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打造上海大学

新理念打造上海大学

一、新理念打造上海高校(论文文献综述)

胡蓉,倪亚[1](2022)在《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地理教育人才的关键课程,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卓越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诉求。本文以智慧教学理念为指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基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共同体学习(Community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三个维度,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并以《地理教学论》课程为例,对本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验证。

刘辛田,高玉泉,刘旭安,肖志亮,谢益民,李洁[2](2021)在《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娄星区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立足娄星区资源属性、空间属性和产业属性三大维度,突出"运动·休闲"主题功能,推进"两节点三中心"建设,构建"一核、三带、三片、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重点开发七类主题产品体系,把文旅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将体育、农林、文创、健康、工业、教育等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全域旅游产业融合体系。

龙献忠,刘绍云,陈方芳[3](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势”“道”“术”与“根”“魂”“梦”》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新时代,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势""道""术""根""魂""梦"六个维度全方位进行深刻分析和高度重视,切实做到审"势"、明"道"、优"术"、培"根"、铸"魂"和筑"梦",形成一个环环相扣、行之有效的思想链条。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大势和现实境遇,要在深刻洞悉和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蕴规律的基础上,娴熟运用和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流程与步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给青年学生打牢爱国主义的思想根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增强文化自信,厚植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宏图大愿,要教育青年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一棒接一棒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南[4](2021)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进入新时代并非实现新时代,新时代的达成,“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它需要以大学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青年勇担时代重任。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学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人格要正”。育人者先育己,高校辅导员作为型塑大学生人格的重要力量,其职业人格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虽然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以时代新要求为指导在职业人格塑造方面不懈努力,但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存在问题和困境的现实也不容忽视。所以,面对育人育才的实际需要,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当前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现实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强烈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为逻辑起点,思考怎样实证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综合把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实然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应然之间的差距,全方位探寻差距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始终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展开系统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重点回应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是什么的问题。该部分首先对人格进行了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及特征描述。其次,聚焦高校辅导员这一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学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厘清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特殊性内涵,以及作用机制。第二部分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是什么的问题。该回应的前提是明晰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解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根据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力图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进行建构与验证。确立职业人格结构模型后,将实证研究进行理论升华,总结归纳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职业能力五大人格结构,阐述了其具体职业人格表象和特性,进而提出了系统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规范。第三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重点回应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问卷对14个省市38所高校的525名辅导员和1481名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4.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分别从辅导员的视角和大学生的视角对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和人口变量学上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分别围绕辅导员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对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和差异性比较,以此来达到把握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的目的。第四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重点回应怎样辩证把握职业人格现状与存因的问题。对待现状要辩证地看待,既要肯定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好的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展现问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状况跟新时代的要求并不相符,在坚定职业理想、完善职业能力、深化职业认知、培育职业情感和锤炼职业意志等方面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家庭、朋辈、学生等与辅导员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七个主要方面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精准施策作铺垫。第五部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重点回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如何塑造的问题。对策的提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期积淀和特定环境之下,通过对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梳理,精准问题靶向,从产生问题的七个主要方面更精准、更系统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最终回归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实现五大人格结构规范,确保提出的策略能够落地落实,精准有效。

张俊杰,李会超,郭成根,吴进,叶俊,魏宏文[5](2021)在《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与对策》文中提出为推进中国高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以其注重人体自身结构完整性、强调基本动作模式的优化和运动中动力链的高效传递等特征为切入点。从课程育人的视角来看,有利于更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纲撰写思路和理念,有助于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及提升训练科学性,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但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过程中,存在引进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施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的教学条件。为此,以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场地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趣味体能竞赛,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明确高校体育定位,紧扣学校体育根本任务及挖掘学校体育价值追求等为路径,促进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念的更新以及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深入,切实发挥学校体育教育本质功能。

侯飞,付中强[6](2021)在《新文科3年回眸及再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自新文科提出以来,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迅速成为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热点。学术团体学术论坛成立举办,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新文科俨然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同与自觉行动。本文通过梳理新文科3年研究成果,对新文科的渊源、内涵、建设路径、典型案例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文科建设进行再思考,认为新文科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妥善处理技术研究与技术赋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新文科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可持续。

谈力,任志宽[7](2021)在《场景驱动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史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下,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应用存在难以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应用场景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创新基础设施、模拟的技术试验验证环境、广阔的产品应用新市场,并能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跨界融合创新。

湖北省人民政府[8](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鄂政发[2021]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2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塑造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一、发展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一、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余定猛[9](202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以上海公安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智慧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应用的必然趋势。上海公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以"课程思政,智慧赋能"为引擎,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重塑智慧教学生态,再造教学过程体系,创新实践"思政+智慧"教学模式,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效果,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维目标。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10](2021)在《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中研究表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调研组围绕"加快推进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流量型经济建设"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加强规划统筹,充分整合国内资源,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全产业的协同,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设立集成电路产业特区,建设系统能力提升的试验田;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二、新理念打造上海高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理念打造上海高校(论文提纲范文)

(1)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教师教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问诊
二、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三、教学实践——以《地理教学论》课程为例
    1.课前主动学习开先路
    2.课中共同学习探多路
    3.课后深度学习创新路

(2)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娄星区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娄星区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一)自然山水资源基底好
    (二)历史遗存文化价值高
    (三)传统乡村休闲产品多元化
    (四)整体资源类型多、空间散、级别偏低
二、发展定位
    (一)对接长株潭旅游的重要节点
    (二)串联娄底市旅游的重要节点
    (三)旅游集散中心
    (四)乡村休闲度假中心
    (五)城市体育旅游中心
三、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二)“三带”齐进
    (三)“三片”联动
    (四)多点支撑
        1.洪家山生态旅游区
        2.仙女寨生态旅游区
        3.文正湖休闲度假区
        4.回龙湾休闲旅游区
        5.花卉特色小镇建设
        6.祈福与森林康养特色小镇
        7.中医药康养特色小镇
        8.文化创意产业街
        9.水洞底工业遗址文化教育基地
四、产品体系主题设计
    (一)“绿色山地”户外运动类产品
    (二)“特色村镇”乡村旅游类产品
    (三)“爱乐韵味”研学体验类产品
    (四)“三避三养三洗”度假康养类产品
    (五)“星城看星”体育旅游类产品
    (六)“仙女·神童”文化体验类产品
    (七)“祈福吉祥”朝觐类产品
五、产品融合规划
    (一)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1.推动群众体育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
        2.推动体育竞赛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
    (二)推动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1.传统工艺再现
        2.休闲农场
        3.市民农园
        4.民俗节事活动
    (三)乡村旅游与生态康养深度融合
        1.森林康养模式
        2.茶旅康养模式
        3.农旅康养模式
        4.温泉康养模式
    (四)工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
    (五)旅游与高校教育产业的融合
六、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快进慢游”
    (一)对外交通网络构建
    (二)域内交通网络构建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势”“道”“术”与“根”“魂”“梦”(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势”:精准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大势和现实境遇
    (一)审视好历史大势
    (二)审视好现实境遇
二、明“道”:深刻洞悉和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二)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三、优“术”:娴熟运用和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一)沿用好办法
    (二)改进老办法
    (三)探索新办法
四、培“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以中华民族为自豪,打牢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根基
    (一)教育引导:以客观史实的真实、科学性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幻想、虚假性,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沃土
    (二)制度保障:以法律法规强制、权威性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煽动、蛊惑性,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观点
    (三)理论根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唯心性,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立场
五、铸“魂”:提振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厚植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不忘本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激活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吸收外来: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融通多元文化
    (三)面向未来:顺应时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筑“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蕴含的时代逻辑,引导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之梦不懈奋斗
    (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承载的历史逻辑,引导大学生为实现“民族振兴”之梦不懈奋斗
    (三)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彰显的人民至上情怀,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人民幸福”之梦不懈奋斗

(4)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人格与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一、人格概述
        (一)中西方关于人格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人格的一般性内涵体系
        (三)人格的特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概述
        (一)高校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概念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发展历史研究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多维结构状态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一般性内涵和特殊性内涵
        (五)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作用机制
    三、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二)马克思的人格健康化思想及理想人格观
    四、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知识借鉴
        (一)人格心理学
        (二)高等教育学素质结构理论
        (三)职业人格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建构与验证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研究成果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特征词提取及模型初构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结构模型的确立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结构规范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理性透彻的职业认知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仁爱无私的职业情感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韧自律的职业意志
        (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坚定崇高的职业理想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有专业扎实的职业能力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调查
    一、辅导员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自我认知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二、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评价
        (一)职业人格测评问卷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的总体状况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
    三、总体情况分析与差异性分析
        (一)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二)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四)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五)两群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评价的差异性比较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表现良好的肯定性总结
        (一)高校辅导员道德品质高尚
        (二)高校辅导员爱岗敬业尽责
        (三)高校辅导员关心关爱学生
        (四)高校辅导员坚定乐观严谨
        (五)高校辅导员保持乐学态度
        (六)高校辅导员气质风度优雅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职业认知懵懂,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职业情感弱化,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职业意志消减,有待进一步锤炼
        (四)职业理想淡漠,有待进一步坚定
        (五)职业能力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部分特殊情况
        (二)社会层面的负面环境影响
        (三)高校层面的管理培养失衡
        (四)个人层面的认知认同偏差
        (五)家庭层面的角色矛盾冲突
        (六)同辈层面的错位角色期待
        (七)学生层面的接纳认可弱化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策略探析
    一、新时代为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提供的相关支持
        (一)后盾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外重视
        (二)底气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政策支持:相关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
        (四)手段支持:多方位关怀举措的持续发布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制度改革学科建设
        (二)优化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三)健全职业发展保障系统
        (四)强化意识自觉行动自觉
        (五)化解家庭工作矛盾冲突
        (六)建立共赢有效朋辈支持
        (七)构建和谐共进师生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调查初始问卷
附录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辅导员版)
附录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测评正式问卷(学生版)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体能训练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
    1.1 更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纲撰写的思路和理念
    1.2 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及提升训练科学性
    1.3 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2 现代体能训练理念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2.1 高校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
    2.2 高校缺乏充足的实施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的教学资源
    2.3 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充分不全面
3 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路径
    3.1 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
    3.2 改善场地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3 积极开展趣味体能竞赛,丰富教学内容体系
    3.4 明确高校体育定位,紧扣学校体育根本任务、挖掘学校体育价值追求

(6)新文科3年回眸及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文科的渊源
    1.1 新文科的概念来源
    1.2 新文科的时代召唤
    1.3 新文科的意义
2 新文科的内涵
    2.1 新文科之文科
    2.2 新文科之新
3 新文科建设路径
    3.1 新格局新管理
    3.2 新模式新理念
    3.3 新专业新课程
4 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4.1 宏观探索
    4.2 具体建设
5 新文科建设再思考
    5.1 新文科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5.2 新文科建设需要善用技术
    5.3 新文科建设要科学可持续

(7)场景驱动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场景对创新模式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一)应用场景对创新模式的影响
    (二)场景应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二、我国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一)政策层面
    (二)实践层面
三、广东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和应用场景建设探索
    一是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政策环境。
    二是完善技术转移市场建设。
    三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四是举办各类技术产权交易会。
    五是部分领域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建设。
四、场景驱动下广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系统规划建设应用场景。
    二是推动科研机构提供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
    三是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四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发展。
    五是打造复合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六是加强政府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监督作用。

(9)“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以上海公安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一)推进“三破三立”,引领公安专业课程教学的新理念
    (二)实现“三全三融”,凝结公安专业课程教学的新思维
    (三)解决“三重三轻”,重塑公安专业课程教学的新生态
二、“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逻辑架构
    (一)课程思政全程融入
    (二)智慧教学全面支撑
    (三)教学过程师生共建
三、“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
    (一)建课程:构建“思政+智慧”教学内容体系
        1.重构思政全面融入的教学内容体系。
        2.布建适配翻转课堂教学的网络课程。
    (二)建能力:构建“思政+智慧”教学能力体系
        1.结构优化与全面发展。
        2.专项培训与特色发展。
    (三)建环境:构建“思政+智慧”教学生态体系
        1.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智慧教室。
        2.实战化、信息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3.全要素、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
四、“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五、结语

(10)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做优做强“五型”经济,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 畅通创新要素,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整体情况
        2.1.1 产业发展目标清晰,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优化
        2.1.2 核心技术不断攻关突破,产品能级持续提升
        2.1.3 完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中国硅谷”创新带
        2.1.4 完善服务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平台
    2.2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2.1 缺乏产业行业整体规划
        2.2.2 本土产业链上下协同严重不足,装备材料成套体系尚未建立
        2.2.3 核心EDA软件依然受制于人
        2.2.4 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2.2.5 知识产权风险依然存在
    2.3 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对策建议
        2.3.1 加强规划统筹,充分整合国内资源,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
        2.3.2 加强全产业的协同,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3.3 设立集成电路产业特区,建设系统能力提升的试验田
        2.3.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2.3.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3.6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3 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双循环”发展新动能
    3.1 上海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3.1.1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新兴领域快速崛起
        3.1.2 数字经济新技术带动新业态发展
        3.1.3 新兴互联网企业加速成长,为行业发展“立榜样”
        3.1.4 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布局趋于合理
        3.1.5 数字服务企业外向能力有所提升
        3.1.6 在线新经济专项行动助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2 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机遇
        3.2.1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基建”带来新机遇
        3.2.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中价值链重构和供应链管理面临新机遇
        3.2.3 数字经济加速产生新产品新服务,从而带来新机遇
    3.3 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
        3.3.1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以上海为节点的全球数字科技创新中心
        3.3.2 推动建设临港、虹桥等一批重要承载区,明确各承载区的重点开放型产业
        3.3.3 构建“四大”战略级重大功能平台,打造高端安全服务高地
        3.3.4 设立数字银行、数字清算所,探索先行先试加密资产及其监管
4 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博会的高水平开放,构建国际循环的战略平台
    4.1 虹桥商务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成效
        4.1.1 虹桥商务区
        第一,加强规划统筹,优化发展布局。
        第二,推进功能打造,提升经济总量。
        第三,对标最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第四,启动数字贸易港建设。
        第五,服务保障进博会。
        4.1.2 临港新片区
        第一,狠抓制度创新,初步构建开放型政策制度体系。
        第二,聚焦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大力推进前沿产业发展。
    4.2 虹桥商务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
        4.2.1 对外开放程度尚需提升
        4.2.2 要素跨境流动阻碍较多
        4.2.3 企业税收政策尚需优化
    4.3 关于依托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进博会,推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建议
        4.3.1 聚焦政策制度创新,加快接轨国际通行规则
        4.3.2 聚焦平台和园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4.3.3 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增效
        4.3.4 着眼建设开放新高地,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
5 发挥侨海作用,加强人文交流,吸引海内外人才服务新发展格局
    5.1 吸引海外人才服务情况
    5.2 加强服务,吸引海外人才建议
        5.2.1 建设国家层面的“联动”服务平台,建立引才服务机制和体系
        5.2.2 系统规划人才引进,完善配套服务政策
        5.2.3 分类管理,提高政策的精细化和精准度
        5.2.4 发挥留学生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使之成为双循环经济的重要链接

四、新理念打造上海高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 胡蓉,倪亚. 地理教育, 2022(01)
  • [2]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娄星区旅游发展研究[J]. 刘辛田,高玉泉,刘旭安,肖志亮,谢益民,李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06)
  •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势”“道”“术”与“根”“魂”“梦”[J]. 龙献忠,刘绍云,陈方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4]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人格塑造研究[D]. 李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现代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 张俊杰,李会超,郭成根,吴进,叶俊,魏宏文. 中国学校卫生, 2021(11)
  • [6]新文科3年回眸及再思考[J]. 侯飞,付中强. 未来与发展, 2021(11)
  • [7]场景驱动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 谈力,任志宽. 广东科技, 2021(11)
  • [8]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9]“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以上海公安学院为例[J]. 余定猛.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1(05)
  • [10]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 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 中国发展, 2021(S1)

标签:;  ;  ;  ;  ;  

新理念打造上海大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