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英麦,钱敏,郝红林,魏妍平,刘彩燕,柳青,沈航,刘智,万新华[1](2022)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并进行病因分析, 以便对该罕见病进行早期诊断和病因干预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病例, 总结其临床、影像学特征, 分析其可能的病因, 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最终共收集7例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患者, 男性3例, 女性4例, 平均年龄53岁(41~58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7例)、走路不稳(7例)及锥体束征(7例), 其他包括头晕(6例)、大小便障碍(5例)、头痛(3 例)、复视(2例)、认知障碍(1例)等。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检查发现7例患者均可见小脑、脑干、颈髓或颅颈交界周边T2低信号影, 大多合并颈髓、胸髓甚至腰髓表面T2低信号影。其中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2*较常规T2序列低信号更明显。7例患者均有小脑萎缩。可能的病因诊断为可疑外伤史(3例);影像学发现椎管内积液(3例), 提示硬膜缺损, 其中1例椎管内积液患者合并骶管内占位;7例患者均伴有可能导致硬膜缺损的脊椎退变。预后随访结果显示2例失访, 其余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加重。结论经典的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为罕见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展的听力下降、共济失调及双侧锥体束征三联征, 需与神经系统变性病尤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鉴别。磁共振影像学表现较为特异, T2*梯度回波序列、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敏感度较高。各种病因导致的硬膜缺损为该病最常见的原因。
孙广超[2](2021)在《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囊肿开窗术合并囊肿-腹腔分流术联合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5例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头痛起病6例,体检发现3例,癫痫发作与头晕起病各为2例,1例患者以视物模糊前来就诊,1例患者以走路不稳前来就诊。所有患者术前经CT及MRI确诊。均应用神经内镜囊肿开窗术合并囊肿-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均行MRI或CT复查。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3~57岁,平均27±17岁。术后随访3-75个月,平均为24.4±17.8个月。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囊肿消失9例(9/15,60%)、囊肿缩小6例(6/15,40%)。术后1年囊肿消失11例(11/15,73%)、囊肿缩小3例(3/15、20%)。并发症有:颅内感染2例(2/15,13.3%)、切口愈合不良1例(1/15,6.7%)、硬膜下积液2例(2/15,13.3%)、分流管梗阻1例(1/15,6.7%)。结论:神经内镜囊肿开窗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能结合两种术式的优势,症状改善率高、囊肿体积缩小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
远羽佳[3](2021)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2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索PACNS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可能的新认识。方法:对于21名于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记录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治疗等全部资料。所有的检查结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生和中枢组放射科医生进行判读和分析。通过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分析,进一步探索PACNS可能的新认识。结果:1.PACNS以女性患者多见,青年人发病较多见,秋季为高峰季节。其起病缓慢,从发病到入院平均时间超多1个月,手术和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PACNS发病的诱因,前驱症状以头痛和认知功能障碍常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且PACNS未发现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会出现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轻度升高。PACNS患者脑电图可能会存在异常,对于脑电图异常的轻型卒中表现的患者对PACNS的可能加以小心。2.HR-MRI作为确诊的必须标准,PACNS大中血管受累占多数,其中,前循环受累多于后循环,单侧多于双侧,大脑中动脉为受累最多的血管,且脑实质右侧受累多于左侧。受累血管在HR-MRI上的特征性表现为管壁均匀、环形增厚伴强化。3.目前临床上大多于急性期应用激素冲击治疗联合(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缓解期应用激素治疗联合(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但是,新兴的激素冲击治疗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样有效且副作用小。此型患者大多病情可控,预后良好。结论:1.临床上,如有无明显血管危险因素的脑卒中表现的患者,若患者有前驱症状(头痛、认知障碍等)且发病隐袭,病程较长的特点,应当考虑PACNS可能。2.部分PACNS患者会存在异常脑电图,对于轻型卒中合并脑电图异常表现的患者应考虑PACNS的可能。3.血清免疫学检查为阴性且没有合理原因解释的脑血管狭窄时,经济情况允许下,及时进行脑血管HR-MRI检查,明确是否为PACNS。4.新兴的激素冲击治疗联合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能同样有效且副作用小。
林秀梅[4](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赵永辉[5](2019)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文中指出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国际头疼协会将其定义为:阵发性的面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有扳机点,洗脸、刷牙等因素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神经血管冲突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由于血管对三叉神经的长期压迫,导致三义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诱发神经的异常“放电”,引起三义神经痛。基于对三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但是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水平、手术室设备及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要求较高,在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我们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多个临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系列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不同临床症状特点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不一,本文通过比较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疗效,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症状学因素,以达到术前筛选合适患者、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目的。方法:收集201 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9例。按照症状学分类,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其中典型三叉神经痛236例,非典型患者133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后12个月随访,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痊愈147例(62.28%)、部分缓解80例(33.89%)、明显减轻6例(2.54%)、无效3例(1.27%),疼痛缓解率为96.18%(227/236)、总有效率为 98.73%(233/236);非典型组患者术后疼痛痊愈 16例(12.03%)、部分缓解 24 例(18.05%)、明显减轻 78 例(58.65%)、无效15例(11.28%),疼痛缓解率为30.08%(40/133)、总有效率为88.72%(118/133)。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非典型组患者,P<0.0 5;认为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组患者。因此,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我们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主要外科干预手段,对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供了参考,进而优选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节省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目的: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包括T1、T2、3D-TOF及 3D-FIESTA序列,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对磁共振扫描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评判三叉神经周围有无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来源,并与术中实际观察结果比较,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否存在血管压迫的灵敏度为98.87%(88/89)、特异度为100%(1/1);与术中观察结果相比,术前诊断责任血管来源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75,并且可以模拟手术入路,为术者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影像资料,指导微血管减压术的实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术中结果比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以往的大多数报道主要为由责任血管为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静脉压迫也可能是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MVD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诊疗此类患者的能力。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单纯静脉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年的微血管减压术经验,共34例仅由静脉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我们分析其症状、手术情况、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单纯静脉压迫与动脉压迫为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有不同特点,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样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所有34例患者中,19例(55.88%)患者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第二支最常受累。大多数静脉压迫程度是Ⅲ级(20/34,58.82%)。岩静脉及其分支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21/34,61.76%)。静脉压迫位于三叉神经根出脑干端10例(29.41%),18例(52.94%)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以及1 1例(32.35%)压迫麦克尔腔。随访结果显示26例(76.47%)患者痊愈,4例(20.59%)患者部分缓解,2例明显减轻(5.88%),1例患者无效(2.94%)。并发症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最高(5.9%),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之一,静脉可以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单纯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总结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有完整随访资料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 3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有效351例,无效18例;暂时性并发症有面部麻木22例(5.96%)、平衡障碍5例(1.36%)、头晕及头痛31例(8.40%)、脑脊液漏9例(2.44%)、颅内感染8例(2.17%)、癫痫发作1例(0.27%),发现并发症后积极对症处理,症状均有所好转或痊愈;永久性并发症为面部麻木19例(5.15%)、听力下降和耳鸣6例(1.63%)、头晕2例(0.54%)、平衡障碍4例(1.08%)、听力丧失3例(0.81%)、死亡1例(0.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类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血管压迫、受压部位及术中是否存在责任血管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无血管压迫和无明确责任血管相对典型三叉神经痛、有血管压迫和存在明确责任血管发生预后无效的风险分别为8.032(95%CI:3.827-16.842)倍、3.939(95%CI:2.505-6.195)倍和 9.134(95%CI:4.295-19.426)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其中非典型临床表现、无血管压迫和非动脉因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的归纳总结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15例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5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1 3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例偶尔疼痛,不需服药,1例服药后疼痛可以控制。术后患者患侧面部感觉减退11例,咀嚼肌无力9例,口角疱疹6例,经对症处理及康复治疗后多于1-6个月内好转或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由于其操作安全、快速、微创、有效,以及患者可以在全麻无痛下进行等优点可作为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理想的微创补救治疗手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患者术前症状学特点的综合评估、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术后疗效,规范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症;2.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术前精准评估,使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并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3.通过对特殊责任血管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单纯静脉压迫也可以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4.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处理策略;5.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得出非典型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血管压迫和术中无明确责任血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提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拒绝再次行MVD手术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治疗措施。本课题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可进一步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使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姚黎辉[6](2018)在《外科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AN)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它们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iod hemorrhage,SAH)发生的首要病因。而高分级颅内动脉瘤则是指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破裂动脉瘤,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0%~30%。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而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有着更高的危害性。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医生对于动脉瘤的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患者的术后致残、致死率仍高达60%。同时目前对于高分级动脉瘤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仍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方式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患者(Ⅳ级20例,Ⅴ级4例)的临床资料,具体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出血次数、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是否急性脑积水、是否脑内血肿、是否脑室出血、是否术前脑疝、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是否镇痛镇静治疗等。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按mRS评分,预后良好12例,预后差12例,其中死亡4例。预后良好12例,预后差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P=0.028)、高血压病史(P=0.041)、动脉瘤直径>5mm(P=0.041)、急性脑积水(P=0.028)、镇静镇痛治疗(P=0.025)与预后不良有关。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年龄、高血压病病史、动脉瘤大小、急性脑积水和镇痛镇静治疗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44,95%CI:1.58~14.23,P= 0.014)、高血压病病史(OR=5.68,95%CI:3.24~19.83,P= 0.026)、动脉瘤大小(OR=8.43,95%CI:2.56~24.46,P=0.03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unt-HessⅣ级患者不同手术时机分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通过积极的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急性脑积水、动脉瘤大小、进行镇痛镇静治疗与预后相关,其中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病史、动脉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超早期手术可能有助于降低Hunt-HessⅤ级患者死亡率。
林子群[7](2018)在《颅内动脉夹层22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总结颅内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颅内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或脑血管造影(DSA)诊断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共收集22例颅内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52.7士17.7)岁,女性3例(13.64%),男性19例(86.36%)。颈内动脉颅内段夹层6例(27.27%),椎动脉颅内段夹层8例(36.36%),基底动脉夹层8例(36.36%)。头晕7例(31.82%),非蛛网膜下腔性头痛7例(31.82%),脑梗死3例(13.63%),鼻出血1例(4.55%),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22.72%),其中椎基底动脉夹层出血占4例,相对比为1:4。其中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1例,无症状者1例。1例同时存在头痛及颈痛,2例患者同时存在头痛和缺血性卒中。影像学特点:动脉夹层8例(36.36%),夹层动脉瘤14例(63.64%)。CTA有典型表现者10例,其中夹层动脉瘤形成7例(70%),管腔闭塞2例(20%),不规则狭窄1例(10%);DSA检查有典型表现17例,其中,不规则膨隆5例(29.41%),不规则狭窄伴外管径扩张5例(29.41%),巨大占位1例(5.88%),不规则狭窄1例(5.88%),内膜瓣4例(23.52%),串珠征1例(5.88%)。治疗: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5例(22.7%),其中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2例。抗凝结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例(9.09%),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5例(22.7%),单纯弹簧圈填塞1(4.54%),单纯支架治疗4例(18.18%),没有治疗者4例(18.18%),死亡1例(4.54%)。本课题共10例采用血管内治疗,除1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发生脑梗死,其余患者均无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临床随访3个月,7例影像学复查未显示复发,1例失访。8例药物治疗,4例未治疗。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新发脑血管事件,临床及影像学随访满意。除4例未治疗患者,其余18例患者在随访3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前后mRS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颅内动脉夹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以表现为头晕、头痛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症状。且最常表现为头痛症状。2、椎基底动脉夹层可能较颈内动脉颅内段夹层多见,前者可能更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影像学特点,尤其是CTA及DSA多模式影像学检查。4、颅内动脉夹层的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
王洪财[8](2017)在《脑膜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脑膜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析研究目的:脑肿瘤出血卒中是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性脑出血等以外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以脑转移瘤、神经胶质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等脑恶性肿瘤和垂体腺瘤为多见。脑膜瘤是颅内第二大常见肿瘤,通常为实体性肿瘤并具有良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疾病过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发生自发性出血卒中而出现紧急临床表现者较为少见。大部分脑膜瘤出血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前不知道患有脑膜瘤,脑膜瘤出血卒中是其首发临床表现,所以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患者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部分研究旨在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脑膜瘤出血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并进一步将其与同期收治脑膜瘤非出血卒中患者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临床学角度上对脑膜瘤出血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趋向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结合脑肿瘤出血卒中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连续收治并手术的497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结果和手术资料证实存在脑膜瘤出血卒中患者15例。收集该类患者病例资料,依据相应标准将脑膜瘤出血卒中患者与同时期随机抽取的45例脑膜瘤非出血卒中患者在性别、年龄、可能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类型、肿瘤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脑膜瘤出血卒中临床表现:脑膜瘤出血卒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慢性头痛头晕、偏侧肢体乏力、视力下降及癫痫等症状突然加重甚至昏迷不醒或先前毫无临床症状而突发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等类似脑卒中发作表现。2.脑膜瘤出血卒中影像学改变:脑膜瘤出血卒中在头颅CT和MRI上主要包括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血肿征像、脑实质外占位征像及显着瘤周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征像。肿瘤出血包括单纯性瘤内出血、单纯性瘤周出血及瘤内外混合性出血三种类型,其中混合性出血均有瘤内出血破入瘤周形成瘤周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形态多不规则、密度常不均匀,在出血早期即有明显水肿而与单纯性脑出血病程不相对称。肿瘤位于脑皮层外、出现白质挤压征,根据出血类型肿瘤增强会有不同表现并可伴有脑膜尾征。3.脑膜瘤出血卒中与性别、年龄:脑膜瘤出血卒中组共15例,男性6例(40%)、女性9例(60%);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45例,男性17例(37.8%)、女性28例(62.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235,P>0.05)。脑膜瘤出血卒中组年龄41~71岁,平均56.3±10.6岁;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年龄33~75岁,平均53.2±11.5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10,P>0.05)。4.脑膜瘤出血卒中与可能危险因素:通过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比较,脑膜瘤出血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头部外伤、妊娠及近3个月手术病史等因素无关,未见肿瘤出血卒中诱发因素。5.脑膜瘤出血卒中与肿瘤部位:根据头颅CT及MR检查结果确定肿瘤位置,脑膜瘤出血卒中组肿瘤位于凸面部位8例(53.3%)、窦旁3例(20%)、颅底2例(13.3%)、廉旁1例(6.7%)、桥小脑角区1例(6.7%)。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比较,两组肿瘤好发部位不同、最常见部位分别位于大脑凸面和窦旁。6.脑膜瘤出血卒中与脑膜尾征:脑膜瘤出血卒中组13例行头颅MR检查,在增强T1WI上观察到7例(53.8%)肿瘤存在脑膜尾征并测量其长度,脑膜尾征长2.1~4.6cm,平均(3.3±1.3)cm,其发生率和脑膜尾征长度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x2=0.2957、t=1.1192,P>0.05)。7.脑膜瘤出血卒中与肿瘤大小:根据影像学结果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脑膜瘤出血卒中组肿瘤直径1.8~7.9cm,平均(5.3±2.7)cm;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肿瘤直径2.1~8.5cm,平均(4.7±3.3)cm。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357,P>0.05)。8.脑膜瘤出血卒中与PTBE:脑膜瘤出血卒中组共有13例(86.7%)发生PTBE,水肿指数(edema index,EI)为3.5±2.1;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发生PTBE 23例(51.1%),EI为2.2±1.3。PTBE发生率及EI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5.9259、t=2.7386,P<0.05)。9.脑膜瘤出血卒中与病理类型:脑膜瘤出血卒中组病理类型有内皮型3例、微囊型2例、非典型2例、纤维型2例、血管瘤型2例、分泌型1例、沙粒体型1例、过渡型1例、间变型1例,肿瘤分级Ⅰ级12例、Ⅱ级2例、Ⅲ级1例。各病理类型脑膜瘤均可发生出血卒中,肿瘤分级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6921,P>0.05)。10.脑膜瘤出血卒中与肿瘤切除、复发:脑膜瘤出血卒中组行SimpsonⅠ级切除 9 例(60%)、Ⅱ级 2 例(13.3%)、Ⅲ级 3 例(20%)、Ⅳ级 1 例(6.7%),随访半年以上、肿瘤复发1例(6.7%)。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比较Simpson Ⅰ级切除率和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x2=0.8001、x2=0.0727,P>0.05)。11.脑膜瘤出血卒中与瘤周血管:脑膜瘤出血卒中组所有病例均可见瘤周回流静脉的压迫或牵拉紧张,12例存在脑皮层血管供血、占总数80%,10例见瘤周软脑膜血管的异常增多及扩张、占总数66.7%;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中除3例凸面小脑膜瘤外,其余病例亦可见瘤周回流静脉的压迫及牵拉,35例有脑皮层血管供血、占总数77.8%,但仅11例有瘤周软脑膜血管的增多扩张、占总数24.4%。脑皮层血管供血比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327,P>0.05),瘤周软脑膜血管异常增生比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56,P>0.05)。12.脑膜瘤出血卒中与并发症发生:根据脑膜瘤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本研究着重关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瘤床出血、脑梗塞、癫痫发作、恶性脑水肿及颅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脑膜瘤出血卒中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x2=0.6087、x2=0.0848,P>0.05)。13.脑膜瘤出血卒中与预后:术后6个月评估预后,脑膜瘤出血卒中组有2例遗留肢体偏瘫(GOS4分)、1例视力下降明显(GOS3分),余病例GOS均为5分,平均(4.7±0.6)分。与脑膜瘤非出血卒中组(4.5±0.8)比较,两组间预后无统计学差异(t=0.6628,P>0.05)。研究结论:1.脑膜瘤出血卒中发生率较低,其临床表现与常规脑膜瘤的发病方式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肢体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或意识水平改变等类似一般自发性脑出血急症。绝大部分患者在卒中发生前不知道患有脑膜瘤,肿瘤出血卒中为其首发临床表现。2.头颅CT结合增强MR检查可在术前较为明确诊断脑膜瘤出血卒中,影像学主要包括急性或亚急性期血肿征像、脑实质外占位征像及明显PTBE征像,头颅CTA检查可见肿瘤内造影剂渗漏现象并可排除颅内动脉瘤等其他血管性疾病。脑膜瘤出血卒中可分为单纯性瘤内出血、单纯性瘤周出血和瘤内外混合性出血三种类型,其中混合性出血多由瘤内出血破入瘤周形成瘤周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膜瘤出血卒中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头部外伤、妊娠及是否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因素不相关,未见肿瘤出血卒中诱发因素。影像学上,其与肿瘤大小、脑膜尾征亦不相关,而与肿瘤部位和PTBE有相关性。然而,脑膜瘤出血卒中PTBE现象是卒中事件发生之前就已存在还是因出血卒中诱发或加重不能明确判断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病理类型及各分级脑膜瘤均可发生出血卒中,微囊型和非典型可能是其好发病理类型,但因病例数目较少不能统计分析确定。此外,脑膜瘤出血卒中组术中明显多见瘤周软脑膜血管的异常增多及扩张。5.如果诊断及时、处理恰当,脑膜瘤出血卒中不影响肿瘤手术切除等级、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肿瘤复发及预后,绝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取得与同病理级别肿瘤一致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脑膜瘤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研究目的:脑肿瘤出血卒中多见于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一般分为易出血因素、促发因素和加速因素。肿瘤及瘤周组织的血管结构和状态异常被认为是易出血因素,头部外伤、高血压病及放疗等引发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因素则为促发因素,而凝血功能异常将加速肿瘤出血的发生。脑膜瘤发生自发性出血卒中而出现紧急临床表现者较为少见,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至今,国内外学者就脑膜瘤出血卒中多以个案病例报告为主、发病机制常为临床推测。通过第一部分关于脑膜瘤出血卒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脑膜瘤出血卒中仅与肿瘤部位、PTBE及软脑膜血管增生存在相关性,未见其他的促发因素和加速因素。然而,PTBE是卒中事件发生之前本身存在还是因出血卒中诱发及加重尚不能明确、软脑膜血管增生与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关系亦不清楚。为此,本部分将进一步探讨脑膜瘤出血卒中是否存在肿瘤血管结构异常的易出血因素及PTBE和软脑膜血管增生与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既往研究表明:脑恶性肿瘤出血卒中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浸润生长、血管结构异常以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因素相关。我们选取部分在以往报道中证实与上述肿瘤生物学行为及PTBE发生具有密切关联的免疫组织学指标(CD31、CD34、SMA、VEGF、HIF-1α、MMP-9、Ki-67和凋亡),针对脑膜瘤进行研究,分析该类指标在脑膜瘤出血卒中组与非出血卒中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本部分研究通过对15例出血卒中脑膜瘤组织和随机选取的18例非出血卒中脑膜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细胞增值凋亡染色,观察两组间不同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阳性结果中蛋白表达与PTBE、软脑膜血管增生的相关性。标本来自于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连续收治并手术的497例脑膜瘤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包括无菌条件下-80℃超低温冰箱保存的新鲜标本和病理科存档的石蜡包埋标本。此外,根据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结论,将15例出血卒中脑膜瘤组织分为瘤内出血组(9例,其中2例为混合性出血由瘤内出血破入瘤周)和瘤周出血组(6例),以进一步观察两组间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1.脑膜瘤内血管结构和形态存在着异质性,有成熟血管(CD31+/CD34+)和非成熟血管(CD31+/CD34-)两种。与成熟血管相比,非成熟血管管径小而分散、没有明显血管腔及无血管周细胞包绕。此外,在HE染色上出血卒中组更多见壁薄血管、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瘤组织结构疏松水肿。2.瘤内出血组、瘤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非成熟血管密度在瘤内出血组和瘤周出血组中明显增高(t1=6.3933、t2=7.8277,P<0.05),而瘤内出血组与瘤周出血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9109,P>0.05)。成熟血管密度和总血管密度在三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F1=0.975、F2=1.432,P>0.05)。3.WB结果显示VEGF蛋白在瘤内出血组和瘤周出血组中表达较非出血组均显着性增高(t1=23.3681、t2=15.2563,P<0.05),瘤内出血组与瘤周出血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6651,P>0.05);HIF-1α蛋白在三组中表达水平均较低且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729,P>0.05);MMP-9蛋白在瘤周出血组中表达最高,但三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F=0.432,P>0.05)。4.脑膜瘤出血卒中组VEGF蛋白的表达与非成熟血管密度、EI、软脑膜血管是否增生及PTBE是否发生均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1=0.627、r1=0.869、r3=0.475、r4=0.833,P<0.05),与成熟血管密度、总血管密度、HIF-1α蛋白表达及MMP-9蛋白表达不存在着相关性(r1=0.109、r2=0.184、r3=0.102、r4=0.079,P>0.05)。5.IHC结果提示Ki-67表达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在三组中表达水平均不高、常散在分布。Ki-67标记指数在三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1.175,P<0.05)。6.细胞凋亡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稀疏散在分布于肿瘤细胞中,常伴有细胞缩小变圆、核致密及新月体形成等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凋亡指数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35,P<0.05)。研究结论:1.脑膜瘤内血管结构和形态存在着异质性,包括成熟血管和非成熟血管两种类型,非成熟血管管径小而分散、没有明显血管腔、无周细胞包绕,故容易发生梗塞及破裂出血,可见非成熟血管密度增高可能是导致脑膜瘤出血卒中的直接责任因素。2.非成熟血管密度、PTBE发生、瘤周软脑膜血管增生均与肿瘤组织VEGF蛋白的高表达相关,VEGF蛋白高表达则可能通过诱导瘤内瘤周非成熟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来间接促使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发生,瘤周软脑膜血管增生及通透性增加同时也促进了脑膜瘤PTBE的形成。因此,PTBE可作为评估脑膜瘤发生出血卒中危险的一个影像学指标。3.VEGF蛋白表达与HIF-1α无相关性,提示脑膜瘤VEGF蛋白表达存在着其他上游调控因子、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发生与肿瘤缺血缺氧关系并不密切。此外,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侵润生长在脑膜瘤出血卒中的发生机制中亦未见明显作用。脑膜瘤出血卒中发病机制比较复杂,VEGF蛋白可能扮演了一个关键但不是全部的角色,其他因子和因素在脑膜瘤出血卒中中的具体机制和相互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潘青华,陈宏伟,方向明[9](2011)在《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5—2010年误诊的39例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血管性头痛9例;误诊为高血压脑病6例;以眩晕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误诊为冠心病5例;误诊为梅尼埃病3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以头痛、呕吐伴肢体瘫痪症状为主误诊为脑出血3例;以发热伴头痛、全身不适症状为主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2例;以腰背部酸痛症状为主误诊为腰大肌劳损2例。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应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疑诊患者应积极行头颅CT及腰穿等检查,减少误诊率。
蔡敏,孙玙,潘伟,汪学军[10](2007)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选择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35例(83.3%)经CT检查确诊;CT扫描阴性的7例(16.7%)经脑脊液检查后方确诊。经治疗后35例痊愈出院(83.3%);4例自动出院(9.52%);3例转院(7.14%)。结论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应提高认识,争取早期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二、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蛛网膜囊肿的定义 |
2.2 流行病学特点 |
2.3 病因与增大机制 |
2.4 组织学特点 |
2.4.1 大体观察 |
2.4.2 组织学病理 |
2.4.3 细胞病理学 |
2.5 分类方法 |
2.5.1 依据病因学分型 |
2.5.2 依据发生部位分型 |
2.5.3 依据病理学分型 |
2.5.4 依据组织学分型 |
2.5.5 依据CT脑池造影分型 |
2.5.6 Galassi分类法(中颅窝囊肿的分类方法) |
2.5.7 依据临床表现分型 |
2.6 影像学检查 |
2.7 鉴别诊断 |
2.8 临床表现 |
2.8.1 中颅窝、颞窝及大脑凸面IAC |
2.8.2 鞍上池IAC常可表现出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症状 |
2.8.3 后颅窝中线IAC |
2.8.4 桥小脑角区IAC |
2.8.5 小脑IAC |
2.8.6 四脑室IAC |
2.8.7 颅底IAC |
2.8.8 IAC破裂 |
2.9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 |
2.9.1 治疗目的 |
2.9.2 手术适应症 |
2.9.3 手术方法 |
第3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3.1 病例资料 |
3.2 一般资料 |
3.3 术前影像学检查 |
3.4 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 |
第4章 结果 |
4.1 术后疗效 |
4.2 影像学改变 |
4.3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4.4 并发症 |
第5章 讨论 |
5.1 临床特点 |
5.2 影像学特点 |
5.3 手术治疗 |
5.3.1 目前临床主要手术方式 |
5.3.2 联合入路的优势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一 |
英文文章二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外科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外科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访分析 |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4 研究的局限性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和术前评估(综述) |
1. p-aSAH患者的致残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
2 p-aSAH患者的治疗 |
3 p-aSAH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
4 p-aSAH患者的术前评估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颅内动脉夹层2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脑膜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脑膜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析 |
1.1 引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脑膜瘤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误诊原因分析 |
3.1.1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3.1.2 轻易相信主诉, 只满足于初始诊断 |
3.1.3 并发病的掩盖 |
3.1.4 忽视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
3.2 防范误诊的措施 |
四、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分析[J]. 杨英麦,钱敏,郝红林,魏妍平,刘彩燕,柳青,沈航,刘智,万新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02)
- [2]神经内镜联合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D]. 孙广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21例临床分析[D]. 远羽佳.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D]. 赵永辉. 山东大学, 2019(02)
- [6]外科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访分析[D]. 姚黎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7]颅内动脉夹层22例临床分析[D]. 林子群.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8]脑膜瘤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D]. 王洪财. 浙江大学, 2017(03)
- [9]不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误诊分析[J]. 潘青华,陈宏伟,方向明. 医药论坛杂志, 2011(02)
- [10]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临床分析[J]. 蔡敏,孙玙,潘伟,汪学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