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信,吴现磊[1](2021)在《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未清除残余液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康复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疗效显着,能提升脑部血肿清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李炳生,韦德华,巫懿鹏[2](2020)在《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取常规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32/34),高于对照组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残余液量分别为(23.7±3.6)min、(5.8±0.8)d、(18.3±3.9)ml/月,均低于对照组(43.6±7.6)min、(8.6±1.2)d、(28.3±4.0)ml/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34),低于对照组28.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较常规疗法显着,并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商卫勋[3](2020)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索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并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患者8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影像学资料、术后资料,确定年龄、性别、外伤史、发病时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口服阿司匹林史、凝血功能、血肿量、血肿密度、血肿位置、血肿腔类型、中线偏移程度、脑萎缩程度、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为研究因素。单因素分析时采用χ2检验(Yates校正法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与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84例患者中,复发组17例,非复发组67例。通过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口服阿司匹林、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密度及脑萎缩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密度血肿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5<0.05,OR=0.057,95%CI:0.0040.814)。将血肿密度中的低密度和等密度合并为一组,将高密度和混杂密度合并为一组,再次进行χ2检验提示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为高密度和混杂密度与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术前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脑萎缩程度及血肿密度的不同与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且高密度血肿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有洵,黄玮,黄盛坤,李钧,王乐临,沈彬贵,揭新芳,黎云鹏[4](2018)在《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9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提供安全、简单、有效的临床经验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宁都县人民医院2011—2017年应用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例治愈122例,治愈率为94.6%。无效7例(5.4%),其中1例中转常规钻孔引流术治愈;1例中转开颅手术经切除包膜后治愈;2例术后3d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开颅清除血肿治愈;2例术后3个月复发改为传统的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死亡1例(0.8%),因合并钻孔区硬膜外血肿(约50mL)放弃开颅手术而死亡。结论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较传统的钻孔引流术有其明显的优点。

唐荣锐[5](2018)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较高,多年来没有明显进展。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有必要对其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近年来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过去15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同时分别探讨了口服阿托伐他汀在单独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联合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作用。方法与结果对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陆军医科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02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头部外伤史、致伤原因、伴随疾病、治疗方式、治疗结果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以及多个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平均值±标准差描述连续型变量,人口基线统计中的二分变量用百分率来描述。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连续性变量与预后相关的显着性;卡方检验用来检验各种二分变量与预后相关的显着性;检验水平设定为P小于0.05。结果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人群在年轻化,平均年龄从2003-2007年的70.3岁下降到了2013-2017年的64.7岁,15年间,发病高峰从最初的70-80岁年龄段,下降到了目前的60-70岁。约有一半患者(47.9%)有外伤史,主要受伤原因为跌倒,外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的有效率和死亡率15年间未见明显变化(P=0.840,0.185)。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血肿的效果,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入院的共计310名CSDH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单纯口服药物组和手术联合口服药物组;阿托伐他汀用量为20mg/日。在随访疗效6个月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变量间的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类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存在显着差异。结果显示,65例单纯接受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其治愈率为76.9%;120例接受了单纯的钻孔引流术治愈率为85%,手术组高于口服药物组,但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171)。口服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GOS评分明显好于手术组(P=0.047),且并发症(3.1%vs 0%,P=0.034)、治疗费用(11131元vs 37943元,P<0.01)以及平均住院日(5.02天vs 16.67天,P<0.01)也显着低于手术组。245名接受钻孔引流手术的患者中,有125例患者同时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复发率为4.8%,而单纯手术治疗组的120名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两组患者间存在显着差异(P=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组复发率显着小于单纯手术组(OR 0.336,P=0.039)。结论:1、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高峰提前,发病高峰由10年前的70-80岁年龄段变为现在的60-70岁年龄段;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中,外伤比例逐年递增,主要为跌倒;15年间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未见明显变化。2、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与经典的钻孔引流手术相比,在不显着影响疗效和复发率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死亡率,并大幅降低了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3、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着降低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率,并不会增加术后致死率和并发症。

俞晓蓉,羊文娟,周欣,余艳华[6](2018)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对其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法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治疗后GCS评分为(13.4±1.5)分,相较治疗前得分(9.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26,P<0.05),患者在经治疗后的NHISS评分以及QOL评分分别为(12.5±2.6)分、(69.7±6.5)分,治疗前分别为(24.4±5.8)分、(36.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3,24.996,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2例,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其手术治疗效果显着,值得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实施应用。

许奕聪,王能强,林运全,郭华强[7](2018)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分成常规手术组(52例)和尿激酶手术组(67例)。常规手术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尿激酶手术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死亡率和复发情况。结果:尿激酶手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46 8,P=0.000 0)。尿激酶手术组的拔管时间早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2 2,P=0.000 0)。尿激酶手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6 8,P=0.000 5)。尿激酶手术组死亡率为1.49%,与常规手术组的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2 8,P=0.856 2)。尿激酶手术组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为1.49%,显着低于常规手术组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6 9,P=0.020 9)。结论:采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综合疗效显着,术后复发率更低,是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靠方案之一。

董广佩[8](2017)在《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讨论微创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发生的慢性以及亚急性的硬膜血肿的患者39例,病例均选自2012年9月—2016年3月期间,均实行一次性的美敦力脑室引流装置以及冲洗的微创引流术医治,分析实行微创冲洗引流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结果该组患者中,共行钻孔引流术39例,1例术后复查CT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满意,4 d后继发性硬膜下血肿开骨瓣手术,1例引流不畅再次开骨瓣手术,其余37例复查头颅CT血肿引流满意;该组无死亡病例,1例植物生存,1例肢体偏瘫,其余3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慢性以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实行微创冲洗引流术医治,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江辉,杨佳宁,曾群[9](2016)在《单针法和双针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单针微创穿刺术与双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额部血肿量分为单针微创穿刺组(单针组)及双针微创穿刺组(双针组),单针组患者100例,双针组患者96例,对两组患者术后气颅、新鲜出血、颅内感染、癫痫等并发症、术后1d及3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气颅、新鲜出血、颅内感染、癫痫、术后1d及3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额部血肿量大小行单针法或双针法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取得满意疗效。

张梨,袁先瑞,龙翔,万方志,刘永波[10](2016)在《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改良手术》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术式在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08—2014-06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30例,分为A、B、C 3组。其中A组采用穿刺不冲洗引流;B组采用穿刺成功后反复冲洗血肿腔至引流出血性液体颜色明显变淡,回病房持续引流;C组采用穿刺成功后,予密闭式、加压冲洗方式,反复冲洗血肿腔至引流液颜色明显变淡,回病房持续引流。对比术后引流时间及进入空气量,同时收集各组研究对象受伤至手术时间、血肿液化及肌化程度,临床症状等临床资料。3个月内对患者随访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及有无复发。结果 (1)穿刺术后继续引流时间数:A组1例4d,5例5d,2例6d,2例7d;B组5例3d,5例4d。C组:4例2d,3例3d,1例4d,2例1d。(2)术后颅内积气情况:A组少许积气,B组较A组明显增多,C组极少量或无明显积气。(3)临床症状缓解情况:3组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4)复发情况:3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密闭、加压冲洗方式可有效减少及避免颅内积气,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并对难以引流的血凝块有良好的粉碎效果。

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3)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因病理
    3.2 症状体征
    3.3 治疗体会

(5)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口服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随访
    3.4 统计学方法
    3.5 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第四章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的应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随访
    4.4 统计学方法
    4.5 结果
    4.6 讨论
    4.7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2.2 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7)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常规手术组
        1.2.2 尿激酶手术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死亡率比较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8)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4观察标准
    1.3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结果的情况
    2.2 患者的治愈率的情况
3 讨论

(9)单针法和双针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单针组:
        1.2.2 双针组:
    1.3 疗效评估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2.2 两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10)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改良手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3 结果
    3.1 术后引流时间
    3.2 术中术后颅内积气量
    3.3 临床症状恢复
    3.4平均手术时间
    3.5并发症
    3.6随访
4 讨论
5 结论

四、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YL-1型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J]. 李志信,吴现磊. 临床研究, 2021(07)
  • [2]微创穿刺闭式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J]. 李炳生,韦德华,巫懿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14)
  • [3]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 商卫勋.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经皮颅骨双硬通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9例临床分析[J]. 李有洵,黄玮,黄盛坤,李钧,王乐临,沈彬贵,揭新芳,黎云鹏. 实用临床医学, 2018(11)
  • [5]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D]. 唐荣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6]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J]. 俞晓蓉,羊文娟,周欣,余艳华. 系统医学, 2018(17)
  • [7]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许奕聪,王能强,林运全,郭华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18(17)
  • [8]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分析[J]. 董广佩. 系统医学, 2017(10)
  • [9]单针法和双针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J]. 江辉,杨佳宁,曾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22)
  • [10]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改良手术[J]. 张梨,袁先瑞,龙翔,万方志,刘永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05)

标签:;  ;  ;  ;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