
    2.2 半主动悬架的数学模型
    2.3 变阻尼减振器设计
        2.3.1 变阻尼减振器的参数计算
        2.3.2 变阻尼减振器的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研究
    3.1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
    3.2 神经网络性能研究
        3.2.1 神经网络逼近能力论证
        3.2.2 神经网络收敛性论证
        3.2.3 神经网络稳定性论证
    3.3 神经网络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IPSO-BP网络算法研究
    4.1 粒子群优化算法介绍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
    4.3 IPSO-BP算法研究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半主动悬架控制器研究
    5.1 天棚控制算法
    5.2 PID控制算法
    5.3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5.4 IPSO-BP网络控制器设计
    5.5 基于IPSO-BP的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
        5.5.1 半车模型的控制策略
        5.5.2 半主动悬架IPSO-BP控制器设计
        5.5.3 IPSO-BP算法的在线控制的解决
    5.6 半主动悬架控制器仿真实验
    5.7 本章小节
第6章 半主动悬架系统试验研究及数据分析
    6.1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总体方案
        6.1.1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简介
        6.1.2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构成
        6.1.3 硬件在环平台验证试验
    6.2 硬件在环试验数据分析
    6.3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非常量的延迟系数(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轴加速度的奶牛采食行为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 程菲.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一类抽象时滞微分方程的Hopf分支分析[D]. 徐子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状态估计方法研究[D]. 杨翊煊.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涡旋电磁波产生及目标近场散射[D]. 孟祥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5]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骨修复、骨肉瘤治疗方面的评价[D]. 邵楠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6]初等数学问题自动求解中的分支推理架构及实现[D]. 王权威.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多项式逼近方法在电力系统参数化稳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邱一苇. 浙江大学, 2018(04)
  • [8]基于差动转向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研究[D]. 周兵兵. 东南大学, 2018(05)
  • [9]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模型构建与算法实现[D]. 张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10]基于IPSO-BP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D]. 胡庆玉. 吉林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非恒定延迟系数(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