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印发《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涛[1](2020)在《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牺牲补偿”的政策安排,退役军官安置政策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退役军官安置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始于革命战争时代,完善于国家建设发展时期,对军队和地方人力资源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指令性色彩浓厚的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已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本文在梳理我国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历史变迁的基础上,以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调研方法,了解政策执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对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军事人力资源配置错位、二是政策目标群体认同感低、三是政策执行存在阻力。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规定调整更新迟缓、政策执行机构履职不力、目标群体存在认知偏差、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现行计划分配安置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专业高效的政策执行管理服务体系、三是多措并举提高政策目标群体的满意度、四是优化完善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应对机制。
王贞霖[2](2020)在《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综合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从2011年起,中央强调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城市综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研究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城市良性有序发展。本文辨析了城市综合管理的内涵,梳理了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必要性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围绕机构设置、职能范围和行政关系展开对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研究,结合各城市综合管理机构官网的数据和访谈总结了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现状。并基于其多样性特征基础,将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归纳为“大城管”、“大建管”、“小城管”和分散管理四种模式。通过宏观现状和微观模式的比较,总结了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职能体系和行政关系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梳理了未来我国城市综合管理的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一是要统一机构性质,合理设置综合管理机构;二是要明晰城市综合管理边界,细化权责分配;三是要理清横向关系,加强部门协作;四是要理顺纵向管理关系,发挥省部级层面的指导作用,理顺市区街三级管理关系;五是要加强配套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况琳[3](2020)在《城市管理执法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广州与新加坡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的人口激增,新的矛盾、冲突不断出现,法治水平不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提高缓慢,难以解决管理与执法存在的问题。在这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非常需要完善城市管理执法制度,通过法治治理好人口众多的城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论文本论共分四部分进行了研究、比较与探讨。第一章中国城市管理执法制度历史沿革:阐述了中国城市管理执法制度发展历程,将制度分为城建监察制度、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结合广州市的情况进行剖析,奠定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章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现状:广州和新加坡为例:从组织架构、执法情况和法治基础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广州、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现状,梳理和总结两地制度存在的缺陷。第三章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比较:通过法治理念和制度的具体运行方面比较广州和新加坡两地情况,分析两地制度优劣势,总结可供城市借鉴的经验,归纳总结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化比较的启示。第四章完善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的法律建议:本文针对问题,提出要围绕法治化建设,总结法治化路径,即建立法治理念、提高立法层级、厘清职责边界、规范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最终达到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的目的。
徐艺丹[4](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厦门立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前期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都对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对维护国家主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厦门市作为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经济特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城市,可以进行体制创新,以法律手段调整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做法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体制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沿海省市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出台实行的地方法规和相关做法;以近年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为落脚点,分析厦门市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法律促进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为厦门市以立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立法展望,通过体制创新促进厦门海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选题背景与依据,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海洋经济的法律界定总结出海洋经济的概念,并进一步给出海洋经济的具体范围,综合当前学术界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特征,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法律经济学理论分析,将效率理论、公平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该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后文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作指导。第三部分先是回顾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概况,结合“十三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做法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为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研究做铺垫。第四部分是以域外国家和国内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做法为例,从各地区的法律促进机制、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做法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根据它们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可供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借鉴之处。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及改善,通过数据总结出近年来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各海洋产业具体情况,并对厦门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分析,并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第六部分详细阐述厦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通过厦门的实际情况,分析厦门以立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和立法展望,以期促进厦门海洋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
王岳[5](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彭璐[6](2018)在《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断加大,不断增长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以及不断强烈的公众利益表达需求,对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的呼声日渐高涨。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一直不断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城市管理是我国城市管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城市管理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市在探索城市管理法治化的路上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关于城市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以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矛盾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随后,对“城市管理”、“法治”以及“城市管理法治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及城市治理理论作为研究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还对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的重大意义及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接着以广州市为例,重点考察了广州市城市管理改革与法治化探索的历程,并对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做了重点阐述与分析,总结出包括城市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法规规章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以及公众参与机制逐步建立等五大方面的成果。再后对当前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的对策建议。
于湃[7](2017)在《地方政府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文中指出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在提升部门绩效的同时也造成了部门间过度竞争,政府整体结构趋于分散。“碎片化”问题致使政府无法有效应对“抗解问题”,而部门间合作缺失也降低了政府对公共需求的回应性及其整体绩效。因此,促进部门间合作成为了治理时代政府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回应这一改革需求,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并解释部门间合作现况变得尤为重要。作为聚焦“关系”的结构性研究,社会网络分析为研究部门间合作关系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知道。本研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对基于地方政府部门间合作行为而形成的合作网络进行研究,系统而科学地测量部门间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探讨网络结构与网络绩效的关系,对深入理解部门间合作关系进行有益的实证研究。基于系统论观点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技术特点和内容,本研究将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划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合作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合作网络的子结构特征和合作网络的个体特征三个方面依次对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进行剖析。在宏观层面的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分析中,利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节点度数、关联度等指标对部门间合作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进行测量。依据不同标准对合作网络进行切割,形成基于合作时间、合作职能和合作模式的若干网络,通过比较不同网络的异同点探讨合作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职能实现特征与合作模式特征,以全面展现部门间合作现状。在中观层面的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分析中,利用网络的结构同构性理论探索部门的网络角色、凝聚子群与“核心-边缘”结构。通过部门角色分析,试图为大部制改革寻找依据;通过凝聚子群和领导分工网络的相关分析,验证部门间合作的“权威”模式;通过“核心-边缘”结构研究,对政府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解读。在微观层面的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分析中,主要利用中心性指标对部门的网络地位进行测算。根据合作行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将组织资源视作影响合作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验证部门资源与部门网络位置的相关关系;在解读合作对政府绩效的促进机制基础上,通过部分网络数据的描述性分析论证合作网络密度与合作网络绩效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对地方政府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依次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测量,并全面地展现了政府部门间合作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职能实现特征与合作模式特征,尝试通过合作网络结构解读大部制改革、地方政府职能实现和组织结构特征。寻找并验证了影响合作网络结构的外部“权威”因素和内部“资源”因素,同时部分证明了部门间合作行为对于政府绩效的促进作用。
何李[8](2017)在《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很长时间以来,市制一般是作为行政区划的组成部分被大家所认识的。但是,城市型政区与其他类型政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城市发展直接相连。这使得市制运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问题的演化而变得日益复杂。实践过程中,“市制”这一概念兼具城市建制、市政体制和城市间权力体系等三个要素或三层含义。对前两个层面的研究较多,而第三个层面则鲜有研究涉及。城市间权力体系具体指的是:因权力因素影响,部分城市对另一部分城市形成了强力作用,当强力作用日益蔓延甚至制度化之后,城市之间所构成的权力网络。从城市间权力体系的这一视角切入将基于这样的设定:在市制运行中,城市之间所产生的强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优势资源的分配。为了验证这一基本设定,拟从历史归纳、对比研究和现实考察等三个方面来推进研究工作。第一,梳理了中国市制演变的历史。在古代,城市很早就出现了等级划分。宗法等级制深刻塑造着城市的设立与布局。及至近代,虽然在市制产生初期较为强调自治属性,但是在时代驱使之下,行政属性、政治属性相继产生并日渐增强。城市之间的强力作用也由此扩大开来。当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辩证看待这一现象。不能主观判定政治属性强化就是城市桎梏的元凶。第二,作为对比,对典型国家(地区)的市制特点做了重点概括。它们的市制形态均受到了本国(本地区)历史、文化和现实因素的深刻影响。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但一般而言,在这些国家(地区),城市之间所存在的强力作用均较为淡化,城市自治因素在市制运行中也占据着主流。当然,它们也往往存在着治理碎片化、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市制改革阻力较大等弊病。第三,现实分析则是将市制看成一个动态过程,着力于观察与市制相关的政治与行政因素。将分别从政府职责、政府机构、城市体系和非制度因素等四个方面切入。研究发现:城市政府和地域型政区政府之间存在着“职责趋同”现象,可是,行政区类型的差异并没有在政府职责上体现出来;城市政府内部的机构设置出现了膨胀和分化并存的局面;各个城市在层级、立法、职权等因素的作用下组建为一个等级体制;受国防、民族、政府谈判能力等因素干扰,市制运转也发生了偏离。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验证,对城市间权力体系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简称:势差结构)这一概念。它尝试对市制的第三层含义进行概念化。其所描述的是这样一类现象:由于存在着行政层级、政治地位、行政级别、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城市拥有了比另一些城市更多的政治势能,当这些势能差距逐渐常态化、稳定化的时候便使得各城市之间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这一结构有着以下五个特征:政治势能影响着优势资源在城市间的配置;“条条”发挥着资源整合与传输的作用;城市府际关系表现为非对等性;非制度因素对结构本身有着较为突出的塑造作用;中央政府成为关键的外部影响力量。接下来,针对势差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衡-伙伴-协调”改革导向。这一导向的内容是:其一,中央政府弱化对市制的直接控制,转而注重各类城市之间的政治平衡和政治稳定;其二,加强城市政府间的伙伴关系,通过深化合作来缓释城市间的势能差距;其三,推动地域型政区政府(主要指省、自治区政府)剥离城市职责,使之侧重于协调辖区内城市间的发展和治理问题。根据这一思路,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分两大部分:操作化和保障机制。在操作化中,中央政府应分类推进城市平衡发展;城市政府之间既需要按照城市功能来明确城市职责,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城市建制来加以区别;省级政府则应该重点作为协调者和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出现。在保障机制中,则建议将法治化、信息公开、改革标准、评估与监管、党政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等环节的相关配套机制作为市制改革的辅助性保障。
李智[9](2013)在《行政机构改革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城管委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行政机构改革深化中,广州市城管委的改革是广东省大部制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是大城管模式的有益探索。行政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的一个行政分支学科,强调整个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的相互关系。由于行政系统内外的生态要素都对行政行为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行政系统内-行政系统外这一框架分析广州市城管委重建及其扩权现象,对于广州市城管委改革完善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叶浩军[10](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二、关于印发《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印发《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适用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退役军官 |
2.1.2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 |
2.1.3 公共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和适用性分析 |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 |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适用性分析 |
3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
3.1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历史变迁 |
3.1.1 初步正规阶段(1949—1965年) |
3.1.2 混乱停滞阶段(1966—1977年) |
3.1.3 全面恢复阶段(1978—1985年) |
3.1.4 稳步发展阶段(1985—2000年) |
3.1.5 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
3.2 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历史变迁的启示 |
4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
4.1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个案的代表性分析 |
4.1.1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的总体情况 |
4.1.2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调研情况说明 |
4.1.3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模型 |
4.2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现状 |
4.2.1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梳理汇总 |
4.2.2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机构 |
4.2.3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程序 |
4.2.4 计划分配安置政策的执行效果 |
4.3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军事人力资源配置错位 |
4.3.2 政策目标群体认同感低 |
4.3.3 政策执行过程存在阻力 |
5 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策规定调整更新迟缓 |
5.1.1 政策规定体系不健全 |
5.1.2 政策规定更新不及时 |
5.1.3 政策性岗位供给不足 |
5.2 政策执行机构履职不力 |
5.2.1 政策宣讲工作不到位 |
5.2.2 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
5.2.3 监督监察机制不顺畅 |
5.3 目标群体存在认知偏差 |
5.3.1 传统价值观念严重 |
5.3.2 对待培训不够重视 |
5.3.3 片面关注福利待遇 |
5.4 政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
5.4.1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5.4.2 辖区间发展差异大 |
5.4.3 各类突发事件影响 |
6 完善广州市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6.1 健全现行计划分配安置的法律法规体系 |
6.1.1 细化计划分配安置法规政策 |
6.1.2 完善计划分配安置福利政策 |
6.1.3 健全计划分配安置监督政策 |
6.2 建立专业高效的政策执行管理服务体系 |
6.2.1 提高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
6.2.2 发挥好非政府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
6.2.3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方位监督格局 |
6.3 多措并举提高政策目标群体的满意度 |
6.3.1 加强政策宣讲 |
6.3.2 完善培训制度 |
6.3.3 提供优质服务 |
6.4 优化完善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应对机制 |
6.4.1 提高退役军官政治待遇 |
6.4.2 完善军地保险互相对接 |
6.4.3 探索异地管理服务协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与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城市综合管理与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内涵与内容 |
2.1.1 城市综合管理 |
2.1.2 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
2.2 我国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论证 |
2.2.1 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理论与法律依据 |
2.2.2 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
2.3 理论基础及分析 |
2.3.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
2.3.2 组织理论 |
2.3.3 行政组织边界理论 |
2.3.4 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理论 |
2.3.5 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
第3章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1.1 萌芽期:1978年至1997年 |
3.1.2 探索期:1997年至2008年 |
3.1.3 发展期:2008年至2015年 |
3.1.4 统筹期:2016年至今 |
3.2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现状特征 |
3.2.1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的机构设置 |
3.2.2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的职能体系 |
3.2.3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机构与相关管理机构的关系 |
3.3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类型及模式对比 |
3.3.1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类型划分 |
3.3.2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及对比 |
第4章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原因 |
4.1 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
4.1.1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 |
4.1.2 管理职责不清晰 |
4.1.3 纵向管理层级关系不顺 |
4.1.4 与城市专门管理机构责任界限不清 |
4.1.5 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不完善 |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长期缺乏顶层设计 |
4.2.2 新成立归口单位尚未发挥有效作用 |
4.2.3 城市综合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
4.2.4 综合管理地位不高 |
第5章 完善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新要求与对策措施 |
5.1 我国城市管理的未来趋势及其对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 |
5.1.1 我国城市管理的未来趋势 |
5.1.2 对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 |
5.2 完善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对策措施 |
5.2.1 统一机构性质,合理设置机构 |
5.2.2 划定管理边界,细化权责分配 |
5.2.3 理清横向关系,提升部门协作 |
5.2.4 理清纵向关系,加强纵向管理 |
5.2.5 加强配套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城市管理执法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广州与新加坡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城建监察制度 |
一、中国城建监察制度的起源 |
二、中国城建监察制度发展 |
第二节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 |
一、中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起源 |
二、中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 |
一、中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的起源和过渡 |
二、中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的发展 |
第二章 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现状:广州和新加坡为例 |
第一节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现状 |
一、广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组织架构 |
二、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的情况 |
三、广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基础 |
第二节 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现状 |
一、新加坡作为比较对象的缘由 |
二、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架构 |
三、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化基础 |
第三节 广州和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的缺陷 |
第三章 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比较:广州和新加坡 |
第一节 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理念比较 |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理念 |
二、广州市城市管理执法理念 |
三、城市管理执法理念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现代城市管理执法制度运行比较 |
一、垃圾处理的比较分析 |
二、违建建设治理的比较分析 |
三、流动商贩治理比较分析 |
第三节 现代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化启示 |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化的启示 |
二、广州城市管理执法法治化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城市管理执法制度的法律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的法治建设 |
一、形成法治理念 |
二、提高立法层级 |
三、完善法律体系 |
四、厘清职责边界 |
五、坚持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
第二节 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 |
一、理顺机构职能 |
二、规范执法队伍 |
三、完善执法保障 |
四、完善监督机制 |
第三节 提升管理和执法工作能力 |
一、构建标准体系和精细服务 |
二、强化公众参与和共建共治 |
三、加强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 |
四、创新工作方式和技术改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背景下厦门立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依据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海洋经济的基本理论 |
2.1.1 海洋经济的概念 |
2.1.2 海洋经济的范围 |
2.1.3 海洋经济的特征 |
2.2 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经济学理论 |
2.2.1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 |
2.2.2 公平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研究 |
3.1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概况 |
3.2 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做法 |
3.2.1 划定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 |
3.2.2 由上至下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3.2.3 整合组建海洋综合执法队伍 |
3.3 海洋经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 |
第4章 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研究 |
4.1 国外主要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比较 |
4.1.1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 |
4.1.2 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 |
4.1.3 澳大利亚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 |
4.1.4 加拿大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 |
4.2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法律经验总结 |
4.2.1 制定海洋发展的基本法 |
4.2.2 建立职责明确的海洋管理机构 |
4.2.3 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和政策 |
4.3 国内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机制比较 |
4.3.1 浙江省 |
4.3.2 海南省 |
4.3.3 青岛市 |
4.3.4 大连市 |
4.4 国内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法规文件经验总结 |
4.4.1 结合实际法律问题立法 |
4.4.2 推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 |
4.4.3 完善海洋资金支持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实践及改善 |
5.1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5.1.1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5.1.2 厦门市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
5.1.3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
5.2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
5.2.1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 |
5.2.2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劣势 |
5.2.3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 |
5.2.4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威胁 |
5.2.5 SWOT分析的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法律研究 |
6.1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
6.1.1 一般性法律法规 |
6.1.2 海洋产业管理法规 |
6.2 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 |
6.2.1 综合性法律法规缺失 |
6.2.2 新兴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
6.2.3 地方性海洋经济相关规定缺失 |
6.2.4 海洋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不足 |
6.2.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和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6.3 立法的必要性 |
6.4 立法的可行性 |
6.5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立法建议 |
6.5.1 明确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 |
6.5.2 形成规划体系及结构布局 |
6.5.3 建立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 |
6.5.4 形成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
6.5.5 制定科学有效的保障性措施 |
6.5.6 明确对台合作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
1.2 研究对象 |
1.2.1 空间规划体系 |
1.2.2 重庆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
2.5 小结 |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
3.4.1 总体构思 |
3.4.2 整体框架 |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1.3 小结 |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2.3 小结 |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3.3 小结 |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
4.4.3 小结 |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
5.6 小结 |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
6.7 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
7.2 主要创新 |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城市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城市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框架和可能的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管理的内涵 |
2.1.2 法治的内涵 |
2.1.3 城市管理法治化的内涵 |
2.1.4 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的内涵 |
2.2 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3 城市管理法治化的重大意义 |
2.3.1 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
2.3.2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
2.3.3 维护市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 |
2.3.4 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
2.4 城市管理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
2.4.1 城市管理法治化中的“科学立法” |
2.4.2 城市管理法治化中的“严格执法” |
2.4.3 城市管理法治化中的“公正司法” |
2.4.4 城市管理法治化中的“全面守法” |
第3章 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的探索 |
3.1 广州市城市管理改革及法治化探索的历程 |
3.1.1 探索阶段(1997年以前) |
3.1.2 试点阶段(1997-2002年) |
3.1.3 全面推行阶段(2003-2008年) |
3.1.4 改革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 |
3.2 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取得的成绩 |
3.2.1 城市管理理念不断提升 |
3.2.2 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
3.2.3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
3.2.4 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 |
3.2.5 城市管理公众参与机制逐步建立 |
第4章 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方面 |
4.1.1 城市管理法治理念发育不成熟 |
4.1.2 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4.2 体制与机制方面 |
4.2.1 管理与执法的权责边界有待厘清 |
4.2.2 部门协调与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4.3 公众参与和监督检查方面 |
4.3.1 公众参与易流于形式 |
4.3.2 监督与检查机制不完善 |
4.3.3 法定程序易于虚化 |
4.4 法律责任追究方面 |
4.4.1 法律责任存在缺失 |
4.4.2 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
第5章 改进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的基本理念 |
5.2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法律规章体系 |
5.3 强化与保障充分的公众参与 |
5.4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 |
5.5 进一步健全规范的程序制度 |
5.6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地方政府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合作 |
二、部门间合作 |
三、合作网络结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 |
二、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三、文献评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定位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二节 研究视角的导入分析 |
一、社会网络分析基本内容 |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导入 |
三、分析单位与观察层次 |
第三节 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的分析模型 |
一、构建合作网络结构的分析模型 |
二、绘制合作网络结构的分析模型图 |
第四节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一、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 |
二、文本资料的抓取 |
三、网络数据的准备与组织 |
第三章 宏观层面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合作网络结构的特征指标 |
一、网络规模 |
二、网络密度 |
三、节点的度数、距离与关联度 |
第二节 宏观层面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部门间合作网络图与治理特征 |
二、部门间合作网络密度 |
第三节 宏观层面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的探索性分析 |
一、部门间合作的动态变化——基于时间切片的网络比较 |
二、部门间合作的职能实现——基于职能的合作网络比较 |
三、部门间合作的模式选择——基于合作深度的网络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观层面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 |
第一节 大部制改革的启示——部门的“网络角色” |
一、网络结构的同构性理论 |
二、部门角色与大部制改革 |
第二节 “权威”合作模式的验证——凝聚子群分析 |
一、凝聚子群的一般理论 |
二、凝聚子群的实证分析 |
三、领导分工与凝聚子群的相关关系 |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探索——“核心——边缘”结构 |
一、“核心——边缘”结构理论 |
二、“核心——边缘”结构的实证分析 |
三、政府组织结构的部分修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观层面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 |
第一节 部门的网络地位 |
一、部门网络地位的测算 |
二、部门网络地位的实证分析结果 |
第二节 组织资源与部门的网络地位 |
一、组织资源:基于成本-收益的合作动机 |
二、数据的统计与检验 |
三、回归分析与结果 |
第三节 合作结构与合作绩效 |
一、合作对政府绩效的促进作用 |
二、合作结构与合作绩效的关系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基于“权威”的高密度合作网络 |
二、政府内部具有层次性权力结构 |
三、基于合作的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创新性 |
二、研究的局限与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选题论证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市制发展和相关研究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基本设定 |
二、基本概念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理论支持 |
一、与政府过程相关的系列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政府间纵向关系理论 |
四、尺度重组理论 |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市制的历史脉络 |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演变 |
二、清末民初的市制初创和民国时期的市制发展 |
三、1949-1978年的市制探索 |
四、1978年后的市制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市制演变的总体趋势 |
一、行政区市制化:行政区划调整的主体走向 |
二、城市直辖区域的快速扩张 |
三、中央控制与城市自治的此消彼长 |
四、市制与政府层级的参照、渗入与契合 |
第三节 深层归纳与分析:政治属性的强化及其探源 |
一、市制中的政治属性逐渐增强 |
二、政治属性增强的原因探析 |
第二章 梳理与比较: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市制 |
第一节 英国:英联邦国家的市制样板 |
一、市制的形成和1974年后的频繁变动 |
二、“单一管理区”体制 |
三、伦敦大都市区和特许市 |
四、对英联邦国家市制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联邦制国家中的市制代表 |
一、地方政府体系的概况 |
二、多元化、职能化的城市建制类型 |
三、城市建制的自治属性和法治属性 |
四、大都市区的“巴尔干化” |
五、与幅员广阔的联邦制国家的对比 |
第三节 日本:东亚文化圈引入市制的范例 |
一、扁平化的政府层级体系 |
二、政令指定市、中核市和特例市 |
三、新形势下的市制诉求 |
四、东亚国家市制的异同 |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市制改革的可参考对象 |
一、市制的形成及设市标准 |
二、建制市的三层结构 |
三、市制模式与县市改制 |
第五节 对典型国家(地区)市制的共性认识 |
一、自治、法治与服务成为市制的底色 |
二、历史文化因素对市制的影响不容忽视 |
三、小结:应在正反认识基础上寻求借鉴 |
第三章 对中国市制运行现状的总体描述 |
第一节 专门化缺失: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职责趋同” |
一、“职责同构”与“职责趋同” |
二、“职责趋同”的表现 |
三、“职责趋同”的局限性 |
第二节 膨胀与分化:城市政府机构设置的特征和转变 |
一、城市政府与地域型政区政府的“机构趋同” |
二、条块关系下城市政府的机构分化 |
三、综合城市管理机构的出现与隐忧 |
第三节 城市等级标识:“三层五级”行政层级体制 |
一、层级体制的主要构成要素 |
二、“三层五级”之外的要素 |
三、层级体制的基本架构和链接因素 |
第四节 政治因素叠加:市制运转过程中的偏离 |
一、特殊功用加剧市制功能的异化 |
二、城市政府谈判能力的影响 |
三、官员政治影响力是城市政治地位的构成要素 |
第四章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对中国市制运行规律的理论提炼 |
第一节 “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
一、市制蕴含的资源禀赋 |
二、城市政治势差结构的内涵 |
三、势差结构的现实特征 |
第二节 势差结构的支撑性认识 |
一、加强中央政府对城市政府的政治控制 |
二、借助“偏向策略”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崛起 |
三、利于统筹大都市区内的城市规划 |
四、为公务员的晋升和调动提供载体和依据 |
第三节 央地分歧对势差结构的形塑 |
一、市制政治化:中央发展逻辑的嵌入 |
二、势能竞争:地方发展逻辑的驱动 |
三、央地分歧是势差结构形成的强化因素 |
第四节 势差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
一、市制受到了中央政府的过度控制 |
二、重城市间的“势能差距”而轻“功能分工” |
三、城市建制的经济区分强而服务区分弱 |
四、城市政府间的“伙伴关系”难以建立 |
第五章 “平衡—伙伴—协调”:中国市制的改革方向 |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和现实逻辑 |
一、“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内涵 |
二、现实逻辑:通过缓释势能差距来优化市制功能 |
第二节 改革依据:“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应然性和可行性 |
一、导向的提出是条件限制和形势需要下的应然选择 |
二、三者之间协同推进的现实可能性 |
第三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指导性原则 |
一、中央政府从深化控制到把握平衡的思路转换 |
二、淡化城市级别,强化城市差别 |
三、着力推进市制构成要素的创新与调试 |
四、凸显省级政府在城市伙伴关系构建中的协调职责 |
第六章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操作化 |
一、中央政府分类推进城市平衡发展 |
二、以城市功能为导向明确各类城市政府的专属职责 |
三、多样化城市建制类型的设计和分类改革 |
四、省级政府推动城市政府间合作平台的搭建与协调 |
第二节 “平衡—伙伴—协调”导向的保障机制 |
一、提高市制的法治化水平 |
二、分阶段实现市制改革过程的公开透明 |
三、市制改革标准和市制调整机制的精细化 |
四、加强市制评估和监管的机制建设 |
五、党政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及时跟进 |
结语逐步构建职责清晰、势差弱化的新型市制 |
一、市制改革实践需要基于“中国场域”的理论支持 |
二、建立新型市制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行政机构改革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城管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政生态学理论概述 |
(一) 行政生态学简介 |
(二) 行政系统内-行政系统外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广州市城管委重建的生态学分析 |
(一)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简介 |
(二) 行政系统内因素 |
1. 长期以来城市管理体制混乱: |
2. 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深化: |
(三) 行政系统外因素 |
1. 信息社会民众对城管的监管。 |
2. 重大社会事件的影响。 |
三、广州市城管委扩权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
(一) 行政系统内因素 |
1. 行政职能合并集中, 行政权力扩大。 |
2. 行政机构的自我膨胀。 |
(二) 行政系统外因素 |
1. 社会发展导致城市管理新职能的出现。 |
2. 社会监督的低效。 |
四、结语 |
(10)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
5.5 论文创新点 |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关于印发《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现行退役军官计划分配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刘洪涛. 暨南大学, 2020(07)
- [2]我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D]. 王贞霖.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城市管理执法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广州与新加坡的比较[D]. 况琳. 兰州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背景下厦门立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前期研究[D]. 徐艺丹. 厦门大学, 2019(08)
- [5]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6]广州市城市管理法治化创新研究[D]. 彭璐.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地方政府部门间合作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D]. 于湃. 厦门大学, 2017(02)
- [8]中国市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 何李. 南开大学, 2017(05)
- [9]行政机构改革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城管委为例[J]. 李智.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 [10]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