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21)在《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动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从历史、规模、人员、营业情况等角度对ORCA公司的技术创新现状做了描述,通过SWOT矩阵、PEST分析法等对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得出ORCA公司目前经营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三个概念的定义做了分析和比较。限定了本文研究范围ORCA公司属于小型企业。并且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影响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动力的内部、外部的因素。以及在这个的基础上,定制提出评价了影响ORCA公司技术创新动力的内外部因素的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的权重指标,确定影响因素。具体可分为内部因素:1、公司技术创新方向2、公司领导因素3、员工融入因素。外部因素:1、政府支持因素2、科学技术因素3、行业竞争因素4、客户符合度因素。经过观察影响因素的内部和外部呈现出层次性。同时,本文还结合实际的情况,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企业家和团队的角度,以及他们在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情况下,提出了ORCA公司持续创新动力提升的动态曼陀罗模型。并且结价值网络,技术创新曲线,将曼陀罗模型放入叠加后的图形中,定性的分析出了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技术创新方向。最后,结合了ORCA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ORCA公司的提升持续技术创新动力的方法是需要找对战略目标市场,听从客户之声,持续寻找政府资的支持的方向。同时,创始人需要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企业家的精神,带领和鼓舞员工持续创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保障企业发展措施的技术持续创新动力计划。
聂力兵[2](2019)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采用浙江省5市44家中小企业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表明微创新以其试错性、快速市场反应性和不断迭代性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与青睐,但中小企业微创新常面临着行为自发盲目性、结果不确定性等问题,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对微创新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做出解答。基于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以对浙江省五市共44家企业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借助Nvivo11.0软件辅助编码,探索中小企业实施微创新行为的深层次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驱动、技术进步与扩散、政府行为引导与政策激励、利益驱动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6个主范畴相互耦合并影响企业微创新行为,其中,利益驱动力、创新能力是直接驱动因素,市场驱动、技术进步与扩散、政府行为引导是间接驱动因素,企业文化既是直接动力又是间接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深入剖析不同因素对企业微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实现路径方面,归纳出用户交互、试错学习、快速迭代、跨界整合、单点突破等相互耦合又层层递进的微创新实施策略,并初步构建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发展路径模型。研究发现,微创新的实现依托三大关键机制:用户交互机制、迭代试错机制以及跨界整合机制。其中,用户交互机制贯穿于微创新全过程,迭代试错机制使得微创新实现螺旋式上升,跨界整合机制保障微创新的超前性。将推动微创新的动力因素纳入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当中,分析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发展路径并总结归纳其成功实现的关键机制,对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周青,聂力兵,毛崇峰,方刚[3](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采用浙江5市4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创新模式。微创新以其试错性、快速市场反应性和不断迭代性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与青睐。基于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以对浙江省5市共44家企业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借助Nvivo11.0软件辅助编码,探索中小企业实施微创新行为的深层次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驱动、技术进步与扩散、政府行为引导与政策激励、利益驱动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6个主范畴相互耦合并影响企业微创新行为,其中,利益驱动力、创新能力是直接驱动因素,市场驱动、技术进步与扩散、政府行为引导是间接驱动因素,企业文化既是直接动力又是间接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深入剖析不同因素对企业微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推动微创新的动力因素纳入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当中,对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刘红旗[4](2017)在《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基础。我国之所以能成为世所周知的“世界工厂”,靠的就是制造业,靠的就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支撑。然而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依靠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紧迫。我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还是要靠做实做强中国制造,还必须要从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个最基础做起。在经济“新常态”下,因受制于基础差、底子薄、资源缺、经验少、风险高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依然缓慢,创新发展的整体动力和活力仍显不足。在扶持和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上,如何用好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和最大程度地释放政策红利,如何更好更快更为有效地全面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其成为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以优化政府宏观创新调控为研究视角,以中小型制造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为核心研究命题,围绕“为何激发、身在何处、因何至此、能否激发、应何激发、如何避险、何以激发”的研究主线,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基本理论及其相关方法模型,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区域与行业聚类评估和比较分析,回答了当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状态、有什么样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区域角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分为“行为活跃度高-成果丰富度高”、“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低”、“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低”4个矩阵灰类;从行业角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分为“行为活跃度高-成果丰富度高”、“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低”、“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低”5个矩阵灰类。且在区域或行业层面上,近四分之三的参评对象中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在行为活跃度和成果丰富度均处于中或低水平。因此,要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迫切要改变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偏低偏弱的现状,努力推动铺天盖地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上动起来、活起来。(2)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问题的研究,回答了究竟是哪些因素致使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将当前理论界关于制约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归纳概括为自主创新活动特征层、创新意识与能力层、创新条件与资源层、支持与保障层、以及市场与竞争层5个层面19项因素。通过实证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制约因素中提取10项关键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将10项关键因素分为6项最为重要因素和4项次要因素,其中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未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担心成果被模仿抄袭,企业自身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企业创新组织管理能力欠缺,自主创新收益不确定性高,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大是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3)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问题的研究,回答了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是否具有可行性及能否被有效激发。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是可控的、可激发的,政府通过有关创新政策工具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进行激发是可能的,科学有效的政府调控对提升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具有一定的放大增强效应,不仅能够降低和弥补市场自动调节的缺陷和不足,而且能够起到激发和增强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作用,促使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一种平衡态跃升至更高的平衡态。(4)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设计问题的研究,回答了在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进行激发时,政府应遵循和把握住什么样的激发原则思路和目标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优化设计时,政府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即要有利于其动力结构的精进和动力联合强度的提高。同时,必须牢牢把控的过程控制标准和效果质量目标,即要必须努力使激发所使用的正刺激作用量至少为负刺激作用量的(?)倍,其中z为政府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期望目标水平;必须牢牢把准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的施力点和施力方向,即应将动力结构的整体优化精进作为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优化设计的总体方向、应将动力结构的“减负”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应将动力结构的“扶正”作为长期主攻方向。(5)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如何保证和提高政府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扶持政策的善意和执行刚性。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激励扶持政策的正向激励效应,帮助、调动和激发更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以最强的反应概率选择自主创新、以最大的努力程度和最足的动力实施自主创新,构建了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与讨论了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参与创新竞赛的企业特性、参与约束条件等问题;为能够最大限度减低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道德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了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博弈模型,研究与讨论了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创新行为实施约束惩罚的时机、力度与成本优化问题。(6)通过对激发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对策问题的研究,回答了应该怎样做才能系统有效地激活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研究认为:要全面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在其自主创新利益链各环节上精准施策。主要对策包括:优化利益创造环境,厚植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基础;助推创新利益实现,稳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收益;加强创新利益保护,保障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得;健全利益分配导向,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益的共享共赢;强化道德风险防控,持续放大和释放动力激发政策的正向效应。
史竹琴[5](2017)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业环境有待优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带动其走创新发展之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使其能够突破原来封闭式的创新框架,整合创新资源,寻求合作共赢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并逐步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共存共生、协同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联合大众智慧创新源,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研究命题。基于系统论的思想,采用文献分析、实证调研、数理建模与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提出其核心要素,设计和完善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和运行机制,并给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促进其良性发展和茁壮成长。具体内容如下:(1)界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创新栖息地内,若干个相同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放式创新平台、政府-金融机构-其他社会资源或组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以协同创新为目的,以合作共生为基础,在遵循维持系统运转的规则下,通过创新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方式,最终实现并形成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2)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调研,发现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常州科教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各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协同创新的地方成功经验。为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核心要素、构建其创新生态系统奠定了实践基础。(3)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分析了其形成过程,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阐明了其核心要素的内在关系:在互联网、共享经济创新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基于大众智慧创新源,逐渐演变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开放式创新平台”为核心,以“政府-金融机构-其他社会资源或组织”为支持的系统。(4)基于系统论的研究思维,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深入分析了创新主体要素间、创新主体与研发协同创新要素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生境要素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提高合作信任水平和技术共享程度、选择合适企业搭建创新主体层、提高政府扶持力度、提高系统内企业市场挖掘能力等高效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有利启示。(5)为了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健康的良性运行,根据以上研究内容设计和完善了其运行机制,分别是:生存发展机制、创新联盟稳定机制、协调机制、治理机制。其中在动态环境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有限理性,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联盟稳定性的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实践价值。(6)以科技企业博创敢为众创空间为个案研究,重视管理实践的应用。就博创敢为众创空间的实践,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思维模式,分析了博创敢为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其创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保障措施。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从厚植大众智慧创新源、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深度强化协同创新、提升创新支持服务、把握系统均衡规模、改善创新生境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政策建议。
陈剑[6](2015)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急剧扩大,由此引发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性共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上的提出使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在执政思路上给予确保。发展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促进节能减排,不仅可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条件。节能服务产业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已取得卓着成效。节能服务企业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市场主体,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专业技术性强,寄望于引领我国节能环保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快速成长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节能服务企业因规模偏小、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呈现出成长动力不足的态势。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理论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索性研究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成长的动力因素及其与成长绩效的关系。为此:首先,对节能服务企业、价值链理论、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为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研究做基础;其次,利用价值链(网)理论,系统研究节能服务企业,分析节能服务价值链各价值活动构成,利用价值网理论,构造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并深入研究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价值创造机理、优势、共生性、主体选择以及价值分配策略,结合节能服务企业的国际比较,得到节能服务企业成长的动力因素,分析各动力因素的作用机理,据此构建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概念模型并设计调查问卷;再次,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调查收集的有效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拟合优度最佳结构方程模型。最后,根据最优拟合优度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汪陈友[7](2014)在《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结构与机制演化》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的成长动力依据企业、市场与政府三个边界可以区分为内生动力、市场外力与政策外力。在中小企业成长动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各动力因素进行动力合成,得出中小企业成长的三种动力机制,即内生性成长动力机制、市场驱动型成长机制和政府导向型成长机制。依循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三种成长动力机制间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化机理。
李清萌[8](2014)在《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不仅面临更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的生存环境,而且要抗击更为惨烈的内围和外围的竞争。虽然中小企业创新的问题已被各国广泛关注,但是一次性的创新并不能给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持久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纵观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现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明显不足,没有成为持续创新的主体。当代,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研究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探索提高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在概括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持续创新理论以及持续创新动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并从系统的角度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因素进行识别,细分为企业持续利益驱动力、研发部门制度化、企业家影响力、企业创新资源保障力、企业持续创新文化感染力、企业激励机制催化力的内部动力,以及科学技术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力的外部动力;同时阐述了中小企业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状况关系到该研究能否实现。在结合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因素,遵循指标设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专家赋权法、德尔菲法和综合模糊分析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赋权,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文章最后将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理论评价模型应用到青岛中森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对该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本文从中小企业和政府两个层次提出改善青岛中森公司持续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培育企业家精神、增强持续创新的投资力度、培育青岛中森公司持续创新文化、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善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政策环境、增强政府对创新基地的建设、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服务体系。
张震宇[9](2013)在《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又是困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有序推进的一大难题。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和市场反馈的信息均显示: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传统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最不活跃的一大群体,其创新活动覆盖面小、发生频率低,且有创新行为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差强人意。作为中国工业经济中占比相当大的组成部分,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愿参与创新、不敢谋划创新和创新想法远胜于行动的现象,其实质是自主创新动力的显着缺失;缺乏他们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难以顺利的实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升级的战略构想也无法落实。有鉴于此,本文以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寻求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主导性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为目的开展研究,力图为改善企业自主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寻求根源性解决之道。论文遵循文献梳理——概念、问题界定——理论推演——研究设计——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技术路线开展研究。绪论部分,作者就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研究的创新性展开介绍。正文部分,首先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接着开展现状研究,分析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现状、特征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重点分析和提炼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内外部作用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研究诸动力要素作用于创新动力的基本路径和交互关系,提出研究的基本假设,形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然后,以结构方程模型(SEM)为实证工具,进行相应的变量设计、量表设计、问卷编制及测试,组织大规模企业调查,获取368份有效问卷作为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源;利用样本数据开展问卷各分量表及因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基本的统计分析,判定了样本数据及量表的可利用性;依据设定的研究模型,进行模型的估计、修正和评价,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最终模型,根据相关估计结果验证基本假设,计算诸动力要素的总效应值,据此提炼出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主导性影响因素;最后,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紧扣主导性要素,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各层面提出激发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针对性措施和基本建议。结论部分,论文对研究工作获得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做出了分析,并展望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重心。在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4大外部动力要素和6大内部动力要素,分别是:政府创新政策、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收益预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员工的创新意识、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经过实证分析和验证,本文确认了10大动力要素作用于创新动力的21条基本路径,并提炼出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5大主导性要素,分别是企业外部的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创新政策和企业内部的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员工的创新意识。本文研究认为,提升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水平,促进其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着手,并将工作重心置于阶段性主导性要素上,将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王丽平[10](2011)在《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力量重心开始逐步由具有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转向创新活动密集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不具规模优势的科技型新创企业的优势越发凸显,其作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群体,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平均寿命较短是我国科技型新创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各方力量,已经意识到扶植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出台具体政策及实际举措。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所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科技型新创企业寿命较短,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企业自身予以重视。本文将我国科技型新创企业寿命较短作为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实证分析,探寻驱动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因素,最终构建出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及管理对策作为本文的研究问题。首先,本文依据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丛林中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关于企业可持续成长以及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并归纳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基础性因素及直接因素来源,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接着,通过对天津地区科技型新创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收集企业实践中关于影响因素对企业可持续成长作用效果的相关意见。之后,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以最终确定驱动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基础动力因素以及直接动力因素。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基础动力因素以及直接动力因素,构建出适合我国科技型创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企业实践中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动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ORCA公司及其经营环境分析 |
2.1 ORCA公司简介 |
2.1.1 ORCA公司技术创新历史 |
2.1.2 ORCA公司经营现状 |
2.1.3 ORCA公司性质 |
2.2 ORCA公司的技术创新问题 |
2.2.1 ORC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 |
2.2.2 ORCA公司技术部门组织架构 |
2.2.3 ORCA公司技术创新开发流程 |
2.3 ORCA公司技术创新内部SWOT分析 |
2.3.1 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优势(S) |
2.3.2 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劣势(W) |
2.3.3 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机遇(O) |
2.3.4 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威胁(T) |
2.4 ORCA公司技术创新外部PEST分析 |
2.4.1 政治环境分析(P) |
2.4.2 经济环境分析(E) |
2.4.3 社会环境分析(S) |
2.4.4 技术环境分析(T) |
2.5 研究范围缩与概念界定 |
2.5.1 科技型小微企业 |
2.5.2 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动力 |
2.5.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持续性与持续技术创新问题 |
2.5.4 技术创新动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动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1 ORCA公司技术创新内部驱动因素 |
3.1.2 ORCA公司技术创新外部驱动因素 |
3.2 公司技术创新动力内部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关系 |
3.2.1 利益驱动要素与其他内部动因的关系 |
3.2.2 研发部门管理因素与其他内部动因的关系 |
3.2.3 企业家精神因素与其他内部动因的关系 |
3.2.4 创新资源保障力因素与其他内部动因的关系 |
3.2.5 激励制度因素与其他内部动因的关系 |
3.3 公司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
3.3.1 科学技术与其他外部动因关系 |
3.3.2 市需求拉力因素与其他外部动因关系 |
3.3.3 市场竞争压力因素与其他外部动因的关系 |
3.3.4 政府支持因素与其他外部动因的关系 |
3.4 公司技术创新内部动力因素与外部动力因素的关系 |
3.5 因子初步选取与问卷设计 |
3.5.1 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因子选取原则 |
3.5.2 ORCA技术创新问卷以及问卷指标说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ORCA公司技术创新问题定量分析法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问卷调查样本汇总 |
4.1.2 企业技术创新问卷描述性统计表 |
4.2 因子分析法 |
4.2.1 模型假设 |
4.2.2 巴特利特球星度检验 |
4.2.3 因子分析 |
4.3 回归分析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问题解决方案设计 |
5.1 整合思维:ORCA公司技术创新的曼陀罗模型 |
5.2 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与建议 |
5.2.1 公司领导因素解决方案:培育企业家精神 |
5.2.2 公司技术创新制度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制度完善 |
5.2.3 公司员工融入决方案: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
5.3 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与建议 |
5.3.1 政府支持因素解决方案:寻找政策支持环境 |
5.3.2 可续技术因素解决方案:组织学习先进的技术 |
5.3.4 客户符合度解决方案:产品满足客户 |
5.4 行业竞争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策略 |
5.4.1 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过程 |
5.4.2 破坏式创新的过程 |
5.4.3 ORCA公司行业错位竞争 |
5.4.4 ORCA公司技术创新错位竞争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实施与保障 |
6.1 ORCA公司错位竞争战略 |
6.1.1 制鞋领域的差异化竞争选择 |
6.2 ORCA公司内部实施与保障计划 |
6.2.1 培育企业家精神 |
6.2.2 ORCA公司技术人才保障计划 |
6.3 ORCA公司企业外部保障计划 |
6.3.1 政府支持获取计划 |
6.3.2 客户与行业趋势获取保障计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采用浙江省5市44家中小企业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 |
1.2.2 中小企业微创新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 |
1.3 研究特色及创新性说明 |
1.4 研究内容 |
2. 文献回顾 |
2.1 企业微创新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
2.1.1 企业微创新的概念 |
2.1.2 企业微创新的特征 |
2.1.3 企业微创新的类型 |
2.2 企业微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 企业微创新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样本选取 |
3.3 数据搜集与处理 |
4 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
4.1 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数据分析过程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式编码 |
4.1.3 选择式编码 |
4.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2 研究发现 |
4.2.1 利益驱动力和创新能力是直接驱动力 |
4.2.2 市场驱动和政府政策是间接驱动力 |
4.2.3 技术进步与扩散是间接驱动力 |
4.2.4 企业文化既是直接又是间接驱动力 |
5 中小企业微创新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研究 |
5.1 中小企业微创新实现路径数据分析过程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式编码 |
5.1.3 选择式编码 |
5.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2 研究发现 |
5.2.1 用户交互机制 |
5.2.2 迭代试错机制 |
5.2.3 跨界整合机制 |
5.2.4 三大实现机制关系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结论 |
6.1.2 中小企业微创新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结论 |
6.2 中小企业微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6.2.1 “互联网+”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
6.2.2 大数据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
6.2.3 组织生态化驱动的企业微创新发展趋势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件二 |
附录三 |
(4)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2.1 概念界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 |
1.2.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与评估 |
1.2.4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模式 |
1.2.5 政府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区域与行业分析 |
2.1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指标体系 |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原则 |
2.1.2 指标体系建立的逻辑思路 |
2.1.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模型 |
2.2.1 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2.2.2 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的实现 |
2.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区域与行业聚类分析 |
2.3.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矩阵型灰色聚类评估过程及结果 |
2.4 我国区域与行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结果解析 |
2.4.1 区域与行业聚类结果的综合比较分析 |
2.4.2 区域与行业型聚类结果的分类比较分析 |
2.4.3 区域与行业聚类评估属性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2.4.4 关键性评估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的文献计量分析 |
3.1.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3.1.2 代表学者观点归纳分析 |
3.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 |
3.2.1 实证调查的设计与结果统计 |
3.2.2 主成分制约因素的提取 |
3.2.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与关键制约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动态特性分析 |
4.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分析框架 |
4.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平衡方程模型 |
4.2.1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2.2 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 |
4.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及其经济含义解析 |
4.3.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能控性及其经济含义 |
4.3.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能观性及其经济含义 |
4.3.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稳定性及其经济含义 |
4.4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特性的现实证据 |
4.4.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4.4.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与检验 |
4.4.3 面板模型的选择与确定 |
4.4.4 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分析 |
5.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模型 |
5.1.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模型的建立 |
5.1.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稳定性及其经济意义解析 |
5.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的动力结构特性解析 |
5.2.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的动力结构和动力联合强度问题解析 |
5.2.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动力结构特性的“反问题”解析 |
5.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设计 |
5.3.1 应将动力结构的整体优化精进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总体方向 |
5.3.2 应将动力结构的“减负”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重点突破方向 |
5.3.3 应将动力结构的“扶正”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长期主攻方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中道德风险博弈分析 |
6.1 考虑道德风险防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模型 |
6.1.1 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
6.1.2 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博弈模型的求解过程 |
6.1.3 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博弈模型求解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
6.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道德风险的惩罚约束博弈模型 |
6.2.1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博弈模型的建立 |
6.2.2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机制的适时性 |
6.2.3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机制的适度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激发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研究 |
7.1 优化利益创造环境,厚植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基础 |
7.2 助推创新利益实现,稳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收益 |
7.3 加强创新利益保护,保障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得 |
7.4 健全利益分配导向,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益的共享共赢 |
7.5 强化道德风险防控,持续放大和释放动力激发政策的正向效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5)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创新生态系统基础理论 |
1.2.2 企业生态系统研究 |
1.2.3 企业创新研究 |
1.2.4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现状调查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存在问题 |
2.4 常州科教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分析 |
2.5 常州科教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核心要素 |
3.1.1 创新基础层 |
3.1.2 创新主体层 |
3.1.3 创新协同层 |
3.1.4 创新支持层 |
3.1.5 创新载体和生境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构建 |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功能展示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间内在关系 |
3.3.1 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 |
3.3.2 创新生态系统核心系统 |
3.3.3 创新生态系统支持系统 |
3.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
3.4.1 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3.4.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内生动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仿真分析 |
4.1 创新生态系统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
4.1.1 系统动力学及其适用性分析 |
4.1.2 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 |
4.2 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关系图 |
4.2.1 创新主体内互动子模块 |
4.2.2 创新主体与项目间互动子模块 |
4.2.3 创新主体与创新支持层互动子模块 |
4.2.4 创新主体与创新生境互动子模块 |
4.3 创新生态系统子模块流量图与方程式 |
4.3.1 创新主体内互动子模块 |
4.3.2 创新主体与项目间互动子模块 |
4.3.3 创新主体与创新支持层互动子模块 |
4.3.4 创新主体与创新生境互动子模块 |
4.4 参数设置与模型检验 |
4.4.1 模型参数设置 |
4.4.2 模型检验 |
4.5 模型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
5.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生存发展机制 |
5.1.1 资源供给机制 |
5.1.2 动力机制 |
5.1.3 催化机制 |
5.1.4 需求机制 |
5.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联盟稳定机制 |
5.2.1 联盟成员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2.2 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
5.2.3 联盟稳定机制 |
5.3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调机制 |
5.3.1 知识共享机制 |
5.3.2 收益分配机制 |
5.3.3 合作信任机制 |
5.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
5.4.1 风险评估与规避机制 |
5.4.2 政府推引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生态系统案例分析:以博创敢为众创空间为例 |
6.1 博创敢为众创空间介绍 |
6.2 博创敢为众创空间运营模式 |
6.3 博创敢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6.4 博创敢为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问题 |
6.5 博创敢为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政策建议 |
7.1 厚植大众智慧创新源 |
7.2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
7.3 深度强化协同创新 |
7.4 拓展创新支持服务 |
7.5 把握创新系统均衡规模 |
7.6 改善创新生境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访谈调研名单 |
附录2: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访谈调研大纲 |
附录3: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源调查问卷 |
附录4: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核心要素调查问卷 |
附录5:博创敢为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访谈调研大纲 |
附录6: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大决策咨询成果 |
附录7: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社会实践活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本文结构安排和技术路线 |
1.2.1 本文结构安排 |
1.2.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节能服务企业相关研究现状 |
2.1.1 节能服务企业相关研究 |
2.1.2 节能服务企业相关研究评述 |
2.2 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 |
2.2.1 价值链理论研究 |
2.2.2 价值链理论研究评述 |
2.3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现状 |
2.3.1 成长动力机制研究 |
2.3.2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链研究 |
3.1 节能服务企业及其特点 |
3.1.1 节能服务企业 |
3.1.2 节能服务企业运作机制 |
3.1.3 节能服务企业的外部性分析 |
3.2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链分析 |
3.2.1 传统价值链理论 |
3.2.2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链分析 |
3.3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分析 |
3.3.1 价值网理论 |
3.3.2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结构 |
3.3.3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创造的价值分析 |
3.3.4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优势分析 |
3.3.5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共生性分析 |
3.4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主体选择 |
3.4.1 主体选择的基础 |
3.4.2 交易成本决定主体选择 |
3.5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价值分配博弈分析 |
3.5.1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价值分配策略 |
3.5.2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的价值分配议价策略 |
第四章 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
4.1 我国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4.1.1 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 |
4.1.2 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成长的问题分析 |
4.2 发达国家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经验 |
4.2.1 美国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经验 |
4.2.2 日本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经验 |
4.2.3 德国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经验 |
4.2.4 加拿大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经验 |
4.3 发达国家节能服务企业成长经验启示 |
第五章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概念模型的构建及调查问卷设计 |
5.1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概念模型的构建 |
5.2 动力因素内涵分析与相关假设 |
5.2.1 前提变量内涵分析及相关假设 |
5.2.2 结果变量内涵分析 |
5.3 问卷设计及可测变量设定 |
5.3.1 问卷设计 |
5.3.2 可测变量的设定 |
第六章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调查数据的收集及描述性统计 |
6.1.1 调查数据的收集 |
6.1.2 调查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1 数据的信度检验 |
6.2.2 数据的效度检验 |
6.3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6.4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结构方程模型运算 |
6.4.1 参数估计方法选择 |
6.4.2 相关参数估计 |
6.4.3 初始模型评价 |
6.4.4 模型拟合评价 |
6.5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结构模型的修正 |
6.5.1 模型修正指标 |
6.5.2 潜变量、观察变量以及路径修正 |
6.6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结构模型解释 |
6.6.1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因素作用机理 |
6.6.2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因素作用效果分析 |
第七章 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构建与管理 |
7.1 基于价值链(网)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构建 |
7.1.1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链特征 |
7.1.2 节能服务企业价值网特征 |
7.1.3 基于价值链(网)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 |
7.2 完善节能服务企业的政策支持机制 |
7.2.1 完善节能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
7.2.2 规范节能服务行业制度 |
7.2.3 建立长效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机制 |
7.2.4 政府主导,构建节能服务公共信息平台 |
7.3 构建节能服务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支持机制 |
7.3.1 鼓励银行针对节能服务企业的金融创新 |
7.3.2 建立多层次节能服务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7.3.3 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租赁 |
7.3.4 拓展其他融资渠道 |
7.4 节能服务企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 |
7.4.1 建立节能服务“产学研”联盟 |
7.4.2 加强节能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7.4.3 发挥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的协同效应 |
7.4.4 加强节能服务人才培养与管理 |
7.5 节能服务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机制 |
7.5.1 实施聚焦战略,规模化发展 |
7.5.2 节能服务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策略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成长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7)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结构与机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结构 |
(一) 内生动力 (用E表示) |
(二) 市场外力 (用M表示) |
(三) 政策外力 (用P表示) |
二、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合成 |
(一) 内生动力、市场外力与政策外力的单独合成 |
1. 内生性成长动力机制 |
2. 市场驱动型成长机制 |
3. 政府导向型成长机制 |
(二) 内生动力、市场外力与政策外力的相互合成 |
1. 政策外力不足 |
2. 市场外力不足 |
3. 内生动力不足 |
4. 平衡性成长 |
三、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演化 |
(一) 中小企业成长的初级阶段 |
(二) 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阶段 |
(三) 中小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
(8)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理论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
2.1.3 中小企业在持续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 持续创新的理论 |
2.2.1 持续创新的内涵 |
2.2.2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内容与特征 |
2.2.3 持续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 |
2.3 持续创新动力理论 |
2.3.1 持续创新动力的内涵 |
2.3.2 持续创新的主体 |
2.3.3 持续创新能力与持续创新动力的关系 |
第3章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要素的识别 |
3.1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内部要素 |
3.1.1 持续利益驱动力要素 |
3.1.2 研发部门制度化要素 |
3.1.3 企业家精神影响力要素 |
3.1.4 企业创新资源保障力要素 |
3.1.5 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动力要素 |
3.1.6 企业激励机制动力要素 |
3.2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外部要素 |
3.2.1 科学技术动力要素 |
3.2.2 市场需求拉引力要素 |
3.2.3 市场竞争压力要素 |
3.2.4 政府支持力要素 |
3.3 中小企业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
3.3.1 内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
3.3.2 外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
3.3.3 内外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
第4章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 |
4.1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综合评价原则及指标体系 |
4.1.1 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
4.1.2 构建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2 构建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 |
4.2.1 基于格栅-模糊 Borda 综合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 |
4.2.2 确定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各指标值及指标的无量纲化 |
4.2.3 确定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综合指标的综合得分 |
第5章 青岛中森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持续创新动力评价 |
5.1 青岛中森公司的简介 |
5.2 青岛中森公司持续创新动力要素的分析与评价 |
5.2.1 青岛中森公司持续创新动力要素的分析 |
5.2.2 青岛中森公司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 |
5.3 对策建议 |
5.3.1 青岛中森公司的对策建议 |
5.3.2 政府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9)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创新动力的研究 |
1.2.2 有关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1.2.3 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调研方案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现状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制造业 |
2.1.2 中小企业 |
2.1.3 自主创新 |
2.1.4 创新动力 |
2.2 选择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为自主创新动力研究对象的原因 |
2.2.1 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的差异性 |
2.2.2 传统制造业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的差异性 |
2.2.3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研究的重要性 |
2.3 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
2.4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其特征剖析 |
2.5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现状评析 |
2.5.1 国内庞大的低端消费市场是滋生创新惰性的温床 |
2.5.2 过度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抑制了企业创新的需求 |
2.5.3 创新投入与收益预期之间的失衡引发了企业的观望情绪 |
2.5.4 自主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侵蚀着企业的创新意愿 |
2.5.5 内部经验的缺失和外部服务的不足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无助 |
2.5.6 市场无序和不正当竞争是大规模企业创新活动的绊脚石 |
第3章 创新动力要素分析 |
3.1 创新动力要素分类方法 |
3.1.1 按企业边界分类 |
3.1.2 按对创新的影响方式分类 |
3.1.3 按要素的来源分类 |
3.1.4 按要素的属性分类 |
3.2 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详析 |
3.2.1 外部动力要素 |
3.2.2 内部动力要素 |
3.3 小结 |
第4章 路径分析与概念模型 |
4.1 分析思路 |
4.2 路径关系假设 |
4.2.1 外部诸要素与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 |
4.2.2 外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
4.2.3 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 |
4.3 概念模型 |
第5章 模型设定 |
5.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5.2 变量设定 |
5.2.1 观测变量的设定——针对原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
5.2.2 观测变量的设定——针对内生潜变量 |
5.3 问卷的设计 |
5.3.1 问题的设计 |
5.3.2 问卷的编制 |
5.3.3 问卷测试与修订 |
第6章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
6.1 调查工作概况 |
6.2 受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统计 |
6.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6.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4.1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分量表 |
6.4.2 外部动力要素分量表 |
6.4.3 内部动力要素分量表 |
第7章 SEM建模与结果分析 |
7.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造 |
7.2 模型估计 |
7.3 模型修正与评价 |
7.3.1 模型修正的思路 |
7.3.2 模型修正的过程 |
7.3.3 模型评价 |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测量模型分析 |
7.4.2 路径关系验证 |
7.4.3 结构模型的效应分析 |
第8章 启示与建议 |
8.1 外部动力要素——政府层面 |
8.2 外部动力要素——行业层面 |
8.3 内部动力要素——企业层面 |
8.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调查问卷 |
附录Ⅱ——最终模型的LISREL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述评 |
2.1.1 企业可持续成长模型研究 |
2.1.2 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
2.1.3 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 |
2.2 新创企业成长研究述评 |
2.2.1 新创企业成长内涵的界定 |
2.2.2 新创企业成长单因素相关研究 |
2.2.3 新创企业成长影响因素间相关性研究 |
2.2.4 新创企业成长中间变量影响研究 |
2.2.5 新创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2.3 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
2.4 研究评价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企业成长内涵 |
3.2 企业成长经济理论 |
3.2.1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3.2.2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3.2.3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3.2.4 彭罗斯的企业成长论 |
3.2.5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3.3 企业成长战略理论 |
3.3.6 竞争优势理论 |
3.3.7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3.3.8 企业能力理论 |
3.3.9 企业知识理论 |
3.3.10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四章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 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界定 |
4.2 科技型新创企业特征分析 |
4.2.1 科技特征 |
4.2.2 组织特征 |
4.2.3 所有制特征 |
4.2.4 资源特征 |
4.2.5 集群特征 |
4.3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理论模型的构建 |
4.3.1 基础性动力因素分析与相关假设 |
4.3.2 直接动力因素及其中介作用分析与相关假设 |
第五章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实证研究设计 |
5.1 实证研究流程设计 |
5.2 结构方程模型的简化 |
5.3 数据来源 |
5.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5.3.2 样本数量的确定 |
5.4 变量可操作性测量与调查问卷设计 |
5.4.1 企业可持续成长可操作化测量 |
5.4.2 基础性影响因素(内生变量)可操作化测量 |
5.4.3 直接影响因素(中间变量)可操作化测量 |
5.4.4 调查问卷设计 |
5.5 数据统计方法 |
5.5.1 结构方程模型法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相关分析 |
5.5.5 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来源实证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效度与信度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与相关分析 |
6.4 企业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4.1 基础动力因素的直接作用分析 |
6.4.2 直接动力因素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七章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的建立与管理对策 |
7.1 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的建立 |
7.2 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
7.2.1 科技型新创企业市场导向管理原则 |
7.2.2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
7.2.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管理机制 |
7.2.4 构建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协同管理机制 |
7.3 企业家能力提升机制 |
7.3.1 企业家心智模式的完善 |
7.3.2 外部引导与规范 |
7.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 |
7.4.1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7.4.2 员工激励与保留机制 |
7.5 外部支持体系的完善机制 |
7.5.1 政府职能 |
7.5.2 科技环境 |
7.5.3 融资环境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主持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ORCA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动力提升研究[D]. 张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采用浙江省5市44家中小企业调查数据[D]. 聂力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企业微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采用浙江5市4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J]. 周青,聂力兵,毛崇峰,方刚.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18(Z1)
- [4]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D]. 刘红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5]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 史竹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6]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 陈剑. 天津大学, 2015(08)
- [7]中小企业成长的动力结构与机制演化[J]. 汪陈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8]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D]. 李清萌.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3)
- [9]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D]. 张震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10]科技型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 王丽平. 天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