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焦国木[1](2014)在《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复合地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复合地基不断出现,以满足不同基础对地基承载力、沉降变形及稳定性的要求。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是基于多桩型复合地基发展而来,由不同组合形式的刚性长桩、柔性短桩与桩间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由于其设计的灵活性及在建筑地基中良好的应用特性,逐渐得到工程界的关注,随后逐渐应用于柔性基础下的地基处理。由于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因基础刚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使得刚性基础下的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柔性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鉴于柔性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工程应用,以邢衡高速公路一期工程试验段项目为依托,对高速公路路堤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及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柔性基础下的刚柔性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及沉降计算理论进行讨论,提出了基于静载试验的刚柔性长短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考虑刚柔性长短桩承载力发挥系数的沉降计算方法,并对设计步骤进行详细阐述。(2)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填土高度、不同基础刚度下的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敏感性参数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影响。(3)针对邢衡高速公路试验段实际地质特点,提出了采用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作为柔性短桩对浅部地基进行处理,对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桩体材料的改良特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研究,确定出最优配合比,指导现场试验段施工。(4)通过对现场施工28d后的刚柔性长短组合桩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柔性短桩(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桩间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分析了柔性短桩的成桩效果及不同桩间距下桩间土的挤密效果。(5)对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从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质量检测三个方面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综合控制技术。
康晓同[2](2013)在《开挖地下通道对上部文物建筑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重要的既有建筑物下进行施工开挖,经常需要对桩基进行托换。特别针对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托换技术非常有效。由于托换工程的复杂性和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开挖地下通道中,对上部结构影响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论文在研究桩基托换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上部有保护建筑、下部有盾构隧道的沈阳站地下通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东站房框架结构的ANSYS三维模型,对其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整体纵向倾斜式、整体横向倾斜式和“盆式”沉降的结构响应进行数值分析。验算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得出各构件在三种沉降方式下的受力状况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沉降形式下,框架柱主要受轴力,且边柱普遍小于内柱;框架梁主要受剪力与弯矩,且二层梁普遍大于一层梁约15%。纵式沉降对横梁影响较大,横式沉降对纵梁影响较大,“盆式”沉降则对纵横梁都产生较大内力。纵、横式沉降下,梁、柱的变形均为线性,“盆式”则呈现非线性。同时,研究发现结构的极限沉降差与柱距大小有关,近似呈正比例关系。最终得出,结构在横式、纵式和“盆式”沉降下的极限沉降差分别为118mm、69mm和23.5mm,均为受压破坏。另外,对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构沉降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在通道开挖中利用桩基托换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是可行、合理的。分析数据表明,施工第一阶段(破除原地表和柱承台)、第二阶段(东侧基坑开挖)、第三阶段(站房下暗挖)和第四阶段(截断支撑桩)的沉降值分别占总沉降的35%、30%、25%和10%左右。破除原地表和柱承台对结构扰动最大,在通道结构封闭成环后,截桩截断支撑桩对结构的扰动并不大。最后,依据实测数据对框架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变化规律,并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做出评判。计算结果表明,各施工阶段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结构内力最大的部位位于沉降最大柱的相邻框架柱及其对应的框架梁。在施工的四个施工阶段中,该柱的轴力增幅约为8.2%、17.7%、38.9%和52.8%,该梁剪力分别约为自重下的1.6、3.6、6.9和9倍,弯矩分别约为自重下的1.5、4.2、6.6、9.8倍。
王涛[3](2007)在《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桩筏基础具有整体性好、竖向承载力高、基础沉降小、调节不均匀沉降能力强、较之桩箱基础具有更加开阔的内部空间的特点,同时可以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巨大水平力,抗倾覆能力强,目前已成为高重建筑物或软土地基上建筑物常用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野外一系列单桩、平板、带台单桩、带台双桩试验及主楼变刚度调平桩筏及主裙连体基础模型试验,实测出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范围,并针对现场特定土质条件通过回归分析提出对弹性理论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修正模型。基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原理以及模型试验的沉降与桩顶反力实测结果,论述了桩筏基础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弊端,建议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新理念进行优化设计,既最大限度地减小差异沉降,又改善了桩筏基础的受力性状。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系数,采用简化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桩筏基础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桩土)的共同作用。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的结果与弹性理论解的对比,指出弹性理论解夸大了桩-桩、桩-土、土-土相互作用影响,造成沉降计算值偏大和过高估计桩顶反力的不均匀性(或筏底地基土反力的不均匀性),并针对现场特定土质条件通过回归分析,提出对弹性理论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修正模型。2.对承台分担荷载比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带台单桩、群桩模型承载性状的分析,说明带台单桩的承载性状与群桩的承载性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将带台单桩的试验结果简单地推广到群桩的设计计算中去。在带台单桩试验中,发现带台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或等于单桩与平板极限承载力之和,即“1+1≧2”的结论,而在复合群桩试验中,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在桩距较小时则远小于各单桩与平板极限承载力之和,而且即便在较大桩距情况下,承台效应系数也难以发挥到1.0。现场大型群桩模型试验结果与弹性理论关于承台分担荷载的计算结果比较后表明,实测的承台分担荷载比也远远小于弹性理论计算结果。3.运用变刚度调平的概念设计理念,通过改变主楼下地基和基桩的刚度分布,使之与荷载匹配,从而促使框筒结构高层建筑主楼的变形趋向均匀,基础的冲、剪、弯内力、上部结构次生应力减小。这种变刚度调平的概念设计思想通过现场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并介绍了应用此法进行某工程优化设计的过程。4.本次模型试验主裙之间未考虑变刚度调平和设置沉降后浇带,也未采取相应增沉措施,目的在于研究主裙连体对于沉降、荷载传递、筏板和上部结构内力等的影响,从而导致试验结果中主裙连体基础筏板纵向相对差异沉降略大于规范允许值。笔者为此对减小主裙差异沉降问题进行讨论,主裙连体设计应使基础沉降协调,高层主体采用桩筏基础使其沉降减至最小;裙房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独立基础、格形基础。地下水位高时,格形梁之间设抗水板,也可采用在梁板式筏基的中间板下敷设苯板、炉渣等增沉作法。基于基坑开挖回弹再压缩减小差异沉降的有利效应,当裙房超过4~5层或当裙房采用上述增沉措施时可不设沉降后浇带。模型试验无法模拟基坑开挖引起的回弹再压缩效应,这也是导致主裙间差异沉降略大于规范允许值的原因之一。5.利用修正后的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系数,对上部结构采用子结构法进行刚度凝聚、基础筏板采用中厚板理论、桩土应用Mindlin有限压缩层混合修正模型对桩筏基础进行简化计算。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陈善雄[4](2006)在《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膨胀土工程问题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一大技术难题,结合实际工程,研究膨胀土的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原位监测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膨胀土工程性质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探讨膨胀土的分析方法与处治对策,为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推动膨胀土及非饱和土力学学科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高速公路膨胀土病害调研,揭示了公路膨胀土病害的特征与原因,加深了对膨胀土危害的认识,可为膨胀土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2、对反映和表征膨胀土胀缩机理和特性的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以能充分反映和表征膨胀土胀缩机理和特性的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0.005 mm颗粒含量、胀缩总率等5个指标作为膨胀土的判别指标,建立了一种新的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方法-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该方法的采用将使评判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3、系统地开展了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全面阐述了膨胀土的压实特性、胀缩特性和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深化了对膨胀土工程特性的认识。4、针对膨胀土边坡入渗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可考虑裂隙的膨胀土入渗分析的简化等效模型,获得了一种分析土体裂隙入渗的有效途径。简化等效模型根据边坡土体风化程度随深度的变化将土坡分为二层,Ⅰ层为强风化层,该层土的水分运动参数的选取应考虑裂隙的存在而引起的土的渗透性的增加;Ⅱ层为未风化层,可视为原状土的性质,水分运动参数采用原状土的相应参数。开展了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表明:降雨条件下膨胀土边坡的水分运动主要发生在强风化层内。5、针对膨胀土边坡变形和破坏的特点,建议了一种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分层处理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将边坡分为风化层和未风化层,风化层厚度按大气影响深度确定,其强度参数选用残余强度值,然后用极限平衡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开展了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表明:膨胀土边坡稳定性主要受浅层模式控制。6、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能考虑水分入渗的非饱和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降雨后土坡水分为一分布场,抗剪强度参数为饱和度的函数。提出了一个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模型,其具体思路是:首先用数值方法计算渗流场,然后利用非饱和土的强度理论推求出整个场的强度分布,再利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或有限元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寻求斜坡稳定安全因数与降雨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如此即可依据气象预报进行土坡稳定性预报。该方法的提出为气候条件下膨胀土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膨胀土边坡的有效处治提供了科学依据。7、成功进行了人工模拟“久旱暴雨”诱发膨胀土滑坡试验,再现了膨胀土边坡失稳中最常见的浅层滑动现象,揭示了降雨引发膨胀土滑坡的内在规律。8、在上述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开展了膨胀土处治技术研究。建议了膨胀土路堤的结构型式,给出了膨胀土的填筑控制标准,并建议了骨架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坡面综合防护方案。有关研究成果在襄荆高速公路、合六叶高速公路、周六高速公路、新汉口机场和2319-Ⅱ工程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田裕甲[5](2004)在《深基坑支护工程失事原因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广西南宁市宫华大酒店、财政厅深基坑支护及抢险工程中的体会以及对泰安、银都、人防办、交易场等二十几个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基坑失稳的主要原因,提出避免工程失事的一些有效措施,以供设计、施工时参考。
刘恒新[6](2004)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软土地基修建高等级公路中,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桥头深厚软基的工法。目前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还不多,其在堆载作用下的性状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借助于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深厚软基的实际工程,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进行了试验研究,做了以下工作: (1)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高等级公路软基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2)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 (3)研究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堆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 (4)研究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堆载作用下的应力场特征,并对不同性质荷载作用下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原因; (5)对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时,可以采用变桩长、变间距的设计思想,使沉降逐渐过渡,减轻桥头跳车的危害,并且还可以减小沉降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减小对桥台及其桩基的水平推力,提高地基承载力。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预计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仲先,唐家祥,张耀庭,李黎,张卉[7](2000)在《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文中认为介绍了该建筑物所处场地地质条件及其原结构特征、原基础设计情况 ,表述了该桩基施工时所出现的事故现象 ,重点分析了产生此次桩基事故的原因。
王赫[8](1997)在《泥浆护壁灌注桩若干质量指标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嵌岩深度、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沉碴厚度三个质量指标,对桩承载力、造价和工期的影响较大,工程实践中问题较多。本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确定这些指标值的建议。
二、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地基概述 |
1.2.1 复合地基发展史 |
1.2.2 复合地基分类 |
1.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1 刚性基础下刚柔性长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2 柔性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研究 |
1.4.2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数值分析 |
1.4.3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
1.4.4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及控制技术研究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研究 |
2.1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2.1.1 刚性长桩的作用 |
2.1.2 柔性短桩的作用 |
2.1.3 褥垫层的作用 |
2.1.4 下卧层作用 |
2.2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 |
2.2.1 承载力计算 |
2.2.2 基于静载试验的承载力发挥系数计算 |
2.2.3 沉降变形计算 |
2.3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
2.3.1 设计思路 |
2.3.2 设计内容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数值分析 |
3.1 有限元法介绍与计算模型的验证 |
3.1.1 有限元法简介 |
3.1.2 计算模型的验证 |
3.2 不同填土高度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不同填土高度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分析 |
3.2.3 不同填土高度下刚柔性长短桩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分析 |
3.3 不同刚度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3.3.1 不同刚度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分析 |
3.3.2 不同刚度基础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体应力比分析 |
3.4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分析 |
3.4.1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 |
3.4.2 柔性短桩模量对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 |
3.4.3 下卧层土体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
4.1 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桩体材料特性研究 |
4.1.1 钢渣材料特性分析 |
4.1.2 钢渣改良灰土材料改良特性分析 |
4.1.3 钢渣改良灰土材料强度分析 |
4.1.4 钢渣改良灰土材料强度配合比试验 |
4.1.5 钢渣改良灰土材料水稳定性试验 |
4.2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效果试验研究 |
4.2.1 单桩静载试验研究 |
4.2.2 桩间土挤密效果试验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及控制技术研究 |
5.1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 |
5.1.1 钢渣改良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
5.1.2 CFG 桩施工工艺 |
5.2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
5.2.1 材料的控制 |
5.2.2 施工过程控制 |
5.2.3 施工质量检测控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开挖地下通道对上部文物建筑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基础托换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2 基础托换中沉降变形规律的研究现状 |
1.3.3 基础托换中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 |
2.1 桩基托换简介 |
2.2 桩基托换分类简介 |
2.3 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简介 |
2.3.1 主动式桩梁托换 |
2.3.2 筏板式基础托换 |
2.3.3 树根桩式基础托换 |
2.4 桩基托换设计施工流程 |
2.5 桩基托换设计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被动式桩梁托换工程简化计算与工程实例 |
3.1 被动式桩梁托换计算理论 |
3.1.1 被动式桩梁托换的机理和方法 |
3.1.2 被动式桩梁托换的计算方法 |
3.1.3 被动式桩梁托换的简化计算的特点 |
3.2 被动式桩梁托换工程实例--沈阳站地下通道改造工程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3.2.3 通道总体工程施工流程 |
3.2.4 桩基托换工程施工方案 |
3.3 沈阳站托换工程简化力学计算 |
3.3.1 上部结构静荷载计算 |
3.3.2 托换梁计算说明 |
3.3.3 托换梁的受弯构件刚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沉降方式对上部结构影响的研究 |
4.1 模型说明及建立 |
4.1.1 数值模拟思路 |
4.1.2 模型轴线及梁柱布置 |
4.1.3 参数选取 |
4.1.4 单元选取 |
4.1.5 基本假定 |
4.2 结构安全性判定标准 |
4.3 沉降施加方式 |
4.4 整体纵向倾斜式沉降计算分析 |
4.4.1 沉降施加 |
4.4.2 强度验算及极限沉降差 |
4.4.3 位移分析 |
4.4.4 内力分析 |
4.5 整体横向倾斜式沉降计算分析 |
4.5.1 沉降施加 |
4.5.2 强度验算及极限沉降差 |
4.5.3 位移分析 |
4.5.4 内力分析 |
4.6 “盆式”沉降计算分析 |
4.6.1 沉降施加 |
4.6.2 强度验算及极限沉降差 |
4.6.3 位移分析 |
4.6.4 内力分析 |
4.7 三种沉降形式的对比分析 |
4.7.1 变形对比分析 |
4.7.2 内力对比分析 |
4.7.3 极限沉降差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沈阳站托换工程沉降监测及结构安全性分析 |
5.1 监测对象 |
5.2 监测目的与意义 |
5.3 监测依据 |
5.4 监测内容及方案 |
5.4.1 地表沉降监测 |
5.4.2 建筑物沉降监测 |
5.4.3 结构柱沉降监测 |
5.5 沉降监测分析 |
5.5.1 第一阶段数据分析 |
5.5.2 第二阶段数据分析 |
5.5.3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 |
5.5.4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 |
5.6 上部结构内力分析 |
5.6.1 梁柱内力分析 |
5.6.2 结构内力最大部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研究现状 |
1.2.1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发展概况 |
1.2.2 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的主要成果 |
1.3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方法 |
1.3.1 带裙房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研究现状 |
1.3.2 带裙房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承载力机理 |
1.3.3 筏(承台)-桩-土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方法 |
1.3.4 桩筏基础分析方法的研究 |
1.3.5 带裙房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
1.3.6 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优化理论研究现状及优化方向 |
1.4 立题目的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模型试验设计与实践 |
2.1 试验目的 |
2.2 方案设计 |
2.2.1 试验概况 |
2.2.2 试验系统设计 |
2.3 模型制作与施工 |
2.3.1 模型桩的施工 |
2.3.2 筏板的施工 |
2.3.3 模型框架及筒体的施工 |
2.3.4 锚桩的施工 |
2.3.5 深标点的施工 |
2.4 测试元件及仪器的安装调试 |
2.4.1 土压力盒的安置 |
2.4.2 钢筋计的安置 |
2.4.3 电子位移计的安置 |
2.4.4 测试仪器的安装调试 |
2.5 模型加载与数据采集 |
2.6 试验的影响及误差分析 |
第三章 桩-土-桩相互影响系列试验分析 |
3.1 单桩静载试验及桩土相互影响分析 |
3.1.1 单桩静载试验 |
3.1.2 桩-土相互影响试验分析 |
3.2 土-土相互影响分析 |
3.2.1 板顶荷载与沉降关系 |
3.2.2 平板下土反力分布 |
3.2.3 土-土相互作用影响 |
3.3 桩-桩相互影响分析 |
3.4 带台单桩试验分析 |
3.4.1 带台单桩荷载与沉降关系 |
3.4.2 带台单桩承台分担荷载比例 |
3.4.3 带台单桩桩身荷载传递特性 |
3.4.4 带台单桩极限承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刚度调平桩筏及主裙连体基础模型试验分析 |
4.1 引言 |
4.2 变刚度调平桩筏基础的荷载沉降特性 |
4.2.1 桩筏基础相对刚度K_(RP)判定 |
4.2.2 荷载沉降关系 |
4.3 变刚度调平桩筏及主裙连体基础的沉降分布 |
4.4 变刚度调平桩筏及主裙连体基础的地基土变形深度影响范围 |
4.4.1 核心外围一跨内中点处地基土变形深度影响范围 |
4.4.2 核心中心点处地基土变形深度影响范围 |
4.5 变刚度调平桩筏及主裙连体基础的土压力分布 |
4.6 变刚度调平桩筏基础的桩顶反力及桩侧阻力分布 |
4.6.1 桩顶反力分布 |
4.6.2 桩侧摩阻力分布 |
4.7 筏板及上部结构框架参与共同作用的分析 |
4.7.1 筏板的应力分析 |
4.7.2 框架梁的应力分析 |
4.8 关于主裙房之间差异沉降控制的讨论 |
4.8.1 设置沉降缝 |
4.8.2 采用刚度大的整体基础 |
4.8.3 主裙房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 |
4.8.4 主楼和裙房采取不同基础形式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部结构-基础-桩土共同作用计算方法 |
5.1 共同作用分析方程 |
5.2 上部结构刚度与荷载凝聚法 |
5.3 Mindlin中厚板理论 |
5.4 地基变形计算模型——Mindlin解-有限压缩层修正模型 |
5.5 桩土变形计算模型——弹性理论法-有限压缩层混合修正模型 |
5.6 变刚度调平桩筏基础模型沉降分布的数值分析结果 |
5.7 主楼变刚度调平桩筏基础模型反力分布的数值分析结果 |
5.7.1 土压力分布数值计算结果 |
5.7.2 桩顶反力分布数值计算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刚度调平设计案例分析——北京国际财源中心桩基础优化设计 |
6.1 工程概况 |
6.2 设计依据 |
6.3 拟建场地地质条件 |
6.4 桩基础顶面荷载计算 |
6.5 主要技术问题及优化方案 |
6.5.1 主要技术问题 |
6.5.2 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
6.5.3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 |
6.6 工程实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感言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照片剪辑 |
(4)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膨胀土的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
2.1 膨胀土的微结构 |
2.2 膨胀土的裂隙性 |
2.3 膨胀土的超固结性 |
2.4 膨胀土的胀缩性 |
2.5 小结 |
3 高速公路膨胀土病害调研 |
3.1 概述 |
3.2 安徽省膨胀土的地质环境特征 |
3.3 膨胀土灾害特征 |
3.4 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膨胀土病害调研 |
3.5 安徽省膨胀土病害综合分析 |
3.6 小结 |
4 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 |
4.1 概述 |
4.2 常见的膨胀土分类方法 |
4.3 膨胀土判别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
4.4 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
4.5 工程实践与方法验证 |
4.6 小结 |
5 压实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5.1 膨胀土工程特性 |
5.2 现场取样与室内试验 |
5.3 膨胀土物理特性 |
5.4 膨胀土压实特性 |
5.5 膨胀土胀缩特性 |
5.6 膨胀土的强度与变形特征 |
5.7 小结 |
6 考虑裂隙的膨胀土入渗分析方法 |
6.1 概述 |
6.2 非饱和土的渗流特性与水分运动参数 |
6.3 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数学模型 |
6.4 积分有限差分方法 |
6.5 等效裂隙入渗分析方法 |
6.6 野外渗透系数量测 |
6.7 土坡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
6.8 小结 |
7 膨胀土路堤处治技术 |
7.1 前言 |
7.2 国内外膨胀土路堤处治方法 |
7.3 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的适宜性探讨 |
7.4 路基填筑控制标准 |
7.5 膨胀土路基处置深度 |
7.6 膨胀土路堤结构型式建议 |
7.7 中膨胀土路堤包边方案及其试验验证 |
7.8 小结 |
8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 |
8.1 概述 |
8.2 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 |
8.3 膨胀土强度特性 |
8.4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8.5 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8.6 膨胀土边坡综合治理 |
8.7 小结 |
9 气候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方法 |
9.1 前言 |
9.2 考虑降雨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9.3 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模型 |
9.4 小结 |
10 人工降雨诱发膨胀土滑坡试验 |
10.1 概述 |
10.2 试验设计 |
10.3 试验成果 |
10.4 降雨诱发膨胀土滑坡特征与机理分析 |
10.5 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论文主要研究结果 |
11.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桥头跳车处理简介 |
1.3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介绍 |
1.3.1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简介 |
1.3.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特点 |
1.3.3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1.4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4.1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应力场和桩土应力比研究现状 |
1.4.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性状 |
1.4.3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技术研究现状 |
1.4.4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4.4.1 安徽蒙蚌高速公路试验段软基处理简介 |
1.4.4.2 杭宁高速公路试验段软基处理简介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深厚软基试验研究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
2.2.1 工程地质 |
2.2.2 水文地质情况 |
2.3 软基处理设计简介 |
2.3.1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的机理 |
2.3.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深厚软基的设计 |
2.4 试验方案 |
2.4.1 监测目的 |
2.4.2 监测项目及数目 |
2.4.3 监测仪器配置、埋设及布置 |
2.4.4 测试方法 |
2.4.5 测试要求 |
2.5 试验段施工情况 |
3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探讨 |
3.1 概述 |
3.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
3.3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3.3.1 试验基本情况 |
3.3.2 载荷试验曲线 |
3.4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探讨 |
4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在堆载作用下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桩顶和桩间土沉降分析 |
4.3 土工格栅上沉降标沉降分析 |
4.3.1 路基纵向沉降分析 |
4.3.2 路基横向沉降分析 |
4.4 路基顶面沉降分析 |
4.5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4.6 深层土体沉降分析 |
4.7 堆载作用下路堤最终沉降量预测 |
4.8 小结 |
5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
5.1 概述 |
5.2 测试孔隙水压力特点 |
5.3 超静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情况 |
5.4 复合地基在堆载作用下固结分析 |
5.5 小结 |
6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
6.1 概述 |
6.2 堆载作用下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研究 |
6.2.1 桩土压力比曲线 |
6.2.2 桩土应力比曲线 |
6.3 不同性质荷载作用下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 |
6.3.1 载荷试验桩土应力比测试方案 |
6.3.2 载荷板作用下试验结果分析 |
6.3.3 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四、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研究[D]. 焦国木.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4(12)
- [2]开挖地下通道对上部文物建筑结构影响的研究[D]. 康晓同. 东北大学, 2013(03)
- [3]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 王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7(05)
- [4]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 陈善雄.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5]深基坑支护工程失事原因分析[A]. 田裕甲. 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4
- [6]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D]. 刘恒新. 浙江大学, 2004(03)
- [7]某22层建筑物之桩基事故现象及其原因分析[J]. 张仲先,唐家祥,张耀庭,李黎,张卉. 特种结构, 2000(04)
- [8]泥浆护壁灌注桩若干质量指标问题的探讨[J]. 王赫.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