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桦[1](2021)在《对土家族高腔演唱艺术的探究 ——以王原平的三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土家族高腔演奏艺术为研究对象,文章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土家族高腔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文章第二部分从王原平的艺术生平和三首土家族高腔风格歌曲—《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峡江情歌》、《山路十八弯》入手,从创作环境、创作地风俗习惯、情感表现等方面分析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对王原平作品中“土家高腔”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文章第三部分从对王原平作品中“土家高腔”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文章第四部分从调式、曲式两大方面入手。对王原平三首土家族高腔风格歌曲进行音乐分析。文章第五部分,作者通过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语言特点和情感把握两大方面探究其中三首作品中的艺术感悟,认为土家族高腔歌曲在咬字、发音时需要深入了解土家族的方言特色和发音特征并在演唱中对其进行准确表达。同时,方言的发音既是演唱技法中的重点,也是表现高腔歌曲情感特点的重要形式。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家族高腔地域性演唱技法特色如-“鬼音”、“喔火音”、“咩咩腔”等唱法有所了解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技法和情感。本文不仅总结了、归纳了高腔唱法的源流和发展现状,同时也结合具体案例对高腔唱法的创作背景,歌曲的调性、曲式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演唱实践探究了高腔唱法的艺术感悟。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又融入了本人的实践成果,丰富了前人的理论,对高腔唱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研究土家族高腔演唱艺术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杨声军[2](2020)在《湖南隆回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在男高音演唱中的应用 ——以音乐会部分作品为例》文中提出隆回花瑶山歌——八大调是深受花瑶地区瑶、汉人民喜爱的一种地方民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呜哇调,又名”呜哇山歌”,笔者从借鉴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入手,经过不断地训练慢慢的解决了笔者歌唱中真假声脱节、高位置不明确的问题,为笔者演唱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第一章主要是对隆回县花瑶与“呜哇山歌”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呜哇山歌”的历史源流、生长环境以及其深深扎根在花瑶地区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从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的学习入手,对真假声、歌唱气息的运用以及共鸣腔体的训练等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与研究。第三章以《花瑶情歌》、《洞庭鱼米香》、《怀念战友》三个作品为例,从演唱表演的神形兼备、情景相融与声情并茂三个角度来论述,以此来观照笔者整场音乐会的作品演唱与舞台表演。第四章是笔者学习“呜哇山歌”高腔技巧与演唱表演的心得与启示。
杨紫娟[3](2019)在《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以《龙船调》为例》文中认为跨文化传播己成为当下人们普遍共享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歌的跨文化传播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关于民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逐渐增多,民歌歌词英译的国际化传播与国内区域性民歌传播越来越广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跨文化传播来接受彼此的本土文化,将民歌跨文化传播纳入跨文化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研究范畴具有一定的价值。利川民歌涵盖了土家族地区的民族风情与文化风貌,把土家族的民风民俗涵盖其中,彰显了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特色。因受地域的影响,利川民歌保持了“山民歌”的原始风味。因此,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让利川民歌实现跨文化传播,使不同民族文化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是促进乡村振兴、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纽带。论文对“民歌”与“山民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讨论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了解其当代价值及传播意义。通过调查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现状并结合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利川民歌跨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歌词英译传播的困境。借鉴《龙船调》的成功经验,梳理《龙船调》发展的历程,肯定《龙船调》跨文化传播实践,立足于利川民歌所出现的问题为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提出路径思考,通过经验借鉴,丰富传播渠道等方式最终为利川民歌寻得传播策略。
李晓艳[4](2017)在《特殊生态影响下土家族传统音乐的原生性琐议——以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阳高腔山歌是土家族传统民间歌曲,是长阳土家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下诞生的特色产物,是长阳土家族区域音乐文化的特殊个性与生动色彩的本真反映,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山地经济生活中于田间地头自成体系而独立的自由吟唱。
李青[5](2016)在《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和综合表现,研究文化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化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了解文化产生及变迁的重要途径。长阳山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形式,是与长阳地方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文化,它与长阳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之间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而久远的关系。基于这一点,本文选取长阳山歌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借助其所倡导的整体性、互动性研究思维,对文化生态环境在长阳山歌形成、发展及传承过程中的复合作用,以及长阳山歌作为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对其所处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此考察长阳山歌历时性的延续与变迁、共时性的结构和功能与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共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梳理了长阳山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了三个历史阶段,即1973年以前的传承、演变阶段,1973至1984年的繁荣阶段以及1984年以后的衰落阶段,提出八角庙村(原乐园公社地区)山歌演唱活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繁荣得益于山歌与自然、社会、文化三者间的良性互动这一理论预设。第二章从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长阳山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1)乐园地区的自然环境以高山、半高山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气候为显着特征,地理位置偏远;2)20世纪中后期,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以人民公社为载体的集体化经济模式取代了以家庭为载体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村经济被纳入计划经济轨道;3)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高压环境中,以家本位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被弱化,人们普遍遵循集体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在环境、人类、文化三者有机互动的理论框架下,第三、四章将文化生态环境与长阳山歌分解成若干要素,逐一阐述了自然地理、经济生活、政治倾向、歌唱传统、族群心理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对长阳山歌的本体特征以及演唱语境、地域分布的决定性影响,说明了长阳山歌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协调社会关系、丰富地方民俗文化内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的结论部分对长阳山歌在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中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乐园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物质生产(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为山歌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平衡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山歌为中心作有序的内聚式运行,使山歌在特定的时空域内呈现出了稳态延续态势以及自我壮大、自我繁殖等一系列发展潜势。有鉴于此,当长阳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遭遇困境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为其现实境遇吟唱挽歌,而更应该考量山歌与各项文化生态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把握山歌与文化生态环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协调性,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从而使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获得持久动力。
高月霞[6](2014)在《湖北新民歌的演唱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民歌演唱和传统的民歌演唱不同,它在原来的民歌中加入流行时尚等元素,赋予了民歌演唱新的内容。湖北新民歌作为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唱方法值得人们深思。文章主要从王原平对湖北风味的调式、调性运用出发,在阐述湖北新民歌中的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新民歌演唱中的真、假、混声唱法,重点探讨了湖北新民歌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黄伟[7](2014)在《鄂西土家族高腔唱法研究》文中提出鄂西土家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其独特秀丽的自然山水造就了土家儿女靓丽的嗓音,尤其土家的高腔唱法更是土家歌唱艺术中的瑰宝,其独具特色的男声女腔的高腔演唱方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从鄂西土家高腔唱法的演唱特点、形成原因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对声乐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李峥嵘[8](2014)在《“比兹卡组合”原创歌曲演唱技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民族音乐文化的发掘工作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重视,对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电视剧《家在三峡》的热播和《山路十八弯》等歌曲广为流传,以土家民族传统文化为素材的音乐作品愈来愈受到大众喜爱。这些音乐文化作品主要反映出土家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坚忍不拔,在保留土家"民族魂"与"传统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手段诠释民族文化形态和展示民族文化内敛。"比兹卡组合"类的歌曲创作,便是众多土家音乐文化精品中的一朵奇葩。2008年,在参加全国第十三届"青歌赛"中,笔者有幸于入选湖北省代表
黄伟,周媛[9](2014)在《鄂西土家高腔唱法与国外假声男高音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鄂西土家高腔唱法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其男声独特的、罕见的高音令人咋舌,这也是土家鄂西高腔唱法的标志性特点之一。而在国外也有一种能在高音上与之比肩的唱法,这就是假声男高音(countertenor或者Alto)。那么这两种都具有超越常人,甚至超越专业歌手音高的唱法有着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两者的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笔者将进行对比研究和阐述。
张敬忠[10](2013)在《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音乐特征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是土家族民歌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它以独特的曲调、多变的润腔和丰富的内容在黔东北地区广为流传。本文基于采风、访谈及文献等方式所搜集的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原始资料,对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的演唱类型、歌词、润腔特色以及调式和旋律等特征给予分析。
二、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土家族高腔演唱艺术的探究 ——以王原平的三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高腔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1.1 土家族高腔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1.2 土家族高腔的发展概况 |
2 王原平及他的三首高腔歌曲背景 |
2.1 王原平的艺术生平 |
2.2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峡江情歌》、《山路十八弯》的创作背景 |
2.2.1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创作背景 |
2.2.2 《峡江情歌》创作背景 |
2.2.3 《山路十八弯》创作背景 |
3 王原平在歌曲创作中“土家族高腔”元素的运用 |
3.1 “土家族高腔”元素在《山里的女人喊太阳》中的运用 |
3.2 “土家族高腔”元素在《峡江情歌》中的运用 |
3.3 “土家族高腔”元素在《山路十八弯》中的运用 |
4 《山里的女人的喊太阳》、《峡江情歌》、《山路十八弯》的音乐分析 |
4.1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的调式、曲式分析 |
4.2 《峡江情歌》的调式、曲式分析 |
4.3 《山路十八弯》的调式、曲式分析 |
5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峡江情歌》、《山路十八弯》中土家族高腔唱法演唱艺术探究感悟 |
5.1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高腔演唱艺术探究感悟 |
5.1.1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演唱中恩施土家族语言特点的把握 |
5.1.2 《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演唱中恩施土家族高腔技法及情感上的把握 |
5.2 《峡江情歌》高腔演唱艺术探究感悟 |
5.2.1 《峡江情歌》演唱中恩施土家族语言特点的把握 |
5.2.2 《峡江情歌》演唱中恩施土家族高腔技法及情感上的把握 |
5.3 《山路十八弯》高腔演唱艺术探究感悟 |
5.3.1 《山路十八弯》演唱中长阳土家族语言特点的把握 |
5.3.2 《山路十八弯》演唱中长阳土家族高腔技法及情感上的把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2)湖南隆回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在男高音演唱中的应用 ——以音乐会部分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湖南隆回花瑶与呜哇山歌简介 |
(一) 隆回花瑶简介 |
(二) 呜哇山歌简介 |
二、隆回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的学习 |
(一) 花瑶“呜哇山歌”真声与假声技巧的学习 |
(二) 花瑶“呜哇山歌”气息运用技巧的学习 |
(三) 花瑶“呜哇山歌”共鸣技巧的学习 |
三、音乐会部分作品的演唱应用 |
(一) 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
(二) 演唱中的情景相融 |
(三) 演唱中的神形兼备 |
四、隆回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学习的心得与演唱表演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田野照片) |
附录B (在校阶段的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以《龙船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节 民歌与山民歌的概念 |
一、山民歌的概念界定 |
二、利川民歌的发展历程 |
三、利川民歌的传播特点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的概念界定及重要性 |
一、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
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的当代价值 |
一、展现利川民歌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
二、传承地域文化促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
三、架起“中华民歌文化全球化”桥梁 |
第四节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意义 |
一、推动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播 |
二、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 |
三、丰富跨文化传播内容 |
第二章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现状 |
一、研究样本及选择依据 |
二、问卷设计情况 |
第二节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访谈结果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方言对民歌广泛传播的束缚 |
一、唱词的“方言化”使传播滞后 |
二、语调的“区域性”使传播受阻 |
第二节 不同受众对文化理解的差异性 |
一、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 |
二、歌词“英译”的文化差异 |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媒体的角色失衡 |
一、国内主流媒体传播平台的偏向性 |
二、地方主流媒体在传播平台的失语 |
第四章 借鉴《龙船调》跨文化传播成功之道 |
第一节 《龙船调》跨文化传播实践 |
一、《龙船调》发展及概况 |
二、《龙船调》跨文化传播历程 |
第二节 《龙船调》跨文化传播成功之道 |
一、叙事与抒情构建《龙船调》的演唱之魂 |
二、互动与表演勾勒《龙船调》的画面之美 |
三、历史与现代筑起《龙船调》的艺术之美 |
第五章 对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路径的思考 |
第一节 建立利川优质民歌数据库 |
一、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
二、挖掘大数据信息,实现个性化推送 |
三、打造山民歌符号化品牌化传播之路 |
第二节 重建利川民歌文化土壤 |
一、营造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文化场 |
二、建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化格局 |
三、营造山民歌国际化传播氛围 |
第三节 完善传承基地与传承人保护机制 |
一、扩大民歌传承基地范围 |
二、加强高校民歌文化研究 |
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 |
第四节 丰富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渠道 |
一、借助融媒体平台强化用户体验 |
二、融入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 |
三、打造直播平台的互动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特殊生态影响下土家族传统音乐的原生性琐议——以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原生性音乐文化形态 |
二、地态对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原生性影响 |
(一) 地态决定音乐要素 |
(二) 地态决定音乐个性 |
三、语态对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原生性影响 |
(一) 语言通俗质朴、风趣含蓄 |
(二) 语言特色鲜明、富有韵律 |
四、乐态对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的原生性影响 |
(一) 特性小二度波音 |
(二) 八度跳进长直音 |
结语 |
(5)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术语 |
第三节 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长阳山歌的历史状貌 |
第一节 1973年以前:承嬗离合 |
第二节 1973至1984年:未艾方兴 |
第三节 1984年至今:进退触籓 |
小结 |
第二章 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长阳山歌的自然环境 |
一、空间区位 |
二、地貌与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第二节 长阳山歌的生计环境 |
一、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类型 |
二、“大集体”式的生产组织形式 |
三、评工记分的分配方式 |
第三节 长阳山歌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日常生活方式 |
二、传统价值观念 |
三、“泛政治化”取向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对长阳山歌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歌者及传承方式 |
第三节 内容及艺术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长阳山歌在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
第一节 在生产活动中的积极效应 |
第二节 在社会关系中的协调作用 |
第三节 与其他文艺形式的相互浸染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6)湖北新民歌的演唱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北新民歌中的鄂西高腔山歌唱法 |
(一) “打喔火”唱法 |
(二) “鬼音”唱法 |
二、湖北新民歌演唱中的真、假、混声唱法 |
(一) 真声——自然平易, 无法为法 |
(二) 假声——口腔自然, 耗气量小 |
(三) 混声——真假难辨, 持久力强 |
三、湖北新民歌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 共鸣问题, 依声区不同而各异 |
(二) 呼吸问题, 因呼吸快慢而不同 |
(三) 衬字唱法, 结合曲调表达感情 |
(四) 装饰唱法, 以徵、羽调式为主 |
(五) 语言特点, 咬字吐词较为灵活 |
四、结语 |
(7)鄂西土家族高腔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家高腔唱法的特点 |
二、鄂西土家高腔唱法的形成原因 |
三、土家高腔唱法对于声乐研究之意义 |
(8)“比兹卡组合”原创歌曲演唱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比兹卡组合”原创歌曲的音乐特征 |
1.3首原创歌曲之特点 |
(1) 《土家土》 的音乐特点 |
(2) 《直尕多,里尕多》 的音乐特点 |
(3) 《三峡,我的家乡》 的音乐特点 |
2.3首原创歌曲之异同 |
(1) 趋同之处 |
(2) 相异之别 |
■“比兹卡组合”原创歌曲的演唱特点 |
1.对土家山歌唱法的借鉴 |
(1) “打哦伙” |
(2) “满口音” |
(3) “波音” |
(4) “抖抖音” |
(5) “衬饲”和“特色语言” |
2.对科学发音方法的借鉴 |
(1) 呼吸问题 |
(2) 发声问题 |
(3) 共鸣问题 |
(4) 吐字问题 |
(9)鄂西土家高腔唱法与国外假声男高音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种艺术形成的原因 |
二、发声方法特点之比较 |
三、两种唱法风格各异 |
四、两种唱法的发展现状 |
四、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土家族高腔演唱艺术的探究 ——以王原平的三首作品为例[D]. 王桦. 新疆艺术学院, 2021
- [2]湖南隆回花瑶“呜哇山歌”高腔技巧在男高音演唱中的应用 ——以音乐会部分作品为例[D]. 杨声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利川民歌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以《龙船调》为例[D]. 杨紫娟.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5)
- [4]特殊生态影响下土家族传统音乐的原生性琐议——以鄂西长阳土家族高腔山歌为例[J]. 李晓艳.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9)
- [5]长阳山歌的文化生态研究 ——基于1973至1984年八角庙山哥的考察[D]. 李青.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6]湖北新民歌的演唱方法研究[J]. 高月霞. 北方音乐, 2014(11)
- [7]鄂西土家族高腔唱法研究[J]. 黄伟. 戏剧之家, 2014(08)
- [8]“比兹卡组合”原创歌曲演唱技法研究[J]. 李峥嵘. 民族音乐, 2014(01)
- [9]鄂西土家高腔唱法与国外假声男高音的对比研究[J]. 黄伟,周媛. 音乐时空, 2014(03)
- [10]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音乐特征分析研究[J]. 张敬忠. 音乐创作,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