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字形空心砖砖混楼的双向爆破(论文文献综述)
史靖塬[1](2018)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保护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当前城市地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矛盾、乡村人口与建设用地基数大、城市扩张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乡村人居环境面临更多的生态矛盾,成为国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我国西部省份如重庆山地区域,由于面临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以及适应性规划的思想观念、建设方法与技术方法滞后等问题,亟需开展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在理论层面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并在实证层面探讨重庆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首先展开对乡村人居传统生态观念及历史规律的梳理,分析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借鉴人居环境科学空间层级观念,将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划分为“宏观—村域、中观—村落、微观—农宅环境”等3个层次。并进一步提出宏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控制路径、中观村域层面的生态适应性优化路径,以及微观农宅环境层面的生态适应性提升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6个部分组成。(1)论文沿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思路,以重庆地区为例,展开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调查。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提出乡村村域原生状态下良好的生态网络格局需要采取规划措施予以控制,乡村聚落规划结构生态要素层面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及乡村农宅环境生态营建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并有待提升等3个核心问题。(2)构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历史规律认知、现代理论基础认知、乡村规划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及内容诠释,并提出对应三个层次的规划路径。首先,总结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时间发展规律和生态营建智慧。其次,研究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从整体指导意义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生态适应性理论,到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以及适宜技术理论。然后,分析内生机制、外部推动机制、差异化机制和多尺度引导机制等生态适应性机制。最后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构成内容,包括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目标、原则与要素,以及“格局控制——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规划路径框架。(3)在宏观村域层面,以格局控制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村域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首先对村域生态适应性的内涵构成进行研究,如景观生态资源调查分析、景观生态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等;其次提出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路径,如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村域空间管制规划、村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等;最后结合重庆地区实际案例展开实证研究。(4)在中观村落层面,以结构优化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针对村落空间规划结构层面的各类要素,在路径层面进行调整,以达到有效节约资源与能源、规划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目标,并缓解因规划建设产生的生态矛盾。重庆乡村聚落环境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点空间结构簇群布局、公共空间乡土化与生态化、道路交通生态化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近自然处理等4个方面。(5)在微观农宅环境层面,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研究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具体归纳出节地性引导、节能性引导、节材性引导与在地性引导等4种路径。节地性引导路径提出了战略性引导、指标性控制与合理化设计等3种路径。节能性引导路径从农宅居住环境节能规划、适应季节的农宅节能设计、户用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节材性引导路径包括了农宅建设材料的节约化和乡土材料的模块化。而在地性引导路径则针对普通农宅环境和传统民居环境两种主要类型进行分析。(6)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与生态适应性的规划路径等3个方面。首先,论文基于不同空间层次聚居,通过机制和要素分析,尝试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视角。其次,初步提出“3种生态发展挑战、3个人居环境空间层级、3类生态适应性路径”的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分析方法。最后结合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重庆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格局—结构—品质”规划路径,即宏观村域、中观村落与微观农宅环境所对应的生态适应性具体规划路径。
王钰萱[2](2018)在《温岭市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岭市石塘镇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当地山多地少,渔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块垒砌房屋,创造了极具地域性的石屋建筑。现如今石屋的营造技术正面临着危机:石屋的营造技术主要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得以传承,缺少系统的文字性记录,掌握这门技术的人越来越少,营造技术作为当地居民营造石屋的宝贵经验智慧正面临消失和失传的危险。在此背景下,挖掘整理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为完善石屋营造理论展开基础性的工作。针对石塘镇石屋总体概况的研究,使用文献查阅法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以文保局统计数据为基础,经过大范围走访和记录,总结了石塘镇石屋现状和主要建筑类型,提出了石塘镇石屋的主要发展阶段;针对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零散片面的不足,选取了数十个石屋较为集中的村落,使用实地调研与测绘的方法,分析研究石屋在营造技术方面的共性之处,最后使用归纳法以静态的方式,从石屋平面形态、结构形制和基本构造三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了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针对石塘镇石屋缺少文字性记录的不足,缩小研究范围选取主要研究地点,使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两种方法,通过对在建石屋的记录和对石匠的采访,动态的记录了石屋从准备工作到完工的整个过程,最后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梳理了石塘镇石屋营造流程。本文从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的研究作为立足点,以大范围实地调研为基础,归纳了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建立了石屋营造流程。期望日后对石塘镇石屋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石屋营造技术体系的理论性研究有所帮助。
陈亮[3](2018)在《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文中认为南京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自1865年沿秦淮河岸建成金陵机器制造局后,南京的工业建筑在之后的80余年中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见证了南京从六朝古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首都的巨大转型。本文以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在多个时期所展现的建筑现象和规划特征,并对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背景进行探究,以此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规律以及蕴含的价值做出讨论。填补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提出研究的时间分期的同时阐述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这些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评估。论文第三至第五章根据之前的时间分期对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建筑进行研究,从社会背景、工业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建筑形式、设计思想等多方面分析了每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的特征,并选取了七个主要案例和三十二个次要案例进行了论述。论文最后两章以前文的结论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并最终总结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了展望。
周圣华[4](2017)在《基于BIM的建筑物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度量建筑物对生态资源的消耗十分有必要。生态足迹被广泛接受为衡量人类活动的资源消耗指标之一,应用于各领域,包括建筑业。国内外学者在建筑物生态足迹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建筑物生态足迹度量依然存在计算过程费时费力和难以在设计阶段度量其生态足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应用BIM技术和提出前摄性度量方法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明确建筑物生态足迹等概念,划分建筑物生态足迹的阶段,包括物化阶段、运营阶段、拆除处置阶段,确定各阶段生态足迹的类型和形成过程;明晰前摄性度量的概念,各阶段生态足迹的计算原理,确定各阶段生态足迹的计算边界。同时,提出总体的开发方案,选择生态足迹计算中各项信息的编码方式。(2)提出物化阶段与拆除处置阶段生态足迹具体的前摄性度量方法,所采用的工序法包括生态足迹因子与工程量两部分。针对生态足迹因子部分,通过相关文献、国际组织报告等途径搜集或计算人工、能源、机械、材料、运输等生态足迹因子,并利用Access 2016建立相应的生态足迹因子数据库;针对工程量部分,采用定额预估,也建立相应工程量数据库。(3)提出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的前摄性度量方法,所采用的是BP神经网络模型。首先,确定了包括建筑特性、建筑活动和设备、运营管理3大类的61个预测指标;其次,利用CBECS数据库搜集了 302栋建筑物运营期间的生态足迹信息及相应的指标数值;随后,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训练得出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进一步利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6栋建筑物,初步验证了该BP神经网络模型对国内建筑的适用性。(4)基于各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的理论方法和BIM软件Revit,以二次开发的形式实现自动化计算,主要步骤有:首先,确定开发目标为依据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实现生态足迹的前摄性度量;其次,厘清BIM模型、RevitEF(生态足迹计算插件)、生态足迹因子库、工程量数据库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利用C#语言和Revit-API实现RevitEF的开发。最后,以南京市六合区的一栋校园综合楼为案例,建立其BIM模型,利用所开发的Revit EF插件度量其生态足迹,并分析讨论计算结果。
杨路勤[5](2016)在《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初步研究。在民族学理论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进而论述了其特点、价值、保护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田野点的选择、田野调查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万山汞矿概况,从生态环境、汞矿分布、汞矿历史沿革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万山汞矿工业遗产构成因素及特点,不仅对汞矿与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而且从工业建筑、矿洞遗址、厂房遗址、传说与歌谣、生产工艺、设备与产品等方面对万山汞矿工业遗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论述汞矿工业遗产的特点。第四章是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价值,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第五章是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从现状分析、面临的困境、可行性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不足之处以及今后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研究动向。
何晓武,陈德炎[6](2014)在《空心砖结构楼房原通孔装药快速爆破拆除技术》文中认为空心砖是国家建筑部门首先推荐的建筑材料,其特点为具有若干通孔。一栋四层承重墙结构楼房由空心水泥砖砌成。通过方案比较和爆破试验,确定利用原通孔装药的方法进行拆除,计算并选定了爆破高度、装药间距和单孔装药量等爆破参数,采用半秒延期非电起爆网络避免射频、杂散电流等的影响,减少爆破危害效应,并进行了爆破安全验算,采取了一系列安全警戒措施,最后成功拆除了该空心砖结构楼房。工程实践表明,利用空心砖原通孔装药爆破拆除空心砖结构楼房具有快速经济、简单有效的特点,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潘曦[7](2014)在《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大量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纳西族乡土建筑历史地理和建造过程的研究。文章无意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也不企图得到关于建筑的普遍真理,而是希望通过阐释与深描,记录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多样性面貌,以及当地乡土建造活动的图景,继而在连续的历史视野下认识一方乡土建筑的演变与发展。文章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一系列典型村落的调查与文献分析,梳理了代表纳西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乡土建筑类型,总结它们的建造技术与核心空间的特点和演变关系。已有的纳西族乡土建筑研究多集中于丽江古城和泸沽湖地区,而这部分内容着眼于整个纳西族地区,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勾勒出了纳西族乡土建筑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是对一个典型的纳西族村落——南高寨村的乡土建造活动的调查。通过与当地工匠共同生活、劳作的参与式观察,本文记录了当地建造活动中的技术范式、人际范式与精神范式。其中技术范式即人和物的关系,包括建造的筹划、备料、施工及匠作特点;人际范式即人和人的关系,包括建造中工匠与工匠、工匠与户主、户主与乡邻间的互动,以及集体和国家制度对乡土建造的影响;精神范式即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包括建造中的仪式、禁忌,以及习俗与建筑的交互。建筑学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多从静态的视角出发,研究“成品”建筑的物质实体与空间;社会学、人类学对乡土社会的研究则多关注非物质部分,难以深入技术过程。该部分内容创新性地以动态的视角,从建造过程切入,把乡土建筑作为行为的产物来研究,把建造过程中的匠作技艺、人际互动、社会约束和习俗禁忌结合起来,更全面地阐释了乡土建筑的生成机制。通过对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历史地理梳理、建造过程观察,分析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在当下的变化,本文对建造传统提出了动态的、连续的历史观。纳西族乡土建筑虽然正在技术、市场、国家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只要由地缘人情维系的乡土建造共同体仍然存在,这里的建造传统就会在连续的历史过程中发展,逐渐形成新的建造范式。维护建筑与居住其中的人的紧密联系,维护乡土建造共同体及其自主选择权,才能维持建筑传统的连续性;而多样性的建造传统才能造就乡土建筑的多样性。
刘增[8](2013)在《传统书院建筑特质在现代中学校园的传承 ——以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传统书院是最具特色的文教类建筑。清朝末年,伴随新式学堂的兴起,传统书院逐渐衰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传统书院中独特的内涵如何在当代中学校园运用——传统书院建筑空间特质在现代中学校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本文采用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和生态建筑理论等现代建筑理论方法,对古代传统书院的形式、空间及其使用者的交往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蕴涵在古代传统书院中的类型特征、场所精神以及它们包含的生态精神。同时,研究国内在学校校园中对传统书院形式、场所精神和生态思想进行成功借鉴和运用的实例,分析其保存书院形态和传承书院文化精神的方法。最后,结合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的设计实践,将本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成功案例的方法和经验加以运用。通过传统书院建筑特质在现代中学校园的传承研究,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选题背景以及书院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论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对传统书院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环境精神了做简要的分析;第三章对传统书院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国内现代校园实践中保存传统书院形态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传统书院的场所精神、生态精神进行分析,并对国内现代校园实践中,传承古代书院环境精神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第六章对书院空间内涵特征在现代中学校园中的传承——以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设计为例提出建构方法。图94幅,表0个,参考文献50篇。
杨涛[9](2012)在《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人的建筑不该、更不可能西方化。民族的本性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要借助中国现代建筑得以体现:借助中国传统可以,但必须现代化;借助西方建筑也可行,但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建筑缺失的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到的,可以指引中国建筑在正确发展方向上前进的“新风格”。借鉴西方建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中国建筑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探寻建筑形态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本文写作的目标。建筑形态演进追随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是建筑风格追随时代的理论、实践印证,这值得我们反思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重视形式问题,这一状况导致我们难以很好地做到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难以统筹兼顾的把握建筑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形态的演进关系密切。本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为枝叶,构筑了一幅建筑形态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演进的美妙画卷。古代科技处于手工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的需求相对稳定,因而科技发展缓慢,建筑技术革新力度不大,建筑形态相对稳定。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西方近代建筑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应用,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对砖石结构体系的古典建筑的革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使西方建筑迅速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采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摒弃了古典建筑的“永恒”范例,掀起了创新运动——现代建筑完成了对近代建筑的批判,并使建筑形态得以升华。当代,计算机参数化技术帮助建筑师设计和控制更高级、更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机已不再是简单的绘图工具,而是从最初的直觉行为转成由系统理论指导的理性应用,带给建筑更多形式上的可能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代建筑实现了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大爆发”。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表明,传统中国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完备的建筑学科与建筑体系,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到的建筑定位,即以实用为主旨的中国传统建筑“器物论”。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在西方Architecture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盲目地接受西方Architecture的理念并把它当成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研究发现,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中隐含着一条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制约建筑形态的内在规律,其建筑形态的演进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反观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却主要走在模仿与追随的道路上,“固化”了中国建筑的风格。“风格”是果,不是因。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风格”的真正来源是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建筑要求与中国当代状况的全面的、正确的研究与把握——既要做到以现代中国人为本,又要做到风格追随时代要求。
刘莹[10](2010)在《传统材料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再现 ——以环境建筑材料石、木、砖、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都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逐渐趋同,各地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同时,这也加剧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明的淡化和消逝。在纷杂的讨论声中,人们重新认识到尊重自然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当代的环境设计师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对地域归属感的探寻。材料作为环境设计的物质载体,兼具使用功能和艺术表现价值。环境中各种形态的存在离不开材料,而材料本身也因依附于环境来体现其价值。本文试图通过传统材料,即石、木、砖、瓦这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就广为运用的建筑材料,来解读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趋势,并挖掘其在当代的艺术价值,营造别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传达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强烈的时代气息。本文共将在以下六个部分对传统材料的属性以及在当代环境设计领域的创新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学术和实用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思路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简略地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人类文明与材料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第三部分分别介绍石、木、砖、瓦这四种材料的本真物化属性,力学性能以及常用分类;第四部分着重从视觉层面的因素的光、色、形态、肌理等方面,分别对这四种材料的装饰属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简要地对材料的触感和材料所表达出的气质情感进行阐述,进而更好的指导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第五部分则在前文中对传统建筑材料物化属性和装饰属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设计的造型原则及对于地域精神、时代感等方面的理念,试图以此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理性方法;第六部分主要探究传统建筑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文化、技术和政策等三个层面,在纷杂而看似矛盾的观点之中找寻和谐之路。重点归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传统建筑材料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永续长存,并大放异彩。
二、“品”字形空心砖砖混楼的双向爆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品”字形空心砖砖混楼的双向爆破(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二元矛盾背景下,乡村规划生态适应性理念滞后 |
1.1.2 乡村建设基数大所导致的生态问题 |
1.1.3 乡村生态问题的模糊性与严重性 |
1.1.4 城市发展对乡村传统生态优势的影响 |
1.1.5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生态宜居需要 |
1.1.6 重庆乡村具有生态适应的典型代表性 |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基本概念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
1.4.2 现场调研 |
1.4.3 文献研究 |
1.4.4 比较研究 |
1.4.5 其他研究方法 |
1.5 相关研究及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 |
1.5.3 研究综合评述 |
1.6 研究框架 |
1.6.1 主要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生态问题 |
2.1 宏观层面:全域乡村景观生态格局发生变化 |
2.1.1 城乡用地结构变化及生态格局影响较大 |
2.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逐渐被改变 |
2.2 中观层面:乡村聚落重构的生态丧失 |
2.2.1 村落空间构成状态的生态丧失 |
2.2.2 村落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丧失 |
2.2.3 聚落交通组织的生态丧失 |
2.2.4 聚落基础设施的生态丧失 |
2.3 微观层面:乡村农宅环境的生态缺失 |
2.3.1 农宅环境用地集约度低 |
2.3.2 农宅环境的能源问题 |
2.3.3 农宅环境用材待生态提升 |
2.3.4 农宅环境地域特征的缺失 |
2.4 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分析 |
2.4.1 宏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
2.4.2 中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
2.4.3 微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理论研究 |
3.1 乡村人居环境生态适应传统观念的发展演进 |
3.1.1 远古时期——朴素的择居适应 |
3.1.2 封建时期——和谐的自然观念 |
3.1.3 当代时期——觉醒的生态意识 |
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理论基础 |
3.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2.2 生态适应性理论 |
3.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4 生态适应性规划理论 |
3.2.5 适宜技术理论 |
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机制分析 |
3.3.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生机制 |
3.3.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外部推动机制 |
3.3.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差异化机制 |
3.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多尺度空间引导机制 |
3.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生态适应性的内容构成 |
3.4.1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目标 |
3.4.2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原则 |
3.4.3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要素 |
3.4.4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乡村村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格局控制路径 |
4.1 村域规划生态适应性内涵的构成 |
4.1.1 村域景观生态资源分析 |
4.1.2 村域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
4.1.3 村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估 |
4.1.4 村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与分区 |
4.1.5 村域建设适宜性分析与评估 |
4.2 生态适应性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
4.2.1 乡村生态特色与定位研究 |
4.2.2 村域景观生态空间规划 |
4.2.3 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
4.2.4 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
4.2.5 村域空间布局规划 |
4.3 案例研究:以重庆南川区金龙村村域总体规划为例 |
4.3.1 金龙村基本情况 |
4.3.2 村域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3 研究结论在村域总体规划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庆乡村聚落环境规划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
5.1 村落居民点因地制宜的簇群布局 |
5.1.1 簇群布局的基本规律与规划手法 |
5.1.2 簇群农宅单元的组合类型解析 |
5.1.3 整体空间形态与设计 |
5.2 公共空间规划的乡土化和生态化 |
5.2.1 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分析与规划准则 |
5.2.2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乡土化规划 |
5.2.3 重庆村落公共空间的生态化规划 |
5.3 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
5.3.1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特征 |
5.3.2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类型归纳 |
5.3.3 重庆村落道路交通的生态化规划 |
5.4 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 |
5.4.1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类型的适应要求 |
5.4.2 近自然处理的概念与特征 |
5.4.3 重庆村落基础设施的近自然处理方法 |
5.5 案例研究:以重庆大观镇高山移民村落规划为例 |
5.5.1 村落规划背景 |
5.5.2 村落规划现状要素简要评析 |
5.5.3 村落规划中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 |
6.1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基本思路 |
6.1.1 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
6.1.2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原则 |
6.1.3 生态品质提升路径的目标和构成 |
6.2 重庆乡村农宅环境规划的生态品质提升路径解析 |
6.2.1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地性引导路径 |
6.2.2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能性引导路径 |
6.2.3 农宅环境规划的节材性引导路径 |
6.2.4 农宅环境规划的在地性引导路径 |
6.3 案例研究:重庆合川塘湾村农宅环境节能性评定与规划改进 |
6.3.1 案例背景与节能性标准评定 |
6.3.2 基础分评定——农宅节能与能源利用 |
6.3.3 附加分评定——农宅场地风环境分析 |
6.3.4 问题总结与优化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 |
7.4 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附录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生态需求调研问卷 |
D.附表 |
(2)温岭市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石屋研究现状 |
1.2.2 民居营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石塘镇石屋概况及分析 |
2.1 石塘镇概况 |
2.1.1 行政区划划分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文化概况 |
2.1.4 经济技术概况 |
2.1.5 小结 |
2.2 调研情况概述 |
2.2.1 调研目的和方法 |
2.2.2 调研对象和内容 |
2.3 石塘镇石屋分布与现状 |
2.4 石塘镇石屋建筑类型 |
2.4.1 住宅 |
2.4.2 祠堂庙宇 |
2.4.3 碉楼 |
2.5 石塘镇石屋发展阶段 |
2.5.1 传统石屋 |
2.5.2 现代石屋 |
3 石塘镇石屋的营造技术 |
3.1 石屋的平面形态 |
3.1.1 石屋的选址 |
3.1.2 石屋的平面形式 |
3.2 石屋的结构形制 |
3.2.1 传统石屋结构 |
3.2.2 现代石屋结构 |
3.3 石屋的构造做法 |
3.3.1 下分——基础、台基 |
3.3.2 中分——屋架、柱、墙体 |
3.3.3 上分——屋面、屋脊 |
3.3.4 装修——门、窗 |
3.4 典型石屋分析 |
3.4.1 胜海大队 |
3.4.2 里箬村后面山路50号旁石屋 |
3.4.3 里箬村外箬路62号民居 |
3.4.4 兴建村顺风路50-51号民居 |
4 石塘镇石屋的营造流程 |
4.1 建材的选择与加工 |
4.1.1 材料选择 |
4.1.2 石料加工 |
4.2 地基的选择与施工 |
4.2.1 基地选择 |
4.2.2 准备工作 |
4.2.3 定位 |
4.2.4 破土动工 |
4.3 墙基的开挖 |
4.3.1 挖基槽 |
4.3.2 垒基石 |
4.4 石墙墙身的砌筑 |
4.4.1 砌筑准备 |
4.4.2 乱石墙砌筑 |
4.4.3 料石墙砌筑 |
4.5 楼层层面的处理 |
4.5.1 搭脚手架 |
4.5.2 架楼层板 |
4.6 屋顶及屋面的施工 |
4.6.1 收山尖,安置檩条 |
4.6.2 封山 |
4.6.3 上梁习俗 |
4.6.4 封檐、拔檐 |
4.6.5 做屋脊 |
4.6.6 铺瓦 |
4.7 其他 |
4.7.1 墙面勾缝 |
4.7.2 铺石板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石塘镇石屋主要存在问题 |
附录2 石屋保护与更新建议 |
附录3 典型石屋测绘图纸 |
附录4 石屋评估勘察表 |
(3)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限定 |
1.2.1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2.2 时间的限定 |
1.2.3 空间的限定 |
1.3 文献综述及分析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 |
1.4.2 点面相辅,整体研究结合具体分析 |
1.4.3 结合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创新与未尽之处 |
1.6.1 论文创新 |
1.6.2 未尽之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
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时间分期 |
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选址依据与空间布局 |
2.2.1 影响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选址的因素 |
2.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2.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
2.4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与评估 |
2.4.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存现状 |
2.4.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评估 |
2.5 小结 |
第三章 1865-1911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3.1 社会背景 |
3.1.1 洋务运动带来的官办军事工业的开办 |
3.1.2 清政府海防策略对南京军事工业的促进 |
3.1.3 甲午战争后南京正式开埠带来的机械工业的开办 |
3.1.4 南洋劝业会开办促成的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 |
3.1.5 津浦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南京机车制造工业的开办 |
3.1.6 清末货币制度变革对南京货币铸造工业的促进 |
3.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3.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3.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3.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3.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3.3.1 结构体系 |
3.3.2 建筑材料 |
3.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3.5 金陵机器制造局——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1 历史沿革 |
3.5.2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选址 |
3.5.3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营造过程 |
3.5.4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划布局 |
3.5.5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筑 |
3.5.6 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
3.5.7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现状 |
3.6 浦镇机厂——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1 浦镇机厂的历史沿革 |
3.6.2 浦镇机厂的选址 |
3.6.3 浦镇机厂的营造过程 |
3.6.4 浦镇机厂的规划布局 |
3.6.5 浦镇机厂的建筑 |
3.6.6 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
3.6.7 浦镇机厂的现状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11-1927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4.1 社会背景 |
4.1.1 多变的政局对工业发展整体进程的延缓 |
4.1.2 北洋政府的自由主义工业经济政策对中小规模工业的促进 |
4.1.3 “五四运动”及“五卅惨案”对外资工业造成的冲击 |
4.1.4 北伐战争对工业平衡的打破 |
4.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4.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4.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4.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4.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4.3.1 结构体系 |
4.3.2 建筑材料 |
4.3.3 建筑设备 |
4.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4.5 和记洋行——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1 和记洋行的历史沿革 |
4.5.2 和记洋行的选址 |
4.5.3 和记洋行的营造过程 |
4.5.4 和记洋行的规划布局 |
4.5.5 和记洋行的建筑 |
4.5.6 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
4.5.7 和记洋行的现状 |
4.6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1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历史沿革 |
4.6.2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选址 |
4.6.3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营造过程 |
4.6.4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规划布局 |
4.6.5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建筑 |
4.6.6 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
4.6.7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现状 |
4.7 小结 |
第五章 1927-1949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
5.1 社会背景 |
5.1.1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对首都南京工业发展的促进 |
5.1.2 《首都计划》的制定对南京工业布局的影响 |
5.1.3 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南京工业的促进 |
5.1.4 侵华日军对南京工业的控制和破坏 |
5.1.5 战后工业复苏遇到的重重困难 |
5.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
5.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
5.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
5.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
5.3 工业建筑的技术 |
5.3.1 结构体系 |
5.3.2 建筑材料 |
5.3.3 建筑设备 |
5.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
5.5 北河口水厂——本土营造业的试炼场 |
5.5.1 北河口水厂的历史沿革 |
5.5.2 北河口水厂的选址 |
5.5.3 北河口水厂的营造过程 |
5.5.4 北河口水厂的规划布局 |
5.5.5 北河口水厂的建筑 |
5.5.6 北河口水厂的建设对南京营造业的试炼 |
5.5.7 北河口水厂的现状 |
5.6 永利铔厂——偏僻远郊的全能工业社区 |
5.6.1 永利铔厂的历史沿革 |
5.6.2 永利铔厂的选址 |
5.6.3 水利铔厂的营造过程 |
5.6.4 永利铔厂的规划布局 |
5.6.5 永利铔厂的建筑和构筑物 |
5.6.6 永利铔厂在全能工业社区方向的实践 |
5.6.7 永利铔厂的现状 |
5.7 江南水泥厂——花园工厂的畅想 |
5.7.1 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沿革 |
5.7.2 江南水泥厂的选址 |
5.7.3 江南水泥厂的营造过程 |
5.7.4 江南水泥厂的规划布局 |
5.7.5 江南水泥厂的建筑 |
5.7.6 群山环抱的花园工厂 |
5.7.7 江南水泥厂的现状 |
5.8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评估 |
6.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基本构成 |
6.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
6.1.2 价值的基本构成 |
6.2 定性评估——多元化的价值构成 |
6.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自身的价值 |
6.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现代城市的价值 |
6.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 |
6.3 定量评估——保护和再利用的数据基础 |
6.3.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简介 |
6.3.2 价值评估的标准 |
6.3.3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跌宕起伏的时间分布特征 |
7.1.2 生产资源与城市规划均衡主导的空间布局特征 |
7.1.3 功能结合空间主导下兼顾形式的建筑营造特征 |
7.2 对今日工业建筑保护的启示 |
7.2.1 继续完善近代工业建筑名录数据库 |
7.2.2 创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系 |
7.2.3 对于确认价值的重要近代工业建筑进行可实施规划的编制 |
7.2.4 创建应急保护机制 |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51处受保护工业遗产名录 |
附录B: 市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的通知 |
附录C: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成果介绍 |
附录D: 《南京工业遗产》书中介绍的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E: 南京市档案局藏近代工业相关档案目录 |
附录F: 1865-1949年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统计表 |
附录G: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图纸收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4)基于BIM的建筑物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足迹相关研究 |
1.2.2 建筑物生态足迹相关研究 |
1.2.3 BIM应用及二次开发相关研究 |
1.2.4 神经网络应用于生态足迹方面研究 |
1.2.5 现有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物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相关概念及基础性工作 |
2.1 建筑物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内涵 |
2.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
2.1.2 建筑物生态足迹的概念 |
2.1.3 建筑物生态足迹的阶段划分 |
2.1.4 建筑物各阶段生态足迹的类型 |
2.1.5 建筑物生态足迹形成过程 |
2.2 建筑物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的原理及边界 |
2.2.1 前摄性度量的概念 |
2.2.2 建筑物各阶段生态足迹度量的原理 |
2.2.3 建筑物各阶段生态足迹度量的边界 |
2.3 Revit二次开发方案及信息编码体系 |
2.3.1 Revit二次开发方案 |
2.3.2 信息编码体系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物物化和拆除处置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方法 |
3.1 物化阶段生态足迹的度量方法 |
3.1.1 物化阶段生态足迹的分解 |
3.1.2 物化阶段生态足迹的度量 |
3.2 拆除处置阶段生态足迹度量方法 |
3.2.1 拆除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分解 |
3.2.2 拆除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度量 |
3.3 生态足迹因子的计算和搜集 |
3.3.1 生态足迹数据搜集的原则 |
3.3.2 生态足迹均衡因子 |
3.3.3 人工生态足迹因子 |
3.3.4 材料生态足迹因子 |
3.3.5 机械生态足迹因子 |
3.3.6 运输生态足迹因子 |
3.4 生态足迹因子等数据库表建立 |
3.4.1 数据库类型选择 |
3.4.2 数据库表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物运营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方法 |
4.1 运营阶段生态足度量方法 |
4.1.1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的分解 |
4.1.2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的度量 |
4.2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指标选择 |
4.2.1 前摄性度量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前摄性度量指标的选择 |
4.3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BP神经网络前摄性度量模型 |
4.3.1 样本数据搜集 |
4.3.2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4.3.3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神经网络模型 |
4.4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神经网络模型适用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物生态足迹的计算插件开发及其应用 |
5.1 生态足迹插件开发 |
5.1.1 目标确定 |
5.1.2 逻辑设计 |
5.1.3 编码实现 |
5.2 案例应用 |
5.2.1 建筑物概况 |
5.2.2 BIM建模 |
5.2.3 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
5.2.4 改进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工作与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能源生态足迹因子表 |
附录Ⅱ 机械生态足迹因子表 |
附录Ⅲ 材料生态足迹因子表 |
附录Ⅳ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所用代码 |
附录Ⅴ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神经网络模型代码 |
附录Ⅵ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建筑物运营阶段水电消耗量表 |
附录Ⅶ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6栋建筑物各项指标 |
附录Ⅷ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 |
附录Ⅸ 运营阶段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神经网络模型隐层权值矩阵 |
附录Ⅹ Revit-EF插件代码 |
作者介绍 |
(5)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田野点的选择与田野调查情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万山汞矿概况 |
2.1 万山生态环境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环境 |
2.2 汞矿分布 |
2.2.1 分布范围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层特征 |
2.3 汞矿历史沿革 |
2.3.1 兴起时期 |
2.3.2 发展时期 |
2.3.3 鼎盛时期 |
2.3.4 衰败时期 |
第三章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构成及特点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汞矿 |
3.1.2 工业遗产 |
3.2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 |
3.2.1 工业建筑 |
3.2.2 矿洞遗址 |
3.2.3 厂房遗址 |
3.2.4 传说与歌谣 |
3.2.5 生产工艺 |
3.2.6 设备与产品 |
3.3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特点 |
3.3.1 完整性 |
3.3.2 真实性 |
3.3.3 集中性 |
3.3.4 地域性 |
3.3.5 独特性 |
第四章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价值 |
4.1 历史价值 |
4.2 技术价值 |
4.3 艺术价值 |
4.4 经济价值 |
4.5 社会价值 |
4.6 文化价值 |
4.7 教育价值 |
第五章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5.1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
5.1.1 保护现状 |
5.1.2 利用现状 |
5.2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困境 |
5.2.1 法律法规未健全 |
5.2.2 管理体制未完善 |
5.2.3 保护意识落后 |
5.2.4 资金来源短缺 |
5.2.5 公众参与较少 |
5.3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策略 |
5.3.1 完善法律法规 |
5.3.2 改善管理体制 |
5.3.3 增强保护意识 |
5.3.4 多渠道筹措资金 |
5.3.5 鼓励公众参与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日志 |
附录二 调查对象图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空心砖结构楼房原通孔装药快速爆破拆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爆破方案及设计 |
2.1 爆破参数计算 |
2.2 爆破网络及起爆延时设计 |
2.3 爆破安全验算及安全警戒措施 |
3 爆破效果和结论 |
3.1 爆破效果 |
3.2 结论 |
(7)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起源:文化的多样性 |
1.1.2 问题的聚焦:乡土建筑的多样性 |
1.1.3 问题的切入:建造活动 |
1.1.4 田野调查的机缘:极具多样性的滇西北地区 |
1.2 选题说明 |
1.2.1 纳西族与纳西族地区的限定 |
1.2.2 乡土建筑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 |
1.2.3 本文研究的乡土建筑范畴 |
1.2.4 范式与共同体理论 |
1.2.5 建造范式与建造共同体 |
1.2.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3.2 国外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3.3 中国乡村研究综述 |
1.3.4 纳西族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特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纳西族历史地理与文化、社会背景概述 |
2.1 本章引论 |
2.2 纳西族历史地理背景概述 |
2.2.1 唐代之前的纳西族 |
2.2.2 唐宋时期的纳西族 |
2.2.3 元明时期的纳西族 |
2.2.4 清代及近代的纳西族 |
2.3 纳西族社会形态概述 |
2.3.1 政治组织与经济形态 |
2.3.2 家庭结构与婚姻形态 |
2.4 纳西族信仰与宗教概述 |
2.4.1 东巴教 |
2.4.2 藏传佛教 |
2.4.3 汉传佛教与道教 |
2.4.4 其它宗教与民间信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多样性调查 |
3.1 本章引论 |
3.1.1 引言 |
3.1.2 案例村落历史地理分析 |
3.2 东巴文字中的建筑 |
3.2.1 帐篷与草房 |
3.2.2 木构房屋 |
3.2.3 村落 |
3.3 木楞房:利家嘴村与永宁坝调查 |
3.3.1 调研概况 |
3.3.2 村落社会历史 |
3.3.3 村落建筑形制 |
3.3.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3.5 家宅形式变迁 |
3.4 土庄房:油米村调查 |
3.4.1 调研概况 |
3.4.2 村落社会历史 |
3.4.3 村落建筑形制 |
3.4.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5 木楞房:“东巴圣地”白地村 |
3.5.1 西部方言区的木楞房 |
3.5.2 村落社会历史 |
3.5.3 村落建筑形制 |
3.5.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6 仿汉式瓦房:宝山石头城 |
3.6.1 调研概况 |
3.6.2 村落社会历史 |
3.6.3 村落建筑形制 |
3.6.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7 仿汉式瓦房:南高寨村 |
3.7.1 调研概况 |
3.7.2 村落社会历史 |
3.7.3 村落建筑形制 |
3.7.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8 土庄房:茨中村调查 |
3.8.1 调研概况 |
3.8.2 村落社会历史 |
3.8.3 村落建筑形制 |
3.9 土庄房:下盐井村调查 |
3.9.1 调研概况 |
3.9.2 村落社会历史 |
3.9.3 村落建筑形制 |
3.9.4 建造技术与文化 |
3.10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建造技术 |
3.10.1 木楞房:使用最广、最久的建造技术 |
3.10.2 土庄房:藏文化影响下的建造技术 |
3.10.3 仿汉式瓦房:汉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形式 |
3.11 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核心空间 |
3.11.1 双火塘与男女柱:母系社会的核心空间 |
3.11.2 单火塘与擎天柱:父系社会的核心空间 |
3.11.3 中轴空间:汉文化影响下的核心空间 |
3.12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12.1 技术与空间:乡土建筑演变的两条线索 |
3.12.2 传统:一个动态的概念 |
第4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技术范式 |
4.1 田野调查点介绍 |
4.1.1 九河乡及南高寨村概况 |
4.1.2 九河乡历史概述 |
4.1.3 南高寨村的姓氏与历史 |
4.2 本章引论:乡土建造技术范式 |
4.3 建造筹划阶段 |
4.3.1 房屋规模与构架类型 |
4.3.2 房屋基本尺寸 |
4.3.3 构件尺寸与木料清单 |
4.4 材料筹备阶段 |
4.4.1 石材 |
4.4.2 木材 |
4.4.3 砖瓦、土坯 |
4.5 房屋施工流程 |
4.5.1 基础与地面施工 |
4.5.2 大木作施工 |
4.5.3 墙体施工 |
4.5.4 屋面施工 |
4.5.5 装修隔整 |
4.6 大木作施工详解 |
4.6.1 工具与度量衡 |
4.6.2 墨线绘制:综述 |
4.6.3 墨线绘制:柱身墨线 |
4.6.4 墨线绘制:进深向构件墨线 |
4.6.5 墨线绘制:面阔向构件墨线 |
4.6.6 榫卯设计 |
4.6.7 木料加工 |
4.6.8 结构组装:穿斗 |
4.6.9 结构组装:竖屋 |
4.6.10 结构组装:椽子与板 |
4.7 本章小结 |
4.7.1 “非标准”营造法 |
4.7.2 仿汉式瓦房的“非汉式”做法 |
第5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人际范式 |
5.1 本章引论 |
5.1.1 血缘与地缘社群:乡土生活的基本单元 |
5.1.2 区域与国家:乡土社群的外部环境 |
5.2 工匠与工匠:知识的传承与传播 |
5.2.1 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 |
5.2.2 建造知识的纵向传承 |
5.2.3 建造知识的横向传播 |
5.2.4 木作专业化程度 |
5.3 工匠与户主:工程的策划与组织 |
5.3.1 工匠的选择 |
5.3.2 雇佣关系的形成 |
5.3.3 雇佣关系的维系 |
5.3.4 酬劳的计价单位 |
5.3.5 社群内外的酬劳价差 |
5.3.6 建造中的角色分工 |
5.4 户主与乡邻:建造中的决策与交换 |
5.4.1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社会影响 |
5.4.2 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脸面 |
5.4.3 建造中的交换与互惠 |
5.4.4 社群人情关系网 |
5.4.5 交换的象征性展现 |
5.4.6 群体制约机制 |
5.5 个人与集体:土地和山林的分配与管理 |
5.5.1 土地分配与宅基地管理 |
5.5.2 山林管理与木材获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精神范式 |
6.1 本章引论 |
6.1.1 仪式禁忌:关于建造的世界观 |
6.1.2 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6.2 九河纳西族大木作仪式 |
6.2.1 木神仪式:仪式规程 |
6.2.2 木神仪式:神灵的无形化 |
6.2.3 木神仪式:平等的人神关系 |
6.2.4 木神仪式:关于树木的边缘仪式 |
6.2.5 上梁仪式:大木作的高潮 |
6.2.6 上梁仪式:神圣的中梁 |
6.2.7 上梁仪式:象征性事物溯源 |
6.3 九河纳西族建造禁忌与习俗 |
6.3.1 生长的房屋:木料朝向的规则 |
6.3.2 男嗣的追求:构架的中柱 |
6.3.3 危险的女性:大木作性别禁忌 |
6.4 其它纳西族地区的建造习俗 |
6.4.1 吉凶法则:精威五行理论 |
6.4.2 树木有灵:伐木与立柱仪式 |
6.4.3 建房伊始:择地与动土仪式 |
6.4.4 建成安土:祭土主与“突路鲁本”仪式 |
6.4.5 “家”的起点:升火仪式 |
6.5 本章小结 |
6.5.1 仪式与禁忌中的认知 |
6.5.2 仪式与禁忌的内在动因 |
6.5.3 仪式、禁忌与建筑的交互 |
第7章 建造范式的惯性与转换 |
7.1 本章引论 |
7.2 技术范式的变化 |
7.2.1 建造工具的变化 |
7.2.2 建造材料的变化 |
7.2.3 木作技艺的变化 |
7.2.4 建筑类型的变化 |
7.3 人际范式的变化 |
7.3.1 工匠与工匠:知识传承的瓶颈 |
7.3.2 工匠与户主:劳动力的市场化 |
7.3.3 户主与乡邻:人情的变与不变 |
7.4 精神范式的变化 |
7.4.1 安土、伐木:替代神灵的力量 |
7.4.2 生火仪式:仪式要素的缺失 |
7.4.3 性别禁忌:男女差异的弱化 |
7.5 历史视野下的范式转换 |
7.5.1 变化的动因:技术、市场与国家 |
7.5.2 变化的关系:三个范式的比较 |
7.5.3 变化的趋向:新乡土建造范式 |
7.5.4 观点:范式转换的历史视野 |
7.5.5 观点:动态的多样性 |
7.5.6 观点:乡土社群的自主选择 |
7.5.7 总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田野调查时间记录表 |
附录B 纳西族乡土建筑相关文献统计 |
附录C 纳西族不同地区的建筑及构件称呼 |
附录D 南高寨村姓氏探究 |
附录E 南高寨村大木匠名录 |
附录F 一份吊厦蛮楼料单 |
附录G 南高寨房屋测绘图 |
附录H 田野日记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传统书院建筑特质在现代中学校园的传承 ——以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书院简介 |
1.2.1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中学校园的发展简介 |
1.3.1 国内中学校园发展特点 |
1.3.2 国外中学校园发展特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和论文框架 |
2 传统书院建筑特质和环境精神分析 |
2.1 传统书院的现状 |
2.2 传统书院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2.2.1 建筑群的简单母体构成 |
2.2.2 空间组合的多样性 |
2.2.3 纵横轴线伸展 |
2.2.4 形式俯仰并重 |
2.3 传统书院的环境精神分析 |
2.3.1 传统书院的场所精神 |
2.3.2 传统书院建筑的生态环境 |
2.4 书院的传统和特色价值 |
2.4.1 “礼”制下的空间序列 |
2.4.2 “乐”制下的群体布局 |
2.4.3 朴实的建筑造型 |
3 以建筑类型学分析现代校园对书院空间形态的传承 |
3.1 以建筑类型学分析书院的类型特征 |
3.1.1 建筑类型学的认识论意义 |
3.1.2 建筑类型学的分类方式 |
3.1.3 书院的总体布局类型 |
3.1.4 书院的群体组合类型 |
3.1.5 书院的建筑空间类型 |
3.1.6 书院的建筑细部类型 |
3.2 现代校园对书院空间形态的传承 |
3.2.1 建筑类型学的方法论意义 |
3.2.2 对总体布局类型的传承 |
3.2.3 对群体组合类型的传承 |
3.2.4 对建筑空间类型的传承 |
3.2.5 对建筑细部类型的传承 |
4 以建筑现象学分析现代校园对书院场所精神的传承 |
4.1 以建筑现象学分析书院的场所精神 |
4.1.1 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精神 |
4.1.2 书院的场所氛围表现 |
4.1.3 书院的交往情态表现 |
4.2 现代校园对书院场所精神的营造 |
4.2.1 场所空间形态的再现 |
4.2.2 场所精神氛围的再现 |
5 以建筑生态学分析现代校园对书院生态精神的传承 |
5.1 以建筑生态学分析书院的生态环境 |
5.1.1 建筑生态学和生态建筑理论依据 |
5.1.2 书院生态环境策略 |
5.1.3 书院生态技术措施 |
5.2 现代校园对书院生态精神的传承 |
5.2.1 生态理念的规划设计策略 |
5.2.2 生态理念的规划设计实践 |
6 传统书院空间环境在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的传承建构 |
6.1 建构的原则——对传统书院批判的继承 |
6.2 传统书院在现代校园中类型特征的传承 |
6.2.1 总体布局类型的传承 |
6.2.2 群体组合类型的传承 |
6.2.3 建筑空间类型的传承 |
6.2.4 建筑细部类型的传承 |
6.3 书院型现代中学校园场所精神的营造 |
6.3.1 场所空间形态的再现 |
6.3.2 场所交往情态的构筑 |
6.4 书院型现代中学校园生态策略的思考 |
6.4.1 校园生态设计原则 |
6.4.2 校园生态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已有研究回顾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其他相关问题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
2.1 建筑的涵义与理解 |
2.2 建筑形态 |
2.3 演进的概念与理解 |
2.4 科学与技术 |
2.4.1 科学的概念 |
2.4.2 技术的概念 |
2.4.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2.4.4 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关系 |
2.5 建筑技术 |
2.5.1 建筑材料 |
2.5.2 建筑结构 |
2.5.3 建筑设备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古代科技与建筑形态相对稳定的状况 |
3.1 古代埃及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
3.2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
3.3 古代希腊 |
3.4 古代罗马 |
3.5 中世纪欧洲 |
3.6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科技发展引起的古典建筑形态的革命 |
4.1 近代科学技术 |
4.1.1 近代科学的发展 |
4.1.2 近代技术革命 |
4.2 近代工程师的贡献和结构科学的发展 |
4.2.1 工业革命之前建筑结构概况 |
4.2.2 工业革命之后结构科学的发展 |
4.2.3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 |
4.3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
4.3.1 近代前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
4.3.2 近代中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4.3.3 近代后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
5.1 现代科学技术 |
5.1.1 数学 |
5.1.2 物理学 |
5.1.3 化学 |
5.1.4 生物学 |
5.1.5 天文学 |
5.1.6 地学 |
5.1.7 系统科学 |
5.2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1 现代前期(1871-1918)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2 现代中期(1918-1945)建筑技术的发展 |
5.2.3 现代后期(1945 年以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
5.3 现代建筑形态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
5.3.1 现代前期对新建筑的探索 |
5.3.2 现代中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
5.3.3 现代后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
5.4 现代主义之后的非理性建筑形态 |
5.5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引起建筑形态“大爆发” |
6.1 当代科学技术 |
6.1.1 信息技术 |
6.1.2 生物技术 |
6.1.3 新材料技术 |
6.1.4 新能源技术 |
6.1.5 空间技术 |
6.1.6 光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 |
6.1.7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
6.1.8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
6.2 当代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6.2.1 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形态 |
6.2.2 参数化设计 |
6.2.3 数字建构 |
6.2.4 非线性与复杂性建筑形态 |
6.3 未来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
6.3.1 追随绿色的建筑形态 |
6.3.2 追随生态的建筑形态 |
6.3.3 智能建筑 |
6.3.4 未来建筑可能性猜想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形态演变 |
7.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7.1.2 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2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2.1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
7.2.2 近代中国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
7.3.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7.3.2 现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
7.3.3 用科学精神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乱象 |
7.4 日本的经验借鉴 |
7.4.1 从模仿到创新 |
7.4.2 西方Architecture的日本化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对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 |
8.1 中国建筑与Architecture的差异 |
8.2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
8.3 风格的来源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
致谢 |
(10)传统材料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再现 ——以环境建筑材料石、木、砖、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对象的确立 |
1.1.3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 论文理论框架 |
2 材料发展历程的回溯 |
2.1 人类文明与建筑材料的发展 |
2.1.1 材料构筑人类物质文明 |
2.1.2 材料的进步改造人类的生活环境 |
2.2 石、木、砖、瓦的发展历史 |
2.2.1 原始社会对天然材料的利用 |
2.2.2 石材加工 |
2.2.3 木材的应用发展 |
2.2.4 烧土制品 |
2.3 小结 |
3 传统建筑材料的本真物化属性探究 |
3.1 凝固的音符——石 |
3.1.1 石材的物理性质 |
3.1.2 石材的力学性能 |
3.1.3 石材的分类 |
3.1.4 建筑上常用的石材 |
3.2 律动的活体——木 |
3.2.1 木材的物理性质 |
3.2.2 木材的力学性能 |
3.2.3 木材分类 |
3.3 质朴的肢体——砖 |
3.3.1 实心粘土烧结砖的物理性质 |
3.3.2 实心粘土烧结砖的力学性能 |
3.3.3 实心粘土烧结砖的尺寸 |
3.4 灵动的片段——瓦 |
3.5 小结 |
4 传统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形式探讨 |
4.1 光与传统建筑材料 |
4.1.1 光是一切视觉体验的起因 |
4.1.2 材料的受光特性 |
4.1.3 光环境对传统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影响 |
4.2 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表现 |
4.2.1 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 |
4.2.2 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装饰表现 |
4.2.3 传统建筑材料的色彩感情与地域特色 |
4.3 传统建筑材料的形体表现 |
4.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形态 |
4.4 传统建筑材料的肌理表现 |
4.4.1 传统建筑材料的肌理 |
4.4.2 影响材料肌理视觉效果的因素 |
4.4.3 肌理在视觉层面的装饰表现 |
4.4.4 传统建筑材料的触觉体验 |
4.5 小结 |
5 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探寻理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 |
5.1 对环境艺术造型的“完型”追求 |
5.1.1 环境的整体性原则 |
5.1.2 环境中的张力特性 |
5.1.3 环境中的图底关系原则 |
5.2 对地域精神的传达 |
5.2.1 契合当地的地貌特征 |
5.2.2 回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 |
5.2.3 吸取地方性的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 |
5.2.4 吸收包括当地环境艺术形式在内的文化成就 |
5.2.5 案例分析 |
5.3 对时代特色的表达 |
5.3.1 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结合 |
5.3.2 新的加工工艺施用于传统建筑材料 |
5.3.3 高技术施用于传统建筑材料 |
5.3.4 案例分析 |
5.4 小结 |
6 传统建筑材料的前景展望 |
6.1 文化导向——传统建筑材料与多元化审美思潮 |
6.1.1 继承历史,与时俱进 |
6.1.2 服务大众,鼓励精英 |
6.1.3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
6.2 技术支撑——传统建筑材料与绿色生态应用 |
6.2.1 传统建筑材料之资源保育 |
6.2.2 传统建筑材料之绿色生产加工及应用 |
6.2.3 废旧传统建筑材料之回收再利用 |
6.3 政策引导——传统建筑材料与相关法规的制定 |
6.3.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选择 |
6.3.2 结合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
6.4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品”字形空心砖砖混楼的双向爆破(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史靖塬. 重庆大学, 2018(09)
- [2]温岭市石塘镇石屋营造技术研究[D]. 王钰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3]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陈亮. 东南大学, 2018(12)
- [4]基于BIM的建筑物生态足迹前摄性度量方法研究[D]. 周圣华. 东南大学, 2017(12)
- [5]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研究[D]. 杨路勤. 贵州民族大学, 2016(08)
- [6]空心砖结构楼房原通孔装药快速爆破拆除技术[J]. 何晓武,陈德炎. 采矿技术, 2014(05)
- [7]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D]. 潘曦. 清华大学, 2014(09)
- [8]传统书院建筑特质在现代中学校园的传承 ——以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北校区为例[D]. 刘增. 中南大学, 2013(05)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 杨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10]传统材料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再现 ——以环境建筑材料石、木、砖、瓦为例[D]. 刘莹. 重庆大学, 2010(04)