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琪[1](2015)在《鱼腥草素钠抗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是由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母牛生殖道而引起的炎症。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鱼腥草素钠(Sodium houttuyfonate, SH)是鱼腥草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的亚硫酸氢钠加成化合物,稳定性强,临床上用于治疗炎症疾病。目前鱼腥草素钠对抗炎症疾病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我们假设NF-κB充当关键调解物,从体外细胞水平探明其抗炎分子机制。并在体内对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深入研究SH抗炎活性和其药理机制。本研究运用体外原代培养细胞的方法,分离鉴定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并对培养获得的原代细胞进行了不同染色方法的形态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在此基础上,建立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炎症模型。为了评估SH的体内外抗炎作用,首先用MTT法和LDH分析检测梯度浓度的SH对bEECs的毒性;其次用ELISA和qRT-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分泌和nRNA表达两个水平检测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细胞内炎症信号转导通路MAPKs/NF-κB的关键蛋白ERK、JNK、p38、IκBα和NF-κBp65;最后用临床诊断的方法评估SH治疗小鼠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研究表明,运用组织培养和复合酶消化结合差时技术可以分离出纯度很高的bEECs,为后续的实验提供了足够的细胞。不同染色方法对子宫内膜细胞观察可知其细胞结构清晰,胞浆胞膜分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可清晰看到微胞凸,胞内各种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毒性实验显示,SH (120μg/mL)浓度范围内对bEECs无毒副作用;15,30and60μg/mL高中低浓度的SH可以抑制LPS诱导bEECs的TNF-α、IL-1β、IL-6和IL-8的蛋白分泌水平,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对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有同样的调控作用。而且,在LPS激活的bEECs中,SH抑制了IκBα的降解和NF-κB p65的磷酸化;压制了ERK、JNK、p38磷酸化水平。体内疗效实验证实,SH能够显着减弱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的炎性反应,子宫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镜检子宫组织显示显微结构基本正常,表明SH对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SH治疗奶牛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受孕率达到86%,发情头数占总头数的91.7%。而用土霉素治疗奶牛受孕率为50%,发情头数占总头数的67%。在发情头数和受孕率上SH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
祝丽香,王建华,毕建杰,关昕,李金莉,贾士军[2](2010)在《不同氮素用量对杭白菊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杭白菊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杭白菊最佳氮肥用量。试验设5个处理,氮素用量分别为0、90 kg/hm2、120 kg/hm2、150 kg/hm2、180 kg/hm2,以N0、N1、N2、N3、N4表示,5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影响杭白菊不同时期干物质和养分的阶段积累量,但不影响其积累趋势,整个生育期内杭白菊氮、磷、钾积累量为钾>氮>磷。不同施氮量影响茎叶氮、磷、钾的转移效率和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率,以不施肥处理最高,N3(150 kg/hm2)次之。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转运效率磷>氮>钾。收获期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氮素、钾素分配比率为茎>花>叶>根,磷素分配比率为茎>花>根>叶。各处理杭白菊花的产量在1746.232211.3 kg/hm2之间,以N3(1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在本实验条件下,杭白菊的推荐施氮量为150 kg/hm2。
张天英,毕秋兰,李仕凯,劳秀荣[3](2009)在《平衡施肥对菊花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菊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影响菊花不同时期干物质和养分的阶段积累量,收获期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各处理菊花的产量差异较大,平衡施肥过程中菊花的氮肥用量为135kg/hm2。
祝丽香,王建华,孙印石,马红兵[4](2009)在《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杭白菊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杭白菊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移栽后60150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70.4%。移栽后60 d内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中,60150 d茎中干物质分配比率高于叶,150210 d花干物质分配比率最大,其次为根。移栽后45 d内植株对氮磷钾吸收积累量较少。45150 d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71.86%,63.81%,62.94%,150210 d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增长缓慢,磷素、钾素的吸收积累量迅速上升。在不同生育期内,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移栽后150 d内氮磷钾主要分布在茎叶中,150 d后逐渐向花和根部转移,转运效率氮>磷>钾。结论:整个生育期内杭白菊对钾的积累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小。吸收比例N-P2O5-K2O为1∶0.88∶1.58。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积累呈显着正相关,每形成1 g干物质,需要同化5.198 mg N,4.330 mg P2O5,7.139 mg K2O。
陈黎[5](2008)在《川渝地区鱼腥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认为鱼腥草药蔬兼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鱼腥草新鲜地上和地下部分以及干燥花期地上植株均可入药,而鱼腥草幼嫩茎叶则是鱼腥草主要产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蔬菜。其原植物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据《中国植物志》和《四川植物志》,蕺菜属植物仅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1种;2001年,祝正银和张士良在峨眉山发现蕺菜属一新种峨眉蕺菜Houttuynia emeiensis Z.Y.Zhuet S.L.Zhang。该种在峨眉、乐山等地俗称白侧耳根,也作蔬菜和鱼腥草药用。四川和重庆地区的鱼腥草资源分布很广,遗传多样性较大。鱼腥草作为药材或蔬菜主要是利用其中的化学成分,而鱼腥草种质的不同会对这些化学成分产生影响。正确有效地评估鱼腥草资源各种化学成分间的差异,有助于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本研究对四川和重庆地区的鱼腥草资源挥发油成分、黄酮类成分、维生素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以及部分重金属和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获得到如主要结果:1.对18份新鲜鱼腥草材料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发现,鱼腥草鲜草地上部分的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21种成分,材料间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大的遗传差异。首次发现根据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可分为两种化学型:即癸醛型(D型)和月桂烯型(M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化学型与染色体数目有关,染色体数目少于80的所有材料均为D型,染色体数目大于或等于80的材料均为M型。D型鱼腥草的单萜类和倍半萜成分含量很低,平均仅5.72%和0.16%,其它非萜类直链化合物占整个挥发油组成的76.94%至94.71%。M型鱼腥草的单萜类和倍半萜含量较高,平均分别为36.16%和1.38%,其它直链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37.88%~64.89%。试验结果还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化学型与其地理来源无关。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6种化合物,其不同材料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组成及含量间差异均较小。本试验还发现,蕺菜和峨眉蕺菜间挥发油成分差异不显着。2.采用RAPD、RAMP、ISSR和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鱼腥草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挥发油化学型间关系。结果发现,在评价鱼腥草挥发油化学型与遗传背景多样性间关系上,ISSR分子标记较RAPD、RAMP和PCR-RFLP标记更有效,其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与挥发油化学型分类结果几乎一致。但Mental test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本试验所用各种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与挥发油成分的欧几里得距离间相关均未达显着水平。3.通过对鱼腥草挥发油的紫外(UV)吸收光谱分析发现,鱼腥草挥发油在乙酸乙酯溶剂中的紫外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主要在252 nm和267 nm;23份试样的紫外吸收曲线可分为5种类型,化学型与吸收曲线类型不尽一致。各供试样品在两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显着,23份试样的吸光度可分为3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油成分中各主要萜类化合物含量与两个吸收峰的吸收值均呈正相关,且大多数达到极显着水平,而各主要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与两个吸收峰的吸收值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4.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D型和M型挥发油对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化学型挥发油的抑菌能力差异显着。D型挥发油对供试的各菌种,特别是对真菌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M型挥发油。此外,同一挥发油对不同菌种抑制能力不同。5.采用GC/MS法对生产中鱼腥草主栽品系的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检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w01-100和w01-94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一天中日照时间内无显着变化,以w01-94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更稳定,w01-100和w01-94在整个白天内均可采收。此外,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含量变化相关显着,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可能不同。6.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法和薄层色谱(TLC)法对提取挥发油后的剩余水溶液中黄酮类成分分析。显色鉴定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发现,提取剩余液中的黄酮类成分的种类丰富,主要类群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薄层色谱结果表明这些成分中以苷类为主,含有芦丁和金丝桃苷成分。14份鱼腥草材料总黄酮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平均含量为1.93 mg/g,以w01-16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09 mg/g。鱼腥草资源的黄酮类成分种类及总黄酮含量与其染色体数目间均无显着相关。提取鱼腥草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回收再利用价值明显。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鱼腥草资源间槲皮素含量差异。采用HypersilODS C18(250mm×4.0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45:55,调pH=3,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nm。结果发现,槲皮素含量在22.43 ng~2.24 u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61458X-16.1218(r=0.9997),鱼腥草材料间槲皮素含量差异显着,w01-120中槲皮素含量水平最高,达4.02 mg/g。8.采用HPLC法对鱼腥草幼嫩植株的维生素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脂溶性维生素VA、δ-VE、VD2、VD3、α-VE和VK1采用Hyperclone BDS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酸乙酯(95:5)为流动相,275 nm下测定;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6、烟酸和VC采用Luna C18(2)100(?)(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0.005 mol·mL-1己烷磺酸钠(pH=3.2):甲醇(7:3),254 nm下测定。结果发现,鱼腥草幼嫩植株主要含有较多的α-VE和VC、含少量的VD3、VK1以及烟酸,而其余6种维生素均未检测到。鱼腥草资源间维生素种类差异很小,但含量差异显着。其地上部分维生素种类和含量比地下部分丰富,即鱼腥草地上部分维生素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地下部分。9.采用原子荧光(AFS)法同时测定不同鱼腥草资源中砷(As)和汞(Hg)含量。结果发现,在土壤中As的含量水平为11.557mg/kg,Hg的含量为0.387mg/kg的栽培条件下,鱼腥草幼嫩地上部分中As平均含量为0.161 mg/kg,Hg平均含量为0.004 mg/kg,幼嫩地下部分中两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0 mg/kg和0.0025 mg/kg。鱼腥草资源间对As、Hg积累的差异不显着,其As、Hg的含量低于国标规定限量。10.采用气相色谱(GC)法,按GB/T14551-2003测定666和DDT的含量。鱼腥草幼嫩地上部分中仅小部分材料中检出痕量的δ-666。鱼腥草资源间对666、DDT积累的差异不显着,其666、DDT的含量低于国标规定限量。综上所述,鱼腥草资源间在挥发油、黄酮类、维生素等自身代谢化学成分上差异显着;在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上差异不显着。其中,鲜草挥发油成分化学型的产生与其染色体数目变异高度相关,其他化学成分间差异与其染色体数目变异关系不明显。蕺菜和峨眉蕺菜在化学成分上并无显着差异。挥发油化学型的不同会导致其抗菌效果的不同,这对以鱼腥草挥发油为原料的药品生产和使用有重要意义。
高静[6](2006)在《湖南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与几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腥草是湖南省的大宗道地药材,湖南省宁远县已经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那里出产的鱼腥草品质好、产量高,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部鱼腥草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规范化种植研究基地和湖南省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目的:确立湖南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及最适合的采收期、最适合的施肥方案和质量最好的品系等关键技术以及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水平。方法:单盲法测定鱼腥草的水分、灰分、浸出物等常规项目,并采用GC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含量,制定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GAP种植试验设计方案。方案1:采收期试验设计6个采收时间,研究有效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过程,结合产量确定最适宜的采收时间;方案2: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设计10个施肥方案,研究氮、磷、钾肥以及人畜粪尿等对鱼腥草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的施肥方案;方案3:设立红色茎叶品系与绿色茎叶品系对比、农家大叶与农家小叶品系对比2个试验组,比较其质量、产量和植物性状的差异,确定质量好的品系;方案4:比较宁远鱼腥草与其他产地鱼腥草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分析宁远鱼腥草质量的优劣情况。结果:GAP基地鱼腥草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3.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2.00%,6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2.30%。GC色谱法测定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浓度在0.0302~0.604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2.3%。方案1:采收时间从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积累的重要时期,7月上旬以后其含量逐渐减少;二次采收时甲基正壬酮含量低;方案2:施用人畜粪尿的鱼腥草质量好,肥料以钾肥对鱼腥草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小;方案3:不同茎叶颜色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和单位面积总量差异显着,农艺性状和产量也有较大差异,农家大叶品系鱼腥草和小叶品系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差异显着;方案4:鱼腥草产地不同,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了适合于湖南省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GC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上旬;最适合的施肥方案为人畜粪尿、尿素和硫酸钾结合施用;红色茎叶品系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和单位面积总量均明显高于绿色茎叶品系,具推广应用价值;农家小叶品系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含量明显高于大叶品系鱼腥草,具有推广价值;湖南宁远县GAP种植的鱼腥草质量好。
吴卫,郑有良,陈黎,杨瑞武,颜泽洪,魏育明[7](2002)在《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文中认为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存在较丰富的同工酶变异类型,共有6种过氧化物酶和10种酯酶酶谱类型,每种过氧化物酶谱类型具4~6条酶带,酯酶酶谱类型具5~8条酶带。栽培和野生居群酶谱类型一致,而峨眉蕺菜和蕺菜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难以根据同工酶谱加以区分。试验结果还表明,四川鱼腥草种质资源过氧化酶酶带数在纬度偏北地区相对较多,偏南地区相对较少,酯酶酶谱在此范围内无地理分布差异。
吴卫[8](2002)在《鱼腥草种质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鱼腥草药蔬兼用,原植物为三白草科蕺菜属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具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能,是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原料药。现代药理试验证明其具抗菌、抗病毒、利尿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蕺菜属仅蕺菜1种。近年来,在四川峨眉山发现蕺菜属一新种峨眉蕺菜Houttuynia emeiensis Z.Y.Zhu et S.L.Zhang,该种在峨眉、乐山等地俗称白侧耳根,也作蔬菜和鱼腥草药用。 鱼腥草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然而,随着鱼腥草注射液销量的不断增加,鱼腥草新产品的问世,野生鱼腥草资源在药农的破坏性采挖下,蕴藏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已渐渐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大规模人工栽培迫在眉睫。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是发现和利用基因资源的源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将为评估基因资源的开发前景以及引种栽培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信息。同时,种质资源评价,是实施鱼腥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保证。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将会为生产无公害道地药材,实现生产经营集约化和规范化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从细胞学、同工酶以及分子水平上对鱼腥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初步开展了鱼腥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1.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蕺菜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为36~126。其中,染色体数目36、54、72和126属首次发现,所有蕺菜材料中,以染色体数目81的出现频率最高。新种峨眉蕺菜染色体数目36也为首次发现。文中推测鱼腥草染色体基数可能为9,属典型的多倍体复合体。本试验还首次发现鱼腥草在其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和花粉粒形成初期具核穿壁现象,其核物质转移可通过胞间连丝、接合孔和接合管进行。 2.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存在较丰富的同工酶变异类型,其栽培和野生类群酶谱类型一致。共有6种过氧化物酶和10种酯酶酶谱类型,每种过氧化物酶谱类型具4-6条酶带,酯酶酶谱类型具5-8条酶带。峨眉蕺菜和蕺菜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难以根据同工酶谱加以区分。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染色体数目增加,鱼腥草种质资源过氧化物酶和酯酶谱带数有增加的趋势, 酶谱类型也逐渐丰富。过氧化物酶酶带数在纬度偏北地区相对较多,偏南地区相 对较少,酯酶酶谱在此范围内无地理分布差异。 3.用RAPD标记对92份鱼腥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4 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94.1%)扩增产物具多态性。34个引物共得到200条 扩增DNA片段,其中93.5%的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5.8 个多态性片段。峨眉蔽菜和颤菜种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分别为 0.52和 0.572, 二者种间GS值为0.sl7。峨眉颤菜与蔑菜中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相似程度 最高,其平均GS值达0.530。颤菜中,染色体数目为54以上的细胞型的类间GS 值几乎均是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最小。栽培噩菜类群比其野生类群遗传 多样性相对较高。聚类分析表明,利用RAPD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所 有材料共划分为 14类。其中,绝大多数(62个)聚为一类,根据 RAPD遗传相似 系数划分的类群同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4.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MP分析结果也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 高。所有引物扩增产物均具多态性,43个引物对共得到304条扩增DNA片段,平 均每个引物可获得7.1个DNA片段,其中97.7%的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 能扩增出 410个洲A片段,平均可扩增出 6.9个多态性片段。峨眉颤菜和掇菜种 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分别为0.660和0.575,H者种间GS值为0.525。峨眉 廉菜与颤菜中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相似程度最高,其平均GS值达0.599。 颤菜中,染色体数目为54以上的细胞型的类间GS值几乎均是与染色体数目为36 的细胞型间最小。栽培颔菜类群与野生类群遗传多样性基本一致,栽培类群遗传 多样性略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利用MMP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所有 材料共划分为 11类。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材料有聚在一起的趋势,且根据 RAMP遗 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同地理分布也有一定关系。 5.利用ISSR标记对70份鱼腥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同样发现鱼 腥草种质资源的多态性水平较高。所有引物扩增产物均具多态性,22个ISSR引物 共得到352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16条DNA片段,其中92.3%的 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4-58条DNA片段,平均可扩增出14.8 条多态性片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马勇,任方伟[9](2002)在《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三种重壤土上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全株干物质积累变化曲线不尽相同。在试验期内,粘粉质和粉砂质重壤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曲线均表现为S型,而砂粉质重壤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至收获时仍处在直线增长期。据此认为,砂粉质重壤土种植鱼腥草时可适当推迟采收期。试验结果同时表明,重壤土上种植鱼腥草宜选质地偏砂者。建议在质地偏砂重壤土上栽种鱼腥草时增施有机肥作底肥,并适当追施氮肥。文中还对鱼腥草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进行了探讨。
二、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鱼腥草素钠抗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奶牛子宫的组织结构 |
1.1.1 子宫的位置 |
1.1.2 子宫的形态 |
1.1.3 子宫的组织结构 |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
1.2.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LPS诱导炎症模型的研究 |
1.3.1 LPS的来源与结构特点生物学特性 |
1.3.2 LPS诱导的动物炎症模型 |
1.4 鱼腥草素钠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1.4.1 鱼腥草的成分分析与鱼腥草素的提纯 |
1.4.2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1.4.3 临床应用 |
1.4.4 安全性评价 |
1.4.5 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分子机制 |
1.4.6 鱼腥草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1.4.7 鱼腥草对细胞内炎症信号转导的影响 |
1.5 小结 |
第二章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
2.2.2 不同培养方法对子宫内膜细胞分离纯化的影响 |
2.2.3 细胞活力和贴壁率检测 |
2.2.4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曲线 |
2.2.5 子宫内膜细胞的传代培养及冻存复苏 |
2.2.6 子宫内膜组织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 |
2.3 讨论 |
2.3.1 原代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优化 |
2.3.2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纯化 |
2.3.3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活力和贴壁率检测 |
2.3.4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曲线的特点 |
2.3.5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传代培养及冻存复苏 |
2.3.6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的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学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2 HE染色观察 |
3.2.3 银染观察 |
3.2.4 瑞氏染色观察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SH对LPS诱导的bEE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SH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
4.2.2 SH对LPS刺激bEECs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 |
4.2.3 SH抑制LPS-诱导bEECs炎症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SH对LPS诱导的bEEC炎性信号通路的研究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SH抑制了LPS诱导的IkBa降解和NF-κB p65磷酸化作用 |
5.2.2 SH对JNK、ERK、P38/MAPKs通路的影响 |
5.2.3 SH并不影响LPS-诱导的bEECs中TLR4表达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SH对小鼠和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的观察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方法 |
6.3 结果 |
6.3.1 子宫内膜炎小鼠的临床指标和子宫指数变化 |
6.3.2 小鼠子宫剖检变化 |
6.3.3 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结构变化 |
6.3.4 SH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的观察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不同氮素用量对杭白菊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对杭白菊干物质累积动态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植株氮、磷、钾积累动态变化 |
2.3 不同施氮量对氮、磷、钾向花转运的影响 |
2.4 氮、磷、钾在杭白菊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 |
2.5 不同施氮量对杭白菊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干物质积累与养分积累的关系 |
3.2 不同施氮量对养分转运的影响 |
3.3 不同施氮量对经济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平衡施肥对菊花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干物质积累。 |
1.3.2 产量测定。 |
1.3.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对菊花干物质累积动态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对菊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干物质积累与养分积累的关系 |
3.2 不同施氮量对菊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项目 |
1.2.1 干物质积累 |
1.2.2 植株氮磷钾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杭白菊干物质积累动态 |
2.2 不同生育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积累与分配 |
2.2.1 杭白菊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
2.2.2 杭白菊不同器官氮磷钾的分配规律 |
2.2.3 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干物质积累 |
3.2 不同生育期内杭白菊氮磷钾的积累量和分配 |
(5)川渝地区鱼腥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鱼腥草研究概况 |
1.1 资源分布概况 |
1.2 资源多样性研究 |
1.3 栽培技术 |
1.4 化学成分 |
1.5 药理作用研究 |
1.6 临床应用研究 |
1.7 食疗保健作用和产品开发 |
2.植物化学型研究概述 |
3.植物化学成分常用分析检测方法 |
3.1 色谱法 |
3.2 光谱法 |
3.3 质谱法 |
4.DNA分子标记研究概况 |
4.1 RAPD标记 |
4.2 RAMP标记 |
4.3 ISSR标记 |
4.4 PCR-RFLP标记 |
5.植物提取物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
6.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利用GC/MS法分析鱼腥草资源挥发油成分化学型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地上部分挥发油分析 |
3.3 地下部分挥发油分析 |
3.4 地上、地下部分挥发油间的差异 |
4.讨论 |
第三章 鱼腥草挥发油化学型与基于DNA分子标记间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挥发油成分的欧几里得距离 |
3.2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 |
3.3 挥发油欧几里得距离与DNA遗传距离间的相关性 |
4.讨论 |
第四章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挥发油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挥发油的化学型和紫外吸收光谱 |
3.2 挥发油的紫外吸光度测定 |
3.3 挥发油的吸收曲线与其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 |
4.讨论 |
4.1 扫描波长范围的确定 |
4.2 挥发油吸收曲线类型与化学型 |
4.3 鱼腥草挥发油吸收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
第五章 鱼腥草两种化学型挥发油抗菌能力差异分析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挥发油的密度和颜色 |
3.2 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
3.3 抑菌差异分析 |
4.讨论 |
4.1 挥发油抗菌能力差异与其物理、化学性质间的关系 |
4.2 挥发油浓度变化对抗菌能力的影响 |
4.3 对药材原料生产的建议和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
第六章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日变化情况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挥发油共有化学成分的百分比含量 |
3.2 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日变化情况 |
3.3 挥发油各主要成分日变化的相关分析 |
4.讨论 |
第七章 鱼腥草黄酮类成分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薄层色谱分析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显色鉴定 |
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定 |
3.3 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
3.4 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
4.讨论 |
4.1 薄层色谱条件的选择 |
4.2 鱼腥草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 |
4.3 材料间总黄酮含量差异以及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关系 |
4.4 生产中的回收再利用 |
第八章 鱼腥草槲皮素的HPLC测定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3.3 方差分析 |
4.讨论 |
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
4.4 材料间含量的差异 |
第九章 鱼腥草中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3.3 地上部分维生素含量与地下部分含量的相关性 |
3.4 维生素含量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性 |
4.讨论 |
4.1 维生素种类和含量 |
4.2 染色体数目变异对维生素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
第十章 鱼腥草中重金属As、Hg的检测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4.讨论 |
4.1 消解溶液的选择 |
4.2 消解容器的选择 |
4.3 还原体系的选择 |
4.4 材料间含量的差异 |
4.5 砷、汞吸收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性 |
4.6 食用安全性 |
第十一章 鱼腥草中农药666、DDT残留的检测 |
1.仪器与试剂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完成的学术论文情况 |
(6)湖南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与几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鱼腥草的质量标准 |
第一章 鱼腥草的常规项目测定 |
1.材料与试剂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GC法测定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 |
1.材料与试剂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部分 鱼腥草GAP种植的几项关键技术研究 |
第一章 鱼腥草GAP基地概况及基本操作 |
1.材料 |
2.方法 |
第二章 不同采收时间对鱼腥草质量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鱼腥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品系对鱼腥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产地对鱼腥草质量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鱼腥草的研究进展 |
附录2 GC法测定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含量的色谱图 |
附录3 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基地图片 |
附录4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鱼腥草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鱼腥草研究进展 |
1 资源分布及系统发育研究 |
2 栽培研究 |
3 组织培养 |
4 化学成分及其测定 |
5 药理作用 |
5.1 抗菌作用 |
5.2 抗病毒作用 |
5.3 抗炎镇痛作用 |
5.4 增强肌体免疫功能 |
6 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 |
7 小结 |
第二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的细胞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染色体数目变异 |
3.2 不同染色体数目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 |
3.3 核穿壁现象 |
4 讨论 |
第三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3.1.1 酶谱类型 |
3.1.2 酶带特征及分布频率 |
3.1.3 酶谱类型与染色体数目间关系 |
3.1.4 不同酶谱类型的地理分布 |
3.2 酯酶同工酶 |
3.2.1 酶谱类型 |
3.2.2 酶带特征及分布频率 |
3.2.3 酶谱类型与染色体数目间关系 |
3.2.4 不同酶谱类型的地理分布 |
4 讨论 |
第四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DNA的提取 |
2.3 RAPD反应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扩增片段多态性 |
3.2 遗传相似系数 |
3.2.1 种内及类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
3.2.2 种间及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
3.2.3 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的遗传相似系数 |
3.3 RAPD标记揭示的鱼腥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 |
3.4 RAPD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4 讨论 |
第五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MP和ISSR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DNA的提取 |
2.3 RAMP反应 |
2.4 ISSR反应 |
2.4.1 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2.4.2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AMP标记 |
3.1.1 扩增片段多态性 |
3.1.2 遗传相似系数 |
3.1.3 RAMP标记揭示的鱼腥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 |
3.1.4 RAMP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3.2 ISSR标记 |
3.2.1 扩增片段多态性 |
3.2.2 遗传相似系数 |
3.2.3 ISSR标记揭示的鱼腥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 |
3.2.4 ISSR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4 讨论 |
第六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细胞质基因组的PCR-RFLP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PCR-RFLP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扩增和酶切产物多态性 |
3.2 遗传相似系数 |
3.2.1 种(类)内和种(类)间遗传相似系数 |
3.2.2 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的遗传相似系数 |
3.3 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标记揭示的鱼腥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 |
3.4 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标记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4 讨论 |
第七章 鱼腥草种质资源的ITS序列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 |
2.2.2 ITS的PCR扩增和测序 |
2.2.3 序列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TS序列变异分析 |
3.2 遗传分化距离 |
3.3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第八章 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 |
3.1.1 地上部分鲜重 |
3.1.2 地下部分鲜重 |
3.1.3 全株鲜重 |
3.2 质量 |
3.2.1 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含量 |
3.2.1 地上部分甲基正壬酮总量 |
4 讨论 |
第九章 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磷、钾含量变化动态 |
3.1.1 氮 |
3.1.1 磷 |
3.1.1 钾 |
3.2 氮、磷、钾的累积动态 |
3.2.1 氮 |
3.2.1 磷 |
3.2.1 钾 |
3.3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氮、磷、钾的吸收累积比 |
4 讨论 |
第十章 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全株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 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1 叶片 |
3.2.2 地上茎 |
3.2.3 地下新茎 |
3.2.4 地下老茎 |
3.3 干物质分配 |
3.4 干物重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 讨论 |
第十一章 不同播期和用种量对鱼腥草新品系产量质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 |
3.1.1 地上部份鲜重 |
3.1.2 地下部份鲜重 |
3.1.3 全株鲜重 |
3.2 质量 |
4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着 |
四、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鱼腥草素钠抗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D]. 朱琪.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2]不同氮素用量对杭白菊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祝丽香,王建华,毕建杰,关昕,李金莉,贾士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4)
- [3]平衡施肥对菊花产量的影响[J]. 张天英,毕秋兰,李仕凯,劳秀荣. 农技服务, 2009(12)
- [4]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J]. 祝丽香,王建华,孙印石,马红兵. 中国中药杂志, 2009(23)
- [5]川渝地区鱼腥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D]. 陈黎.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1)
- [6]湖南宁远县GAP种植鱼腥草的质量标准与几项关键技术研究[D]. 高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6(S1)
- [7]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J]. 吴卫,郑有良,陈黎,杨瑞武,颜泽洪,魏育明. 中药材, 2002(10)
- [8]鱼腥草种质资源研究[D]. 吴卫.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2)
- [9]重壤土上鱼腥草干物质积累研究[J]. 吴卫,郑有良,杨瑞武,马勇,任方伟. 中药材,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